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案例(第九輯):不景氣,不氣餒

第3章 〇二、李嘉誠:在激進的年代穩中求進

李嘉誠為華人首富,在香港被稱作“李超人”,這個稱號在他一生遭遇過的多次危機中,被一一印證。而且,有個有趣的情況與此相關,那即是,李嘉誠往往在經歷危機或者經濟衰退中體現出高人一籌的“創富力”,每一次危機後,其財富非但不降,反而總是有所上升,正如他自己所言:“這麼多年來,1950年到今天,個人(資產)來講,從來沒有一年比去年少。”這在他早年白手起家創業遭遇經營信譽危機、進入房地產業時香港動亂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莫不如此。 1928年7月29日,李嘉誠出生於廣東潮洲一個貧窮家庭;1940年,因生活所迫隨父母逃到香港定居;1943年,其父去世後,開始了學徒、工人、推銷員的生活;1948年,20歲時成為一家塑膠廠的總經理;1950年,用積蓄和借來的5萬港元創立長江塑膠廠;1957年,率先在香港生產塑膠花,並在1958年30歲時贏得了“塑膠花大王”的桂冠;1958年,購地興建第一座工業大廈進入房地產業;1972年9月,成立長江實業有限公司,11月1日,長江實業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並相繼在倫敦、溫哥華掛牌進行股票交易;1974年5月,長江實業與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聯合組建恰東財務有限公司;1979年,以僅7億港元資產入主資產60多億港元的和記黃埔,上演蛇吞象,成就“李超人”的稱號;1985年5月,斥資29億港元購得港燈集團,同入主和記黃埔一樣,做到兵不血刃;1986年首次登上香港首席財閥寶座;1988年被《財富》雜誌評為世界華人首富,並連續保持6年。 1996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中,李嘉誠以106億美元名列香港富豪第三位,1999年再次坐上香港第一富豪交椅。 2007年3月,李嘉誠以230億美元,名列2007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9位,香港地區第一位;2008年3月,李嘉誠的財富達到265億美元。

觀點:穩健中尋求發展,發展中不忘穩健。信譽、誠實,有時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 沒有哪家企業能夠從一創立起就能一帆風順的發展下去,創業初始的企業更是如此,對於企業的管理者來說,在起步階段,遇到產品質量出現危機,首先應做的不是遮掩問題,而是向客戶開誠佈公,積極改善,沒有對這次教訓的吸取,恐怕也就沒有今日的李嘉誠了。 之危機背景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採取對華經濟封鎖政策,作為轉口貿易重地的香港,地位一落千丈。而轉口貿易,是香港的重要經濟支柱,香港經濟由此受到沉重打擊,這也成為二戰後香港經濟遭受的最大一次打擊,一時間,悲觀情緒瀰漫於香江之岸,香港政府謀求轉型,新的產業政策調整為由轉口貿易型轉向加工貿易型。

正是在這一背景之下,20歲的李嘉誠辭去了塑膠褲帶公司總經理的工作,利用積蓄和借來的5萬港元進行創業,在1950年夏天成立了長江塑膠廠,生產塑膠玩具等產品。 不過,李嘉誠發的第一筆財,卻是一筆“戰爭財”,這也順應了時勢造英雄的古諺。那時,正直解放戰爭後期,大批逃避戰爭的人們湧進香港,致使香港人口猛增,到1951年,香港人口已超過200萬人。這些人的到來為香港帶來了大量的資金、技術和勞動力,同時也擴大了香港的市場消費容量。因此,雖然一開始,長江塑膠廠廠房和機器都破舊不堪,而且廠址偏居香港山區一隅,但憑藉廉價充足的勞動力,供不應求的市場,作為加工業順應了轉軌期的香港經濟,以及李嘉誠本人在塑膠業的輕車熟路,因此產品很快就順利出手,訂單隨之紛至沓來,為了擴大生產,新招來的員工,經過短暫的培訓便被安排獨立上崗,同時進行三班倒工作制,晝夜不停的滿足著客戶的訂單。年輕的企業主順風順水,顯得春風得意,躊躇滿志,連他自己都沒想到會這麼順利。

但就在這時,一陣意想不到的風浪正向毫無準備的年輕企業主襲來。一位客戶宣稱長江的塑膠品製作粗劣,存在重大的質量問題,要求退貨。被這盆兜頭冷水澆醒的李嘉誠意識到正是自己的冒進,一味追求數量,忽視質量,如今出了問題,只得老實的向客戶承認確實是自己的產品出現了質量問題,但在這時,除了這家客戶,李嘉誠手裡還握有眾多其他客戶的訂單,有些客戶還在電話催貨。一邊是客戶拒收產品,並要求賠償損失;一邊是不能向客戶提供有問題的產品,面臨延誤交貨而違約罰款。李嘉誠騎虎難下,情勢危急。李嘉誠明白,對一家新興的製造企業而言,產品質量幾乎是它得以發展下去的最重要的資本,質量出現問題,無疑使其信譽受損,而信譽受損終將指引企業走向死亡之路。危機之中的李嘉誠感到創業之難。但還有更嚴峻的事情在等著他。

這個時刻,陸續有客戶退回產品,且索賠損失;倉庫裡堆滿了被退回的質量欠佳的產品,而產品積壓,造成資金繃緊,但原料商仍按照契約催交原料貨款,李嘉誠拿不出應付的款項,這些原料商便以對外公佈李嘉誠的“賴貨款醜聞”進行要挾,銀行也因此聞風而動,上門催要貸款。瞬時,長江處在倒閉的邊緣。焦頭爛額的李嘉誠最後作出了裁員的決定,這又造成企業內部士氣低落,人心浮動。 李嘉誠又一次陷入人生的大磨難之中,在這危機時刻,李嘉誠從與母親的對話中,悟出道理,冷靜下來,開始採取補救措施。 他首先召開員工大會,承認是自己的經營失誤拖垮了企業,損害了企業的聲譽,也連累了工人,他希望員工能與他同舟共濟、共度難關。員工的情緒得到安撫,大後方從而穩定下來。

接著,他去一一拜訪客戶、原料商和銀行,向他們道歉,並開誠佈公,坦言企業正面臨一次空前的危機,隨時都有倒閉的可能,請求他們原諒自己的過失,給他放寬賠償、還貸期限,保證在期限內一定做到償還欠款。李嘉誠的坦誠博得了他們中的大多數的理解和支持,銀行同意放寬還貸期限,原料商允諾購買原料可以先付70%的貨款,而一些客戶不但做出了讓步,還和李嘉誠一起出謀劃策,解決質量問題。 隨後,李嘉誠全面清查倉庫的積壓產品,把次品和合格品分開,分別處理,並親自和他當初做業務員一樣,向客戶推銷產品。 經過一系列努力,企業開始有了進賬,所欠債務也陸續得到償還,1955年,企業開始贏利。 度過這次難關之後,長江塑膠廠出現轉機,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 1957年春天,李嘉誠前往意大利,帶回塑膠花生產技術,抓住商機,在香港率先進行塑膠花生產,連續攻下香港和歐美市場。 1957年年末,長江塑膠廠改名為長江工業有限公司,1958年長江的營業額已經達到1000多萬港元,純利100多萬港元。塑膠花為李嘉誠攫得了第一桶金,並最終為其贏得了“塑膠花大王”的桂冠。而這一年,李嘉誠年僅30周歲。

回憶起從事塑膠產業的歲月,李嘉誠說:“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是企業生命的源泉;信譽、誠實,也是生命,有時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而在這次危機之後,李嘉誠便立下了自己的座右銘:穩健中求發展,發展中不忘穩健。這成為他一生的經營準則。 觀點:樂觀者在災禍中看到機會;悲觀者在機會中看到災禍。 所謂危機中存在著機遇,是對有積極進取心的人才如此的,也即是我們眾所周知的“機遇永遠青睞於有準備的人”,擁有一顆始終保持積極進取的心,在行業甚至整個經濟氣候出現問題時,那些災禍中充滿的機遇,才會垂青於你,李嘉誠顯然深知其味。 之危機背景 李嘉誠進軍房地產業,肇始於取得“塑膠花大王”稱號之際,在此之前,房地產業在香港並不為很多人所看好,航運、貿易、工業為當時的商業主流,但隨著香港經濟的迅猛發展,以及人口由1951年的200萬驟然增多至20世紀50年代末的300萬,市場對辦公寫字樓、商業店鋪、工業廠房和居住房屋的需求不斷上漲,但此行業的不被看好,導致房屋增加量跟不上需求量,數年間,香港一直鬧房荒。這在李嘉誠從事的工業行業帶來的影響也相當明顯,由於香港工業化進程出人意料的迅速發展,工業用房尤其顯得短缺,這常常出現廠房物業主只肯簽短期租約,續租時便趁機抬價,用戶苦不堪言,作為一間發展迅速的工廠廠主的李嘉誠同樣深受影響,苦惱不已。

為了擺脫物業商的傾軋,以及對香港房地產業廣闊前景的洞察,一個想法闖入李嘉誠的頭腦:我為什麼不可以做地產商?這一想法很快就付諸實施起來。 1958年,李嘉誠在香港北角工業區購地興建了一座12層的工業用大廈;1960年,又繼而在香港柴灣興建第二座工業大廈,這兩處工業大廈的面積共計12萬平方英尺。在此期間,不但自己的工廠用房得到了滿足,同時也讓李嘉誠因此獲利甚豐。有資料顯示,1959年,香港工業用地僅每平方米104.85港元,而到1980年,已上升到每平方米29549.03港元,升幅達280.8倍。但在此期間,香港的房地產業卻是一波三折,風云不斷,面對這些危機,對於很多人來說是災難,對李嘉誠來說,卻是對機會的準確把握,透露出其過人的商業智慧。

首先是銀行發生擠提風潮。 1961年6月,潮汕籍銀行家廖寶珊的廖創興銀行,因其購買大量土地興建樓宇,而投資地產的資金幾乎全部來自儲戶存款,導致儲戶存款被掏空殆盡,引發儲戶擠提事件,廖寶珊本人也因此次風潮而突發腦溢血猝死,這讓同為潮汕人的李嘉誠覺察到了投資地產的某種風險,但這次事件在香港銀行和地產業均未得到重視。 到了1962年,香港政府修改建築條例,並決定於1966年實施,這讓手裡握有土地的地產商為避免新條例實施時產生損失,紛紛趕在1966年前大肆建造地產,以求脫手,這帶來一輪香港地產投資熱,眾多銀行為求能在這輪熱潮中分得一杯羹,也介入進來,為地產商提供貸款,採用按揭制,甚至直接投資進行地產生意。一時間,房地產炒風空前,職業炒家應運而生。 1965年,香港小型銀行明德銀號因參與房地產投機,造成流動資金匱乏,喪失償債能力,最終因發生擠提而破產,它的破產進一步加劇了儲戶的恐慌心理,擠提風潮爆發,並迅速蔓延到其他銀行,造成廣東信託商業銀行倒閉,以及包括恆生銀行在內的諸多銀行陷入危機,銀行危機雖然在後來被香港政府採取非常措施得以遏制,但在其危機影響下,炙熱的房地產業一落千丈,低價樓價暴跌,靠銀行支撐的地產商紛紛破產,血本無歸者無數,香港地產業一片蕭瑟。在此過程中,長江實業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造成一定的損失。

到了1966年年底,香港樓市開始回暖,地產業出現新的曙光。但在此時,中國內地爆發的文化大革命衝擊到了香港,引發香港出現反英情緒,1967年,英方的暴力鎮壓觸發了香港歷史上的“五月風暴”,加上出現了“中共將武力收復香港”的傳聞,導致香港出現二戰後的第一次大規模移民潮,大量房產被移民者賤賣,新建的樓宇更是無人問津,剛剛複甦的房地產業再次陷入低潮,地產商們焦頭爛額,不知所措。擁有數個物業的李嘉誠同樣憂心忡忡,時刻關注著事態的發展。到了是年8月,李嘉誠漸漸從不同渠道獲得來自內地的消息,堅信亂極則治,否極泰來,判斷“五月風暴”不會持續太久,從災禍中看到機會,在同行們面對局勢還一籌莫展之際,做出驚人之舉,採取“人棄我取,趁低吸納”的策略,趁機入市,將買入的舊房翻新出租,並廣建物業。隨後的事態發展證明,李嘉誠的判斷是正確的,“五月風暴”最終得到平息,1970年,香港房地產業再次回暖,並越發興旺起來。到了70年代初,李嘉誠擁有的物業,已從當初的12萬平方英尺,發展到35萬平方英尺,每年僅租金收入就有390萬港元。 1971年6月,李嘉誠成立長江地產有限公司,全力發展地產業。 1972年7月,李嘉誠將長江地產改為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並於同年11月1日在香港掛牌上市,長江上市,是李嘉誠事業歷程上的一次大飛躍,為其日後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資金來源。

在李嘉誠從事房地產業早期的這兩次危機中,在炒風盛行之際不為暴利所動,採取穩步拓展的方式,穩健發展,並在危機期間密切關注局勢,認識到經濟發展的規律,憑藉“樂觀者在災禍中看到機會;悲觀者在機會中看到災禍。”的經營哲學,在地產低潮之際,抓住機會,趁機入市,並最終奠定和成就了其在房地產業的地位。 觀點:在開拓業務方面,保持現金儲備多於負債,要求收入與支出平衡,甚至要有盈利,我想求的是穩健與進取中取得平衡。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沒有什麼比穩定、充裕的現金流更重要,作為一位企業的領導者,如何在危機來臨時,採取積極有效的財務政策,以保證企業賬面的正現金流?看看李嘉誠的做法吧。 之危機背景 從1958年購地興建第一座工業用大廈,從事房地產業開始至今,長江實業已經成長為李嘉誠的商業帝國版圖中,和和記黃埔並駕齊驅的兩大旗艦產業之一。幾十年來,長江實業依靠開發住宅及商用物業,已成為香港規模最大的地產發展商之一。然而,這期間並不平靜。 1985年香港進入回歸前的過渡期,其地產市場隨之進入長期上升階段,1991年之後,更是因香港住宅樓市場需求上揚的帶動,地產價格大幅跳升,有數據顯示,1984~1997年的13年間,香港的住宅樓價格上升了3倍。這一長時期的地產市場繁榮,讓香港諸多從事住宅類開發的地產公司迅速膨脹,長江實業也同樣受惠於此。但在此期間,從1994年4月到1995年的第三季度,由於香港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壓低樓價的措施,香港樓市曾一度進入調整期,住宅樓價格下跌三成,各大地產公司均受到影響。在1996年樓市短暫上揚後,隨即,1997年第四季度突如其來的亞洲金融危機,席捲了東南亞各國,對香港地區的經濟也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其經濟和物業市場急轉直下,銀行信貸銀根緊縮,股市及資產價格大幅縮水,投資和消費願望低迷,香港的房地產業幾近停滯不前,長江實業也在所難免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但在這次危機前後,李嘉誠所採取的經營策略,在某種程度上,對危機帶來的衝擊起到了化解的作用,因此對長江實業的衝擊有限,李嘉誠的危機化解術使其個人財富在危機後不降反升。李嘉誠對採取的應對策略,曾用一句話概括的表達過:“在開拓業務方面,保持現金儲備多於負債,要求收入與支出平衡,甚至要有盈利,我想求的是穩健與進取中取得平衡。”這其中,最為核心的即為保證現金流,採取“高現金、低負債”的財務政策。這也是作為李嘉誠一生遭遇過的諸多危機中的一次,給香港經濟帶來深遠影響的這次危機前後,李嘉誠採取的主要策略,而除了“高現金、低負債”的財務政策外,他採取的主要經營應對策略還有股市高位時融資策略;樓市低谷時逆市擴張策略;率先降價、加快銷售的樓價低價發售策略等。 首先是李嘉誠奉行的“高現金、低負債”財務政策,讓長江實業的資產負債率始終保持在12%左右,非流動資產佔總資產的3/4以上。即使在1996年香港經濟短暫上揚期間房價隨之上揚,長江實業的流動資產淨值得到大幅增長,其長期負債仍保持著原有的增長速度,從而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時,長江實業的流動資產得以大於全部負債,而正是因為在房價上漲時期保持了較低的負債率,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儘管銀行收緊了信貸,長江實業仍成功籌措到了銀團貸款並發行票據共融資37.5億港元,為其保證了不錯的現金流,使其用於地產開發的資金相對充裕。 其次來看李嘉誠的股市高位時融資策略。香港經濟中常常出現股市與樓市的聯動現象,這一現像被通俗的稱為“股地拉扯”,即房地產商紛紛上市到股市融資,募集資金後再四處圈地,地價因此被推動上漲,房地產商的市值也隨之上漲,房地產商又隨之進行增發新股再融資;而在樓市的銷售上,高地價推動現售房價的上漲,房地產商從中賺取豐厚利潤,而這又進一步推動了股價的上漲,從而形成股市與樓市的互相拉動。這種現象的一個結果可以從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前的香港股市中看到,1995年年初香港恆生指數為6967點,1996年年底達到了13203點,漲幅高達89.5%;與之相對應的是,從1995年年底開始,香港房價回升後幾乎每天都創出新高,1996年7月~1997年7月一年間,上漲幅度超過50%。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長江實業1996年實施股本融資,募集資金51.54億港元。同時通過附屬子公司向少數股東發行股份的方式,募集資金41.78億元,通過融資使長江實業的原本淨現金流入由負數轉為正數。這同樣使其在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市場銀根收緊之後,仍然擁有著不錯的現金流。 再看李嘉誠的樓市低谷時逆市擴張策略。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前,由於長江實業幾乎未擁有港島中區等優質地段的物業,銷售收入長期以來以房地產開發銷售為主,而非採取香港地產商常見的“地產開發+地產投資(物業出租)”的經營模式,但亞洲金融危機為長江實業的盈利模式帶來了轉變機會。 1998年,以住宅地產為主的長江實業突然加大了對出租物業的開發,使1998年的固定資產較1997年增加了423%。雖然出租物業此時處於調整期,但相比住宅市場,其需求相對穩定,可以為企業提供可靠的租金收益。另外,在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長江實業退出了基建業務,相取代的是發展酒店和套房服務業務,這同樣為企業提供了穩定性收益,並降低了由於物業銷售不穩定所帶來的波動。再有,在危機時期,長江實業利用競爭者減少帶來的機會,逆市擴張,大肆競標拿地。兩個典型的案例是,1998年1月,香港政府通過招標的方式相繼出售位於沙田馬鞍山的一塊酒店用地和位於廣東道前警察宿舍的住宅用地。香港地政總署對前者的招標售價估計應為10.56億港元,但由於競標者僅有包括長江實業在內的兩家,最終長江實業僅以1.2億港元的最高投標價中標,而這相當於樓面價2150港元/平方米。後者也因類似的原因,以長江實業為首的財團僅以28.93億港元的標價就取得了原估價總值超過40億港元的地塊,這一樓面地價僅相當於2840元/平方英尺。 最後是樓價的率先降價銷售策略。在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之下,香港樓市幾近停滯不前。而長江實業開發的鹿茵山莊的第一次開售時間,恰好正值此時,一開始長江實業按照原定的分層單位約12000港元/平方英尺、獨立洋房約16000港元/平方英尺的高價,進行的內部認購出售情況一般,於是決定推遲4天公開發售,並宣布降價兩成。受此影響,香港大埔區的樓價迅速下跌7%,元朗、上水等鄰區的樓市也同樣受到衝擊,並紛紛降價。隨後,長江實業開發的聽濤雅苑二期以被香港媒體稱為“為市場之震撼價”、最低價不到4700港元/平方英尺的價格,對外降價發售,並配以各種優惠措施進一步促銷,這一率先降價促銷行為,同樣引發了香港各地產開發商紛紛加入降價銷售行列。有數據顯示,到1998年1月,香港各區的住宅樓價已從1997年第二季度的高位大幅回落到1996年年初的水平,跌幅普遍超過3成。長江實業的率先降價銷售策略的結果,反應在其公告中便為:“在第四季度發售的鹿茵山莊及聽濤雅苑二期項目,在淡市中仍然取得了理想的銷售業績。”而之所以能夠有這樣的成績,李嘉誠坦承是因為“靈活和掌握市場動向的營銷策略”,其實也即為率先降價策略。在此後摩根士丹利的一份研究報告對此策略進行了加以肯定:“長實相比競爭對手更願意採用低價策略來加快銷售。香港住宅市場自1997年6月以後持續下滑的形勢,證明這是一個恰當的策略。” 正是這些策略的互為作用,才得以使長江實業能夠保持現金儲備多於負債,收入與支出達到平衡並盈利,而最後便是李嘉誠想要看到的穩健與進取中取得平衡。也正是由於李嘉誠在經營中根據不同的市場景氣採取不同的應對策略,其財富在經濟危機或衰退後往往不降反升,能夠得到進一步增長,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便是如此。在1996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中,李嘉誠以106億美元個人財富名列香港富豪榜第三位,而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其財富不但未降,反而在1999年大幅增長,並再次坐上香港第一富豪的交椅。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