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中國超過美國還要多少年

第3章 導言理解現代經濟

要談中國趕上和超過美國這件事,就必須先談怎樣成為發達國家的話題,如果你連發達國家都成為不了,超過美國又何從談起。 所以本書的第一篇就是來和各位探討一下,到底什麼樣的國家才會成為當代發達國家,當代國富國窮的基本邏輯和真相是什麼。 而要搞清楚這個邏輯,就必須先搞清楚現代經濟是一種什麼樣的經濟。 讓我們從溫總理經常掛在嘴邊的信心二字談起吧。 2009年春節期間溫總理出訪歐洲是定位為“信心之旅”;往前推,1月9日到11日溫總理在江蘇考察工作,每到一個企業提的最多的也是“信心”兩個字;2008年9月24日,溫總理在紐約與美國經濟金融界人士舉行座談時提出在危機中著名的“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的口號。

信心是溫總理在這次全球經濟危機中一以貫之的關鍵詞,也是他每日的所思所想。由於溫總理在如此多的場合反復強調信心與經濟復甦的關係,不妨稱之為“信心經濟學”。 面對危機,為什麼不先強調客觀方面的努力,而是首先反復強調信心? 這是因為,現代經濟已經是心靈的經濟,“看不見的心”已經和“看不見的手”一樣成為從微觀和宏觀層面操控現代經濟的力量。 確切地說,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仍然在發揮作用,但是更隱蔽地,看不見的心卻在操控著看不見的手,是最深層的決定性力量。 看不見的手,是指市場機制對經濟的調節;看不見的心,就是指直接作用於經濟運行的心靈力量,並且這種心靈力量直接外化為經濟運行的特定規律,它是無數微觀市場主體心靈的合力。

在工業化完成之前,經濟規律的心靈規律並不明顯。 在工業化完成之後,一方面,由於生產的發達普羅大眾在滿足溫飽之後仍有大量剩餘財富用於追求更高的精神滿足,這種精神需求催生各種相應產業的發達,比如影視娛樂產業、各類文化產業。這些滿足精神需求的產業除了遵循市場價格和供求規律外,還直接由大眾心靈規律操控;另一方面,金融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資本虛擬經濟直接受作用於大眾的心靈,成為一種獨具心靈規律的現代經濟。 現代行為經濟學、行為金融學與新古典主流理論的區別就在於以“看不見的心”來替代“看不見的手”,探討金融的心靈規律。 具體地說,看不見的心在三個層面操控整個經濟: 第一個層面是虛擬經濟層面,即金融證券市場,看不見的心直接決定市場走向。資本市場的運行規律的確是由看不見的心決定的,經濟學界的實證研究也表明,長期來看找不到股市與實體經濟之間的相關性。例如,熊市和牛市的區別,既不是股指的高低、也不是市盈率的高低,更不是股票價格的漲與跌,區別熊市和牛市的關鍵其實是投資者的投資心態:不妨回顧一下2007年“5.30”以前的中國股市以及“5.30”以後滬指衝擊6000點大關時的中國股市,只要股指敢跌,就有人敢買,這就是牛市。再看看滬指6124點見頂以後的中國股市,每一波上升或反彈,就有人想賣、想解套、想割肉,這就是熊市。所有技術指標只不過是股票投資者心理狀態的集中反映罷了。

第二個層面是宏觀經濟走勢,看不見的心直接決定宏觀經濟走勢,在經濟蕭條開始後,經濟蕭條引發信心喪失,信心喪失導致投資、消費萎縮,這進一步加速經濟蕭條,這樣無限惡性循環下去,就是一場災難。 所以調控經濟,首先要從心靈出發,把這個惡性循環的第一個鏈條打破,它就沒法進行下去,經濟就會止跌回升。 溫總理的信心到底為何物? 我想它就是這種打破惡性循環鏈條的力量,一種使經濟反彈的心靈力量。在危機中,看不見的心對宏觀經濟走向的決定作用是首要的,經濟轉好,首先要有信心,有信心開足了馬力,創造一個新的複甦的起點,才會有今後的持續經濟回升,可以說,什麼時候信心恢復了,什麼時候宏觀經濟就開始重新騰飛。信心是第一位的,第二位的才是客觀的努力。

第三個層面是純粹滿足人類精神需求的經濟領域,這些領域的運行規律完全由社會心靈決定。 比如明星娛樂經濟、炫耀性經濟、“意識形態經濟”(欲知其含義,請到網上搜索本人的《憤青是個大市場》一文)、品牌虛擬經濟,這些經濟的規律既要遵循傳統的市場規律,同時更要受到心靈的牽引。 基於以上幾個方面的心靈經濟,已經滲透到各個經濟領域,既細緻入微地影響每一個人的生活、呈現在各個領域的微觀經濟中,又對宏觀經濟的運行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事實上,整個現代經濟已經是一種走入人類心靈世界的經濟,這樣一種經濟時代的國富國窮的邏輯需要我們重新去把握,這種邏輯已經不同於工業化早期的國富國窮邏輯,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已經可以安放起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