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決戰錦州:解放戰爭檔案

第3章 第03章錦州是東北的咽喉要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錦州位於遼寧省的西南部,置遼西走廊之上。提到錦州,人們都知道它的地理位置重要:它是遼西地區交通樞紐,也是華北通向東北的咽喉要道。 遼寧省的西部,主要包括葫蘆島、錦州、朝陽、阜新等地區,那裡是一片丘陵,因位於遼河的西部,所以又稱遼西地區,南與華北的七老圖山、燕山相接,是華北與東北聯繫的必經之地。遼西丘陵由努魯兒虎山脈、松嶺山脈、醫巫閭山脈等組成。努魯兒虎山脈位於遼西丘陵的西北側,是內蒙古高原的東部邊緣,平均海拔在1000米,呈東北——西南走向,山上道路少,植被差。在努魯兒虎山脈的東南方向,與其基本並行的是松嶺山脈,它東北起於遼寧省阜新,西南至建昌縣,縱長約260公里,其靠近西南一段,海拔高且險峻。醫巫閭山脈自阜新起,止於北寧市(曾稱北鎮),位於北寧與義縣之間,略成東北——西南走向,縱長105公里,東接遼河平原,成為進入遼西地區的一道屏障。在遼西丘陵內,有大凌河川和細河川,兩大河川交匯於義縣,由此可北上阜新,西通朝陽,南達錦州等城鎮,是遼西丘陵腹地內的一個樞紐,錦州是進入遼西丘陵通道的入口。

遼西丘陵的東南側至渤海灣之間,有一條較平坦的狹長地帶,寬8~15公里,自山海關起至錦州,長185公里,這就是著名的遼西走廊,處在遼西走廊上的重鎮錦州,正是隨著走廊的形成、發展而變化的。據史書記載,歷史上華北有三條古道通往東北,即:無終塞道,從今北京經通縣、薊縣、遷安,越冷口長城進入青龍河谷地,翻過大煤嶺(今凌源市刀爾登附近),再入大凌河川,直達朝陽;盧龍塞道,自今薊縣東北經遵化,循灤河河谷北上,從喜峰口附近出塞,沿大凌河谷通往朝陽;傍海道,是秦代馳道的無終至碣石(今綏中境內)段,接六股河川上溯,可到達大凌河谷。 這三條古道都連著遼西地區的朝陽,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華北進入東北的必經之地,從這裡過義縣,跨醫巫閭山,經北鎮,渡遼河至遼東腹地遼陽,由遼陽可通向朝鮮半島和北疆的黑龍江流域。而當時的松嶺山下的渤海岸邊,由於海浸海退是一片沙塞不毛之地,長期荒無人煙。

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機做了全族的首領,建立契丹國(後改稱遼),為遼太祖。契丹建國後,不斷發動掠奪戰爭,南侵漢民族時獲得了土地,俘虜了大批漢人為奴隸,其中一部分歸國家公有,一部分屬於皇帝和貴族私有,構成一個獨立的軍事與經濟的實體。為防止奴隸反抗和逃亡,他採納降臣韓延徽的建議,建立州縣讓漢人定居下來,使他們娶妻生子,發展農桑經濟。 約公元924年,遼太祖將所獲漢俘建立了五州一縣,其中檀州供皇家的膳食,銀州供皇家用器,而把中原地區善於養蠶、織紡的丁戶,編在一起建立了錦州,專為皇家生產綾帛綢緞,這就是錦州地名的由來。也就是從這時起,錦州又設了臨海節度使,管轄嚴州(今興城南)、興城縣、安昌縣(今葫蘆島市境內)、永樂縣(今錦州),由於各州縣及城堡的設置,促進了遼西走廊的開發。

遼世宗天祿元年(公元947年),遼滅後晉,將其帝石重貴流放至黃龍府時,曾走過傍海道,《舊五代史·晉書·少帝紀》中有這樣的記載:“癸卯,帝與皇太后李氏……俱北行……過薊州、平州至榆關(山海關附近)沙塞之地……又行七八日至錦州,又行數十程,渡遼水至黃龍府,即契丹主所命安置之地也。”由此可以看出,這時的遼西走廊已經有了可以通行的道路。遼聖宗太平元年(公元1021年),在綏中前衛設立了來州歸德軍節度,下轄來賓縣(今前衛)、海濱縣(今興城境)和3個刺史州,即隰州(今興城)、遷州(今山海關)、潤州(今山海關西)。在錦州西又增設了神水縣、永和縣(均在今葫蘆島市境內)。女真建國後,原通中原的盧龍塞道(經朝陽入關道路)亦被遼所扼,宋、金使節往來於關內外,只好於遼西走廊通行,使走廊沿線居民不斷增加,出現了驛站(差役途中歇宿、換馬處所)。

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秋,朱元璋令京師左軍都督府,自山海關至遼東設置了14處馬驛,其中在走廊上設有山海關、高嶺、沙河、東關、曹莊、連山島、杏山、小凌河、十三山(今凌海市石山)等驛站,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皇子朱植為遼王,坐鎮廣寧府(今北寧市城東北隅萬壽山),以後又駐有巡撫、都御史、總兵、鎮虜將軍、鎮守太監,廣寧當時成為遼西地區的政治、軍事中心。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3年),燕王朱棣奪取了其侄惠帝的政權,自立為帝,即明成祖。為賞謝幫助發動“靖難之役”有功的蒙古貴族,明成祖將大寧都司所轄之地,劃給了蒙古族的朵顏、泰宁、福餘三衛(史稱兀良哈三衛,即現在的遼西朝陽、赤峰地區),但由於民族政策上的問題和元殘餘勢力的干擾,民族糾紛不斷,為防止蒙古和女真等民族對漢族居住區的侵襲,明英宗採納了遼東指揮使司畢恭的建議,修建一條邊牆,將蒙古族與漢民族隔離開。

遼西邊牆自山海關抵開原,建築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有石牆、土牆,也有利用峭壁為牆或用木板做塞牆,五里設堡,十里為屯,規定嚴禁邊民私越邊牆。 兀良哈三衛及邊牆的建立,將通往中原的古道劃到邊牆外,外人不能自由通行,明朝出入關內外只能依靠遼西走廊,為了保證通行方便,宣德三年(1428年)修建了寧遠州城(今興城古城),接著又建立了廣寧中前所(今綏中前所鎮)、廣寧前屯衛(今綏中前衛鎮)、廣寧中後所(今綏中縣)、寧遠中右所(今興城沙後所)、寧遠衛(今興城市)、寧遠中左所(今葫蘆島塔山)、廣寧中屯所(今凌海市松山)、廣寧中屯衛(今錦州市)、廣寧左屯衛(今錦州市)、廣寧中左所(今凌海市大凌河鎮)、廣寧衛城(今北寧市),從明朝開始在走廊上衛所與驛站連成一線,成了出入關內外的主要通道,被稱為驛路。

清世祖入關後遷都北京,以盛京(瀋陽)為留都,由瀋陽經遼西走廊入關,是兩地相聯繫的主要道路,被稱為驛道。清朝歷代皇帝回盛京謁陵多次經過此路,故又有御路之說,或為大御路。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6月,清政府由李鴻章督辦,從英國借款,接延(天)津(古)冶鐵路,修築“關東鐵路”(山海關到瀋陽),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鐵路的關外段開始動工,第二年7月,當鐵路鋪至綏中高嶺時,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工程被迫停下。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清政府向英國匯豐銀行借款銀1600萬兩,於次年繼續興工,1899年10月修至錦州。 1900年6月當鐵路修至大虎山時,義和團運動興起,被迫第二次停工,1902年10月復工,1903年9月鐵路修到了新民。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用重金收回了日本人於1905年擅自修建的新(民)奉(天)軍用輕便鐵路,改用標準軌距,鐵路修到了皇姑屯,宣統三年(1911年)京奉鐵路工程全部完成,至此,遼西走廊集公路、鐵路為一體,成了出入關內外的交通幹線。

隨著遼西走廊通道的不斷變化,也使得錦州在遼西地區的區域中心地位得以形成。清初,盛京將軍在轄境內設有三員副都統,其中一員就在錦州,全權統領遼西沿海一帶練防的八旗兵丁。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設廣寧府,同年12月撤銷改設錦州府,至清末,錦州府下轄義州(義縣)、錦縣、寧遠州(興城)、廣寧縣(北寧)、綏中縣、錦西廳、盤山廳,錦州府在遼西地區存在了近250年,使錦州成了遼西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和溝通關內外的樞紐要地。 1923年張學良在葫蘆島創辦海軍學校,建立了東北第一支海軍,1928年修建了葫蘆島港。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9月23日,張學良在北京通電宣布,在錦州設立東北邊防軍長官公署行署和遼寧省政府公署,將東北的軍政中心從瀋陽西遷至錦州。

日偽統治時期,錦州設有偽錦縣(當時錦州之稱)公署,1934年12月,日偽將東北劃為10個省,成立了錦州省公署,1937年12月,實行市、縣分治,又設有錦州市公署,省、市、縣三級政府集錦州於一地,成為日偽在遼西的統治中心。 1945年8月9日蘇軍出兵東北,八路軍、東北抗日聯軍配合蘇軍作戰,抗日戰爭取得了勝利,黨中央派部隊挺進東北,9月4日,在錦州成立了中共遼西地委、專署和錦州衛戍司令部。 11月26日國民黨軍進占了錦州,使錦州成為了進攻東北的基地。國民黨遼寧省政府設錦州,1946年3月29日遷到瀋陽。為加強遼西地區的軍事鬥爭,1945年11月初,冀熱遼軍區在凌源建立了熱東軍分區(後稱十八軍分區),1946年2月又在大凌河以東地區建立了熱遼軍分區(後稱二十一軍分區),解放戰爭以來,遼西地區一直是國共兩黨兩軍在東北爭奪的重點地區之一。

由於遼西走廊特定的地理位置和作用,一直是戰爭中雙方爭奪和控制的焦點,圍繞著錦州地區戰事頻頻發生,在東北地區的戰爭史上留有重要影響。 歷史上長城以北的東北地區一直是中原的屏障,古時候,眾多少數民族的興衰與爭鬥,在遼西地區一直不斷。東漢末年,中原群雄並起,北方烏桓族勢力猛增,在上谷、右北平、遼西郡為最強,公推遼西郡烏桓首領丘力居為盟主,史稱“三郡烏桓”,並以柳城(今朝陽縣十二台子)為政治、軍事中心。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戰中曹操打敗了袁紹,袁紹的兩個兒子逃到了北方的柳城,投靠烏桓勢力,企圖東山再起。公元207年,曹操率大軍北伐烏桓,陰曆五月在無終(今天津薊縣)遇雨受阻,沿海道路無法通行,於是,曹操一面佯裝撤軍,一面找當地嚮導引路,主力北出盧龍塞,沿大凌河川直插柳城。陰曆八月,兩軍在白狼山(今喀左縣大陽山,一說在建昌縣大黑山)相交,烏桓軍隊大敗,首領被殺,曹操乘勢攻下柳城。陰曆九月,曹操俘掠20餘萬人,沿松嶺山南麓,經遼西走廊回師中原,途經碣石宮(綏中縣境)時,面對大海,感慨萬分,寫下了《步出夏門行》四篇詩作,其中“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等成為千古名句。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奉軍敗退奉天,第二年奉軍積極備戰,訓練軍隊,加強特種兵建設,實力大增。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之戰展開,奉軍分兩路進攻,一路沿朝陽、葉柏壽、凌源向承德方向;一路由張學良和郭松齡率第三軍沿遼西走廊向關內方向,雙方實力相當。 在山海關方向,直軍憑藉山海關險關要隘,相持一個多月,郭松齡一面在山海關佯攻,主力轉向翼側迂迴,乘直軍鬆懈之機,偷襲九門口,炸開石門寨,殲滅守軍,直插山海關直軍側背,逼其退守秦皇島,山海關一戰雙方將士死傷數万,郭松齡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立下大功。由於受民主思想的影響,他越來越不滿張作霖親日禍國的內戰政策,同馮玉祥結成反奉聯盟,1925年11月22日,郭松齡在灤州發布討奉通電,組成“東北國民軍”,帶兵7萬沿京奉路回師東北,一舉突破山海關奉軍防線,在綏中萬家寨展開激戰。 11月29日,張作霖在奉天召開軍事會議,宣布討伐命令,在錦西一線嚴陣固守,與郭松齡決一死戰,並派張學良到前線任總指揮。郭松齡出關後,原計劃直取錦州,再奪奉天,不料原來參與反奉的第一軍團李景林部被張作霖收買,向東北國民軍宣戰,封閉了郭松齡駐天津的辦事處,扣押了郭松齡在天津的錢款和6萬套冬服,使東北國民軍失去了後方。為防意外變故,郭松齡一面調第五軍魏益三部據守山海關,防備李景林部從背後進攻,加緊在奉軍未完成防御准備時突破連山、錦州防線。張學良到達錦州前線,與第五軍團長張作相共同研究了防禦部署。連山是遼西走廊上的要地,第一次直奉之戰時,為防止直軍的追擊,奉軍曾在這一帶構築了防禦陣地,現無大的破壞,仍可利用,所以張學良決定在連山進行阻擊。 為防郭松齡偷襲,奉軍將連山鎮焚毀,令城鎮居民迅速搬遷,當時正趕上百年不遇的大風雪,雪深達1米,攪得百姓驚恐不安,被迫疏散。奉軍的防守部署是:第九師在笊籬山至東山腳一線,十五師、騎兵旅在東山腳至小虹螺山一線,第十六師及1個騎兵旅在韓家溝至寺兒堡一線。與此同時萬福麟旅、湯玉麟旅相繼到達連山、錦州一線,奉軍自認為利用有利的地形和兵力可以守住連山。 12月2日,氣溫驟降至攝氏零下20多度,又有大風雪,海面結凍,郭松齡親臨陣地指揮,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出動3個師,發動全面進攻,逐漸佔領有利地形,發揚炮火優勢,逼近奉軍陣地。在白馬石、連山、沙河營等幾處主要戰場雙方死傷甚多,與奉軍第五軍團戰成相峙之勢,4日夜,郭軍一部由砲連長佟德成(連山人)帶領,乘大風雪,從大小白馬石南面封凍的海灘上迂迴偷襲了奉軍第九師的陣地,九師猝不及防,陣地陷入混亂,交戰幾個小時,九師潰退,由此牽動了奉軍全線敗退。張學良試圖奪回左翼陣地,調預備隊逆襲,沒能成功。 張作相下令全線向錦州撤退,炸毀了女兒河橋,力圖憑河據守,連山之戰,奉軍死傷1000餘人,被俘1個旅,投降1個師。郭松齡攻占連山後,一部包圍葫蘆島奉軍,同時奪取高橋,主力向錦州推進,高橋的張學良指揮部退走,5日,郭軍的先頭部隊對錦州發動了攻擊,錦州守軍系退下來的部隊,沒有來得及很好的組織,戰鬥一相交大部潰散,向北撤去,沿途將鐵路、水塔及大凌河橋破壞,7日晨,郭松齡部隊進入錦州,同時,先頭已進到溝幫子,12日,佔大虎山,18日,佔白旗堡(今大紅旗),20日,攻下新民,在巨流河會戰中,張作霖聯合日軍將郭松齡戰敗,郭松齡夫婦俘後被殺。 1931年,日軍在瀋陽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接著向東北發動了全面的進攻。 9月27日,遼寧省政府和東北邊防長官公署移到了錦州,錦州成了東北臨時的政治、軍事中心。邊防軍參謀長榮臻坐鎮錦州,將步兵第十二旅、十九旅、二十旅、騎兵第三旅及砲兵一部調至大凌河岸布防,騎兵第一、二、三總隊集結在錦州城北三屯整訓,另有部分民眾義勇軍。 10月2日,日本關東軍決心要覆滅錦州政權,驅逐張學良至關內。 10月8日13時40分,日軍以“集結兵力,企圖暗殺日本軍官及在滿的反張人士,利用土匪散佈謠言,擾亂治安”為由,出動6架偵察機、5架轟炸機對錦州交通大學(今錦州鐵路一中)、二十八師兵營(今市場裡)、張作相私邸進行了轟炸,投彈75枚,炸死炸傷平民多人。 10月10日,國際理事會在巴黎開會,通過了《勸告日本迅速撤到滿鐵附屬地的決議》,但同時又同意了日本提出的《保留討匪權的宣言》,關東軍司令部以此為由,13日,制定了《進攻錦州的方略》,為掩人耳目,日軍參謀本部15日發出訓令,進攻錦州“要與討匪同時進行”。 18日,日關東軍司令部又制定了《我軍為反攻錦州向大凌河畔進軍的要點》、《進攻錦州附近敵陣地的內容計劃》,補充和調整了兵力。同時,日陸軍中央部指示,要起用華人頭目控制的集團奪取錦州。 10月19日,關東軍派原奉天講武堂教官、預備役步兵大尉倉崗繁太郎等14人,以重金收買了漢奸凌印青,網羅潰兵、民團、土匪成立了偽“東北民眾自衛軍”,凌印青自任總司令,倉崗為顧問,設了18個師的架子,為進攻錦州的先頭部隊,日軍在《盛京時報》宣揚“雌伏十年審機待時之凌印青決然誓師西征。……查其作戰計劃,似先剿撫白旗堡、大虎山等處之東北軍,進而佔據錦州城,驅逐張學良退入關內為第一段。” 22日,凌印青到達台安縣大坨子附近,與東北邊防軍隔河相望,29日,挺進到盤山胡家。與此同時,日軍於30日在遼中縣城扶植張學成(張學良堂弟)收編東北軍舊軍官、遼西一帶土匪3000多人,編成6個支隊,協同凌印青合攻錦州。 29日,“東北民眾自衛軍”在胡家與東北軍十九旅發生激戰,遼寧省公安騎兵總隊前來增援,“東北民眾自衛軍”潰退,後聯絡當地兩支農民抗日武裝,以歸順“東北民眾自衛軍”為名,在司令部生擒凌印青及倉崗顧問,並處決於盤山沙嶺子。 11月初,日軍又委任張學成為“東北民眾自衛軍”總司令,收攏凌印青殘部等,組成8個支隊共4000多人,聲稱要“揭旗西進,與錦州駐軍炮火相見”,遼寧省公安騎兵第二、三總隊前去圍剿,“東北民眾自衛軍”一戰即潰,張學成及日本顧問全被擊斃。兩股偽軍被全殲,使日軍先用偽軍攻打錦州的計劃徹底破產,於是,便開始了直接出兵。 11月27日,日軍10架飛機轟炸溝幫子,部隊與東北軍激戰於新民青崗子,當晚,日軍第四混成旅團佔領了繞陽河,第三十九旅團佔領了大虎山,守備隊控制了北寧鐵路,預定28日占領錦州。此時,日本政府惟恐出兵遼西,招致其他帝國主義國家的干涉,急命關東軍撤至遼河以東田莊台待命。 12月19日,日軍向錦州守軍下達了通牒,稱一個星期不撤兵,即大舉進犯。 12月21日,日軍沿北寧、大(虎山)通(遼)、營(口)溝(幫子)鐵路沿線向錦州展開全面的進攻,出動飛機20架,轟炸溝幫子,遭到東北軍十九旅、砲兵團和義勇軍的頑強抵抗,相持7晝夜,最後被日軍第四旅團佔領。 31日,日軍到達大凌河畔,當日,張學良下令撤兵關內,錦州的東北邊防軍5個旅4萬多人,分乘7個專列入關,留下3個騎兵總隊維持治安。 1932年1月2日,日軍第八混成旅團在砲火的掩護下,強渡大凌河,騎兵第三總隊稍做抵抗,即撤向錦州市內。 1月3日4時,遼寧省政府撤出錦州,沿北寧路向關內轉移,10時,日軍第二十師團進占錦州。第二天,日軍又向義縣、錦西、興城、綏中進犯,9日,推至前所火車站,至此,遼西走廊被日軍控制。 在遼西即將失陷的危難關頭,遼西義勇軍首領在溝幫子集會,向全國發出通電,決心要抗日到底,收復國土。 1932年1月1日,遼寧民眾抗日義勇軍第一路軍王顯廷部夜襲了黑山縣八道壕日軍守備隊,斃日軍30多人。 4日,日軍騎兵第二十七聯隊以“掃蕩賊匪”為名進占錦西縣城,隨後鬆尾少尉糧秣輸送監視隊及步兵七十三聯隊石野小隊也相繼到達,9日,糧秣輸送監視隊去錦州領取彈藥給養,二十七聯隊長古賀傳太郎率石野小隊共80多人向城西“掃蕩”,至上坡子時遭西五會民團及當地群眾的圍攻,石野小隊長斃命,士兵死傷多人,此時,又聞縣城遭民團襲擊,古賀聯隊長急帶殘部回援,當地綠林首領劉純啟(號亮山)中途伏擊,打死日軍古賀傳太郎聯隊長以下40多人,傷29人,殘部退回縣城。 與此同時,日軍松尾輸送監視隊30人行至錢搭屯附近被民眾圍攻後全部打死,使日軍受到很大震動,哀嘆:這是“滿洲事變以來最大的悲慘事件”,“夫錦西冬季之風暴,聞之皆血淚也”。 8日,抗日義勇軍第一路軍苑九佔、蔣學庭部,在黑山縣八道壕張羅屯伏擊了日軍鐵路守備隊,斃日軍18人。 10日,在黑山新立屯,抗日救國軍高振鵬部300多騎兵出擊日軍騎兵第十一聯隊1個中隊,擊斃日軍70多人。 9日至18日遼寧抗日義勇軍第二十路軍與彰武黃忠信部聯合作戰,在大通線上連續向日軍出擊,斃日軍92人。 23日,義勇軍第二十五路軍營長蘇良哲、吳紹會部,在北鎮關家山子與日軍混成第四旅第五步兵聯隊遭遇,殲日軍數十人,蘇良哲陣亡,吳紹會負重傷。 25日,在北鎮高力板、正安堡一帶,義勇軍第十二路軍向日軍第四混成旅一部發動了攻擊,激戰後義勇軍當晚撤走,在24、25日的戰鬥中,義勇軍還擊落了日軍飛機2架,俘飛行員2人。日軍佔領錦州後,8月初,國民救國義勇軍宋九齡部襲擊了奉山線(瀋陽到山海關)金城火車站東段殷家窪,炸毀了鐵路橋,迫使奉山線全線停車。 11月,該部又出擊了錦州城,攻打交通大學時打死日軍29人,由於日軍來援,被迫撤出戰鬥。另一部攻打錦州北大營時,由於被日軍發覺,加之其中一支隊伍未按時到達,使此次戰鬥失利。據當年日偽統計,1932年至1933年,在遼西曾出現了義勇軍活動869起,給予日軍一定的打擊。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