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中國茶文化今古大觀

第20章 八、黑茶

中國茶文化今古大觀 舒玉杰 3367 2018-03-18
黑茶,在鮮葉選料、工藝流程和對其色澤、品質的要求上,都具有其獨特的標準與風味,形成了同綠茶、紅茶、白茶、黃茶、花茶等獨占一個“黑”字的茶類。 綠色的鮮茶葉,是經過何種製作工序變成黑茶的呢?最早的黑茶是由四川生產的,由綠毛茶經蒸壓而成的邊銷茶。四川的茶葉要運輸到西北地區,由於交通不便,運輸困難,必須減少體積,蒸壓成團塊。在加工成團塊的過程中,要經過二十多天的濕坯堆積,所以毛茶的色由綠逐漸變黑。成品團塊茶葉的色澤為黑褐色,並形成了茶品的獨特風味,這即是黑茶之由來。 黑茶的採摘標準多為一芽五至六葉,葉粗梗長。其製作基本工藝流程是高溫殺青、揉捻、堆積做色、乾燥。由於黑茶一般原料較粗老,加之製造過程中往往堆積發酵時間較長在通常情況下,春季12~18小時,夏、秋季8—12小時,因而葉色油黑或黑褐,故稱黑茶。黑茶主要供邊疆少數民族飲用,所以又稱邊銷茶。黑毛茶又是壓制各種緊壓茶的主要原料,各種黑茶的緊茶是藏族、蒙古族和維吾爾族等兄弟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須品,有“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之說。黑茶因產區和工藝上的差別,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邊茶和滇桂黑茶之分。而其中云南黑茶是用滇青毛茶經潮水漚堆發酵後乾燥而成,統稱其為普洱茶。普洱散茶是黑茶品類中,獨具濃醇陳香的品種。黑茶以邊銷為主,部分內銷,少量僑銷。

1.六堡茶六堡茶,產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蒼梧縣西北的六堡山區。蒼梧縣位於北迴歸線北緯23°27'上,太陽輻射較強,氣溫高、雨量豐,年均氣溫21.2℃,年均降水量1500.7毫米。 而六堡山區氣溫較低,陰涼潮濕,土壤較肥沃,茶樹高大,株高數米,葉大質軟。製作分為鮮葉萎凋、揉捻、切碎、渥堆、烘乾等工序。該茶特色在於“蒸”制,即將烘乾的茶葉,分等級再投入大木桶中蒸軟,然後攤入特製的方底圓身形竹簍中,進倉自然乾燥,最後存放一兩個月進行陳化,即為成品。 其湯色紅濃,滋味濃厚醇和,含檳榔香氣,風味獨特。該茶具有清熱潤肺,消滯去積之功效。六堡茶於1983年獲商業部優質產品獎。 2.普洱茶雲南普洱茶,產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雙版納舊屬普洱縣管轄,所產茶葉均由普洱縣集散,故稱。目前,勐海縣勐海茶廠產量最大,佔該茶區總產量的70%。茶樹屬喬木型大葉種,為優良品種之一。生長於瀾滄江西岸的丘陵地帶,年均氣溫18~20℃,冬春無霜,年降水量1000~1600毫米,相對濕度80~92%;常年雲霧繚繞,日照短,漫射光多,紫外光豐富,四季溫差小,晝夜溫差大。大葉種茶樹具有發芽早,持嫩性好,芽葉肥壯,茸毛特多,葉質柔軟,鮮葉的水浸出物高等特點。

普洱茶的採製工藝及其品格:初制毛茶分為春、夏、秋三個規格。春茶又分春尖、春中、春尾三個等級;夏茶又稱二水;秋茶稱為谷花。普洱茶中以春尖和谷花品質最佳。以其鮮葉為原料,經特殊工藝製作而成的普洱茶,香味濃郁,耐泡,湯黃明亮,香氣清幽,滋味醇濃。其品種有散茶及以散茶加工成型的沱茶、方茶等緊茶。散茶外形肥大、緊直、完整,色澤黑褐或褐紅,湯色紅濃明亮,滋味醇和回甜,具有特殊的陳香氣,耐貯藏,以越陳越香著稱,適於烹用泡飲,解渴提神。 普洱茶具有明顯的藥療效果。清趙學敏著《本草綱目拾遺》稱:“普洱茶清香獨絕也,醒酒第一,消食化疾,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 雲南普洱茶歷史悠久,名重天下。普洱茶作為專有名詞出現,始於明謝肇淛所著的《滇略》中有“士庶所用皆普茶751中國茶文化今古大觀基本工藝流程是高溫殺青、揉捻、堆積做色、乾燥。由於黑茶一般原料較粗老,加之製造過程中往往堆積發酵時間較長在通常情況下,春季12~18小時,夏、秋季8—12小時,因而葉色油黑或黑褐,故稱黑茶。黑茶主要供邊疆少數民族飲用,所以又稱邊銷茶。黑毛茶又是壓制各種緊壓茶的主要原料,各種黑茶的緊茶是藏族、蒙古族和維吾爾族等兄弟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須品,有“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之說。黑茶因產區和工藝上的差別,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邊茶和滇桂黑茶之分。而其中云南黑茶是用滇青毛茶經潮水漚堆發酵後乾燥而成,統稱其為普洱茶。普洱散茶是黑茶品類中,獨具濃醇陳香的品種。黑茶以邊銷為主,部分內銷,少量僑銷。

1.六堡茶六堡茶,產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蒼梧縣西北的六堡山區。蒼梧縣位於北迴歸線北緯23°27'上,太陽輻射較強,氣溫高、雨量豐,年均氣溫21.2℃,年均降水量1500.7毫米。 而六堡山區氣溫較低,陰涼潮濕,土壤較肥沃,茶樹高大,株高數米,葉大質軟。製作分為鮮葉萎凋、揉捻、切碎、渥堆、烘乾等工序。該茶特色在於“蒸”制,即將烘乾的茶葉,分等級再投入大木桶中蒸軟,然後攤入特製的方底圓身形竹簍中,進倉自然乾燥,最後存放一兩個月進行陳化,即為成品。 其湯色紅濃,滋味濃厚醇和,含檳榔香氣,風味獨特。該茶具有清熱潤肺,消滯去積之功效。六堡茶於1983年獲商業部優質產品獎。 也”的記述。至清代普洱茶產銷興盛,聲譽蜚然。《滇海虞衡志》稱:“普茶名重於天下,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茶客收買運於各處,每盈路。 ”阮福著《普洱茶記》亦謂:“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釅,京師尤重雲。 ”“於二月間採蕊極細而謂之毛尖以作貢,貢後方許民間販茶。 ”“採而蒸之揉為茶餅,其葉少放而猶嫩者名芽茶;採自三四月者名小滿茶;而圓者名女兒茶,女兒茶為婦女採於雨前得之,即四兩重圓茶也。 ”

實際上,歷史所稱的普洱茶,最初為滇南所產的大葉種曬青茶。以後隨著貿易與加工技術的發展,才逐步形成當今的普洱茶。該茶於1986、1989年兩次獲省優質產品稱號。目前除內銷外,出口港澳地區及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法國等10多個國家。普洱茶,尤其受到港澳地區同胞的喜愛,是我銷往港澳最多的茶品類之一。 3.湖南黑茶湖南黑茶的生產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約興起於十六世紀末期明萬曆初年。早期的湖南黑茶生產主要集中在安化,現在已擴大到桃江、沅江、漢壽、寧鄉、益陽和臨湘等地。 湖南黑毛茶的生產經殺青、初揉、渥堆做色、复揉、乾燥等五道工序而成。一般分為四個等級,高檔茶較細嫩,低檔茶較粗老。一級茶條索緊卷、圓直,葉質較嫩,色澤黑潤。

二級條索尚緊,色澤黑褐尚潤。三級茶條索欠緊,呈泥鰍條,色澤純淨呈竹葉青帶紫油色或柳青色。四級茶葉張較寬大粗老,條索松扁皺摺,色澤黃褐。湖南黑毛茶內質要求香味醇厚,帶松菸香,無粗澀味,湯色橙黃,葉底黃褐。以湖南黑毛茶為原料製的緊壓茶有白沙溪茶廠生產的黑磚茶、花磚茶,益陽茶廠生產的特製茯磚茶,安化茶廠生產的湘尖茶等。主要銷往新疆、青海、甘肅、寧夏等地。 4.黑磚茶黑磚茶,因用黑毛茶作原料,色澤黑潤,成品塊狀如磚,故名。現由湖南白沙溪茶廠獨家生產。其原料選自安化、桃江、益陽、漢壽、寧鄉等縣茶廠生產的優質黑毛茶。白沙茶廠從70年代初對以往費工耗時的繁複工序進行了改革,按原來麵茶、裡茶的比例一次拼好、一次壓製成型。製作時先將原料篩分整形,風選揀剔提淨,按比例拼配;機壓時,先高溫汽蒸滅菌,再高壓定型,檢驗修整,緩慢乾燥,包裝成為磚茶成品。每塊重2公斤,呈長方磚塊形,長35厘米,寬18.5厘米,厚3.5厘米。磚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茶葉香氣純正,湯色黃紅稍褐,滋味較濃醇。該品為半發酵茶,去除鮮葉中的青草氣,加以磚身緊實,不易受潮霉變,收藏數年仍不變味,且越陳越好,適於烹煮飲用,尚可加入乳品和食糖調飲。

湖南安化縣生產黑茶歷史悠久,早在明朝萬曆年間由戶部正式定為運銷西北地區以茶易馬的“官茶”後,陝、甘、寧、晉地區的茶商,到朝廷在各地設置的茶馬司以金貨幣易領“茶引”按:明製茶課引規定:上引五千斤、中引四千斤、下引三千斤,至安化大量採購黑茶磚,運銷西北地區以茶易馬按:明洪武二十二年所定茶易馬分上、中、下三等:上等馬每匹一百二十斤、中等馬每匹七十斤、下等馬每匹五十斤。大都運往蘭州再轉銷陝、甘、青、新、寧、藏少數民族地區。明末清初西北地區的“邊茶”十之八九由安化黑茶供應,多在陝西涇陽壓成茶磚。 1939年,湖南省茶葉管理處在安化縣設廠大批量生產黑磚茶,產品分“天、地、人、和”四級,統稱“黑茶磚”。 1947年,安化茶葉公司設廠於江南鎮,在茶磚面上印有“八”字,稱“八字茶磚”,供不應求。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茶業公司安化磚茶廠白沙溪茶廠前身積極擴大生產,產品改稱“黑磚茶”,主銷西北少數民族地區。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