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中國茶經-下

第25章 附錄八、世界茶葉社會團體和組織

中國茶經-下 陈宗懋 6619 2018-03-18
(一)中國茶葉社會團體和組織 8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茶業的振興和茶文化活動、旅遊事業的興起,新的茶葉社團和組織不斷出現,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茶葉學會、協會、研究會以及茶人聯誼會等多個社團和組織,現簡介如下: 1.中國茶葉學會該學會是以高、中級茶葉科學技術工作者為主體的學術性群眾團體,是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領導下的全國性學會之一。 中國茶葉學會由蔣芸生、沈其鑄、王澤農、劉家坤、李聯標等人發起,在原園藝學會茶葉組的基礎上籌建,1964年9月在浙江省杭州市成立。當時有會員560人,推選王澤農等17人為第一屆理事,並推薦蔣芸生教授任理事長,王澤農為副理事長,劉家坤任秘書長。 1965年9月中國茶葉學會在福州召開“茶樹品種資源及利用”學術討論會,會議通過對我國茶樹品種資源的評價,從中推薦出浙江淳安鳩坑種、安徽祁門種、福建水仙、福鼎大白茶等21個地方良種在生產上推廣應用,對中國茶樹地方良種的發展與應用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1966年中國茶葉學會工作停頓,直到1978年恢復活動,同年11月從全國1370名會員中推選出代表110人,在雲南昆明召開代表大會,選出第二屆理事會理事65人,常務理事21人,吳覺農為名譽理事長,王澤農為理事長,劉家坤、莊晚芳、李聯標,沈其鑄、貢惠英為副理事長,劉家坤兼秘書長。第二屆理事會從1978年11月至1983年11月的5年中,召開大型學術討論會4次,參加人數700餘人次,對中國茶葉生產基地的建設(1978年11月,在雲南昆明)、茶樹品種資源的發掘與利用、茶葉生產區劃與佈局(1979年11月,在江西九江)、茶葉生產現代化建設(1980年11月,在廣西桂林)以及提高茶葉品質技術(1983年11月,在湖南長沙)、中國茶葉產銷發展戰略(1984年6月在廣州市)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討論,發表論文380多篇,這些論文都比較結合實際,並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與此同時,還與日本等國茶葉界進行了人員互訪和學術交流。中國茶葉學會除積極組織會員為報刊雜誌、廣播電台等撰寫稿件,普及茶葉科學技術知識外,還配合農業電影製片廠拍攝《茶的故鄉》等科教影片,協助浙江茶葉公司籌辦“茶人之家”等,宣傳茶葉產銷和茶葉文化活動。

1983年11月,從全國3800名會員中推選出代表115人,在湖南長沙舉行第三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中國茶葉學會第三屆理事67名,吳覺農任名譽理事長,王澤農任理事長,程啟坤任副理事長,俞永明任秘書長。理事會分設四個工作委員會,即(1)學術與國際交流工作委員會;(2)教育與科技諮詢工作委員會;(3)組織工作委員會;(4)刊物編輯工作委員會,負責處理學會日常工作。 1987年11月中國茶葉學會在四川成都召開第四次代表大會,與會的125名代表選舉產生第四屆理事會理事67名,吳覺農、王澤農任名譽理事長,程啟坤任理事長,高麟溢、施雲清、楊興祥、王鎮恆、魏謀誠、李鋒任副理事長,俞永明任秘書長。理事會分設學術、科普、組織、刊物等四個工作委員會,負責處理日常工作。

中國茶葉學會對各省茶葉學會,在業務上是指導關係。截止至1989年,全國產茶的浙江、安徽、福建、湖南、雲南、四川、貴州、湖北、廣東、廣西、江西、江蘇、河南及上海市、北京市等15個省(市)都已先後建立省級茶葉學會,在業務上經常與中國茶葉學會取得聯繫(見附表)。 為加強學會與基層單位之間的聯繫,學會從1987年開始發展團體會員,截止1990年春季,已擁有團體會員成員52個。 中國茶葉學會出版學術刊物《茶葉科學》,自1964年創刊,至1966年5月共出版8期後被迫停刊;1984年復刊後,每年出版2期。 中國茶葉學會挂靠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內,地址在浙江杭州雲棲路1號。 省(市)茶葉學會基本情況一覽表編號學會名稱成立時間會員人數學會領導人理事長秘書長挂靠單位1.2.3.4.5.6.7.8.9.10.11.12.13.14.15.浙江省茶葉學會安徽省茶葉學會湖南省茶葉學會四川省茶葉學會貴州省茶葉學會雲南省茶葉學會廣東省茶葉學會廣西壯族自治區茶葉學會江蘇省茶葉學會江西省茶葉學會湖北省茶葉學會福建省茶葉學會河南省茶葉學會上海市茶葉學會北京市茶葉學會1957195619571978197819641978197819781963197819791983198985018745633112727323514812814213528351251胡坪王鎮恆朱先明章錦祥王正容魏謀城李峰於志善邰大傳黃龍德李幼潤林桂堂李玉忠錢梁辜博厚段建真施兆鵬裘覽耕高登祥丁渭然吳子先陳愛新胡在瑞黃積安劉付謬莊任梁長儉徐永成張大為浙江農業大學茶學係安徽農學院茶業系湖南農學院園藝系四川省茶葉公司貴州省湄潭茶葉科學研究所云南省茶葉進出口公司廣東省茶葉進出口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茶葉公司江蘇省農業廳園藝處江西省蠶茶研究所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茶研究所福建省茶葉進出口公司河南省農牧廳經濟作物處上海市茶葉進出口公司商業部土特產品管理局(俞永明)2.中華茶人聯誼會中華茶人聯誼會,簡稱“茶聯”,是中國(包括台灣、香港、澳門及華僑)從事茶葉事業的人士和團體自願參加組成的民間團體,於1990年8月在北京正式成立。 “茶聯”以團結中華茶人,增進茶事友誼與合作,促進祖國茶葉生產、貿易、消費和茶葉科技、文化藝術的發展,共同振興中華茶葉事業為宗旨。 “茶聯”的任務是:①組織海內外茶界人士和茶業團體的茶事聯誼和接待各國茶業民間團體友好訪問活動;②論證研討有關茶業的方針、政策,促進中國茶葉內外貿易事業的發展;③弘揚中華茶文化,開展茶文化活動;④宣傳飲茶與健康的關係,普及飲茶知識,引導茶葉消費;⑤有關茶業的諮詢服務;⑥創辦茶業刊物,建設茶業輿論園地,繁榮茶文化事業。 “茶聯”設理事會。一屆理事會理事127人,常務理事35人。林海雲任理事長,王文波、郭獻瑞、黃國光、楊興祥、高麟溢、施雲清為副理事長,施雲清兼秘書長。聘請何康、程容、於若木、黃超為名譽理事長,聘請於汀子、於寶森等42人為顧問。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計劃單列市及港澳等99個單位代表130多人參加第一屆理事會成立大會。理事會任期3年,每年開會一次,閉會期間,由常務理事會執行理事會職權,在北京設立聯誼會總部,辦公地址在中國茶葉進出口總公司內。

(俞永明) 3.中國茶葉博物館中國茶葉博物館是1987年國家旅遊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投資興建的文化旅遊設施,為國家“七五”期間重點旅遊建設項目之一。 中國茶葉博物館的建設以弘揚、宣傳民族文化為宗旨,從中國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中觀察茶文化的發展,以形象、多樣的手段展示悠久的茶葉歷史和豐富的茶文化內涵。是一個引人入勝的茶文化景點。 全館佔地32.43畝,建築總面積3100餘平方米。分一、二、三號大樓。一號樓為陳列大樓,總面積1500多平方米,設有茶史廳、茶萃廳、茶具廳、茶事廳、茶俗廳等5個展廳。 茶史廳主要介紹中國茶葉歷史發展的全過程,揭示我國各個主要歷史時期茶葉生產技術和茶文化的發生、發展過程。

茶萃廳主要展示當代國家領導人對茶葉事業的關懷支持,茶葉事業迅速發展,以及中國茶葉出口貿易的情況和我國各地主要名茶、特種茶的茶樣和國外茶樣。 茶具廳通過陳列的各歷史時期飲茶用具,反映我國茶具的演變和發展,並對其中豐富的藝術內涵進行揭示,從一個側面展示我國茶文化的面貌。 茶事廳則通過對茶的屬性和種茶、製茶、品茶以及茶與人類健康關係的介紹,反映中國人對茶葉科學的認識和利用的過程。 茶俗廳主要以雲南、四川、西藏、福建、廣東以及明清時期漢族地區具有濃郁民族地方特色的飲茶方法和禮儀為內容。廳中復原了各個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典型場景,並加以飲茶方式演示,反映我國豐富多彩的飲茶文化風貌。 二號樓主要作為外賓接待室和學術交流廳;三號樓為風味茶樓,內設各種不同風格的茶室6個,以供參觀者品嚐我國各地區不同茶類的風味。

除上三座樓房外,還有一座建築面積近300平方米的茶藝遊覽區(即四號樓)。在這個遊覽區內,分別設有古代茶藝、日本茶道、風俗飲茶表演等,還將有紫砂藝人製作表演,供遊人參觀、定購。 博物館的展廳採用全封閉人工採光,展台設計精美,能充分烘托和突現展品。 中國茶葉博物館是座現代化新型博物館。它既豐富人們的文化知識,又為西湖增添了茶文化景點。 (俞永明) 4.杭州“茶人之家” 杭州“茶人之家”是在著名茶葉專家莊晚芳教授的倡議下,得到我國當代茶聖吳覺農暨國內外茶界人士的支持,由浙江省茶葉公司投資興建的。並以“茶人之家”為名,建立了集茶葉界學者、專家、工作者以及愛茶人於一家,以弘揚茶文化為宗旨的民間團體。 “茶人之家”於1985年4月落成,它位於杭州西湖風景區靈隱道上的洪春橋畔,建築古樸,環境幽雅。內院有“迎客軒”,供接待國內外貴賓或舉辦小型會議之用;“茗家世珍”室內陳列茶葉文物史料、書畫和精美茶具。外院設群眾茶室,接待四方遊客,品飲佳茗。

“茶人之家”創辦有獨具風格的刊物,宣傳茶葉文化以及飲茶有益人體健康的知識;弘揚中國茶藝、茶禮;蒐集國內外茶事信息,為茶界提供服務。 “茶人之家”還在浙江避暑勝地莫干山設立“茶人山莊”,接待國內外茶界貴賓和優秀茶業工作者。 “茶人之家”於1988年秋倡議、1989年春經有關部門批准設立“茶人之家基金會”。基金會以弘揚中國茶文化,振興中華茶業為宗旨,促進茶葉文化、科研、教育、生產、貿易的發展,豐富社會文明生活的內容。基金會的資金將用於資助茶葉科學、文化的研究;獎勵為振興茶葉產銷、科研、教育和文化活動等作出特殊貢獻的優秀工作者、企業家以及兢兢業業為茶業奮鬥的老茶人,設立“吳覺農茶學獎學金”、“興茶成果獎”、“茶文化活動獎”、“老茶人獎”、“優秀作品獎”等。茶人之家基金會的成立,對弘揚茶葉文化和中華茶業的發展,必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茶人之家”落成以來,已接待了法國、英國、美國、日本、斯里蘭卡、摩洛哥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的一大批茶葉專家和貿易、文化界人士。來訪者都對“茶人之家”留下美好印象。 茶人之家除杭州以外,在福建省的廈門市也有一家,其基本設施及活動內容與杭州的大致相仿。 (俞永明) 5.陸羽研究會陸羽研究會設於湖北省天門縣。由在天門縣文史部門工作多年並酷愛“陸學”的歐陽勳和劉安國同志共同發起,於1983年“陸羽誕辰1250週年紀念會”上,正式成立。研究會於1984年創辦《陸羽研究集刊》,1986年5月召開全國首屆陸羽學術討論會,其影響遠及日本。 1987年編寫並出版《陸羽研究》一書,該書從陸羽的生平、茶事活動、詩詞書法、逸事遺跡以及《茶經》版本等各個側面進行了探索考證,受到全國有關專家的普遍重視。

(俞永明) 6.茶藝協會茶藝協會即台灣茶藝協會,成立於1982年。王應傑任理事長,范增平為秘書長,謝東閔任名譽理事長。茶藝協會是以宣傳茶藝文化,提倡飲茶風氣為目的的民間團體,有會員1500餘人。會址設於台北東區光復南路458號8樓。該會由有38名會員組成的理、監事會負責處理日常工作(執行與監督),每年除發行《中華茶藝》會刊,出版《茶藝大觀》和《茶藝》叢書,還舉辦茶藝講座及各種茶會,聯絡感情,研討茶事活動,提供茶藝諮詢服務,以推進茶藝文化事業的發展。 (俞永明) 7.陸羽茶文化研究會陸羽茶文化研究會設於陸羽的第二故鄉浙北歷史文化名城湖州市月河街6號。陸羽在湖州生活、工作幾十年,在這裡著述《茶經》,並研究茶的產、制以及審評等茶技、茶藝,給後人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湖州陸羽茶文化研究會旨在研究發掘陸羽在湖州的史蹟和有關茶事活動,弘揚傳統文化,開發旅游資源,開展“陸學”學術交流。

該會於1990年10月成立,並舉行首次學術討論會。研究會由董淑鐸任會長,羅家慶、朱乃良、張葆明任副會長,第一批申請入會會員73人,提供交流的學術論文和資料36篇。 研究會出版不定期刊物《陸羽茶文化研究》。 (俞永明) (二)國際性茶葉組織 1.聯合國糧農組織茶葉協商小組(FAOTeaConsultaBtionGroup)設在意大利首都羅馬,1969年10月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商品委員會建立,是一個協調世界茶葉生產、促進茶葉消費、穩定茶價的國際性茶葉協商性組織。 (陳宗懋) 2.國際茶葉委員會(TheInternationalTeaCommittee)1955年成立。會址設在英國倫敦。現由印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孟加拉、馬拉維、肯尼亞、莫桑比克等7個產茶國政府代表和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津巴布韋茶葉協會以及歐洲共同體(EEC)茶葉委員會代表組成。經費開支由參加國政府分擔。任務為收集和出版有關茶葉生產、進出口、茶園面積等世界性統計資料,定期出版《茶葉統計年報》(BalBletinofstatistics),每年1期。

(陳宗懋) 3.歐洲茶葉委員會(EuropeanTeaAssociation)是歐洲共同體組織(EEC)國家建立的一個半官方、半民間的跨國組織,總部設在德國漢堡(Ham-burg)。除了協調歐共體國家的茶葉進口事項外,還設有實驗室,對進入歐共體國家的茶葉質量指標(如咖啡鹼、水份含量、灰分、茶紅素、茶黃素等)和衛生指標(農藥殘留、重金屬含量等)進行分析檢驗。該組織還制訂茶葉中的各種標準和各種農藥的最高殘留限量(MRL)(陳宗懋) (三)世界主要產茶國的重要茶葉團體和組織 1.印度茶葉協會(IndianTeaAssociation)成立於1879年,由印度加爾各答茶葉協會和在倫敦的茶葉協會合併而成,是印度東北印度茶葉種植主和公司的民間組織,總部設在加爾各答市。其目的是促進東北印度茶葉種植業和製茶業的發展。 (陳宗懋) 2.印度南部種植者聯合協會(UnitedplantersAssociaBtionofSouthernIndia)1926年建立,是南印度茶樹種植園主聯合組成的一個群眾性團體,簡稱UPASI,總部設在南印度柯諾爾(Coonoor),主要任務是指導和協調當地茶樹生產和加工中的技術性問題,經費由種植園分擔,下設有茶葉研究所,針對茶葉生產中出現的問題開展研究工作。 (陳宗懋) 3.斯里蘭卡種植者協會(PlantersgAssociationofCeylon)1854年成立。設在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Colombo),是茶園種植主的群眾性組織。目的是協調斯里蘭卡茶樹種植和製茶業中出現的問題,並向政府反映製茶業的要求和問題。 (陳宗懋) 4.日本茶業中央會成立於1943年,是日本成立最早的茶業最高全國性團體,地址在東京。全國各縣的聯合會或協議會是其團體會員。 該會的任務是製訂有關振興日本茶葉生產的方針、改良茶葉生產和加工技術等。 除了日本茶業中央會外,在日本全國性的茶葉團體還有全國茶生產團體聯合會(1970年成立,地點在東京)、全國茶商工業協同組合聯合會(1972年成立,地點在靜岡)、日本茶輸出組合(1953年成立,地點在靜岡)、日本茶業技術協會(1947年成立,地點在靜岡)和日本紅茶協會(1971年成立,地點在東京)。 (陳宗懋) 5.土耳其茶葉商會(CAYKUR)1973年建立。是政府和私人合股經營的半官方機構。國家股份佔49%,私人股份佔51%。對土耳其茶葉生產實行一元化領導,包括生產、加工、銷售、出口、科研等。有1500餘名正式職員和2800餘名合同工,下設研究所1個,銀行1個,茶廠45個,包裝廠3個,維修廠1個。主要任務為:①在政府農業政策指引下,提出促進茶葉生產發展的措施;②指導科學製茶;③進行可行性投資,促進茶葉生產的發展;④保證內銷茶和外銷茶在質量上符合要求。目前是土耳其最大的10個企業之一。 除了上述幾個團體和組織外,各產茶國都有其各自的茶葉商會或協會。如印度尼西亞的茶葉協會(IndonesianTeaAssociation),孟加拉國的茶葉協會(BangladeshTeaAssociBation),中非茶葉協會(TeaAssociationofCentralAfrica),肯尼亞、烏干達和坦桑尼亞茶葉商會(TeaBoardofKenya,UgandaandTanzania),專為茶葉拍賣市場而成立的英國倫敦勃洛克協會(TeaBrokersAssociationofLondon),英國的茶葉購買商協會(TeaBuyersAssociation)等。 (陳宗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