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狩獵財富·沈南鵬向左,熊曉鴿向右

第3章 第二章鯤鵬初展翅

在氣勢如虹的潮水面前,多數小朋友會嚇得大哭,童年的沈南鵬卻絲毫不畏懼,他非常喜歡去觀潮。每到觀潮的日子,沈南鵬總是吵著要跟大人一起去。看到大潮湧上江堤,沈南鵬經常會樂得直拍手。膽大、冒險的精神,便從這時候開始紮根,並伴隨著沈南鵬慢慢長大。 一直以來,沈南鵬被外界視為標準的上海男人。他身上擁有太多上海人的“標籤”,精明、能幹,生活中註重細節、顧家。實際上,雖然成長於大上海,沈南鵬的出生地卻是浙江。 1967年,沈南鵬出生在浙江海寧的一個小鎮上,小鎮寧靜、安詳的生活給沈南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在沈南鵬小的時候,沈媽媽是一家國有企業的老總,工作特別忙,沒有太多時間照顧沈南鵬,因此沈南鵬的童年是和爺爺奶奶一起度過的。

浙江海寧有著舉世聞名的錢塘潮,沈南鵬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跟著爺爺一起去觀潮。在氣勢如虹的潮水面前,多數小朋友會嚇得大哭,童年的沈南鵬卻絲毫不畏懼。膽大、冒險的精神,便從這時候開始紮根,並伴隨著沈南鵬慢慢長大。在看到大潮湧上江堤的時候,沈南鵬經常會樂得直拍手。他還經常纏著爺爺問潮水形成的原因,滿腦子稀奇古怪的問題經常將爺爺問住。 難住了爺爺的問題,有時候也會讓沈媽媽哭笑不得。沈媽媽的工作雖然很忙,但只要有時間,她會盡量與沈南鵬多相處。那個時候,沈南鵬家裡還沒有自來水,只能打井水喝。為了保證水質的清潔,沈媽媽會用明礬先進行過濾。 有一次,沈媽媽過濾井水的時候,沈南鵬看到了。沈南鵬覺得很有意思,就追問媽媽為什麼這麼做。媽媽耐心地給沈南鵬解釋明礬的作用。沈南鵬聽完後,馬上去抓了把麥草灰放到水里,還一本正經地在一旁看著井水是不是能變乾淨。

小小年紀的沈南鵬已經學會了舉一反三,他的創造性思維在這時候已經開始體現出來。 沈南鵬7歲那年,爺爺去世了,忙於工作的沈媽媽為了讓沈南鵬接受更好的教育,將他送到了上海的姑姑家。從這以後,沈南鵬開始了在上海的求學生涯。 在學校第一次考試之後,沈南鵬認識到學生是以學習成績論勝負的。自小便很要強的沈南鵬好勝心被激發出來,他開始努力地學習。好勝心加上勤奮,沈南鵬的學習成績開始飛速提升,在整個小學階段,沈南鵬一直是班裡的尖子生。 1979年,12歲的沈南鵬順利踏入了上海市第二中學的大門,開始了自己的中學生活。在二中,沈南鵬迅速成為“焦點人物”,因為他的學習成績優秀,尤其數學更為出類拔萃,有“數學神童”的稱號。

其實,早在沈南鵬上小學二年級時,就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解答數學題成為沈南鵬少年時期的最大愛好。 為了參加各種數學競賽,沈南鵬每週都會去上海市少年宮參加數學組的少年班。上海市少年宮的主樓是用大理石建成,又被稱為“大理石大廈”。這幢有著近百年曆史的建築記錄了沈南鵬少年時的夢想與汗水。 在別的同齡人玩耍的時候,沈南鵬用汗水換來回報。初中三年,轉眼過去,沈南鵬以優異的成績升入高中。當時幾門功課加起來的滿分是600分,沈南鵬的中考成績是594分。一夜之間,沈南鵬名聲大振,很多人都知道了這個讀書很厲害的“神童”。 在整個中學時代,沈南鵬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不停地在國內外各種數學和計算機比賽中獲獎,其中包括全國數學競賽一等獎、美國中學生數學競賽海外賽區冠軍。

中學的輝煌也為沈南鵬的未來鋪好了路,1985年,憑藉優異的數學成績,沈南鵬免試進入了上海交通大學教育改革試點班,就讀於應用數學系。 1985年,沈南鵬開始為自己的數學家夢想而努力,他成為上海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的首批免試生。 上海交通大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之一,前身為1896年創立的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一直把人才培養作為辦學的根本任務,一百多年來,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二十餘萬各類優秀人才。這其中包括江澤民、陸定一、汪道涵、錢學森、張光斗、鄒韜奮、黃炎培、邵力子、王安、陳竺等傑出人才。 交大是一所綜合型高校,其中又以理工科見長。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有200餘位交大校友;在國家23位“兩彈一星”功臣中,有6位交大校友。而交大的數學專業更是位列全國前十,作為交大應用數學系試點班的一名學生,沈南鵬少年時的數學家之夢,慢慢變得清晰起來。

通過在試點班的學習,沈南鵬學會了應對壓力,應對激烈競爭的方法。而專注於數學的研究,更培養了他冷靜、客觀分析的能力。沈南鵬在交大學到的不只是簡單的邏輯思維訓練,還有思想上的日益成熟。思想上的成熟,在沈南鵬大二期間發生的一件事上得以體現。 那一年,沈南鵬的媽媽負責一家大型的造紙廠。當時正值夏天,造紙廠裡堆積了很多原材料,由於疏忽,發生了火災。大火燒了一天一夜,造紙廠損失嚴重,沈媽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在他眼中,媽媽始終是一位敬業、勤奮的企業家。面對如此大的壓力,沈南鵬覺得自己應該給媽媽一些寬慰,於是他給媽媽寫了一封信。 沈南鵬在信中寫道,有的時候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是沒有辦法完全把方方面面都照顧到的;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是沒有辦法通過人為的努力去控制的。在這些事情發生之後,要做的是爭取有個好的善後處理,而不用去想太多。

那時,沈南鵬和媽媽的聯繫方式主要是寫信。沈南鵬在給媽媽寫完這封信後,又想到應該讓更多的人理解媽媽的苦衷,於是,他把這封信發給了上海交大的校刊。信中情真意切的語言打動了校刊的編輯們,他們把這封信刊登了出來。沈南鵬樸實的情感和理性的分析,讓這封信在交大很快火了起來,大家都紛紛表示了對沈媽媽的支持。 在看到沈南鵬的信和得知交大學生對自己的支持後,沈媽媽非常欣慰,她發現自己的兒子長大了。在這之前,沈南鵬在沈媽媽眼裡還是個小孩子,需要媽媽的呵護,但現在他已經是個男子漢了。在媽媽遇到困難的時候,沈南鵬挺身而出,學會了體諒和關心媽媽。 儘管小時候,沈南鵬和媽媽相處的時間不長,但他現在已經能夠理解媽媽作為一個企業老總的心情。在交大學習數學,讓沈南鵬的思想日漸成熟。

大學的生活遠比中學要豐富,沈南鵬在學習之餘,也會積極參與大學的社會活動。 在老師和家長眼中,沈南鵬一直是個好學生和乖孩子。分眾傳媒的老總江南春曾說自己一個星期有6天都會參加學校的舞會,沈南鵬沒有這麼誇張,但也不閉塞。每週他會有一到兩個晚上去參加學校的一些社會活動,參與校園活動為沈南鵬日後與人交往、合作打下了基礎。 這其中,參與競選系學生會主席,給了沈南鵬極大的鍛煉機會。 按照交大以往的慣例,系學生會的主席通常是由大四學生擔任,沈南鵬那時仍在讀大二。面對幾名資歷較深的候選人,敢打敢拼的沈南鵬沒有絲毫的畏懼。 從小培養的數學邏輯思維,讓沈南鵬有著靈活多變的應對策略。沈南鵬並非只是逞匹夫之勇,他採取發放問卷、隨機採訪等方式開始徵集院系同學的意見,不斷改進自己的競選演講詞。經過一番精心細緻的準備後,沈南鵬競選成功,成為數學係幾年來最年輕的學生會主席,這也成為當時交大校園的新聞話題。

上任後的沈南鵬積極兌現自己競選時的承諾,為了更好地滿足院系同學的需要,沈南鵬召開數次學生會全體成員大會,要求學生會成員增強服務意識。 沈南鵬的努力得了同學們的高度認可,他也成為交大幾年來最受同學歡迎的系學生會主席。學生會的經歷讓沈南鵬的組織協調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這也為他以後協調創業團隊打下基礎。 多彩多姿的大學四年生活很快就過去了,1989年,沈南鵬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畢業,並準備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繼續攻讀數學。 1989年7月,躊躇滿志的沈南鵬來到紐約。 年輕的沈南鵬抱著成為數學家的夢想,來到了哥倫比亞大學。在沈南鵬申請過的國外大學裡,這所位於曼哈頓、瀕臨哈德遜河的著名學府給了他最高的獎學金。

哥倫比亞大學位於紐約市中心,成立於1754年。有著150年曆史的哥大是美國常青藤八大盟校之一,學術排名為全美前十。 初到美國的沈南鵬,身上只帶了300美元,而他的獎學金得到9月份哥大開學後才能拿到,沈南鵬只好與住在紐約皇后區的一個同學湊合在一個房間裡。多年以後,沈南鵬回憶說“那所房子就像是一個中轉站”,因為在這個“中轉站”裡都是一些“過境”的留學生。 沈南鵬在這個“中轉站”住了一個多月,在這期間,他給不同國家的人講中國的故事,“中轉站”的生活,在不經意間鍛煉了沈南鵬與人溝通的能力。 很快,哥倫比亞大學開學了,沈南鵬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海外求學生涯。 良好的英語基礎,以及從小自立的習慣,使沈南鵬最初的海外生活過得非常愜意。他很快就結識了一幫外國朋友,業餘生活多姿多彩,沒有身處異鄉的孤寂。

然而,生活上的快樂並不能掩蓋學業上的迷茫。在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數學係後不久,沈南鵬慢慢意識到,自己在數理方面並沒有特別的天才。 沈南鵬發現自己優異的數學成績除了來自興趣外,更多的是因為做題多。相比那些真正有數學天分的人,沈南鵬覺得自己在數學上並無優勢,自己只是把“熟練當成了天分”。 “這麼多年數學的訓練,我的邏輯思維能力很強,便誤以為自己能成為數學天才和專家,但這兩者並不能畫等號。” 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習和反思,讓沈南鵬發現自己並不適合數學。在“高手”雲集的哥大數學系,他這個中國的中學生數學冠軍毫無優勢可言。是放棄數學,還是繼續在數學這條路上走下去?面對人生的岔路,沈南鵬開始了謹慎的選擇。 選擇自己沒有優勢的方面等於失去成為頂尖的機會,沈南鵬意識到自己在數學上難以有所突破。此時的沈南鵬,已經開始接觸到美國的商業社會。 在他出國之前,中國還沒有真正進入開放狀態。在紐約,沈南鵬時刻被美國商業社會和華爾街濃厚的投資氛圍所包圍,這時他似乎看到了自己新的方向。 “我來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原本是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成為一個很好的數學家,結果卻發現即使我沒有這個能力,也可以向其他方向發展,比如說證券、商業等,都是很好的方向。” 沈南鵬經過認真思考,決定轉學。在目睹了紐約繁榮的商業市場後,沈南鵬決定投身商業,他選擇了攻讀MBA。當他把自己的決定告訴朋友和家人,卻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對。 沈南鵬沒有動搖,在巨大的壓力面前,他選擇了不動聲色。表面上沈南鵬依然在哥大學習數學,暗地裡卻在積極備考商學院。直到拿到通知書,沈南鵬才打電話告訴朋友和家人,心意已決的沈南鵬顯然不願讓任何事物阻止自己。 1990年,在到達美國一年後,沈南鵬離開了紐約,去了康涅狄格州的紐黑文市。他從哥倫比亞大學正式退學,去了位於紐黑文市的耶魯大學攻讀MBA。選擇MBA只是一種偶然,因為它與數學還有那麼一丁點兒關聯;如果去讀醫學或是法律,沈南鵬覺得自己以前所有的積累都將變得毫無用處。 現在回想起來,沈南鵬覺得“自己的選擇還是很正確的”。在20世紀90年代,國內的人還不知道MBA為何物。沈南鵬選擇它的唯一原因,是因為數學思維和邏輯判斷能力是學習MBA課程的優勢條件,而這兩樣,正是沈南鵬一直擅長的。 耶魯商學院,創建於1976年,一直以實戰教學聞名於世。這裡的教學十分注重實踐性,學生們常常會被帶到美國各大公司進行“實戰演習”,課堂上的教學案例也都引自世界著名企業,理論與實踐在這裡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沈南鵬在耶魯開始了新的“征程”。由於沒有很好的商業知識背景,剛入學時,沈南鵬的基礎很差。但堅韌的性格再一次成就了他,一位耶魯商學院的老師曾回憶道:“沈南鵬對學業非常專心,為了一個課堂討論他會花一周的時間去準備,我常常驚嘆於他的認真。” 經過認真刻苦的學習,基礎並不好的沈南鵬進步非常快,以至於老師們每次上課“都能感覺到他的進步”。 兩年的時間很快過去了,沈南鵬在耶魯商學院第一次深刻體會到了商業的魅力。那時,剛剛叩開商業之門的沈南鵬馬上就要畢業了,等待他的又將是怎樣的世界呢? 1992年,沈南鵬從耶魯大學商學院畢業,他帶著MBA學位,重新回了最初到達的紐約,他要在紐約華爾街尋找未來。 20世紀90年代,中國人念商學院的很少。雖然已經改革開放,中國市場上的商品流通早已自由起來,但市場經濟體制在中國還沒有完全確立下來,整個社會政策和體制也沒有正式建立起來。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沈南鵬幾乎毫無優勢可言,他既沒有炒過股票,也沒有開過公司。奔波於各大招聘公司的沈南鵬,一次次地失望而歸。沈南鵬品嚐到了被人拒絕的苦悶和不被賞識的抑鬱,就業對他來說,似乎很難。 現在的MBA非常吃香,更何況沈南鵬還畢業於大名鼎鼎的耶魯大學畢業,然而在當時,沈南鵬拿著自己的MBA證書卻有苦說不出來。當年美國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那時美國經濟正處於低潮,就業市場需求小,畢業生卻不少。耶魯當年畢業的MBA有200多人,斯坦福有400多人,而哈佛更是多達700餘人。幾個名校的畢業生就有這麼多,再加上其他學校的畢業生,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沈南鵬頭一回覺得自己像“菜鳥”一樣,路到底該怎麼走,沈南鵬小心地摸索著。 沈南鵬開始認真分析起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商學院出身的畢業生,一般有兩個就業方向:一是進諮詢公司,另一個就是進投資銀行。 要進諮詢公司需要有豐富的商業經驗,沈南鵬知道自己沒法和老外們比。他在讀MBA之前甚至連《華爾街日報》都沒看過,而美國人卻從小就生長在資本市場,他們往往十幾歲就開始炒股,二十出頭開公司的更是比比皆是。作為中國留學生的沈南鵬從小學到大學,再讀MBA,幾乎沒有任何商務經驗。諮詢公司裡,更多的是需要對商務的理解,沒有充分的市場經驗,這一點是很難做到的。很顯然,去競爭諮詢公司,沈南鵬毫無勝算。 沒有商務經驗的沈南鵬並非一無是處,他的數理基礎紮實,邏輯分析能力超出常人,而需要大量數據分析和數據判斷的投資銀行很看重這些。通過優劣對比,沈南鵬將自己的就業重心放在了投資銀行上。 沈南鵬對自己的準確定位十分關鍵,確定進入投行領域後,沈南鵬的天地打開了新的局面。一次又一次地投簡歷,不斷地推銷自己……在經歷了數十次應聘失敗後,沈南鵬終於贏來了轉機,這一次給他機會的是花旗銀行。 華爾街的花旗銀行,無疑是投資銀行中的佼佼者。 花旗銀行總部坐落在美國紐約的派克大道399號,是最古老的商業銀行之一。經歷過兩個多世紀的發展,花旗銀行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務機構。它的業務範圍,可以說是同類銀行中最廣的。實力雄厚的花旗銀行,向來自中國的沈南鵬伸出了橄欖枝。 花旗銀行的面試程序嚴格而煩瑣。首先是簡歷的篩選,然後是對應聘者的考核。考核的第一步是筆試,在筆試之後再面試。而面試又分幾個環節,先是人力資源部門進行面試,然後才是具體用人部門。一般的應聘者要經歷5~6次面試,花旗的面試是真正意義上的“過五關,斬六將”。 有著良好專業知識的沈南鵬並不畏懼這些,他成功地過了數關。沈南鵬最擔心的是自己缺少在商業領域的經驗,好在花旗銀行的招聘並不十分注重畢業生的工作經驗,花旗更看重應聘者的潛力,看應聘者是否能在若干年後有更大的突破。 好運終於降臨到定位準確的沈南鵬身上,他成功地突圍而出。在經過了重重考驗後,最終,花旗銀行接納了沈南鵬。 奔波多時的沈南鵬,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新里程。剛開始,沈南鵬並沒有很完整的職業規劃,他只是夢想著如何發揮自己的特長,讓自己成為“最成功的投資銀行家”。 在花旗銀行的最初階段,沈南鵬做的是普通的投資銀行工作,專注於拉美證券及衍生產品。這在投資領域,屬於“打雜”的工作。儘管如此,沈南鵬畢竟接觸了“投資”,這為他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切似乎還不錯,沈南鵬從沒人要的MBA一下子成為世界頂尖金融機構的員工。還來不及品嚐喜悅,沈南鵬很快發現:進了花旗銀行的大門並不代表高枕無憂,他將面臨的是更大的壓力和極高強度的工作。在投行這個以業績論英雄的白熱化競爭環境裡,每天加班到凌晨兩三點是很正常也是大家都心甘情願的事,因為“你是在證明自己的價值”。沈南鵬的成功並非輕而易舉,他花了比別人更多的心血去挑戰自己。 在花旗銀行工作就意味著更強的競爭,沈南鵬也曾擔心過自己會失去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沈南鵬知道自己需要改變,他開始讓自己融入美國社會。因為文化的差異,沈南鵬的融入並不成功,他為此苦惱不已。 好在那時的沈南鵬已經不再孤單,一同在華爾街上班的還有十幾個中國留學生。同為中國人,大家會經常聚在一起,通過聊天釋放自己的情緒。大家一起聊工作、聊生活,互相鼓勵。沈南鵬也在與大家的交往中,慢慢思考自己的未來。 成為一個數學家曾經是沈南鵬的夢想,數學也是他最喜歡的學科。數學給了沈南鵬理性的思維,在迷茫中,沈南鵬咬著牙,堅信自己會成功。他嘗試著去喜歡華爾街,同時,他也給自己定下一個規則,那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 沈南鵬最終成功融入華爾街。 “在美國,你得面對現實。一個中國人在那裡,什么生存之道最好,可能就變成了我自己的生存之道,所以我進了華爾街。進去以後我發現我還蠻喜歡的,競爭非常激烈,節奏很快,需要動腦子,需要有一點點的創造力,讓人能夠不斷學到東西,而且不斷地激發好奇心。” 在華爾街的不斷打磨中,沈南鵬學會了靜待時機。 1993年底,沈南鵬等到了改變自己的機會。那一年,深圳證券交易所有一個代表團訪問華爾街,領隊的是當時深交所的總經理夏斌。作為華爾街的華人代表,沈南鵬參加了代表團的聚會。聽夏斌講完中國證券市場的繁榮景像後,沈南鵬意識到國內的資本市場已經活躍起來,自己有機會回到國內發展了。 儘管花旗銀行將沈南鵬招了進來,但在最初的階段,他們並不覺得這個中國人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不過,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1994年後,沈南鵬在投行的分量一下子重了起來。花旗銀行以及更多的美國金融機構開始意識到中國的價值,也意識到了中國人沈南鵬的價值。 這些變化,讓沈南鵬看到了自己的價值:“當華爾街大的投資銀行要在香港建辦公室,或者準備幫中國企業上市時,我們這些人的價值一下子就大了。” 花旗銀行要進駐中國市場,沈南鵬也渴望回國效力。機會出現了,沈南鵬就不會輕易放過,在離開中國5年後,沈南鵬帶著美國投行的戰略選擇決定回國“作戰”。 1994年,中國經濟開始飛速發展,國外投資銀行看到了這點,紛紛進入中國,幫助中國企業海外上市、融資。各大投行進駐中國的第一站,都將辦公地點設在了香港,這時他們就需要有中國背景的專業人士加盟。以前,中國人在美國找工作很難,現在中國人才變成了“搶手貨”。 出生上海,耶魯畢業,又有兩年投行經驗的沈南鵬,一下子變成了“香饃饃”。 這一年,沈南鵬接到了好幾家投行的邀請,跳槽的問題擺在了沈南鵬面前。留在美國繼續在華爾街過投資人的生活,還是接受新的挑戰,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天生富有激情的沈南鵬選擇了後者,他沒有太多猶豫。 沈南鵬來到了香港,所不同的是,他並不是代表花旗,而是代表美國第三大證券公司雷曼兄弟。這一次,他的身份是雷曼公司中國區項目的投行專家。 美國雷曼兄弟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的投資銀行,主要業務是為全球公司、機構、政府和投資者的金融需求提供服務。雷曼在全球48個大城市設有辦事處,通過各地的辦事處,形成一個緊密有序的資本網絡。雷曼公司的總部設在紐約,為了開發中國市場,沈南鵬此次被派往的是香港地區總部。 沈南鵬選擇雷曼,正是看重了該公司多年不斷擴展的國際業務,雷曼一直以“創造時代新穎產品、摸索最新融資方式、提供最佳優質服務”享譽世界。此時的中國市場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雷曼不會輕易錯過這樣的機會,所以他們也在這個時候選擇了沈南鵬。 在品牌價值上,也許雷曼公司比不上花旗銀行,但在看到雷曼涉足中國市場,沈南鵬的投資意識開始覺醒。相比待在花旗銀行埋頭於拉美證券業務,沈南鵬更期待成為一個傑出的投資人。 雷曼公司不僅擁有雄厚的財務實力,也是全球最具實力的股票、債券承銷和交易商之一。同時,公司在全球範圍內有多家跨國公司和政府財務顧問要員,擁有多名業界公認的國際最佳分析師。加入雷曼後的沈南鵬抓住機會,迅速擴充自己的人脈網絡,這也為他日後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雷曼公司擁有包括眾多世界知名公司的龐大客戶群,包括時代華納、戴爾、IBM、英特爾、阿爾卡特等。而且雷曼涉足的領域非常寬廣,不僅有IT、電子產業,也包括傳統的服裝、零售和生活日用品領域。通過在不同領域的打磨,沈南鵬的商業視野慢慢有了質的飛躍。 到1996年,在雷曼公司工作了兩年的沈南鵬已經今非昔比。他的商務思想和投資眼光開始成熟,與此同時,在雷曼的發展空間似乎也到了一定的程度,沈南鵬又要謀求新的突破。 1996年,沈南鵬再次變換了“戰場”。這次他選擇的是德意志銀行,擔任德意志銀行全球資本市場中國部主管。此時的沈南鵬還不到30歲,是德意志銀行在亞洲最年輕的董事。 德意志銀行是德國最大的銀行,也是世界最主要的金融機構之一。德意志銀行與中國淵源頗深,這也是沈南鵬轉投德意志銀行的重要原因。 早在1872年,德意志銀行就在上海建立分行,當時業務主要集中在中德兩國間的進出口貿易。到1952年,德意志銀行與中國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係。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德意志銀行在中國市場上的業務迅速發展起來。 隨著中國市場上的業務增多,沈南鵬這樣的複合型人才自然引起了德意志銀行的注意。沈南鵬加盟德意志銀行後,主要負責該銀行的債券發行。 作為歐洲資產規模第二的銀行,德意志銀行的債券發行業務一直是重頭戲。 至於債券發行的具體操作,德意志銀行的董事們告訴沈南鵬可以“自由發揮”。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沈南鵬的創業意識被喚醒,他必須去思考自己業務的差異化競爭,只要能賺到錢,至於怎樣做,是帶三四個人的小團隊,還是10個人的大團隊,均取決於自己自負盈虧的能力。 當時,諸多跨國投行在中國的發債業務集中於爭奪財政部、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大型國有機構。沈南鵬發現,這些業務的利潤其實並不好。那麼為什麼大家仍將精力集中於此?通過調查,沈南鵬發現,如果能拿下中國銀行這樣的大單,銀行家本人的榮耀感要超過對生意本身的精打細算。 沈南鵬的目的是賺到足夠的利潤,所以他將精力轉向幫企業發行所謂的“垃圾債”。這些交易規模不大的項目,是“摩根斯坦利、美林等不屑一顧的”,但這給沈南鵬帶來了切實的收益。雖然從交易額的數據上看,他的這些項目仍讓德意志銀行落後於對手,沈南鵬卻有了成就感:畢竟,他領導的4個人的隊伍給公司帶來了利潤。 1997年,沈南鵬率領自己的部門完成了五六家中國公司的發債。到1998年,這些客戶有一半面臨重組,沈南鵬又努力幫助它們尋找後續融資的渠道。 這一段經歷讓沈南鵬成長了不少。 “1998年讓我學到很多東西。1997年還是套路化的工作:將中國企業包裝一下、獲得政府支持、到海外去賣。說起來複雜,做起來其實很簡單。1998年就不是簡單的交易了:你要針對客戶的情況,而且你知道了什麼叫'公司不行了'。” 在德意志銀行工作期間,最讓沈南鵬得意和自豪的一件事就是,他讓德意志銀行作為牽頭銀行,幫助中國財政部在歐洲市場上成功發行了5億馬克債券,這一大手筆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到了1999年。從花旗銀行到雷曼兄弟,再到德意志銀行,沈南鵬已經在投行有了“8年的抗戰”。 8年的投行生活讓沈南鵬受益匪淺,沈南鵬把投行的工作形容為“壓縮餅乾”,“也許你在一個公司做財務需要20年才能把公司整體了然於心,可是做投行的話,也許只要3年就能把握和洞悉一個企業的命脈”。更重要的是,投行是一個“高屋建瓴”的職業。從事投行的人,接觸到的一般都是上市公司的CEO或董事長,他們對一個企業或行業的視野更有領導人的大氣和洞察力。 投行的工作經驗,讓沈南鵬收穫最多的是對中國市場的了解。 “你在投資銀行里邊工作,投資銀行給你一張名片,提供給你一個很好的機會,你就去尋找中國企業做收購兼併或是上市的工作,這讓你有機會走進中國企業,了解中國企業。我覺得1994年到1999年那5年的經驗特別好,等於讓我把課給補了。原來我不太懂中國的商業環境,到了1999年,我已經比較'土鱉'了。這5年當中,你知道了國內的遊戲規則什麼樣,懂得了怎麼跟人打交道,學會了怎麼去了解這個市場。” 已經漸漸了解中國市場的沈南鵬,準備在自己的祖國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神話”。 我這個人可能算是一種幸運吧,盡可能多地經歷了我們那一代人所能經歷的事情。 當時中國的考試體制都鼓勵孩子拿最高的分數,卻忽視了書本以外的東西。孩子讀書成績不錯,但是能不能適應社會,會不會高分低能,這些都是我對於高分的擔憂。 很多情況下並不是說你有多大的才能,而是你的投入必然產生回報。 投行的經歷有兩個比較重要的啟示:第一,好的投資銀行家應該透過數字看到企業的發展,一個好的投資銀行家應該在自己的商業積累中做出正確的商業判斷。第二,如何去創造別人沒有的價值。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