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中國茶經-下

第6章 四、茶具

中國茶經-下 陈宗懋 17932 2018-03-18
我國茶具,種類繁多,造型優美,既有實用價值,又富藝術之美,所以,馳名中外,為歷代飲茶愛好者所青睞。 在中國飲茶發展史上,無論是飲茶習俗,還是烹沏方式,或是茶類加工,都經歷了許多變化。作為飲茶用的專用工具,必然也有一個發展和變化的過程。 1.茶具的發展在原始社會,人類生活簡單樸素。韓非子《十遇》及《五蠹》等篇,說到堯的生活是茅草屋、糙米飯、野菜根,飲食器是土缶,以後才發明使用黑陶等。可見茶葉最初的利用階段,不可能有專用的茶具,大都是和其他食品共用的,一器多用,以木製或陶製的碗,兼作為飲茶的器具。 茶具的發展與陶瓷生產的發展密切相關。而陶瓷的產生和發展是先陶後瓷,瓷是由陶發展而來的。浙江省餘姚河姆渡第四文化層出土的陶器——夾炭黑陶,距今已有7000多年曆史了,是新石器時代很早的陶器之一。

茶的烹用方法,也隨著茶葉生產技術的改進和茶類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最早發現野生茶樹時,是採集鮮葉,在鍋中烹煮成羹湯而食,這時候的烹飲方法和器皿很簡單。春秋時代,茶葉作為蔬菜,與煮飯菜相同,沒有什麼特別的烹飲方法和器皿。當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奴隸主和貴族階級的出現,形成有閒階級,飲酒喝茶有了發展,對器具也有了新的要求,從而出現了專用於茶的貯茶、煮茶和飲茶的器具。 茶具的產生,始於奴隸社會,當時主要茶具為煮茶的鍋、中國茶經飲茶用的碗和貯茶用的罐等。隨著時代的演變,茶葉消費日廣,因消費的茶類不同,習俗不同,消費對像不同,不論茶具的形式、茶具的配套或茶具的用料等,都不斷發生變化。 到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交替時期,由於以壓制餅茶為主,這時除上述所舉煮、飲和貯藏用的茶具外,又添了炙、研末和澆湯用的器具。

秦漢時期,泡飲方法是將餅茶搗成碎末放入瓷壺並註入沸水,加上蔥薑和桔子調味。飲茶已有簡單的專用器皿。從秦漢到唐代,隨著飲茶區域和習俗傳播的擴大,人們對茶葉功用認識的提高,促使陶器業飛躍發展,瓷器也已出現,茶具越來越考究,越來越精巧。 茶具又稱茶器。最初都稱為茶具,如王褒《僮約》的“烹荼盡具”,指烹茶前要將各種茶具洗淨備用。到晉代以後則稱為茶器了。到了唐代,陸羽《茶經》中把採製所用的工具稱為茶具,把燒茶泡茶的器具稱為茶器,以區別它們的用途。宋代又合二而一,把茶具、茶器合稱為茶具。現在也大都統稱為茶具。 唐朝中葉,北方消費茶增多,引起了各地瓷窯的興起,尤以燒製茶具為中心。據陸羽《茶經》記載,當時產瓷茶器的主要地點有:越州、岳州、鼎州、婺州、壽州、洪州等,其中以浙江越瓷最為著名。此外,四川、福建等處均有著名的瓷窯,如四川大邑生產的茶碗,杜甫有詩稱讚:“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

陸羽說:煮茶與烹茶同,但用鍋較大,又說:每爐燒水一升,酌五碗,至少三碗,至多五碗。若人數多,要十碗,就58分兩爐。說明茶具應與飲茶人數相適應。 據陸羽《茶經》“四之器”中所列,連同附件統計,煮茶、飲茶、炙茶和貯茶用具共有29件,可見唐朝時茶具的發展已很可觀。現分述如下: (1)風爐:銅或鐵鑄成,也有泥燒成的。形狀像古鼎,下有三腳。爐壁厚3分,上口有9分厚的邊,邊的6分寬的部分在爐壁內方,以便用泥墁於膛壁。爐下方的三隻腳,共有21個古字:一腳是“坎上巽下離於中”,另一腳是“體均五行去百疾”,第三腳是“聖唐滅胡明年鑄”。在3隻腳間各開一窗洞,底下的一個洞用以通風漏灰。 3個窗口上並排有6個古字,一是“伊公”,一是“羹陸”,一是“氏茶”,意為“伊公羹,陸氏茶”。內設“墆嵲”,有3格,一格有長尾野雞的圖形,這是火禽,畫有離卦;一格有彪,是風獸,畫巽卦;另一格有魚,是水蟲,畫坎卦。巽表示風,離表示火,坎表示水。風能助火,火能把水燒沸,所以要有這三卦。另有花木、山水等圖案作為裝飾。據說此爐由陸羽設計。

風爐 (2)灰承:接受灰燼的用具,由一有三隻腳的鐵盤構成。 (3)炭撾:六棱的鐵棒,一頭尖,稍下較粗,長1尺。細的一頭系上一小,作為裝飾。 (4)火夾:另名筋,就是火鉗。鐵或熟銅製,長1.3尺。 (5)竹夾:小青竹製成,長1.2尺,一頭的1寸處有節,其餘部分剖開,用其夾茶在火上烤時,白竹出汗,利用它的香氣以增加茶的香味。 (6)紙囊:即紙袋。用質地白厚的上等剡藤紙,做成雙層紙袋。貯放烤好的茶,使不致失去香氣。 碾、拂末 (7)碾:由碾輪和碾槽構成。最好用桔木,其次是梨、桑、梧桐、柘木。碾槽形狀內圓外方,內圓以便運轉,外方防止傾倒。內可放進碾輪,圓盤狀,直徑3寸,中心部厚1寸,邊緣厚0.5寸。盤中心有軸,中方外圓,長9寸,寬1.7寸。

(8)拂末:掃茶末用,利用鳥羽。 (9)、(10)羅、合羅:大竹剖開,彎曲成圓形,紗或絹作底。篩下的末用合蓋貯放。合,竹節製成,或薄杉木板彎曲成圓形,漆好。全高3寸,蓋1寸,底2寸,直徑4寸。 78羅漉水囊、綠油囊 (11)漉水囊:濾水工具。骨架多用生銅製成,因熟銅製的易附著青苔及污物,便於清除茶中雜物,鐵則因銹而腥澀,影響水味,不宜採用。居住山村的人,有用竹、木製的,但不耐用,外出不便攜帶,用生銅較好。袋子用青篾絲織成,可以收卷。或用碧色的絹縫製,還加上翠鈿作裝飾,直徑5寸,柄長1.5寸。又用綠油布袋貯放全部濾水工具。 (12)釜:鍋,生鐵製成,以壞了的農具煉鑄。煉鑄時內抹土外抹砂。裡面因抹土而光滑,鍋內面易於磨洗;外面因砂而粗糙,易吸熱。鍋的耳製成方形,使平正;鍋邊較寬,使88中國茶經能伸展得開;鍋臍要長,並在中心,使火力集中於鍋中間,則水在鍋正中沸騰,水沫易於上升,水味可醇正。洪州用瓷鍋,萊州用石鍋。瓷鍋、石鍋都雅緻好看,但不堅固,不能持久。

用銀鍋非常清潔,但又過於奢侈華麗。從耐久著眼還是鐵製好。 (13)交床:十字相交的木架,上板中空,支持鍋。 (14)瓢:胡蘆一分為二而成瓢,或用木製成,叫犧杓。 晉杜毓寫《荈賦》,其中有一句:“酌之以瓠”。瓠,就是瓢。 它的形狀:口闊,瓢身薄,柄短。晉永嘉中,餘姚人虞洪到瀑布山採茶,遇一道士對他說,我名丹丘子,改天你的甌犧裡有多的茶,給我些。甌是小瓦盆,犧就是木杓,常用梨木製成。 (15)木夾:以桃、柳、蒲葵、柿心木或竹製成,長1尺,兩頭用銀包裹。 (16)鹺簋:“鹺”即“鹽”。盛器,瓷製,圓形,直徑4寸,像盒子或瓶形,小口壇形,裝鹽用。 (17)揭:取鹽用具。竹製,長4.1寸,闊9分。

(18)則:量器,利用貝殼,或用銅、鐵、竹製的匙、箸之類。大致開水一升,用一“方寸匕”的匙量取茶末。但喜味淡的可減少,喜濃的可增加。 (19)碗:越州產的瓷品質最好,鼎州、婺州產的較差;又岳州的好,壽州、洪州的差。 (20)水方:用青杠、槐、楸、梓等木製,漆內方及外縫,可盛水1鬥。 (21)熟盂:盛開水用,瓷或砂制,容積2升。 (22)滌方:用楸木製,形似水方,容積8升,洗滌茶具。 (23)滓方:似水方,容積5升,用以收集茶渣。 (24)畚:白蒲草編成,可放碗10個。 (25)筥:竹子編成,圓形,高1.2尺,直徑7寸。或先做成筥形的木模型,用藤子編織,有六出的圓眼,蓋和底如箱子的口,削光滑。

(26)具列:木或竹製成床或架,或竹木製成小櫃,有的可開關,上漆,長3尺,闊2尺,高6寸。用以貯放陳列所有的器具。 (27)都籃:裝所有器具的竹籃,竹篾編成。內方編方眼,三角形交錯。外用雙篾,寬篾作經線,細的單篾編織,交替壓作經線的雙篾,編成方眼,要玲瓏好看。籃高1.5尺,長2.4尺,寬2尺;籃底寬1尺,高2寸。 (28)巾:類似布的粗綢,長2尺,應有兩塊交替使用,清潔茶具。 (29)扎:茱萸木夾棕櫚纖維,捆緊,成大筆形,作刷子用。 可見到了唐朝煮茶、飲茶的用具非常繁雜,一般老百姓不大能辦到。 唐時,生活講究的家庭都備有24件精緻茶具,為全套的碾茶、泡茶、飲茶器具。同時還有收藏器具的精巧小櫥子,可以攜帶,以便與人鬥茶。當時皇宮貴族家庭多用金屬茶具,而民間卻以用陶瓷茶碗為主。那時瓷製茶碗主要的有青釉、白釉兩種。

我國古代重視品茶,使用茶具也很考究,人們把茶具列09中國茶經為品茶必要的藝術條件,也是客來敬茶的重要工具。 唐李匡乂《資暇集》:“崔寧(蜀相,李豫大歷末即公元775年入朝——作者註)之女,以茶杯無襯,病其熨指,取楪子承之,既啜而杯傾,乃以蠟環楪子之央,其杯遂定人人為便,用於代,是後傳者更環其底,愈新其製,以至百狀焉。”這是茶杯有底環的開始。 南宋時代多飲團餅茶,飲用時需要將團餅碾研,過篩,而後烹煮。南宋《茶具圖贊》記載的十二先生,即備茶和飲茶時用的十二種茶具。它們是:韋鴻臚(烘茶爐),木待制(木茶桶),金法曹(碾茶槽),石轉運(石磨),胡員外(茶葫蘆),羅樞密(茶羅),宗從事(棕帚),漆雕秘閣(茶碗),陶寶文(陶杯),湯提點(茶壺),竺副師(竹筅),司職方(茶巾)。用紫砂作茶具始見於北宋歐陽修《和梅公儀嘗建茶》詩:

“喜見紫甌吟且酌,羨君瀟灑有余清”。 紫砂茶具中以茶壺最為名貴,宋代詩人蘇軾謫居宜興時,提樑式的紫砂茶壺,被命名為“東坡壺”,沿用至今。 1968年南京吳經墓中發現紫砂提梁壺是明嘉靖(公元1543年)殉葬物,已是希罕古董。 宋時皇帝御前賜茶,皆不用盞,而用大湯,其色正白。 但其製樣,似銅葉湯耳,銅色黃褐色。 《東坡後集》從駕景靈宮詩曰:“病貪賜茗浮銅葉”,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宋代民間飲茶多用茶盞,盞是一種小型茶碗,口敞小底,有黑釉、醬釉、青白釉及白釉等多種。 宋朝燒製茶具著名的產地有五大名窯,即官窯、哥窯、汝窯、定窯、鈞窯,各產不同風格的瓷器。官窯在杭州;哥窯19在浙江龍泉;汝窯在今河南省臨汝縣(古屬汝州);定窯在今河北省曲陽縣,古屬定州,故有定窯之名;鈞窯在河南禹縣神後鎮,禹縣古名鈞州而得名。 宋代飲用抹茶,多采用盅或盞,盅托就更為普遍,而製作比唐朝精細多姿。宋代以後,我國飲茶方法隨著茶葉加工方法的逐漸改變,已開始不加調味飲茶了。茶具主要有茶碾、茶羅、茶盞、茶杓和茶瓶等;飲茶大多不用碗而用盞。茶具所用材料除普通陶瓷外,也有用金銀的,人們當以“金銀為優”。到了元代、明代除邊疆人民飲茶用煮飲外,散、末茶的飲用增多,不用煎煮而用“撮泡”,即開水沖泡,茶具種類簡化,而質量卻有提高。 茶具以“瓷器為上”,“黃金為次”。清代以後,除邊疆少數民族外,茶具慢慢形成了以瓷器和玻璃器為主的局面。 (胡坪) 2.茶具的演變 《癸辛雜識》稱:“長沙茶具,精妙甲天下,每副用白金三百星(衡器上記數之識點叫星,用金銀時代,即以星為數——作者註)或五百星,凡茶之具悉備,外則以大縷銀合貯之。越南仲丞相帥潭日,嘗以黃金千兩為之,以進上方。” 《清波雜誌》曰:“凡茶宜錫,竊意若以錫為合,適用而不侈,貼以紙則茶味易損” 宋末開始,發明蒸青散茶制法。飲用散茶時,不碾成碎末,全葉沖泡,不用鹽調味,重視茶葉固有香味。蔡襄在皇佑元年至五年(公元1049~1053年)間寫的《茶錄》是當時29中國茶經的代表作,在下篇器論中,詳述了茶焙、茶籠、砧椎、茶鈴、茶碾、茶羅、茶盞、茶匙、湯瓶的性質用法與茶湯品質的關係。 元代茶壺的變化主要在於壺的流子(嘴),宋代流子多在肩部,元代則移至腹部。這時江西景德鎮青花瓷異峰突起,聞名於世。青花瓷不僅國內珍愛,而且遠銷國外,特別是日本,因“茶湯之祖”珠光氏特別喜愛這種茶具,後來青花茶具又定名為“珠光青瓷”。天目茶碗也傳至日本,12世紀至14世紀,日本佛僧到我國天目山佛寺留學,曾帶回天目山的茶碗,這種茶碗施有黑釉,因此在日本,人們把這種帶黑釉的陶瓷通稱為天目瓷。天目茶碗有黃天目、白天目、黃踐、曜變、油滴鱉盞、灰潛兔毛盞等。 宋代以後,飲茶偏重於品,茶具有了較多的變化。許次紓《茶疏》道:“其在今日,純白為佳,兼貴於小。” 明代時,品茶瓷色尚白,器形貴小,當時許多的瓷窯多生產小而精巧、色白的茶具。同時還出現了一種“茶洗”,形狀如碗和盂,底部有孔,是飲茶之前用來沖洗茶葉的。 16世紀中國瓷器出現在法國市場,致使法國人驚嘆不已,大加讚揚。明代中期以後,又出現了用瓷壺和紫砂壺的風尚。 到了清代,廣州織金彩瓷、福州脫胎漆器等茶具相繼而起。 近年來,在浙江上虞出土了一批東漢(公元25~220年)瓷器,出土器物中有碗、壺、杯、茶盞、托具等。經北京故宮博物館,上海、浙江考古單位鑑定,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瓷茶器。這對研究古代青瓷茶具有重要價值。 (胡坪) 茶具,按狹義的範圍,主要指茶杯、茶碗、茶壺、茶盞、茶碟、托盤等飲茶用具。芳香美味的茶葉配上質優、雅緻的茶具,更能襯托茶汁的液色,保持濃郁的茶香。特別是精製的茶具,也是一種藝術品,既可沏茶品飲,又能使人從中得到美的享受,給品茗增添無限的情趣。 我國茶具種類繁多,質地迥異,形式複雜,花色豐富,現介紹如下: 1.陶土茶具 陶土器具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發明。最初是粗糙的土陶,然後逐步演變為比較堅實的硬陶,再發展為表面敷釉的釉陶。 宜興古代製陶頗為發達,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幾何印紋硬陶。秦漢時期,已有釉陶的燒製。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興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就已經崛起,成為別樹一幟的優秀茶具,明代大為流行。紫砂壺和一般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採用當地的紫泥、紅泥、團山泥摶制焙燒而成。由於成陶火溫較高,燒結密致,胎質細膩,既不滲漏,又有肉眼看不見的氣孔,經久使用,還能汲附茶汁,蘊蓄茶味;且傳熱不快,不致燙手;若熱天盛茶,不易酸餿;即使冷熱劇變,也不會破裂;如有必要,甚至還可直接放在爐灶上煨燉。紫砂茶具還具有造型簡練大方,色49中國茶經調淳樸古雅的特點,外形有似竹節、蓮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銅器形狀的。 《桃溪客語》說“陽羨(即宜興)瓷壺自明季始盛,上者與金玉等價。”可見其名貴。明文震享《長物誌》記載:“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 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先後出現了兩位卓越的紫砂工藝大師——龔春(供春)和他的徒弟時大彬。龔春幼年曾為進士吳頤山的書僮,他天資聰慧,虛心好學,隨主人陪讀於宜興金沙寺,閒時常幫寺裡老和尚摶坯制壺。傳說寺院裡有銀杏參天,盤根錯節,樹瘤多姿。他朝夕觀賞,乃摹擬樹瘤,捏制樹瘤壺,造型獨特,生動異常。老和尚見了拍案叫絕,便把平生製壺技藝傾囊相授,使他最終成為著名制壺大師。供春的製品被稱為“供春壺”,造型新穎精巧,質地薄而堅實,被譽為“供春之壺,勝如金玉”。 “栗色暗暗,如古金石;敦龐用心,怎稱神明”。時大彬的作品,突破了師傅傳授的格局而多作小壺,點綴在精舍几案之上,更加符合飲茶品茗的趣味。因此當時就有十分推崇的詩句:“千奇萬狀信手出”,“宮中艷說大彬壺”。清代紫砂茶具,在前人的基礎上更有發展。 其中以清初陳鳴遠和嘉慶年間楊彭年製作的茶壺尤其馳名於世。陳鳴遠製作的茶壺,線條清晰,輪廓明顯,壺蓋有行書“鳴遠”印章,至今被視為珍藏。楊彭年的製品,雅緻玲瓏,不用模子,隨手捏成,天衣無縫,被人推為“當世傑作”。當時江蘇溧陽知縣陳曼生,癖好茶壺,工於詩文、書畫、篆刻,特意到宜興和楊彭年配合製壺。陳曼生設計,楊彭年製作,再由陳氏鐫刻書畫。其作品世稱“曼生壺”,一直為鑑賞家們所珍藏。清代宜興紫砂壺壺形和裝飾變化多端,千姿百態,在59國內外均受歡迎,當時我國閩南、潮州一帶煮泡工夫茶使用的小茶壺,幾乎全為宜興紫砂器具;17世紀,中國的茶葉和紫砂壺同時由海路傳到西方,西方人稱之為“紅色瓷器”。早在15世紀,日本人來到中國學會了製壺技術,他們所仿製的壺,至今仍為日本人民視為珍品。 名手所作紫砂壺造型精美,色澤古樸,光彩奪目,成為美術作品。過去有人說,一兩重的紫砂茶具,價值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明代張岱中說:宜興罐以龔春為上,一砂罐,直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無愧色。名貴可想而知。 近年來,紫砂茶具有了更大發展,新品種不斷湧現。如專為日本消費者設計的藝術茶具,稱為“橫把壺”,按照日本人的愛好,在壺面上刻寫精美書法的佛經文字,成為日本消費者的品茗佳具。 目前紫砂茶具品種已由原來的四五十種增加到六百多種。例如,紫砂雙層保溫杯,就是深受群眾歡迎的新產品。由於紫砂泥質地細膩柔韌,可塑性強,滲透性好,所以燒成的雙層保溫杯,用以泡茶,具有色香味皆蘊,夏天不易變餿的特性。這種杯容量為250毫升,因是雙層結構,開水入杯不燙手,傳熱慢,保溫時間長。造型多種多樣,有瓜輪型的、蝶紋型的,還有梅花型、鵝蛋型、流線型等。藝人們採用傳統的篆刻手法,把繪畫和正、草、隸、篆各種裝飾手法施用在紫砂陶器上,使之成為觀賞和實用巧妙結合的產品。 紫砂壺的創作者,相傳是明代宜興金砂寺一個不著名的寺僧,他選紫砂細泥捏成圓形坯胎,加上嘴、柄、蓋,放在69中國茶經窯中燒成。有一把失蓋的樹癭壺,造型精闢,現存北京歷史博物館,是供春唯一的傳品,但也有人疑為贗品。自明代供春(龔春)模仿老銀杏樹癭製成“供春壺”而聞名後,相繼出現的製壺大師有明萬曆的董、趙梁、文暢、時朋“四大名家”,後有時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妙手”,清代有陳鳴遠、楊彭年、楊風年兄妹和邵大亨、黃玉麟、程壽珍、俞國良等。近代有顧景洲、朱可心、蔣蓉等人,顧景洲近作提璧壺和漢雲壺,係出國禮品。青年藝人也是人材輩出。 紫砂茶具式樣繁多,所謂“方非一式,圓不一相”。在紫砂壺上雕刻花鳥、山水和各體書法,始自晚明而盛於清嘉慶以後,並逐漸成為紫砂工藝中所獨具的藝術裝飾。不少著名的詩人、藝術家曾在紫砂壺上親筆題詩刻字。 《砂壺圖考》曾記鄭板橋自製一壺,親筆刻詩云:“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飢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兩三寸水起波濤”。 評價一套茶具,首先應考慮它的實用價值。一套茶具只有具備了容積和重量的比例恰當,壺把的提用方便,壺蓋的周圍合縫,壺嘴的出水流暢,色地和圖案的脫俗和諧,整套茶具的美觀和實用得到融洽的結合,才能算做一套完美的茶具。宜興茶具便有這些特點。 紫砂茶具不僅為我國人民所喜愛,而且也為海外一些國家的人民所珍重。早在15世紀,日本、葡萄牙、荷蘭、德國、英國的陶瓷工人就先後把中國的紫砂壺作為標本加以仿造。 18世紀初,德國人約·佛·包特格爾(J.F.Bottger),不僅製成了紫砂陶,而且在1908年還寫了一篇題為《硃砂瓷》 的論文。本世紀初,紫砂陶曾在巴拿馬、倫敦、巴黎的博覽79會上展出,並在1932年的芝加哥博覽會上獲獎,為中國陶瓷史增添了光彩。 (胡坪) 2.瓷器茶具 我國茶具最早以陶器為主。瓷器發明之後,陶質茶具就逐漸為瓷質茶具所代替。瓷器茶具又可分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1)白瓷茶具唐代飲茶之風大盛,促進了茶俱生產的相應發展,全國有許多地方的瓷業都很興旺,形成了一批以生產茶具為主的著名窯場。各窯場爭美斗奇,相互競爭。據《唐國史補》載,河南鞏縣瓷窯在燒製茶具的同時,還塑造了“茶神”陸羽的瓷像,客商每購茶具若干件,即贈送一座瓷像,以招攬生意。 其他如河北任丘的邢窯、浙江餘姚的越窯、湖南的長沙窯、四川大邑窯,也都產白瓷茶具。 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玉器”之稱。北宋時,景德窯生產的瓷器,質薄光潤,白裡泛青,雅緻悅目,並有影青刻花、印花和褐色點彩裝飾。 到元代,景德鎮因燒製青花瓷而聞名於世。青花瓷茶具,幽靚典雅,不僅為國內所共珍,而且還遠銷國外。 明朝時,在永樂、宣德青花瓷的基礎上,又創造了各種彩瓷,產品造型精巧,胎質細膩,彩色鮮麗,畫意生動,十分名貴,暢銷海外,國際上譽我國為“瓷器之國”。 白瓷以江西景德鎮為最著名,其次如湖南醴陵、河北唐89中國茶經山、安徽祁門的白瓷茶具等也各具特色。 此外,傳統的“廣彩”茶具也很有特色,其構圖花飾嚴謹,閃爍有光,人物古雅有致,加上施金加彩,宛如千絲萬縷的金絲彩線交織於錦緞之上,顯示出金碧輝煌,雍容華貴的氣派。 (2)青瓷茶具青瓷茶具晉代開始發展,那時青瓷的主要產地在浙江,最流行的是一種叫“雞頭流子”的有嘴茶壺。六朝以後,許多青瓷茶具都有蓮花紋飾。唐代的茶壺又稱“茶注”,壺嘴稱“流子”,形式短小,取代了晉時的雞頭流子。相傳唐時西川節度使崔寧的女兒發明了一種茶碗的碗托,她以蠟做成圈,以固定茶碗在盤中的位置,以後演變為瓷質茶托,這就是後來常見的茶托子,現代稱為“茶船子”,其實早在《周禮》中就把盛放杯樽之類的碟子叫做“舟”,可見“舟船”之稱遠古已有。 宋代飲茶,盛行茶盞,使用盞託也更為普遍。茶盞又稱茶盅,實際上是一種小型茶碗,它有利發揮和保持茶葉的香氣滋味,這一點很符合科學道理。茶杯過大,不僅香味易散,且注入開水多,載熱量大,容易燙熟茶葉,使茶湯失去鮮爽味。由於宋代瓷窯的競爭,技術的提高,使得茶具種類增加,出產的茶盞、茶壺、茶杯等品種繁多,式樣各異,色彩雅麗,風格大不相同。浙江龍泉縣哥窯生產的青瓷茶具,於16世紀首次運銷歐洲市場,立即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唐代顧況《茶賦》雲:“舒鐵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甌”;皮日休《茶甌》詩有“邢客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墮,輕如雲99魄起”之說;韓偓《橫塘詩》則云“越甌犀液發茶香”。這些詩都讚揚了翠玉般的越窯青瓷茶具的優美。宋時,五大名窯之一的浙江龍泉哥窯達到鼎盛時期,生產各類青瓷器,包括茶壺、茶碗、茶盞、茶杯、茶盤等,甌江兩岸盛況空前,群窯林立,煙火相望,運輸船舶往返如梭,一派繁榮景象。 (3)黑瓷茶具 宋代福建鬥茶之風盛行,鬥茶者們根據經驗認為建安窯所產的黑瓷茶盞用來鬥茶最為適宜,因而馳名。宋蔡襄《茶錄》說:“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這種黑瓷兔毫茶盞,風格獨特,古樸雅緻,而且磁質厚重,保溫性能較好,故為鬥茶行家所珍愛。其他瓷窯也競相仿製,如四川省博物館藏有一個黑瓷兔毫茶盞,就是四川廣元窯所燒製,其造型、瓷質、釉色和兔毫紋與建瓷不差分毫,幾可亂真。 浙江餘姚、德清一帶也曾出產過漆黑光亮、美觀實用的黑釉瓷茶具,最流行的是一種雞頭壺,即茶壺的嘴呈雞頭狀,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至今還存有一件,名叫“天雞壺”,被視作珍寶。 總之,我國的瓷器茶具品類很多,產地遍及全國,重要的亦有數十處,這裡重點介紹幾處。 瓷都景德鎮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真宗趙恆下旨,在浮梁縣昌南鎮辦御窯,並把昌南鎮改名為景德鎮。這時景德窯生產的瓷器,質薄光潤,白裡泛青,雅緻悅目,而且已有多彩施釉和各種彩繪。當時彭器資《送許屯田詩》曾001中國茶經有這樣的評價:“浮梁巧燒瓷,顏色比瓊玖。” 到元代,景德鎮因燒製青花瓷而聞名於世。青花瓷茶具,淡雅滋潤,不僅為國內所共珍,而且還遠銷國外。 明代時,景德鎮已成為全國製瓷中心。景德鎮在生產青花瓷的基礎上,又先後創造了各種彩瓷,產品造型小巧,胎質細膩,彩色鮮麗,畫意生動,在明代嘉靖、萬曆年間被視同拱壁。明代劉侗、於奕正著的《帝京景物略》一書中有“成杯一雙,值十萬錢”之說。 清代各地製瓷名手雲集景德鎮,製瓷技術又有不少創新。 到雍正時,琺瑯彩瓷茶具胎質潔白,通體透明,薄如蛋殼,已達到了純乎見釉,不見胎骨的完美程度。這種瓷器對著光可以從背面看到胎面上的彩繪花紋圖,有如“透輕雲望明月”,“隔淡霧看青山”。製作之巧,令人驚嘆。 景德鎮向來重視瓷釉色彩,這裡的顏色釉瓷器很早以前就十分著名。我國瓷器為色釉裝飾,大約起源於商代陶器。東漢時期出現了青釉瓷器,唐代創造了黃、紫、綠三彩,稱為唐三彩,宋代有影青、粉青、定紅、紫鈞、黑釉等。據史籍記載,宋、元時期,景德鎮瓷窯已有300多座,顏色釉瓷已佔很大比重。到了明、清時代,景德鎮的顏色釉取眾窯之長,“盡人工之巧”,承前啟後造詣極高,創造了鈞紅、祭紅和郎窯紅等名貴色釉。鈞紅是我國最早出現的銅紅釉品種,宋朝時為河南鈞州禹縣燒造,從明朝開始,景德鎮大量生產鈞紅瓷。明代永宣年間,景德鎮瓷工繼鈞紅之後,創造了祭紅。祭紅嬌而不艷,紅中透紫,色澤深沉而安定,古代皇室用這种红釉瓷做祭器,因而得名祭紅。因燒製難度極大,成品率很101低,所以身價特高。古人在製作祭紅瓷時,很名貴的原料如珊瑚、瑪瑙、玉石、珍珠、黃金等都在所不惜。郎窯紅又叫寶石紅,色調鮮豔奪目,絢麗多彩,亦很受人喜愛。如今景德鎮已恢復和創制70多種顏色釉,如鈞紅、郎窯紅、豆青、文青等已趕上或超過歷史最好水平,還新增了火焰紅、大銅綠、丁香紫等多種顏色釉。這些釉不僅用於裝飾工藝陳設瓷,也用以裝飾茶具等日用瓷。使瓷器“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罄”的特點更加發揚光大。 福建德化瓷宋朝福建燒製瓷器,有閩北建甌、建陽和邵武、秦寧、建寧等地。茶具都以鬥茶用的為多,形式也極不一致。宋末、元初在泉州德化開始建有瓷窯,所產瓷器潔白可愛(《福建通志》)。唐、宋時期景德鎮白瓷茶具和龍泉青瓷茶具都由泉州出口,對福建泉州燒瓷影響很大,德化瓷可能是江西、浙江瓷窯傳播過去的。 據福建考古工作隊對德化屈斗宮窯址的發掘,德化瓷器種類很多,有碗、盤、壺、罐、洗、盅等十多種。造型雅緻,色澤有黃有灰,色調宜人,豐富多彩。德化永春所製瓷器成為泉州出口的主要商品。據考證,德化瓷器如高足杯、軍持、執壺和花瓶等,在日本、印尼和印度等地均有發現。 湖南醴陵瓷湖南瓷器的特點是瓷質潔白,色澤古雅,音似金玉,細膩美觀。醴陵的釉下彩瓷,更是譽滿中外的傳統產品,在1915年巴拿馬國際商品博覽會上曾獲一等金牌獎。 如今醴陵群力瓷廠繼承和發揚這里特有的生產工藝而製造的釉下彩茶具等,其畫面猶如穿上一層透亮的玻璃紗,潔白如玉,晶瑩潤澤,層次分明,立體感強。這種餐具和茶具裝飾201中國茶經淡雅,造型新穎,配套齊全,既實用又富有藝術性。十多年來,這些餐具和茶具一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宴會廳內使用,受到國內外來賓的讚賞,被譽為陶瓷藝術國里的明珠。 1979年醴陵釉下彩茶具和景德鎮青花瓷器一起,分別被評為全國優質產品,榮獲金質獎。 龍泉青瓷浙江龍泉青瓷,以造型古樸挺健,釉色翠青如玉著稱於世,是瓷器中的一顆燦爛明珠,被人們譽為“瓷器之花”。龍泉青瓷產於浙江西南部龍泉縣境內,這裡林木蔥蘢,溪流縱橫,是我國歷史上瓷器的重要產地之一。南宋時,龍泉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窯業中心。其優良產品不但成為當代珍品,也是當時皇朝對外交換的主要物品,特別是造瓷藝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倆的“哥窯”、“弟窯”,繼越窯有發展,學官窯有創新,因而產品質量突飛猛進,無論釉色或造型都達到了極高造詣。因此,哥窯被列為五大名窯之一,弟窯亦被譽為名窯之巨擘。 哥窯瓷,胎薄質堅,釉層飽滿,色澤靜穆,有粉青、翠青、灰青、蟹殼青等,以粉青最為名貴。釉面顯現紋片,紋片形狀多樣,紋片大小相間的,稱為“文武片”,有細眼似的叫“魚子紋”,類似冰裂狀的稱“白圾碎”,還有“蟹爪紋”、“鱔血紋”、“牛毛紋”等。這本來是因釉原料收縮係數不同而產生的一種疵病,但人們喜愛它自然、美觀,反而成了別具風格的特殊美。它的另一特點是器腳露胎,胎骨如鐵,口部釉隱現紫色,因而有“紫口鐵腳”之稱。 弟窯瓷,造型優美,胎骨厚實,釉色青翠,光潤純潔,有梅子青、粉青、豆青、蟹殼青等。其中以粉青、梅子青為最301佳。滋潤的粉青酷似美玉,晶瑩的梅子青宛如翡翠。青瓷藝人向來追求“釉色如玉”,弟窯產品可謂達到了這樣的藝術境界,其釉色之美,至今世上尚無匹敵。器物的棱沿部分微露白痕,稱為“出筋”,底部呈現朱紅,稱為“硃砂底”。有的不加任何裝飾,卻給人以清新活潑之感;有的卻作巧妙裝飾,如在瓶肩上飾一隻虎、一條龍,或兩隻遠眺的鳳鳥,神態逼真,栩栩如生;有的將碗口沿做成荷葉狀,中間伏著一隻龜,或洗內刻雙魚,別有風韻。 從宋代起,龍泉青瓷不僅是國內暢銷產品,也已成為重要出口商品,博得國內外群眾的廣泛喜愛。 16世紀晚期,龍泉青瓷傳入法國,它那青翠欲滴的釉色,使法國人驚嘆不已,不願以俗名稱呼它,時逢名劇《牧羊女》風靡巴黎,風趣的巴黎人認為,只有劇中主角——雪拉同的青袍,堪與龍泉青瓷媲美,於是他們把龍泉青瓷稱為“雪拉同”,至今法國人對龍泉青瓷仍用這一美稱。現在世界上所有著名博物館,都珍藏有龍泉青瓷,僅土耳其伊斯坦堡博物院就有1000多件;日本東京還設有專樓珍藏,只有高級外賓到來或櫻花時節才開放,供人們觀賞。如果博物館舉辦陶瓷展覽而沒有龍泉青瓷,準會被認為不符合著名博物館的條件。 (胡坪) 3.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於清代,主要產於福建福州一帶。福州生產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寶砂閃光”、“金絲瑪瑙”、“釉變金絲”、“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銀”等品種,特401中國茶經別是創造了紅如寶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藝以後,更加鮮麗奪目,逗人喜愛。 (胡坪) 4.玻璃茶具 在現代,玻璃器皿有較大的發展。玻璃質地透明,光澤奪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態各異,用途廣泛。玻璃杯泡茶,茶湯的鮮豔色澤,茶葉的細嫩柔軟,茶葉在整個沖泡過程中的上下穿動,葉片的逐漸舒展等,可以一覽無餘,可說是一種動態的藝術欣賞。特別是沖泡各類名茶,茶具晶瑩剔透,杯中輕霧縹緲,澄清碧綠,芽葉朵朵,亭亭玉立,觀之賞心悅目,別有風趣。而且玻璃杯價廉物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玻璃器具的缺點是容易破碎,比陶瓷燙手。 (胡坪) 5.金屬茶具 我國除有上述茶具以外,歷史上還有用金、銀、銅、錫等金屬製作的茶具。尤其是錫作為貯茶器具材料有較大的優越性。錫罐多製成小口長頸,蓋為筒狀,比較密封,因此對防潮、防氧化、防光、防異味都有較好的效果。唐時皇宮飲用顧渚茶、金沙泉,便以銀瓶盛水,直送長安,主要因其不易破碎,但造價較昂貴,一般老百姓無法使用。 至於金屬作為泡茶用具,一般行家評價並不高,如明朝張謙德所著《茶經》,就把瓷茶壺列為上等,金、銀壺列為次501等,銅、錫壺則屬下等,為鬥茶行家所不屑採用。到了現代,金屬茶具已基本上銷聲匿跡。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宮廷的銀質鎏金茶具,1987年5月,我國在陝西省扶鳳縣皇家佛教寺院法門寺的地宮中,發掘出大批唐朝宮廷文物,內有一套晚唐僖宗皇帝李儇少年時使用的銀質鎏金烹茶用具,計11種12件。這是迄今見到的最高級的古茶具實物,堪稱國寶,它反映了唐代皇室飲茶十分豪華。這批茶具是公元874年封存入地宮,供奉釋迦牟尼真身佛骨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這批茶具主要有: 鎏金銀龜形茶盒——存放待烹茶末用。 鎏金銀茶槽子——分碾槽和碾輪,用於碾碎茶末。 鎏金銀茶羅子——箱形,內有茶羅架和接茶屜,碾後茶末過羅(篩)用。 金銀絲結條籠子——用於炙茶餅用。 同時出土的還有素面淡黃綠色琉璃茶託等。 唐代飲用的是餅團茶,先將茶餅烘燥,謂之炙茶,再打碎入茶碾,碾成茶末,然後過羅(篩)成為待烹茶末。烹飲時,先將水燒開,放入鹽椒等調料,再用“則”量取茶末投入水鍋,三沸茶烹成,舀入碗內飲用。過程較繁複,使用茶具亦多。 (胡坪) 6.竹木茶具 在歷史上,廣大農村,包括產茶區,很多使用竹或木碗泡茶,它價廉物美,經濟實惠,但現代已很少採用。 601中國茶經至於用木罐、竹罐裝茶,則仍然隨處可見,特別是作為藝術品的黃陽木罐和二簧竹片茶罐,既是一種饋贈親友的珍品,也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中國歷史上還有用玉石、水晶、瑪瑙等材料製作茶具的,但總的來說,在茶具史上僅居很次要的地位。因為這些器具製作困難,價格高昂,並無多大實用價值,主要作為擺設,用來顯示主人富有而已。 (胡坪) 飲茶,人們不僅注重茶葉本身的色、香、味、形的優美,而且還要配用科學實用和藝術性高的茶具。對於茶具的鑑賞和選擇,包括:種類、質地、產地、年代、大小、輕重、厚薄、形式、花色、顏色、光澤、聲音、書法、文字、圖畫、釉質、配套等方面,是一種綜合性的高深學問。 1.豐富多彩的茶具我國最古老的茶具是陶土製的缶,類似今天四川、雲南的烤茶罐,既可煮茶,也可作盛具,它形狀古樸,笨重粗糙。 西漢以後發展了釉陶茶具,上釉後,外表不僅光亮平滑,也有了鮮豔的色彩,它比起生陶茶具就美得多了。以後我國茶具經過多方面發展,出現的種類有茶爐、茶壺、茶碗、茶盞、茶杯、茶盤等專用茶具。據唐代陸羽《茶經》所述,廣義的茶具包括貯茶、碾茶、炙茶、煮茶、調茶、飲茶等過程的器701具共20餘種。 從茶具材料質地來看,我國出現過的種類有陶土、瓷器、銅器、錫器、金器、銀器、玉器、瑪瑙、漆器、景泰藍等。到了現代,則以陶器茶具、瓷器茶具為主,還有玻璃茶具、搪瓷茶具等,更是百花齊放,千姿百態。由於各地飲茶習慣,茶類及自然氣候條件不同,茶具可以靈活運用。如東北、華北一帶,多數都用較大的瓷壺泡茶,然後斟入瓷盅飲用。江蘇、浙江一帶除用紫砂壺外,一般習慣用有蓋瓷杯直接泡飲。四川一帶則喜用瓷製的“蓋碗杯”,即口大底小的有蓋小茶碗,下面還有個小茶托。茶與茶具的關係很密切,好茶必須用好的茶具泡飲,才能相得益彰。茶具的優劣,對茶湯的質量和品飲者的心情都會產生顯著的影響。因為茶具既是實用品,又是觀賞品,同時也是極好的饋贈物品。 中,妙玉在櫳翠庵擁有的茶具,是不同凡響的: 有成窯“五彩小蓋盅”,有官窯脫胎填白蓋碗,有“綠玉斗”,有九曲十環二百二十節蟠虯整雕竹根的大盞,還有古玩奇珍的兩隻古杯,這說明我國當時的茶具已是極豐富多彩的了。 一般來說,現在通行的茶具以瓷器、玻璃居多,陶器次之,搪瓷又次之。各類茶具中以瓷器茶具、陶器茶具最好,玻璃茶具次之,搪瓷茶具再次之。因為,瓷器茶具傳熱不快,保溫適中,對茶不會發生化學反應,沏茶能獲得較好的色香味,而且造型美觀,裝飾精巧,具有藝術欣賞價值。陶器茶具,造型雅緻,色澤古樸,特別是宜興紫砂為陶中珍品,用來沏茶,香味醇和,湯色澄清,保溫性能好,即使夏天茶湯也不易變質。但由於陶器不透明,沏茶後難以欣賞杯中的芽葉美姿,是801中國茶經其缺陷。如果用玻璃茶具沖泡名茶,如龍井、碧螺春、君山銀針、瓜片等,杯中輕霧縹緲,澄清一碧,茶芽朵朵,亭亭玉立,或旗槍交錯,上下沉浮,飲之沁人心脾,觀之賞心悅目,別有風趣,充分發揮了玻璃器具透明的優越性。至於搪瓷茶具也有它的優點,雖然欣賞價值比不上上述幾種,且家庭、辦公室不太適宜,敬客不夠莊重,但經久耐用,攜帶方便,適宜於工廠車間、工地及旅行時使用。至於塑料茶具,因質地關係,對茶味有影響,除臨時使用外,平時都不適宜。尤其忌用塑料保暖杯沖泡高級綠茶,因杯中長期保溫,使茶湯泛紅,香氣低悶,並有熟味,大煞風景。 有的地區,茶具是成套的,如:貯茶、煮茶、沏茶、飲茶成套;盞、蓋、托成套;銅、瓷、錫等器具成套合用等。譬如四川成都的“蓋碗茶”,用的是銅茶壺、瓷蓋碗、錫製杯托,用這一系列茶具泡成的茶,色、香、味、形俱臻上乘,果然“正宗川味”。 唐代,從《茶經》可以看出,民間仍以陶瓷茶碗為主,瓷器比陶器色澤潔白,質地更細膩,這有利於觀賞茶湯美好的色澤。由於唐代鬥富之風盛行,貴族家中開始出現金、銀、銅、錫等金屬茶具,這類茶具很名貴,但因為昂貴、笨重,而不能在社會上普及。宋代茶具多用瓷茶盞,口敞底小,有黑釉、醬釉、青白釉等品種,以黑色為主,“鬥茶”用的茶具多為黑釉盞。元代青白釉茶具較多,黑釉盞已逐步被青白釉茶盞代替。明代盛行用茶盞,中期以後又出現了用瓷壺和紫砂壺的風尚。到了清代,廣州織金彩瓷、福州脫胎漆器等茶具相繼而起。近代,又有了玻璃茶具和搪瓷茶具,使我國茶具更加901豐富多彩,儀態萬千。現代茶具不僅在生產技術上比過去先進,而且在品種、花色、造型藝術上也比過去精巧美觀。 我國目前的茶具,仍以“景瓷”和“宜陶”最為流行和名貴,普遍受到茶葉消費者的歡迎。 (胡坪) 2.有白玉之稱的瓷茶具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白玉”之稱。其中以江西景德鎮出產的最為著名。北宋時,景德鎮生產的瓷器茶具,質薄光潤,白裡泛青,雅緻悅目,並有影青刻花、印花和褐色點彩裝飾。明代時,在青花瓷的基礎上又創造了各種彩瓷,產品造型精巧,胎質細膩,彩色鮮麗,畫意生動。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浮梁即今景德鎮,是個古老茶區。景德鎮在唐代就能生產質量很高的茶具。南宋時,景德鎮湖田窯成功地製成了褐黃、天藍、微青細條紋的所謂兔毫盞。今天,市面上流行景德鎮的青花茶具,有一種“青花雙龍茶具”,其茶壺、茶杯、茶盤上均繪有一對凌空飛舞、氣勢雄偉的青龍,口沿周圍的青翠艷麗的帶狀邊飾也十分精巧,令人賞心悅目。白釉青花,清新典雅,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中國氣派。景瓷茶具大都配有精巧的裝飾,如外壁繪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飛禽走獸、人物故事等精美繪圖,或幾行頗蓄哲理的勁遒的書法,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 用這等茶具沖泡名茶,在品飲茶葉的同時,觀賞茶具,將別有一番情趣。 除景瓷外,也不乏其他名瓷,唐陸羽《茶經》提到:“碗,011中國茶經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有人認為邢州和越州出產的瓷碗同樣是上等質量,其實並非如此。如果說邢瓷質地像銀,越瓷就像玉,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一點;如果說邢瓷像雪,越瓷就像冰,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二點;邢瓷白易使湯現紅色,越瓷青易使湯現綠色,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三點。晉杜育《荈賦》指出:“器澤陶簡,出自東隅”,這裡指的就是越州制的碗,上口不捲邊,碗底呈弧形而淺,容積不到半升。越州瓷、岳州瓷都色青,使茶湯呈青綠色。邢州瓷白色,使茶湯色紅;泰州瓷黃色,使茶湯色紫;洪州瓷褐色,使茶湯色黑。不同瓷器,對於茶的湯色都有不同的影響。龍泉青瓷茶具以它造型古樸幽雅,瓷質細膩、釉厚,色澤柔和而蜚聲中外。不少古代詩人都有詩句稱讚,如:唐朝詩人陸龜蒙曾用“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的美麗詩句,描繪越窯瓷器的瑰麗色彩。孟郊詩云:“蒙山玉花盡,越甌荷葉空。”顧況《茶賦》雲:“舒鐵如金之鼎,越泥如玉之甌”。 韓偓詩云:“蜀紙麝煤沾筆興,越甌犀液發茶香。”徐夤在《貢餘秘色茶盞》一詩中稱:“巧剜明月梁春水,輕施薄冰盛綠雲,古鏡破苔當席上,嫩荷涵露別江噴。”都給人以美好的聯想。 (胡坪) 3.紫色的瓷器——紫砂茶具瓷器茶具的發展,使陶製茶具相形見絀,但紫砂陶具,卻能與瓷器茶具爭名於世。有人將紫砂茶具稱之為紫色瓷器。 梅堯臣:“紫泥新品泛春華,”谷宣城張祖得遣鴉山茶詩: “雪貯雙沙罌,詩琢玉無瑕。”詩中描述了“紫泥”“砂罌”等紫砂茶具使茶的香、色、味更佳。 宜興制的紫砂茶具,泡茶既不奪茶真香,又無熟湯氣,能較長時間保持茶葉的色香味。據說蘇東坡設計了一件茶壺,它以取法自然的古青色樹枝作為壺的把手,配以赭色瓜型壺身,刻上古樸的瓦當和精妙的書法,清雅古樸,色彩對比,相得益彰,被歷代文人雅士視為有實用價值的珍品。紫砂壺的造型有:仿古,光素貨(無花無字),花貨(擬松、竹、梅的自然形象),筋囊(幾何圖案)。藝人們以刀作筆,所作的書、畫、印融為一體,構成一種古樸清雅的風格。一般人所用的普通紫砂壺,則用模具製作,泥質較粗,但仍不失其紫砂茶具“泡茶不走味”的特色。曾有這樣的傳說:一個泥水匠修屋時,把一個宜興產的紫砂陶茶壺放在屋頂天花板裡,完工後忘記帶走,經數年後,再度修屋時發現了它,而壺內茶的湯色、香氣、滋味竟絲毫未變。這個傳說或許有點誇張,但也說明了紫砂茶壺的性能和優點。 紫砂茶具工藝獨特,既是精緻的藝術品,又有特殊的使用價值,歷來受人稱頌。所謂“茗注(即泡茶之壺)莫妙於砂,壺之精者又莫過於陽羨(江蘇宜興古稱),壺必言宜興陶,'較茶'(品茶)必用宜壺也”,對宜興紫砂稱頌備至,自宋、元、明、清諸代都有專著詳細介紹。 生產紫砂壺的主要泥料有天然五色陶土,即:紫砂泥、硃砂泥、大紅泥、墨綠泥、本山綠泥等,是陶都宜興的一大特產。豐富的陶土資源深藏在當地的山腹岩層之中,雜於夾泥211中國茶經之層,故有“岩中岩,泥中泥”之稱。泥色紅而不嫣,紫而不奼,黃而不嬌,墨而不黑,質地細膩和順,可塑性較好,經再三精選,反复錘煉,加工成型,然後放入1100℃至1200℃的高溫隧道窯內燒煉成陶。由於紫砂泥中主要成分為氧化矽、鋁、鐵至少量的鈣、錳、鎂、鉀、鈉等多種化學成分,焙燒後的成品呈現出赤似紅楓、紫似葡萄、赭似墨菊、黃似柑橙、綠似松柏等色澤,絢麗多彩,變化莫測。 紫砂陶土經過焙燒成陶,稱為“火的藝術”,根據分析鑑定,燒結後的紫砂茶壺,既有一定的透氣性,又有低微的吸水性,還有良好的機械強度,適應冷熱急變的性能極佳,即使在百度的高溫中烹煮之後,再迅速投放到零度以下冰雪中或冰箱內,也不會爆裂。 紫砂茶具不僅暢銷國內,而且遠銷日本、菲律賓、澳大利亞、新加坡、羅馬尼亞、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過70多次國際性博覽會,獲得過金獎,頗受好評。有“名器名陶,天下無類”、“陶中奇葩”、“中國瑰寶”、“名陶神品”、“泥土等同黃金”、“寸柄之壺,盈握之杯,珍同拱壁,貴如珠玉”等讚語,為中外陶瓷鑑賞家、收藏家所珍視。 (胡坪) 4.茶具中的奇花異葩我國飲茶歷史悠久,茶具豐富多彩,使用方法各異,有不少引人入勝的物與事,如: (1)孟臣壺和若琛杯311到廣東潮州、汕頭或福建廈門、漳州、泉州喝過工夫茶的,都體會到泡飲工夫茶的確有許多獨特之處。首先是用茶,不取紅、綠、花茶,獨嗜“烏龍”;再是沖飲方法有諸多講究,大致須有賞茶、溫壺、置茶、溫潤泡、沖泡、淋壺、溫杯、運壺、奉茶、品茶等程療;茶具也特別,壺是一種紫砂衝罐,“大不盈握”,真正名牌的工夫茶壺,壺底還鏤刻“孟臣”的鈐記。杯則是一種小得出奇的細瓷小杯,只半個乒乓球大小,稱“若琛杯”。 孟臣壺和若琛杯的流行,大約是在清代。清施鴻保在《閩雜記》裡說:“漳泉各屬,俗尚工夫茶,茶具精巧。壺有小如胡桃者,名孟公壺,杯極小者,名若琛杯。”《廈門志》 (公元1832年)也有記載:“俗好啜茶器具精小,壺必曰孟公壺,杯必曰若琛杯。茶葉重一兩,價有貴至四五番銀者,名曰工夫茶。” “孟臣壺”,壺名原出自人名。明朝天啟(公元1621~1627)年間,宜興有個著名製陶師叫惠孟臣,他製作的紫砂小壺,造型精美,別開生面。因他制的壺都落有“孟臣”款,茶家遂習慣稱為“孟臣壺”。直到他去世300年,這種有“孟臣”款的壺還不停地出現。可見他的壺是多麼受人歡迎。 “若琛杯”也來自人名。清代張心泰《粵遊小識》有記述: “潮郡尤嗜茶以鼎臣制宜興壺,大若胡桃,滿貯茶葉,用堅炭煎湯,乍沸泡如蟹眼時,瀹於壺內,乃取若琛所製茶杯,高寸餘,約三四器,勻斟之”明白說出“若琛所製茶杯”。惟若琛為何時何地人氏,尚有待進一步考證。 (2)巨型古瓷茶壺411中國茶經1951年在英國海德公園大型國際展覽會展出的大茶壺,最近在香港展出。據有關資料記載,當時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在參觀展覽會時,曾飲過從這個茶壺斟出的香茶。 此壺高約1米,壺身周長2米,重27公斤,容量57.3公斤,可泡2.3公斤茶葉,能斟出1200杯茶,可算是目前世界上最巨型的陶瓷茶壺了。約值88萬美元。 這個大茶壺的來源已無可考。從釉彩繪有中國人種茶、採茶、烤茶及從海路運茶出口的圖畫分析,可能是清代輸出茶葉時,連同茶葉一起傳到英國的。 現這個茶壺歸英國川寧茶葉公司所有,並藏在倫敦這家公司的茶葉博物館裡。 (3)稀世瑰寶——龔春壺龔春製作茗壺,絕技高超,但製品不多,流傳到後代的更是鳳毛麟角。清代古物收藏家吳騫、鑑賞家張叔未,費盡精力尋找,都因未能找到“龔春壺”而自嘆福薄,只能感慨地說“這個瑰寶,世間已不復存在了”。 1928年,宜興有一位毀家整治善卷洞的儲南強先生,十分重視故鄉文物,曾不惜代價搜尋龔春壺。一天,他在蘇州冷攤上無意中發現了一把造型奇古的陶茶壺,擺攤的主人卻作為破舊廢品擺在一旁,儲先生見了好奇地拿起一看,壺把下竟有“龔春”兩字,大為驚喜,當即用五百銀元買來,他為這次奇遇,慶幸不已。為了考證來歷,鑑定真偽,又找冷攤主人盤問,才知此龔春壺是從紹興傅叔和家裡流傳出來,儲又趕到紹興傅家了解,知傅家收藏前原是蠡費氏所有,又去請教費氏,知費氏前是吳大澂收藏;而吳大氰又是從另一收藏家沈鈞和處所得。 511龔春壺之發現,消息傳到國外,英國皇家博物館來人商量,以2萬美金為代價,請求儲先生出讓,儲認為國寶,沒有答應。抗戰時,日本派專人找儲,願以8000元代價購買,儲先生拒絕出賣。他為保護國寶,索性帶龔春壺到深山別墅隱居去了。 50年代,儲先生將龔春壺獻給了國家,現收藏在北京歷史博物館。 (4)茶壺蓋上的妙文多少年來,人們常常在茶壺蓋上刻著“也、可、以、清、心”五個字。不少人不知其奧妙所在。其實,這是一種回文體。只要順時鐘方向,無論從哪一個字開始讀,都能成句,且意義完全相同,都說明飲茶的益處。 (胡坪)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