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中國茶文化今古大觀

第10章 第一章中國名茶一、綠茶-5

中國茶文化今古大觀 舒玉杰 6414 2018-03-18
21.江山綠牡丹江山綠牡丹,別稱“仙霞化龍”,為綠茶類古今名茶。產於浙江省江山市仙霞嶺化龍溪兩側裴家地、龍井等村。仙霜嶺位於浙閩交界,主峰海拔1503米,山區林木茂盛,溪水環繞,濃霧瀰漫,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豐富。江山縣自古即為名茶產地。早在北宋時期仙霞山區所產之茶,已成為江南名茶之一。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曾賦詩致其詩友毛正中江山人——《謝贈仙霞山茶》詩: “禪窗麗午景,蜀井出冰雪。座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潔。金釵候湯眼,魚蟹亦應快。遂令色香味,一日備三絕。報君不虛授,知我非輕啜。”品泉大師東坡先生這首詩說明,仙霞山茶在宋代元佑年間1086—1094已是“色、香、味”俱佳的“三絕”珍茗了。由於歷經千載滄桑,江山幾經易主,這曾名聞遐邇的仙霞珍茗,不知何年已經絕跡了。然而,在我國邁向一個新歷程開端的1980年,江山土特產公司組織茶葉科技人員恢復試制這一歷史名茶取得成功,為中國茗苑裡增添了一束色澤翠綠、芳香四溢的新花——江山綠牡丹。

採製工藝與綠牡丹特色:茶樹芽葉萌發早,芽肥葉厚,持嫩性強,故當地茶農有早採嫩葉的習慣,一般於清明前後採摘一芽一、二葉初展。為保證茶葉質量,以傳統工藝製作,經攤放、炒青、輕揉、理條、复揉、初烘、複烘等工序精製而成。成品茶條索形狀自然,白毫顯露,色澤翠綠誘人,香氣清高,滋味鮮嫩爽口,湯色碧綠清澈,芽葉朵朵分明,葉色嫩綠明亮。江山綠牡丹投放市場以來,頗受國內外廣大茗飲者的青睞,一直供不應求,江山市有關部門已在90年代初制定了發展綠牡丹茶生產的規劃,預計至1994年茶園發展到2000畝,年產量達到4000公斤。江山綠牡丹在問世之初的1982年,商業部在長沙召開的全國名茶評比會上被評為全國名茶;1986年在浙江省優質名茶評比會上被評為省優質名茶。

22.花果山雲霧茶花果山雲霧茶,產於江蘇省連雲港花果山,茶園分佈於海拔400米左右的山坡上,晝夜溫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強,夜間呼吸作用弱,有利於茶葉內含物質的形成與積累,葉片肥厚,內含物豐富,氨基酸,兒茶多酚類和咖啡鹼含量均較高。 一級茶全以一芽一葉為原料,炒1公斤乾茶需6~7萬個芽頭。其工藝過程分為殺青、揉捻、乾燥等工藝。乾燥方法有拋、抖、燜、翻、搓、抓、理等,並根據鮮葉採摘時間與老嫩程度,適時調節鍋溫,變換手法,動作輕、重、快、慢有序,直至燥乾為止,全過程需50分鐘。 花果山雲霧茶成品,形似眉狀,潤綠顯毫,香高持久,滋味鮮濃。經化驗,含兒茶多酚類與咖啡鹼分別達147.33毫克B克和4.35%,不僅為良好飲料,且對消炎、殺菌、治痢、化食等有一定療效。該茶始於北宋年間,已有900多年生產歷史,曾被列為皇室貢品。 1924年曾獲南洋勸業會獎。新中國成立後,在外型上加以改進,1980年評為江蘇省三大名茶之一。現銷往各大城市,並出口日本、新加坡和歐美等國。

23.龜山岩綠龜山岩綠,產於湖北省麻城市東30公里的龜峰山。該山如巨龜,昂首翹尾,沖霄凌漢,十分奇麗。有白龍井、黑龍井、噴雪崖、觀音崖諸名勝;有化主廟、無梁殿、亭台等古建築;尤有令人讚賞的石刻、雕塑、險徑、怪石、盤鬆、虯柏等景觀,為麻城地區著名的遊覽勝地。素有“名山雄峙邑城東,天落蓬萊第一峰”、“振衣直上千尋壁,舉手來捫五尺天”之讚譽。解放後山中遍植佳木、果樹、藥材和雲霧茶,更使龜峰錦繡蒼翠。 1962年董必武副主席到此地遊覽時,曾譽其山為“第二廬山”,並揮毫題詩曰: 昔日遊此地,今為產茶區。 龜峰名久著,牯嶺德不孤。 爛漫紅花剩,蒙茸綠草鋪。 此山潛寶物,前進莫躊躇。 龜峰山區的茶農,遵照董老的遺願,在位於海拔300—800米的龜頭、龜尾、東南溝、大塊地及柿餅山等處,綠化造林,擴充開闢茶園,挖掘寶物。如今這裡已是茶園遍地,果樹飄香,一派勃勃生機。

茶區年均氣溫16℃,夏季最高氣溫不超過32℃,無霜期達230~240天,年降水量1200毫米左右,相對濕度82%;屬岩石風化的黑色土層,PH值為5.5~5.8。為茶樹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採製工藝與茶品:一般於穀雨前後10天內採摘一芽一葉、一芽二葉為原料。製茶過程除整形工序沿用傳統工藝外,其餘均改機械操作。整形為該茶的關鍵,其手法要快、勻,做到手不離茶,茶不離鍋,茶條收集擺直,用手掌合抱,虎口張開,右手向前,左手向後,令茶條在手中轉動,去重回輕,往復循環。成品茶條索長直圓勻,色澤翠綠帶灰,白毫顯露;香氣濃郁持久,滋味醇厚回甜,葉底黃綠勻嫩。含茶多酚類化合物17.69%,可溶性總糖2.65%,水可溶物39.93%,氨基酸4.36%,咖啡鹼4.5%。該茶系1959年在龜山雲霧茶的基礎上改革工藝發展而來,分特級、一、二級。 60年代被譽為湖北省四大名茶之一,1980年參加全國農墾產品展評會,名列同類產品第一名。銷往武漢、廣州、麻城等部分大中城市,並銷往香港、美國等地。目前除一般銷售外,多供做禮品茶和展銷。

24.君山毛尖君山毛尖,產於湖南省洞庭湖君山島,原名“君山茶”,1962年以後始稱今名,俗稱“白毛尖”,屬綠茶類。茶區的天然環境,正如《茶疏》雲:“天下名山必產靈草,江南地暖故獨宜茶。”君山位於岳陽市西15裡的洞庭湖東北角,四周為十二座小山峰環抱,山上竹木青翠,島中為窪地,屬湖積沙壤,微酸性,含腐殖質和各種礦物元素。年均氣溫15℃,晝夜溫差較大,雨量充沛,尤以早晚雲蒸霞蔚,終年雲霧瀰漫,空氣濕度大,漫射光多,宜於茶樹滋長發育。 採製工藝與茶品:鮮葉於清明前後四五天採摘一芽一葉初展、一芽二葉初展,不採蟲傷葉、紫色芽葉、風傷葉、有鱗片及馬蹄葉。鮮葉經分攤自然萎凋、殺青、攤涼、揉捻、炒二青、攤涼、做條、提毫、足火等工序。製成之毛茶,經揀剔後,用桑皮紙包封,貯於箱、壇中密封。成品茶外形白毫顯露,條索堅固,色澤油潤,內質香高鮮嫩,滋味鮮醇甜爽,湯色清澈明亮;葉底鮮嫩,黃綠勻壯,沖泡後芽葉成朵,如盛開的菊花。

君山毛尖,始於清代。乾隆四十六年1781即選為貢茶。 《巴陵縣志》載:“君山茶,色味似龍井,葉微寬,而綠過之。”新中國成立後,新建的君山茶場,又選育“君峰”、“君山綠”、“比普”等優良茶種繁殖,進一步提高君山茶品質。 該茶於1963年被評為湖南省優質名茶,1983年獲外貿部優質產品榮譽證書。 1987年再次被評為湖南省優質名茶。 25.青城雪芽青城雪芽,產於四川省都江堰市灌縣西南15公里的青城山區。這裡峰巒疊翠,古樹參天,有“青城天下幽”之譽。產區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霧雨濛蒙,年均氣溫15.2℃,年降水量1225.2毫米,日照190天;土層深厚,酸性黃棕紫泥,土質肥沃。 採製工藝及茶品:於每年清明前後數日採摘一芽一葉為製茶原料,要求芽葉全長在3.5厘米,鮮嫩勻整,無花及雜葉、病蟲葉、對夾葉、變形葉、單片葉。製茶工藝為:1.殺青,採用兩手翻炒、抖悶結合;2.在竹簸裡用團揉和推揉法進行手工揉捻,注意保持芽葉完整;3.二炒,鍋溫保持80°~100℃,到七八成乾時起鍋;4.熱鍋搓條整形,進行提毫;5.烘焙,以優質木炭作燃料,竹籠上放一層草紙,茶葉放在草紙上烘烤,烘到含水量達6~7%時止;評選,單鍋評選後,足火包裝入庫。雪芽成品茶,外形秀麗微曲,白毫顯露,香濃味爽,湯綠清澈。

青城山產茶歷史悠久,宋代即設置茶場,並形成傳統工藝。從建國後於50年代製作出青城雪芽新名茶。經測定,該茶葉內含氨基酸高達484.29毫克B100克。色、香、味、形都臻上乘。 1982年被評為四川省優質產品。 26.茅山青鋒茅山青鋒茶,產於江蘇省山勢巍峨、景色宜人的茅山東麓金壇市國營茅麓茶場。 1982年研製成功,屬特種茶類,選料精良,加工精細,工藝技巧精湛,品質優異,外觀沿主脈對折,具有獨特風格。 其品質特徵:外形——色澤綠潤,挺秀顯毫,勻正光滑,平直略扁,猶如青鋒短劍;內質——香氣清爽高雅,滋味鮮醇,湯色清澈明亮,葉底肥嫩勻齊。 金鹿牌茅山青鋒特級茶,於1983年4月在江蘇省地方名茶評比中榮獲第一名;同年並獲省優質產品稱號;1984年又榮獲農牧漁業部優質產品稱號;1988年5月在江蘇省優質名特茶評比會上,再次榮登榜首;1990年榮獲國家銀質獎;1992年獲香港國際食品博覽會特別獎;1993、1994兩年連獲江蘇省名茶評比第一、二屆“陸羽杯”獎。

茅山青鋒茶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日本、新加坡和香港地區。 27.金獎惠明金獎惠明,又稱雲和惠明、景寧惠明,簡稱惠明茶。 1915年美國在巴拿馬舉辦萬國博鑑會,中國選送的“雲和惠明茶”被公認為茶中珍品,榮獲一等證書與金質獎章,因以得名。 惠明茶,產於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紅墾區赤木山的惠明村與惠明寺周圍。茶區位於浙江省南部,甌江上游,屬山區及半山區,一般海拔650~800米,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年均降水量1886毫米;全年無霜期達268天;土壤以酸性沙質黃壤和香灰土為主,土質肥沃而潤澤;山上林木蔥蘢,常年雲霧瀰漫。茶樹分為大葉茶、竹葉茶、多葉茶、白葉茶和白茶等品種,尤以惠明寺和漈頭村兩地所產茶葉最佳。

惠明產茶歷史悠久,相傳,唐朝時畬族老人雷太祖在惠明寺周圍闢土種茶,成為赤木山區發展茶葉生產的創始人。但長期以來,因交通閉塞,知者甚少,清咸豐年間1851—1861始漸有名氣,1915年獲國際金獎後,遂即成為聞名國內外的世界名茶。 惠明茶的製作工藝與品質:選用鮮葉為芽頭肥大、葉張幼嫩,芽長於葉的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為主,製作分殺青、揉捻、初烘、輝鍋等四道工序。鮮葉采回經適度攤青,投芽葉於銅鍋內炒青,至適度時起鍋,攤涼並輕輕揉搓,後用焙籠烘焙至八成以上乾度,再入鍋整形翻炒至足乾。成茶條索緊密壯實,顆粒飽滿;色澤翠綠光潤,全芽披露;茶味鮮爽甘醇,帶有蘭花之香氣;湯色清澈明綠。 1982年和1986年,商業部在長沙和廣州召開的兩次全國名茶評比會上,惠明茶連續獲得全國優質名茶稱號,行銷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

28.徑山茶徑山茶,因產於浙江省餘杭縣西北境內之天目山東北峰的徑山而得名。徑山主峰為凌霄峰,亦是天目山的東北峰。因此,山有東、西兩徑,東徑通餘杭,西徑通臨安的天目山。這裡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空氣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左右,年降水量1600~1800毫米;年日照1970小時左右,無霜期244天;峰嶺之間雲霧繚繞,泉水淙淙,茶區多為紅、黃壤,土質肥沃,結構疏鬆,對茶樹生長十分有利。 徑山茶的採製工藝與茶品特色:徑山茶屬烘青綠茶。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通常製作1公斤特級或一級徑山茶需採6.2萬個左右鮮芽葉。以手工炒製,小鍋殺青,搧風散熱是徑山茶的工藝特點。具體分為鮮葉攤放,小鍋殺青,搧風攤涼,輕揉解塊,初烘攤涼,文火烘乾等幾道工序。成品茶條索纖細苗秀,芽鋒顯露,色澤翠綠,香氣清幽,滋味鮮醇,湯色嫩綠瑩亮,葉底嫩勻明亮,經飲耐泡。 徑山產茶歷史悠久,始於唐,聞名於宋。徑山又是佛教聖地,茶佛素有不解之緣。南宋時,日本佛教高僧聖一禪師、大応禪師即南浦·昭明,応〔ying或ying〕為日本應字之簡體字,渡洋來我國,在徑山寺研究佛學。歸國時帶去徑山茶籽和飲茶器皿,並把中國“碾茶法”傳入日本。據《續餘杭縣志》記載:“產茶之地有徑山四壁塢及里山塢,出者多佳,凌霄峰尤不可多得徑山寺僧採穀雨茗,用小缶貯之以饋人。開山祖欽師曾植茶樹數株,採以供佛,逾年漫延山谷,其味鮮芳特異,而徑山茶是也。” 徑山茶,自1978年恢復生產以來,在省、市名茶評比中,連續三年蟬聯冠軍,榮獲最佳名茶稱號。 1985年6月農牧漁業部在南京召開的全國名茶、優質茶評選會上被評為11種全國名茶之一,並獲優質產品金盃獎。 29.廬山雲霧廬山雲霧茶,古稱“聞林茶”,從明代起始稱今名。產於江西省廬山。該山北臨長江,東毗鄱陽湖,平地拔起,最高峰海拔1543米,山峰多斷崖陡壁,峽谷深幽。茶樹多分佈於海拔500米以上的修靜庵、八仙庵、馬尾水、馬耳峰、貝雲庵等處。由於江湖水氣蒸騰,蔚成雲霧,故常見雲海茫茫,年霧日平均195天,4~5月間雲霧更多,月霧日平均21天。年均氣溫11.5℃,晝夜溫差21~23℃;年降水量1249~2339毫米,年平均濕度78%。由於高升溫遲緩,候期遲,茶樹萌發須在穀雨以後,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初,萌芽期正當霧日最多月份,造就了雲霧茶的獨特品格。 採製工藝與茶質:由於天候條件,雲霧茶比其他茶採摘時間較晚,一般在穀雨之後至立夏之間始開園採摘。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長度不超過5厘米,剔除紫芽、病蟲害葉,採後攤於陰涼通風處,放置4~5小時後始進行炒製。經殺青、抖散、揉捻、理條、搓條、提毫、烘乾、揀剔等工序精製而成。其成品茶芽壯葉肥,白毫顯露,色澤翠綠,幽香如蘭,滋味深厚,鮮爽甘醇,耐沖泡,湯色明亮,飲後回味香綿。 廬山雲霧茶,歷來備受青睞,視為茶中上品。據測定,茶中含茶多酚28.4%,水浸物48.9%,生物鹼與維生素C亦多,故有益壽延年之功效,老一輩革命家朱德當年在廬山品嚐了雲霧茶之後,即席欣然命筆揮毫寫下了讚美詩:“廬山雲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時飲,延年益壽法。”有人讚美雲霧茶“色香幽細比蘭花”,“霧茶吸盡香龍腦”。足見其芳香馥郁,是獨具風韻的。 廬山種茶始於晉代。九江在唐代即成為茶葉著名的經營口岸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前月浮梁買茶去”的詩句,說的茶商從九江去浮梁景德鎮往返販茶的情況。中已將其列為名茶類。雲霧茶之名始於明代,迄今已有300餘年。 1982年獲全國名茶證書及江西省優質產品證書;1983年獲農牧漁業部優質產品證書及外經部榮譽證書;1985年獲國家優質產品銀質獎;1986年被商業部評為全國優質名茶。 1990年復評,再次獲得國家銀質獎。暢銷國內各大中城市,並出口美國、日本、德國、朝鮮、東南亞及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 30.南嶽雲霧南嶽雲霧,古稱嶽山茶、俗稱瑞茶,1972年始定今名。產於湖南省南嶽衡山。衡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在湖南中部、衡山縣湘江西岸。山勢雄偉,綿延數百公里,大小山峰七十二座,以祝融、天柱、芙蓉、紫蓋、石廩五峰為最著。祝融峰海拔1200米,可俯瞰群山,觀賞日出。山上文物古蹟、歷代碑石甚多。今存有大廟、祝聖寺、藏經殿、方廣寺、上封寺、祝融殿、南台寺、福嚴寺等古建築群。而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方廣寺之深,水簾洞之奇為南嶽“四絕”。南嶽風景絢麗多彩,古木參天,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郁香。 有“秀冠五嶽”的美譽。南嶽不僅是中國的佛教聖地,也是古今名茶產地。這裡所產的南嶽雲霧茶,造型優美,香味濃鮮甘醇,久享盛名,早在唐代即為宮廷貢品。 南嶽茶主產區分佈於湖南衡陽市轄南嶽區海拔800~1000米的華蓋峰、廣濟寺、鐵佛寺、道子坪、白雲峰以及望峰、東湖、南嶽、福田等鄉,以廣濟寺周圍所產茶質最佳。這裡常年煙雨濛蒙,重霧瀰漫,年均霧日在240天左右,年均氣溫11.2℃,年均降水量1600~2900毫米,相對濕度84%以上。山谷盆地中多為沙質土壤,土層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豐富。由於當地茶農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以不施農藥等管理辦法,使茶樹鮮葉長期保持優良品質。 南嶽茶的製作工藝與品質:特級茶,一般於清明後採摘鮮葉,經攤放、殺青、清風、初揉、初幹、理條、緊條、提毫、攤晾、整形、烘焙等工藝製成。成品條索緊細捲曲,色澤翠綠,銀毫滿披,香高持久,湯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鮮爽,飲後回甘,長留餘香。含水浸出物38%,氨基酸3.25%。 南嶽雲霧茶,約始於西漢末年,迄今已有兩千餘年的栽培歷史了。但昔時多由山上僧尼專人製作。新中國成立後,建立了茶場,使南嶽雲霧茶的生產不斷發展,產品質量得到了提高。 1979年在全國林副特資產綜合利用展覽會上,名列全國名茶之首。 1980~1982年連續三年被評為湖南省優質名茶。 1987年被評為省七種優質茶之首。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