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歷代經濟變革得失

第14章 毛澤東:“百代都行秦政法”

歷代經濟變革得失 吴晓波 1988 2018-03-18
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兩個學術流派,一是儒家,一是法家。 被儒家尊為“亞聖”的孟子,與商鞅是同時代人。當商鞅在秦國大行變法之時,孟子正在東方各國遊說,而商鞅被處死後,孟子還在齊國和梁國之間奔波,他很可能耳聞了商鞅的整個變法過程。比較兩人的治國及經濟思想,可以看到截然的差異。 在《孟子·梁惠王》中,齊宣王向孟子求教“王政之道”,孟子給出的答案是“耕者九一,仕者世祿”,也就是說,他堅持恢復井田制,並擁護貴族世襲體制。孟子特別嚮往那種各守其職、疾病相扶的公社生活。在另外一次與滕文公的交談中,他還特別設計了一套混合的土地制度:給每農戶五畝宅、百畝田,使民“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稅賦政策上,孟子提倡實施富民政策和減輕賦稅,“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他的“薄稅斂”包括:商捨不徵稅,也不徵貨物稅、房地稅和無職業者的人頭稅,只徵單一的、九分抽一的農業稅。很顯然,商鞅的“廢井田,開阡陌”以及廢除世襲、實施軍爵的政策與孟子的主張背道而馳。

孟子常年在東方各國遊走,那裡的政治文明呈現百花齊放的自由化狀態,與西北的鐵血秦國形成鮮明的對比。相對於商鞅的嚴苛管制和強調中央集權,孟子則強調仁義治國,“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他更提出民眾比國君更為重要的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些在商鞅聽來,肯定是可笑的無稽之談、禍國妖言。 商鞅與孟子的思想迥異,是思想史上一個特別值得研究的景象,這兩人對歷史的實際影響也耐人尋味。 孟子終其一生,鬱鬱不得志,對時局衍變幾無作用,但是他所主張的儒家道統在西漢之後被尊為國家學說。 相對比,商鞅在後世的名聲卻非常之差,可以用“狼藉”來形容。在很長的時期裡,知識階層以談論商鞅為恥,連說到他的名字都會“口臭三日”。秦朝滅亡後,世人對之多有反思,其中最出名的是賈誼的《過秦論》,他將秦亡的原因歸結於“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宋代王安石推行變法,反對派、當世文豪蘇軾上書宋神宗,以商鞅為前車之鑑,認為“惟商鞅變法不顧人言,驟至富強,亦以召怨天下,雖得天下,旋踵滅亡”。這都是典型的儒家視角。

然而,商鞅卻又如同一個神秘的“黑色幽靈”,飄蕩在每一個廟堂之上和治國者的心裡。他的施政手段雖然暴烈,但真正達到了強盛國家和統一天下的目標,被證明是有效果的和成功的。蘇軾在批評商鞅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自漢以來,學者恥言商鞅、桑弘羊,而世主獨甘心焉,皆陽諱其名而陰用其實。”客觀地說,商鞅徹底改變了戰國乃至後來中國的政治和經濟生態,甚至,以兩千年的歷史跨度而論,他的基本治國理念頑強地延續了下來,核心理念被眾多獨裁者所沿襲。在中國的統治術裡,貌似水火不容的儒家、法家其實誰也沒有淘汰誰,在很多朝代,實際上呈現出“半法半儒”、“儒表法裡”的景象。美國學者約瑟夫·列文森在《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一書中便論證道,中國的皇朝體制有著一個“自相矛盾”的運行規律:儒教君主制的基礎恰恰是反儒教的法家原則。余英時在《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一文中也論證道,儒家到西漢董仲舒時已出現“法家化的傾向”,此後“它幾乎貫穿了全部中國政治史”。法家的“不允許思想”與儒家的“只能有一種思想”,本質上都是要“統一思想”。

商鞅學說從陰暗之處重新回到明亮的主流舞台,是在19世紀中葉的鴉片戰爭之後。 其時,中華帝國遭遇前所未有的外辱,強國禦敵成為了時代的唯一主題,儒家的抱殘守缺以及懷柔學說不再適用,因此年輕人喊出“打倒孔家店”的決絕口號,而商鞅的強國之道煥發出讓人難以抵抗的魅力,於是,舉國爭說法家,國家干預主義成為意識形態的主流,如梁啟超所言及的,圖國家生存發展為第一要務,圖人民個人的幸福則次之。倘若個人的幸福與國家的生存發達不相容,則毋寧犧牲個人以裨益國家。其時的大政治家及知識分子,無論改良派或革命者,從孫中山、陳獨秀到康梁、胡適,無不推崇國家主義和計劃經濟。 在所有政治人物中,對商鞅最為尊崇的正是毛澤東。早在1912年,就讀於湖南省立一中的19歲少年毛澤東寫作《商鞅徙木立信論》一文,這是他留存至今的最早文稿,在這篇500餘字的作文中,毛澤東寫道:“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試一披吾國四千餘年之記載,而求其利國福民偉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他的國文教員柳潛讀後贊其“才氣過人,前途不可限量”。及至晚年,沉迷於“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毛澤東對儒學嗤之以鼻,而獨尊法家,他最欣賞的兩位政治改革家,便是商鞅和王安石。 1973年8 月,毛澤東創作《七律·讀〈封建論〉呈郭老》一詩,將孔孟儒學貶為“秕糠”並公開替秦始皇“焚書坑儒”翻案,全詩曰:“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百代都行秦政法”,實際上是毛澤東對兩千多年前的商鞅前輩的一次遙遠的致敬。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