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大國經濟之路

第12章 第十章中國對全球經濟的依賴有多大?

大國經濟之路 王志浩 6385 2018-03-18
貿易對中國來說有多重要?在當前全球經濟收縮,2010年才能緩慢復甦的背景下,這個問題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此次危機爆發之前,中國國內一些政學界人士表達了中國易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的擔憂,但在一些銀行經濟學家眼中,全球經濟放緩不會衝擊中國——儘管中國出口規模大,但中國經濟已經與全球經濟“脫鉤”。對於後一種說法,我始終持懷疑態度。但是,我也知道,從傳統經濟學的立場看,經濟增長依靠出口拉動的中國應該受到劇烈衝擊。類似表述多次出現在官員的講話和文章中,建立在經濟前景轉暗的預期之上。我認為,真實情況位於“依賴”和“脫鉤”之間。具體位於二者之間的什麼程度,正是本章想要找到的答案。 因此,本章中,借助部分經濟學家在貿易領域的潛心研究,我們將嘗試找出度量貿易對中國的重要性的正確方法。

評估貿易對一個經濟體的重要程度最簡單(也是最有問題)的方式,是看它的出口額。 2008年中國出口總額達1.4萬億美元,佔中國GDP的31%。這一規模十分巨大,一般情況下,像中國這樣規模的經濟體的出口占比要遠低於這個數字。這種方式存在的一個大問題在於,出口數據中包含著大量進口,這些進口材料經過一定的程序後很快成為出口,留在中國的附加值非常低,這就是所謂的“加工貿易”經濟。簡單地說,加工貿易就是進口原材料和配件,組裝之後再出口。其中的關鍵是附加值。以標價300美元的Ipod為例,它由上海附近的工廠用進口原料組裝而成,對於中國的重要性遠不如其300美元的價簽所隱含的那麼大,在上海創造的附加值可能不足30美元。所有真正有價值的配件都是日本、韓國或者美國等地製造的。這意味著出口Ipod對中國來說不那麼重要——連就業帶利潤創造的價值僅有30美元(更多的就業和利潤被配件生產國獲得)。在2008年中國的1.4萬億美元出口中,近半為“加工貿易”出口,規模達6750億美元。因此,整體貿易數據可能誇大了貿易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

更好的評估貿易的方式是看非加工貿易(即一般貿易)出口。 2008年,中國的一般貿易出口達7520億美元。這類出口是中國企業使用國內原材料生產的產品的出口,幾乎全部價值都是在中國創造的,在就業和利潤方面對中國的重要性要大得多。佔GDP比重為16%的一般貿易出口,是觀察貿易對中國經濟重要性的更好指標。但這種方式也存在問題,因為它同樣也忽略了一般貿易在中國增加的價值。出口原油和汽車是有區別的——後者對中國而言更有價值,因為這一出口建立在更長的供應鏈基礎之上,能夠創造更多就業。 處理這一問題的傳統方式是從全部出口中刨去全部進口,得到淨出口數字,理論上說,我們可以由此得出全部國內附加值。要更好地理解出口對中國經濟整體的重要性,我們還需要看GDP數據,即按支出法核算的GDP。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看多少錢被花出去了——多少錢被用於投資,多少錢被家庭和政府消費,多少錢用於淨出口(也就是出口金額減去進口金額)。將以上支出加總,就是核算GDP的一種方式。 2008年,名義GDP的6.5%為淨出口,這一比例僅比上一年的7.6%略低。以這種方式看,出口對中國經濟的重要程度似乎弱了很多。

整體GDP的增長是由4個增長引擎共同貢獻的,淨出口的貢獻每年都在發生變化。從實際增長看(即經過價格變動調整之後),2007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長11.9%,淨出口為整體經濟增長貢獻了2.6個百分點。換而言之,淨出口占當年整體經濟增長的22%。 2008年中國經濟實際同比增長約10%,但淨出口只貢獻了0.7個百分點,僅佔整體經濟增長的7%。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很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某些年份淨出口的增長比另外一些年份更重要。 以淨出口為指標度量中國經濟對外部需求的依賴程度是錯誤的。這是因為我們在估算中籠統地假定所有進口都進入了出口,因此從出口中扣除進口以得到一個淨額。但是顯然,這並不符合事實——中國的進口中也有一部分用於投資和自身消費。

要了解這一問題的本質,需要掘地三尺,深入中國經濟內部,按各種產品,一道道生產工序,分步驟跟踪附加值。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才能知曉中國的工業產能中,有多少是生產出口產品的。我們才可能知道,某些行業只有10%的附加值在中國產生,90%被其他國家得到。只有這樣做,我們才可以計算出平均的整體國內附加值。只看出口達到多少美元,或只看貿易順差有多大不能告訴你這些。 但這一方式的難度在於,計算創造的附加值極其複雜,耗時費力——遠非我們這些銀行分析師的力量所及,我們中的大多數既沒那樣的頭腦,也沒那麼多時間去做這些複雜的運算。幸虧,一些頭腦聰明、功底深厚的做學問的經濟學家做了這一工作,他們的研究給予我們很大的借鑒和啟迪。

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是投入產出表。巨大的投入產出表中的數字,經過一定的假設和運算,可以追踪貨物的原料投入、生產和流出某經濟體的整個環節。當我們以這種方式跟踪貨物的流動,就可以知道,哪些環節真正實現了價值增加。歐洲中央銀行的兩位經濟學家,加博爾·善拉(Gabor Pula)和圖奧馬斯·佩爾托寧(Tuomas Peltonen),採用了獨特的亞洲投入產出表來分析亞洲範圍內創造的附加值。 “Has Emerging Asia Decoupled?”,Working Paper,G Pula,T Peltonen,June 2008,他們特別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所有這些附加值的需求來自哪裡,國內還是國外?

他們的研究發現,亞洲經濟體(尤其是中國、印尼等大規模經濟體)的絕大多數需求仍然來自國內。中國和印尼生產的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中70%來自國內。但另一個極端的例子是,新加坡生產產品的需求來自國內的不足30%,其餘需求均來自國外。平均下來,2006年亞洲新興市場經濟體的附加值需求中有37%來自外部世界。 同樣顯著的一個發現是,這一比率比10年前高出許多。也就是說,儘管近些年這些經濟體國內消費有較大增長,亞洲經濟與外部世界卻更加“掛鉤”(而不是“脫鉤”)。亞洲全部最終需求中,歐美日三大經濟體佔16%,亞洲佔7%,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佔了14%。印尼、中國和韓國是亞洲內需驅動最顯著的經濟體。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最易受到全球需求降低的衝擊。

中國對外部世界的依賴總體上弱於亞洲新興市場經濟體。但根據普拉和佩爾托寧的估算,2006年仍有30%的附加值需求是由海外消費者和投資者拉動的。 2000年時,這一比率是25.5%。這表明,自2000年以來,中國經濟對外部世界的依賴程度加深了,而不是相反。鑑於2001年中國成為WTO成員以後出口的大幅增長,這一結論在我看來是成立的。 幾名位於華盛頓和紐約的經濟學家,羅伯特·庫普曼(Robert Koopman)、王直和魏尚進,從另外一個角度探討了這一問題。 “How Much of Chinese Exportsis Really Madein China?Assessing Domestic Value added when Processing is Persuasive”,NBER Working Paper #14109,June 2008,普拉和佩爾托寧著眼於最終需求的來源。庫普曼等人則從出口出發,去發現其中含有多少國內附加值。他們的答案是:很多。世界平均出口中的國內附加值比率是75%。也就是說,一個國家出口價值100美元的貨物中,75美元是國內創造的價值。這一點很有意思,表明全世界都在某種程度上參與了某種形式的“加工”貿易。也就是說,即便發達如美國,仍然在進口需要加工的原材料,加工後再出口。此前的很多研究認為,中國出口中75%的附加值是在國內創造的。但根據庫普曼等人的反復計算,中國出口價值中的國內創造部分應該在50%左右。

他們也藉助了投入產出表,但有一些不同。大部分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假定,所有國家對製造出口產品的進口材料的使用方式和強度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同。這種假定簡化了數學運算,卻不適用於像中國這樣一半進口用於加工貿易繼而出口的經濟體,很多行業創造的國內附加值非常有限。庫普曼等人通過複雜的運算解決了這一問題。 簡言之,他們估算認為,2006年中國出口中平均約50%的附加值是在國內產生的。當然,對於加工貿易出口來說,國內附加值比率要低得多,大約是20%。一般貿易國內附加值比率接近90%。將兩類貿易綜合在一起,得出總出口的附加值中有50%是在中國國內創造的。這一比率顯著低於之前很多學者所使用的75%。斯坦福大學經濟學教授劉遵義的研究也得出了與庫普曼近似的結論,他們的相關論文中使用的方法也相類似。 “Estimates of US China Trade Balances in Terms of Domestic Valueadded”,Working Paper #295,Stanford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November 2006,劉遵義等人發現,在2002年的中國對美出口總額中,國內的附加值比例為37%。

自然,不同的行業在中國國內創造的附加值是有差異的。表面看起來很高科技的產品(如Ipod)的國內附加值最低。這當然也是意料之中的——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很多企業出於各種原因,仍然將真正高科技的製造環節放在國外。有時候是因為生產所需的高端設備中國尚不具備,企業一般與母國高校或研發設計中心合作。其他的原因還包括,企業希望將核心的高科技留在本國,以免被中國競爭者偷學到手。 當前中國做得很好的不是高科技出口,而是“中等科技”出口,基礎化工、汽車配件、機械設備出口的國內附加值都很高。換句話說,這些出口對中國更為重要——它們的供應鏈深入國內經濟,而不是國外,因此給國內創造了更多就業(通常收入較高),同時也為中國企業和它們的股東創造了更多利潤。

在研究的最後,經濟學家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中國是否真的想升級為“高科技”,既然高科技為國內經濟創造的附加值並不多。我猜想,中國政府真正希望見到的,是計算機、通訊設備等行業在國內經濟中衍生出更多更長的產業鏈條,以產生更多國內附加值。從庫普曼等人的表述中,很少有證據表明這一情況正在發生。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大致匡算出,出口對中國經濟具有多大的重要性。我們已知,中國出口中50%的附加值是在國內創造的。 2007年中國出口總值達12180億美元,約有6090億美元來自國內工業。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我們還知道,當年工業生產總值(除建築業外)為14901億美元,約佔GDP的43%。由此得出,工業附加值中的41%進入出口(6090億美元除以14910億美元)。這個比例很大。也意味著2007年工業出口相當於GDP總規模的18%,相當於2008年GDP總規模的17%。這一比例當然要小一些,因為GDP中還包括農業和服務業,中國這兩大類產業的貿易額普遍不多。 話題說到這裡並未結束,我們還需要估算每一年的投資中有多少進入外向型企業廠房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港口以及工人宿舍等。這個數據很難估算,簡單地說,沒有十分的信心,是不可能估算出來的。但我們可以做些(盡可能合理的)猜測。我們已知,在2007年官方投資中工業投資佔43%,出口在工業活動佔所佔比重約為41%,假定出口行業的投資與出口活動保持一致,那麼我們可以估計2007年投資中18%(41%中的43%)屬於出口行業的投資。 這些估算對於2009/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具有深刻含義。研究美國經濟的同事預期,2009年美國經濟將收縮2.6%,歐洲經濟將收縮3.8%。很多新興市場經濟體也會受到影響——儘管大多數新興經濟體經濟仍在增長(我們預計2009年印度經濟增長6.4%,巴西經濟增長0.6%)。整個全球經濟將會出現負增長,或者非常接近零增長。 2009年11月,本書即將付梓之時,全球市場大有起色,但仍對2010年的前景惴惴不安。很多人擔心美歐日三大經濟體出現二次探底。我們認為,至少美歐經濟增長速度會低於潛在增長率,到2010年底美歐經濟刺激政策的效力將會減弱。 對中國經濟具有什麼影響呢?我們要說的第一件事是,全球經濟減速對中國工業的衝擊力度要大於2007年末/2008年初大多數分析家的預測。本次全球危機爆發之前我掌握的數據顯示,2006~2007年,中國製造業中的40%最終成為出口。因為我們是沿著供應鏈追踪附加值,所以附加值數據中包括最終進入出口的加工貿易進口零部件和基本加工產品的價值。這意味著,每10個製造業崗位中的4個崗位與出口有關,也就意味著每10元企業銷售收入中的4元依賴於出口市場。一旦出口出現下滑,將會帶來大面積的失業壓力,並給企業利潤造成極大衝擊。並且,由於我們估價每5個投資項目中有1個是外向型的,對投資增速也會產生影響。 那麼,中國對外需放緩有多敏感?根據IMF經濟學家阿齊茲(Jahangir Aziz)和李向明的觀點,由於中國出口的科技含量升高,最近10年來中國出口對外部需求的敏感性上升。 “China's Changing Trade Elasticities”,China and the World Economy,Vol16,No3,2008,近年來表現出的一條基本規律是,外部需求每上升1%,中國出口將上升4.5%。 1995~1999年間這一比率為3.6%,當時美歐經濟收縮幅度達到約3%。預計中國面向美歐市場的出口縮減約15%是合理的。 說到出口,就不能不提人民幣匯率變化的效應。研究表明,中國出口對人民幣匯率的敏感性大致為其對外部變化的敏感性的一半。也就是說,海外對中國產品的需求受到人民幣價值的影響,但幅度不像經常聽到的那麼大。人民幣每升值1%,對中國產品的需求下降約2%。儘管如此,2008年第四季度,以貿易加權為基礎的人民幣匯率創下20年來的高點,在同期美元走強的形勢下,2009年第一季度一直停留在這一高位。 2009年初與2005年相比,人民幣貿易加權匯率升值約20%,與2008年初相比也貴了約10%。也就是說,即使人民幣仍可能存在低估(畢竟中國對外貿易仍為巨額順差),但與此前相比,它相對於其他貨幣升值的幅度也是很顯著的。而同期,多種亞洲貨幣兌美元和歐元呈疲軟態勢。這也將給中國出口行業帶來很大的影響。 那麼,以上分析給我們帶來什麼結論?美日歐三大經濟體需求減小應將導致中國出口下降約15%。不過,其他市場需求收縮的幅度應該會弱一些,因此總的來說,2009年中國出口下滑的幅度在10%~15%之間。但還必須考慮到人民幣升值的效應。這樣一來,出口需求收縮的幅度應該在15%~20%之間。表103中列出了我們對2009年和2010年貿易順差和經常賬戶的預測,最後更新時間為2009年11月。我們對2009年出口的預測與實際基本一致,即出口收縮18%。當然由此導致的貿易順差下降是受歡迎的,但此次出口收縮將對工業部門造成衝擊。 出口下降18%相當於工業直接損失七個百分點,意味著對整體GDP造成的影響達到三個百分點。 出口市場低迷,外向型投資會怎樣?我們假定2007年總投資中18%是外向型的。由於2008年很多外向型企業在全球經濟放緩的預期之下減慢了擴張步伐,所以我們假定2008年總投資中,只有10%是與出口相關的。我們預計2009年出口相關投資沒有增長,由此造成GDP少增長四個百分點。換而言之,假如2009年中國國內經濟沒有任何增長的話,估計名義GDP將下滑七個百分點,假定價格水平略有上升,意味著實際GDP下降四到五個百分點,這是很明顯的衰退。而且,這一判斷沒有考慮勞動密集型出口行業失業對消費造成的所有可能的負面衝擊。在這些估算中,我們忽略了2009年國內經濟仍在增長的事實。不過正是在出口遭遇重創的背景之下,龐大的經濟刺激計劃橫空出世,力撐中國經濟安然挺過2009年。關於這項龐大的投資方案的分析詳見第九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