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麼這麼難

第16章 第15章為什麼美國人這麼不講理

焦點經濟問題,中美雙方閉口不談。 不管是中國的學者,還是美國的官方,信誓旦旦、言之鑿鑿說這次會談匯率問題,結果全部落空。 多年努力,好消息來得如此突然。 竟然慷慨地許諾考慮給中國市場經濟的地位。 華裔商務部長,念念不忘的究竟是什麼? 從香港的清潔能源及環保行動論壇,到清華大學的演講,時間在變、地點在變、聽眾在變,但這個哥們的演講主題一直沒變。 2010年5月25日剛剛結束的第二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熱熱鬧鬧地過去了。當然了,我們各大媒體討論的也是熱火朝天,認為我們取得了巨大成功。甚至呢,希拉里和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還上了《魯豫有約》的節目,談人生、婚姻、子女、理想等等,他們怎麼那麼輕鬆啊?而且財政部長蓋特納西裝上衣一脫,運動鞋一換,上場打籃球了!

美國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特納是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美方的領軍人物。對於這位領軍人物在對話開始前半天中所進行的籃球秀,《華爾街日報》給予了特別關注,稱“蓋特納在比賽中顯示了良好的團隊意識:願意傳球,協同防守”,但同時質疑,“在美國總統繼任順序中排名第五的美國財長身上應有的那股霸氣哪兒去了?”“蓋特納是不是勉為其難地試圖給主人留下個好印象?”實際上,中美之間“籃球外交”在2009年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就已出現,當時美國總統奧巴馬送給中方首席代表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一個他簽名的籃球,媒體對此的評價是《籃球傳情,奧巴馬傳得巧,王岐山接得妙》。而蓋特納在接受中國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之所以上場打球主要是因為籃球館的新能源照明系統來自美國艾奧瓦州的一家小企業,“在這裡打籃球,大家會注意到這些照明系統。”那麼,蓋特納的籃球秀究竟包含著怎樣的深意,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美國到底在想什麼呢?


蓋特納打籃球的時候,我們的人還不忘提醒上場的球員,趕快把球傳給蓋特納。透過籃球這個小事就可以想像得出,我們在面對美國人的時候,是多麼的戒慎恐懼、惶恐不安、低聲下氣,真是讓人感到難過。更讓人難過的是,這次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本質和蓋特納打籃球是一模一樣的,我們又把籃球恭恭敬敬地送到了美國人手中。我為什麼這麼說?就是因為美國從2009年9月20日就開始謀劃這一系列的陰謀了。各位記不記得,去年5月我就呼籲我們政府要警惕美國展開的匯率大戰,我是全世界第一個這樣呼籲的學者。當然了,我們政府還是一如既往地不聽我的。 2009年9月20日,匯率大戰開打了。到了2010年的3月底,美國130個國會議員聯合寫信給財政部長蓋特納、商務部長駱家輝,要求他們在2010年4月15日把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是因為如果把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的話,美國就可以對中國所有出口美國的產品徵收27.5%的關稅。

可是我實在不覺得美國人會這麼傻,他們有什麼理由發起貿易大戰呢?請讀者想一想,如果美國真的在4月15日把我們列入匯率操縱國的話,雖然表面上他們可以徵收27.5%的關稅,可是萬一中國政府報復怎麼辦?當然了,我們政府敢報復的機率是非常小的。不過我們如果報復,也對美國出口到中國的所有產品徵收27.5%的關稅的話,這就成了一場不折不扣的貿易大戰,最後的結果雖然是中國受重傷,但是對美國也同樣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因此我實在不覺得美國會這麼傻,它們幹嘛甘願受傷害呢?連我這種水平都能想得通,奧巴馬的團隊比我聰明得多得多,他們不會想不通的,我認為他們一定會以貿易大戰為手段,而真正的目的是匯率大戰。請讀者想一想,如果能夠利用4月15日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的天賜良機,逼迫人民幣匯率升值27.5%的話,這個結果不是和關稅增加27.5%一樣嗎?而且,匯率升值中國政府也沒有什麼理由報復,因為是我們自己要升值的嘛。

在經歷了5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與6次中美戰略對話之後,2009年4月,中美兩國元首在20國集團倫敦峰會期間決定,將兩個對話體系合而為一,以“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名稱形成機制,延續下去。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特點,就是在一個統一的框架之下通盤討論政治、外交、經濟、金融等領域的對話與合作。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已於2009年7月27日至28日在華盛頓舉行。作為世界大國,中美之間對話範圍十分廣泛。就美國而言,既有全局性、戰略性和長期性議題,也有迫於國內政治壓力必須拿到對話現場的具體問題和短期熱點問題,以至於在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時,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笑稱,“除了沒談登月,恐怕很多問題我們都討論了”。近兩年來,清潔能源與環境保護、金融市場准入和投資雙向開放、朝核問題、打擊恐怖主義等,都是中美雙方的焦點話題,而只有在這一系列問題中能找到利益交集,在具體議題中能夠體現公平原則,尊重彼此的關切所在,才能真正完成對話使命。那麼,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之下,美國最想在哪方面取得進展呢?


但是中國的商務部以及工信部在2010年的二三月做過壓力測試,結果顯示,人民幣匯率升值3%的話,中國的傳統勞動力密集產業的利潤率將為零,如果升值超過5%的話,中國傳統勞動力密集產業將大量倒閉,就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中國政府對於匯率升值的底線是3%到5%。而美國的底線呢?是20%到41%之間,差距這麼大,雙方根本就沒有交集。 由於雙方沒有交集,問題就複雜了。請讀者想一想,美國明明知道我們中國是不可能把匯率升值到20%到41%之間的,因為那樣的話就太可怕了,那將使整個中國經濟解體。連我這種水平都能看得懂的問題,美國會看不懂嗎?其實美國也很清楚,我們是不可能答應的,那他們為什麼還這樣做呢?我告訴你,他們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玩的就是聲東擊西。他們真正想要的是我們開放金融市場。正如同我在上講的,2010年4月8日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訪問完印度之後,直接飛到北京首都機場,在機場貴賓廳和副總理王岐山會談了一個小時。會談完之後,在華爾街交易的一年期遠期人民幣匯率就突然貶值了。也就是說在談話之前,華爾街一直對人民幣施壓逼迫升值,但是談完話之後竟然說無所謂了,不升值也沒關係。讀者不想知道為什麼嗎?很簡單,一定是我們同意了華爾街的要求,那到底是什麼要求呢?

我在裡曾經談到,日本在1985年簽訂《廣場協議》之後,到了1990年1月,美國丟下一個金融核彈頭炸毀了日本的資產泡沫,讓日本陷入了20年的蕭條,至今都沒有辦法回暖。讀者知道當時炸毀日本的金融核彈頭是什麼嗎?我分解了一下,裡面有三個零配件,第一個叫做融資融券;第二個叫做股指期貨;第三個叫做允許華爾街進入日本操縱前兩個零配件。 請問各位讀者,我們中國目前還差哪一個零配件?我告訴你,第三個。因為2010年3月31日我們開放了融資融券,4月16日又開放了股指期貨,現在就差最後一個—允許華爾街進入中國操縱這兩個零配件。只要允許華爾街進來,金融核彈頭立刻準備完成拱手讓予美國了。我認為4月8日可能談的就是這件事。 4月13日我們國務院公佈了一個意見,叫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利用好外資的幾點意見》。其中的意見三就是允許華爾街以合資方式進入中國。至此,金融核彈頭的三個零配件已經準備妥當,就等著拱手讓予美國了,他們可以隨時狙擊我們,這是他們要的第一個禮物。第二次中美經濟戰略對話再次確認允許華爾街透過QFII,也就是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利用融資融券操縱股指期貨。讀者會不會覺得美國得到這些就滿足了?

那我想提醒讀者回憶一下奧巴馬為了應對金融海嘯,在2009年的2月15日說過的話,他說要發展新能源來拉動美國經濟。 2010年1月29日,他又說未來5年之內美國的出口要翻番,並且增加200萬個就業機會。我突然想到美國除了拿走金融核彈頭之外,為什麼不叫我們中國買單,讓中國來協助美國發展新能源,從而完成出口翻番的目的,解決美國就業問題呢?我說過的,美國那幫人比我聰明得多得多,我想到的,他們肯定早就想到了,所以,我認為這才是第二次戰略經濟對話的真正目的。 其實我很同情我們政府,在美國這種新帝國主義的壓迫之下,能做的非常有限。讀者可能要問我了,“郎教授,如果是你的話,你會怎麼辦?”我必須承認,我也沒有辦法。

中美對話公佈了26項成果、8項協議、5個承諾。其中,新能源項目簽訂了5個協議,而26項成果當中的12項和新能源有關,其他都是不重要的,包括醫療合作、人權問題、反腐敗、氣候、反恐和對國際事務的意見等等。 很多海內外媒體和學者都認為匯率是二次中美對話的重點,他們這就是完全沒有摸清楚狀況。 儘管目前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只舉辦了兩屆,但從規模與規格,以及雙方的重視程度來看,都呈現出升溫的跡象。在2009年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之前,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就表示,對話“最大規模地集中了兩國的高級別官員,會談涉及的範圍也是無可比擬的”,而在2010年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之前,美國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再次表達了相同的看法,他認為,由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美國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特納領銜的美國代表團陣容豪華、規模空前,“這將是美國歷史上內閣和政府官員訪問中國規模最大的一次。在兩天的議程中,我們的整個代表團將有200多名官員與會,他們來自美國政府各個部門,特別是還有來自國防部和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的官員參與其中。”那麼,如此大規模、高規格的對話,到底能夠達成哪些相關協議呢?


上海財大金融研究所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采訪時就指出,經貿關係和匯率問題肯定是重點談論的話題。社科院財貿研究所研究員於立新認為,人民幣升值是一把雙刃劍,升值可能會引發中美之間更激烈的貿易戰。路透社的文章也稱,如果人民幣匯率只是對話的焦點的話,對話取得的結果將會令人相當失望。美國財政部發言人2010年4月26日宣布,美國財長蓋特納和國務卿希拉里於5月24日到25日出席這次戰略對話的時候,將與中國高層官員就人民市匯率進行對話。這說明當時連財政部發言人都沒搞清楚狀況。但是5月21日,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在清華大學發表清潔能源為主題的演講中,隻字未提近年來一直成為熱點的人民幣匯率問題。當他會見中美商會會員的時候,面對代表的提問,他說匯率問題將留到中美經濟戰略會議的時候再討論,他說財政部長蓋特納將就這一問題繼續持強硬立場。但是,不管是中國的學者,還是美國的官方多麼信誓旦旦、言之鑿鑿地說這次會談主要是關於匯率問題,結果全部落空,為什麼?請讀者想一想,如果美國的真正目的是獲取金融核彈頭和新能源的話,他們為什麼要談匯率?如果沛公都被殺死了,意在沛公還有意義嗎?既然能得到新能源這麼大的禮物,他還好意思喋喋不休地再講匯率嗎?所以說,美國不跟我們談匯率問題,是給我們的第一個意外。

那美國給我們的第二個意外是什麼呢?是他們竟然慷慨地許諾“考慮”給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各位讀者知不知道這個有多重要?這麼多年來,就是因為他們不承認我們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所以才經常制裁我們的出口產品,比如反傾銷等等。而且,美國的製裁通常是採用第三國的市場價格來做計算,比如說在中美彩電反傾銷案當中,美國選擇印度為中國的替代國,要知道印度彩電的平均原材料價格是中國的6倍,價格肯定比我們高得多,但是美國從來是不講道理的,他們就用這個標準來製裁我們。而這些制裁依據的真正法律基礎是什麼?就是因為我們不是一個市場經濟國家。如果美國一旦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的話,就沒有製裁我們的法律基礎了。要知道2006年到2009年之間,美國對華反傾銷的涉案金額超過60億美元,這麼大的金額,美國為什麼要放棄這個殺手鐧呢?當然,美國並沒有真正放棄,他們只說“考慮”給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他們可以“考慮”很多年啊,說不定要考慮20年,反正沒有違反承諾,只是我們中國目前還需要再多努力,怎麼努力呢?對於美國的要求我們還必須再滿足才可以,我認為這就是他們會幹的事。 美國為什麼做兩個這麼大的讓步呢?我想只有一個原因吧,一定是中國讓步更大。 高盛的董事總經理胡祖六這個人長得有點像地產開發商,2010年5月28日他在鳳凰衛視《金石財經》做客的時候說,中美新能源的研究成果應該共享。胡祖六其實就相當於清朝時候的買辦之類的人物,專門替外國人跑腿的。他說我們應該跟美國共享新能源的話讓我聽了毛骨悚然。 5月30日他又說,中美能源的合作空間大,我覺得他是在製造輿論。當然啦,我必須承認,他在中國政府的影響力比我大多了,雖然他總是胡說八道,我就搞不清楚我們政府為什麼總聽他的,甚至還有謠言說要他出任央行的副總裁。 自1995年起的連續15年中,中國一直是遭受反傾銷調查的“世界冠軍”,而在2001年中國加入WTO後的7年內,針對中國企業的反傾銷調查總數為392件,平均每年達56件。在現行“遊戲規則”下,WTO成員國有權區別對待“完全市場經濟國家”和“非市場經濟國家”。在許多國家的定義裡,擁有龐大國有經濟的中國產業被先驗性地推定為“不符合市場經濟”標準。因此,自加入WTO之日起,中國就被定義為“非市場經濟國家”,期限長達15年。這意味著,在為期15年的“非市場經濟國家地位”到期,也就是2016年之前,中國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就要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地談。據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透露,目前包括美國、日本及歐盟等有大約30個左右、全球3/4的“高收入國家”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在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進行主旨發言時,特別敦促美國方面盡快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2010年5月25日,隨著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成果清單公佈,美國“承諾盡快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並被不少媒體稱作“重大的突破性進展”。那麼,美國究竟做出了怎樣的承諾?又為什麼願意放下可以發動貿易大戰的殺手鐧呢?
我發現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和總統奧巴馬兩個人在唱雙簧。駱家輝是中國人的臉孔,其實是個香蕉,外面是黃的,裡面是白的,這種人對中國理解更深、打擊更大。還有很多人說,蓋特納的中文講得特別好,還很高興。我說你們不要高興,會去學中文的美國人個個都不是好惹的角色。你想想看,高中大學時代就想到學中文,這是何等的睿智,你會去學非洲話嗎?而且駱家輝這種香蕉,他為了顯示出他的公正公平,他對中國一定會更過分。所以當年我去美國唸書的時候,我的一位過世的老師陳昭男教授在我大學時曾經跟我說:“郎咸平,以後你在美國找指導教授,千萬不要找美籍華人。他們為了表現自己的公平公正,特別折磨中國學生。你要找猶太人,或者找美國白人,他們心中是沒有什麼牽掛的,比較坦蕩,他們會照顧外籍學生。”我謹記這個教誨,因此我在美國的指導教授就是美國白人,還有猶太人,我絕對不敢找美籍華人,我看駱家輝也差不多。駱家輝從5月16日抵達香港,到5月25日離開北京,從香港的清潔能源及環保行動論壇,到清華大學的演講,時間在變、地點在變、聽眾在變,但這個哥們儿的演講主題一直沒變,那就是清潔能源。我把他的原話念給各位讀者聽。 駱家輝說:“希望150年後我們的子子孫孫在回顧這150年時,能夠感到非常的欣慰,也能為他們的前輩感到驕傲。由於中美兩個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在節能減排上所作的努力,為地球作了巨大貢獻。”我們中國人最喜歡聽這個吹捧我們的謊言了,還中美兩國共同努力呢,實在可笑,美國如果能獨霸的話,他們有什麼理由找我們去共同努力呢?美國自己不行嗎?而且他說美國代表了新能源的最高水平,包括波音、杜邦、通用、杜克、第一太陽能在內的24家企業,他把它們稱之為代表了開發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產品服務或技術的美國企業。 2010年5月27日,美國白宮公佈了奧巴馬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這是奧巴馬上台16個月後,首次發布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該報告放棄了布什政府“反恐戰爭”的說法,以及布什政府時期的“先發製人”戰略。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報告提出,“我們努力的核心是致力於復興我們的經濟,這才是美國實力的源泉”。分析認為,《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是奧巴馬所謂“智慧外交”的具體體現。而在這種“智慧外交”思維下,圍繞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奧巴馬與蓋特納一前一後,配合如此默契,那麼,奧巴馬與蓋特納期望自己的雙簧表演為美國經濟帶來什麼呢?
再看看奧巴馬在美國怎麼唱雙簧? 5月26日開完經濟戰略會議之後的第二天,奧巴馬在美國發表講話,講得剛好完全相反。他說我們在能源科技上已經遠遠落後,全球光伏電池生產前10名里面,7個都是亞洲公司,前5名有3個是中國的,分別是尚德電力,註冊地是江蘇無錫;英利綠色能源,註冊地河北保定;天和太陽能,註冊地江蘇常州。各位朋友聽起來有沒有覺得很驕傲?我認為,只要你覺得驕傲的事情通常都會有問題。我發現所謂這3家中國公司雖然是在中國註冊,但都在美國上市的,而且大部分股權都是美國投資人。此外,美國的機構投資人和基金分別持有了尚德和英利42%和48%的股權。 我看,他們這個一唱一和的目的就是希望新能源的前期研發由中國買單,把中間製造的污染例如提煉多晶矽所留下的劇毒四氯化矽留在中國,最後再將利潤留在美國。這就是我們在這次中美經濟對話上的真正讓步。 2010年5月20日,英國石油公司(BP)原油在墨西哥灣外漏,造成了史無前例的環保大災難。就是因為這個原油洩漏事件,使得奧巴馬的民調達到歷史的低點,所以奧巴馬最近痛苦不堪。甚至按照媒體的報導,超過半數的人對於奧巴馬處理墨西哥灣漏油事件是不滿意的,可能會危及到他以後的竟選連任,而且這個危機是非常大的。 各位讀者想一想,5月20日發生漏油事件,5月24、25日就是第二次中美戰略對話,奧巴馬派出了200多個閣員參與會議,這是為什麼?要知道美國跟我們可是不一樣的,我們這邊官員特別多,美國的官員是非常少的。人家是精英政府,不像我們是大政府,到處都是官。 200多人是什麼概念你知道嗎?就是說,美國政府各個部門的官員幾乎傾巢出動。我甚至懷疑現在留在美國的只有一個官員,他就是奧巴馬。 2010年4月20日,美國墨西哥灣“深水地平線”鑽油平台爆炸,兩天后沉入海底,隨之發生的漏油事件不幸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環境災難。按照6月15日的估計,此時每天的漏油量在3.5萬桶至6萬桶之間。自6月3日下午開始,全美超過50個城市的民眾走上街頭展開名為“捉拿英國石油公司”的抗議活動。鑽井平台沉沒引發的原油洩漏不僅給英國石油公司帶來沉重打擊,美國政府也因未能及時阻止洩漏而飽受詬病。不僅如此,6月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坦吉,原油洩漏事件將對美國經濟造成實質影響,而且這種影響還將持續下去。 2010年6月1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對媒體發表觀點稱,“墨西哥灣石油洩漏災難對美國的影響堪比'9?11'恐怖襲擊。”那麼,陷入輿論風暴之中的美國政府會作何打算,漏油危機與中國經濟之間又存在著怎樣的聯繫呢?
如果你是奧巴馬,碰到這種漏油事件怎麼辦呢?最好能夠在能源政策上交給民眾一個又好又快的成績單。美國太陽能電池巨頭第一太陽能公司最近獲得了中國政府的同意,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建立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生產基地,工程佔地64平方公里,稍大於紐約曼哈頓的面積。生產規模大概是200萬千瓦的發電量,相當於兩座中國的燃煤發電廠。以奧巴馬曾經視察的Solyndra公司為例,這家企業在一年裡就獲得了5.35億美元的財政擔保貸款,而這個企業給奧巴馬的回報是什麼呢? 3000個工作崗位,其中1000個是全職的。 Snlyndra拿5.35億美元的財政擔保貸款是要做多大產能呢? 50萬千瓦。所以第一太陽能公司鄂爾多斯項目四倍於Solyndra項目,也就相當於幫美國政府省了21.4億美元的財政擔保貸款。而且,如果在美國建立同樣規模的太陽能發電站的話,花費需要50億~60億美元,但是在中國建呢?美國就省了50億! 60億美元的投入!這樣算下來的話,總共節省了美國人71.4億~81.4億美元釣投入。此外,由於太陽能的生產設備全部在美國,這將為美國創造12000個工作機會,其中4000個是全職工作。還有核能發電。 2009年3月份我們從美國西屋電氣引進了4個機組,其中兩個在浙江三門,兩個在山東海陽。我們核電站打的牌叫做“萬國牌”。我們有加拿大的設備,叫做青山山崎;有俄羅斯的設備,叫做田灣;有法國核電站,就是大亞灣的後續項目,現在又有了美國西屋電氣AP1000。 在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核業界人士最為關注的成果無疑是中國國家核安全局和美國核管制委員會《關於進一步加強西屋AP1000核反應堆核安全合作備忘錄》。按照相關媒體報導,由於AP1000技術沒有在任何一家核電站中實現應用,因此從決定花巨資引進該技術時便飽受爭議。不過,有兩院院士對媒體表示,購買國外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完全是政府出於對歐美的貿易順差過大,採取的權宜之計。 2004年後,隨著西方國家在高油價和碳減排的雙重壓力之下恢復核電投資,全球核電正在迎來新一輪集中投產期。中國從2009年也開始推進核電,巨大的市場必然吸引全球經濟力量的關注。
你們有沒有覺得很奇怪?按照我們自己的宣傳,西屋電氣的第一台機組AP1000將在中國設立。我們中國怎麼這麼牛啊?甚至我們媒體還感覺好得不得了,紛紛評論說美國到2016年才有第一台機組,我們現在開始就有第一台機組了。這時候你應該得意還是應該感到恐俱?如果是全世界最先進的核電技術的話,為什麼第一台機組不在美國而在中國呢?你不覺得這些很可疑嗎?美國憑什麼把最好的給我們?我們這是感覺過於良好了。我認為這就是我前面講的—為美國的前期研發買單。 首先,我們看看它這個技術到底先不先進。 2005年到2006年之間,美國政府審核AP1000的技術,然後沒過關、重新修訂,2007年再次申請,2009年才通過美國政府的審核。但是我們在2009年3月就開始建設了,那我們是什麼時候引進的? 2004年9月份我們就開始招標,2006年12月份招標結果公佈,美國西屋成了最後的贏家。 2007年3月就決定在浙江三門和山東海陽建設四個機組。看到沒有?美國的技術是2009年才過關,而我們在2006年人家技術還沒過關的時候,就已經通過了技術審查。 而且美國總共有7個州想用這個設備,包括南卡羅來納州、北卡羅來納州、喬治亞州、佛羅里達州,等等。但是到了2010年的現在都還停留在設計、選址的階段,而且還需要聽證,看看當地老百姓同不同意。所以對美國人而言,設計、選址要兩年半,老百姓的聽證要一年,加在一起三年半。為什麼?為了安全。再看看我們,只花了僅僅三個多月就通過了。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中華民族是最大膽的民族,我們是無所畏懼的,我們不怕核能災難。甚至人家技術還不成熟的時候,美國政府還沒通過的時候,我們中國就領先三年通過,因為我們領先全世界“預測”這個技術是可以過關的。結果我們要開始建設的機組是在美國還沒有建設的,在美國還在環境評估,還在設計當中,還在選址當中。更可笑的是什麼?是在這麼多核電站裡面,有6個還沒舉行聽證,真正舉行聽證的也不過只有一個。 我們打算以AP1000來一統中國的核電建設技術路線,將來可以將這4個機組的技術複製到其他無限多的機組,希望在2020年建設成為4000萬千瓦的核電能力的規劃目標。我發現“大躍進”的思想又來了,看看把我們這個民族給聰明的。請你想想,國際能源機構的報告寫得很清楚,一個國家要完全國產化一個核電標準需要50年,是我們說複製就能複制的嗎?而且我們這30年來也搞了不少合資汽車是不是?但是合資30年之後,我們掌握核心技術了嗎?製造汽車總比製造核電站要簡單吧。製造汽車的核心技術你合資30年之後都沒掌握,搞個核電3年之內我們就“大躍進”,就完全複製到中國,到2020年全中國都要用APlOOO?我看我們這些專家瘋了。 2010年6月21日上午10時28分,山東海陽核電項目二號機組核島正式開工,至此世界首批AP1000四台機組全部正式在中國開工建設。美國西屋公司APlOOO技術,被我國專家評定為世界上最先進、最安全、最經濟的第三代核電技術。正是相信其安全、經濟,有關專家表示,“在APlOOO技術應用上,中國不僅第一個吃螃蟹,而且還第一次就成批量吃了4個螃蟹”。此前中國正在運行的11座核電機組,核電技術都屬於第二代或二代改進技術,對於引進的APlOOO三代技術,有關核電企業設計了“三步走”戰略:第一步,外方為主,中方全面參與;第二步,中方為主,外方支持;第三步,全面自主創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那麼,如何看待APlOOO的國產化與相關經濟效益呢?
我們真的決定推廣這種不成熟的技術的話,那便宜還好。雖然國際招標方案當初是以每千瓦1800~1900美元上報中央批准的,但負責引進的國核技公司已要求業主準備按2000多美元每千瓦的價格來接盤,而且還附帶了一個令人忐忑不安的條件—“上不封頂”。要知道,由於AP1000存在著難以預料的技術風險,最後的實際成本很可能會更高。據中國核能動力學會經濟專業委員會主任溫宏鈞2008年10月20日發表在《商務周刊》的文章《第三代核電變貴了》介紹,在美國三個APlOOO核電站,每千瓦投資的預算均在4300美元以上;採用法國EPR技術的兩個核電站已開工,芬蘭的工程由於屢次延誤工期,其預算已經攀升到每千瓦4200美元左右,法國本土工程的預算是每幹瓦3500美元左右,但2008年5月因嚴重質量問題被核安全機構責令停工整改,近一個月後才復工,成本上升難以避免。 與昂貴的外國第三代核電站相比,相同水平自主設計的秦山二期核電站每千瓦1360美元;採用四台CRP1000機組的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每千瓦1662美元。這些真實數據顯示引進核電的成本至少將是自主建設的三倍。 自1978年開始,我國就決定從高起點起步,向國外購買先進核電技術,推進國內核電事業發展。承擔這一歷史任務的中國廣東核電,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創新,到1994年大亞灣核電站1號機組建成投產時,已初步形成自己的工程管理和運行管理隊伍,為我國百萬千瓦級商用核電站自主化和國產化積累了經驗。至1997年5月開工建設的嶺澳核電站一期時,中國核電已開始了初步的自主創新。不到30年時間,經過循序漸進、持續改進、自主創新,我國已形成具有自主品牌的百萬千瓦級二代改進型核電堆型——CPR1000,總體性能達到國際同類型在役核電站先進水平,該堆型的設備國產化率達到60%~70%,那麼,繼二代堆型之後,我國有沒有更為先進的核電技術呢?
雖然我對中國的工業創新一向是抱懷疑的態度,但是核能方面我必須得說中國比美國先進,因為我們已經掌握了第四代技術。讀者曉得這有什麼差別嗎?核能的前三代技術的基礎是一樣的,和第四代完全不同。我用一個我們老百姓都聽得懂的例子打個比方,前三代核能可以被理解為油墨打印機,而第四代叫做激光打印機,就差這麼多。講得更專業一點,前三代核能技術要插入控制棒才能降低核反應堆的高溫,但是,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和美國的三里島核電站都曾經發生過核電廠爆炸案,原因就是控制棒本身被核能的高溫熔化了,所以發生核電站爆炸的事故。而我們掌握的第四代核能完全不用控制棒,而叫做高溫氣冷堆,利用空氣冷卻。 2002年,《核工程和設計》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專門講我們清華大學的一個項目,叫10兆瓦模塊式高溫氣冷堆。這個高溫氣冷堆概念的原創者之一叫婁納,他說了一句話,高溫氣冷堆是全世界第一個“固有安全”反應堆。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是第一個第四代反應堆。雖然它非常小,但重要的是,它的所有部件和那些250兆瓦以上的原型堆,設計原理都是一樣的,各位懂我的意思吧。到了2004年9月30日,世界上的第一個模塊式高溫氣冷堆,在北京搞了一個核安全的實驗演示。當時,30多個國家的原子能專家一起看了這個演示。演示的名字很長,叫做“不插入控制棒下反應堆喪失冷卻”實驗。各位,這是全世界有史以來第一次用運行中的反應堆來做的演示,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的核能技術排在世界前列。第四代核電技術國際論壇一共確定了6種堆型,由美國主導的叫做“超高溫氣冷堆”(VHTR),美國2001年的能源政策報告中提到的核電技術就是這個。等到清華大學的高溫氣冷堆建成之後,美國國會代表,還有美國的能源部長,都紛紛跑過來參觀。 其實也就是說,我們的研究水平是非常厲害的,結果呢?我們竟然在第二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同意與美國核安全管理當局合作,讓美方參與中國首個工業規模的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的安全評審工作,共享安全評審方面的經驗。而作為回報,美方願提供他們有關評審AP1000的資料的經驗。但是你別忘了,美國到現在都還沒有一台真正運營起來的AP1000呢!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同意把我們最先進的第四代核能技術拿來和美國人分享,美國給我們的回報呢?是繼續把美國現在還沒有開發出來的第三代核能技術率先在中國做活體實驗,井且由我們出錢讓美國人來評審美國現代技術,搞到最後,我們就這樣把一個8000億元市場的份額拱手讓給美國了,換來AP1000這麼個已經落後的技術。我怎麼都搞不明白,我們為什麼總是喜歡幹這種愚蠢的事情! 其實看不下去的不止我一個,現在各界也都對這個事情進行批評並提出了兩個疑問。 第一個疑問,難道我們非得進口嗎?我來作個對比吧,2009年12月28日,韓國財團擊敗其他強大對手,拿下了為阿聯酋建造民用核電站的合同,這個合同價值204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核招標項目之一。此外,後續的服務還會有200億美元的合同收入。這次我們中國從美國買的也是四個核電站,對吧?韓國賣給阿聯酋的也是四個。人家韓國通過這筆生意賺了400億美元,再看看我們,不僅沒掙到什麼錢,還因此放棄了8000億元的市場,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連阿聯酋都不如。另外一點,透過這個招標,我們也能看出來日本的高深之處。表面上看是韓國人奪標對吧?但是別忘了,這個韓國財團除了包括韓國電力公司、現代建設、三星和斗山重工外,還包括美國的西屋電氣,而美國的西屋電氣由誰控股?日本東芝重工,西屋電氣77%的股權都是它持有的,當初日本人收購這些股權的時候,不過才54億美元而已。再看看另外兩個競爭者,分別是法國阿海琺和美國通用電氣牽頭的財團。實際上呢?阿海琺是和日本三菱重工合作的,而通用電氣是和日立合作的。好,就算是我們喜歡美國技術,可為什麼非要談判呢?一通亂七八糟的談判下來,結果就是送給美國8000億元。 2009年8月5日,新華社發布消息稱,原中核集團黨組書記、總經理康日新因嚴重違紀,正在接受組織調查。 2010年1月15日,康日新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康日新領導下的中核集團在國資委中央企業名錄中排第一位,有著“頭號央企”的美譽。康日新因此被稱為“中國核掌門”。康日新落馬事件引發了中國核工業的深度反思。各方分析認為,我國在一些核電重大項目的招投標上,儘管制度設計得極為嚴密,但“人”的因素仍能發揮作用。中國在20多年的核電發展過程中,技術路線一直搖擺不定,這給了國外核電巨頭鯨吞中國核電建設龐大蛋糕的機會,而我國自己擁有的核電技術知識產權卻被日益邊緣化。中國核電行業目前正處於體制性變革的十字路口,那麼,行業的健康發展有沒有更有效的模式,哪些國家的做法可以為我們提供借鑒呢?
第二個疑問。為什麼我們能簽下如此喪權辱國的條約?我看腐敗也是個重要原因。我給大家看個資料吧,這種腐敗的東西太多了,我根本記不全。一是2007年年底,因核電招標中涉嫌洩密,中國技術進出口總公司原總裁蔣新生被中紀委“雙規”。二是2008年年底,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原副總經理沈如剛及集團20多人涉案被查。三是2009年8月5日,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康日新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 2010年1月15日,康日新被開除黨籍和公職。有很多人對第二次對話抱有很大的期望,還期待能通過這次對話把這些貪官誤國簽下的條約都修正過來呢,結果呢?我們大家不是一般的失望了,這些人可惡得很,非但沒有拿回我們應該拿回的東西,卻說要繼續加强两國在AP1000項目上的合作! 這些批評雖然中肯,但還是沒有理解到問題的核心。美國發起貿易大戰,計劃在2010年4月15日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其實就是把貿易大戰當做一種手段,匯率大戰才是真正的目的。而我們為了避免匯率大戰,就必須讓出金融核彈頭以及龐大的新能源市場。我很理解我們政府,因為我們別無選擇,美國就是個新帝國主義國家,唉,還是毛澤東理解美國,他說,帝國主義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看看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訪問日本的時候,怎麼回答日本的媒體的,他說,“美國經過多方面的考慮,認為目前條件還不成熟,所以不考慮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了。”正如同我所想的,他們毫不猶豫地就把這個大禮物收回去了。 2010年6月10日,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受到議員的砲轟,批評他沒有對人民幣施壓。他的回答挺熟悉,他說,人民幣匯率是中國的內政,他們不應該怎麼怎麼。參議院氣得要立法壓迫人民幣升值。美國總統奧巴馬竟然暗示這個立法的提案會在眾議院被否決。他們兩個人怎麼會那麼夠意思呢?道理很簡單,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他們就是臉皮再厚,也得顧及點吃相,不能太難看了吧。不過,奧巴馬絕不是省油的燈,6月18日,奧巴馬寫給6月26和27日召開的20國峰會的其他領導一封私人信件,敦促他們在峰會上對人民幣施加壓力。哈哈,自己不好意思施壓,所以請別的國家對人民幣施加壓力。我相信是中美雙方唱雙簧,6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採行更具彈性的匯率調整措施,自6月21日開始,人民幣緩慢升值了,所以免去了峰會上被“圍剿”的場面。一個月之後的7月底,人民幣由6.83升值到了6.77。7月8日,匯率大戰結束,一切正如同我所料,美國財政部宣布,7月15日的審判日,美國決定不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因為我們已經是賠了兩個夫人(一個夫人是金融核彈頭,另一個夫人是新能源)又折兵(匯率還要升值)啊。 2008年11月25日日經平均指數為8323點,若將2007年7月最後一周的日經指數的平均值16978點定為100,則2008年11月25日的股價水平僅為49.0。2008年11月25日道瓊斯平均指數是8497點,若將2007年7月最後一周的道瓊斯平均指數13182點定為100,則2008年11月25日的股價水平為64.3。 由此可見,日本的股價跌幅遠高於美國。當然,這種計算結果在不同時間段之間進行比較時,會得出不同的值。儘管如此,選取任何相同的兩個時點進行比較,都會得出日本的股價跌幅大於美國的結論。 為什麼日本的股價會如此暴跌呢?以下幾種說法很值得我們思考。 其一是“對岸失火”說。但如果僅是“對岸失火”,日本的股價並不會如此暴跌。從現在發生的一切來看,問題的實質不僅僅是“美國的次級貸”問題,而是日本經濟本質的問題。因此預計今後日本產生的問題會比美國更嚴重,日本股價跌幅會更大。只要我們能虛心坦誠地接受市場傳遞的信號,必然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其二是“外資出逃”說(因改革意願不強而引發外國投資者出逃,進而導致股價下跌)。外國投資者出逃是事實,但日本企業業績惡化才是真正原因,並不是因為改革意願不強(“改革”只是政治口號,並不能改革日本的企業和日本經濟的本質)。再有,因外國投資者賣出日本股票後將資金帶回本國,這會導致日元貶值,而實際情況是—日元還在升值。因此,這種說法也過於草率,要理解日本股價暴跌的原因,還是有必要考察日本經濟的運行機理,因為這和國際資本流動緊密相關。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經歷了黑色星期一、亞洲金融危機、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衰亡、IT泡沫破裂等重大危機事件。這些事件對於危機的當事者來說是非常嚴重,但從世界的大版圖來看只是一個局部事件。 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裂也是二戰後日本最大的經濟危機,但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並不大。與日本的經濟泡沫破裂相比,此次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更深、波及面更廣。 本文摘自[日]野口悠紀雄的《日本的反省:依賴美國的罪與罰》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