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讀書隨筆

第92章 鬱達夫先生的《黃面志》和比亞斯萊

讀書隨筆 叶灵凤 3322 2018-03-18
鬱達夫先生的《黃面志》和比亞斯萊 一鬱達夫先生和《黃面志》 英國十九世紀末的有名文藝刊物《黃面志》,它的美術編輯就是當 時英國有名的世紀末畫家比亞斯萊。早年的我國新文藝愛好者能夠有機 會知道這個刊物和王爾德、比亞斯萊等人,乃是由於鬱達夫先生的一篇 介紹。這篇介紹文是刊在《創造週報》上的。自從他的這篇介紹文發表 後,當時的新文藝愛好者才知道外國有這樣的一個文藝刊物和這樣的一 些詩人、小說家和畫家。 這一批作家、詩人和畫家是以王爾德和比亞斯萊等人為首的。他們 的作品所表現的就是這種多方面的逃避、掙扎和嘲弄,並非單純是"醇 酒婦人"式的頹廢。若是如此,王爾德就不會入獄了。他雖然以"男色"

案獲罪,但這正是當時英國上流社會的流行嗜好。只是別人做了不說, 他卻又做又說,十分招搖,而且還敢向這些人嘲弄,這一來自然就惹禍 了。現在已經有許多有關的新史料發現,顯示當時有些人怎樣一定要使 王爾德"身敗名裂"才肯罷手。 然而就由於首先使我們知道了《黃面志》,鬱達夫先生就至今仍被 人說成是浪漫頹廢派作家。其實這至多只能說是他的生活和作品的一面 是如此,有一個時期是如此,不能說是全面如此的。他一直是對不合理 的社會制度表示了不滿和憤慨。他的早期作品,所表現的就已經是如此。 他的介紹被接受了,而且發生了影響。可是,卻使他自己從此被後 人稱為浪漫頹廢派作家。這真是當時滿懷憤世嫉俗的年輕的達夫先生所

意料不到的。 (順便說明一下:當鬱達夫先生介紹《黃面志》時,事實上這個刊 物在英國停刊已久,有關諸人都已經去世,"世紀末"早已成為過去, 新世紀也開始了四分之一。他不過是當作英國近代文藝活動的一個面貌 來介紹的。我在他的藏書中就從不曾見過有《黃面志》。倒是後來在詩 人邵洵美的書架上見過,是近於十八開的方形開本,都是硬面的,據說 是他用重價當作珍本書從英國買回來的。 ) 二比亞斯萊的再流行 這一兩年,比亞斯萊的畫,忽然又在英國流行了起來。一九六六年 英國曾舉行過一次他的遺作展覽會,規模很大,後來又移到美國紐約去 繼續展覽。最近在一本畫報上見到有一篇專文報導這事,用了相當多的

篇幅。原來今年最新的衣料圖案,以及髮飾,都流行採用比亞斯萊的風 格了。 我年輕時候很喜歡比亞斯萊的畫,覺得他的裝飾趣味很濃,黑白對 照強烈,异怪而又華麗,像是李賀的詩,曾刻意加以模仿,受過不少的 稱讚,也捱過不少的罵。後來時移世異,更多的別的愛好吸引了我的注 意,比亞斯萊就漸漸的被束之高閣了。 想不到英國十九世紀末的這個鬼才的畫家,現在竟又流行起來,而 且被時裝設計家看上了。 十九世紀末的英國,是一個充滿了苦悶和頹廢的社會,比亞斯萊就 是在這種傾向上反映得最敏銳的一個畫家。他十九歲就成了轟動倫敦的 一個插畫家,但是死得更快,活了二十多歲就死了,而且是死於肺病。 他的生活,他的病,他的早死,可說同他的作品,同他的時代,都是十

分調和的。 令人注意的是:像比亞斯萊這樣的畫,在抽像畫盛極而衰之際的英 美藝壇,忽然又開始流行起來,將意味著什麼呢?我以為這是一個新的 頹廢時代的開始,一個已經到了爛熟期的文化行將崩潰的預兆。從抽象 藝術的牛角尖退出來以後,茫然若失,惟有暫時向異國趣味和東方趣味 方面去求發洩。這正是比亞斯菜的作品忽然又流行起來的原因。 比亞斯萊的作品,雖是病態的,但他的線條和構圖,卻帶有希臘藝 術和東方藝術的濃厚影響,對當時倫敦畫壇來說,是一種反抗和新的刺 激。若是由於他的作品重行流行,能使得英美畫壇從烏煙瘴氣的瘋狂世 界中逐漸清醒,從异怪而趨向正常,再回復到現實的懷抱中來,倒未始 不是一件好事。

三王爾德與《黃面志》 英國倫敦廣播電台周刊《聽眾》,在讀者來函一欄中,有人投書向 該刊指出,說最近一期《聽眾》上所發表的一篇評論英國近代畫展的廣 播辭(指一九六六年一月二十六日出版的一期),其中用了一句:"王 爾德的黃面志",極不恰當,是完全錯了。 投函者指出,王爾德與《黃面志》的同人,雖然都是同時代的,而 且有不少彼此都是好朋友,但是亨利?哈爾蘭受書店的委託,計劃出版 《黃面志》時,並未邀王爾德參加。這個刊物上始終未發表過王爾德的 作品,也未提起過王爾德的名字。 但是一般文藝愛好者的印象,總以為王爾德與《黃面志》是一起的, 其實並非如此。 我年輕的時候,是愛好過王爾德的作品的,也愛好過英國"世紀末"

那一批作家的作品的。這可說全是受了鬱達夫先生的影響。那時大部分 的文藝青年都難擺脫這一重羅網。我就一直認為王爾德與《黃面志》同 人當然是一起的。直到後來多讀了幾本書,讀了幾種不同的王爾德傳記、 比亞斯萊的傳記,以及較詳細的敘述英國所謂"世紀末"那個時期的文 學史,這才知道事情並不是如此。 現在讀了《聽眾》上那個讀者的來函,知道連倫敦廣播電台的文藝 評論員,連英國人自己直到現在還有弄不清這個問題的,以致說出了"王 爾德的黃面志"這樣的話,我們從前"想當然"的錯覺,應該毫不足怪 了。 其實,不只《黃面志》同人同王爾德在文藝上的關係很疏淡,就是

比亞斯萊同王爾德,彼此在個人的關係上也不很好。 我們知道,比亞斯萊曾給王爾德的劇本畫插畫,畫得非 常精彩,現在已經成為比亞斯萊最有名的一組作品。我們總以為當時一 定是王爾德邀請比亞斯萊為他的劇本作插畫的,他對於比亞斯萊的這一 組插畫一定非常稱讚,不曾料到事情的真相又完全不是如此。 王爾德的,原來並不是用英文寫的,為了賣弄才藝,是 用法文寫的。後來由別人譯成了英文,這時王爾德在法國,因此,《莎 樂美》的英文單行本在倫敦出版時,王爾德本人並不在英國,找比亞斯 萊作插畫,也是出版家的主意。比亞斯萊的插畫,雖然是他 的得意之作,可是後來王爾德見到了,表示不滿,認為比亞斯萊歪曲了

他的劇本的本意,兩人從此就有了芥蒂了。 四再談比亞斯萊 剛談到英國倫敦廣播電台因王爾德鬧了笑話,說《黃面志》是他的, 受到聽眾投函去指責。不料英國有名的蘇格蘭場又因比亞斯萊的畫鬧出 了新聞,而且是"官非"。原因是有一批蘇格蘭場的警探,帶了"花令 紙",闖入倫敦一家美術商店,將店中陳列在櫥窗裡的比亞斯萊作品的 複製品,全部沒收了,理由是說這些作品"猥褻"。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由於這個僅僅活了二十多歲就死去的短命畫家,他的作品近年在英 國突然又流行起來,倫敦的維多利亞與亞爾培紀念博物館,在五月間, 開始舉辦了一個比亞斯萊作品展,規模宏大,搜羅了他發表過的和未經

發表過的作品,一起陳列。由於這是皇家博物館主辦的,轟動一時,他 的作品自然更加流行了。這時就有美術品出版商將比亞斯萊的一些黑白 畫,製成了複製品出售。這回被蘇格蘭場警探沒收的,就是這樣的複制 品。 據英國的《畫室》月刊報導,當這家美術品商店將比亞斯萊這些作 品的複製品陳列在櫥窗裡時,引起了許多途人駐足。其中有人認為這些 作品有傷風化,就向警署去投訴。蘇格蘭場派了一名便衣警探,到這家 商店選購了四幅,每幅的訂價是兩先令六便士。買回去看了之後,認為 確是猥褻,就援用"一九五九年取締猥褻出版物法令",簽發了入屋搜 查令,來到這家商店內,將這些複製品全部加以沒收,總共有二百六十

幅。 這件事情的有趣,不在於比亞斯萊的這些作品是否"猥褻",而是 在於他的這些作品的原作,正在國立博物院裡堂而皇之的舉行公開展 覽,這些作品的複製品擺在商店的櫥窗裡,卻被蘇格蘭場認為"猥褻", 要加以沒收。有趣的就是這種可笑的矛盾。至於是否有特別條文規定, 這些"藝術品"只宜陳列於廟堂,供紳士淑女欣賞;一擺到街頭的商店 裡,就要犯法,或是蘇格蘭場有意要同皇家博物院抬槓,那就不得而知 了。 比亞斯萊的黑白畫,有些是畫得很暴露的。就是那些有名的《莎樂 美》插畫,也曾經遭過"禁止"。他在臨死的前一年,曾畫過一組古希 臘喜劇《萊西斯特拉妲》的插畫。這是阿里斯多芬里斯的作品,內容是 說雅典婦人為了反對丈夫與斯巴達人多年戰禍不熄,大家一致拒絕與丈 夫同房,並且說服斯巴達的婦人也採取同樣行動,結果雙方不得不停止 戰爭。這種荒唐而有趣的題材,當然很適合比亞斯萊的畫筆。他的這一 組插畫,大約畫得非常暴露,送到出版家手里後,在臨死時曾特地寫信 給出版商,要求將這些插畫燒毀,以免後人指摘。可是出版商不曾照做, 在他死後反而暗中印出來流傳。這一批未公開發表過的畫稿在這次展覽 會上都公開展出。被蘇格蘭場沒收的也就是這一組插畫的複製品。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