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中國茶經-下

第9章 茶文化篇-一、茶與文化-1

中國茶經-下 陈宗懋 12030 2018-03-18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茶不但對經濟起了很好的作用,成了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逐漸形成了燦爛奪目的茶文化,成為社會精神文明的一顆明珠。 茶文化的出現,把人類的精神和智慧帶到了更高的境界。 茶與文化關係至深,涉及面很廣,內容也很豐富。這裡既有精神文明的體現,又有意識形態的延伸。無疑,它有益提高人們的文化修養和藝術欣賞水平。 我國悠久的茶業歷史為人類創造了茶業科學技術,也為世界積累了最豐富的茶業歷史文獻。在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專門論述茶葉的書,而且在史籍、方志、筆記、雜考和字書類古書中,也都記有大量關於茶事、茶史、茶法及茶葉生產技術的內容。據唐代陸羽《茶經》所載,我國唐代以前已出現了不少茶業文獻。到了唐代陸羽《茶經》問世以後,茶業專著更不斷出現,直至近代,不下近200種。其中唐代至清末,茶業書籍已發現的就有100餘部,既有綜合類的如《茶經》、《茶譜》、《大觀茶論》等,內容涉及茶樹栽培、茶葉採製、茶葉審評、製茶工具等多方面;也有就茶事中一項或幾項內容進行專門論述的專著,如講述烹茶用水的《煎茶水記》,介紹製茶、飲茶器具的《茶具圖贊》等;還有一類是專門論述某一地區、某種名茶的歷史、生產情況和茶葉特色的地方性茶書,如《東溪試茶錄》,專門記述福建建安茶葉,以及專門介紹岕茶的《羅岕茶記》、《岕茶箋》等。

歷史上記載的茶書失散較多,如唐代7部有關茶業專著,現在比較完整地保存下來的只剩《茶經》和《煎茶水記》2部。 現按成書年代的先後,將歷代茶書擇要介紹如下: 《茶經》唐·陸羽撰,成書於公元758年前後。內容分3卷10節。上卷3節:“一之源”,論述茶的起源、名稱、品質,介紹茶樹的形態特徵、茶葉品質與土壤環境的關係,指出宜茶的土壤、茶地方位、地形,品種與鮮葉品質的關係,以及栽培方法,飲茶對人體的生理保健功能。還提到湖北巴東和四川東南發現的大茶樹。 “二之具”談有關採製茶葉的用具。 詳細介紹製作餅茶所需的19種工具名稱、規格和使用方法。 “三之造”講茶葉種類和採製方法。指出採茶的重要性和採茶551茶文化篇要求,提出了適時採茶的理論。敘述了製造餅茶的6道工序:

蒸熟、搗碎、入模拍壓成形、焙乾、穿成串、封裝,並將餅茶按外形的勻整和色澤分為8個等級。中卷1節:“四之器” 寫煮茶飲茶之器皿。詳細敘述了28種烹茶、飲茶用具的名稱、形狀、用材、規格、製作方法、用途,以及器具對茶湯品質的影響,還論述了各地茶具的好壞及使用規則。下卷6節: “五之煮”寫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質的優劣,敘述餅茶茶湯的調製,著重講述烤茶的方法,烤炙、煮茶的燃料,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煮沸程度和方法對茶湯色香味的影響。提出茶湯顯現雪白而濃厚的泡沫是其精英所在。 “六之飲”講飲茶風俗,敘述飲茶風尚的起源、傳播和飲茶習俗,提出飲茶的方式方法。 “七之事”敘述古今有關茶的故事、產地和藥效。記述了唐代以前與茶有關的歷史資料、傳說、掌故、詩詞、雜文、藥方等。 “八之出”評各地所產茶之優劣。敘說唐代茶葉的產地和品質,將唐代全國茶葉生產區域劃分成八大茶區,每一茶區出產的茶葉按品質分上、中、下、又下四級。 “九之略”談哪些茶具茶器可省略,以及在何種情況下可以省略哪些製茶過程、工具或煮茶、飲茶的器皿。如到深山茶地採製茶葉,隨採隨制,可簡化7種工具。 “十之圖”提出把《茶經》所述內容寫在素絹上掛在座旁,《茶經》內容就可一目了然。

《茶經》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總結唐代及唐代以前有關茶事的綜合性茶業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書。作者詳細蒐集歷代茶葉史料,記述親身調查和實踐的經驗,對唐代及唐以前的茶葉歷史、產地,茶的功效、栽培、採製、煎煮、飲用的知識技術都作了闡述,是中國古代最完備的一部茶書,使茶葉生產從此有了比較完整的科學依據,對茶葉生產的發展起過一定的推動作用。 《茶經》除唐代陸羽最早撰寫以外,明代徐渭(公元1575年前後)、張謙德(公元1596年)和黃欽(公元1635年前後)等三人也均撰有《茶經》。此外,宋代周絳於1012年前後曾撰《補茶經》1卷。明代孫大綬於1588年輯《茶經水辨》和《茶經外集》兩書。清代陸廷燦於1734年曾撰《續茶經》3卷、附錄1卷(見後)。潘思齊撰有《續茶經》20卷。

《煎茶水記》唐·張又新撰,公元825年前後問世,1卷。 《太平廣記》原稱其為《水經》,後因怕與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註》相混,改成《煎茶水記》。全書約900字,前列劉伯芻所評宜茶水品7等,次列陸羽所評宜茶水20等。主要敘述茶湯品質與宜茶用水的關係,著重於品水。作者認為山水、江水、河水、井水性質不同會影響茶湯的色、香、味,曾親乘舟汲水加以比較,認為浙江桐廬江嚴子灘水和永嘉仙岩瀑布水均比劉伯芻所評長江南零水(一等水)好。並認為陸羽煮茶之水用山水者上等,用江水、井水者下等的說法不夠考究。作者將各水重新品評為20等級。並認為用產茶地的水烹茶都好,茶湯品質不完全受水的影響,善烹、潔器也很重要。 《採茶錄》唐·溫庭筠撰於公元860年前後,約失傳於北宋,僅存辨、嗜、易、苦、致五類六則,記事不足400字。

辨:敘述陸羽辨別南零水;嗜:講陸龜蒙嗜茶,寫品茶詩一首;易:講述劉禹錫與白樂天易茶醒酒;苦:敘述士大夫苦751茶文化篇於王蒙請喝茶;致:劉琨與弟群書要真茶。一則:講煎茶要用活火(有焰之火),烹茶有三沸,始、中、終之沸,聲音不同,知聲能知茶沸。 《十六湯品》唐·蘇廙撰,具體成書年代不詳,約在900年前後。原文佚,引自《清異錄》第四卷茗荈部。原書為《仙芽傳》第九卷中的“作湯十六法”,由後人專作一書另題。 書中敘述煎茶湯的時間要適中,根據開水滾沸情況可分3品;由倒注茶湯的緩急來分也有3品,倒注茶湯緩慢斷續濃度不勻,快注直瀉濃度不夠,不快不慢為好。以貯茶湯的盛器種類不同可分5品,茶湯品質與盛器有關,以金銀為盛器,雖好不能廣用;銅、鐵、鉛、錫盛器腥苦且澀;以磁瓶作盛器為佳。以烹茶燃料分有5品,以淨炭為好,有煙燃料茶味不佳。一共16品,並均給予一個美稱,如稱第一品為“得一湯”;第三品為“百壽湯”,第七品為“富貴湯”,等等。 《十六湯品》與《煎茶水記》在唐、宋時頗流行。從全書文字看,似一篇遊戲文字,但對烹茶方法、茶具、茶湯審評仍有一定參考價值。

《茶錄》宋·蔡襄著,1051年撰成。蔡襄自序:因陸羽《茶經》沒有記載福建建安之茶,丁謂《茶圖》獨論採製之事,至於茶的烹試未曾有聞,遂寫《茶錄》。分上下兩篇,全書不足800字。上篇論茶:談及茶的色、香、味,茶葉的貯藏方法,炙制、碾茶、篩茶方法,湯之增減及溫茶盞的方法和點茶方法等10條。論述茶湯品質和烹飲方法,認為茶色貴白,青白胜黃白;茶要真香,不能摻其他香草珍果,恐奪其真;候湯最難,未熟沫浮,過熟則茶沉。下篇論茶器:分茶焙、茶籠、砧椎(打台和槌)、茶鈐(茶挾)、茶碾、茶羅、茶盞、茶匙、湯瓶等九條。論述烹茶所用之器具,為保持茶所特有的色、香、味,對焙茶和品茶用具十分講究。 古茶書中用《茶錄》名稱的尚有4部,都是明代著作。張源於1595年前後撰寫;程用賓於1600年前後撰寫;程用賓於1604年撰寫;馮時可於1609年前後撰寫。其中程用賓撰寫的《茶錄》,內容較詳,共分四集。首集12則,摹仿宋代審安老人的《茶具圖贊》。正集14則,分原種、採候、選制、封置、酌泉、積水、器具、分用、煮湯、治壺、潔盞、投交、酬啜、品真等,約1500字。末集12則,擬茶具圖說,有圖11幅。附集載陸羽《六羨歌》、盧仝《茶歌》等7首。

《東溪試茶錄》宋·宋子安撰,1064年前後寫成。作者因丁謂、蔡襄寫的建安茶事尚有未盡,因此寫成此書。全書約3000字,首為序論,次分總敘、焙名、茶病等8目。東溪是福建建安的一個地名。書中首先對該地茶園及其歷史沿革作了總述,對北苑、沙溪等諸茶園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條件和特點,以及所產茶的品質,作了詳細介紹。其次介紹了7個茶種的產地、性狀和區別。還論述了採、製茶的要求與品質的關係,提出采葉的時間和方法。闡述了採茶時間要根據氣候情況來定。最後論述由於採製不當帶來的茶疵,如鮮葉帶進鱗片、魚葉會使茶味苦澀,色澤黃黑;製茶時若蒸芽不熟會有青臭苦澀味。書中不僅記述了茶樹品種的特性和分類標準,還介紹了品種的形成及其演化過程,並指出即使品種優良,若栽培條件低劣也會劣變,強調了栽培條件的重要性。

《品茶要錄》宋·黃儒撰,成書於1075年前後,全書951茶文化篇約1900字。作者對於茶葉採製不當對品質的影響及如何鑑別審評茶的品質,提出了十說:一說採造過時,則茶湯色澤不鮮白,水腳微紅,及時採製的佳品茶湯色鮮白;二說白合盜葉,茶葉中摻入了鱗片、魚葉而使茶味澀淡;三說入雜,講如何鑑別摻入的其他葉片;四至九說敘述適時採製的重要性及製作餅茶不當時出現的弊病和如何審評鑑別;十說辨,談壑源、沙溪兩塊茶園,其地相比雖只隔一嶺,相距無數里,但茶葉品質相差很大,說明自然環境對茶葉品質的影響。最後指出芽細如麥,鱗片未開,陽山砂地之茶為佳品。本書細究茶葉採製得失對品質的影響,提出對茶葉欣賞鑑別的標準,對審評茶葉仍有一定參考價值。

《大觀茶論》宋·徽宗趙佶撰,成書於1107年。大觀是徽宗的年號,大觀初年徽宗著《茶論》,後人於是名為《大觀茶論》。全書約3000字,內容包括茶樹的種植方法,採茶的時期、方法、蒸茶、榨茶、製茶方法,以及鑑別茶品方法,並根據陸羽《茶經》為立論基點,再結合宋朝的變革而詳加討論。首為緒論,談當時太平盛世飲茶為時代所尚,龍團鳳餅名冠天下,品評之勝、烹點之妙莫不盛造其極,茶葉生產有很大發展。後分二十篇,論述種茶須注意自然生態環境。列舉外焙茶雖精工製作,外形與正焙北苑茶相仿,但其形雖同而無風格,味雖重而乏馨香之美,總不及正焙(北苑茶園)所產的茶,指出生態條件對茶葉品質的重要性。對茶葉提出要視氣候情況及時採製,以增加產量,提高品質,並強調製茶技術對品質的影響。另外,對茶的評比鑑別、烹茶沖飲、用水用具也都有較詳細的敘述。

《宣和北苑貢茶錄》宋·熊蕃撰,成書於1121~1125年。宣和是宋徽宗年號,表明了這本書的著作時期。熊蕃之子熊克於1158年增補。正文約1700餘字,舊注約1000字。 清·汪繼濠按語有2000餘字。北苑是福建省建安縣東面鳳凰山山麓一個宮廷專用茶園的園名。本書介紹了北宋帝室御用茶園的歷史、製茶概略、進貢經過。宋朝於976年初在北苑制團茶,以與民間茶相區別,龍鳳茶就始於此。龍茶供天子,餘按皇親國戚廷臣等級分賜。後又創制白茶、龍園勝雪等。書末附御苑採茶歌10首及圖38幅。圖上並附有貢茶的大小尺寸。可以考見當時各種貢茶的形制,對研究貢茶很有參考價值。 《北苑別錄》宋·趙汝礪撰於1186年,全書約2800餘字。清代汪繼壕增註(約1800年)約2000餘字。作者為補充熊蕃的《宣和北苑貢茶錄》而作此書。前為諸論:概述北苑情況,然後分列12條,即御園、開焙、採茶、揀茶、蒸茶、榨茶、研茶、造茶、過黃(乾燥過程)、綱次(每次運送貢茶的順序名稱)、開畬(茶園管理)、外焙(北苑附屬的茶園)。 詳細敘述了46處御園的位置名稱,然後介紹茶葉採製方法,採摘必須在太陽升起前至午前八時結束,可使茶湯鮮明。采回的芽葉要進行分揀後加工,製成的餅茶用箬葉包裹放入綾羅制的小箱內運往宮中。至七月進行茶園培土管理等工作。本書對貢茶的種類、數量、採製、包裝運輸,以及茶園管理等均作了詳細而切要的介紹。 《茶具圖贊》宋·審安老人撰於1269年。此書記錄了宋代12種茶具的大小、形狀、尺寸並均有圖。對12種茶具161茶文化篇還分別冠以官職名。可供研究古代茶具形制參考。 《茶譜》明·朱權編,成書於1440年前後。全書約2000餘字,內容側重於茶葉品評和煮茶用具方面。序言敘述了茶有醒睡消酒、利大腸、化痰等功效。茶有五名:茶、檟、蔎、茗、荈。並認為茶葉雜以諸香會失茶之真味。贊成物遂其自然之性,反對團茶碾末,提出以葉茶烹飲。全書分16則:品茶、收茶(貯藏)、點茶、熏香茶法、茶爐、茶灶、茶磨、茶碾、茶羅、茶架、茶匙、茶筅、茶甌、茶瓶、煎湯法、品水。 詳細介紹蒸青葉茶之烹點方法,獨創以葉茶烹飲。 以《茶譜》命名的古茶書,尚有五代·蜀毛文錫於公元935年前後編寫的《茶譜》,此書已失傳。從各省區地方誌所引的《茶譜》來看,該書系論述當時各地茶樹品種、茶葉質量概況的,其內容有的很詳備,可供參考。還有宋代王端禮於1100年編寫的《茶譜》,朱佑檳於1529年前後編寫的《茶譜》;明代錢椿年於1539年前後編,顧元慶於1541年刪校的《茶譜》,以及陳榮1592年前後編寫的《茶譜》。此外,還有宋代蔡宗顏(1150年以前)編寫的《茶譜遺事》,莊茹芝於1223年前編寫的《續茶譜》;明代趙之履於1535年前後編寫的《茶譜續編》,以及孫大綬1588年輯的《茶譜外集》等。 《茶寮記》明·陸樹聲撰於1570年前後。全書約500字。前有引言性質的漫記一篇,次分人品、品泉、烹點、嘗茶、茶候、茶侶、茶勳等7條,統稱“煎茶七類”。全書主要敘述烹茶方法及飲茶人品和興致。 《茶寮記》共有6個版本,其中“古今圖書集成”本與其他各版本的上述內容不同。它所載陸樹聲的《茶寮記》前為總敘,行“漫記”文字相同,次分16條,每條數語,多系抄錄前人的文句,似不像《茶寮記》的原文。 《茶疏》明·許次紓撰於1597年。全書約4700字,分36則。作者根據自己的經驗心得寫成,是一部綜合性的茶葉著作。對茶葉的採摘、炒製、收藏、烹煮、用水等均有較深的論述,對幾種茶提出了適當的採摘時期,並指出秋茶品質甚佳,七、八月可重摘一番。論述殺青有兩種方法,提出粗茶用蒸,細茶用炒,最先記載論述炒製綠茶的方法。反對茶葉混入香料,以免喪失茶的真味。在“宜節”一則中指出: “茶宜長飲,不宜多飲。常飲則心肺清涼,煩鬱頓釋;多飲則微傷脾腎,或洩或寒”。論述了飲茶與人體健康的關係。 《茶疏》是明代茶書中較著名的一本。 《羅岕茶記》明·熊明遇撰於1608年前後。羅岕茶產於今浙江長興縣境內的羅岕山,故名。羅岕山距宜興80~90公里。羅岕茶亦作岕茶。全文共7條約500字,敘述羅岕茶的品質及其採摘、貯藏方法等。認為岕茶品質與產地和採摘有關。並提出茶之色重、味重、香重者俱非上品。論述頗切實。 以岕茶為內容撰寫的茶書,尚有明代周高起於1640年撰的《洞山岕茶系》,全書約1500字,對岕茶的歷史、產地、品類、採製、泡飲等均有較切實的論述。明代馮可賓1642年前後撰寫的《岕茶箋》,全書約1000字,分12則,首序岕名,次論岕茶的採製、貯藏、辨真偽、烹飲、茶具、禁忌等。此外,還有清代冒襄於1683年前後撰成的《岕茶匯鈔》,記述岕茶產地、採製、鑑別、烹飲和故事等。其中內容,大約有361茶文化篇一半是從《茶疏》、《羅岕茶記》、《岕茶箋》中抄錄的。 《茶解》明·羅廩撰於1609年。 本書根據作者親身體驗和實踐經驗寫成。全書約3000餘字,前為總論,下分10目:原(產地)、品(茶的色香味)、藝(栽培方法)、採、制、藏、烹、水(飲茶用水)、禁(採製茶葉禁忌事項)、器。對茶的種植、採種、選種、茶園管理、茶葉採製等均有論述。認為茶地南向為佳,與桂、梅、松等間植可覆霜掩秋陽,其下植芳蘭,最忌菜畦。說明茶園方向和間作對茶葉品質有影響。提出貯茶器不能移作別用,採製茶時要乾淨,不能與有味之物接觸,說明茶有吸收異味的特性。 《茶書全集》明·喻政編於1613年。它是根據中國古茶書輯錄而成的一部茶葉叢書。 《茶書全集》的書目如下: 仁部《茶經》唐競陵陸羽鴻漸撰《茶錄》宋蒲陽蔡襄君謨撰《東溪試茶錄》宋建安宋子安撰《宣和北苑貢茶錄》宋建陽熊蕃叔茂著《北苑別錄》宋趙汝勵撰《品茶要錄》宋建安黃儒道父著義部《茶譜》明吳郡顧元慶輯《茶具圖贊》宋審安老人撰《茶寮記》明華亭陸樹聲著《荈茗錄》宋豳國陶谷清臣撰《煎茶水記》唐江州刺史張又新撰《水品》明雲間徐獻忠著《湯品》唐蘇廙元明著《茶話》明雲間陳繼儒著禮部《茗笈》上、下明甬東屠本畯叟著《茗笈品藻》(王嗣、范汝梓、陳锳、屠玉衡)《煮泉小品》明錢塘田藝蘅撰智部《茶錄》明包山張源伯淵撰《茶考》明錢塘陳師思貞著《茶說》明東海屠隆著《茶疏》明錢塘許次紓然明著《茶解》明慈溪羅廩高君著《蒙史》上、下明武陵龍膺君禦著《別記》明三山徐興公輯《茗譚》明東海徐興公著信部《茶集》明南昌喻政選輯附《烹茶圖集》 《虎邱茶經註補》清·陳鑑撰於1655年。此書專為虎邱茶而寫,全書約3600字,仿陸羽《茶經》分為10目。每目摘錄有關的《茶經》原文,在其下加註虎丘茶事,性質類似而超出《茶經》原文範圍的就作為補,接續在《茶經》相561茶文化篇關目的原文後。 《茶史》清·劉源長撰於1669年前後。全書約33000字,分2卷30目。篇首載各著述家和陸羽、盧仝事蹟。第一卷分茶之原始,茶之名產,茶之分產、近品,陸羽品茶之出,唐宋諸名家品茶,袁宏道《龍井記》,茶的採、制、藏。第二卷分品水,名泉,古今名家品水,歐陽修《大明水記》、《浮槎山水記》,葉清臣《述煮茶小品》,貯水、候湯,《十六湯品》,茶具、茶事,茶之鑑賞辨別,茶效,以及名家茶詠、雜錄等,大多引前人著作內容,多而雜。 《續茶經》清·陸廷燦撰於1734年。全書分3卷,附錄1卷,約7萬字。按陸羽《茶經》結構同樣分為10目。另以歷代茶法作為“附錄”。作者從各種古書中摘錄有關茶的資料,按目摘要錄入。自唐至清代,茶的產地和採製烹飲方法及其用具,已和陸羽《茶經》所說大不相同,內容豐富而切實,便於聚觀。 《茶樹病蟲防治》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編,1974年出版,100千字。 本書以圖文對照形式介紹我國茶區主要茶樹病蟲種類及其防治方法。全書介紹了49種主要茶樹害蟲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和主要防治技術,16種主要茶樹病害的症狀、病原菌、發病過程、發病條件和主要防治技術,以及27種常見農藥,並用附錄介紹有關資料。全書有65幅病蟲彩圖。是我國有關茶樹病蟲方面較早而全面的著作。 《茶樹栽培學》浙江農業大學主編,1979年出版,276千字。 該書系全國高等農業院校茶葉專業教材之一。全書除緒論外,共分12章,第1、2章闡明中國茶葉栽培簡史和當前生產區域及現狀;第3章著重於茶樹的生物學特性的描述,使學生能掌握茶樹的基本特徵特性;第4章到第10章主要分別論述栽培管理上的各項技術關鍵和理論(包括繁殖、修剪、施肥、土壤、水分、耕作、保護、採摘等);第11章論述茶葉高產優質綜合因子的分析,概括上述各章的關係,加強學生分析能力;第12章是茶葉生產基地建設,包括了基地內茶園的開闢和改造的技術問題。 《茶葉審評與檢驗》湖南農學院主編,1979年出版,275千字。 系全國高等農業院校茶葉專業教材之一。全書在緒論之外,共設8章,內容包括茶葉審評基本知識、茶葉品質形成和品質特徵的論述,茶葉標準樣的製訂方法和茶葉檢驗標準的內容;介紹毛茶和精茶等的審評項目、茶葉的檢驗方法以及茶葉理化審評方法等。 《製茶學》安徽農學院主編,1979年出版,532千字。 系全國高等農業院校茶葉專業教材之一。全書除緒論外,共分14章。緒論論述了發展製茶工業的意義、我國製茶技術的發展概況和製茶學的任務與內容。第1章為茶葉分類的依據和方法,第2章為茶葉產銷概況,第3章論述了鮮葉的主要化學成分、質量及適制性;第4、5兩章是製茶技術理論和再加工的技術理論,第6章至第14章,分別論述了綠、黃、黑、白、青、紅、花茶及萃取茶的製作方法。 《茶葉生物化學》安徽農學院主編,1980年出版,387761茶文化篇千字。 系全國高等農業院校茶葉專業教材之一。除緒論之外,全書分為9章,第1章總論茶樹的物質代謝,其中概述了茶葉的主要化學成分和主要物質代謝的相互關係等;第2章至第6章,分別論述了多酚類物質、氨基酸、嘌呤鹼、芳香物質、色素的代謝;第7、8兩章,分別論述了紅茶和綠茶製造的生化變化;第9章為茶葉主要成分的藥理功能的概述。 《茶樹育種學》湖南農學院主編,1980出版,352千字。 系全國高等農業院校茶葉專業教材之一。該書除緒論外,共分10章,並附有茶樹育種實驗指導。首先介紹了茶樹育種的作用、任務和目標,國內外茶樹育種的成就和經驗,茶樹遺傳、變異和育種,以及茶樹品種資源、分類和利用;其次著重闡述系統選種、引種、雜交育種以及倍數體育種和輻射育種,同時還介紹了激光育種和高光效育種等新技術;最後是茶樹良種繁育和茶樹育種程序。 《茶樹病蟲害》安徽農學院主編,1980年出版,480千字。 系全國高等農業院校茶葉專業教材之一。全書除緒言外,分為6章。第1、2章分別為昆蟲學基礎知識和植物病理學基礎知識,闡述了病與蟲兩方面必要的理論知識;第3章為病蟲害防治原理和方法,綜合闡述了病蟲害防治的共同理論和應用技術;第4章和第5章分別是茶樹害蟲和茶樹病害,論述了國內主要茶樹害蟲和病害的識別、發生規律和防治方法。 第6章為科學實驗法,包括病蟲害標本的採集、處理和昆蟲的飼養、病原菌的分離培養與接種,以及農藥藥效試驗等方法。 《茶葉機械基礎》浙江農業大學主編,1982年出版,389千字。 系全國高等農業院校茶葉專業教材之一。該書以闡述基礎理論為主,結合茶葉生產機械化的特點,對一些基本的機械工作原理和設計方法作了適當的敘述。全書分為三篇共12章。第一篇為機械製圖部分,共5章,包括視圖、表達機件的常用方法、零件圖、裝配圖和展開圖等內容;第二篇為材料部分,共3章,包括材料的力學性質、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等內容;第三篇為常用機構及零件,共4章,包括常用機構、連接、傳動、軸、軸承等內容。 各篇最後均有附錄,介紹有關的標準、參數等。 《茶樹生理及茶葉生化實驗手冊》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編,1983年出版,188千字。 該書根據茶樹生理和茶葉生化的研究和測定方法及性質的不同,以分類編排的方式匯集了茶樹生理研究的基本方法6種、茶葉生化研究的基本方法6種、茶葉常規分析方法9種,以及7種茶葉理化審評技術。另有附錄一章,包括常用試劑的規格、各種濃度的表示方法和計算,特殊試劑的配製方法等9項內容。該手冊是茶葉生理生化研究的常用工具書。 《中國茶樹栽培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主編,1986年出版,706千字。 全書除緒論外共分14章,內容著重在總結中國傳統的茶樹栽培經驗,介紹50年代以來茶樹栽培方面所取得的各項研究成果,以及關於中國茶樹栽培適生區域劃分,花藥培育茶961茶文化篇樹植株等最近的研究進展。書中除對各項栽培技術進行詳細敘述,並運用電鏡技術描述茶樹器官的解剖結果,強調栽培的生物學基礎。同時還對優質高產技術進行綜合性分析,探討各項技術措施的經濟效益。並介紹了茶樹栽培的世界發展水平。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茶業卷)》王澤農主編,1988年出版,900千字。 本書共有728條,409幅圖片,其中彩圖184幅。從10個方面介紹了中國茶業歷史,現代中國茶業狀況,茶業科學家,教育、科研機構,茶樹生物學,茶樹栽培,茶樹育種,茶樹病蟲害,茶葉生物化學,製茶,茶葉審評和檢驗,茶業機械,茶業經濟貿易等知識。並列出了世界產茶國的主要茶樹品種、世界各國茶葉產銷和消費狀況等。為了便於檢索,條目按音序編排,一條一文自成一篇,並列有分類目錄和漢字筆劃索引,以及英文索引和內容索引,可從不同角度查找所需條目。是介紹現代中國茶業科學技術知識的大型工具書。 (孟慶恩、於良子) 茶刊是指有固定名稱,用卷、期或年、月順序編號、成冊的連續性茶葉專業出版物。據不完全統計,經整頓後的我國茶葉期刊共有22種,其數量之多是其他產茶國家所無法比擬的。 這些茶刊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正式茶刊,即經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部門審核批准,履行登記註冊手續,領取“報刊登記證”,編入“國內統一刊號”的期刊。屬於這類茶刊的有:《茶葉科學》、《中國茶葉》、《茶葉文摘》、《茶葉》、《福建茶葉》、《茶葉科學簡報》、《茶葉通訊》、《廣西茶葉》、《蠶桑茶葉通訊》(綜合性期刊)、《茶業通報》、《廣東茶葉》,以及台灣省出版的《茶訊》和《茶藝月刊》,共13種。另一類則是非正式茶刊,即持有“內部報刊準印證”,用於本系統、本單位指導工作,交流經驗,交換信息,並在行業內部進行交換的資料性、非商品性的內部期刊。屬於這類茶刊的有:《中國茶葉加工》(內部報刊準印證:浙字第01—055號)、《雲南茶葉》(內部報刊準印證:雲刊字第138號)、《貴州茶葉》 (內部報刊準印證:黔字第01—K154號),《茶葉科技》(內部報刊準印證:重慶字第260號)、《安徽茶葉科技》(安徽省內部報刊準印證第172號)、《茶葉機械》(安徽省內部報刊準印證第114號)、《茶機設計與研究》(內部報刊準印證:浙字第02—2016號)、《茶人之家》(內部報刊準印證:浙字第01—104號)、《茶報》(上海市內部報刊準印證:滬期字第171號),共9種。 正式茶刊按其發行範圍又可分為“公開發行”和“內部發行”兩種。公開發行的正式茶刊,如《茶葉科學》、《中國茶葉》和《茶葉文摘》等,可以在國內外公開征訂、銷售;而內部發行的正式茶刊,如《茶業通報》和《廣東茶葉》,只能在國內按指定範圍征訂、發行,不得在社會上公開征訂、陳列和銷售,禁止向國外發行。至於一些非正式茶刊,則不編入“國內統一刊號”,不得公開發行、陳列,不准銷售,不得171茶文化篇進行任何經營活動。 現將我國公開發行的正式茶刊簡介於後。 1. 《茶葉科學》 主辦單位:中國茶葉學會、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主編:程啟坤國內統一刊號:CN33—1115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1000—369X開本:16開刊期:半年刊發行範圍:公開發行地址:杭州市雲棲路1號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郵政編碼:310008)《茶葉科學》屬學術性刊物,於1964年8月創刊,1966年7月停刊,1984年12月正式複刊,現已出版10卷共20期。每期原為64頁,現因增加英文版面,增至80頁以上。該刊的宗旨是,針對我國茶業現代化建設中當前急需解決和今後必須解決的問題,開展學術交流和學術爭鳴,以促進茶葉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茶葉生產的發展。該刊著重刊載有關茶樹栽培、育種、保護、生理生化和茶葉製造、機械、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科研簡報和學術動態等。 學術性強,理論水平高,屬一次性文獻,反映我國茶葉科學技術研究的最高水平。適合高中級科技人員和高等院校教師及研究生閱讀。該刊於1988年獲得加拿大國際發展研究中心的讚助,實行中英文聯版,並先後與12個國家建立了文獻交換、訂閱關係,受到了國外讀者的歡迎。 2. 《中國茶葉》 主辦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主編:俞永明國內統一刊號:CN33—1117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1000—3150廣告營業許可證:杭工商廣字0066號開本:16開刊期:雙月刊發行範圍:公開發行地址:杭州市雲棲路1號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郵政編碼:310008)《中國茶葉》屬技術性刊物,於1979年5月創刊,現已出版67期,每期40頁。該刊以“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講究服務效果”為辦刊方針,專業性、技術性、實用性強,與實際結合緊密,且版面活潑,圖文並茂。該刊設有固定欄目,即栽培與製茶、遺傳育種、生理生化、茶樹保護、茶葉機械、茶葉史話和茶事消息等。除文字報導外,還登載與茶有關的各種廣告。每期重要文章都附有英文篇名,以利國外讀者查閱。 該刊自創辦以來一直受到全國各種層次讀者的歡迎,是我國眾多茶葉期刊中發行量最大的一種。 3. 《茶葉文摘》 主辦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主編:陳宗懋國內統一刊號:CN33—1116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1001—3652371茶文化篇開本:16開刊期:雙月刊發行範圍:公開發行地址:杭州市雲棲路1號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郵政編碼:310008)《茶葉文摘》屬檢索類刊物,於1987年2月創刊,現已出版4卷共22期,每期48頁左右。該刊以“文獻覆蓋面廣,報導準確、及時和方便讀者查找”為宗旨,設有比較齊全的欄目,即一般性問題,生理、生化及生態,栽培及採摘,品種、育種及繁育,病蟲害和其他災害及其防治,製茶物理學及化學,加工、包裝及貯藏,機械、機具及能源,經濟、貿易及檢驗,綜合利用等。其一次文獻主要來源於500餘種國內外茶葉期刊和綜合性期刊,20餘種檢索工具,以及會議錄、彙編、科技報告、專著、專利等連續性和非連續性出版物。年報導量1000條文摘、5篇綜述性文獻,最後一期編制出版年度主題索引。該刊報導的文獻類型全,涉及的學科面廣。檢索方便,且多數為報導性文摘,因此既可起檢索作用,又具有報導功能。 1988年該刊獲得加拿大國際發展研究中心的讚助,除面向全國服務外,還為國外一些讀者提供文獻服務。 4. 《茶葉》 主辦單位:浙江省茶葉學會主編:劉祖生國內統一刊號:CN33—1096開本:16開刊期:季刊發行範圍:公開發行地址:杭州市華家池浙江農業大學茶學系(郵政編碼:310029)浙江《茶葉》屬技術性刊物,1957年2月創刊,1960年6月併入《浙江農業科學》,1979年2月復刊,現已出版16卷共61期,每期56頁左右。在《茶葉》復刊之前的1975年3月至1978年10月,杭州茶葉試驗場和浙江農業大學茶學系聯合創辦了《茶葉季刊》,它的創辦為《茶葉》復刊提供了必要的條件。該刊本著“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選題原則,著重介紹有關茶樹栽培、育種、植保、加工、機械、生理生化、經濟貿易、品質檢驗,以及茶葉歷史、文化和保健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實用技術和研究成果,同時還承接茶葉廣告。該刊面向全省讀者,兼顧全國讀者,是全國辦得比較好的幾個省級茶葉刊物之一。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