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世界是平的

第21章 第八章靜悄悄的危機(1)

在以前的奧運會比賽中,美國隊很少遇到勢均力敵的對手,現在看來,美國人應該逐漸適應這種情況了。 ——摘自2004年8 月17日美聯社發自雅典奧運會的評論文章,題目是《美國男籃以微弱優勢戰勝希臘》 中國人現在對我們國家處在衰退態勢中深表同情。很多中國朋友向我提及了他們的諺語:“富不過三代”,他們難以理解美國為何變得如此的無秩序、無理智和無節制。 “萊溫斯基醜聞”在他們眼中是一種難以理喻的時間浪費,他們過去的皇帝可以有成千個妃嬪。中國人同樣驚嘆美國人允許自己借貸氾濫,讓公立學校赤字運行,而媒體只對餵食管、影片《十戒》和如何做到多吃不胖感興趣。 ——美國商業協會中國理事會前主席詹姆斯。麥克。格雷高(以前是一個駐華記者,現在在中國經商)在2005年7 月31日《華盛頓郵報》如此寫道。

現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都正在和美國展開激烈的競爭,而這種競爭與其他國家男子籃球隊同美國男籃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已不相上下的場面有異曲同工之妙。由眾多NBA 明星組成的美國男籃,在輸給波多黎各、立陶宛和阿根廷後,只拿到銅牌,垂頭喪氣地打道回府。在此之前,美國男籃在現代奧運會歷史上只輸過一場比賽。曾記否,美國當年指派全美高等院校體育協會的學生球員參加奧運會籃球比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些學生球員足可以擺平其他國家的全部參賽隊伍。再往現後,挑戰出現了,我們開始派出職業球隊出征,而職業球隊也逐漸受到挑戰。 因為其他國家的球隊在不斷地學習,知識技術的傳播越來越快。其他國家球隊的教練可以從因特網上下載美國球隊的訓練方法,並通過衛星電視在自己的起居室裡收看NBA 比賽。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可以通過ESPN體育台觀看精彩場面的錄像。

由於導致世界變得平坦的因素相互交織,大量的初露鋒芒的籃球天才從世界各地來到了NBA 的賽場,這其中包括許多來自中國、拉丁美洲和東歐國家的球員。當奧運會開始時,他們回到自己的國家,用他們在美國磨練出來的技術為國家隊效力。所以,20年前美國在奧運會籃球賽場上的優越感現在已經蕩然無存。 NBA 的技術水平正日益變成香草冰激凌。如果美國想繼續在奧運會籃球比賽中保持統治地位,我們必須在技術上再上層樓。過去的標準已經成為歷史。如同IBM 的喬爾。 考利對我說的:“球員一個個單挑,來自立陶宛或波多黎各的籃球隊員還不能與美國隊隊員相抗衡,但是當他們團結在一起整體作戰時,當他們之間配合的比美國隊更流暢時,其對美國隊是極具威脅性的。”

2004年8 月26日,體育專欄作家約翰。範因斯坦在美國在線上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指出,美國男籃的表現是其他國家籃球隊水平提高和美國籃球水平下降兩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美國籃球水平的下降又是兩種長期趨勢發展所導致的。 第一個趨勢是籃球基本技術的退化。美國的孩子們只是想通過投三分球或者扣籃得分——這些場面你可以從ESPN體育台的精彩場面回放中看到——而不是踏踏實實地學習如何精確地傳球、如何找到空檔在拉扯中跳投或者擺脫大塊頭上籃。這些技術需要經過大量艱苦的訓練才能學會。範因斯坦說,今天這一代美國球員崇尚的是玩的精彩,而不是技術的基本功,他們變得越來越急功近利。 “當世界其他國家的球員逐漸進步的時候,越來越多的NBA 球員對參加奧運會比賽提不起精神來,”範因斯坦說,“自1984年以來,我們已經有了很大改進,當時鮑勃。奈特告訴查爾斯。巴克利,他出現在奧林匹克訓練營時體重不能超過265 磅(1 磅=0.373千克),而巴克利最終的體重是280 磅(1 磅=0.373千克),奈特把他刷了下來。現在組建奧運會男籃隊伍的教練甚至不會檢查'巴克利'們的體重,他會派一輛大型高級轎車到機場去接球員,如果球員要求的話,他們還可以在去賓館的途中在唐肯快餐連鎖店逗留……世界變了,美國籃球界發生的變化卻不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約翰。範因斯坦的話放在美國工程技術領域同樣適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發展至今天的美國讓我想起了一句老話——富不過三代。 第一代人是艱苦的創業者,通過創新發家致富;第二代人守住了所有的財富;第三代人在成長過程中,逐漸變得肥胖、木訥和懶惰,慢慢地揮霍著祖輩留下來的遺產。我知道這種話太尖刻,而且過於泛泛,但是不管怎樣,確實多多少少有些道理在裡面。美國社會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變得飄飄然起來,那時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三代人成長起來的時候。因特網帶來的繁榮給很多人留下了一個印象——不必通過繁重的勞動一樣可以致富。你只需拿到MBA 學位、快速實現首次發售股票或者簽一份NBA 合同,就可以一勞永逸,不用再擔心以後的生活。但是當我們正在欣賞自己創造出來的平坦世界的時候,大量的印度人、中國人和東歐人正在盤算著如何利用平坦世界帶來的機遇發展自己。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我們是唯一沒有受第二次世界大戰破壞的經濟體,因為在過去40年裡,我們沒有經歷過嚴酷的競爭。這使我們在各個方面成為世界領頭羊的同時,也讓我們滋生了自滿情緒,想當然地認為一切都應該是美國的。近幾年,這種狀況甚至發展成為一種趨勢——吹捧消費者而不重視辛勤勞動、投資和戰略思考。當我們遭到恐怖襲擊以後,對於總統來說,這是一次號召人民更多地關注國家財政、能源、科學和教育等我們一直疏於重視的方面的絕好機會,在一代人的時間之內,這種機會很難得。然而我們的總統沒有像當年肯尼迪那樣做,相反,他號召我們去消費。

在前幾章,我指出了為什麼古典的經濟理論和美國經濟內在的強大實力使我相信:如果我們挽起袖子,做好迎接競爭的準備;如果我們每個人都仔細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更多地接受教育;如果我們持續不斷地對技術革新進行投資,那麼美國人就用不著擔心世界平坦化的到來。這一章是分析為什麼我們沒有做這些事情,以及如果我們不改變現在的狀況,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將會有什麼事發生。 事實是,我們現在正處在危機之中。但是這場危機發展得十分緩慢,十分平靜。 “這是一場靜悄悄的危機。”雪莉。安。傑克遜說。雪莉。安。傑克遜是2004年美國科學促進會主席,同時她還自1999年起至今一直擔任斯利爾理工大學的校長(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科技大學,建於1824年)。這場靜悄悄的危機正在逐漸地侵蝕美國的科學和技術工程基礎,而這些正是美國人得以不斷創新並提高生活水平的來源。

“天還沒有塌下來,一時半會兒不會發生多麼嚴重的事情,”傑克遜說。這位受過物理學訓練的科學家仔細地斟酌著她的用詞:“美國現在仍然是世界技術革新的領頭羊。美國開設有最好的研究生課程,有最好的科學基礎設施以及把知識轉化為利潤的資本市場。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美國的科技界,一場平靜的危機正在醞釀。我們要把自己放在全球的環境中,要看到所有與美國競爭的國家不僅頭腦清醒,同時還在與我們進行著馬拉鬆比賽,可我們只是短跑成績優秀。” 雪莉。安。傑克遜知道她在說什麼,因為如同其他人一樣,她能夠以其職業生涯做例子證明為什麼美國在過去50年裡如此繁榮,以及為什麼在下一個50年裡,美國的輝煌將不復出現。傑克遜是一名非洲裔女性,1946年出生於華盛頓特區。

她在一所種族隔離的公立小學接受了啟蒙教育,後來由於美國最高法院在布朗控訴托皮卡教育委員會案中的裁決,她又成為公立小學中第一批受益於反種族歧視政策的黑人孩子。 當她由於一次偶然的機會能夠得到更好的學校去讀書的時候,前蘇聯於1957年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於是美國政府全心致力於把美國年輕的一代培養成為科學家和工程師,這種趨勢在肯尼迪總統宣布實施載人航天計劃後變得更為強烈。當肯尼迪總統談到要把人類送上月球時,雪莉。安。傑克遜是正在聆聽總統演講的千百萬美國青年之一。她回憶說:“總統的話,鼓舞了我,幫助並推動我們這一代的許多人成長為科學家、工程師和數學家。”而他們在這些領域所做的突破和創新已經遠遠超過了載人空間計劃的原先要求。 “空間競賽實際上是一場科學競賽。”

感謝種族歧視的廢除,傑克遜的靈感和理解力得到了發掘,她最終成為第一個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的非洲裔美國女性(她的專業是基礎粒子物理理論)。從那時起,她在AT&T的貝爾實驗室工作了很多年,並在1995年被克林頓總統任命為核管制委員會主席。 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傑克遜開始發現對像登月競賽這種國家面臨的挑戰感興趣的年輕美國人越來越少,很少有人在對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學著迷。在大學裡,她注意到,學習理工專業的學生人數一直增長了幾十年,並在1993年達到頂峰,儘管最近有些進展,但今天的人數仍然低於十年前的水平。所以在傑克遜這一代之後,相對於國家的需求來說,理工人才後備力量變得越來越薄弱。到傑克遜開始擔任斯利爾理工大學校長,並把其全部身心撲在重振理工專業隊伍上時,她意識到,一場完美風暴即將來臨,這場風暴將對美國經濟健康產生長期危害,於是,只要有機會,她就會儘自己所能就這個問題大聲疾呼。

“'完美風暴'這個詞來源於1991年10月的一次氣象災害,”傑克遜在2004年5 月的一次談話中說,“當時一股強大的風暴蓄積了大量的能量,蹂躪了大西洋地區,造成了巨大的人員死亡和財產損失。這個事件後來被寫成一本書,繼而被拍成電影。 儘管負責觀察這種現象的氣象工作者強調,多種因素匯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破壞裡的情況不太可能發生,但與此相似而且更糟糕的情況就在眼前,它很可能會阻礙我們國家的科技發展。這種'風暴'的作用力是多重的、綜合的,來自人口、政治、經濟、文化甚至社會方面。 “每一個方面的作用力都有相當的負面作用,而當所有作用力結合在一起,它們會具有極強的破壞性。”100 年以來,美國將第一次發現它在科學探索、技術革新和經濟發展方面落在了其他國家的後面。 “知識總是很重要的,在當今時代知識更是舉足輕重。正如經濟學家杰弗裡。

薩克斯指出:17世紀科技革命開始之前,任何地方任何人實際上都為生計奔波。 但隨著300 多年來科學技術的發展,溫飽早已不是生活的標準。蒸汽動力、機器、電力和現在的計算機和因特網已經使得個人進行大規模生產成為可能。因此,工業時代和信息時代現在正讓位於精英時代。趨於平坦的世界把工業時代和信息時代的工具帶到更多地方和帶給更多人種。隨著工具的商品化和普及化,對於國家和企業來說“唯一的求生之道”是其人民和僱傭者的才能和企業家精神。商業戰略家約翰。黑格爾如此說道。 經濟活動總是可以雙贏,但是最大贏家會是那些最善於以最快速度吸納精英的人。 以上就是我一再堅持的,在平坦化世界裡具備下面三個基本要素的國家才能急劇積累財富:和平坦世界高效快速連接的基礎設施;為了其人民從事創新和高附加值工作所需要的良好教育計劃和知識技能培訓體系;良好的政府治理結構(正確的稅收政策,恰當的投資貿易法律法規,對研究的有力支持,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最重要的是有感召力的領導——能夠游刃有餘地帶領人民應對平坦化世界中的潮起潮落)。 不幸的是,美國在所有這些領域的發展都存在嚴重的不足。在冷戰時期,導緻美國憂心忡忡最深的根源是所謂的美甦之間的導彈數量差距。這種差距從外部威脅著美國。今天,我們則對美國在基礎設施和教育方面與別國的差距表示憂慮。 在平坦世界裡,這些差距對美國是一種來自內部的威脅,這是美國諱莫如深的秘密。如果我們繼續忽略這些事實,危機就已經不再是平靜的了,傑克遜說:“它將成為真正的麥科伊。” 諱莫如深的秘密之一:數字的差距數字的差距是第一個秘密。受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威脅和肯尼迪總統的鼓舞而投身於自然科學研究的那一代科學家和工程師已經接近退休的年齡,如果美國仍然想保持其首屈一指的經濟地位,那麼將難以找到足夠的合格的後備力量來填補這些人員退休後空出的崗位。根據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統計,一般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已經40多歲了,而且平均年齡還在穩步上升。 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為例。 2004年3 月21日,《今日佛羅里達》報對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檔案(其中包括美國肯尼迪空間中心)進行了分析,發現以下事實:國家航空航天局的18146 人裡,幾乎40% 的人達到或超過50歲。這些在政府公務部門工作了20年的人員有資格提前退休。 22% 的工作人員達到或超過55歲。超過60歲的工作人員人數與小於30歲的人員的人數之比是3 :1.只有4%的工作人員小於30歲。 考慮到國家安全的因素,該部門中的很多工作崗位只招納美國公民。然而,一份2003年的GAO 研究結果顯示,國家航空航天局很難僱用到符合其要求的工作人員,越來越多的人不具備國家航空航天局工作中所需要的紮實的自然科學、工程學和信息技術等知識。國家航空航天局管理者肖恩。奧基夫於2002年在國會證實:“如果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我們了解和保護地球、探索宇宙以及尋找外星生命的使命不得不中止。” 由前宇航員和參議員約翰。格倫主持的面向21世紀國家數學和自然科學教育委員會發現,在美國數學和自然科學的教學隊伍中,有2/3 的人將於2010年退休。 從傳統上來講,我們主要通過在國內加強教育和從國外引進人才兩種方式來彌補國家在工程師和科學技術人才的短缺。但是最近,這兩種渠道都出現了乾涸的跡象。 每兩年,國家科學委員會都會對有關美國科學技術發展動向的一組廣泛的數據進行監管,這些數據被當作美國自然科學與工程學發展的指示器。在分析了2004年的數據後,國家科學委員會發現:“我們觀察到,身為美國公民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數量在下降,而需要這種專業背景的工作崗位卻持續增長,這種現象令人擔憂。”這種趨勢會威脅到國家經濟福利和安全。國家科學委員會還補充說,如果這種趨勢還將繼續的話,有三種情況將會連鎖發生:“需要具有理工專業知識背景的工作數量將上升;能夠勝任這種工作的美國公民的數量最多與現在持平;對其他國家相關人才的利用率將下降,其原因或者是由於考慮到國家安全因素對他們進入美國採取限制措施,或者是由於全球各國對這種人才的爭奪使我們難以得手。” 國家科學委員會的報告還發現,美國18歲到24歲的青年人中,接受過自然科學和工程學教育的人數已經跌落到世界第17位,而30年前,我們在世界上的排名是第3.報告指出,2003年,在全世界授予的280 萬個理科和工科學士學位中,有120 萬個被在亞洲各大學學習的亞裔學生獲得,83萬個給歐洲人獲得,美國的年輕人只得到其中的40萬個。特別是在工程學專業,亞洲各大學現在每年培養的本科畢業生數量是美國的8 倍。 “而且,如果與有些國家相比較,上述的比例差距會更大。”雪莉。安。傑克遜說。在中國,每年理工類專業學士學位的頒發數量佔其頒發的所有學士學位數量的60% ,在韓國這個比例是33% ,中國台灣地區的比例是41% . 相比之下,美國的這個比例還保持在大約31% 的水平。國家科學委員會說:“美國一直以來依靠其人民的發明與創新來參與世界市場的競爭。具備自然科學和工程學知識背景的勞動力的充足供給是保持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基礎。但是,即使我們立刻採取措施改變當前的不良趨勢,也只能在10年至20年之後看到效果。”2004年畢業的獲得理工專業學位的勞動力應該在14年前,當他上中學時,就選修必要的數學課程,這樣才能為其今後的專業學習奠定基礎。所以,今天一些中學生如果作出相同的選擇,至少要到2018年或2020年,才能成為國家棟樑之才。 “如果現在不改變這個發展趨勢,到2020年我們會發現,美國研究與教育機構的革新能力已經受到損害,失去了相對於世界其他國家的領先地位。”國家科學委員會說。 “更糟糕的是,這種人才短缺發生在世界趨向平坦的過程中。美國國內需求具有理工知識背景人才的工作崗位每年的增長率是5%,”國家科學委員會說,“相比之下,其他工作崗位供給量年均增長僅1%多一點。”2001年“9.11事件” 以前,勞動統計局指出,需要理工技術的職業增長速度是其他所有職業增長速度的3 倍。不幸的是,根據國家科學委員會的報告,現有理工技術人員的平均年齡正在上升。 “許多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這些人出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6~1964年間美國生育高峰時期)進入科技勞動力大軍的人們預計將在未來20年內退休,然而在這些人的孩子們當中,選擇像他們父母們一樣專業的人數卻遠不如幾十年前那麼多。”國家科學委員會說,“此外,選擇數學和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女性比例從1993年至1999年下降了4 個百分點。”國家科學委員會2002年的數據分析還顯示,美國授予的理工專業博士學位從1998年的29000 個下降到1999年的27000個。美國工科專業的大學生總人數在20世紀80年代到1998年之間下降了12個百分點。 然而,美國理工專業的勞動力大軍人數的增長率還是比理工科學位的增長率要高一些。原因是很多國外出生的理工專業畢業生移民到了美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外出生的學生在美國大學理工專業學生中的比例持續穩步地上升。同樣的趨勢也可以在工作領域體現出來,國家科學委員會說,從總體上看,這個比例在1990年是14% ,隨後的10年裡,擁有學士學位的國外學生在美國理工類工作崗位中佔的比例從11% 上升到17% ,如果是碩士學位,這個比例從19% 上升到29%,而對於博士學位,則是從24% 上升到38% . 通過把國外出生並在國外接受教育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吸引到美國,我們不僅可以保持美國理工類勞動力的增長,同時還不必承擔為此支付的長期教育成本。 與此相反的另一種趨勢是,由於世界變得平坦,世界各地彼此連接的更加緊密,即使外國人不移民到美國,也可以為美國從事革新工作。他們可以為世界第一流水平的公司幹世界第一流水平的工作,在得到體面的收入的同時還不必離開自己的家。 “所謂全球化就是在他們的家鄉為其創造工作崗位,”國際教育協會會長艾倫。古得曼說,“所以他們會說,'我還是覺得自己的家鄉好,我在自己的家鄉生活比在紐約更舒服。'以前,他們的家鄉沒有實驗室,不能連接到因特網,而現在,所有這些問題都解決了,他們在家裡就可以把工作搞定。這種趨勢甚至在'九一一事件'導致的簽證困難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大約在2000年,人才外流取代了人才流入。” 國家科學委員會的研究表明:“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其他國家增加了對理工專業教育領域和理工類人力資源的投資,而且其增長率要高於美國。1993年至1997年,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包含有40個高度發達市場經濟的國家)國家需求理工類專業人才的研究工作崗位增長了23% ,是美國11% 的2 倍還多。”另外,該研究還表明,自“9.11”恐怖襲擊以來,由於國內增加的安全限制和國外申請者數量的下降,美國為國外留學生和理工類人才發放簽證的速度更慢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