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中國茶經-下

第10章 一、茶與文化-2

中國茶經-下 陈宗懋 16502 2018-03-18
5. 《福建茶葉》 主辦單位:福建省茶葉學會主編:林桂鏜國內統一刊號:CN35—1111開本:16開刊期:季刊發行範圍:公開發行地址:福州市五四路外貿中心(郵政編碼: 350001)《福建茶葉》屬技術性刊物,於1979年創刊,現已出版43期,每期48頁左右。該刊闢有科技論述、試驗研究、技術571茶文化篇講座、科技小品、國外科技文摘、經營管理、文史資料等欄目,著重報導研究成果、實用技術及生產管理經驗等,尤其是烏龍茶、花茶和特種茶文獻的報導量較多,頗具地方特色。 有不少論文和技術性文章,理論水平較高,實用性較強,很受讀者歡迎。該刊適合科技人員、大專院校師生及管理人員閱讀。 6. 《茶葉科學簡報》

主辦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主編:林心炯國內統一刊號:CN35—1116開本:16開刊期:季刊發行範圍:公開發行地址:福建省福安市社口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郵政編碼:355015)《茶葉科學簡報》屬技術性刊物,於1960年4月創刊,迄今已出版127期,是國內茶葉刊物中出刊最多的刊物之一。每期40頁左右。該刊主要登載茶樹栽培育種、茶園土壤肥料、茶葉機械與加工工藝、茶樹生理生化、茶樹保護、茶葉經濟貿易、茶區經驗等方面的研究報告、試驗總結、生產經驗等,還刊登一定數量的茶葉科技譯文。該刊登載科研方面的一次文獻較多,適合各級科研人員和大專院校師生閱讀。 7. 《茶葉通訊》 主辦單位:湖南省茶葉學會主編:劉繼堯國內統一刊號:CN34—1106開本:16開刊期:季刊發行範圍:公開發行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高橋湖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郵政編碼:410145)《茶葉通訊》屬技術性刊物,於1962年3月創刊,當時為雙月刊,出版26期後於1966年7月停刊。 1979年3月復刊後,改為季刊,目前共出版72期,每期64頁。該刊堅持普及與提高並重的原則,刊登茶樹栽培、茶樹良種與繁育、茶樹保護、製茶與茶機、生理生化、茶史等方面的研究論文和試驗報告,並闢有“專題技術講座”、“技術顧問”、“茶區動態”、“譯文”等專欄。除文字報導外,還刊登有關茶葉廣告。

該刊信息容量大,實用性強,與實際結合緊密,適合科技人員、大專院校師生及管理人員、技術工人閱讀。 8. 《蠶桑茶葉通訊》 主辦單位:江西省蠶桑茶葉研究所主編:楊紫兌國內統一刊號:CN36—1110開本:16開刊期:季刊發行範圍:公開發行地址:江西省南昌縣梁家渡江西省蠶茶研究所(郵政編碼:330202)《蠶桑茶葉通訊》屬綜合性技術期刊,於1976年6月創771茶文化篇刊,現共出版60期,每期40頁左右。該刊主要登載有關蠶桑、茶葉的學術論文、科技成果、基礎知識和生產經營管理經驗等方面的文章,其中茶葉文獻約佔70%。該刊適合蠶桑、茶葉科技工作者閱讀。 9. 《茶訊》 主辦單位:台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編輯:徐起欽台灣省期刊登記號:局版台志字第4368號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0253—8881開本:16開刊期:月刊發行範圍:公開發行地址:台灣省台北市南京西路165號10樓9室《茶訊》屬情報類刊物,於1957年4月創刊,現共出版663期,每期12頁。主要報導台灣省和世界茶業行情、科技動態和茶事消息。動態性強,資料新。適合初中級科技人員和茶葉貿易工作者閱讀。

10. 《茶藝月刊》 主辦單位:陸羽茶藝中心總編輯:林荊南台灣省期刊登記號:局版台志字第2645號開本:16開刊期:月刊發行範圍:公開發行地址:台灣省台北市10003衡陽路62號2樓《茶藝月刊》屬科普類期刊,於1980年12月創刊,現共出版110期,每期8頁。主要刊載泡茶、飲茶藝術和茶葉文化等方面內容,並闢有“茶藝大事記”專欄,報導茶藝活動消息。適合茶葉工作者和茶葉愛好者閱讀。 (王自佩) 與婚禮的關係,簡單來說,就是在婚禮中應用、吸收茶葉或茶葉文化作為禮儀的一部分。其實,茶葉文化的浸滲或吸收到婚禮之中,是與我國飲茶的約定成俗和以茶待客的禮儀相聯繫的。因為,婚禮不僅僅是向社會公佈或要求社會承認婚姻關係的一種形式,實際也是通過宴慶,為新郎、新娘舉行認親拜友的一次“招待會”。所以,結婚喜慶的一天,一般也是締姻兩家至親好友大聚會之日,客至獻茶,這樣,婚禮也就自然而然地和茶葉結下不解之緣了。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茶與婚禮的聯繫,最早可上溯到我國開始盛行飲茶的時代。但是,這裡要說的還不是締婚過程中以茶待客,而是婚禮中直接用茶為儀的各種禮俗。

眾所周知,一夫一妻制婚姻,是原始社會末期私有製出現以後產生的,伴隨而來的是男娶女嫁時,男方要用一定的彩禮把女子交換或買過來。由於婚姻事關男女的一生幸福,所以,以大多數男女的父母來說,彩禮雖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但更重視和更多的還是那些消災佑福的吉祥之物。茶在我國各族的彩禮中,有著特殊的意義。這一點,明人郎瑛在《七971茶文化篇修類稿》中,有這樣一段說明:“種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則不復生也,故女子受聘,謂之喫茶。又聘以茶為禮者,見其從一之義。”從字面上看,好似只講茶在婚禮中的意義,與茶葉的列入締婚彩禮無關。其實,只要稍加分析,還是能夠理出茶在婚姻禮儀中的一個發展過程的。 《七修類稿》是明代嘉靖、隆慶年間的一部作品,從中可以看到當時彩禮中的茶葉,已非像米、酒一樣,只是作為一種日常生活用品列選,而是賦予了封建婚姻中的“從一”意義,從而作為整個婚禮或彩禮的象徵而存在了。這就是說,茶在我國古代的婚禮中,經歷過日常生活的“一般禮品”和代表整個婚禮、彩禮的“重要禮品”這樣兩個階段。作為生活用品的列選,如《封氏聞見記》所載:古人亦飲茶,“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窮日盡夜,殆成風俗”,大致最遲不會遲於這本書成書的唐代中期。至於作為首要的彩禮,俗稱“女子受聘”,謂之“喫茶”,這極有可能是宋以後的事情。因為,據查考,在唐代以前的婚禮物品中,有反映男尊女卑的東西,但沒有要求婦女“從一而終”的禮品。宋朝是我國理學或道學最興盛的時期。元朝統治者也推崇理學為“國是”,鼓吹“存天理,滅人欲”,所以,要求婦女嫁夫、“從一而終”的道德觀,不會是宋朝以前,很可能是南宋和元朝這個階段,由道學者們倡導出來的。我國古代種茶,如陸羽《茶經》所說:

“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由於當時受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一般認為茶樹不宜移栽,故大多采用茶籽直播種茶。但是,也如《茶經》所說,我國古人只是認為茶樹“植而罕茂”,並不認為茶樹不可移植。可是,道學者們為了把“從一”思想也貫穿在婚禮之中,就把當時種茶採取直播的習慣說為“不可移植”,並在眾多的婚禮用品中,把茶葉列為必不可少的首要禮物,以致使茶獲得像徵或代表整個婚禮的含義了。如今我國許多農村仍把訂婚、結婚稱為“受茶”、“喫茶”,把訂婚的定金稱為“茶金”,把彩禮稱為“茶禮”等等,即是我國舊時婚禮的遺跡。下面,列舉一些我國各族婚禮中應用茶葉的習俗。 訂婚,也叫訂親、定親、送定、小聘、送酒和過茶等等,民間稱法很多,差不多一地一個說法。在舊時,訂婚是確定婚姻關係的一個重要儀式,只有經過這一階段,婚約才算成立。我國各地訂婚的儀式相差很大,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即男方都要向女家送一定的禮品,以把親事定下來。如京津和河北一帶農村,訂婚也稱“送小禮”;送的小禮中,除首飾、衣料和酒與食品之外,茶是不可少的,所以,舊時問姑娘是否訂婚?也稱是否“受茶”。送過小禮之後,過一定時間,還要送大禮(有些地方送大禮和結婚合併進行),也稱“送彩禮”。大禮送的衣料、首飾、錢財比小禮多;視家境情況,多的可到二十四抬或三十二抬。但大禮中,不管家境如何,茶葉、龍鳳餅、棗、花生等一些象徵性禮品,也是不可缺少的。

茶葉當然還帶有“從一”的含義。女方收到男家的彩禮以後,隨即也要送嫁妝和陪奩,經過這些程序以後,才算完聘。女方的嫁妝也隨家庭經濟條件而有多寡,但不管怎樣,一對茶葉罐和梳妝盒是省不掉的。 茶葉在婚禮中作為“從一”的象徵,過去主要流行於漢族中間。但是,我國多數民族,都有尚茶的習慣,所以,在181茶文化篇婚禮中用茶為禮的風俗,也普遍流行於各個民族。如雲南佤族訂婚,要送三次“都帕”(訂婚禮):第一次送“氏族酒”六瓶,不能多也不能少,另再送些茶葉、芭蕉之類,數量不限。 第二次送“鄰居酒”,也是六瓶,表示鄰居已同意並可證明這樁婚事。第三次送“開門酒”,只一瓶,是專給姑娘母親放在枕邊晚上為女兒祈禱時喝的。雲南西北納西族稱訂婚為“送酒”,送酒時除送一罐酒外,還要送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雲南白族訂婚有的不用茶,但多數和漢族一樣,禮物中少不了茶。如大理區洱海邊西山白族“送八字”的儀式中,男方送給女方的禮物中就都有茶。例如住在洱源的白族男女合過“八字”可以成婚的話,男方要向女家送“布一件,豬肉三塊(一塊帶尾),火腿一隻,羊一隻(宰好),茶葉二兩,銀圈一個,耳環一對和現金若干,並附'八字帖'一張。”

女方把禮物收下,婚事也就算定了下來。居住在雲龍的白族訂婚的禮物為“衣料四包,茶二斤,豬肉半爿或一隻腿”等。 至於迎親或結婚儀式中用茶的情況,有作禮物的,但主要用於新郎、新娘的“交杯茶”、“和合茶”,或向父母尊長敬獻的“謝恩茶”、“認親茶”等儀式。所以,有的地方也直接稱結婚為“喫茶”。漢族“喫茶”和訂婚的以茶為禮一樣,茶在這裡都帶有“從一”的意思;但我國其他兄弟民族結婚時贈茶和獻茶,則多數只作生活中的一種禮俗。如雲南大理區的白族結婚,新娘過門以後第二天,新郎、新娘早晨起來以後,先向親戚長輩敬茶、敬酒,接著是拜父母、祖宗,然後夫妻共吃團圓飯,至此再撤棚宣告婚禮結束。洱源白族結婚,一般頭天是迎親,第二天正客(正式招待客人),第三天閒客(新娘拜客);新婚夫婦向客人敬茶是在第三天。在接見時,男方還要分別向新娘及其父母、兄弟送禮。送給新娘的禮物,主要是成親當天新娘穿戴用的服飾;送給新娘父母的有布二件,其他主要是豬肉、羊肉和酒茶一類女方謝客用的食品;送給新娘弟弟的禮物為“酒半壺,茶葉二兩,豬肉一方”。很明顯,洱源白族結婚時,茶葉不送新娘及其父母,只送給其弟弟,這種茶,在婚禮中就不具有漢族那樣的特殊含義。這一點,還可舉滇西北的普米族的婚俗為例。普米族嗜好茶葉,他們從訂婚到結婚也很繁瑣,訂婚以後要二三年才結婚。寧浪地區的普米族結婚,還殘留有古老的“搶婚”風俗。男女兩家先私下商定婚期,屆時仍叫姑娘外出勞動,男方派人偷偷接近姑娘,然後突然把姑娘“搶”了就走。邊跑邊高聲大喊:“某某人家請你們去喫茶!”女方親友聞聲便迅速追上“奪回”姑娘,然後在家再正式舉行出嫁儀式。非常清楚,這裡所謂請大家“喫茶”,和漢族婚俗中所說的“喫茶”,明顯不是同一回事。再如西北的裕固族,結婚第一天,只把新娘接進專設的小帳房,由女方伴新娘同宿一夜。第二天早晨吃過酥油炒麵茶,舉行新娘進大帳房儀式。新娘進入大帳房時,要先向設在正房的佛龕敬獻哈達,向婆婆敬酥油茶;進房儀式結束後,就轉入歡慶和宴飲活動。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向新郎贈送羊小腿的禮俗,實際是宴飲時由歌手唱歌助興的一種活動。儀式開始,由二位歌手,一位手舉帶一撮毛的羊小腿,一位端一碗茶,茶碗中間放一大塊酥油和四塊小酥油。茶代表大海,大塊酥油代表高山,然後說唱大家喜愛的“謠答曲戈”(裕固語“羊小腿”)。這裡,在裕固族的婚儀中,茶又只381茶文化篇代表大海的意思。

如前所說,我國大多數民族,都嗜好飲茶;我國各族婚禮,五光十色,在締婚的每一個過程中,往往都離不開用茶來作禮儀。所以,上面所舉的例子,只是滄海一粟,如果把我國婚禮中派生的茶葉文化現象全部蒐集起來,則將是一幅極其絢麗的歷史風俗長卷。 (朱自振) 茶作為祭品始於何時,我們的先人似未作過專門研究。一般都認為茶葉的利用,是由藥用到飲用,由飲用再派生出一系列的茶葉文化現象的。這也即是說,只有在茶葉成為日常生活用品之後,才慢慢被用諸或吸收到我國禮制包括喪禮之中。我國隨葬用的明器,《釋名》稱“送死之器”,主要是一些“助生送死,追思終副”的物品。至於祭禮,如東漢阮瑀七在哀詩中所吟:“嘉餚設不禦,旨酒盈觴杯”,都是死者生前享用和最喜歡吃的那些東西。在上引詩句中,可以約略看出,我國大致在東漢時,至少這時的北方,還沒有用茶來作祭禮。

我國以茶為祭,是在以茶待客,大致是兩晉以後才逐漸興起的。從文獻記載來看,如唐代韓翃在“謝茶表”中所說: “笑主禮賢,方聞置茗;晉臣愛客,才有分茶”,我國以茶待客、以茶相贈,最初是流行於三國和兩晉的江南地區。因此,茶葉作為祭品,不會早於這一時期。至於用茶為祭的正式記載,則直到梁蕭子顯撰寫的《南齊書》中才始見及。該書《武帝本紀》載,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七月詔:“我靈上慎勿以牲為祭,唯設餅、茶飲、乾飯、酒脯而已,天上貴賤,咸同此制。”齊武帝蕭頤,是南朝比較節儉的少數統治者之一。這裡他遺囑靈上唯設餅、茶一類為祭,是現存茶葉作祭的最早記載,但不是以茶為祭的開始。在喪事紀念中用茶作祭品,當最初創始於民間,蕭頤則是把民間出現的這種禮俗,吸收到統治階級的喪禮之中,鼓勵和推廣了這種制度。

把茶葉用作喪事的祭品,只是祭禮的一種。我國祭祀活動,還有祭天、祭地,祭祖、祭神,祭仙、祭佛,不可盡言。 茶葉之用於這些祭祀的時間,大致也和上說的用於喪事的時間相差不多。如晉《神異記》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講餘姚有個叫虞洪的人,一天進山採茶,遇到一個道士,把虞洪引到瀑布山,說:我是丹丘子(傳說中的仙人),聽說你善於煮飲,常常想能分到點嚐嚐。山里有大茶樹,可以相幫採摘,希望他日有剩茶時,請留一點給我。虞洪回家以後,“因立奠祀”,每次派家人進山,也都能得到大茶葉。另《異苑》中也記有這樣一則傳說:剡縣陳務妻,年輕時和兩個兒子寡居。她好飲茶,院子裡面有一座古墳,每次飲茶時,都要先在墳前澆點茶奠祭一下。兩個兒子很討厭,說古墳知道什麼?白費心思,要把墳挖掉,母親苦苦勸說才止住。一天夜裡,得一夢,見一人說:“我埋在這里三百多年了,你兩個兒子屢欲毀墳,蒙你保護,又賜我好茶,我雖已是地下朽骨,但不能忘記稍作酬報。”天亮,在院子中發現有十萬錢,看錢似在地下埋了很久,但穿的繩子是新的。母親把這事告訴兩個兒子後,二581茶文化篇人很慚愧,自此祭禱更勤。透過這些故事,不難看出在二晉南北朝時,茶葉也開始廣泛地用於各種祭祀活動了。 不過,上面講的例子,都是發生在南方的事,至於在黃河流域和北方一帶,廣泛用茶為祭品的時期,一般認為是在隋唐統一全國,特別是唐代中期北方飲茶風行之後。這一點,從唐代的貢茶制度中也能多少看出一點。貢茶是專門進奉宮廷御用的茶葉。我國茶葉作為方物,進貢的歷史甚早;但是,專門設立貢茶基地——貢焙,還是唐代中期才出現的事情。唐朝的茶葉,如鄭谷《蜀中》詩句描寫的:“蒙頂茶畦千點露,浣花箋紙一溪春”;由於小氣候的關係,蒙頂山上的茶葉,被譽為“天下第一”,每年也入貢。但是,由於蒙頂茶數量少,蜀道難行,所以,唐代的貢焙,還是設在緊挨運河和國道線上的常州宜興和湖州長興相界的顧渚。其所以把貢焙選定在宜興、長興二縣,與這裡所出茶葉質量較好有一定關係,但主要的,還如李郢的詩句所吟:“一月五程路四千,到時須及清明宴”;要趕在清明前面貢到。 “清明宴”,是清明祭祀結束以後的宴請活動,所以,“須及清明宴”是假,要趕上清明的祭祀是真。由此,我們雖不能分辨北方是宮廷還是民間以茶作祭為先,但至少從上述貢茶制度中可以看出,唐代中期時,北方應用茶來作祭禮,也差不多已與南方同樣重視。 茶葉作為祭品,無論是尊天敬地或拜佛祭祖,比一般以茶為禮,要更虔誠、講究一些。王室用於祭典的,全部是進貢的上好茶葉,就是一般寺廟中用於祭佛的,也都總是想法選留最好的茶葉。如《蠻甌志》記稱:“《覺林院志》崇收茶三等:待客以驚雷莢,自奉以萱草帶,供佛以紫茸香。蓋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我國南方很多寺廟都種茶,所收茶葉一餉香客,二以供佛,三堪自用,一般都是作如上三用,但更傾心的,還是為敬佛之用。 我國古代用茶作祭,一般有這樣三種形式:在茶碗、茶盞中註以茶水;不煮泡只放以乾茶;不放茶,只置茶壺、茶盅作象徵。但也有例外者,如明徐獻忠《吳興掌故集》載: “我朝太祖皇帝喜顧渚茶,今定制,歲貢奉三十二斤,清明年(前)二日,縣官親詣採造,進南京奉先殿焚香而已”。在宜興的縣誌中,也有類似的記載。這就是說,在明永樂遷都北京以後,宜興、長興除向北京進貢芽茶以外,還要在清明前二日,各貢幾十斤茶葉供奉先殿祭祖焚化;祭茶採用焚燒的特殊形式。 我國許多兄弟民族,也有以茶為祭品的習慣。如雲南西雙版納的布朗族,50年代以前,他們雖然受傣族文化影響傣族文化影響信仰小乘佛教,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的信仰和祭祀活動,仍要超過佛事活動。布朗人的自然崇拜,以崇拜神鬼精靈最為突出,他們認為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林河路,村寨房屋,生老病死,莊稼畜禽,無不都是由神鬼主宰的。據約略統計,他們平時祭奠的鬼名有80多種。 至於農業的祭祀活動,更是頻繁,從燒山開地一直到收穫進倉,都要舉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動。所有上述各種祭祀,一般都只用飯菜、竹筍和茶葉這三種祭品,將它們分成三份,放在芭蕉葉上;只有較大的祭祀活動才殺豬宰牛。再如雲南文山壯族支系的布儂人,他們敬奉的神靈較少,主要供奉“老人廳”、“龍樹”和“土地廟”。老人廳設在寨中,供奉神農的781茶文化篇牌位。土地廟一般都建在村寨邊上,龍樹則在稍遠一些的山坡上。布儂人的祭祀活動,如祭土地,每月初一、十五,由全寨各家輪流到廟中點燈敬茶,祈求土地神保護全寨人畜平安。祭品很簡單,主要是用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比較獨特的不是祭品的喪俗用茶,居住在雲南麗江的納西族,無論男女老少,在死時快斷氣前,都要往死者嘴裡放些銀末、茶葉和米粒,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死者才能到“神地”。對這種風俗,一般認為上述三者分別代表錢財、喝的和吃的;即生前有吃有喝又有財,死後也能到一個好的地方。 祭祀活動中的以茶作祭品的情況,可以說是茶文化發展過程中衍生出來的一種帶有封建迷信的副文化。茶是在我國祭祀發展的較遲階段上才加入祭品的,而且它在減輕祭祀糜費和適應大眾需要方面,也有過一定積極意義。但是,它畢竟只能是人類生產力和科學、文化都比較低下的一種歷史社會現象。 《尚書》等古籍中提到:祭言察也,察者至也,言人事至於神也。隨著社會發展和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社會中的“人事”和人們對“神”的觀念,都在不斷變化。事實也是如此,隨著國家建設的不斷發展,如今我國的祭祀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以至上述祭祀活動已變成了歷史的陳跡。存在決定意識。我們不能預言將來祭祀會不會在社會生活中消失,但是可以肯定,即使將來仍然有祭祀或保留有用茶作祭的禮儀,它過去所帶的那些封建迷信成分,必然會隨著人們頭腦中的封建意識的消除而消除。所以,這裡把已經和正在消失的茶葉祭祀內容重翻出來,為的是全面敘述茶葉文化曾走過的歷史道路。 (朱自振) 佛教是公元前6~5世紀由古代印度迦毘羅衛國(在今尼泊爾)的王子釋迦牟尼創立的。最初從西域傳入我國。但佛教在我國的正式流傳,還是東漢初年的事情。至魏晉特別是南北朝這一時期才有了較大發展。不過,佛教特別是寺院經濟有突出發展,還是在隋唐尤其是盛唐時期。 史稱“茶興於唐,盛於宋”。唐朝茶葉的興盛,是在佛教特別是禪宗發展的基礎上風盛起來的。據《封氏聞見記》稱,開元中,泰山靈巖寺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唯許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禪”是梵語“禪那”的音譯,漢語“修心”或“靜慮”的意思。閉目靜思,極易睡著,所以坐禪唯許飲茶。由上可以清楚看出,正是因為北方禪教的“大興”,促進了北方飲茶的普及;而北方飲茶的普及,又推動了南方茶葉生產,從而也推動了我國整個茶業的較大發展。 但,這決不是說茶就是在唐開元以後才與佛教相聯繫的。 事實上在魏晉甚至更早以前,茶葉就已成為我國僧道修行或修煉時所常用的飲料了。如陸羽在《茶經》中,就多處引述了兩晉和南朝時僧道飲用茶葉的史料。其中引錄的《釋道該說續名人傳》稱:“釋法瑤,姓楊氏,河東人,永嘉中過江,遇沈台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懸車,飯所飲茶。”又摘引的《宋錄》稱:“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981茶文化篇山,道人設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等等。所有這些,都表明在魏晉南北朝時,我國僧道,至少江淮以南寺廟中的僧道,已有尚茶的風氣。不過,也須指出,和茶業的歷史發展相聯繫,茶葉的廣泛飲用於佛教僧徒和受佛教的積極影響,還是如上面史料反映的情況那樣,主要是唐朝中期以後的事情。 我國茶與佛教的關係,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關係。佛教特別是禪宗需要茶葉,而這種嗜茶的風尚,又促進了我國茶業和茶葉文化的發展。我國禪宗的坐禪,除選擇環境寂靜處作禪房外,還要求注意五調,即調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很明顯,這裡所說的五調,特別是調睡眠,都與飲茶有一定的關係。可能也正因為茶對佛教和坐禪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後來有些佛教僧徒,不惜採用編造神話或移花接木的辦法,竭力把茶描寫成是佛祖的恩賜和僧人的功勞。 如關於茶樹的來源,日本民間流傳有這樣一則神話,稱: 佛教禪宗的創始人達摩,有一次在靜坐冥想中突然睡著了,醒來他悔恨不已,一怒之下竟把自己的眼皮割了下來。當他把割下的眼皮擲在地上時,奇蹟出現了,在眼皮落處,瞬時長出了一株婆娑大樹。大家在驚奇之餘,把樹上的葉片摘下一些煮嘗,一口落肚,精神倍增,睡意頓消,如此就產生了茶這種聖樹和出現了茶這種飲料。那麼,我國的茶業是什麼時候又是怎樣濫觴的呢?本世紀30年代,在美國出版的一部《茶葉全書》中,對此也有這樣一段記載,稱中國有一個叫迦羅的僧人,“於魏代由印度研究佛學歸來,攜回茶樹七株,栽培於四川之泯山”。書中把我國的茶樹,隱約說成是由印度引種的,實屬無稽之談。我國清人筆記《隴蜀余聞》記述:蒙山“上清峰,其巔一石,大如數間屋,有茶七株生石上,無縫罅,雲是甘露大師手植”;以及《亦復如是》:名山縣蒙頂,“有茶七株,名曰仙茶,雲係甘露大師俗性吳所手植者,其種來自西域”等記載傳來改去而形成的。迦羅是甘露、泯山是名山或蒙山的音譯。其實,佛教界傳頌的上述這些佛祖、僧人對茶的貢獻,在一定程度上,無非是茶對佛教重要的一種說明。因為眾所周知,茶源於中國,世界各地種茶、製茶、飲茶乃至茶俗等等,都直接或間接由中國傳入,在傳播過程中佛教起了很大作用。 由於茶葉受到佛教各宗各派的普遍重視,以致在所有名寺大廟中間,不但設有專門招待上客的茶寮或茶室,甚至有些法器也用茶來命名。如多數寺廟的佛殿和法堂中,都設有鐘、鼓,常常鐘鼓長鳴。假如廟中只有一鍾一鼓,一般設在南面,左鐘右鼓。如果設有兩鼓,則兩鼓分設北面的牆角;設在東北角的,叫“法鼓”,設在西北角的,就稱“茶鼓”。很明顯,這“茶鼓”,無疑也是佛教崇尚茶葉的一種信據。 因為茶和佛教的關係是如此密切,所以,在南方許多寺廟,特別在中唐以後,出現了廟廟種茶、無僧不茶的嗜茶風尚。如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所吟:“山僧後檐茶數叢,春來映竹抽新茸。宛然為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嘴。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唐朝寺院的寺前、院中、廟後、牆外,往往都種之以茶,自種、自製、自飲。正因為這樣,自唐朝以後,各地寺廟和歷代名僧為我們在史籍中留下了不可勝計的茶史資料。只要對《全唐詩》稍作瀏覽,就能191茶文化篇即時勾勒出唐代寺廟飲茶的風尚。如詩僧齊己《聞道林諸友嘗茶因有寄》詩中吟:“槍旗冉冉綠叢園,穀雨初晴叫杜鵑。 摘帶岳華蒸曉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鄭巢在《送琇上人》詩中的意境稱:“古殿焚香處,清羸坐石棱。茶煙開瓦雪,鶴跡上潭冰。 ”劉得仁《慈恩寺塔下避暑》雲:“僧真生我靜,水淡發茶香。坐久東樓望,鐘聲振夕陽。 ”曹松《宿溪僧院》也有“少年雲溪里,禪心夜更閒;煎茶留靜者,靠月坐蒼山”的詩句。從上錄這些史料中,不難看出,唐代寺廟飲茶的時間,從初春到寒冬,終年不輟;在一天中,從早到晚,從日落一直到深夜,所謂“窮日繼夜”。再以飲茶的場合說,如牟融《遊報本寺》詩句稱:“茶煙裊裊籠禪榻,竹影蕭蕭掃徑苔”。 李嘉佑《同皇甫侍御題薦福寺——公房》詩吟:“虛室獨焚香,林空靜磬長”;“啜茗翻真偈,燃燈繼夕陽。”武元衡《資聖寺賁法師晚春茶會》有“禪庭一雨後,蓮界萬花中。時節流芳暮,人天此會同”之句。還有李中《贈上都先業大師》的“有時乘興尋師去,煮茗同吟到日西”;以及黃滔的“系馬松間不忍歸,數巡香茗一枰棋”等詩句。都反映了唐朝寺廟中,不只誦經、坐禪、做功時要飲茶,飯店、納涼、休息、吟詩、下棋等各種場合,也離不開茶。可能正是因為這樣,唐時趙州高僧從稔禪師,有一句口頭禪,就叫“喫茶去”。有關無關,開口閉口,都是說“喫茶去”。這當然是一個典型例子。趙州在北方,北方寺廟中飲茶已如此普遍,其時南方各寺廟中飲茶之盛,由此也可想見了。 這裡還要指出,如呂岩《大雲寺茶詩》描寫的:“玉蕊一槍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我國寺廟不只極重茶葉、需要茶葉,而且也是生產茶葉、研究茶葉和宣傳茶葉的一個中心。 也以唐代的情況來說,如所周知,茶聖陸羽就是由寺廟收養長大的,其對茶的最初了解和興趣,也即從寺廟中獲得。和《茶經》差不多同時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對我國茶業發展也起到一定作用的《茶歌》,則是陸羽的忘年交詩僧皎然所作。此外,皎然除有大量茶詩傳世外,還曾專門撰寫過《茶訣》一篇,對茶的功能和煮飲藝術,也頗有研究。再如唐代的貢茶院或貢焙,即每年專事督造湖州紫筍和常州陽羨貢茶的處所(無疑也是當時我國製茶或茶葉生產技術的中心),其地點就設在顧渚“上吉祥院”內。上吉祥院,南朝陳時原建於武康,貞元時為把貢焙附在一個大的寺廟,特把吉祥寺從武康遷建顧渚。 在古代,也只有寺廟最有條件研究茶葉、提高品質和宣傳茶葉。因為寺廟都有一定數量的田產,寺僧特別是那些大和尚,不參加生產勞動,他們有時間、有文化來講究茶的採造、品飲藝術和寫書作詩以宣傳茶葉文化。所以我國舊時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說。如唐朝李肇《國史補》中提到一些名茶,如福州方山露芽、劍南蒙頂石花、岳州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蘄州蘄門團黃等等,其真品就都出之寺廟或寺僧。再如北宋時蘇州西山水月庵的“水月茶”、杭州於潛“天目山茶”、宣州寧國“鴉山茶”、揚州“蜀岡茶”、會稽“日註”、洪州“雙井白芽”等等,或貢或獻,也都是僧道創制和宣傳出來的珍品。以近代安徽產的一些名茶為例,如“黃山毛峰”,主產黃山松谷庵、吊橋庵和雲谷寺一帶;“六安瓜片”,以產於齊云山水井庵處為佳;“霍山黃芽”,產於大陽鄉391茶文化篇長嶺庵;休寧松蘿茶,是明時僧人大方首創,等等。所有這些,無不表明,由於佛教自身對茶的需要,在佛教借重和吸收茶葉文化的過程中,同時也有力地促進了我國乃至世界茶業的發展。 (朱自振) 我國既是“茶的祖國”,又是“詩的國家”,因此,茶很早就滲透進詩詞之中,從最早出現的茶詩(如左思《嬌女詩》)到現在,歷時一千七百年,為數眾多的詩人、文學家已創作了不少的優美茶葉詩詞。 所謂茶葉詩詞,大體上可分為狹義的和廣義的兩種。狹義的指“詠茶”詩詞,即詩詞的主題是茶,這種茶葉詩詞數量略少;廣義的指不僅包括詠茶詩詞,而且也包括“有茶”詩詞,即詩詞的主題不是茶,但是詩詞中提到了茶,這種茶葉詩詞數量就很多了。現在一般講的,都是指廣義的茶葉詩詞,而從研究祖國茶葉詩詞著眼,則詠茶詩詞和有茶詩詞同樣是有價值的。如南宋陸游的《幽居》詩:“雨霽雞棲早,風高雁陣斜。園丁刈霜稻,村女賣秋茶”。由該詩可見,當時浙江紹興一帶,已有了采秋茶的習慣。我國的廣義茶葉詩詞,據估計:唐代約有500首,宋代多達1000首,再加上金、元、明、清,以及近代,總數當在2000首以上,真可謂美不勝收、琳瑯滿目了。 1.兩晉和南北朝茶詩我國唐代以前無“茶”字,其字作“茶”,因此考察我國詩詞與茶文化的聯繫,最初應從我國早期詩詞中的“茶”字考辨起。 “茶”字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中就有所見,但近千年來,圍繞中的茶是否是指茶,爭論不休,一直延續到今天,仍無統一的意見。對此,只好暫置勿論。以後,漢朝的“樂府民歌”和“古詩”中,沒有茶字的踪跡,現在可以肯定的最早提及茶葉的詩篇,按陸羽《茶經》所輯,有四首,它們都是漢代以後,唐代以前的作品: 張載《登成都樓詩》:“借問楊子舍,想見長卿廬。程卓累千金,驕侈擬五侯。門有連騎客,翠帶腰吳鉤。鼎食隨時進,百和妙且殊。披林采秋橘,臨江釣春魚。黑子過龍醢,果饌逾蟹蝑。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區。人生苟安樂,茲土聊可娛。” 孫楚《出歌》:“茱萸出芳樹顛,鯉魚出洛水泉。白鹽出河東,美豉出魯淵。薑桂荼荈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蓼蘇出溝渠,精稗出中田。” 左思《嬌女詩》:“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晰。小字為紈素,口齒自清歷。有姐字惠芳,眉目粲如畫。馳鶩翔園林,果下皆生摘。貪華風雨中,倏忽數百適。心為茶荈劇,吹噓對鼎。”王微《雜詩》:“收飲今就檟。” 這四首詩創作年代不詳,不知何篇為先,姑將它們全錄出來。不過,應當指出,這四首詩都未引全。如張載《登成591茶文化篇都樓詩》,共32句,《茶經》引的只是後16句;左思《嬌女詩》有56句,《茶經》僅選摘12句;孫楚《出歌》,也明顯未引完。除這四首詩以外,晉朝,時間大致在西晉末年和東晉初的這個階段,還有一首重要的茶賦——杜育的《荈賦》。 《荈賦》載:“靈山惟岳,奇產所鍾,厥生荈草,彌谷被崗。承豐壤之滋潤,受甘霖之霄降。月惟初秋,農功少休,結偶同旅,是採是求。水則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擇陶簡,出自東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劉。惟茲初成,沫成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敷。” 《荈賦》,是現在能見到的最早專門歌吟茶事的詩詞類作品。這篇茶賦加上前面四首茶詩,構成了我國早期茶文化和詩文化結合的例證,也極其典型地具體描繪了晉代我國茶業發展的史實。漢朝“古詩”中不見茶的記載,說明漢時除巴蜀以外,特別是中原,飲茶還不甚普及。三國孫皓時“以茶代酒”的故事流傳很廣,說明其時茶葉不僅在蜀,在孫吳的範圍內也有一定發展,但關於曹魏飲茶的例子,則幾乎未見。 那末,至西晉時,如上錄有關詩句所示:“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區”;“薑桂荼荈出巴蜀”,其時我國茶業的中心雖然依然還在巴蜀,但猶如左思《嬌女詩》中所吟:“心為荼荈劇,吹噓對鼎”,由於西晉的短暫統一,這時茶的飲用,也傳到了中原如左思這樣的官宦人家。也由於這種統一,南方的茶業也如《荈賦》所反映,有些山區的茶園,進一步出現了“彌谷被崗”的盛況。不過,可惜的是這種統一、發展的勢頭,不久,又為南北朝的分裂和北方少數民族的混戰所打斷。所以,嚴格來說,我國詩與茶的全面有機結合,是唐代尤其是唐代中期以後,才顯露出來的。 (朱自振、錢時霖) 2.唐代(含五代)茶詩到了唐代,我國的茶葉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飲茶風尚也在社會上逐漸普及開來,茶在許多詩人、文學家中也成了不可缺少的物品,於是產生了大量茶葉詩詞,其中絕大部分為茶詩。大詩人李白首先寫了仙人掌名茶詩。杜甫也寫過3首茶詩。白居易寫得更多,有50餘首,他並自稱為茶葉行家,“應緣我是別茶人”。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猶為膾炙人口,稱為千古佳作。僧皎然是詠陸羽詩最多的一個人。 齊己上人也寫了很多茶詩。皮日休和陸龜蒙互相唱和,各寫了10首《茶中雜詠》唱和詩。其他如錢起、杜牧、袁高、李郢、劉禹錫、柳宗元、姚合、顧況、李嘉佑、溫庭筠、韋應物、李群玉、薛能、孟郊、張文規、曹鄴、鄭谷、皇甫冉、皇甫曾、陸羽、顏真卿、陸希聲、施肩吾、韋處厚、岑參、李季蘭、劉長卿、元稹、韓偓、鮑君徽等等都寫過茶詩。 (1)唐代茶詩曾出現過多種形式古詩這類茶詩很多,主要有五言古詩和七言古詩,其中有不少詠茶名篇,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并序》詩(五言古詩,序略): 嘗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鴉,倒懸清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清鏡燭無鹽,顧慚791茶文化篇西子妍。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 這首詩寫了名茶“仙人掌茶”,是名茶入詩最早的詩篇。 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詩句,把仙人掌茶的出處、品質、功效等,作了詳細的描述,因此這首詩成為重要的茶葉歷史資料和詠茶名篇。 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則是一首著名的詠茶的七言古詩: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聞道新年入山里,蟄蟲驚動春風起。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麵。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盧仝用了優美的詩句來表示對茶的深切感受,使人誦來膾炙人口。對其詩中的字字句句,後代詩人文士,都廣為引用。盧仝首先把茶餅喻為月(手閱月團三百片),於是後代茶詩,也把茶餅喻為月,如蘇東坡詩:“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盧仝詩中的“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大家尤其愛用,宋梅堯臣詩: “亦欲清風生兩腋,從教吹去月輪旁”。盧仝的號——玉川子,也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如陳繼儒詩:“山中日日試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被後人常常引用的還有韓癒的《寄盧仝》詩: “玉川先生洛城裡,破屋數間而已矣。一奴長須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如宋秦觀詩:“故人早歲佩飛霞,故遣長筍致茗芽”,即從韓愈詩“一奴長須不裹頭”化出。宋陸游詩: “赤腳挑殘筍,蒼頭摘晚茶”,即從韓愈詩:“一婢赤腳老無齒”化出。 律詩這一類的茶詩也很多,主要有五言律詩,如皇甫冉《送陸鴻漸棲霞寺採茶》;七言律詩,如白居易《謝李六郎中寄蜀新茶》;還有排律。排律是就律詩的定格加以鋪排延長,故名,每首至少十句,有多達百韻的,除首末兩聯外,上下兩句都要對仗,也有隔句相對的,稱為扇對,如齊己的《詠茶十二韻》便是一首優美的五言排律: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甘傳天下口,貴佔火前名。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鶯。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齅覺精新極,嘗知骨自輕。研通天柱響,摘遶蜀山明。賦客秋吟起,禪師晝臥驚。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晚憶涼泉對,閒思異果平。松黃乾旋泛,雲母滑隨傾。頗貴高人寄,尤宜別櫃盛。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 絕句這類茶詩也不少,主要為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前者如張籍的《和韋開州盛山茶嶺》,後者如劉禹錫的《嘗茶》。 宮詞這種詩體是以帝王宮中的日常瑣事為題材,或寫宮女的抑鬱愁怨,一般為七言絕句。如王建《宮詞一百首之七》: 991茶文化篇“延英引對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床。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裡過茶湯。 寶塔詩原稱一字至七字詩,從一字句至七字句逐句成韻,或疊兩句為一韻,後又增至八字句或九字句,每句或每兩句字數依次遞增。元稹寫過一首詠茶的寶塔詩《一字至七字詩茶》: 茶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聯句舊時作詩方式之一,由兩人或多人共作一首,相聯成篇,多用於上層飲宴及朋友間酬答。這種聯句的茶詩主要見於唐代,如茶聖陸羽和他的朋友耿湋歡聚時所作的《連句多暇贈陸三山人》詩: 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 (湋)喜是攀閳者,慚非負鼎賢。 (羽)禁門聞曙漏,顧渚入晨煙。 (湋)拜井孤城裡,攜籠萬壑前。 (羽)聞喧悲異趣,語默取同年。 (湋)歷落驚相偶,衰羸猥見憐。 (羽)詩書聞講誦,文雅接蘭荃。 (湋)未敢重芳席,焉能弄綠箋。 (羽)黑池流研水,徑石澀苔錢。 (湋)何事重香案,無端狎釣船。 (羽)野中求逸禮,江上訪遺編。 (湋)莫發搜歌意,予心或不然。 (羽)耿湋真有眼力,他當年就能預感到陸羽將以他出色的茶學而流芳後世。 唐代確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她產生出兩位仙人:一位是文學巨星,李白,號為“詩仙”;一位是茶學泰斗,陸羽,譽為“茶仙”。 (2)唐代茶詩按其題材又可分為11類: 名茶之詩繼李白“仙人掌茶”詩之後,許多名茶紛紛入詩,而數量最多的為紫筍茶,如白居易的《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張文的《湖州貢焙紫筍》等。其他如蒙頂茶(白居易《琴茶》)、昌明茶(白居易《春盡日》)、石廩茶(李群玉《龍山人惠石廩方及團茶》)、九華英(曹鄴《故人寄茶》)、湖茶(齊己《謝湖茶》)、碧洞春(姚合《乞新茶》)、小江園(鄭谷《峽中嘗茶》)、鳥嘴茶(薛能《蜀州鄭使君寄鳥嘴茶》)、天柱茶(薛能《謝劉相公寄天柱茶》)、天目山茶(僧皎然《對陸迅飲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剡溪茗(僧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臘麵茶(徐夤《謝尚書惠臘麵茶)等。 茶聖陸羽之詩陸羽寫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書,他也很會寫詩,但保存下來的僅有《歌》、《會稽東小山》兩首和詩句三條以及幾首聯句詩。可是陸羽友人和後人的詠陸羽詩卻有不少,有些詩對於研究陸羽很有價值,如孟郊的《陸鴻漸上饒新闢茶山》詩,是陸羽到過江西上饒的佐證,孟郊的《送陸暢歸湖州因憑題故人皎然塔陸羽墳》詩,是陸羽墳在湖州的佐證,齊己的《過陸鴻漸舊居》詩,是陸羽寫過自傳的佐證(齊己詩有“讀碑尋傳見終初”之句)。 煎茶之詩以煎茶(包括煮茶、煮茗、碾茶等)為詩題102茶文化篇或為內容的詩是大量的,如劉言史《與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杜牧《題禪院》等。 《題禪院》為一七絕詩: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歲青春不負公。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揚落花風。 詩中的“鬢絲茶煙”句很有名,後人廣為引用,如蘇東坡《安國寺尋春》詩:“病眼不羞雲母亂,鬢絲強理茶煙中”,陸游《漁家傲·寄仲高》:“行遍天下今老矣,鬢絲幾縷茶煙裡”,文徵明《煎茶》詩:“山人紗帽籠頭處,禪榻風花繞鬢飛”。 飲茶之詩以飲茶(包括嘗茶、啜茶、茶會、吃茗粥、試茶等)為詩題或為內容的詩,數量也相當多,如盧仝的《茶歌》、劉禹錫的《西山蘭若試茶歌》、杜甫的《重過何氏五首選一》。杜甫的這首詩,情景交融,簡直可以繪成一幅雅緻的“飲茶題詩圖”: 落日平台上,春風啜茗時。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翡翠鳴衣桁桁,蜻蜓立釣絲。自逢今日興,來往亦無期。 名泉之詩唐人飲茶已很講究水質,常常不遠千里地把有名的泉水取來煎茶,這時的惠山泉水已很出名,皮日休有《題惠山二首》,其第一首為:“丞相長思煮茗時,郡侯催發只憂遲,吳關去國三千里,莫笑楊妃愛荔枝”。丞相為李德裕,為了用惠山泉水煮茶,命令地方官吏從三千里路外的江蘇無錫惠山把泉水送到京城裡來。皮日休詩帶有“諷喻”之意。李郢亦有《題惠山》詩。山泉亦為煎茶好水,故也為詩人們所喜愛,如白居易有《山泉煎茶有懷》詩,陸龜蒙有《謝山泉》詩,陸龜蒙在另二詩中也提到“茶待遠山泉”、“茶試遠泉甘”。白居易詩有“蜀茶寄到但驚新,渭水煎來始覺珍”之句,他認為渭水是煎茶的好水。劉禹錫詩有“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之句。金沙水即浙江長興顧渚山金沙泉之水,唐時與顧渚茶同為貢品。另外,雪水也是煎茶好水,白居易詩有“閒烹雪水茶”之句。 茶具之詩皮日休與陸龜蒙的《茶中雜詠》唱和詩寫了《茶籯》、《茶灶》、《茶焙》、《茶鼎》。徐夤寫了《貢餘秘色茶盞》詩。秘色茶盞是產於浙江越州的一種青磁器,作為貢品,十分珍貴,由徐夤的詩可見: 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我君。功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古鏡破苔當席上,嫩荷涵露別江濆。中山竹葉醅初發,多病那堪中十分。 採茶之詩皮日休、陸龜蒙的《茶人》詩都是描述採茶的,而姚合的《乞新茶》詩,可以從中了解到當時人們對製造“碧澗春”名茶是如何講究: 嫩綠微黃碧澗春,採時聞道斷葷辛。不將錢買將詩乞,借問山翁有幾人? 詩中表明採茶時要戒食葷辛。葷是葷菜;辛是辣味菜,如蔥、姜、蒜、韭之類。 造茶之詩袁高的《茶山詩》、杜牧的《題茶山》、李郢的《茶山貢焙歌》這三首詩都是洋洋大篇,從各個側面反映了當時浙江長興顧渚山上加工紫筍茶的盛況。 ”溪盡停蠻棹,旗張卓翠苔”(杜牧詩),這是狀造茶時節山上的一派繁華景象。而“捫葛上欹壁,蓬頭入荒榛悲嗟遍空山,草木為不春”(袁高詩)、“凌煙觸露不停採,官家赤印連帖催,朝飢302茶文化篇暮匐誰興哀”(李郢詩),則是講造茶人民的艱苦生活。 茶園之詩從韋應物的《喜園中茶生》,韋處厚的《茶嶺》詩,皮日休、陸龜蒙的《茶塢》詩,陸希聲的《茗坡》詩等,可見唐代已有了比較集中成片栽培的茶園。如皮日休詩: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