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浪潮之巔

第93章 第1節華爾街和美國的金融體系

浪潮之巔 吴军 4078 2018-03-18
要了解美國,尤其是美國社會,必須了解它的金融體系。雖然美國的國父們(華盛頓、杰弗遜、亞當斯和富蘭克林等人)沒有一個是銀行家出身,並且他們能預見銀行資本家對國家帶來的傷害,但是他們也無力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奠定了美國的財政體系,這位英年早逝的財政部長認識到將財政權收歸國有的重要性,建立了由財政部統管的金融制度並且促成了美國早期的中央銀行美國第一銀行,並由後者發行美元,由國有的造幣局印製。但是在早期自由資本主義的美國,漢密爾頓理念無法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他創立的美國第一銀行(後來改名為美國第二銀行)最終破產,他締造的美國造幣局也成為一個不屬於政府的獨立機構(直到一百年後才被財政部收回)。在直到二十世紀初的很長時間裡,美國沒有中央銀行!而在這一百多年裡,美國的私有銀行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它們奠定了今天美國銀行業的基礎。

談到私有銀行,我必須在這裡澄清一些在中國廣泛流傳的誤解和謬誤。這些誤解從某種程度上讓中國投資人在美國的投資蒙受了巨額的損失。而所有的誤解中最為荒謬的就是羅斯柴爾德(Rothschild)家族控制美聯儲、控制世界以及該家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神秘家族的說法。 Rothschild家族原本是德國的猶太人,因此根據德語的發音,這個詞應該翻譯成羅特希爾德(在德語中th發t的音,sch在一起發sh的音,這個詞的正確讀音應該是ro-t-sh-ild)。鑑於羅斯柴爾德這個名字在中國知識界已經流行開來,我們只能將錯就錯。羅斯柴爾德家族曾經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他們靠拿破崙戰爭發了國難財,他們的直系子侄一度在德國、意大利、法國和美國都有不小的生意,羅斯柴爾德的後人也曾經參加了由美國金融大亨J·P·摩根發起的聯邦儲備銀行的籌備工作,但是所做的工作遠遠無法和摩根相比。今天,這個家族現在對世界的影響幾乎微乎其微。

按照中國一些作家的觀點,一兩百年前這個家族的財富作為原始資本,以每年百分之六的速度遞增,現在該家族應該有幾萬億美元。至於為什麼沒有人看見這幾萬億美元,是因為這個家族神秘而不公開其財務。這個解釋顯然和正常人的常識不符。幾萬億美元是什麼概念?是整個中國,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經濟規模。要知道現在世界上的有錢人,沒有一個把錢鎖在保險櫃裡的,他們的錢一定要投入到經濟生活中。這麼大一筆錢在世界上是不可能藏得住的。如果按那些作者簡單的邏輯,中國春秋時代的陶朱公只要為後代留下一兩銀子,現在應該變為十的六十次方兩銀子,而全世界今天總的財富只有區區十的十四次方兩銀子,也就是說陶朱公的後人的財富是全世界財富的幾百萬億億億億億倍。既然陶朱公後人的財富不能按指數遞增,憑空假定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財富連續幾百年以幾何級數遞增也很荒唐。事實永遠的對的,既然人們看不到這個家族了,只能說明這個家族衰落了。

為了證實這一點並弄清楚他們衰落的原因,我專門請教了高盛公司和花旗銀行的投資專家,雖然他們聽說過這個名字,卻很少有人能知道為什麼這個家族衰微了,因為在他們眼裡這個家族現在這點錢根本不算錢。後來高盛的朋友又幫我在公司裡廣為諮詢,終於弄清楚其中的真相。 羅斯柴爾德家族十九世紀中後葉達到高峰,但是犯了幾次致命的錯誤,又遇到幾次滅頂之災,便從此一蹶不振的。該家族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低估了美國的發展。十九世紀後半葉,美國因為種族矛盾尖銳,後來又爆發了內戰,羅斯柴爾德家族對美國不看好,撤走了在美國的大部分業務,失去了追隨美國發展的大好時機。 (我常常和別人講,錯過現在中國發展的快車,就像一百五十年前錯過美國發展一樣可惜。)第一次世界大戰,該家族在歐洲的業務遭到重大打擊。一戰以後,很多歐洲國家不得不將博物館的珍藏賣給美國人。雖然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羅斯柴爾德家族在一戰後有短暫的喘息並得到了一些恢復,但是接下來希特勒迫害猶太人使得該家族再次遭到滅頂之災。幾年後,納粹勢力被清除,但是前蘇聯在東歐實現了社會主義,把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東歐(主要是德國)僅存的資產全部收為國有。該家族所剩的一些在法國和英國等國的資產也大幅度縮水。六十年代以來,已經淪為二流投資公司的該家族再次犯了致命的錯誤。歐美的大銀行,包括瑞士的瑞士聯合銀行(UBS,有時簡稱為瑞銀),蘇黎世信貸,德意志銀行,美國的摩根斯坦利、高盛等公司都紛紛上市,融得大量的發展資金。而羅斯柴爾德家族仍然停留在十九世紀家庭作坊的經營方式上。兩位高盛公司的銀行家告訴我,這個家族的經營活動其實並不神秘,他們和高盛一樣,現在也在歐洲為別人管錢(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一年的利潤在最好的年頭也不過一億美元左右,不到高盛的百分之一。而在美國一般的有錢人中,大多數人聽說這個名字反而是因為拉法特-羅斯柴爾德牌波爾多紅葡萄酒(Lafite-rothschild Bordeaux),這是世界上最好、最貴的葡萄酒,每瓶大約一兩千美元。該酒莊在十九世紀被羅氏家族買下。

言歸正傳,由於美國銀行業的基礎是私有銀行,抵抗金融危機的能力就很有限,在1907年的金融危機中,美國的銀行業幾乎崩潰。這時,由著名銀行家摩根發起,聯合了各大銀行,在總統威爾遜的支持下,美國建立了聯邦儲備銀行系統(Federal Reserve System),簡稱美聯儲。美聯儲包括了七家地區性的聯邦儲備銀行,並且是以私有公司性質註冊的政府部門,它的主席由美國總統任命。它這種半官半商的兩重性日後引起了極大的爭議,至今是一些持“陰謀論”者攻擊的對象。其實,雖然它的很多董事是私有銀行的高管,但是並不能因此就認定它是個像一些威脅論中宣揚的私人公司,正如不能因為財政部長保爾森原來是高盛的CEO,切尼是世界上最大採油公司Halliburton的CEO就否定他們是政府官員。美聯儲雖然名字叫儲備銀行,但是它並沒有什麼儲備,它的職責基本上是發行美元和製定利率。而美國整個經濟活動,包括科技公司的商業活動依然靠私有銀行來維持運轉。

美國的金融公司五花八門,非常之多。最近美國證監會為了救股市列出了股票不能做空的上市金融公司居然高達八百家之多,而美國的銀行居然多達八千家,平均一萬多個家庭就有一家銀行。這些公司大致可以分成幾類: 1.商業銀行(Commercial Bank),這是老百姓最熟悉的傳統的銀行,中國包括四大商業銀行在內的幾乎所有的銀行都屬於這一類。在美國著名的商業銀行有花旗銀行(Citi Group)、美洲銀行(Bank of America)、J·P·摩根銀行(J·P·Morgan,以前叫大通曼哈頓銀行),這三家都是道瓊斯三十家工業指數中的公司。另外還有巴菲特控股的富國銀行(Wells Fargo),它以儲蓄和商業貸款為主,和科技公司關係不大。二十世紀從三十年代大蕭條開始,到裡根上台以前,商業銀行只能發放商業貸款和房屋貸款,不能炒作股票。但是近二十年來,美國政府對銀行業的限制放寬,很多商業銀行同時又是投資公司,比如花旗名下的Smith Barney就是很大的投資公司。 J·P·Morgan則身兼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二職。大銀行中只有富國銀行安分守己,因此在這次金融風暴中躲過一劫。

2.投資公司,雖然他們又稱投資銀行(Investment Bank),但是直到2008年10月,它們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銀行,因為他們既不能接受存款,也不能向聯邦儲備銀行借錢,它們是替別人買賣有價證券、期貨、不動產和任何有價值的商品。不買賣股票的人對這一類公司就不大熟悉了。這些公司中最著名的是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本來還有美林證卷的幾家,但是如前面所介紹,它們全都關門了,省了我很多事。這些公司是股市上翻雲覆雨的主力軍,俗稱莊家,對科技公司的興衰影響最大,它們不僅抬高或者打壓一個科技公司的股價,而且可以左右科技公司的併購和分家的成敗。比如在前面第一章提到的AT&T公司分拆案,惠普和康柏的併購案,以及後面會提到的微軟雅虎的併購意向等等,背後都有投資公司插手。除了有美國的投資銀行外,歐洲和日本等國也有大的投資銀行,比如蘇黎世信貸第一波士頓(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簡稱CSFB),瑞士聯合銀行(Union Bank of Swiss,簡稱UBS,它是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一體)。此外,巴菲特的旗艦公司波克夏哈薩韋是一個影響力極大但非常特殊的投資公司。由於巴菲特本人從來不投資科技公司,波克夏哈薩韋對科技發展影響甚微。

3.共同基金公司(Mutual Fund),這類公司特別多。大的如富達基金(Fidelity)和先鋒基金(Vanguard),掌控著美國所有的退休帳戶(401K)和全世界很多的財富。小的可能只有幾十人,只管理幾億美元。總的來講,共同基金的目的是為了投資而不是炒作。但是它們常常是一些科技公司投票權最多的股東,它們在科技公司盈利好的時候追捧它,在科技公司遇到困難時便給它施壓,要求它裁員或者減少開支,因此對科技公司的發展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4.對沖基金(Hedge Fund),包括著名的文藝復興技術公司,以及索羅斯和羅傑斯的量子基金。由於美國嚴格限制共同基金公司做空股票和期貨,很多華爾街的大鱷覺得這些規定限制了自己炒作的才華,於是辦起不是出於投資目的而是專門靠炒作而掙錢的對沖基金。雖然對沖基金規模較小,全球只有一萬五千億美元的規模,但是由於它們可以賣空股票、期貨和貨幣,並且可以通過借貸用自己碼金(Margin)幾倍甚至幾十倍地買多和賣空一支證券或商品期貨,因此它們的力量不能低估。索羅斯等人的量子基金在1998年幾乎要了東南亞國家的命,雖然索羅斯本人將責任推得一干二淨。文藝復興技術公司是全球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公司,平均年收益超過30%,高於巴菲特的旗艦公司波克夏·哈薩韋。

這些大的銀行和投資公司,每一個都可以用富可敵國來形容。花旗銀行在其最高峰的2007年,資產高達兩萬兩千億美元,投資公司高盛控制的財富高達一萬億美元。富達基金控制的財富高達一萬五千億美元。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