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中國茶經-下

第4章 二、茶藝

中國茶經-下 陈宗懋 15640 2018-03-18
茶,有健身、解渴、療疾之效,又富欣賞情趣,還可陶冶情操,故人們稱茶為康樂飲料。 茶不僅是一種飲料,還是一種特殊的工藝品。杯茶在手,既可聞香品味,察顏觀色,又可在飲茶環境、茶具的詩情畫意的氛圍中,怡悅情性。品茶玩味,妙趣橫生,既是一種物質的享受,也是豐富生活情趣,導致身心舒泰的高雅娛樂。飲茶既然富含藝術,品茶藝術也就應運而生。在中國飲茶史上,茶藝歷來為人們所推崇。唐代詩人錢起的“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李嘉佑的“幸有香茶留稚子,不堪秋草送王孫”。峰巒、竹林、紫茶、清風、親朋歡聚,摯友抒懷,如此品茶,雅趣不亞於流霞餚饌,茶藝之美自然也在其中了。 品茗之“品”,其釋義可作“品嚐”講。 《周禮·天官·膳夫》曰:“膳夫受祭,品嚐食,王乃食。”鄭玄注:“品者,每食皆嘗之。”“品嚐”不僅用於茶葉的品評,鑑別茶葉品質優劣等次,也可以細啜慢飲,達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昇華到高尚的藝術境界。

明代徐渭在《徐文長秘集》中說,“茶宜精舍,雲林,竹灶,幽人雅士,寒霄兀坐,松月下,花鳥間,清白石,綠鮮04中國茶經蒼苔,素手汲泉,紅妝掃雪,船頭吹火,竹里飄煙”。說明,古人很重視品茗的環境。 品茗的環境一般由建築物、園林、擺設、茶具等因素組成。這些因素的有機組成,才能形成良好的品茗環境。 家庭飲茶,難擇建築物,但在有限的空間裡,可尋找適宜的位置。一般地說,最好選擇向陽靠窗處,配以茶几、沙發或檯椅。窗台上擺設盆花,上方置藤蔓植物。若無盆花,在茶几上放上應時鮮切花也是很相稱的。花能協調環境,由於花卉有著美麗的色彩、奇妙的形狀、優美的姿態和可愛的品格,因此能使人賞心悅目,加上花香四溢,更使人心曠神怡。

而碧葉綠蔭,能消除眼神經的疲勞,放鬆中樞神經,使人輕鬆愉快。 家庭飲茶,使用茶具因人而異。獨自小酌,可用陶瓷茶具。如邀三朋四友,或客人來訪,則要依來賓而製宜。年長者,可用紫砂茶具;年輕人,可用玻璃茶具或白瓷茶具;女士們,則可用青瓷,甚至薄胎瓷茶具。 總之,家庭飲茶要求安靜、清新、舒適、乾淨,盡可能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如陽台、門庭小花園甚至牆角等等,只要佈置得當,窗明幾淨,同樣能創造出一個良好的品茗環境。 公共飲茶場所,因其層次、格調不一,要求也不一樣。大眾飲茶場所,建築物不必過於講究,竹樓、瓦房、木屋、草房等入鄉隨俗。不論建築如何,要求採光好,使茶客能感到明快爽朗。室內擺設可以簡樸,桌椅板凳,整齊清潔即可。大碗茶也好,壺茶也好,均須乾淨衛生。高檔茶館則講究一些。

上海城隍廟“湖心亭”百年老茶館,上下兩層,樓頂有28只14角,屋脊牙簷、梁棟門窗雕有栩栩如生的人物、飛禽走獸及花鳥草木,還有磚刻和繪畫。館內大廳香紅木八仙桌、茶几方凳,大理石圓台,天花板上掛有古色古香的宮燈,牆上嵌有壁燈,四周大窗配以淡黃色簾布,桌上放著古樸雅緻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宜興茶具。茶樓周圍一泓碧水,九曲長橋,旖旎風光盡收眼底。北京新建的“老舍茶館”更是氣派不凡,茶室內設一戲台,名演員彈彈唱唱,別具一格。在一些現代化賓館內的茶室,則充滿了高貴的現代色彩,全人工採光,華燈高掛,猩紅地毯,沙發茶几,白瓷茶具,空調控溫,絲竹聲聲,五光十色,使人置身於現代氣息之中。 中國園林世界著名,山水風景更是不可勝數。利用園林或自然山水間,搭設茶室,讓人們小憩,意趣盎然。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的美景處處有,而每一處勝景,總配有茶室,或占湖,或占山,或在幽境之中,掩沒在綠海之內。柳浪聞鶯茶室,亭廊相接,柳蔭夾道,芳草相伴;花港觀魚茶室,一面臨湖,湖中游魚如梭,花繁樹茂,勝似仙境;絕妙處是平湖秋月茶室,夜飲於此,舉頭望明月,月落西子湖,湖面銀光閃閃,疑是人間天上。六和塔茶室則背靠五云山,面對錢塘江,大橋如練,風帆點點,玉帶車水馬龍,江山盡收眼底;設在山頂的寶石山茶室,倚山而立,翠竹環繞,風動婆娑起舞;處於山洞內的水樂洞茶室妙趣橫生,泉從石出,金石咚咚,涼風陣陣,暑意盡散。各類茶室在如此美好的環境中,怎能不叫茶客叫絕?怎能不叫茶客更戀品茗?難怪古人曰:“平生於物原無取,消受山中茶一杯。”

家庭飲茶處,或公共茶室,掛上名人字畫,也能增加古24中國茶經雅典樸或現代化氣息,增加品茗情趣。時下,有些茶藝表演,還時尚點香,陣陣清香,撲鼻而來,渺渺煙霧,隱隱現現,造就了獨特的品茗環境。 (白堃元) 魯迅先生說過:“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不過要享這清福,首先就必須有工夫,其次是練出來的特別感覺。”會喝茶,不等於會欣賞茶,而會欣賞茶才能喝好茶,方能探知其佳妙之處,從而達到最高的茶藝境界。 曹雪芹、高鶚在中多處描繪了當時不同階層的飲茶及茶的欣賞。第四十一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劉佬佬醉臥怡紅院”中說道,賈母要吃好茶,命妙玉去辦,寶玉就在櫳翠庵中看妙玉怎麼行事,“只見妙玉親自捧了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的小茶盤,裡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鐘,捧與賈母。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說:'知道,這是老君眉。'賈母接了,又問:'是什麼水?'妙玉笑回'是舊年蠲的雨水'。賈母便吃了半盞,劉佬佬便一口吃盡,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濃些更好了。'賈母眾人都笑起來。”然後眾人都是一色官窯脫胎填白蓋碗。近200字將茶的欣賞寫得淋漓盡致。說了用茶時的茶具、茶名、用水、禮儀等等。

人類的欣賞能力是天然的,但欣賞能力的強弱則隨著科學文化的興衰而變化。墨子曰:“目之於色,有同美焉;口之34於味,有同嗜焉。”感覺器官,人皆有之,而思維能力的高低,則決定於人的欣賞力。 欣賞茶時,從現時角度看,應一審議茶名,二看茶形和色澤,三審香氣和滋味。 茶名的誕生,或以產地稱名,或因其質特異取名,或因歷史典故命名,或懷念先人古事題名。中國茶,特別是名茶,其名稱是很美的,如能將如詩如詞的芳名瀏覽一遍,細細品味,就會使人陶醉,芳津四溢,妙想聯翩。 “珍眉綠茶”,會使人聯想到古代仕女的彎彎峨眉,正如古詩曰:“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的情景。一個好的茶名,甚至會使人想起一幅幅奇峰突起、怪石嶙峋、煙波浩淼、碧水蕩漾、龍騰鳳飛、百花吐芳的潑墨丹青,一首首濃墨重彩、字字珠璣、文筆瀟灑、落落大方的瑰麗詩章。奇巧而富有魅力的茶名,表現了勞動人民巧奪天工的手藝和茶葉的品質。欣賞茶名能使人們增長知識,博學多才;欣賞茶名還能使人們憶古思今,展望未來,去探索、追求。

茶的形狀和色澤的表現,能感染人的視覺細胞,產生豐富的聯想。 《茶經》曰:“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說明古時茶就有多種形狀,現代的茶葉形狀更是千姿百態。就散茶言,有扁形的、針形的、捲曲形的、顆粒形的、圓形的、粉狀的、花狀形的等等;就緊壓茶言,則有柱形的、圓形的、碗狀形的、方塊形的、長方塊形的、竹節形的,等等。 不同形狀的茶葉,有相同色澤,也有相異色澤。從茶葉外觀上看,有黃色、黑色、綠色、紅色,等等。因此,有的叫白茶,有的叫青茶,有的叫黑茶,有的叫綠茶,有的叫紅44中國茶經茶,等等。 茶葉沖泡後,形狀發生了變化,幾乎恢復了茶葉原料的自然狀態,特別是一些名茶,嫩度高,加工考究,芽葉成朵,在茶湯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更有甚者,因其芽頭肥壯,芽葉在茶水中幾沉幾浮,猶如刀槍林立。茶湯的色澤就在芽葉運動中徐徐展色,由淺入深,繁多的茶類形成千顏萬色:紅色、綠色、黃色同一茶類,因其級別不同,產地不同,採茶季節不一,加工上的微小差異,甚至所用茶具、水質相異,都會影響茶湯色澤。

古人在品湯時,還因品茶方法與現代不同,對茶湯紋脈形成物象,進行“分茶”遊戲。古時飲茶中的點茶,必然會使茶湯紋脈振動,形成似圖像,似文字的景象,由此運用豐富的想像力,進行“茶戲”活動。古人有詩曰:“二者(指注湯入碗和玉爪在碗中的動作)相遭兔甌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紛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萬變”,有聲有色地描繪了分茶時的趣意。 品湯味和嗅茶香是欣賞茶的精華。茶湯滋味的好壞,主要取決於茶葉品質的高低,不同品種和品質的茶葉滋味不一樣。毛峰、雲霧茶,其茶湯滋味鮮醇爽口,濃而不苦,醇而不淡,回味甘甜;碧螺春、毛尖等滋味鮮甜爽口,味清和,回味清口生津;大葉種所製紅茶,滋味濃烈,刺激性強;而粗老茶葉則茶湯滋味平淡,甚至帶青澀。欣賞茶湯滋味,主要靠舌,所以,要欣賞好茶湯滋味,應充分運用舌感覺器官,尤其是利用舌中最敏感的部位,即舌尖,來享受茶的自然本性。

嗅茶香是欣賞茶的最難一環,沒有一點經驗和技術是難54以得到這種享受的。幹嗅,即先嗅乾茶。各類茶乾香不一,有甜香、焦香、清香等等香型。再熱嗅,開湯後,栗子香、果味香、清香等撲鼻而來;而冷嗅時,又會嗅到被芳香物掩蓋著的其他氣味。用不同方法可以嗅到不同類型的香氣。欣賞花茶,則除茶香外,天然花香如茉莉花香、梔子花香、白蘭花香、玳玳花香、珠蘭花香、桂花香、玫瑰花香,一陣接一陣。好茶其香自然真實、純真,而低質茶則煙焦味、青草味,充斥茶香之中,有的還夾雜餿臭味,令人作嘔。正確應用鼻子和喉部,能夠幫助人們去欣賞、鑑別茶葉的香氣。 (白堃元) 中國人對用茶方法,歷來很有講究。客來時,賓主雙方相互寒暄,表示歡迎或打擾之意。客人就座後,主人應根據客人的愛好、年齡、性別,選擇茶具和茶類。古人曰:“茶色白,宜黑盞”,反之,“茶色黑,宜白盞”。茶具和茶類相互配搭好,可相得益彰。客人如為年長者,可選用陶瓷或青瓷茶具,年輕者可用白瓷或玻璃器皿。茶具使用前,一定要洗淨,擦乾,特別是白瓷、青瓷或玻璃器皿,一定要不留茶漬、無指印。用茶時,啟蓋應用外層蓋啟開內層蓋,或用茶匙尾部啟開。添加茶葉,切勿用手抓,應用茶匙,牛角匙、不銹鋼匙等均可,不能用鐵匙。撮茶時,逐步添加為宜,不要一次放入太多。如果茶葉過量,取回的茶葉千萬不要再倒入茶罐,應棄去。

64中國茶經選用茶類,要根據季節、時間、來客愛好而定。客人自選茶類最好。如無甚愛好,春季應用新茶,顯示高貴雅緻;夏季選用綠茶,碧綠清澈,清涼透心;秋季宜用花茶,花香茶色,討人喜愛;冬季宜用紅茶,色調溫存、暖意滿懷。客人是年老者,宜用條茶,咀啜英華,細細談論;如是年輕人,則可用碎茶,出汁快,味濃醇,刺激性強;如果是女士,最宜用花茶或烏龍茶,花香陣陣,茶味醇和。用茶時間也要注意,早晨用清茶,晚上用淡茶,一般時間可用濃茶。在飯前一二小時用茶,最好有些點心,如餅乾之類,以避免“茶醉”。 茶葉沖泡時,要輕而快,八分滿即可。沖泡後,有禮貌地對客人說:“請用茶。”客人也應表示謝意,俟3~4分鐘後,即可品茶。品茶時,若用茶杯,應右手拿杯把,左手啟杯蓋;如用玻璃杯,則用大拇指和中指、食指夾杯,無名指和小指托底;如用蓋碗,則右手持杯,左手啟蓋,撥去茶湯上的茶葉,慢慢細飲。如感到茶水過熱,應放在茶几上稍涼後再飲,不要用嘴吹氣來降溫。

飲茶中,客人茶杯中茶水已去一半或三分之二時,主人應給客人倒水。此時,客人可面謝,也可用食指、中指並在一起,輕輕叩點桌面,以示感謝。 茶過三巡,如談話基本結束,客人應主動告退,並對來訪的成功表示感謝。主人應幫助客人取外衣,並送客人出門。 正確用茶不僅是一個方法問題,而且能夠表現主客的行為美、語言美和心靈美。 (白堃元) 茶宴與鬥茶,兩詞含義不同,內容有別,可謂風牛馬不相及。茶宴,乃是以茶代酒作宴,是一種款待賓客之舉;鬥茶,又稱茗戰,實為賽茶,互比茶葉品第。但在飲茶發展史上,兩者又是緊密相聯,因果相關的。 據考證,茶宴的出現,最早可追溯到三國時代(公元220~280年),西晉陳壽所著《三國志》中的《吳志·韋曜傳》中記載:吳國(公元222~280年)孫皓任烏程侯時,每次宴請,賓客至少飲酒七升,而對不會飲酒的韋曜,則“密賜茶荈以當酒”。 《晉中興書》記載:以儉德著稱的東晉吏部尚書陸納,在任吳興太守時,當衛將軍謝安去拜訪他時,只以茶果招待客人。 《晉書》也記載:征西大將軍桓溫任揚州牧時,每次宴,“唯下七奠拌茶果而已。”可見,以茶代酒,輔以糖果、糕點,請客作宴,在晉代已有原型了,並被認為這是一種清操絕俗的德行。不過,茶宴一詞的最早文字記載,首見於南北朝時山謙之的《吳興記》,提到“每歲吳興、毗陵二郡太守採茶宴會於此”。到了唐代,飲茶之風開始盛行,在東西兩都——西安、洛陽,以及湖北、四川一帶,幾乎家家戶戶都飲茶了,不少地方,茶已達到了“比屋之飲”的程度。加之,茶能提神、明目、消食、卻邪,使茶的地位日益提高,茶宴成了當時社會的一種風尚。 在唐代,當時屬湖州的紫筍茶和常州的陽羨茶已列為貢茶入宮。每年,兩州太守總要在毗鄰的顧渚山境會亭舉行盛84中國茶經大茶宴,邀集一些社會名士參加,共同分享品嚐貢茶的情趣。 有一年,當時在蘇州做官的白居易因病不能參加,特命筆寫了一首《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詩,詩中對茶山茶宴盛況作了生動的描述,而對自己不能親自參加茶宴的惋惜之情又溢於言表。 在茶宴上,人們不僅可以領略品茗滋味,而且還可欣賞環境和茶具美之趣,是一次物質和精神的享受。錢起的《與趙莒茶宴》、鮑君徽的《東亭茶宴》、李嘉佑的《秋晚招隱寺東峰茶宴送內弟閻伯均歸江州》等詩中都有這方面的記述。尤其是戶部員外郎呂溫的《三月三日茶宴序》:“三月三日,上巳禊飲之日也,諸子議茶酌而代焉,乃撥花砌,愛庭蔭,清風逐人,日色留興,臥借青靄,坐攀花枝,聞鶯近席羽未飛,紅蕊拂衣而不散,乃命酌香沫,浮素杯,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覺清思,雖玉露仙漿,無復加也。”對茶宴的幽雅環境,品茗的美妙回味,以及令人陶醉的神態,都作了細膩的描繪。 到了宋代,茶葉生產區域日益擴大,製茶方法有所創新,飲茶方式也隨之改變,茶宴之風更加盛行,這與宋代皇室嗜茶是有關的。尤其是宋徽宗趙佶,對茶頗多研究,並寫就專著一冊,題名《大觀茶論》,分列二十餘目,對茶的產製、烹試和品質等方面都作了較為詳細的敘述。皇帝撰寫茶葉專著,這在中外歷史上還獨此一家。但直至宋代,茶宴多見於上層社會與禪林僧侶之間。在上層社會中,如果說文人墨客茶宴重於“情”,選擇在風景秀麗、環境宜人、裝飾文雅的場所進行,那麼,在官場尤其是宮廷茶宴,通常在金碧輝煌的皇宮94中舉行,權作皇帝對群臣的一種恩施。所以,氣氛肅穆莊重,禮節比較嚴格。茶需明前貢茗,水要清泉玉液,器用名貴瓷皿。茶宴進行時,先由近侍施禮布茶,在皇上帶領下,群臣舉杯聞香品味,贊茶感恩,直至相互慶賀,都以品茗貫穿始終。因此,整個茶宴儀式,大致可分為迎送、慶賀、敘誼、觀景等內容。這一情景,蔡京的《太清樓特宴記》、《保和殿曲宴記》、《延福宮曲宴記》中都有所記述。如在《延福宮曲宴記》中寫道:“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二月癸巳,召宰執親王等曲宴於延福宮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拂,少頃白乳浮盞面,如疏星淡月,顧諸臣曰,此自布茶,飲畢皆頓首謝。”這就是宋徽宗親自烹茶賜宴群臣的情況。寺院茶宴,多在僧侶間進行。茶宴開始時,眾人團團圍坐,住持按一定程序衝沏香茗,依次遞給大家品飲。沖茶、遞接、加水、品飲等都按教儀進行。在讚美茶香、茶味、茶色之後,論理道德修身,議事敘景。在這方面,最有名的是徑山茶宴。 徑山(在今浙江省餘杭縣境內)是天目山的東北高峰,這里古木參天,溪水淙淙,山巒重疊,有“三千樓閣五峰岩”之稱,還有大銅鐘、鼓樓、龍井泉等著名勝跡,可謂山明、水秀、茶佳。山中的徑山寺,始建於唐代,宋孝宗趙眘(公元1163~1189年)曾御書賜額“徑山興聖萬壽禪寺”。自宋代至元代,有“江南禪林之冠”的譽稱。古代認為茶能清心、陶情、去雜,這與佛教提倡的仁義、道德是相吻的,所以,飲茶之風很盛。每年春季,僧侶們經常在寺內舉行茶宴,坐談佛經。徑山茶宴有一套較為講究的儀式。茶宴進行時,先由住持法師親自調茶,以表敬意。爾後命近侍一一奉獻給赴宴05中國茶經僧客品飲,這便是獻茶。僧客接茶後,先打開碗蓋聞香,再舉碗觀色,接著才是啟口“嘖,嘖”嚐味。一旦茶過三巡,便開始評論茶品,稱讚主人品德。隨後的話題,當然是頌佛論經,談事敘誼。 宋理宗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徑山寺求學取經,拜虛堂禪師為師。學成辭師回國,將徑山茶宴儀式亦一併帶回日本。在此基礎上形成和發展了以茶論道的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是一種嚴格的飲茶禮儀,它最初在寺院中進行。 “道”這個字,從佛學的含義上來說,就是遵循禮義、德行,要人們恪守正確的人生道路。所以,簡單說來,茶道就是通過飲茶的方式,對人們施以禮法教育,進行道德修養的一種儀式。以後,到了豐臣秀吉時代,任命千利休為日本茶道高僧。千利休茶道的基本精神是提倡和平和好,尊老護幼,潔淨平心,沉思凝神,這就是“四規”,可以歸納為“和、敬、清、寂”四個字。並集茶道之成,對茶禮進行了改革和簡化,把它推廣到廣大人民中間,使之成為一種頗具特色的日本傳統文化藝術。如今,茶道已成為日本人民修身養性、提高文化素質和進行社交聯誼的手段。 有關日本茶道的來由和形成,亦可在日本的許多著作中找到佐證。據日本《類聚名物考》記述:“南浦昭明到餘杭徑山寺濁虛堂傳其法而歸,時文永四年。”又曰:“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築前崇福寺開山南浦昭明由宋傳入。”在《讀視聽草》 和《本朝高僧傳》中也談到:“南浦昭明由宋歸國,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帶到崇福寺。”日本新近出版的《茶葉技術研究》 15一書中也有這一記述。足見日本茶道是由我國宋代茶宴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 近代,為了繼承和發揚我國優秀的茶文化,又賦予了茶宴新的內容與形式。如常見的有結婚茶宴,就是新郎、新娘用茶宴料理和茶食點心招待佳賓,在茶香鼓樂聲中締結伉儷。 喜慶之餘,新娘還得以表演茶藝助興。此外,還有喜慶茶宴、文化茶宴、生辰茶宴等。近年來,各產茶省區還多次舉行別開生面的探新茶宴。這種茶宴,一般在新茶伊始時進行,由專家、名流、領導參加,仿照古代茶宴儀式,進行點茶、觀茶、聞茶、品茶、論茶,共同探討發展茶葉經濟的方略。其實,當今流行於湘西、鄂西的擂茶,桂北的油茶,廣東的早茶,西藏的酥油茶,直至社交場合的茶點待客,都是古代茶宴的延伸和發展。 而茶宴的盛行,貢茶的出現,又促進了品茗藝術的發展,於是鬥茶也就應運而生。 范仲淹的《鬥茶歌》中談到:“北苑將斯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闡述了鬥茶緣由,以及與貢茶的因果關係。對如何鬥茶,宋代唐庚的《鬥茶記》記載得較為詳細:“二三人聚集一起,煮水烹茶,對鬥品論長道短,決出品次。”書中還談到:鬥茶茶品,“以新為貴”;鬥茶用水,“以活為貴”。新茶配活水,相得益彰,是符合現代科學道理的。其實,古代鬥茶,往往相約三五知己,在精緻雅潔的室內,或在花木扶疏的庭院,獻出各自所藏精製茶品,大家輪流品嚐,決出名次,以定勝負。當時的名茶產地及寺院都有鬥茶之舉。特別是到南宋,鬥茶之風已普及到民間了。可見,鬥茶的形成是茶宴25中國茶經發展的結果,但鬥茶的興起又進一步充實了茶宴的內容。 不過,鬥茶在當代無非就是一種品茗比賽。近年來,全國及各產茶省區召開的名茶評比會、鬥茶會,其實,就是古代鬥茶的繼續。一般角逐時,各地將做工精細,品質最佳的茶葉帶到會場,組成一個由各方公認的評茶大師組成的評委會,將各地選送的茶葉密碼編號,評委會成員依次先觀外形、色澤;再逐一開湯審評,聞香品味;然後用手揉摸葉底,估評老嫩。總之,要對色、香、味、形四個茶葉品質構成因子當場逐一示牌打分,最後按高分到低分揭曉,排列名次。也有的採用專家評定和群眾評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分雙方各按50%計算,然後按總分多少對號入座。所以,鬥茶也可以說是一種茶葉品質的評比方式,它與以精神享受為目的茶宴內涵是有區別的。不過,對今人來說,鬥茶對創制和發掘名茶,提高茶葉品質,無疑是一種有益的舉動。 (姚國坤) 茶館與茶攤都是專門用來飲茶的。不過,茶館設有固定的場所,人們在這裡品茗、休閒、娛樂,或是議事、敘誼,甚至探聽行情、買賣交易等等。茶攤沒有固定的場所,多擔著茶擔或推著小車賣茶,是季節性的或流動式的,在車站、碼頭、公園、要道可以經常見到,它主要是為過往行人解渴提供方便。所以,茶館與茶攤相比,有經營大小之分和飲茶方式不同之別。 35茶館,這種稱呼多見於長江流域。在習慣上,兩廣多稱之為茶樓,京津多稱之為茶亭,此外,還有茶肆、茶坊、茶寮、茶社、茶屋、茶室等稱謂,但所指都是共同的。在中國,茶館稱得上是一種特殊的服務行業。它與人民生活的關係十分密切,而為人們所樂道,這是因為:茶館遍及大江南北,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隨時可見;茶館與人民生活關係比較密切,特別是年歲較大的人,喜歡上茶館探聽與傳播消息、抨擊與公斷世事、休閒與文化娛樂。即使是年輕人,也喜歡上茶館交流思想、買賣交易、聯絡感情;上茶館不分職業身份,老少咸宜,可以隨進隨出,廣泛地接觸到各階層的人士。 我國的茶館由來已久。有關出售茶水的記載最早見之於《廣陵耆老傳》:“晉元帝時(公元317~322年)有老姥,每旦獨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竟買。”有人據晉代張載的《登成都樓詩》(3世紀80年代):“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區”,認為兩晉時,我國已有茶館了。南北朝時,品茗清談之風興起,當時已出現茶寮,供人喝茶歇腳,它可算得上是茶館的雛型。正式記述茶館的乃是唐代封演的《封氏聞見記》: “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其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色額甚多”。自唐開元年間以後,在許多城市已有煎茶賣茶的店鋪,只要投錢即可自取隨飲。這表明唐時茶館在我國已比較普遍地發展了起來。但我國茶館的興盛與繁榮,還應當說始於宋。 宋代茶館的繁榮,尤以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京城和交通要道、貨物集散的大城巨市為著。以汴京和其他都市的45中國茶經情況為例,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年間的汴京,凡鬧市和居民集中之地,茶坊鱗次櫛比,如潘樓東街巷的茶館:“潘樓東去十字街,謂之土市子,又謂之竹竿市。又東十字大街,曰從行裹角,茶坊每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服圖畫、花環領抹之類,至曉即散,謂之鬼市子。歸曹門街,北山子茶坊內有仙洞、仙橋,仕女往往夜遊喫茶於彼。”這就是說,在這一帶除白天營業的茶館以外,還有一種專供仕女夜遊喫茶的茶坊和商販、勞動人民拂曉前進行交易的早市茶坊。 這種“鬼市子”茶坊,不只“至曉即散”,實際上也是一種邊喝茶邊做買賣的場所。應該指出,北宋汴京茶館,多數當如孟元老所記的朱雀門外的茶坊那樣:“出朱雀門東壁,亦人家,東去大街、麥稭巷、狀元樓,餘皆妓館,至保康門街。其御街東朱雀門外,西通新門瓦子以南殺豬巷,亦妓館。以南東西兩教坊,餘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把這段話再說明白些,就是這一帶的茶館,大都是從早開到晚,至夜市結束才關的全天經營的茶坊。 關於宋朝都市中的茶館,在《都城紀勝》中有這樣一段集中的描述:“大茶坊張掛名人書畫,在京師只熟食店掛畫,所以消遣久待也。今茶坊皆然。冬天兼賣擂茶或賣鹽豉湯,暑天兼賣梅花酒。茶樓多有都人子弟佔此會聚,習學樂器或唱叫之類,謂之掛牌兒。人情茶坊,本非以茶湯為正,但將此為由,多收茶錢也。又有一等專是娼妓弟兄打聚處;又有一等專是諸行借工賣伎人會聚行老處,謂之市頭。水茶坊,乃娼家聊設桌凳,以茶為由,後生輩甘於費錢,謂之乾茶錢。” 以上介紹的是南渡以後臨安形形式式的茶館情況。由此可見,55南宋杭州的茶館,在“都人”大量流寓以後,較北宋汴京的茶館更加排場,數量和形式也更多了。茶館還和貿易有關。據《夢粱錄》(公元1274年)記載,南宋時杭州“處處各有茶坊”,“今之茶肆,刻花架、安頓奇松異檜等物於其上,裝飾店面,敲打響盞歌賣。止用瓷盞漆托供賣,則無銀盂物也。大凡茶樓,多有富室子弟、諸司下直等人會聚”。 《夢粱錄》在講過“茶樓”、“人情茶肆”和“市頭”等情況以後,對“花茶坊”和其時杭州的幾家有名茶店,也特別作了詳細介紹。其稱:“大街有三五家開茶肆,樓上專安著妓女,名曰'花茶坊',如市西坊南潘節幹、俞七郎茶坊,保佑坊北朱骷髏茶坊,太平坊郭四郎茶坊,太平坊北首張七相干茶坊,蓋此五處多有吵鬧,非君子駐足之地也。更有張賣麵店隔壁黃尖嘴蹴球茶坊,又中瓦內王媽媽家茶肆,名一窟鬼茶坊,大街車兒茶肆、蔣檢閱茶肆,皆士人夫期朋約友會聚之處。”宋室南渡以後,中原各色人等,上自王公貴族,下至三教九流,相隨雲集臨安,使杭州的人口不僅暴增,居民的成分也更加複雜起來。在舊社會,有句俗話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由上可以清楚看出,其時杭州茶館的業主,應社會的需要,分別開設了主要供“富室子弟、諸司下直等人會聚”的高級茶樓;供“士大夫期朋約友會聚”的清雅一些的茶肆;還有專供“為奴打聚”、“諸行借工賣伎人會聚”的層次較低的“市頭”;更有“樓上安著妓女”,樓下打唱賣茶的妓院、茶館合一的“花茶坊”。總之,在杭州城內,各個層次的人都可以找到與自己地位相適應的茶館。人們既在茶肆中盡情享受到茶葉文化的樂趣,同時又可利用這一場所,開展各種各樣的最為廣泛的社65中國茶經交活動。 除茶館外,如《夢粱錄》所載,杭州還存在這樣一些賣茶的補充形式:“夜市於大街,有車擔設浮鋪點茶湯以便遊觀之人”;至於“巷陌街坊,自有提瓶沿門點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點送鄰里茶水,倩其往來傳語。又有一等街司衙兵百司人,以茶水點送門面鋪席,乞覓錢物,謂之'齪茶';僧道頭陀欲行題註,先以茶水沿門點送,以為進身之階”等等。這用現在的話來說,南宋杭州除固定的茶店外,還有茶攤和走街穿巷提瓶叫賣的兩種“鬻茶者”。茶攤,《夢粱錄》只提到於夜市在大街上流動的設在車擔上的“浮鋪”。有的史籍中還提到白天在人多地方有一種“定點設攤者”。提瓶叫賣的,也有兩種情況:這裡講的,是白天在街巷中“沿門點茶”的。還有一種《東京夢華錄》說的:“至三更,方有提瓶賣茶者,蓋都人公私茶乾,夜深方歸也”,是專門賣夜茶的提瓶者。把宋朝杭州各種類型的茶館和茶攤、提瓶叫賣的聯結起來,我們就能清楚地看出其時城市普遍存在的密而有序的鬻茶網絡;它既反映了宋朝社會嗜茶之風的進一步發展,又反映了當時周全靈活的供茶便捷形式。 至於上引初一月半和紅白喜事雇來為鄰里“點送”茶水、街司衙兵百同等人的“齪茶”以及僧道頭陀的“沿門點茶”等,它們雖也取提瓶“點送”的形式,但與提瓶賣茶已不是同一回事。這後幾種情況,或受僱為主人“傳話”,或抽捐和乞求施捨,或是一種募緣。不過,它們雖不是鬻茶,但是假借和利用了這種形式,從一定的角度來看,也是其時社會上尚茶和茶葉商品性經濟發展的一種反映。 75除宋朝都城以外的其他各地城鎮,特別是山鄉集鎮的茶店和鬻茶情況,從大量的史料來看,除規模和講究程度較開封、杭州差一些外,其數量和普遍程度,並不下於兩京。據統計,在南宋洪邁的《夷堅志》中,其所記述的故事,講及茶肆和提瓶賣茶者,就多達一百餘起。如《鄧州南市女》中提到的“南草市茶店”,《黃池牛》中提到的宣城“黃池鎮”茶肆,一是山區,一講水鄉,但就是這些所謂窮鄉僻壤之處,也隨處都有茶店和提瓶賣茶者。有的茶店,如鄧州南草市茶店,店面還分樓上樓下,足見這一帶鄉風民情中,嗜茶和茶館文化已十分興盛。 關於宋朝茶館文化的興盛,還可從其時有些飯店食鋪也以茶店為名得到一些旁證。如《東京夢華錄》和《夢粱錄》中,都提到有“分茶店”、“分茶酒肆”等一類名字,有人誤以為這就是茶店;實際分茶店只是一種酒食鋪。如《東京夢華錄》稱,“大凡食店,大者謂之分茶,則有頭羹、石髓羹、白肉、胡餅、軟羊寄爐面飯之類。吃全茶,饒齏頭羹。”我們現在所說的素菜館,稱為“素分茶,如寺院齋食也。”“凡店內賣下酒廚子,謂之'茶飯量酒恃七'。所謂茶飯者,乃味百羹、頭羹、新法鵪子羹(注:共52種山珍海味、飛禽走獸菜名)逐時旋行索喚,不許一味有厥或別呼索變。” 這就是說,宋時以“分茶”來稱的酒肆、食鋪、飯店,不僅店面較大,而且其規定應俱的菜目,每天不能短缺。宋時大的食店為什麼要以“分茶”為名呢?有人解釋其時風尚飲茶,茶館林立,茶客熙來攘往,一些飯店的業主欲與茶肆競相爭而名之。另一種解釋是宋時茶已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內85中國茶經容之一,飲食的內容如“茶果”、“茶水”、“茶飯”、“茶食”已成為群眾習慣連稱的詞彙;“茶食”、“茶飯”把茶分去,也就成了“食店”和“飯店”的意思。不管這些說法何者正確,但上述這些,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說,都是宋代茶葉或茶館文化較前有較大發展的一種反映。 明代,茶館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張岱的中寫道:“崇禎癸酉,有好事者開茶館,泉實玉帶,茶實蘭雪,湯以旋煮,無老湯。器以時滌,無穢器。其火候、湯候亦時有天合之者。”表明當時對茶葉質量、泡茶用水、盛茶器具、煮茶火候都很講究,以此吸引顧客,使飲茶者流連忘返。與此同時,京城北京賣大碗茶興起,列入三百六十行中的一個正式行業。 清代,茶館業更甚,遍及全國大小城鎮。尤其是北京,隨著清代八旗子弟的入關,他們飽食之餘,無所事事,茶館成了他們消遣時間的好去處。為此,清人楊咪人曾作打油詩一首:“胡不拉兒(指一種鳥)架手頭,鑲鞋薄底發如油。閒來無事茶棚坐,逢著人兒喚'呀丟'。”特別是在康乾盛世之際,由於“太平父老清閒慣,多在酒樓茶社中”,使得茶館成了京中上至達官貴人,下及販夫走卒的重要生活場所。 清時北京茶館,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二葷鋪”,大多酒飯兼營,很有些廣東茶樓的味道,品茶嘗點,喝酒吃飯,實行“一條龍”經營。這些茶館的館名,多冠以“天”字,著名的有天福、天祿、天泰、天德等茶館。這種茶館,座位寬敞,窗明幾淨,擺設講究,用的茶多為香片,盛具是蓋茶碗,當屬上乘。二是清茶館,它只賣茶不售食,但多備有“手95談”(即象棋)和“筆談”(指謎語),用弈棋猜謎,招攬茶客。 也有採用上午下棋猜謎,下午聽評書大鼓的,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茶館還是中國文化藝術的發祥地。三是野茶館,它們多設在郊外鄉鎮,或大道兩旁,通常在綠樹蔭下,涼棚高搭,在那裡,坐的是高台土凳,盛具是粗砂陶瓷碗,喝的是大口大口的涼茶。這種野茶館,很有點茶攤的味道。 茶館在京城如此,其他城市也相繼效仿。在廣州,清代同治、光緒年間,“二厘館”茶樓已遍及全城,這種每位茶價僅二厘錢的茶館深受廣東人特別是勞動大眾的歡迎。他們常於早晨上工之前,泡上一壺茶,買上兩件美點,權作早餐,這種既喝茶又進餐的“一盅兩件”的生活習慣與生活方式,可以說是廣東人所特有的。至今,在廣州的百年老店還有陶陶居等,通常是一日三市,且以早茶為最盛。 在上海,茶館的興起始於同治初年,最早開設的有一同天、麗水台等,座樓二三層,窗門四敞,從早到晚,茶客如雲。清末,上海又開設了多家廣州茶樓式的茶館,如廣東路河南路口的同芳居、怡珍居等;在南京路、西藏路一帶先後又開設有大三元、新雅、東雅、易安居、陶陶居等多家,天天高朋滿座。當時上海茶館的茶客除了普通市民外,商人在這裡用暗語談買賣,記者在這裡採訪新聞,藝人在這裡說書賣唱,三教九流,無所不有。 在杭州,茶館遍布,茶客雲集。作者吳敬梓曾在乾隆年間遊覽西湖,對杭城茶館的描述著墨頗多,說到馬二先生步出錢塘門,過路聖因寺,上蘇堤,入淨慈,四次到茶館品茶。在一路上“賣酒的青樓高揚,賣茶的紅炭滿06中國茶經爐”。在吳山上,“單是賣茶的就有三十多處”。雖然這是小說,不能據以為史,但清代飲茶之風,茶館之盛,暴露無遺。 在南京,乾隆年間的著名茶館有鴻福園、春和園等,它們各佔一河之勝,臨河設館。茶館任客選茶,人們品茶憑欄觀水,並供應油酥餅、燒麥、春捲,茶客進食也十分方便。 近代,在中國,東南西北中,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集鎮,幾乎都有規模不等的茶館。特別自50年代以來,茶館經過改造,已成了人們飲茶消渴、休息娛樂、問訊敘誼的地方了。特別是在風景旅遊城市,茶室林立,隨處都可休息喝茶。 以杭州為例,茶室遍布西湖景點,在玉皇山頂、寶石山腰、雲棲竹徑、平湖秋月、龍井泉旁,乃至吳山上、九溪邊、三潭旁,皆有品茗小憩的茶室。這些茶室,多在湖山相映之處,建築別緻,裝飾典雅,更勝往昔,成了中外遊客的雲集會友之地。當今的茶館,按其經營特色而言,大致可分為三種形式: 一是歷史悠久的老茶館,多保存舊時風格,鄉土氣息比較濃厚,是普通百姓,特別是老年人的天地;二是60年代以來新建的茶室,通常採用現代建築,四周輔以假山、噴泉,室內有鮮花、字畫,並有瓜子、糖果出售,適合各階層人士光顧;三是露天茶室、棋園茶座、音樂茶座等等,坐的是軟墊靠椅,圍的是玻磚小桌,用的是細瓷或玻璃透明杯,它是人們品茗約會、切磋技藝、交流思想、文娛活動的聚集地,特別受到年輕人的歡迎。 至於深受群眾歡迎的流動式茶攤,現今仍隨處可見,但古代那種肩挑茶擔,穿街走巷式的賣茶攤,至今已很難見到了。 (朱自振、姚國坤) 茶座茶話會通常是指一種備有茶點的社交性集會,它簡單樸素,既不像我國古代茶宴那樣隆重豪華,也不像日本茶道那樣刻板循規,通過飲茶品點,達到暢敘友誼,寄託希望,交流思想,討論問題,互慶佳節,展望未來的目的,可謂是一種既隨和又莊重的集會形式。它順應中國人聚集一起飲茶聊天的習慣,人們藉茶引言,以茶助話,因此廣泛地運用於各種社交場合,可謂是近代世界最流行的社交集會形式。 茶話會,這一祖國茶葉文化的奇葩,流傳至今,究根追源,可以說已有千年以上歷史了。據新版《辭海》註釋:茶會的釋義之一是“用茶點招待賓客的社會聚會,也叫茶話會”。茶話的釋義是:“飲茶清談。方岳《入局》詩:'茶話略無塵土雜。'今謂有茶點的集會為茶話會。”所以,一般認為茶話會一詞是複合歷史上茶會和茶話兩辭演變而成的。另一種說法認為茶話會是在茶宴、茶會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的。它是隨著時代的進步,擯棄了過去茶宴、茶會那些費時忘業,以及排場奢靡的歷史陳跡,保留了品茗敘誼、論事的內容。兩種說法雖有差異,但比較接近,認為茶話會的出現,其雛型可追溯到茶會、茶宴和茶話。 據查,茶會最早見諸於唐代錢起的《過長孫宅與朗上人茶會》: 偶與息心侶,忘歸才子家。 26中國茶經言談兼藻思,綠茗代榴花。 岸幘看雲卷,含毫任景斜。 松喬若逢此,不復醉流霞。 詩中既描寫了參加茶會者的神態和感受,又讚美了以茶代酒,茶勝美酒的歡樂之情。 錢起(公元722~約780年),浙江吳興人,著名詩人,為天寶十年進士,“大歷十才子”之一,官居考功郎中、翰林學士之職。茶宴一詞亦可見諸於他的另一首茶詩《與趙莒茶宴》: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詩中對茶宴與會者用茶代酒作宴的感慨之情,寫得維妙維肖。 至於茶話一詞的出現,比前者要晚些,首見於宋代方岳的《入局》詩。這樣,如果屈指算來,茶話會這種儉樸崇實的風尚,在我國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了。以後,隨著我國茶葉的對外傳播,茶話會這種以茶為引的社交集會方式,也慢慢擴大到世界各地,逐漸成了各國人民的一種重要社交方式。 在英國,18世紀時茶話會已盛行於倫敦的一些俱樂部組織。詩人波普〔AlexanderPopeA. 〕曾為此寫過一首讚美詩: 佛壇上銀燈發著光,赤色炎焰正燒得輝煌。 銀茶壺瀉出火一般的湯,中國瓷器裡熱氣如潮漾,36陡然的充滿了雅味芳香,這美妙的茶話會真鬧忙。 時至今日,英國的學術界仍習慣於一邊品茗嘗點,一邊探討學問,進行學術和文化交流。這種做法,稱之為“茶杯精神”或“茶壺精神”。 日本是特別崇尚茶道禮儀的國家,但在城市中的商界和社會團體,在眾多的社交場合中,以茶話會的方式進行活動的也不乏其例。 東南亞各國更是將茶話會看作是一種高尚、文明的社交活動。 特別是進入20世紀以來,茶話會已成了全球最時興的社交集會形式。 在我國,特別是進入80年代以來,也在積極恢復和創導這一古老的傳統風尚,大如商議國家大事,歡迎各國使節,慶祝全國性的重大節日,小如開展文化學術交流,良辰喜慶,開張始業,等等,一般都採用茶話會的形式,特別是新春佳節,許多團體、單位總喜歡用茶話會的形式,“清茶一杯,辭舊迎新”。 茶話會不但質樸無華,而且機動靈活,形式簡便。如一個不超過一二十人的茶話會,只要用二三張圓桌,或用方桌拼成“一字形”、“U字形”進行;如是幾十人,甚至上百人的茶話會,可用圓桌分開圍坐,或用方桌分層拼成“U字形”進行;如果是在百人以上,大多是採用分桌圍坐的方式進行。在茶話會,上等佳茗當然是不可少的,應事先同茶杯、茶壺一道,分別放在攤有潔淨白布的桌子上。還需根據茶話46中國茶經會的內容與不同季節,在室內四周安放一些盆花,桌上佈置一些瓶花,以使人有幽雅、清心之感。另外,有條件的,還應增加一些四時鮮果和精美糕點。 茶話會開始時,通常先由主人致一個簡短的歡迎詞,隨即主賓之間,賓客之間,隨意品茗敘誼,談事抒見。其間,還得配有若干名穿著大方,訓練有素,懂得茶禮的服務員為大家倒水和服務。如果是比較大型的茶話會,在進行過程中,適當播放一些低音量、柔和的輕音樂,或在會結束前夕,插上幾段餘興節目,諸如相聲曲藝之類,增加一些茶話會的歡快氣氛,這也是常有的事。 音樂茶座是一種以品茗為引子的文化娛樂場所。其實,這種既品茶又娛樂的文化形式,在我國唐代已有先例,白居易的《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詩中,就有“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青娥遞舞應爭妙,紫筍齊嘗各鬥新”的詩句,記述當時兩州(常州、湖州)太守和一些社會名流在茶山(今浙江省長興縣顧渚山)共同一邊品嚐紫筍茶,一邊聽歌觀舞的歡樂情景。南宋時,杭州、北京等地茶司、茶坊內,有的是聚習學樂或叫唱之地,歌聲貫耳;有的鼓樂吹奏,講評書,說相聲。清代,在上海的一些茶樓裡,也有藝人說書賣唱。這些做法,很有現代的音樂茶座的味道。不過音樂茶座的正式出現,卻是20世紀以來的事。在我國,特別是在8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以及國內外文化交流的不斷加強,在一些大中城市裡,音樂茶座應運而生。 首先是各大賓館,為了滿足港澳同胞和外賓夜間文娛活動的需要,興辦了音樂茶座。接著,一些文娛場所也相繼仿效。它56受到了廣大群眾,特別是年輕人的喜愛。短短數年,如今音樂茶座已幾乎遍及大小城鎮,成了人民文化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音樂茶座一般都選擇在幽雅的場所,並配以柔和多彩的燈光,以飲茶品點,欣賞文藝為內容,給人以美好的享受,精神的滿足。 音樂茶座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人們可以品茶自娛,也可以約上二三知己,在音樂的伴奏下,翩翩起舞;還可以在啜飲納涼的同時,談心和進行各種交流。總之,在音樂茶座裡,因為有文明飲料茶為引子,有歌聲和樂曲相陪伴,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們忙裡偷閒,鬆弛身心,養精蓄銳,使得音樂茶座更富魅力了。 至於近年來新出現的市場茶座、技術茶座等等,可以說是音樂茶座的派生物。今後,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文化生活的不斷提高,茶座的形式將更趨於多樣化,內容也將更加豐富。 (姚國坤)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