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尋覓在微山湖上

第21章 沉沉浮浮金山寺

尋覓在微山湖上 董尧 4326 2018-03-18
說起鎮江金山寺,人們總會一下子萌生出一種虛無飄渺的幻覺:一幅滔滔江水上湧,金山寺在搖晃中升高;白娘子、許仙、老法海、魚鱉蝦蟹,一場廝殺......最後,拆散了一對恩愛夫妻。這就是悲劇《水漫金山》的故事。古往今來,多少善良的人們為之不平,為之流淚,為之詛咒那個萬惡的法海。 不過,今天本文要說的金山寺,卻不是那個悲劇的來龍去脈,而是一個最新產品、最受鎮江人歡迎的香煙--"金山寺"。 "金山寺"香煙,是由徐州捲菸廠出品、鎮江市煙草公司總經銷的地方名煙,1989年投放市場以來,雖有起伏,現在卻已牢牢地紮下根,取得煙市上自己的席位和聲譽。 最近,我們懷著好奇的心情訪問了鎮江市煙草分公司,聽到了分公司領導同志介紹他們"金山寺"進入市場的前前後後。那故事,就像"水漫金山"一樣動人,只不過,大結局並不悲,而是"金山寺"香煙為他們帶來了勃勃生機的新局面!金山寺,是鎮江市的文化古蹟之一,而金山寺的聞名遇爾,重要原因,卻是依賴那個悲劇《水漫金山》。今天我們無須去繁瑣地考證是否真有水漫金山此事,也無須給法海定個什麼罪名或者替許仙夫妻灑出過多的同情之淚。金山寺的存在,我們只能實事求是地去了解它、認識它。

不需作過多的註釋,鎮江人把自己的香煙都命名為金山寺,足見金山寺在鎮江人心目中的位置和影響。借助鎮江朋友提供的資料,我們知道了山、寺的滄桑-- 金山,原為江心一個小島,清季咸豐、同治年間,始因江灘淤積與陸地接連成山。山之有名,歷史久遠。據說始於東晉淝水之戰。東晉大勝,將所虜之氏族置於此山,稱"氏文山";前秦苻堅敗於淝水之戰,又稱"獲苻山"。宋週必大《雜誌》又有一說,即"每風濤四起,勢若浮動,故南朝謂之浮玉山。"唐人裴頭陀曾於此處江中得金,乃易名為"金山"。從此,金山名稱即延續下來。 金山有寺,歷來說法不一:一說起於東晉,南朝梁武帝蕭衍天監中(約公元510~515年)加以重修:一說起於唐裴頭陀。初名叫"江天寺",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改名為"龍遊寺",宋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又改名為"神霄。玉清萬壽官",不久,徽宗親書殿閣十額以賜,復名"龍激寺"。裁金山有塔,原名"薦慈塔",高七級,相傳是南北朝梁蕭氏融。始建.又說是李唐時所建。始為雙塔,南北相向,一名薦慈,名薦壽;至明塔廢。現存之塔為明穆宗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僧人明了在北塔舊址重建,迄今已有四百餘年。

金山之寺之塔,歷史悠久,她像我們整個民族一樣,經歷了無數劫難,興興滅滅,沉沉浮浮,這座本來殿宇輝煌,雙塔對峙,樓台交錯,密布層巒、蔚為壯觀的金山,自宋至明至清,屢遭傾圯,四次毀於大火,有過六次重建,至解放前夕,即1948年4月6日,金山寺又第五次罹火成災,不到三個小時,寺字精華,幾乎毀盡。解放後,人民政府不斷致力於劫後金山寺的建設,已修建的有寺內走廊、平台及寺後的金山公園,韌後尚存的屋宇及塔也修茸一新......我們從古老的勝跡走回煙草分公司的小會議室,一邊品味著"金山寺"香煙,一邊聽著公司同志的動人介紹-- "金山寺"香煙有兩種包裝,一種是軟盒,一種是硬盒翻蓋。潔白的紙底,紅色的細線金山寺圖案,豎立著"金山寺"三個行書燙金字,乍看上去,猶如金山縮影,縮欣賞,那圖那字,卻都展現著藝術的瑰麗;揭蓋抽出香煙,金絲盈盈,清香裊裊,我這個素來與煙無緣的門外漢也不得不點燃起來,貪婪地去領略那無可名狀的享受向我們介紹"金山寺"情況的,是鎮江市煙草專賣局副局長、煙草分公司副經理李芒,銷售科長戴進和業務科副科長張方方。

無獨有偶,鎮江地區銷售地產菸,許多年來也是虧損大戶,每年以五、六百萬元的巨額填補。尋求一種解脫負擔的途徑,成為鎮江市煙草分公司的當務之急。 1989年起,他們找到徐州捲菸廠,提出聯產一種有地方特色的香煙,以擺脫困境。徐州捲菸廠樂意和他們合作,並請他們提出具體要求。 鎮江市煙草分公司的同志和所屬丹陽、揚中、丹徒三市及句容一縣的同行,坐下來分析煙市行情。得出的結論是,本地吸煙人有一種"崇名牌"的心理狀態,認為好煙只產雲貴。雲貴煙在手,才算氣派,才算不失大雅。與此同時,他們也覺得地產菸牌子不響,在人們心中沒有地位;至於菸的質量,計較起來還在其次。於是他們決定創一種有強烈地方特色的牌子,在廣大消費者心目中樹自己的名牌。最後,他們決定以"金山寺"為煙名。

金山寺,是鎮江人的驕傲,是鎮江人崇拜的偶像。這種牌號的香煙一上市,就成為搶手貨:一段時間銷遍城鄉,街談巷議,家喻戶曉,"金山寺"香煙成為最暢銷的捲煙品種之一。世界上的事情,常常變幻莫測。 "金山寺"在鎮江轟動了一年,取得了良好效益,煙草分公司的同志也輕鬆地舒了一口氣。然而,舒心的時刻沒過多久,一種嚴峻的形勢意外地出現在面前:"金山寺"的市場漸漸縮小和冷淡下來,堆在櫃檯上的"金山寺"漸漸無人問津。到1993年初,庫存"金山寺"將近一千箱,有300多萬元的資金被壓在那裡,成了死錢。鎮江市煙草分公司又陷入了困境。

"難道咱們的金山寺就這麼沒有生命力麼?一個很有理想的寵兒為什麼會瞬間夭折?"鎮江煙草戰線上的同志不悲觀,他們在困境中找原因、尋出路。他們說:"要像歷史上的金山寺一樣,毀了再興,要保持它一個永久的青春!" --金山寺曾經五毀於火,第一次是宋仁宗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大火使山寺成了廢墟;徽宗南渡之後,金山寺第二次毀於火,明英宗正統八年再毀於火,第四次毀於火是清文宗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後經十八年(至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糜銀三萬有奇才復建完竣;1948年4月的大火建築物被毀三百餘間,主要殿堂幾乎毀盡。金山寺可謂多災多難!可是,而今不是又恢復了它的興盛歲月嗎!由廢而興、再廢再興,這就是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的性格,鎮江人繼承和發揚了這種性格,他們決心再創"金山寺"香煙的興盛時期。

"金山寺"滯銷,有兩個原因,一是產品質量還沒有完全過關,人們對新產品的適應過程還沒有完備;一是宣傳輿論工作沒有跟上,人們頭腦中的"外煙好"印像還沒有破除。 鎮江煙草行業的同志奮發圖強,扭轉局面。他們兵分兩路,一路大抓宣傳,用最迅速、最有效的措施佔領包括報紙、電台、電視台的及銷售網點的櫃檯,廣泛宣傳"金山寺"的特點和優越處,使"金山寺"香煙成為全市人民心中的寵物;造成"鎮江人吸金山寺煙光榮"的氛圍。另一路由分公司負責人帶隊三下徐州、與菸廠同志勾通關係,改進品種質量。 下徐州,鎮江人當作走出煙草行業低谷的一項舉措。新上任的鎮江市煙草分公司經理侯在龍親自帶隊,風風火火地來到徐州。徐州捲菸廠廠長尉彭城、黨委書記苗永新停下其他一切事務,盛情接待了鎮江的同志。

侯在龍是一位很善於表達自己情感的企業家,到徐州之後,他便首先表示向徐州捲菸廠的職工感謝和慰問,他對尉彭城和苗永新說:"鎮江古稱南徐州,你們是北徐州,歷史業已把我們南北徐州緊緊地聯繫在一起,願我們繼續更好地合作,為進一步提高金山寺牌號捲菸的質量、為進一步打開金山寺牌號捲菸的銷路,為進一步振興江蘇煙草事業而共同努力!"他最後表示"歡迎北徐州的同志到南徐州作客。" 作為"金山寺"香煙的"生母",徐州捲菸廠的同志能理解鎮江同行的心,尉彭城他們除接受侯在龍的盛情之外,反复思索著侯在龍"進一步提高金山寺牌捲菸的質量"的話。他對侯在龍說:"侯經理,金山寺是我的親兒子,也是你的親兒子,咱們共同攜手,把他撫養成為有出息的人!"他又說:"有什麼要求你只管提出來,我們一定做到。"。

侯在龍推心置腹,尉彭城說到做到,產銷兩家立即把手拉得緊緊地。 侯在龍在徐州的日子,徐州捲菸廠上上下下對他十分熱情、十分真誠,一些車間以機台停車五分鐘來歡迎鎮江的客人,廠裡召開專門座談會,請侯在龍講話...... "金山寺"香煙的質量很快達到優質,並由軟包裝發展到翻蓋硬包裝。 在捲菸的銷售經營上,鎮江同志表現出自己的膽略和紮實作風。 "金山寺"滯銷的苗頭剛出現,他們便果斷地決定:寧可積壓,不再投放。結果,把近千廂約二十一萬條"金山寺"鎖死在倉庫內;及至"金山寺"重振了名聲,他們卻又謹慎,小心地只找一個代理商,由他一家獨家經銷的辦法,使"金山寺"不僅走出低谷,而且成為搶手貨。

李芒副經理以愉快的心情向我們介紹了他們確定代理商的過程-- 在以往的經銷接獨中,他們發現丹徒市寶捻供銷社的承包人孫美林是個有開拓頭腦,實於而又守信用的人,認為把這個人調動起來,會重振"金山寺"的雄風!於是,煙草分公司的經理領著銷售、業務科負責人下了丹徒。他們一見到孫美林,就開門見山地說:"老孫,我們公司信賴你,想和你攜手辦一件大事,但主要還得靠你去闖。你幹不干?" 孫美林,已經過了不惑之年,在商業戰線上,摔過跟斗,也打過漂亮仗,漸漸形成了自己的商業風格;闖而不冒險,為利而不喪失人品。聽了煙草分公司同志的話,思索片刻,說:"你們看我能不能干好?要覺得能干好,就把任務交給我!""你能干好!不然,我們就不找你了。"接著,煙草分公司的同志便把代理一事說個明白,並說;"當務之急,是把庫存的二十一萬條金山寺推出去,還不許虧損。"

孫美林鎖起眉--"金山寺"煙雖好,畢竟處在滯銷期。照慣例,滯銷貨是要降階出售的。而今,既要推銷出去滯銷貨,又不許虧損,難度不小。不過、孫美林畢竟不是庸碌的承包商,許多年來,他以自己的忠厚老實,取得了大批同行的信賴,形成了自己的經營網絡。他覺得,只要自己深入下去,做一番宣傳活動,還是有路可走的。於是,他坦率地說:"這件事我能幹。不過,咱得把話說明,既然你們信任我,在一定的時間內,金山寺,的經營權我得壟斷起來。幹垮了,我承擔一切責任!" "好,咱們一言為定。"煙草公司立即同孫美林簽訂了專業代理協議。 孫美林確實是一位經營有方的代理商,大批"金山寺"運抵寶埝之後,他不動聲色,只找幾家信得過的經銷點,按公司給他的每條13.6元批發價分文不增,少量推出一批。 地方人對地方產品總是懷有特殊情感的,再加上假冒牌號的外煙衝擊於市,許多人反而又懷念起"金山寺"了。市上再度出現"金山寺",自然令人驚喜!那些脫銷此煙的點、店便四處打聽,最後,紛紛擁向寶埝。孫美林的批銷價也漸漸提高,最後每條達18元。經過月餘的銷售,庫存煙不僅全部銷售一空,"金山寺"的旺盛市場重新形成。本地銷售有路之外,省內的金壇、無錫、江陰、張家港、武進、高郵以及浙江、福建、安徽等地的菸商,也都趕來光顧"金山寺"。 1993年"金山寺"的銷量達五千箱,1994年僅上半年已達五千另五十箱。 經過一度的消沉之後,"金山寺"重振雄風,又佔領了自己應該佔有的市場!現在,它已由中低檔的品位向中高檔邁進,不久,市場上將會出現嶄新的"特醇金山寺"! 1994年10月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