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馬到功成·馬雲向左,馬化騰向右

第7章 第五章個人財富不重要,有錢大家一起賺

俗話說“高處不勝寒”,成功後的馬雲卻不寂寞,因為他的背後有一幫很不錯的人。創業之初的“十八羅漢”,願意拋棄數十萬美元年薪跟著他的蔡崇信,還有日本軟銀的小個子“巨人”孫正義……美國的《福布斯》都覺得應該替馬雲宣傳宣傳,中國互聯網的各位“大佬”也都願意同馬雲一起“論劍”。這,就是馬雲的影響力。 阿里巴巴曾有令互聯網同行羨慕不已的夢幻“四O”組合:CEO(首席執行官)馬雲、COO(首席營運官)關明生、CTO(首席技術官)吳炯和CFO(首席財務官)蔡崇信。 馬雲和蔡崇信在阿里巴巴剛創立時結識;關明生2001年1月加盟阿里巴巴,曾在GE等世界500強企業中擔任要職;2000年5月加入阿里巴巴的吳炯,則是雅虎搜索引擎的發明人。

四個聰明人湊在一起,人們並沒有看到像別的網絡公司高層常有的動盪與紛爭,阿里巴巴仍堅定地向一個目標挺進,原因何在?因為馬雲要求每一個員工既有能力,又能堅持公司不變的遠景、使命和價值觀。 如果說早期創業時的李琪和孫彤宇是馬雲的左膀右臂,那麼,蔡崇信和關明生則是阿里巴巴能將輝煌持續到現在的關鍵人物。 蔡崇信在阿里巴巴剛成立時加入,就任CFO。他的到來,使阿里巴巴真正開始了規範化運作。蔡崇信放下70萬美元的年薪,投奔馬雲,每月只拿500塊人民幣的薪水。在湖畔花園,蔡崇信和第一批員工講股份、講權益,將18份完全符合國際慣例的英文合同,讓馬雲和“十八羅漢”簽字。 如果沒有蔡崇信的加入,阿里巴巴會是一個家族企業,會一直以“感情”和“義氣”來維持團隊。蔡崇信將阿里巴巴做成了規範公司,並以正式合同的形式,將最初的創業團隊綁在了一起。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阿里巴巴因此能將最初的創業激情和團隊文化一直維繫下去。

關明生在2001年初加入阿里巴巴,就任COO。當時因為遭遇互聯網寒冬,阿里巴巴前期的全球擴張留下了爛攤子,這是阿里巴巴在成長期遇到的最大困難。關明生到來後,執行B2C,拆除海外分公司,收縮全球市場,“回到中國”,並以強力的手腕裁掉大批員工。 關明生對阿里巴巴最大的貢獻,在於將馬雲最初提到的團隊文化和創業精神發揮到極致,使得馬雲逐漸成為阿里巴巴的“精神領袖”。 李琪和孫彤宇是做管理和銷售的,管理和銷售當然也很重要。但對於任何企業、組織來說,思想文化才是關鍵中的關鍵。在阿里巴巴,如果沒有武俠文化、笑臉文化,沒有淘寶的倒立文化,沒有阿里巴巴這支擁有超強戰鬥力的團隊,管理和銷售做得再好,也只可逞一時之強,無法一直堅持下來做到今天的成就。

管理和銷售是可以替代的,而文化、團隊和耐力是很難被複製的,而這正是阿里巴巴成功的關鍵。文化的體系化、豐富、持續、發揚,關明生和蔡崇信發揮了關鍵作用。 或許阿里巴巴以後會遇到很多風險和困難,但馬雲並不孤獨,因為他有這樣一群志同道合的同行者。正是這些和馬雲有著共同夢想的創業者們,推動著阿里巴巴不斷發展、壯大。 那支在馬雲最困難時仍不離不棄的十八人創業團隊,成了他創業道路上最有力的支柱。 平時,馬雲說到他的團隊時自豪之情總是溢於言表。他說自己是個非常幸運的人,在他深陷困境的時候,總是能遇到好人。這一切都是人際關係,是友誼,是合作夥伴關係。沒有合作者就沒有阿里巴巴,而沒有馬雲的話,也許還會有另一個阿里巴巴。

2007年12月1日,阿里巴巴團隊獲得“2007年最聚人氣團隊獎”。馬雲作為代表上台領獎時,作了獲獎感言:阿里巴巴可以沒有馬雲,但不能沒有這個團隊。 馬雲曾多次強調,創業要找最合適的人。他說:創業時期不要找明星團隊,不要把一些成功者聚在一起。已經成功者在一起創業很難,創業初期要尋找那些沒有成功、渴望成功、團結的團隊。等到事業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再請一些人才。創業要找合適的人,不一定要找最成功的人。 什麼才是“最合適”的人呢?馬雲有自己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人品好。這是合夥人互相信任、相互合作的前提條件。剛開始創業,沒那麼多經驗或精力去規範和約束,更多的是激情和自發。選擇人品好的伙伴可以使企業少走很多彎路。

第二,互補性要強。進行團隊選擇的時候,必須看清每個人的長處,而一些小的缺陷要學會包容。選擇互補性強的團隊並非只是說性格上的互補,而是每個人長處的互補,這其實涉及分工的問題。 第三,要善於溝通。企業是利益共同體,雙方都有責任主動去溝通。有效的溝通是強大執行力的前提,只有把每個人的想法理解到位,才會獲得好的執行效果,而理解的前提就是有效的溝通。 第四,能共同承擔責任。創業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犯錯誤、不斷學習改進的過程。總結錯誤是一筆很大的財富,每個人都要為錯誤承擔責任,而不是互相指責。 在提及自己和團隊的關係時,馬雲將朋友的幫助放在了首要位置:“我從來就不承認自己是什麼知識英雄。阿里巴巴今天的成就是很多朋友的功勞,不是我一個人的;我不過是做了5%的工作,朋友們做了更多默默無聞的工作,他們把我推上前台,我只是他們的代言人,我只是出來練練。”

馬雲能容人,所以能聚人、留人。他深知一個人能力再強也比不過團隊的力量,他說過:“少林派很成功,不是因為某一個人很厲害,而是因為整個門派很厲害。” 正如馬雲所說的“我成功背後有一幫很棒的人”,其實,任何人的成功都離不開他人的支持,沒有朋友、家人,以及創業團隊的支持,是很難取得成功的。 中的劉備團隊一直被認為是管理學中最好的團隊,劉備在得到以諸葛亮為首的文官團隊傾心輔佐後,選擇合適的根據地推行正確的內外政策,不失時機地主動出擊,圖謀統一天下。不僅聯合東吳一舉擊敗了曹操這一最為強大的敵人,還巧妙地抓住各種機遇接連奪取荊州、益州和漢中,迅速建立起了與曹操和孫權形成鼎足之勢的軍事政治集團。擁有這樣的團隊,是很多企業家夢寐以求的。

但是,馬雲認為劉備團隊是可遇不可求的,現實中最完美的團隊應該是中的唐僧團隊,他們的成員都有缺點,最後卻成功取到了真經。 馬雲認為,唐僧把去西天取經的終極目標認識得很清楚,具有很強的使命感。他面對各種誘惑,依然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不該做的事情,他不會去做。因而他是一個好領導。 在唐僧的團隊裡,唐僧知道對孫悟空要管得緊,所以隨時會念緊箍咒;豬八戒小毛病多,但不會犯大錯,偶爾批評批評就可以;沙僧則需要經常鼓勵一番。唐僧看起來是無能的,但他的領導力是很強的。於是,明星團隊打造成功。 中國的企業家應該向唐僧學習,用人用長處,管人管到位,充分發揮員工的作用。不然只會造就一個明星企業家,而非一個強大的企業系統。

馬雲覺得自己就是唐僧那樣的領導人,他曾笑言:“公司裡的員工都像自己這麼能說,而且光說不干活,會非常可怕。”馬雲說自己不懂電腦,銷售也不在行,但是公司裡有人懂就行。 和別的企業一味強調“客戶第一”不同,馬雲認為“員工也是第一”。沒有員工,就不會有阿里巴巴。只有員工開心了,客戶才會開心。客戶的那些鼓勵言語,又會讓員工發瘋一樣地去工作,這是阿里巴巴成功的很重要的因素。 從管理的角度來看,員工就是企業的內部客戶。企業必須先服務好員工,讓他們有良好的情緒,讓他們一想到工作就覺得快樂、喜悅,願意並且能夠在企業的平台上不斷成長,在工作中獲得超越工作本身的價值與意義,他們才能把這種使命感與情感傳遞給客戶。客戶在接觸到這種情緒與情感時,他們才會相信企業的承諾。

馬雲不僅會把自己的快樂展示出去,而且經常會製造氣氛來逗員工開心。在公司裡,他就像個閒不住的大男孩,一不留神就出現在員工身後,眉飛色舞地聊聊業務,不露聲色地給些啟發。馬雲曾把手機鈴聲設成《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他喜歡圍棋,可是下得很臭;玩一種叫四國的遊戲,也很臭;玩“殺人遊戲”時總是第一個出局,原因是話太多。 馬雲認為,其實每個員工都想有一種歸屬感,如果高層領導把公司的遠景規劃與員工共同協商,員工就會有一種我們是一家人的歸屬感。為了“家”的興旺發達,他們就會與公司榮辱與共,生死患難,從而產生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責無旁貸地為公司效勞。 阿里巴巴在剛創立時,馬雲就要求創業的伙伴們必須住在離辦公室步行5分鐘就能到的地方,而辦公室就是馬雲位於湖畔花園的住房。

於是,阿里巴巴的幾個年輕工程師在湖畔花園附近的南都花園租了一套毛坯房,租金每月500元,幾人分攤。那是真正的家徒四壁,屋裡除了床墊幾乎什麼都沒有,其簡陋淒涼讓人心酸。年輕的工程師們,用報紙把四周的水泥牆糊了起來,這是唯一的裝修,所用中英文報紙全部是IT技術類的。年輕的工程師,既能徹夜苦戰,也能苦中取樂。半夜閒下來時,他們就玩“殺人遊戲”,據說這個遊戲能使每人的個性顯露無遺。 正是有了這幫年輕氣盛的“普通”手下,馬雲創造了今天阿里巴巴的“奇蹟”。對於成功後的阿里巴巴,馬雲仍不願用精英團隊。馬雲認為,大家都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人在一起做一些不平凡的事,這就是團隊精神。只要每個人都欣賞團隊,就一定能夠成功。 阿里巴巴追求的是高素質和人性化,“以人為本”並不等於以“自我”為中心,這種心態只能使人陷入自私自利、狂妄自大的惡的人性泥潭。基於以上幾點,馬雲才會這樣說:“我沒有控制團隊。” 馬雲永遠相信一點,就是不要讓別人為你幹活,他希望每個人都能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和理想去幹活。 2000年1月,在與孫正義首次見面後,馬雲和蔡崇信再次來到東京。第一次是馬雲想要孫正義投資,這次一見面,孫正義主動提出:“我要投資阿里巴巴,要佔30%的股份。” 馬雲接受了,不過,他有自己的條件:首先,馬雲希望孫正義能親自做這個項目;其次,希望用軟銀自己的資金;最後,是價格問題。對於這三個問題,孫正義回复:他從來不做任何公司的董事,他只願意做馬雲的顧問;他可以將自己的基金給馬雲;至於價格,馬上商量。 一番爭論之後,雙方達成了一致:軟銀投資阿里巴巴3500萬美元。價錢談攏了,可是一回到國內,馬雲又反悔了:他覺得孫正義給的錢太多。於是,孫正義的助手接到馬雲的一條信息:阿里巴巴只需要2000萬美元,多的錢他不要。孫正義的助手大為不解,認為馬雲昏了頭:還有人會嫌錢太多。 馬雲沒有和他過多解釋,直接給孫正義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表示自己只要2000萬,希望孫正義理解,如果沒有緣分合作,那麼還會是很好的朋友。 5分鐘後,孫正義給了馬雲回复:謝謝馬雲給了他一個商業機會,他一定會使阿里巴巴名揚世界,變成像雅虎一樣的網站。 孫正義接受了馬雲的意見,投資阿里巴巴2000萬美元。如此一來,阿里巴巴管理團隊仍然絕對控股。關於這次風險投資的談判結果,蔡崇信後來表示,這是孫正義投資經歷中讓步最多的一次。 對於到手的錢都不要,馬雲自己都承認這是在賭博,但他只賭自己有把握的事。因為他以前控制的團隊不超過60人,掌握的錢有限。 2000萬美元這筆錢他管得了,過多的錢就失去了價值,對企業是不利的,所以他反悔,做出了常人無法理解的事情。 有人曾懷疑過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事實就是這麼簡單,馬雲在中央電視台的節目中也這樣坦承。他還補充說:他一直認為不管做任何事,腦子裡不能有功利心。一個人腦子裡想的是錢的時候,眼睛裡全是人民幣、港幣、美元,全部從嘴巴里噴出來,人家一看就不願意跟你合作。 在孫正義提出要幫助阿里巴巴成為第二個雅虎時,馬雲也一再強調:阿里巴巴永遠堅持一個原則,即“我們花的是投資人的錢”,所以要特別小心。雅虎是今天世界上最小氣的公司,而我們每天考慮的也是如何花最少的錢,去做最有效果的事情。傑出的企業家都可以毫不吝嗇地做出數億元的投資決定,同時又會節省每一分他認為應該節省的錢。正是這種對錢的價值尊重,才能讓投資資金發揮最大的價值。 2000年1月18日,軟銀與阿里巴巴正式簽約。軟銀向阿里巴巴網站投資2000萬美元拓展其全球業務,同時在日本和韓國建立合資企業。馬雲的小心翼翼,毫無功利之心,為阿里巴巴帶來了生機。從2000年4月起,納斯達克指數開始暴跌並持續了長達兩年的低迷不振狀態,唯有馬雲和他的阿里巴巴糧草充足,衣食無憂。 馬雲認為從投資阿里巴巴開始,孫正義一直信任自己,幾乎完全沒有乾預過企業的相關事務。兩個人的理念一樣,就是要贏在未來,對阿里巴巴作長期的戰略考慮。馬雲常在電話中和孫正義開玩笑,阿里巴巴如果缺錢,他第一個電話肯定打給對方。孫正義則回應說,馬雲當然應該打給他。 玩笑歸玩笑,現實很快得到印證。在馬雲收購雅虎中國的過程中,孫正義主動讓出了3.5億美元的股份。有人認為孫正義是在套現,但不可否認的是,阿里巴巴和淘寶網都處在飛速發展時期,如果繼續投入資金,或者繼續持有原來的股份,將可以在今後獲得更加豐厚的回報。而且,3.5億美元對於孫正義來說,也許根本算不了什麼。 馬雲和孫正義的交往,說明這樣一個道理:只有合作夥伴成功了,自己才可能成功。做生意無非是為了利益,馬雲卻認為企業家功利之心不可太重。一開始就想著如何賺投資人的錢,這樣的企業家,投資人是不會喜歡的。 雅虎、阿里巴巴、孫正義,都將錢押在了未來和信念上。這種感覺,馬雲認為只有自己和孫正義本人才能理解。孫正義告訴馬雲,正是因為自己要跟他做一輩子的朋友,才願意退出。這句話,在馬雲眼裡的價值,遠遠高於3.5億美元。在產業最低谷的時候仍然堅定不移地堅持理想的人並不多,孫正義和馬雲就是這樣的人。 雅虎中國總裁曾鳴曾用“大捨大得”來概括阿里巴巴的戰略選擇,他認為馬雲為了實現使阿里巴巴成為世界上最好的電子商務平台的戰略目標,一直“捨得”讓新成立的業務處於戰略虧損狀態。 馬雲在2007年年會上指出,淘寶、支付寶、阿里軟件,以及雅虎都不要著急,尤其對於淘寶和支付寶而言,最迫切的任務就是“做規模”。他表示要忘掉money,忘掉賺錢,不要理會外界關於自己“不能賺錢”的指責。 關於阿里巴巴淘寶網是否要收費的問題,馬雲始終認為淘寶要真正賺錢,他還是那句話:要開始考慮賺錢的時候,是幫別人真正賺了錢的時候。但現在,還不是淘寶收費的時機,因為市場還需要培育。就像幾年前他經常講的,如果阿里巴巴在路上發現金子,不斷撿起來,當他身上裝滿的時候就會走不動,就永遠到不了金礦的山頂。 直到現在,馬雲對於投資者的要求依然沒有放鬆,他希望風險投資者是作為一個策略投資者進入阿里巴巴的。有很多投資者會追著馬雲談合作,但他表示自己不需要太多錢,馬雲不把錢作為第一因素的思想贏得了更多投資人的青睞。 馬雲需要的不是風險投資,不是賭徒,而是策略投資者。他們應該對馬雲有長遠的信心。兩三年後就想套現獲利的,那是投機者,馬雲是不會要這種錢的。 1999年2月,在杭州湖畔花園的那間小屋裡,馬雲給自己的創業團隊畫了一個“餅”:阿里巴巴將是一個持續發展超過百年的公司;阿里巴巴要做全球十大網站之一;要讓全世界每個商人都用阿里巴巴。實現目標的標誌是什麼?馬雲說:“能上《時代》或《福布斯》的封面報導。” 當時很多人並不敢想這一切,甚至連馬雲也不會想到16個月後自己就上了《福布斯》的封面。 2000年7月的一期《福布斯》雜誌封面人物一改以往全球跨國公司總裁們的頭像,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活力四射的中國人的笑臉。 這個笑臉人物正是馬雲,《福布斯》配的大字標題是:為眼球而戰。雜誌上是這樣描述馬雲的:深凹的顴骨,扭曲的頭髮,淘氣的露齒笑,一個5英尺高、100磅重的頑童模樣。雜誌內文中還寫道:“這個長相怪異的人,有著拿破崙一般的身材,同時也有拿破崙一樣的偉大志向。” 馬雲笑言,看了這期《福布斯》,才知道自己其實真的很醜。這個早年的普通英語教師,竟然成為中國大陸第一位登上《福布斯》封面的企業家。 《福布斯》上那篇名為《小蝦米的B2B》的封面文章中這樣點評馬雲:“馬雲的方向是準確的。美國祇有20家大公司有購買一個集裝箱錘子的需求,但有555個五金批發商、20900個零售商只要買一箱或一盒錘子,這些小企業對阿里巴巴非常感激。在不久的將來,這隻小蝦米B2B的成長速度,可以超過鯨魚。” 《福布斯》對阿里巴巴在2000年中取得的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其資深編輯馬修?施夫林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網(CNN)採訪時說:“我們認為這家網站有巨大的潛力。它雖然註冊在香港,但是有來自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成千上萬的商人在這裡買賣各種商品,像印度產的活塞、荷蘭的豬腰。這是個非常好的市場,潛力很大。” 在馬雲看來,《福布斯》給予自己和阿里巴巴的讚譽,更多的是對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一種肯定。他說:“從創業的第一天起,阿里巴巴就立志要做全球最好的站點,我們相信中國人一定能做出全球最好的站點。這次阿里巴巴被《福布斯》這一權威的全球性雜誌選做封面故事,說明我們以前的努力得到了世界的認可。中國的互聯網產業正受到全世界的關注,我們應只爭朝夕,在新經濟時代打響中國製造的品牌。” 創刊於1917年的《福布斯》雜誌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財經雜誌,在全球擁有數以百萬計的讀者。其中,絕大多數為企業家,訂戶多為企業CEO或高級管理人員。馬雲能夠得到如此權威刊物的青睞,對於提高自己和阿里巴巴的國際影響力是大有裨益的。 馬雲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2000年10月,世界經濟論壇將馬雲評為2001年全球百位“未來領袖”之一;美國亞洲商業協會評選他為2001年度“商業領袖”。 2002年5月,馬雲又成為日本最大財經雜誌《日經》的封面人物。該雜誌高度評價阿里巴巴在中日貿易領域裡的貢獻:“阿里巴巴已達到收支平衡,成為整個互聯網世界的驕傲。自中國加入WTO以來,日本市場逐漸升溫,大量的日本企業將目光投向阿里巴巴,並對她寄予了濃厚的興趣和希望。” 2003年,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訪華,點名要見那個“改變了全球商人生意方式”的馬雲。到2005年9月,布萊爾再次訪華,他仍“念念不忘”小個子的馬雲,並在9月6日還同馬雲等人共進早餐。 還是在2005年9月,當第五屆“西湖論劍”召開的時候,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應邀而來,在“論劍”結束後,克林頓與馬雲共進晚餐,暢遊西湖。用馬雲的話說“老克樂壞了,直誇杭州美”。 2007年4月,比爾?蓋茨在參加海南博鰲亞洲論壇期間,接受中央電視台採訪時,曾回答:亞洲的下一個“蓋茨”將是阿里巴巴的馬雲。 隨著西方企業通過阿里巴巴與中國企業取得商業往來的數量增多,國外媒體甚至有這樣的預言:未來40年,馬雲將替代蓋茨成為全球最富有的人。 馬雲的國際知名度就這樣迅速提升,若是問某些外國人,所熟知的中國公司老闆都有誰,馬雲的名字肯定會出現在他們的講述中。隨著阿里巴巴事業的蒸蒸日上,雅虎的楊致遠和軟銀的孫正義都成為馬雲的“粉絲”。 有著“東方的智慧”和“西方的運作”思想的馬雲,並不會在已有的成績面前停滯不前,他的管理理念是“全球的大市場”。所以,他現在的目標是,在未來的數年內,讓阿里巴巴躋身全球互聯網公司前三甲。 2000年7月,馬雲出差香港,有幸和“武俠宗師”金庸見了一面。臨別時,金庸為馬雲手書:“神交已久,一見如故。”從此,兩人成了忘年交。 幾個星期後,馬雲看到當時中國互聯網的幾個有名的CEO都在“掐架”,他想乾脆邀請他們一起來搞個“西湖論劍”,順便把金庸也請來。於是,馬雲便和自己的市場部副總裁Porter溝通,Porter是個會說中文的美國人,來阿里巴巴前是北京奧美公關公司的總監。他一聽馬雲的提議就連忙表示反對:“這是不可能的!幾個CEO之間關係都不太好,金庸又很難請到,你能不能給他們先打個電話,如果他們都同意,我可以協調。” 第二天,馬雲打電話邀請金庸,金庸當即就答應了。馬雲再打電話給丁磊和王峻濤,兩人都是金庸迷,一聽金庸來,立馬答應。張朝陽和王志東聽說丁磊和王峻濤都來,也接連答應下來。 在Porter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事,馬雲獨自一人就搞定了。事後,馬雲對Porter說:“做Business就這麼回事,想是可以想很多,但重點在做不做得出來。” “西湖論劍”就這樣在馬雲的“招呼”下“成形”了。 2000年9月10日,杭州西湖邊,第一屆“西湖論劍”正式開始。會議的主題是:“新千年,新經濟,新網俠。”參會嘉賓有新浪的王志東、搜狐的張朝陽、網易的丁磊、8848的王峻濤,以及馬雲,主持人則是著名作家金庸。當然,還有上百名不請自到的記者。 既然有“武林高手”金庸在場,馬雲就提出“網俠”的概念,把網絡與江湖扯到了一起。結果第一屆“西湖論劍”,五位“掌門人”談武俠多於談網絡。 當然“網俠”論劍,還是離不開“網”的。在談到網絡贏利模式時,王志東概括出四種:廣告、收費、佣金和提供解決方案。張朝陽、丁磊和王峻濤都表示認同,馬雲則認為:“看得清的模式不一定是最好的模式,看不出你怎麼賺錢的模式說不定最好。” 至於網站模式,則眾說紛紜。除了門戶外,有人看好B2C,有人看好C2C,唯獨沒人看好B2B。馬雲卻堅持阿里巴巴要走B2B,他還試圖說服王峻濤相信B2C和C2C沒有前途。 第一屆“西湖論劍”時,馬雲的名聲遠不及王志東、張朝陽和丁磊,阿里巴巴的名聲也比不上新浪、搜狐和網易。那時人們提起網絡總會將馬雲這個中國“互聯網之父”遺忘,馬雲對此一笑置之:“我確實比他們三人更早投身互聯網,但我不覺得,也不習慣,更不喜歡別人稱我為中國'互聯網之父'。這名字不應該是這代人的,應該是上一代的。況且互聯網並不論資格,我不喜歡父,只喜歡子。” 第一屆“西湖論劍”前,阿里巴巴和馬雲並不為外界所熟識。 “西湖論劍”之後,五大網站和五大掌門人自然而然被業界和社會接受,雖然阿里巴巴當時的實力與三大網站的實力相差不少。阿里巴巴和馬雲開始引起業內關注,很顯然,馬雲的“借力打力”獲得了成功。 隨後馬雲又接連舉辦了四屆“西湖論劍”。 第二屆“西湖論劍”於2001年10月21日舉辦,這次會議的主題延續了首屆的話題:經營、贏利、成長。此次參會的嘉賓有:網易的丁磊、新浪的茅道臨、搜狐的張朝陽、Tom總裁王兟、8848的王峻濤。 這屆“論劍”意義深遠,杭州市政府給予了充分的重視,全國近百家媒體進行了現場採訪。會議結束後,新華社、中新社等全國性媒體發了專稿。 “西湖論劍”,逐漸成為互聯網產業發展的標誌性事件。 隨著2002年互聯網經濟泡沫的結束,第三屆“西湖論劍”於2002年11月3日舉行,主題是:泡沫後的精彩,網絡改變生活。嘉賓有:騰訊的馬化騰、3721的周鴻禕、前程無憂的甄榮輝、攜程的梁建章、聯眾的鮑岳橋。與會嘉賓紛紛表示,本屆“西湖論劍”標誌著中國互聯網正式複蘇。而作為東道主的馬雲,說本屆“西湖論劍”將成為中國互聯網歷史上的一個標誌性轉折,網絡的核心是服務,是要贏利,贏利了還要考慮持續贏利。 第四屆“西湖論劍”於2003年11月3日舉行,主題是:中國,下一浪!嘉賓包括:百度李彥宏、軟銀孫正義、TOM王雷雷、攜程梁建章、騰訊馬化騰、易趣總裁邵亦波。此次“論劍”沒有對媒體開放,馬雲的解釋是,因為參會的多家網站都處於籌備上市時期,很多情況比較敏感,所以不便透露。 也是在這次“論劍”中,馬雲首次提到“阿里巴巴對到納斯達克淘金完全不感興趣”。 第五屆“西湖論劍”於2005年9月10日舉行,這次正值阿里巴巴成立6週年。馬雲給此次“論劍”定的主題是:天下。所以,邀請的嘉賓除了新浪的汪延、搜狐的張朝陽、網易的丁磊、騰訊的馬化騰外,還有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儘管如此,媒體的關注點仍放在馬雲和楊致遠身上,因為在此不久,阿里巴巴剛剛併購了雅虎中國。 馬雲在本次“論劍”中發表了電子商務將改變中國的演講,他大膽預言“下一個互聯網的殺手級應用將出現在搜索和電子商務之間”。在馬雲眼中,“中國經濟快速騰飛的今天,互聯網革命性的發展成就了新經濟力量的突起,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經濟模式扮演了重要角色。前十年互聯網是以美國為中心的,在今後十年互聯網將以亞洲為中心,以中國為中心”。 馬雲小時習過武,又“熱衷”於打架。身材瘦小的他,打架多憑技巧,技巧最講究借勢,所謂四兩撥千斤。成年後的馬雲善於造勢,善於“借力打力”。 “西湖論劍”,是馬雲的一個絕妙創意。 成功舉辦五屆“西湖論劍”,身為東道主的馬雲成功地讓世人看到了自己的影響力。自此以後,江湖論劍,誰人不識馬雲! 什麼是團隊呢?團隊就是不要讓另外一個人失敗,不要讓團隊任何一個人失敗。 創業時期千萬不要找明星團隊,千萬不要找已經成功過的人。創業要找最適合的人,不要找最好的人。 如何把每一個人的才華真正發揮作用?我們這就像拉車,如果有的人往這兒拉,有的人往那兒拉,互相之間自己給自己先亂掉了。當你有一個傻瓜時,很傻的,你會很痛苦;你有50個傻瓜是最幸福的,吃飯、睡覺、上廁所排著隊去的;你有一個聰明人時很帶勁兒,你有50個聰明人實際上是最痛苦的,誰都不服誰。我在公司裡的作用就像水泥,把許多優秀的人才黏合起來,使他們力氣往一個地方使。 網絡公司將來要判斷三個:第一,它的team;第二,它有technology;第三,它的concept,擁有這些東西,才是存在的必要。 Judge一個人、一個公司是不是優秀,不要看他是不是Harvard,是不是Stanford,不要judge裡面有多少名牌大學畢業生,而要judge這幫人幹活是不是發瘋一樣幹,看他每天下班是不是笑瞇瞇回家。 權威是你把權給別人的時候,你才能有真正的權力,你懂得傾聽、懂得尊重,承擔責任的時候,別人一定會聽你的,你才會有權威。 30%的人永遠不可能相信你。不要讓你的同事為你幹活,而讓我們的同事為我們的目標幹活,共同努力,團結在一個共同的目標下面,就要比團結在你一個企業家底下容易得多。所以,首先要說服大家認同共同的理想,而不是讓大家來為你幹活。 我認為,員工第一,客戶第二。沒有他們,就沒有這個網站。也只有他們開心了,我們的客戶才會開心。而客戶們那些鼓勵的言語、鼓勵的話,又會讓他們像發瘋一樣去工作,這也使得我們的網站不斷地發展。 領導力在順境的時候,每個人都能出來,只有在逆境的時候發揮出來的領導力才是真正的領導力。 記住,關係特別不可靠,做生意不能憑關係,做生意也不能憑小聰明。 永遠把別人對你的批評記在心裡,別人的表揚,就把它忘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