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中國茶經-下

第3章 飲茶篇-2

中國茶經-下 陈宗懋 11663 2018-03-18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地處西北邊陲,是一個以維吾爾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區。維吾爾族人口約佔全區的三分之二。此外,還有漢、哈薩克、蒙古、回、柯爾克孜等民族。 維吾爾族以及居住在這裡的其他兄弟民族,平生酷愛喝茶,茶已成了當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把它看成與吃飯一樣重要。因此,長期以來,當地流行著一句俗語,叫做“寧可一日無米,不可一日無茶”。當地居民的體會是:“一日三餐有茶,提神清心,勞動有勁;三天無茶落肚,渾身乏力,懶得起床。”所以,他們把茶看作“神仙茶”,竟然連喝過的茶渣也捨不得丟棄。認為用茶渣餵馬飼驢,能使馬驢有神,毛色油光明亮。 維吾爾族雖然集中居住在同一區內,喝的又多是茯磚茶,但由於天山山脈橫亙新疆中部,使得區內天山南北氣候各異,91生產有別:北疆以畜牧業為主,人們多以放牧為生;南疆雖為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區,但沙漠外圍的沖積平原是水草豐茂、農產富饒的綠洲,人們多以農業為生。由於氣候環境、生產內容、食物結構、生活方式的不同,使得同一民族的喝茶要求、煮茶方法以及喝茶習慣都大相徑庭。大抵說來,北疆以喝加牛奶的奶茶為主,南疆以加香料的香茶為主,但不管奶茶和香茶,用的都是茯磚茶。

北疆的奶茶,對牧民來說,幾乎是達到家家戶戶,長年累月,終日必備的程度。通常在牧民的帳篷中間,懸掛著一把鋁製茶壺,壺底準對終日燃燒的煤爐之上,使熱氣騰騰的奶茶可以隨時取飲。做奶茶的方法並不復雜,一般先將茯磚茶敲成小塊,抓一把放入盛水八分滿的茶壺內,放在煤爐上烹煮,直至沸騰4~5分鐘後,加上一碗牛奶或幾個奶疙瘩和適量鹽巴,再讓其沸騰5分鐘左右,一壺熱乎乎、香噴噴、咸滋滋的奶茶就算制好了。如果一時喝不光,還可再加上若干水、茶葉、奶子和鹽巴,讓其慢慢烹煮,以便隨時有奶茶可喝。 北疆牧民喝奶茶,早、中、晚三次是不可少的,中老年牧民還得上午和下午各增加一次。有的甚至一天要喝七八次。 如果有客從遠方來,那麼,主人就會迎客入帳,席地圍坐,好客的女主人當即在地上鋪上一塊潔淨的白布,獻上烤羊肉、馕(一種用麥粉烘烤而成的圓餅)、奶油、蜂蜜、蘋果等招待,再奉上一碗奶茶。在一邊談事敘誼,一邊喝茶進食的同時,女主人始終在旁為客人敬茶勸吃。如果客人已經吃飽喝足了,按當地的習慣,只須在女主人獻茶時,用右手分開五指,輕輕02中國茶經在茶碗上一蓋,就表示:“謝謝!請不用再加了。”這時,主人也就心領神會,不再加茶了。喝奶茶,對初飲者來說,會感到滋味濃澀而不大習慣,但只要在高寒、少蔬菜、多食奶肉的北疆住上十天半月,就會感到喝奶茶實在是一種補充維生素和營養,以及幫助去膩消食不可缺少的飲料。對當地牧民“不可一日無茶”之說,也就不解自通了。

南疆的香茶,用的茶葉與煮奶茶相同,只是最後加入的佐料,並不是牛奶與鹽巴,而是用胡椒、桂皮等香料碾碎而成的細末。煮香茶用的通常是一把銅質長頸茶壺或搪瓷茶壺,為防止倒茶時茶渣、香料混入茶場,在壺嘴上往往套有一個網狀的過濾器。 南疆老鄉喝香茶,大多是日喝三頓,與早、中、晚三餐同時進行。通常是一邊吃馕,一邊喝香茶。在那裡,與其說茶是一種飲料,還不如說茶是一種湯料,實在是一種以茶代湯,用茶作菜之舉。現代醫藥學表明:胡椒能開胃,桂皮可益氣,茶葉能提神,這樣,三者相互調補,相得益彰,使茶的藥理作用有所加強。難怪當地老鄉把香茶看作“既是一種營養食品,又是一種保健飲料”,看得如同吃飯一樣重要。 (姚國坤)

西藏有“世界屋脊”之稱,這里地勢高亢,空氣稀薄,氣候乾旱、高冷,當地百姓大多信奉喇嘛教,以放牧和種旱地作物為主,蔬菜瓜果很少,常年以奶肉、糌粑為主食。 “其腥12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茶葉是當地人民營養補充的主要來源,成了不可缺少的生活食品。目前,西藏的年人均茶葉消費量達15公斤左右,為全國各省、區之冠。 藏族飲茶,有喝清茶的,有喝奶茶的,也有喝酥油茶的,名目較多,但喝得最普遍的還是酥油茶。酥油茶是一種在茶湯中加入酥油等原料,再經特殊方法加工而成的茶。所謂酥油,就是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用勺攪拌,倒入竹桶內,冷卻後凝結在溶液表面的一層脂肪。至於茶葉,一般選用的是緊壓茶類中的普洱茶、金尖等。酥油茶的加工方法比較講究,一般先用鍋子燒水,待水煮沸後,再用刀子把緊壓茶搗碎,放入沸水中煮,約半小時左右,待茶汁浸出後,濾去茶葉,把茶汁裝進長圓柱形的打茶桶內。與此同時,用另一口鍋煮牛奶,一直煮到表面凝結一層酥油時,把它倒入盛有茶湯的打茶筒內,再放上適量的鹽和糖。這時,蓋住打茶筒,用手把住直立茶筒之中、能上下移動的長棒,不斷舂打。根據藏民的經驗,直到筒內聲音由“咣當,咣當”變成“嚓吚,嚓吚”時,茶、酥油、鹽、糖等即已混為一體,酥油茶就打好了。

打酥油茶用的茶筒,多為銅質,甚至有用銀製的。而盛酥油茶用的茶具,多為銀質,甚至還有用黃金加工而成的。茶碗雖以木碗為多,但常常是用金、銀或銅鑲嵌而成。更有甚者,有用翡翠製成的,這種華麗而又昂貴的茶具,常被看作是傳家之寶。而這些不同等級的茶具,又是人們財產擁有程度的標誌。 由於酥油茶是一種以茶為主料的多種原料混合而成的液22中國茶經體,所以,滋味多樣,喝起來澀中帶甘,咸裡透香,它既可暖身,又能增加抗寒力,可謂風格獨闢,其效勝茶。在西藏草原和高原地帶,人煙稀少,家中很少有客登門。偶爾有客臨門,可以招待的東西不多,加上酥油茶本身俱有的獨特作用,自然成了熱忱款待賓客的珍貴之物了。 喝酥油茶是很講究禮節的,大凡賓客上門入座後,主婦立即會奉上糌粑,這是一種用炒熟的青稞粉和茶汁調製成的粉糊,也有捏成團子狀的。隨後,再分別遞上一隻茶碗,主婦很有禮貌地按輩份大小,先長後幼,向眾賓客一一倒上酥油茶,再熱情地邀請大家用茶。這時,主客一邊喝酥油茶,一邊吃糌粑,這種不可多見的飲茶風俗,對多數人而言,真有別開生面之感。不過,按當地的習慣,客人喝酥油茶時,不能端碗一喝而光,這種狼吞虎咽的喝茶方式,被認為是不禮貌、不文明的。一般每喝一碗茶,都要留下少許,這被看作是對主婦打茶手藝不凡的一種讚許,這時,主婦早已心領神會,又來斟滿。如此二三巡後,客人覺得不想再喝了,就把剩下的少許茶湯有禮貌地潑在地上,表示酥油茶已喝飽了,當然主婦也不再勸喝了。

由於藏族喝酥油茶有著比其他民族喝茶更為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論男女老少,達到人人皆飲的程度,每天喝茶多達20碗左右,很多人家常把茶壺放在爐上,終日熬煮,以便隨取隨喝。當地有一種風俗,當喇嘛祭祀時,虔誠的教徒要敬茶,有錢的富庶要施茶。他們認為,這是“積德”、“行善”。所以,在西藏一些大的喇嘛寺裡,往往備有一個特大的茶鍋,鍋口直徑達1.5米以上,可容茶水數擔,在朝拜時煮32水熬茶,供香客取喝,算是佛門的一種施捨。在男婚女嫁時,藏族兄弟視茶為珍貴禮品,它像徵婚姻美滿和幸福。 酥油茶始於何時,已無法考證。傳說,它的最早出現還與文成公主有關,是唐代文成公主進藏時帶去茶葉,經過多次反複調制,逐漸形成如今這種喝起來香噴噴、油滋滋的酥油茶的。所以時到今日,只要有客自遠方來,藏族同胞往往會談起這段佳話,以緬懷文成公主。

(姚國坤) 與新疆、西藏的牧民一樣,蒙古族人民喜歡喝與牛奶、鹽巴一道煮沸而成的鹹奶茶。 蒙古族同胞喝的鹹奶茶,用的多為青磚茶和黑磚茶,並用鐵鍋烹煮,這一點與藏族打酥油茶和維族煮奶茶時用茶壺的方法不同。但是,烹煮時,都要加入牛奶,習慣於“煮茶”,這一點又是相同的。這是由於高原氣壓低,水的沸點在100℃以內;加上磚茶不同於散茶,質地緊實,用開水沖泡,是很難將茶汁浸出來的緣故。 煮咸奶茶時,應先把磚茶打碎,並將洗淨的鐵鍋置於火上,盛水2~3公斤。至水沸騰時,放上搗碎的磚茶約25克。 再沸騰3~5分鐘後,摻入奶子,用量為水的五分之一左右;少頃,按需加入適量鹽巴。等整鍋奶茶開始沸騰時,就算把咸奶茶煮好了。

煮咸奶茶看起來比較簡單,其實滋味的好壞,營養成分42中國茶經的多少,與煮茶時用的鍋,放的茶,加的水,摻的奶,燒的時間,以及先後次序都有關係。如茶葉放遲了,或者將加入茶與奶的次序顛倒了,茶味就會出不來。而燒煮時間過長,又會使咸奶茶的香味逸盡。蒙古族同胞認為,只有器、茶、奶、鹽、溫五者相互協調,才能煮出鹹甜相宜、美味可口的鹹奶茶來。為此,蒙古族婦女都練就了一手烹煮咸奶茶的功夫,可謂個個都是煮茶能手。大凡姑娘從懂事開始,做母親的就會悉心地向女兒傳授煮茶技藝。姑娘出嫁時,婆家迎親後,一旦舉行好婚禮,新娘就得當著親朋好友的面,顯露一下煮茶的本領。並將親手煮好的鹹奶茶,敬獻給各位賓客品嚐,以示身手不凡,家教有方。要不,就會有缺少教養之嫌。

蒙古族人酷愛喝茶。其他地區的人都說,“一日三頓飯” 是不可少的,但蒙古族往往是“一日三次茶”,卻只習慣於“一日一頓飯”。每日清晨起來,主婦們先煮上一鍋咸奶茶,供全家整天喝用。蒙古族喜歡喝熱茶,早上一邊喝茶,一邊吃炒米。早茶後,將其餘的鹹奶茶放在微火上暖著,以便隨需隨取。通常一家人只在晚上放牧回家後才正式用一次餐,但早、中、晚三次喝咸奶茶一般是不能少的。如果晚餐吃的牛羊肉,那麼,睡覺前全家還會喝一次茶。至於中、老年男子,喝茶的次數就更多。所以,蒙古族人民平均茶年消費量高達8公斤左右,多的在15公斤以上。 蒙古族人民如此重飲(茶)輕吃(食),卻又身強力壯,這固然與當地牧區氣候、勞動條件有關,但還由於咸奶茶的營養豐富,成分完全;加之蒙古族喝茶時常吃些炒米、油炸果之類充飢的緣故。

52(姚國坤) 竹筒香茶的傣語叫“臘跺”,拉祜語叫“瓦結那”,是傣族和拉祜族人民別具風味的一種飲料。 傣族世代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氣候的肥美富饒的壩子,主要聚居在雲南西雙版納、德宏兩自治州和耿馬、孟連兩自治縣,人口83.6萬人,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漢代史載的“滇越”,“撣”就是傣族的先民。唐代史稱為“金齒”、“銀齒”、“黑齒”、“白衣”,宋代沿稱“金齒”、“白衣”,元、明寫作“白夷”,清代以來稱為“擺夷”。 拉祜族是分佈在雲南瀾滄、孟連、耿馬、滄源、勐海、西盟等邊境縣的山區民族之一。 “拉祜”是用一種特殊方法烤吃虎肉的意思。拉祜語稱虎為“拉”,稱在火邊把肉烤到發香的程度為“祜”。因此,拉祜族被稱為“獵虎的民族”,人口約30萬。

竹筒香茶因原料細嫩,又名“姑娘茶”,產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勐海縣。 竹筒香茶的製法有兩種:一是採摘細嫩的一芽二三葉,經鐵鍋殺青、揉捻,然後裝入生長一年的嫩甜竹(又叫香竹、金竹)筒內,這樣製成的竹筒香茶既有茶葉的醇厚茶香,又有濃郁的甜竹清香;又一制法是將一級曬青春尖毛茶0.25公斤,放入小飯甑裡,甑子底層堆放厚度6~7厘米浸透了的糯米,甑心墊一塊紗布,上放毛茶,約蒸15分鐘,待茶葉軟化62中國茶經充分吸收糯米香氣後倒出,立即裝入準備好的竹筒內。這種方法製成的竹筒香茶,三香齊備,既有茶香,又有甜竹的清香和糯米香。竹筒的筒口直徑為5~6厘米,長22~25厘米,邊裝邊用小棍築緊,然後用甜竹葉或草紙堵住筒口,放在離炭火高約40厘米的烘茶架上,以文火慢慢烘烤,約5分鐘翻動竹筒一次,待竹筒由青綠色變為焦黃色,筒內茶葉全部烤乾時,剖開竹筒,即成竹筒香茶。 竹筒香茶外形為竹筒狀的深褐色圓柱,具有芽葉肥嫩,白毫特多,湯色黃綠,清澈明亮,香氣馥郁,滋味鮮爽回甘的特點。只要取少許茶葉用開水沖泡5分鐘,即可飲用。 傣族和拉祜族在田間勞動或進原始森林打獵時,常常帶上製好的竹筒香茶。在休息時,他們砍上一節甜竹,上部削尖,灌入泉水在火上燒開,然後放入竹筒香茶再燒5分鐘,待竹筒稍變涼後慢慢品飲。如此邊吃野餐,邊飲竹筒香茶,別有一番情趣。飲用竹筒香茶,既解渴,又解乏,令人渾身舒暢。 竹筒香茶耐貯藏。將製好的竹筒香茶用牛皮紙包好,擺在乾燥處貯藏,品質常年不變。 (蘇芳華) 納西族有23.6萬人,主要聚居在滇西北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以及寧蒗、永勝、維西、中甸、德欽等地。此外四川省鹽源、木里等縣也有少量分佈。納西族主要生活在雲南省72的高山峽谷地區,海拔多在兩千公尺以上。由於海拔高,氣候乾燥,主食雜糧,缺少蔬菜,茶葉早已成為他們必不可少的生活資料。普遍反映,一天不喝茶就頭昏腦脹,四肢無力,影響出工,嚴重的甚至起不了床,害“茶病”。 衝鹽巴茶是納西族較為普遍的飲茶方法。居住在這裡的傈僳族、漢族、普米族、苗族、怒族等民族也常飲鹽巴茶。其製法是先將特製的、容量約200~400毫升的小瓦罐洗淨後放在火塘上烤燙,抓一把青毛茶(約5克)或掰一塊餅茶放入罐內烤香,再將火塘旁茶壺裡的開水沖入瓦罐,罐內茶水即沸騰起來,衝出泡沫。有的地方將第一道茶汁倒掉,因為不太乾淨。第二次再向瓦罐中衝入開水至滿,待沸騰停止後,將一塊鹽巴放在罐內茶水中,再用筷子攪拌三五圈,將茶汁倒入茶盅,一般只倒至茶盅的一半,再加入開水沖淡,就可飲用。邊飲邊煨,一直到瓦罐中的茶味消失為止。這種茶湯色橙黃,既有強烈的茶味,又有鹹味,喝起來特別解除疲勞。一般每烤一次可以沖飲三四道。由於地處高寒地帶,蔬菜缺少,故常以喝茶代替蔬菜。現在,這裡的民族有的已發展到全家每人一個茶罐,“包穀(玉米)粑粑鹽巴茶,老婆孩子一火塘”。茶葉已成為他們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每日必飲三次茶,清早起來喝一次,一邊吃包穀粑粑或在火塘里煨熟的麥麵粑粑,吃飽喝足後,再去勞動。中午和晚上勞動回來後又喝一次茶。 “早茶一盅,一天威風;午茶一盅,勞動輕鬆;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動。”已成為納西族的飲茶諺語。當到這些民族家中去作客時,他們會立即搬來一條板凳,遞給客人一個茶盅,一邊喝茶,一邊閒聊,話匣子82中國茶經就這樣打開了。 “龍虎鬥”的納西語叫“阿吉勒烤”,其飲用方法非常有趣,也是他們用以治療感冒的藥用茶。將茶放在小陶罐中烘烤,待茶焦黃後,衝入開水,像熬中藥一樣,熬得濃濃的。同時,將半杯白酒倒入茶盅,再將熬好的茶汁衝進酒裡(注意不能將酒倒入茶裡),這時茶盅發出悅耳的響聲,響聲過後,就可以飲用了。有些還加上一個辣子。據當地人說,喝一杯龍虎鬥,周身出汗,睡一覺後就感到頭不昏,渾身有力,感冒也好了。 (蘇芳華) 傈僳族有46.7萬人,主要聚居於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喝雷響茶是傈僳族的風尚。 雷響茶是酥油茶的一種。先用一個能煨750克水的大瓦罐將水煨開,再把餅茶放在小瓦罐裡烤香,然後將大瓦罐裡的開水加入小瓦罐熬茶。熬5分鐘後,濾出茶葉渣,將茶汁倒入酥油筒內。倒入兩三罐茶汁後加入酥油,再加事先炒熟、碾碎的核桃仁、花生米、鹽巴或糖、雞蛋等。最後將一鑽有一個洞的放在火中燒紅的鵝卵石放入酥油筒內,使筒內茶汁“哧哧”作響,猶如雷響一般。響聲過後馬上使勁用木杵上下抽打,使酥油成為霧狀,均勻溶於茶汁中。打好後倒出,趁熱飲用。這樣飲用能增進茶汁的香味和濃度。 (蘇芳華) 布朗族是“濮人”的後裔,共有5.8萬人,主要聚居在雲南勐海縣的布朗山,以及西定和巴達等山區。鎮康、雙江、臨滄、景東、瀾滄、墨江等縣也有部分散居和雜居,多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他們習慣常年吃酸茶。 酸茶的製茶時間一般在五六月份。高溫高濕的夏茶季節,將採下的幼嫩鮮葉煮熟,放在陰暗處10餘日讓它發霉,然後裝入竹筒內再埋入土中,經月餘即可取出食用。酸茶吃時是放在口中嚼細嚥下,它可以幫助消化和解渴。這是供自食或互相饋贈的禮物。 (蘇芳華) 白族散居在我國西南地區,但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這是一個十分好客的民族。白族人家,不論在逢年過節,生辰壽誕,男婚女嫁等喜慶日子裡,還是在親朋好友登門造訪之際,主人都會以“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款待賓客。 三道茶,白語叫“紹道兆”,是白族待客的一種風尚,大凡賓客上門,主人一邊與客人促膝談心,一邊吩咐家人忙著架火燒水。待水沸開,就由家中或族中最有威望的長輩親自司茶,先將一隻較為粗糙的小砂罐,置於文火之上烘烤。待03中國茶經罐烤熱後,隨即攝取一撮茶葉放入罐內,並不停地轉動罐子,使茶葉受熱均勻。但等罐中茶葉“啪啪”作響,色澤由綠轉黃,且發出焦香時,隨手向罐中註入已經燒沸的開水。少頃,主人就將罐中翻騰的茶水傾注到一種叫牛眼睛盅的小茶杯中。但杯中茶湯容量不多,白族認為,“酒滿敬人,茶滿欺人”,所以,茶湯僅半杯而已,一口即乾。由於此茶是經烘烤、煮沸而成的濃汁,因此,看上去色如琥珀,聞起來焦香撲鼻,喝進去滋味苦澀。衝好頭道茶後,主人就用雙手舉茶敬獻給客人,客人雙手接茶後,通常一飲而盡。此茶雖香,卻也夠苦,因此謂之“苦茶”。白族稱這第一道茶為“清苦之茶”。它寓意做人的道理:“要立業,就要先吃苦。” 喝完第一道茶後,主人會在小砂鍋中重新烤茶置水(也有用留在砂罐內的第一道茶重新加水煮沸的)。與此同時,將盛器牛眼睛盅換成小碗或普通杯子,內中放上紅糖和核桃肉,沖茶至八分滿時,敬於客人。此茶甜中帶香,別有一番風味。 如果說第一道茶是苦的,那麼,苦盡甜來,第二道茶就叫甜茶了,白族人稱它為糖茶或甜茶。它寓意“人生在世,做什麼事,只有吃得了苦,才會有甜香來”。 第三道茶更有意思,主人先將一滿匙蜂蜜及3~5粒花椒放入杯(碗)中,再衝上沸騰的茶水,容量多以半杯(碗)為度。客人接過茶杯時,一邊晃動茶杯,使茶湯和佐料均勻混和;一邊“呼呼”作響,趁熱飲下。此茶喝起來回味無窮,可謂甜、苦、麻、辣,各味俱全。因此,白族稱它為“回味茶”。有的主人更是別出心裁,取來一張用牛奶熬製而成的乳扇,將它置於文火上烘烤,當乳扇受熱起泡呈黃色時,隨即13用手揉碎將它加入第三道茶中。這種茶喝起來,既能領略茶香茶味,還能嚐到白族傳統食品的風味。更是回味無窮。它寓意人們,要常常“回味”,牢牢記住“先苦後甜”的哲理。 大凡主人款待三道茶時,一般每道茶相隔3~5分鐘進行。另外,還得在桌上放些瓜子、松子、糖果之類,以增加品茶情趣。 據說,白族的三道茶當初只是長輩對晚輩求學、學藝、經商,以及新女婿上門時的一種禮俗。它的形成,還伴隨著一個富有哲理的傳說:在很久以前,在大理蒼山腳下,住著一位手藝高超的老木匠。他帶有一個徒弟,學了多年還不讓出師。一天,他對徒弟說:“你作為一個木匠,會雕會刻,還只學到一半功夫。要是跟我上山,你能把大樹鋸倒,鋸下板子,扛得回家,才算出師。”徒弟不服氣,就跟著師父上山,找到一棵大麻栗樹,立即鋸起樹來。但還未等徒弟將樹鋸成板子,已覺口乾舌燥,只好懇求師父讓他下山取水解渴,但師父不依。到傍晚時分,還未鋸完板子,徒弟再也忍受不住了,只好隨手抓了一把樹葉,放進口裡咀嚼,想用來解渴。師父看了徒弟又皺眉頭,又咂舌的樣子,笑著問徒弟:“味道如何?” 徒弟只好實說:“好苦啊!”師父這時才語重心長地說:“你要學好手藝,不先吃點苦頭怎行啊?”這樣一直到日落西山,板子雖然鋸好,但徒弟已筋疲力盡,累倒了。這時,師父從懷裡取出一塊紅糖遞給徒弟,鄭重地說:“這叫先苦後甜!”徒弟吃了這塊糖後,覺得口不渴了,精神也振作了。於是趕快起身,把板子扛回家。從此以後,師父就讓徒弟出師了。分別時,師父舀了一碗茶,放上些蜂蜜和花椒葉,讓徒弟喝下23中國茶經去後,問道:“此茶是苦是甜?”徒弟答曰:“甜、苦、麻、辣,什麼味都有。”師父聽了,哈哈大笑,說道:“這茶中情由,跟學手藝、做人的道理差不多,要先苦後甜,還得好好回味。” 自此開始,白族的三道茶就成了晚輩學藝、求學時的一套禮俗。以後,應用範圍日益擴大,成了白族人民喜慶迎客,特別是在新女婿上門、子女成家立業時,長輩諄諄告誡晚輩的一種形式。 今天,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的提高,白族三道茶的理料已有所改變,內容更為豐富,但“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基本特點依然如故,成了白族人民的一種傳統風尚。 此外,在白族居住地區,還盛行喝雷茶,白語叫它為“扣兆”。這是一種十分富有情趣的飲茶方式。飲茶時,大家團團圍坐,主人將剛從茶樹上采回來的芽葉,或經初製而成的毛茶,放入一隻小砂罐內,然後用鉗夾住,在火上烘烤。片刻後,罐內茶葉“劈拍”作響,並發出焦糖香時,隨即向罐內衝入沸騰的開水,這時罐內立即傳出似雷響的聲音,與此同時,客人們的驚訝聲四起,笑聲滿堂。由於這種煮茶方法能發出似雷響的聲音,響雷茶也就因此得名。據說,這還是一種吉祥的象徵。一當響雷茶煮好後,主人就提起砂罐,將茶湯一一傾入茶盅,再由小輩女子用雙手捧盅,奉獻給各位客人,在一片讚美聲中,主客雙方一邊喝茶,一邊敘誼,預示著未來生活的幸福美滿和吉祥如意。 (姚國坤) 土家族主要居住在川、黔、湘、鄂四省交界的武陵山區一帶,這裡到處古木參天,綠樹成蔭,有“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之譽,是我國的旅遊勝地之一。由於當地生態環境適宜種茶,所以歷史上一直是我國優質茶和許多名茶的重要產地。山美、茶美,固能引人入勝,而土家族同胞喝擂茶的習俗,更令人叫絕不已。 擂茶,又名三生湯。此名的由來,說法有二:一是因為擂茶是用生葉(指茶樹上新鮮的幼嫩芽葉)、生薑和生米等三種生原料加水經烹煮而成,故而得名。二是傳說三國時,張飛曾帶兵進攻武陵壺頭山(今湖南省常德縣境內),路過烏頭村時,正值炎夏酷暑,軍士個個精疲力竭;加之當時這一帶正好瘟疫蔓延,使得張飛部下數百將士病倒,竟連張飛本人也未能倖免。正在危難之際,村上一位老草醫因有感於張飛部屬的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為此,特獻祖傳除瘟秘方擂茶,親研擂茶,分予將士。結果,茶(藥)到病除。為此,張飛感激不已,稱老漢為“神醫下凡”。說:“這是三生有幸!”從此以後,人們也就稱擂茶為三生湯了。 製作擂茶時,一般先將生葉、生薑、生米按各人口味,用一定比例倒入山楂木製成的擂缽中,用力來回研搗,直至三種原料混合研成糊狀時,再起缽入鍋,加水煮沸,便成了擂茶。由於茶葉能提神祛邪,清火明目;生薑能理脾解表,去濕髮汗;生米能健脾潤肺,和胃止火。所以,擂茶有清熱解43中國茶經毒,通經理肺的功效。說擂茶是一種治病的良藥,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由於喝擂茶有諸多的好處,對高寒多濕的山區人民更是如此,因此喝擂茶自然成了當地的一種習俗。於是,世代相傳,甚至連當地居住的一些其他民族也都養成了喝擂茶的習慣。一般人們中午幹活回家,在吃飯之前,總以先喝上幾碗擂茶為快。有的老年人甚至一日三頓,一頓幾碗,只要一天不喝擂茶,就會感到全身乏力,精神不爽。視喝擂茶像吃飯一樣重要,稱“一日三餐茶飯,總是不能少的”。良宵吉日,擂茶自然是不可缺少的佳品;土家族人民把它當作是招待親友的一道“點心”。不過,由於每個人嗜好不同,有在擂茶中加入白糖或鹽巴的,甚至還有加入花生米、芝麻、爆米花之類的,所以,一旦呷茶入口,甜、苦、辣、澀、咸都有,可謂五味俱全。倘若一碗落肚,真能舒身提神,才算領略了擂茶“既是飲料能解渴,又是良藥可治病”的道理。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擂茶的製作和選料更為講究,在許多場合,喝擂茶還配上許多美味可口的小吃,既有“以茶代酒”之意,又有“以茶作點”之美,如此喝擂茶,更有樂趣在其間。擂茶的製作亦有所改進,通常將炸得金黃色的芝麻,炒得油亮的花生,拌進茉莉花茶,再加上雪亮的白沙糖,拌勻擂碎,然後衝入沸水調製成擂茶,它像豆漿,似乳汁,喝起來清涼可口,滋味甘醇,又有防病健身、延年抗衰之效。 (姚國坤) 在桂北、湘南交界地區和貴州遵義地區,聚居著許多侗、苗、瑤兄弟民族,他們與漢、壯、回、水等民族世代相處,十分熱情好客。住在這裡的人們,雖然衣、食、住、行等風俗習慣有別,但都喜歡家家打油茶,人人喝油茶。特別是喜慶節日,或親朋貴賓登門時,他們更是以打法講究、佐料精選的油茶款待客人。在平日,一家人每天都免不了要喝上幾碗油茶湯,以卻邪祛濕,抖擻精神,預防感冒。 油茶始於何時,尚無資料可以考證。世居在當地的一些“壽星”,也只知道是世代相傳。他們認為:“清茶喝多了要肚脹,油茶吃多了反覺神清氣爽。”所以,當地盛行著一句讚美喝油茶的順口溜:“香油芝麻加蔥花,美酒蜜糖不如它。一天油茶喝三碗,養精蓄力有勁頭。”可見,居住在那裡的人們,已經把喝油茶看作如同吃飯一樣重要。 打油茶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采。 “打”實際上是“做”的意思,一般經過四道程序。首先是點茶。打油茶用的茶通常有兩種:一是專門烘炒的末茶,二是選用茶樹上的幼嫩芽葉,具體要根據茶樹生長季節和各人的口味愛好而定。其次是作料。打油茶用的作料,除茶葉和米花外,還備有魚、肉、芝麻、花生、蔥、薑等和食油(通常用茶油)。三是煮茶。先生火,待鍋底燒熱時,放油入鍋,但等油面冒青煙時,立即向鍋內倒入茶葉,並用鍋鏟不斷翻炒,當茶葉發出清香時,再加上芝麻、花生米、生薑之類。少頃,放水加蓋,煮沸3~563中國茶經分鐘,待茶湯快要起鍋時,再撒上一把蔥薑。這時,才算把又鮮、又香、又爽,卻又不失茶味的油茶打好了。如果這種油茶是用來招待客人的,那麼還得進行第四道工序,就是配茶。一般得在已經打好的油茶中,分別放上各種菜餚或食品。 由於加入作料的不同,所以,有魚子油茶、糯米油茶、米花油茶、艾葉粑油茶之分。油茶已成了當地生活的必需品和待人接客的高尚禮遇。倘若款待的是高朋至親,那麼按當地的習慣,還得請村里打油茶的“高手”出場,專門炒製美味香脆的食物,諸如炸雞塊、炒豬肝、爆蝦子,等等,分別裝入碗內。然後,把剛打好的油茶趁熱注入盛有食品的茶碗中。接著便是奉茶了。奉(油)茶是十分講禮節的,通常當主人快要打好油茶時,就招呼客人圍桌入座,主人彬彬有禮地將筷子一一放在客人前面的方桌上。少頃,主人用雙手分別向賓客奉上油茶,而眾賓客隨即用雙手接茶,並欠身含笑點頭致謝。此時,主人和藹可親地連聲道“記協,記協”(意即請用茶);接著,客人開始喝油茶。為了表示對主人熱忱好客的回敬,為了讚美油茶生香可口的美味,客人喝油茶時,總是邊吃邊啜,贊口不已。一碗吃光,主人馬上添加食物,再喝兩碗。按照當地風俗,客人喝油茶,一般不少於三碗,這叫“三碗不見外”。 其實,油茶與其說是茶湯,還不如說它是一道茶葉菜餚;與其說是喝油茶,還不如說是吃油茶。這種獨特的茶葉泡煮方法,妙趣橫生的飲茶方式,以及如此奇異的待人接物禮儀,即使平生享受一次,亦有終生難忘之感。 (姚國坤) 回族主要居住在我國的大西北,特別在甘肅、寧夏、青海三省(區)最為集中。由於這里地處高原,氣候寒冷,蔬菜供應困難,奶製品是當地的主要食品之一。而茶葉中存在的大量維生素類物質,正好可以補充蔬菜的不足。茶葉中存在的大量多酚類物質,又正好有助於去除油膩,幫助消化,以利人們對奶製品的吸收。所以,在歷史上,茶葉一直是當地人民不可缺少的生活資料,一般成年人每月用茶量達1公斤左右,老年用茶量更多。至於飲茶方式,更是多種多樣。大致說來,在城市習慣於清茶泡飲;在牧區習慣於奶茶煮飲。而在廣大農牧區眾多的飲茶方式中,最稱奇特的要算是喝罐罐茶了。 罐罐茶通常以中下等炒青綠茶為原料,經加水熬煮而成,所以,煮罐罐茶,又稱熬罐罐茶。熬煮罐罐茶的茶具,表面看來,簡陋粗糙。煮茶用的罐子,高不足10厘米,口徑不到5厘米,腹部稍大些,直徑也不超過7厘米,可謂小矣!至於罐子的質地,是用土陶燒製而成的。就整體而言,猶如一隻縮小了的粗陶壇缽。但當地認為:“用土陶罐煮茶,不走茶味;用金屬罐煮茶,會變茶性。”與此相搭配的是喝茶用的茶杯,是一隻形如酒盅大小的粗瓷杯。當地人認為:“用小粗瓷杯泡茶,能保色保香。”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宋代審安老人撰的《茶具圖贊》中,稱讚小茶罐能起到“養浩然之氣,發沸騰之聲,以執中之能,輔成湯之德”的作用。明代馮可賓83中國茶經的《岕茶箋》中曾談到:“茶壺以小為貴,每賓壺一把,任其自酌自飲為得趣。”“壺小,香不渙散,味不耽擱。”用現代科學的觀點來看,用金屬類罐(杯)子煮茶泡茶,在加熱沖泡過程中,金屬物質會與茶葉中滋味的主要構成物質多酚類發生氧化作用,從而產生另一種新的物質,這樣,當然會使茶味“走樣”了。而土陶卻不然,由於土陶通透性好,散熱快,不易使茶湯產生異味,因此,用土陶茶具煮茶泡茶,自然有利於保香、保色和保味了。 熬煮罐罐茶的方法比較簡單,與煎中藥大致相仿。煮茶時,先在罐子中盛上半罐水,然後將罐子放在點燃的小火爐上,一旦到罐內水沸騰時,放入茶葉5~8克,邊煮邊拌,使茶、水相融,茶汁充分浸出,這樣經2~3分鐘後,再向罐內加水至八成滿,直到茶水再次沸騰時,罐罐茶才算熬煮好了。 這時,即可傾湯入杯。由於罐罐茶的用茶量大,又是經熬煮而成的,所以,茶汁甚濃,一般不慣於喝罐罐茶的人,會感到又苦又澀。好在喝罐耀茶的杯子容量很小,不可能如同喝大碗茶一般,大口大口地喝下去。但對長期生活在那裡的人們來說,早已習慣成自然了,一般在上午上班前和下午下班後,少不了得喝上幾杯罐罐茶。他們認為:“只有喝罐罐茶才過癮。”還說:“喝罐罐茶有四大好處:提精神、助消化、去病魔、保康健。”其實,這種喝罐罐茶習慣的形成,與當地的人文地理、生活環境是相聯繫的。 (姚國坤)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