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馬到功成·馬雲向左,馬化騰向右

第4章 第二章如果我能夠成功,80%的人都能成功

1964年,馬雲出生。瘦小的馬雲從小調皮搗蛋,並熱衷於打架。在經歷了三次高考後,“馬大俠”才勉強上了大學本科。畢業後,雖然留在大學教書,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馬雲不甘寂寞。 1995年,創辦“中國黃頁”;1997年,加盟對外經貿部。摸索著前進的馬雲,直到1999年才找到自己的歸宿,這一年他創辦了阿里巴巴…… 1964年9月,馬雲出生於杭州西湖邊上一戶普通人家。 小腦袋、小身子的馬雲從小就“閒不住”。他的中小學時代,是在父親的拳腳下長大的。馬雲經常跟一群孩子打架,但沒有一次是為自己,全是為了朋友。最厲害的一次被打得縫了13針,挨了學校處分,被迫轉學。 “我大愚若智,其實很笨,腦子這麼小,只能一個一個想問題,你連提三個問題,我就消化不了。”馬雲自嘲道。馬雲不屬於功課好的學生,初中畢業時想考個二流高中,結果連考兩次都沒考上,原因之一就是數學太差。

數學這個弱項極大地牽制了馬雲的成績,雖然馬雲“野心”勃勃地想到北大上學,但他的數學成績實在太差,以至於連續通過三次高考,才“搖搖晃晃”進入了與北大相差甚遠的杭州師範學院專科。 第一次參加高考,馬雲數學考了1分。他覺得自己根本就不是上大學的料,只好去打工。他先去一家賓館應聘,結果陪他一塊兒去的表弟被錄用了,而他卻被拒絕了,因為表弟長得又高又帥。無奈,他只好去做不要求長相只要求有力氣的搬運工,每天蹬著三輪車給人運送各種貨物。 有一次,他給一家單位運書時,撿到一本小說,閒暇時他隨手翻閱,竟然被書中的故事情節所吸引。主人公曲折的生活經歷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深深打動了他,同時也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你想有所成就,不經過一番磨煉是無法成功的。就在那一刻,馬雲下定決心,準備參加第二次高考。

第二次高考,數學考了19分,仍然沒有成功。然而,馬雲毫不氣餒。連續兩次高考失利,反而讓他越戰越勇。由於無法說服父母讓他繼續复讀,他只得一邊打工,一邊複習。為了找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每到星期日,他就早早起床,趕到離家有一個多小時路程的浙江大學圖書館去複習。 馬雲的第三次高考成績出來後,數學雖然破天荒地考了79分,但他的總分仍然屬於專科線,離本科線還差5分。 幸運的是,就在馬雲準備進杭州師範學院讀專科時,該校的英語本科專業由於升本時間不長,招生沒有滿額。於是,馬雲搖搖晃晃地被調配到了本科,算是撿了個大便宜,而且歪打正著,雖然馬雲的數學奇差,他的英語卻奇好。 早在12歲時,馬雲就對英語產生了興趣。每天早上,不管刮風下雨,他都要騎車40分鐘,到杭州西湖旁邊的一個小旅館學英語,一學就是8年。

那時,中國已經逐漸對外開放,許多外國遊人到杭州旅遊觀光。馬雲就經常為他們充當免費導遊,帶他們四處遊覽的同時練習英語。 8年的學習徹底改變了馬雲,外國遊客帶給他的知識和從老師、書本學到的很不一樣,他開始比大多數人更俱全球化的視野。 因為經常與老外接觸,馬雲的英語口語水平明顯高出一般同學。馬雲的大學班主任沈昌洪對馬雲的第一印象就是“口語特別好”。 “馬雲的英語卷面成績不是最好的。”沈昌洪回憶道。那時候英語系男生、女生讀書都很用功,成績拔尖的女生中,就有後來成為馬雲夫人的張英。沈老師說,一般情況下,滿分100分的捲子,最好的同學能拿到80多分,馬雲一般在80左右。 “他的寫不是最頂尖的,說卻厲害。”

沈昌洪在英語課上喜歡師生互動,讓學生輪流上台講詞彙、語法和對課文的理解。這時候,馬雲往往就成了風雲人物:他瀟灑地走上講台,將國外的風土人情娓娓道來。不只是同學,連老師也聽得津津有味。沈昌洪現在想來,口語好其實為馬雲打開了另一個成長通道:可以很快接觸到新生事物,也更容易讀懂西方文化。 大一時,馬雲在西湖邊偶遇一個澳大利亞農場主,後來,這個農場主邀請馬雲暑假時去澳大利亞交流。當時要出國必須政審,學校的領導專門進行討論,最後,系裡做了個破天荒的決定:同意馬雲去澳大利亞。 “當時老師出國的都很少,他成了學生中的第一人。”一個多月後,馬雲回來了,帶著很多照片,興奮地給大家講述見聞。這次出國讓馬雲的口語進步更快、見識更廣了。

大學時代的馬雲非常善於與人溝通,辦事麻利又有辦法,很有“大俠”風範。無論老師還是同學,都對馬雲的交際能力印象深刻。同學描述馬雲“學什麼像什麼,無所不能”。組織活動,老師有事不能出席,馬雲總能找到辦法說服;辦晚會,馬雲第一個報名,演啞劇小品,表現專業;學生會沒錢搞舞會,他從警察學校借來音響,從財經學院借來擴音器…… 不僅如此,進入大學校園的馬雲還將往日打架的勁頭用到學生工作上。由於英語基礎好,學習很輕鬆,為了打發空閒的時光,馬雲便進了校學生會。大學四年,馬雲做了三年學生會主席,兩年杭州市學聯主席。對於一個二流高校學生來說,這幾乎是個奇蹟。 成名之後,馬雲總喜歡拿當年三次高考自我調侃為“幫助成績不好的人找回信心”。

其實,馬雲的“成績不好”不過是年少時的貪玩導致的,等他“懸崖勒馬,回頭是岸”時,已經完全變了個人。中學時期,他會清晨跑到西湖邊找老外“聊天”;大學幾年他幾乎每天都一個人跑到賓館門口跟老外“對話”。這類“聞雞起舞”的故事今天已無從考證,但這確實為馬雲的外語水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大學時光很快過去了,由於成績優異,畢業後,馬雲成了學院唯一一個到高校任教的本科畢業生。他被分配到了杭州電子工學院(現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教外語,馬雲成了大學裡的“馬老師”。 1988年,大學畢業的馬雲到杭州電子工學院擔任英語老師。馬雲是當年杭州師範學院500名本科畢業生中唯一到高校任教的,當時的馬雲比較活躍,老師這個職業恐怕也乾不長久。

杭州師範學院的院長覺得馬雲作為唯一的“火種”,一定要做好表率,給師範學院留個好名聲。於是,老院長找到馬雲,半開玩笑半“威脅”地和馬雲打了個賭:“馬雲,你能不能老老實實地當5年英語老師?” 那時候,馬雲身邊有許多朋友和同學都跑到外面的花花世界裡“淘金”,從商和出國的很多,如果不是老院長的這句話,估計馬雲很快也會有“動作”。馬雲明白老院長的“苦心”,沒有太多的猶豫,他答應了。 馬雲覺得遵守承諾是一件很“浪漫”的事,為了這個承諾,馬雲在杭州電子工學院做了5年的英語老師。 在國內互聯網圈內,馬雲的能言,就像張朝陽的時尚、陳天橋的穩重、王雷雷的直爽一樣出名。創辦阿里巴巴之後,一直在國內土生土長的馬雲可以很輕鬆地在歐美向海外用戶做精彩演講,水平絲毫不差於國內演講。馬雲自己解釋,這兩下子主要是當年教書的時候練出來的,上台從來不備講稿,一開口收都收不住。

大學畢業任教不久,馬雲到杭州一家夜校兼職教外語。由於課講得異常精彩,每當他講課,許多班級便不用上課了,因為本來就不多的學生都跑去看馬雲“表演”。這種“表演”效果還相當不錯,基礎極差的補習班學生,經過他一番調教,居然紛紛在課堂上滿口英文。說起那段經歷,馬雲依然得意洋洋,“我研究過李陽的瘋狂英語,要是我加入進來,風頭會蓋過他,我的秘籍是真能叫人脫口講外語的”。 儘管深受學生們的歡迎,但當時馬雲的工資每月僅110元左右。馬雲從來就是一個激情四射、不甘平凡的人,平靜的校園生活讓他感到憋悶。 1992年,馬雲和朋友一起成立了杭州最早的專業翻譯社“海博翻譯社”,課餘四處活動接翻譯業務。當時經營特別艱難,經常入不敷出。馬雲眼看著翻譯社要陷入困境,就背著口袋到義烏、廣州去進貨,賣禮品、包鮮花,用這些錢養了翻譯社3年後才開始收支平衡。

翻譯社的經歷相比於日後的阿里巴巴,沒有給馬雲帶來多少成功的感覺。但馬雲認為,經營翻譯社的過程讓他明白,成功者至少需要具備兩種品質:一是大膽執著的性格;二是對市場的敏銳嗅覺。 馬雲在創建翻譯社的時候,仍然兼著學院老師的身份。在工作之餘,永遠保持著工作熱情和充沛精力的馬雲,還教著夜校。馬雲教書教得很好,他並不讓他的學生讀死書、死做試卷,因為在馬雲眼裡,做試卷是沒有能力的表現。 馬雲全英文式的課程讓他的學生非常感興趣,課堂上的互動氣氛讓所有的學生都很投入。馬雲的魅力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展現的,阿里巴巴最初跟他創業的18個元老,有幾個就是他的學生,比如周寶寶,從學生時代就開始崇拜馬雲,最後也腦子一熱追隨著馬雲創業去了。後來擔任阿里巴巴副總裁的戴珊也是馬雲的學生,她回憶,那個時候的馬雲是學生們最喜歡的老師。

馬雲在大學做老師的那幾年,幾乎奠定了今後阿里巴巴創業路上最核心、最忠誠的創業團隊。這些夥伴和記憶,應該是他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馬雲的妻子張英,是馬雲在大學裡認識的。由相識、相知到相愛,兩人已經走過了多年相濡以沫的日子。張英一直默默地在背後支持著馬雲,鼓勵著馬雲,成了馬雲忠實的人生伴侶和得力的事業夥伴。 還在大學任教的時候,馬雲買了第一套房子。這套房子是馬雲和張英向家人和朋友借錢買的,在當時看來,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後來,馬雲把第一套房子賣掉,買了那套後來“赫赫有名”的湖畔花園,這在當時可以算得上是一筆不小的投資。 說起購房心得,馬雲頗有感觸。他說他要是投資房產,絕對不會投資那些流行的房型,而會選擇一些比現在流行面積大一點的房子。比如當時的湖畔花園,是比三室一廳要大一點的別墅,這樣自己就永遠站在時代前面。 這個思路同樣適用馬雲後來創建的阿里巴巴,總是做得比現有的網站要好一點、多一點,這樣才有了“在全世界是商人都要使用阿里巴巴”的宏偉夢想。 1994年,馬雲第一次聽說了互聯網。當時他們學院有一個叫比爾的外教,是個美國人。這一年,比爾回了一趟美國,從美國回到杭州後,比爾和馬雲大談互聯網,馬雲聽得熱血沸騰,甚至比比爾還激動。也就在這一年,那個5年的承諾已經到期,馬雲想應該離開學校了。他覺得自己馬上就到30歲了,再不干點什麼的話一輩子等於白過了。 1995年,30歲的馬雲成為“杭州十大傑出青年教師”之一。也就是在一年,馬雲踏上了創業的漫漫征程。馬雲的辭職在學校引起了不小震動,事後馬雲說,自己當初扔掉鐵飯碗,去搞不被人理解和看重的互聯網,如果失敗對自己意味著什麼,那是不言自明的。馬雲辭職下海的決心和勇氣,來源於對互聯網未來的判斷。 當時的馬雲並不知道,“互聯網之父”的稱號正等著他去摘取。 1995年之前,馬雲屬於學校,他要為人師表,做個優秀的英語老師;1995年之後,馬雲決定“出去闖闖”。 1995年,在美國“觸網”的中國人很多,在中國“觸網”的也大有人在。但一觸網就立刻看到了未來的網絡世界,看到了網絡改變世界的巨大能量,看到了網絡背後隱藏的無限商機的人,並不多。看到未來,看到商機,立即付諸行動的在當時的中國祇有一個人。他就是馬雲,這個後來被冠以中國的“互聯網之父”的小個子,在30歲的時候找到了自己的歸屬。 能不能成功,對馬雲來說是個未知數。但他知道,做一件事無論成敗與否,總得去試一試、闖一闖,不行還可以掉頭;如果不做,總走老路子,是永遠不可能有新的發展的。 抱著“大不了再回學校教書”的想法,1995年4月,馬雲拿出6000元積蓄,又從親友那裡借了幾萬,再加上海博翻譯社辦公家具的折價和另外兩個股東的錢,一共湊了10萬元。馬雲、張英、何一冰3人一起創辦了浙江海博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公司的實體就是中國第一家商業網站——中國黃頁。 那個時候的馬雲,每天都要出門去推銷他的網絡黃頁,說服人家付錢把企業的資料放到網上去。那時,人們對互聯網是什麼東西都知之甚少,沒有人相信馬雲。在那段痛苦的時間裡,馬雲過的是一種被人視為騙子的生活。馬雲描述自己當時的角色,是“狂熱的宣傳員”和“瘋狂的推銷員”。 為了拿下一家杭州企業的生意,馬雲一連跑了5趟,但企業老闆總是懷疑電子商務是騙人的東西。為了說服這位老闆,馬雲為他收集了大量有關電子商務的資料,一遍又一遍地向他講解電子商務是一種新型商業模式,在網上做廣告比在其他媒體上做有更廣泛的效應。任憑馬雲費盡口舌,老闆還是將信將疑。面對這塊難啃的骨頭,馬雲沒有放棄。走時他向老闆要了一份企業的宣傳材料,幾天以後馬雲帶著一台筆記本電腦殺了回來,當企業老闆看到電腦上顯示的自己企業的網頁時,終於同意付款。 草創時期的每一單都是艱難無比,隨著朋友的介紹以及互聯網的逐漸推廣,中國黃頁慢慢有了收入。馬雲開始在全國27個城市一個一個地開拓業務,在那些還沒有互聯網的城市裡,馬雲被當做騙子。但他仍像瘋子一樣不屈不撓,因為馬雲始終堅信:互聯網是影響人類未來生活的萬米長跑,除了要跑得像兔子一樣快,還得像烏龜一樣有耐力。 在成功地發布了無錫小天鵝、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等中國第一批互聯網主頁後,中國黃頁開始在圈子裡有了名氣。到1997年年底,網站的營業額竟不可思議地達到了700萬元! 但是,福禍相依。 1996年,互聯網開始成為各大媒體的熱點,成為新經濟的有力代表。馬雲和他的中國黃頁剛開始有些聲色的時候,“敵人”也在一夜間冒了出來。 當時,與馬雲競爭最激烈的當屬杭州電信。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爭,杭州電信註冊資本3億多,馬雲註冊資本僅2萬;杭州電信有著非常好的社會資源和政府資源,馬雲在這兩項上幾乎空白。不僅企業,就是老百姓,都覺得馬雲是個“游擊隊長”,手下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沒有人願意相信他們。 為了讓中國黃頁存活下去,馬雲不得不做出抉擇。他在競爭與合作中,選擇了後者,最後決定和杭州電信合作。 1996年3月,中國黃頁將資產折合成60萬人民幣,佔30%的股份;杭州電信投入資金140萬人民幣,佔70%的股份。 從一開始,馬雲與杭州電信的合作就顯得有些強人所難,很快,雙方的合作出現了問題。雖然杭州電信也看好馬雲的中國黃頁,卻急於做大、賺錢;馬雲則認為,做互聯網公司就像養孩子,中國黃頁現在就像個3歲小孩,還沒長大怎麼掙錢! 雙方爭來爭去,分歧日深。資本高的一方自然有更多的話語權,大家開始情緒激動地處事。先是何一冰要辭職,然後中國黃頁的全體員工要辭職,最後馬雲也要辭職了,整個事件甚至驚動了《人民日報》。 為了不讓自己親手創造的中國黃頁毀於一旦,馬雲決定與杭州電信分道揚鑣。 馬雲離開中國黃頁時,把當時所擁有的中國黃頁21%的股份,全數送給了一起創業的員工,只希望讓他們能更好地服務於中國黃頁。畢竟,中國黃頁就像馬雲親手養大的孩子。 1997年被迫離開中國黃頁,是馬雲創業生涯中的第一次失敗。關於馬雲的離去,外界有很多傳聞,但究竟為什麼,馬雲直到今天也沒有說太多。也許,那時的馬雲又有了新的想法! 馬雲雖遭遇了人生中首次創業的挫折,但他並未因失敗而落淚。成功需要積累,這是一條最原始也是最簡單的道理。 馬雲說,很多年輕人是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其實,創業並不在於想法多麼出色,而是要隨時準備為自己的想法付出代價。正是有著如此堅定的信念,馬雲才能走到如今輝煌的地步。 從1995年上半年創辦中國黃頁,到1997年下半年的離開,馬雲已經在互聯網闖蕩了兩年多,雖遭遇了挫折,但他的名聲早已傳開。 1997年10月,馬雲結識了外經貿部的王建國。隨後,在王建國的引薦下,外經貿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簡稱EDI)邀請馬雲加盟。 1997年12月,33歲的馬雲決定北上。在EDI的重金邀請下,馬雲帶著8個人到達北京,正式加入EDI,馬雲出任電子商務中心信息部經理。 後來,陸續又有兩批人北上,馬雲的北京團隊達到13人。在加盟EDI後,馬雲及其團隊主要負責兩塊,一塊是外經貿部官網,開始大家一起做,後來只留下一人負責;另一塊是中國商品交易市場,這是馬雲真心想做的。 馬雲在外經貿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運作該中心所屬國富通信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從1997年年底加入,馬雲帶領他的團隊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開發了外經貿部官方站點、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網上中國技術出口交易會、中國招商、網上廣交會和中國外經貿等一系列站點。 其中,外經貿部站點成為國內部委中最早上網的政府站點,也是1999年中國“政府上網工程”的推薦優秀站點;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是中國政府首次組織的互聯網上的大型電子商務實踐,被當時的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稱為“永不落幕”的交易會。馬雲隨後又與雅虎楊致遠合作,使國富通成為雅虎在中國的獨家廣告代理。 馬雲的二次創業,效益來得很快:國富通和中國商業交易市場網站,當年就實現贏利,純利高達287萬元。拿著不菲的工資,馬雲手下的這幫年輕人都很開心。馬雲卻高興不起來,因為這些和他的理想存在差距。 馬雲在外經貿一直被稱作“怪人”,他的想法總是和別人不一樣。儘管他的創業激情同樣感動了身邊的好多同事,但是,最終在網站的定位上與領導層產生了分歧。領導層認為網站的定位應該為大企業服務,而馬雲卻認為電子商務的未來在於中小企業。多次交流未果後,馬雲開始陷入痛苦之中。 1998年年底,馬雲做出決定,他要放棄北京,重回杭州再次創業。 馬雲在做了決定後,召集了同來北京的十幾名“精兵強將”。當時馬雲給了他們兩個選擇:一是推薦他們到雅虎等知名互聯網公司工作,以他們的工作經驗加上馬雲的推薦,收入絕對不低;另外一個選擇,就是跟馬雲一起回杭州打天下。但馬雲不向他們承諾一個美好的未來,他可以承諾的只是500元的薪水和一起創業的艱辛。馬雲讓大家考慮一個晚上,而眾人出去以後,不到5分鐘就集體返回,所有人都表示願意跟隨馬雲,大家異口同聲地說:“一起來的,就一起回杭州!” 在北京的最後幾天,18個創業者一起去了長城,這是他們到京之後第一次集體出遊。一群人在長城上,激揚文字。所有人在長城的氣勢的影響下,充滿了豪情壯志,他們發誓要建一個讓所有中國人都為之驕傲的網站。 如今,長城上的照片被當做歷史資料載入阿里巴巴史冊,而馬雲也在多年後對跟隨自己的創業者表示了感謝:“非常感謝那麼多年大家的一路陪伴。大家那麼相信我,一直伴隨我走到了今天。”當時的馬雲也許沒有想到,就因為自己的一句話、一個夢想,阿里巴巴竟有了今天的輝煌。 離京前的一個晚上,馬雲和十幾個年輕人聚在了北京的一個小酒館裡。那天晚上外面下著大雪,眾人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最後一起唱起了《真心英雄》這首歌。許多人都不記得那天晚上馬雲到底說了些什麼,也不知道明天之後將面對怎樣的生活。大家唯一記得的是:唱了一個晚上的《真心英雄》。 多年以後,這首歌伴隨著阿里巴巴度過了許多危難時期,比如第一次互聯網低潮,比如“非典”。這首歌也許最能代表馬雲的俠客情懷,也許代表著阿里巴巴的一種精神。其實,無論是誰,在最困難的時候只要唱起這首歌,都會充滿感動和希望。 當然,在外經貿部的兩年,並非只有痛苦。有了國家部委的經歷,馬雲的層次又有了一次飛躍。馬雲曾坦言:“在這之前,我只是杭州的小商人。這次為國家工作,我知道了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學會了從宏觀思考問題,我不再是井底之蛙。” 不再是井底之蛙的馬雲,將給互聯網帶來一個“瘋狂”的阿里巴巴。 2004年,馬雲在麻省理工大學演講。台下坐了一位GE的總裁,他聽完馬雲的演講後,說馬雲是個瘋子。後來,馬雲將他請到杭州。這位總裁在杭州待了3天,最後他對馬雲說:“我本來以為你是一個瘋子,現在才發現你們公司有100多個瘋子。”然而,正是有了這樣一批“瘋子”,才有瞭如今的阿里巴巴。 時光回溯到1999年1月,杭州,湖畔花園。馬雲將跟隨自己的18個人召集到家中,他說:“我們開始創業了,請大家把自己口袋裡的錢放在桌子上。但有幾個原則,第一不能向父母借,不能動老人的退休本錢;第二不能向親友借,影響人家一輩子的生活。我們是愿賭服輸,輸了,錢都是自己的;如果不成功,大不了重新來過!”說完,馬雲率先把自己的全部積蓄放到了桌子上。 接著,大家開始湊錢。雖然這些人在北京EDI工作時的工資並不低,但大家都是年輕人,追求高消費,積蓄並不多。看著有些“瘋狂”的馬雲,大家的賭性都被激發了起來,最終湊出了50萬元人民幣,這是阿里巴巴最初的創業資金。 這次集資的意義,遠比表面上的影響更為深遠。 第一,它決定了公司的性質是股份制公司。創業的50萬資金,馬雲完全可以自己解決,他要想控股當大老闆輕而易舉,其他人也不會反對。但馬雲仍將股份分給了大家,他更看重的是團隊,是朋友和友情,這也是後來阿里巴巴價值觀的源頭。馬雲說:“我們很健康,股份每個員工都有,最大的股份在管理者手裡。這是個很科學的概念,我們不是家族企業。” 第二,它一開始就把阿里巴巴放在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馬雲當時已經接受了西方先進、健康的公司理念。 “家族氣、小本本主義、小心眼,這些東西都不行,西方的公司是用制度來保證的,而我們中國人是用人來保證。”他當時就提出:公司是永遠的,人是會換的!正是這種理念和製度保證了阿里巴巴持續、長遠的發展,使阿里巴巴有可能成為一個持久的企業。 1999年2月21日,阿里巴巴召開第一次員工大會,這是阿里巴巴最具有歷史意義的會議。阿里巴巴的第一次員工大會實際上也是創始人大會,與會者無一例外都是阿里巴巴的創始人。 馬雲在會上的演講一如既往地慷慨激昂,但神情有些凝重。馬雲說:“1995年我做出的決定,我對自己講可能改變了自己一輩子所從事的事業。而今天,我把大家請過來,跟大家探討至少5年、10年我們要做的事情。雅虎的上市,亞馬遜的上市,這一系列公司的上市,導致我們在想,Internet是不是已經到了頂點?雅虎是不是已經做得差不多了?所以,我們大家今天到這裡來都很著急,都在想我們這麼做下去前途在哪裡?玩下去玩一個什麼東西出來?我們有可能變成什麼樣?大家可能都帶來了方案,我們從基礎做上去以後的好處又在哪裡?” 接著,馬雲說出了自己構想的網站模式:不做門戶,也不做B2C,而是做面對中小企業的B2B。這個“瘋狂”的想法,讓會議的爭論異常激烈。當時的中國互聯網市場,雖然美國的三大模式(門戶、B2C、C2C)都能找到,但絕大多數網站都是門戶網站。會議上的多數人認為做門戶網站是唯一可行的方案,但馬雲堅決否定了這個提議,他說:“大部分人看好的東西,你就不要去搞了,已經輪不到你了!” 馬雲的構想起源於1999年2月,他在新加坡參加的亞洲電子商務大會。雖然討論的是亞洲電子商務,但發言的85%是美國人,說的全是eBay和亞馬遜。馬雲突然想到,歐美的電子商務市場,特別是B2B模式是針對大企業的,亞洲電子商務市場主要在中小型企業,馬雲決定創辦一種中國沒有,美國也找不到的模式。 馬雲曾不止一次地說:“在網絡經濟時代,有時一個錯誤的決定要比沒有決定更好。在做決定的過程中如果一個決定出來以後有90%的人說好,你就把這個決定扔到垃圾桶裡去。因為那不是你的。別人都可以做得比你更好,你憑什麼?” 這就是馬雲的逆向思維方式,看起來瘋狂,卻往往有效。 平凡、安穩的生活不是馬雲所追求的,他需要“激情燃燒的歲月”。當然,也沒有人會相信向來“張牙舞爪”的馬雲會安安靜靜地老實待著。他張揚、高調,一旦確定了目標,便會瘋狂地去實現它。 為了實現馬雲提出的目標,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團隊成員幾乎完全從公共場合銷聲匿跡。由於資金有限,他們沒有租寫字樓,而是在馬雲家辦公,最多的一次房間裡坐了35個人。 阿里巴巴的創始團隊們每天工作16~18個小時,大家日夜不停地設計網頁,討論創意和構思,困了就席地而臥。湖畔家園的住戶們經常會看到,住在馬雲家中的這群人早晨六七點離開,下午三四點又回來了。 付出就有收穫,1999年3月,在春意盎然的杭州,馬雲的阿里巴巴網站正式推出。 雖然只有50萬元的創業資本,馬雲還是認為未來的公司應該具有俯瞰世界的眼光和氣魄,所以名字也應該是響亮的、國際化的。據說,為了這個名字,馬雲思索了很久。直至一次在美國吃飯的時候,他突發奇想,想到了“阿里巴巴”這個久遠的世界傳說。馬雲在各地反复地詢問他人,經過測試,馬雲發現這個故事被全世界的人所熟知,並且不論語種,發音也近乎一致。 就這樣,“瘋狂”的馬雲,為自己的公司確立了一個注定要影響整個世界的名字:阿里巴巴。 2003年,阿里巴巴的內部網站出現了這樣一個帖子。這個帖子提醒阿里巴巴的員工,要注意一個製作思路與阿里巴巴極為相似的網站正在迅速聚攏人氣,它的名字叫淘寶。這個帖子迅速引起了阿里巴巴員工的注意。 隨之而來,網上的議論也越來越多。沒多久,有人把網上的議論搬到了網下,當時有員工還對阿里巴巴高層在此事上的麻木不仁、反應遲鈍感到憤怒。有人公開問領導:為什麼對這樣一個網站不聞不問?馬雲描述當時的情況,說自己只是“笑而不答”。 首先看出端倪的是公司的老員工,因為這個淘寶網站所有服務人員的網名,用的都是金庸武俠小說裡的名字。眾所周知,馬雲是個“金庸迷”,於是有人開始猜測淘寶就是阿里巴巴的網站。 這個故事差不多已經成為阿里巴巴發展史上的一個經典段子,故事的開頭頗多懸疑:2003年,剛過完農曆新年,10名阿里巴巴的員工被一一叫到馬雲的辦公室。馬雲跟他們說的是同樣一件事,說公司有一項秘密任務需要他們去完成,不管願意與否,員工都必須承諾保密。簽了協議後,必須單獨與一個團隊工作一陣子,這件事誰都不能告訴,包括家人和朋友。 來者都表示願意簽這個協議,實際上他們並沒有仔細看過這份協議,不僅因為協議是全英文的,而且當時的氣氛也容不得他們細看。所有人都承認,自己是在稀里糊塗的情況下簽下協議的,而這十幾個人就是淘寶網站製作的核心成員。 馬雲後來解釋,當時想的是完全秘密地把淘寶製作出來,因此在一些方式方法上做得有些神秘,製作團隊也會有一種被完全隔離的感覺。接下來就是“非典”,在被“非典”阻斷與外界聯繫的日子裡,淘寶網站被製作出來,並於當年5月初在網上正式公佈。 此前一直宣稱將專心致志並確實一直專注於B2B領域的阿里巴巴,為什麼這個時候要建一個免費的C2C淘寶網呢? 原來,隨著阿里巴巴一路順風順水、迅速發展,馬雲並沒有滿足於在B2B領域傲視群雄,他將目光投向了用戶基礎龐大且同為電子商務的C2C領域。從2002年開始,馬雲就一直關注著C2C王者eBay。 成立於1995年9月的電子商務網站eBay,在問世不到7年的時間里高速發展,取得了傲人的業績。擁有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4200萬註冊用戶,2001年eBay全球年度銷售額已超過90億美元,贏利9000萬美元。 中國首家C2C網站易趣網在2002年被eBay以1.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此舉已表明國際大鱷eBay要來中國搶奪市場。 2002年年底,馬雲發現:在易趣網上,出現了非個人對個人的大宗交易。這個現象引起了阿里巴巴高層的高度重視,在他們的觀念裡,電子商務原本就不存在B2B和C2C的明確界限,個人對個人的交易做大了,實質上與企業對企業的交易並無區別。在eBay登陸中國,並且成功收購易趣後,馬雲的弦繃得更緊了,建立淘寶網實際上是一種戰略的需要。 馬雲率先吹響了進攻的號角,儘管阿里巴巴的高層們都聲稱除了防止易趣從C2C這一端進攻阿里巴巴的B2B之外,電子商務其實並無邊界。但以馬雲的性格,他原來的“如意算盤”應該是讓阿里巴巴從B2B去融合C2C。 eBay的出現讓馬雲的算盤打沒了,他不得不提前做C2C網站。現在,馬雲面對的不僅僅是慧聰網,以及諸多專業性網站爭奪中國製造業商人的市場份額,還要拉出一條戰線來與eBay作戰。如果只是這樣,那問題就簡單得多,但事實並非這麼簡單,因為免費的C2C網站是要燒錢的。 天下難道真有免費的午餐?馬雲用淘寶網給了大家一個肯定的答复。 淘寶網的使命是“沒有淘不到的寶貝,沒有賣不出的寶貝”。 免費的午餐迅速贏得了“人氣”,淘寶網很快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這一切都來源於用戶的支持。 很多人更關心,為何馬雲要讓淘寶網的製作如此神秘,甚至在淘寶出現的很長時間內都宣布只是個個人網站呢?對於這些,馬雲說只是想了解淘寶出現後用戶真正的反應。如果知道背後有一個阿里巴巴在支撐,用戶們對淘寶的感情肯定不能被準確地測量出來,這樣一來,對市場的判斷就會出現偏差。 2003年6月,淘寶網在網上公佈一個月後,製作者們按照阿里巴巴的慣例給淘寶在網下和網上都舉辦了“滿月酒”。在網上,淘寶收到了眾多的祝福。由於當時淘寶還是以個人網站的面目出現,用戶們擔心淘寶的資金不足,有人甚至表示願意拿出自己網上商店的部分商品來拍賣,賣得的錢留給淘寶。 截至2008年第一季度,淘寶網註冊會員超6200萬人,覆蓋了中國絕大部分網購人群。 2008年第一季度,淘寶網交易額突破188億;2007年全年成交額突破433億。 根據2007年權威機構調研,淘寶網佔據中國網購市場70%以上市場份額,C2C市場佔據80%以上市場份額。 淘寶網倡導誠信、活潑、高效的網絡交易文化,堅持“寶可不淘,信不能棄”。 淘寶網已成為廣大網民網上創業和以商會友的首選。 2005年10月,淘寶網宣布:在未來5年,將為社會創造100萬就業機會,幫助更多的網民在淘寶上就業,甚至創業。截至2007年,淘寶已經為社會提供超過20萬的直接就業崗位。 曾有人問馬雲,阿里巴巴最大的對手是誰,馬雲不假思索地回答:沃爾瑪。 這個答案頗讓人疑惑:沃爾瑪是做零售的,阿里巴巴是做電子商務的,兩者風馬牛不相及,怎麼會成為競爭對手呢? 其實阿里巴巴做的事情確與沃爾瑪有相似之處,馬雲創造的“電子商務+零售”的新商業模式,已經有點“網上沃爾瑪”的意思。 沃爾瑪是世界零售巨頭,它創造了一個從小鎮走向世界的神話,其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嚴格控制供應鏈每一環節的成本。麥肯錫全球管理諮詢公司認為,沃爾瑪也和一些貿易型公司交易,但更多的是和生產廠家直接交易。沃爾瑪選擇全部自己去做,採購成本、管理成本、交易成本其實都非常高,但是傳統供應鏈的低效率和多級加價足以支撐起沃爾瑪的利潤空間。 海爾集團CEO張瑞敏曾經為海爾產品進入沃爾瑪等超級零售終端的採購體係而喜,卻又因為沃爾瑪借終端力量對上游供應商利潤的榨取而憂。對此,馬雲有自己的對策:沃爾瑪的採購與銷售鏈條其實完全可以放在網上。阿里巴巴涉足產業鏈恰恰是要提高傳統供應鏈的效率,還利潤於原始廠商,降低沃爾瑪等零售商的壓榨。 沃爾瑪通過整合整條供應鏈,向下游消費者提供具體的有形產品服務。對整條供應鏈的有效管理使得沃爾瑪有更大的主控權,這樣形成的經濟體也更有競爭力。現在B2B、B2C、C2C三種形態趨向合併,如果沃爾瑪進軍中國的B2C電子商務領域,馬雲將不得不面對這個全球化的商業巨獸。馬雲果斷判斷出:沃爾瑪的業務遲早會搬到網上,所以兩者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 因而,馬雲決定提前“備戰”。他為阿里巴巴勾勒出這樣的“未來”:以阿里巴巴為平台,逐步將中小企業的銷售中心、人事中心、技術中心、支付中心和財務中心都放在上面,其間阻擋在B2B、B2C及C2C之間的一切障礙都將被打通。那時,阿里巴巴將成為一個虛擬的商務王國,其中有自己的貨幣、自己的遊戲規則、自己的運作體系。 在電子商務行業,大家普遍認為B2C領域處處是黃金,亞馬遜當年上市時的空前盛況就能說明一切。短短兩年內,亞馬遜的股價從17美元一路飆升到140多美元。經過了這麼多年,B2C在整個電子商務市場卻只佔了不到1%的份額,而後起步的C2C模式卻達到了市場份額的2%。 因此,馬雲對傳統的B2C並不看好。他說:即使美國有那麼好的配送和物流基礎,亞馬遜也只有5%的利潤。在中國,B2C市場已經很成熟,但是亞馬遜、噹噹還是活得很辛苦,說明這個模式有問題。馬雲開始通過淘寶網來探索新的B2C模式,實現他的“網上沃爾瑪”之夢。 從2005年開始,馬雲嘗試將阿里巴巴的買家和賣家引到淘寶,鼓勵淘寶網的賣家去阿里巴巴進貨,再把產品銷售給下游的消費者,希望通過這種形式打通B2B和C2C的界限。 在這樣的構想之下,淘寶網2006年5月10日推出“淘寶商城”這一B2C交易平台。它成為大品牌商家的樂園,這些被招攬的品牌都是在線拍賣網站最暢銷的商品門類中的超級品牌。這不僅僅是解決淘寶網贏利模式的問題,更是馬雲打通B2B、B2C和C2C的一個絕妙戰略佈局。 實際上,淘寶算得上是一個依托互聯網生存的零售組織型企業,它在供應方與需求方之間提供了一個以契約制為基礎的第三方平台。淘寶承接的是買賣雙方的組織任務,要製定基本的規則,調控雙方關係以求達到平衡,淘寶一直試圖通過不斷修訂規則來使買賣雙方獲得最佳的平衡。 過去以亞馬遜為代表的傳統B2C模式需投入巨資建立倉儲、配送中心,中間成本極大,利潤則僅可維持在5%左右,而融合了B2B及C2C模式的淘寶B2C新模式則不存在物流、配送、支付等瓶頸。 傳統B2C的贏利模式在於壓低生產商的價格,進而在採購價與銷售價之間賺取差價,在中國電子商務的近10年經驗裡,以往的B2C模式鮮有成效;而淘寶的B2C新模式將幫助廠商直接充當賣方角色,把廠商直接推到與消費者面對面的台前,讓廠商獲得更多的利潤,進而將更多的資金投入技術和產品創新,最終讓廣大的消費者獲益。淘寶全新的B2C模式的目的就是幫助廠商賺錢,幫助消費者省錢,最大限度壓縮中間環節成本,最終達到廠商和消費者共同受益的目的。 到2006年,包括摩托羅拉、阿迪達斯、蘋果等在內的廠商都在淘寶網上開設了專門的網上店鋪,而華碩電腦、迪斯尼家電、馬克華菲等廠商還專門為淘寶網的B2C平台推出了定制產品。 淘寶更像個網上商圈,在這裡面任何零售業態都有。阿里巴巴上的生產廠家通過在淘寶開店,能與消費者直接溝通,運用阿里巴巴的管理軟件把握市場需求更為方便,可以做到及時調整庫存,這點已經十分類似沃爾瑪了。馬雲要做的就是“嫁接”,把傳統的零售經驗跟以前的電子商務經驗加在一起,然後生成新的模式。到時,他就可以驕傲地說:“沃爾瑪有的他都有,沃爾瑪沒有的他也有。” 2006年年底,淘寶網註冊用戶超過3000萬,人均網購消費563元,交易總額突破169億元人民幣,超過易初蓮花100億元、沃爾瑪99.3億元的全年在華營業額,是國內零售業巨頭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全年銷售額的2.6倍。 馬雲通過改進完善淘寶網所帶來的巨大影響遠超過他所獲得的收益,這是他在戰略上的一個巨大勝利。他通過電子商務將零售業做得像沃爾瑪一樣完美,又一次印證了“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一思想。 互聯網像一杯啤酒,有沫的時候最好喝。 互聯網是4×100米接力賽,你再厲害,只能跑一棒,應該把機會讓給年輕人。 互聯網是影響人類未來生活30年的3000米長跑,你必須跑得像兔子一樣快,又要像烏龜一樣耐跑。 我永遠相信只要永不放棄,我們還是有機會的。最後,我們還是堅信一點,這世界上只要有夢想,只要不斷努力,只要不斷學習,不管你長得如何,不管是這樣,還是那樣,男人的長相往往和他的才華成反比。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絕大部分人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個人都不要放棄今天。 很多人失敗的原因不是錢太少,而是錢太多。 有時候死扛下去總是會有機會的。 免費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東西,所以盡量不要免費,等你有了錢以後再考慮免費。 發令槍一響,你是沒時間看你的對手是怎麼跑的。只有明天是我們的競爭對手。 如果早起的那隻鳥沒有吃到蟲子,就會被別的鳥吃掉。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