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和佛陀賞花去

第5章 揮別心中楊柳愁緒(03)

和佛陀賞花去 释见介 760 2018-03-18
在台北的大安森林公園內,也種著楊柳。每天經過公園,只見池畔楊柳青青。長日午後,參差綠柳隨風飛舞;薄暮時分,昏黃街燈映垂柳。 從荒郊古道到城市公園,楊柳岸總是曉風殘月。就像人生的聚散,古今皆然。 楊柳與離別的關係,從“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柳管別離”可得知。據說古老的便已記錄“昔我住矣,楊柳依依。”中國人真是個懂得以景抒情的浪漫民族,不僅借柳傷別──“風靜楊柳垂,看花又別離。幾年同在此,今日各驅弛。”在離別時刻,更折柳相送,一方面代表“挽留” (柳字諧音為“留”),同是更祝福離去的人,能似離枝的柳條隨地而生般,在異鄉隨遇而安。 我看著煙霧迷離的楊柳樹,想著自古以來,千絲縷的惱人離愁,可不是嗎?悲歡離合的故事,從未在人間消失,多少離恨就在煙柳斷腸處。年齡愈長,愈感覺人生實有太多的無奈,其中最無奈的便是“愛別離苦”。偏偏天下無不散筵席,聚散匆匆,讓人迷茫錯愕。尤其是在陌生的街頭,偶遇久違故人,短暫的相會交談,轉眼又各自消失在蒼茫人海中。

想起杜甫的“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李益的“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詩中所寫的,是人生多麼真實的境遇與心情啊!浮生若夢,聚散怎由人呢?重逢,不知何年何月!煙水淒迷中,只有滿懷祝福,折柳贈別了。 行經公園內觀音菩薩雕像前,小徑上總有虔誠祈求的身影。路旁年年柳色新,菩薩就在萬丈塵囂中,慈眼望著相聚又別離的人們…… 我突然明白:生命有許多苦難與無奈,只有觀世音菩薩,才能度一切苦厄啊!儘管無常飛逝、世理茫茫,但若能時時提醒自己,如實活在當下、不駐足於過去、不停留於傷感,適時揮別心中的愁緒,“照見五蘊皆空,遠離顛倒夢想”就能超越一些生命的困境。

(本圖片由吳曉丹提供)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