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任志強也許是對的

第7章 第六章“房地產有泡沫”是胡說八道

任志強也許是對的 王其明 10583 2018-03-18
關於泡沫論的爭論是任志強在戰鬥中的重要內容,相比其他,此番爭論更顯出其專業水平,因為在這個問題上和任志強爭論的都是重量級選手。謝國忠、尹中立、易憲容等,都是業內著名專家,有著豐富的經濟學、金融學方面的知識。 也是在這個泡沫論上,任志強遭遇了滑鐵盧,他於2007年寫就的一篇文章《迪拜泡沫不會破》,在2009年被翻出來,成為他判斷錯誤的典型文章,也因此成為眾多反對者批判的靶子。 我們直接拿今天的狀況和歐美國家的現狀進行比較,實際上是很缺乏可比性的。詳細的參照階段的判定我們不詳細解說了,我們的現狀大致相當於美國的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歐洲國家的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也就是說從現在到2020年的這段時間裡,我們國家的增長經歷將會是發達國家經歷過的過程。

我們對當前房地產市場總的判斷是這樣的:第一個是住宅投資和市場需求會很快地增長,這是需求結構加速變動的一個正常變現;第二個是供求缺口繼續放大,有效需求推動的價格上升,最終要通過增加供給來解決。宏觀景氣方面,持續負利率和某些城市政府債務缺乏節制是市場需求加速擴張的原因。再一個就是,持續高漲的房地產過熱輿論環境引起購房者對未來供給下降、價格上漲的預期。最後一個是基準利率還會提高房地產銷售價格指數增幅會有所回落,有助於房地產業健康發展。 目前房地產業快速發展,購銷兩旺。近年以來,房地產消費額和投資額每年增長20%,而且相當平穩。實際上,投資的決策相當大的程度是依據同期商品房的銷售額而增長的。 1998—2004年,全國商品房的吸納率持續、穩定提高,需求拉動特徵明顯,這種機制保證著住宅業穩定、平穩地健康發展;而從支付能力方面來看,支付能力同樣在顯著增長,人均的平均可支配收入上漲速度略快於房價上漲,這顯示支付能力在增長,房價收入比在下降。

與此同時,當前房地產市場住宅投資和市場需求都在快速增長,供求缺口在繼續放大;負利率導致市場需求加速擴張,只是一個伴生的現象,大量實際需求保證了市場的穩定。報告中指出,目前房地產投資所呈現的高速增長是房地產業替代傳統自建造成的,由於這種替代過程尚未完成,房地產高速增長的情況還會持續。 中國政府拒絕提高利率是因為擔心房地產泡沫破裂。而這將會引起新一輪的投機浪潮,這將使得經濟泡沫不可避免地破裂,而且損失將更加慘重。在這期間,投機將繼續支撐全球的需求,特別是在原材料行業。 美聯儲將利率保持在異乎尋常低的水平,並持續了很長時間,這引發了一次巨大的短期美元流動,特別是順利地大量流向亞洲資產市場。自從2002年初以來,亞洲的中央銀行所持有的自由兌換外匯儲備翻了一番,達到了2.2萬億美元。這曾經造成了對美元國債的大量購買,創造了美國的房地產泡沫。而中國的基礎貨幣投放迅速增加,也創造了巨大的房地產泡沫。

上海是這次經濟泡沫的地震中心,這種情景猶如1997年的香港和1990年的東京。當由於資金短缺而使得上海房地產的需求最終下降的時候,泡沫就會破裂。 中國拒絕提高利率的做法刺激每一個潛在的投機者加入到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泡沫當中,因為這些投機者相信,中國政府部門有能力控制並延長目前的投資繁榮。我認為,這是最後的瘋狂。隨著中國的通貨膨脹和美聯儲加息的不斷發展,離“最後算賬”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僅僅是幾個月,而不是一年。 這是2004年關於泡沫論最重要的一次交鋒。 10月,謝國忠寫出了關於泡沫論乃至中國經濟的最有名的這篇稿子,其中明確預測,上海房地產泡沫即將破裂,甚至時間都明確說了“離'最後算賬'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僅僅是幾個月,而不是一年”。一石激起千層浪,社會各界極為關注。

這時候由全國工商聯住宅產業商會、中城聯盟、華遠地產、萬通地產等單位合作完成的《中國房地產市場研究報告》正式出台,這是當年住交會的一場重頭戲,因為該報告承載著反擊泡沫論的重要任務。任志強自己說,這本書凡參與泡沫爭論的經濟學家以及國家相關部委辦局基本上都送到了。而且任志強還說,“凡看過這本報告的人基本上都會同意我們的觀點”。 如今回頭看,《中國房地產市場研究報告》的內容似乎還確實沒錯。而謝國忠的預測也沒有兌現,因此搞得謝國忠灰頭土臉。 “泡沫說”純粹是胡說八道,國內外對空置率的統計口徑不同,不能做簡單對比。 整個中國的住房空置率是下降的,北京的空置率亦然。房價普遍上漲並不意味著“泡沫”,而是表示需求的客觀存在。不能因為房價普遍上漲就認為存在泡沫,房價最直接地反映了客觀需求量。從我們的數據分析來看,房地產業是沒有泡沫的。供需總量上,我們並沒供應多少房子。我們現在的房地產供應總量其實不足,每年的新增人口和住房的增長量並不協調。

一段時間以來,房地產價格上漲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有人提出,2003年以來,房地產價格的上漲主要是由真實的市場需求導致的,市場的真實需求快速擴大的依據是住房的銷售面積大於竣工面積,住房的空置率下降。因此得出結論,目前的房地產市場是正常的,沒有泡沫。我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房地產泡沫是指房地產的價格對經濟基礎條件的嚴重背離。判斷市場是否有泡沫,有以下兩種方法: 一是分析市場中投資性購房的比例。因為,在一個時點上,住房的投資性需求會成為未來某個時點住房的供給。因此,一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中,投資性需求的比例不能超過一定的界限,否則會危及房地產市場的健康和穩定。 第二種方法是分析房價和收入的比。從世界發達國家走過的歷史看,平均房價與平均家庭收入的比值在5左右比較合理,超過該比例,有效需求會下降,房地產市場就難以持續繁榮。

我們用上述兩種方法來分析上海的房地產市場是否正常: 1.上海市的投資性購房比例相當大。據上海房管部門調查統計,2003年年底上海投資購房佔16.6%,這個比例是相當高的,已經超出了國際警戒線60%。 2.房價收入比超過14。目前的上海平均房價已經超過每平方米8000元,即使按每住戶80平方米計算,房價收入比已經超過14。而從目前上海人的實際收入看,房價收入比應大大小於10∶1。 房地產是個特殊的市場,我們不能用一般的市場均衡理論去解釋和分析該市場的問題和現象。面對現階段泡沫,政府應該採取更有效的手段去加以調控。 尹中立應該是繼謝國忠之後,再次提出中國房地產市場有泡沫的著名學者。這篇文章也是尹中立關於房地產泡沫的一篇著名文章。這篇文章一出,上海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因為它是房地產泡沫的典型城市。

不過,這時候的任志強似乎並沒有形成完整的關於泡沫論的看法,儘管泡沫論滿天飛,向來擅長理論加數據的任志強,卻並沒有立刻寫出長文來批駁泡沫論,僅僅是當記者採訪時拋出了自己的觀點。 如今看來,當時的市場是沒有泡沫,因為與今天的房價相比當初已經絕對不可同日而語了。 2005年初,一個讀書欄目請我做《泡沫經濟學》的讀書有感,我曾列舉了日本當年產生泡沫時的情況與中國現狀的比較,並認為其中差別巨大,因此也得出中國房地產根本不可能出現日本式泡沫的結論。 中日房地產最核心的差別在於幾個方面:日本土地從家庭向機構與政府轉移的過程中,是買方價格形成的增長,家庭的收入增加。中國土地是從國家壟斷向機構與家庭轉移的過程中賣方價格形成的增長。

日本是寬鬆的金融政策與零首付的土地抵押信貸,以增加流動性為主。泡沫之後形成的是政府與銀行的壞賬,企業與個人實際支付的自有資金風險極低。中國是雙緊的金融政策、企業用自有資金支付土地全款後的開發信貸和二至三成首付基礎建築物封頂之後的個貸政策,企業與個人以自有資金支付為前提和基礎,無資本市場的支持。 日本的股票市場與土地市場的融資互補,既可以發股票購買土地也可以利用土地增發股票,兩者之間的價格相互推動增長。中國的股票市場與土地市場隔離,能利用資本市場融資的地產公司不到企業總數的1%,而地產上市公司的市場佔有率不到15%,但股票市場的上漲有可能分流地產市場的資金。 日本是所有類型的土地與房屋價格均發生價格巨變(重點在東京和大阪)。中國祇有部分城市的部分類型房屋價格增長,尤其是大量中低價位的房價變化不大,二三線城市的住房價格變化不大。

日本房地產增長中並非以住宅的自住需求為主,其非住宅類型的建築所佔比重遠遠大於中國,其城市化比重早已超過70%,房價增長與城市人口增長幾乎無關。中國房地產需求增長中以住宅的自住需求為主,全國用於出租的住宅總量約為存量的2%,住宅建築佔總建築量的70%,目前中國的城市化率僅為42%,房價的增長與城市戶數增加以及城市人口增長所引發的供求矛盾相關緊密。 如果基本經濟背景與前提有重大差別,日本是不能當鏡子的。 任志強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可能是基於他對日本情況的不了解,或者他並沒有看過黃皮書的全部內容。 當前中日房地產行業間最大的相同點是,因土地的稀缺性,市場普遍陷入一種誤區,認為“地價只會升不會跌”。這與20世紀80年代日本房地產泡沫現象形成的市場觀點基本一致。但中日房地產行業的不同點則在於,政府對待這種觀點的態度不同,而政府的態度不同也導致了兩國不同的政策、不同的政策力度。我國政府從2004年起就開始高度重視房地產市場的這種發展趨勢,而日本政府當時輕視了這種趨勢,以致誤判。日本房地產的泡沫現像已成為歷史,既然是歷史就可以被借鑒,並希望可以對人們有啟示的作用。

任何國家之間總是有差異的,制度、市場、人口等絕對不可能一樣,歷史和現狀也是有差異的,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兩國之間的現實比較和歷史比較的意義。任志強列舉了五點中日國家之間的差異,由此得出結論,中國不可能出現日本式的泡沫。這個觀點看似是對的,中國和日本差異大,中國不可能出現日本式泡沫,但不能由此得出,中國不會出現房地產泡沫,因為中國可以出現中國式泡沫。 那麼,中國會出現什麼樣子的房地產泡沫,以什麼樣的方式破裂,這依然應該是各界重點要關注的。日本泡沫成為一個經典案例應該拿出來認真研究分析,這也是歷史的價值所在。正如軍隊一樣,任何一場戰爭都不一樣,那麼便能否定軍事案例分析的價值嗎? 迪拜被稱為是全世界最有錢的地區之一(人均收入3.2萬多美元,還未計算各種免費的福利),但卻沒有將錢消費在酒店外牆、柱面或房間的裝修上。 酒店只反映了當地經濟發展的一角,更瘋狂的則是除酒店之外更大規模的開發建設,讓中國或世界都震驚的城市再造,讓人們重新認識和理解什麼是房地產的“泡沫”。 幾年前,中國就開始為房地產是否出現“泡沫”的問題而爭論,從迪拜回來之後我開始對什麼是“泡沫”更加疑問,並認為應重新審視中國的相關政策。 是什麼可以讓迪拜成為一個完全市場化的競爭發展環境,讓“泡沫”也許永遠不會破裂呢?我理解大約有以下幾個理由: 一,迪拜的住房制度已實現了雙軌制。市場中的商品房已與保證居民的生活與居住權利無關了,而是國民提高生活質量與投資的行為了。 二,迪拜早已充分認識到石油資源的有限性,要保證迪拜經濟的長遠發展,必須用非石油的其他產業方式保證可持續的發展過程。 三,迪拜特有的生存與生產環境可以創造最有吸引力的需求。如免稅制度讓迪拜成為各大洲之間的重要貿易地,投資是開放的、經營是開放的、建設與產權也是開放的。市場是完全無國界的,自然也就不用怕“泡沫”的出現了。 當迪拜已經用社會保障解決了本國居民的住房問題並嚴格將本國人民的住房市場與商品化市場斷然分開時,中國卻剛剛開始建立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制度,仍在堅持將保障住房權利的責任與商品住房市場化混為一談,並試圖將保障性責任推給市場。 當迪拜已經解決了住房的基本需求之後,仍在大量地“招商引資”加大建設力度,努力用新城鎮來提高境內外居民的生活質量。而中國在住房條件及城市化率極差時卻在限制增加供給和限制需求改善。 迪拜在用免稅與優惠條件創造需求和吸引更多外來人口投資與炒房時,中國卻增加各種稅收抑制消費需求和打擊投資與炒房。 中國有自己的特殊性。地少人多、資源貧乏、經濟落後、財政收入不足以提供更多的保障也無力承擔更快的發展速度,甚至在堅持開放的前提下也要在部分產業、行業對外資進行限制,這是中國的特殊國情所決定的。但中國的房地產是否存在“泡沫”的爭論似乎可以藉鑑而有另解了。 任志強觀點明確,論據清晰,環環相扣,無懈可擊,並且語言優美,行雲流水,鬼斧神工,體現出作者出神入化、深不可測的作文功底。可“迪拜的泡沫不會破”的預言剛滿兩年,就轟然倒塌了。這個效果可能是他撰寫此文時沒有想到的。 這是任志強眾多觀點預測中,最為嚴重的預言失敗、判斷錯誤的觀點,也因如此,被老對手時寒冰抓住了小辮子。 迪拜是一個奇蹟,可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轟然倒下。這也證明,沒有經濟基礎的城市房價再高也終究有一天要跌下來。而看起來那麼美好的迪拜都轟然倒下了,中國是不是更要注意房地產泡沫? 不過,儘管預測失敗,任志強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中國房地產無泡沫,並一直在為此戰鬥。 中國房價並不算太高。剛剛有位先生說,房價已經從一萬漲到了兩萬,我們沒聽說過,我們只知道2006、2007年的時候,全國平均房價只有每平方米3655元。從來沒有聽說過全國的平均房價有上萬的時候,我們不知道他是怎麼統計出來的。但是我知道公佈的全國平均房價只有每平方米3655元,這還是指商品房,如果我們把經濟適用住房、二手房和其他交易加進去的話,可能連每平方米3000元都不到,所以我們沒覺得中國的泡沫已經嚴重到了像美國那麼一種情況。 我國的房地產市場,還好中央政府比其他國家的中央政府明智一點,早就看到房地產市場大的問題,比整個世界經濟衰退調整要早一撥。從世界經濟方面來講,2008年才開始調整,而我們在2007年就開始調整了,如果我們的房地產市場也跟世界同步,到2008年才調整我們的問題就大了。 所以前幾年有幾個美國朋友和印度朋友就問我,你們中國政府怎麼這麼聰明,在別人調整之前就做了,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說明了整個世界經濟衰退,調整是必然的,只不過中國比別人調整早一些,我們也得調整。這種情況下要看到一個問題,房地產市場調整,是2007年調還是2008年調,總之要調。既然要調整個房地產市場要調什麼?現在很多人說只要把交易量搞上去了,房地產市場就沒問題了。 但是交易量用什麼東西來控制,市場經濟範圍內是價格,如果價格比較低,成交量自然而然就多了,價格比較高成交量自然而然會減少。所以,現在房地產市場的問題關鍵在於價格調整幅度。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時值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又一個巔峰,巔峰之後,市場正在調整之中,就是這時候危機傳染到中國,使得中國經濟受到了重創。中國開始大救市,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經濟政策,從宏觀經濟到產業經濟、到區域經濟無不大肆出台政策,以確保經濟增長,其中房地產是堪稱最為重要的行業。國家迅速放鬆個人購房的門檻,之前的嚴厲政策幾乎全部取消,開發商貸款迅速放鬆。因此,有人說,正是世界金融危機拯救了中國房地產,然也。 現在回頭看,任志強這次憑的是運氣,他當時講話時可能並不知道國家會出台救市政策,所以他放言中國房價不高,房地產泡沫不嚴重。而易憲容則說,只有市場價格深度調整,才能有市場活躍。 如果說中國的房價貴,為什麼這麼貴的房屋有人買,便宜的房屋沒有人購買,一定是宏觀經濟和宏觀預期決定了大家的購買。資產價格被高估就是泡沫,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情況,資產價格被低估的時候,反而是沒有人購買,資產價格被高估的時候反而有人購買,大家認為資產價格並不高。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沒有一個皇帝說我們的經濟出現過泡沫,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中是沒有泡沫的,泡沫是世界經濟融入中國以後,外面傳過來的詞語,至今為止沒有人可以解釋什麼是泡沫。周其仁教授說,只有將粉絲賣到魚翅的價格才是泡沫,魚翅貴也不是泡沫,粉絲是粉絲的價格,也不是泡沫。 那些喜歡並且得益於高房價的人,只看到了房地產可以被變成魚翅的一面,卻忽視更多的人需要粉絲的實情;只看到了魚翅可以賣高價的表面現象,卻忽視了魚翅是剝奪別人享用粉絲的權利而後獲得的本質。企圖把房地產變成遠離大眾的魚翅,就可以肆意提高房價,或者愚弄百姓逆來順受,是竭力掩蓋事實真相之舉,絕非科學發現的靈光閃現。 “房地產圈”中素來出語驚人的任志強先生,面對房地產價格過高的指責,上週在“博鰲·21世紀房地產論壇第9屆年會”上拋出“房地產不是粉絲是魚翅,再貴也不算貴”的言論,又讓人們“驚”了一把。儘管我“一如既往地”反對任先生的觀點,但卻很讚賞他這次的比喻方式,因為通過所謂的“粉絲與魚翅”的討論,有利於澄清當前很多有關中國房地產問題的混亂認識。 很多人第一次吃魚翅時,的確常常分辨不出其與粉絲的區別,這與當前的房地產消費和投資有著相似之處:一些買房的人在買的時候並沒指望房子日後會升值,本來就是要住的,但後來發現自己的房子升值了。在這個看似不經意的過程中,實際上反映的是房地產這個特殊“商品”背後的複雜屬性。 如果僅從消費效用的角度看,房地產就是商品,但從升值預期的角度看,它又是資產,買房子的目的也可以是為了未來的某一天在高價位把它賣出去,以獲得資產溢價的滿足。這麼一來,事情就複雜了:房價,到底是由商品的供求決定呢,還是由資產的預期決定?從歷史經驗來看,我認為中國的房地產價格是由預期決定的,而不是供求關係,依據是:國家每次提高房貸利率試圖控制住房需求時,需求是下去了,但房價非但不降,反而都在漲,這就說明,供求關係在決定房價的過程中沒有起作用,或者作用不大。搞清楚這個道理,至少可以澄清一個問題:當前的房價過高到底是什麼因素造成的? 開發商說,地價過高造成住房供給不足,造就了高房價;一些學者和評論家說,老百姓的住房需求造就了高房價。要我說,這樣的言論根本就是混淆是非,因為這兩種觀點都掩蓋了“投機推升房價”的本質,本末倒置地把房價上漲的責任推給了老百姓,往輕了說是在為某些人開脫,往重了說是別有用心。所以,有人說,要降低土地價格以緩解樓價漲勢,我反對;有人說,要放鬆對開發商的管制,讓更多的人進入開發商行列以增加房地產供應,我還反對,因為這樣的建議根本就動搖不了高房價的根基。 或許有人會說,就算房價確實是投機者推升的,就算高房價與老百姓的需求無關,又能怎樣?這不也是市場現象嗎?不也是交易的結果嗎?要老百姓接受又有何不妥? “房地產是魚翅”的論調,其實就是從這個音符開始的。不過,這裡有個嚴肅的問題,不知持此論者思考過沒有,那就是老百姓不需要魚翅,他們只需要粉絲,可是在投機者的“魔術”下,粉絲變成了魚翅,這讓老百姓如何消受得起呢? 這次任志強談到一個關於泡沫認定標準的問題:只有粉絲賣到魚翅的價格才算是泡沫。任志強的這個觀點頗為“雷人”,所以這成為他標誌性的觀點之一。 粉絲和魚翅的價格相差百倍,而換句話說,任志強的意思是只有房價也漲到這個份上才是泡沫。顯然,以此作為房地產泡沫的標準,是存在很大問題的。 我不懂什麼叫泡沫,所以我也不知道房地產市場有泡沫。房子大家都搶著買,怎麼就會有泡沫呢?你要是買一個泡沫你願意出這麼多錢嗎?我們起碼知道一件事情,去年按揭貸款在總的住房銷售額中的比重是下降的,銷售額上漲,比重還下降。這就說明大家有太多的錢,而且是花自己的錢去買,和銀行貸款沒有太多關係,那就叫泡沫了?我沒有覺得有泡沫。 我國平均房價大概只有每平方米4600元,如果扣除商業部分和寫字樓的部分,平均房價每平方米4000元出點頭,這樣的房價就叫泡沫嗎?我覺得說存在泡沫的人得拿出數字來說服我,如果拿不出數字來說服我,我實在不願意承認有泡沫,或者本來就沒有。都說北京的房價和北京人的平均收入或者人均收入相差太多了,這不一樣啊,前面我已經說了,比如發達國家社會有個房價收入比,可人家都是市場經濟,中國不是,中國是三分法,我們有50年的福利分配的歷史,只有20%不到的市場化部分。現在不同概念,怎麼能用房價收入比來算賬呢,且算的賬我也認為不對,國際上的房價用的是什麼房價呢?是所有可以交易的房屋價格。在中國所有可以交易的房屋,包括農村宅基地,包括各單位用經濟適用住房搞的房子,還包括二手房,而用於計算的房價是一手房的房價。老用國外的東西來說,老用錯誤的東西引用到中國來,所以就有泡沫了。 看房地產有沒有泡沫,就是一個指標,看它有多少空房。房子都有人住,怎麼漲價都可以,但空房多了,不漲價都危險。現在很多有錢人買房,買了又不住,一空置就是好幾年,但是它不用出租不用住,隔幾年後賣掉仍然會賺錢,這就是泡沫。當這種房子多了,有一天大家都想賣,房價肯定會大跌,泡沫就會破滅,這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很可怕。 茅老講的是一個典型的空置率的問題,當房屋空置率多了,房價自然會下跌。茅于軾是堅定的市場主義者,他是為數不多的公開挺任志強的著名經濟學家之一,認為任志強是真心為窮人說話,講的是真話,對他非常讚賞。 不過,在泡沫論上,茅老對任志強的觀點極為反對。他講了一個常識性的問題,住房的空置率極高怎麼能說沒有泡沫呢? 而任志強卻以偏概全,拿根本不能交易的農村房子來說事。即使我們按全國價格來說,沒有泡沫,那麼城市呢?一線大城市呢?空置率、租售比是否顯示存在泡沫呢? 如果說美國的房價已經是泡沫破滅之後的情況,而中國的房價正在泡沫之中的話,那麼這個比例關係反而恰恰說明了中國的房價中沒有泡沫。而核心城市核心城區的房價與全國的平均房價保持7~10倍的差距是有其合理性的,也說明魚翅的價格確實很貴,但粉絲的價格並沒有上漲到魚翅的價格。 就美國的情況看,全國(美國不分城鄉差別,因此倍數較高)的平均水平和核心發達城市的房價倍數差為15~20倍,與中等城市的差為8~10倍,與一般城市的差為3~6倍,與小城鎮的差為0~3倍。因教育、醫療、服務、交通、公共設施(劇院、博物館)等差別,產生了較大的房價倍數差別,城內、城外也有較大差別。如紐約市本身就會有幾倍的房價差,紐約州房價的差別就會高達3~8倍。地理位置影響的房價和環境所影響的房價不是按公里數距離來衡量的,幾千米之外就是另外一個天地了。 中國的情況類比大約是,核心城市或發達城市與全國的平均房價差在4~6倍左右,中等城市和部分省會城市為2~4倍,一般省會城市為1~2倍,省會以下的非發達城市為負倍數的情況佔多數。許多城市的房價平均值在全國的平均房價之下,中國660個城市中,核心城市與發達城市只有幾個,80%以上的城市房價在全國平均值上下浮動,地市級以下城市的房價多在全國平均值之內,經濟發達地區則在2~3倍左右浮動。 因此無法用房價收入比來衡量特殊地區的特殊情況,只能用大平均的方式去評估是否產生了泡沫,特定的地區和特定產品的高價一定有其特殊的原因和理由,也決不能用這些特定的案例來證明泡沫。也許中國的房價收入比高於平均值的某些國家,但中國的生活費用低於發達國家,如美國,這樣按收入比計算的結果反而是日常生活費用較低的地區更合算了。 中國部分地區的房價確實很高,如溫州地區某些縣城的房價甚至高於發達的核心城市,如高於北京、上海。長三角一些發達城市的房價甚至高於廣州等省會城市,更遠遠高於長沙、西安等省會城市。這正說明了經濟的發達程度與房價的對應關係,重要的還是提高民眾的收入,房價上漲的速度如果高於民眾收入的增長,持續下去就會出現泡沫。但從一個較長的周期看,中國的收入增長是大於房價的增長平均值的,這樣就不會出現無法解釋的現象。 從美國的首次購房年齡統計看,大約為29~31歲,但中國30歲以下年齡的人在已購商品房群體中佔33.4%以上的比例,可以說是個很高的比例了。 20~40歲的合計比例高達67%,40歲以上的人群大多享受了福利分房,不管收入的高低都有了特殊的住房財富,也具備轉換改善住房的條件。如何解決這一群體的矛盾在全球各國都是個難題,大多是用租賃住房來解決的,在中國這也將會是一個方向。 用美國一個發達的城市經濟國家金融危機之後的情況與中國的情況作簡單對比,可以看出的是真實的世界。中國現有的投資量絕不可能與美國開放的投資環境相比,同樣也絕不可能出現遠遠大於紐約空置率的一種情況。北京尤其與紐約市不同,在於中國的行政審批和資源配置及會議權利的集中,讓北京成了一個不得不來的特殊城市,而紐約卻是個市場,商業、金融交易的中心,紐約不會有專為某一事項而空置的房屋,但北京有並且大量存在。如“兩會”期間大量的住房都突然出現了人來人往的現象,為“兩會”人員服務的工作人員會集中於北京,他們沒有居住於會議現場,但會散落於各個小區之中與居民同處。如各地的駐京辦事處已成為北京的特色,而無能力公開設立辦事機構的地方政府、廠礦機構許多都用購買居民住房的方式存在。這些住房有空有閒,但會為特定目標而擠滿了人。如為招商活動、為上訪活動等,表面看這些空閒是存在的,但並非為空閒而投資的行為。這些中國特色則是紐約與任何國家與城市都不存在的,也同樣不存在許多媒體或個人所推測的那種高達30%~50%的空置現象。 房地產泡沫如果吹得很大,那麼這個泡沫一定會破滅。調整是必然的,誰也改變不了,過大的房地產泡沫一定得調整。 這說的是美國紐約,北京跟紐約的住房比,北京住房公寓的錢可以到紐約買別墅,在北京買別墅的錢在紐約可以買莊園,你知道這是什麼概念嗎?紐約人均收入是北京人的30倍,而北京的房價比紐約高,大家就知道中國房地產泡沫得有多大。房地產泡沫可以吹大,但吹大一定會破滅,房地產泡沫破滅一定會導致金融危機及經濟危機,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東西。 房地產價格特別是高房價全面下調,這是必然趨勢,誰也改變不了這個趨勢。通過言論來救市,來保證它的價格不跌下去,不可能。美國厲害嗎?美國房地產市場泡沫形成花了20年。美國無論法律制度、金融制度,還有整個購房金融理念都有很好的方面,但是最後,泡沫還是破滅了,2008年破滅了。中國房地產市場剛發展,泡沫就吹得這麼大,它怎麼可能不破滅?不可能。 這如果能看做賭局的話,那一定是一場極為精彩的賭局,一場極為值得期待的賭局。任志強去美國考察,寫了這篇頗為有名的博文,認為中國房價沒有泡沫,而易憲容則從美國身上看到了,中國房地產泡沫一定會破滅。 現在,尚無法判斷誰對誰錯。在這之前,任志強去迪拜,寫迪拜無泡沫,事實證明任志強判斷失敗,而易憲容也有預測失敗的經歷。 所以這個賭局最終的結局如何,只能讓未來來告訴歷史。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