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中國高層新智囊

第57章 用“人生篆書”濃縮對人生的思考

中國高層新智囊 章晓明 3491 2018-03-18
對於提高國民素質,解思忠曾寄厚望於社會;後來發現,對受過基礎教育的人來說,主要依靠自己——只要大家都能自覺地“獨善其身”,國民的整體素質就必然會大大提高。他說,世界衛生組織上世紀在《阿拉木圖宣言》中指出:“健康不是基本人權,而是自我責任。九十年代的健康觀應該是學會自我醫療與自我保健。”也就是說,健康是你自己的事情,不要寄希望於社會能為你承擔什麼責任;對提高國民素質來說,也是同樣——提高素質不是基本人權,而是自我責任。 那麼,如何才能增強提高自身素質的自覺性呢?解思忠認為,不能光是從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的角度來強調這個問題,最根本的是要激發人們實現圓滿人生的慾望,啟迪人們實現圓滿人生的智慧。所以,他近年來又將自己的國民素質研究延伸到人生科學的領域。關於人生科學,他通俗地將其解釋為“關於人應該如何生活的學問”;據介紹,1994年已成立了中國人生科學學會。

解思忠在對人生科學的探索過程中,深感中國古代人生哲學堪稱人生智慧寶庫,幾乎涉及到人生科學的各個方面;而濃縮人生哲理精華的人生格言,則尤為世人所喜愛,常被作為座右銘,或置之案頭,或懸於壁上,晨鐘暮鼓,自我警示。為了傳播這些人生哲理精華,他經常應他人請求,將人生格言用小篆書寫後相贈;有的格言引自原文,有的則係自撰,多為寥寥數字。這些書法作品的落款署名都是“大隱”。據他解釋,並非取意於古人的“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而是取意於錢鍾書先生的“敢雲大隱藏人海,且耐清寂讀我書”——耐得清寂的讀書人才堪稱是“大隱”。友人鑑於台灣漫畫家蔡志忠先生闡釋老子、莊子和孔子等古代先哲人生智慧的漫畫作品被稱為“人生漫畫”,便將他的書法作品稱之為“人生篆書”。

其實,早在大學期間,解思忠就係統涉獵過古今中外關於人生的格言。那是“文化大革命”中期,為了搞“鬥批改”,將一些“糟粕”油印後供批判。有一次,他偶爾看到油印的1949年以前出版的《格言聯集古》《中國格言錄》和《西洋格言錄》,內容分別取自中國古代典籍、中國近代格言和外國格言;當時便如獲至寶,特意買來一個精美的筆記本,偷偷把這三本書摘抄完;以後每當看到、聽到喜愛的人生格言,也抄錄在上面。這個筆記本至今還保留著。 言談之間,解思忠無意中透露了自己的創作計劃——從2003年起,準備用三年時間完成一部以人生格言為題材的《人生篆書》,作為60歲生日時給自己的“獻禮”。該書擬收錄100句人生格言,按“哲理”“修身”“待人”“治學”“處事”“管理”分類,內容力求涵蓋中國古代人生哲學,以及人生科學的各個方面;用小篆書寫成對聯、中堂、斗方、條幅或橫披,並在每句格言後面附600字左右的感悟,總計約6萬字。他用三年時間完成的“國民素質三部曲”共60萬字,而現在又要用三年時間完成的《人生篆書》卻只有6萬字——在內容、文字上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從某種意義上說要10倍於前者,其傾注的心血可想而知!由於這本書不僅是一部展示書者書法成就的作品集,更重要的還是一部凝聚作者人生感悟的智慧書,所以,大部分時間和精力不是花在“如何寫”上,而是花在“寫什麼”上。目前,他正從先秦的《老子》,到明清兩代的《呻吟語》《傳世言》,系統閱讀中國古代人生哲學典籍;對其中一些像《老子》這樣的典籍,則置於案頭,反复閱讀;與此同時,遴選、撰寫格言和感悟,並用小篆把格言書寫成書法作品。

當問及為什麼要採用小篆這種古遠的書法形式時,解思忠說,中國古代人生哲學發源輝煌於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時代,而篆書亦誕生於這一時期;故用小篆書寫中國古代格言不僅具有久遠典雅之韻味,且能使內容與形式更趨和諧完美;而且,自己對小篆的興趣也由來已久——這種字體蘊涵著深厚的歷史文化信息,字形優美,在古文字中較易於辨認。早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他就開始收集關於小篆的資料;每次去書店,都要瀏覽、選購關於小篆的字帖和書籍;平時在報刊上看到小篆作品,便將其剪貼或複印;外出遇到用小篆題寫的碑匾,就用相機拍攝下來;近20年來,已積累了大量有關小篆的資料。 隨著“人生篆書”的傳播,向解思忠索字的人越來越多,而且不局限於人生格言。他說,寫幾個字並不難,凝神片刻之後便可一揮而就,難的是寫什麼內容,應該力求內容貼切、字句簡潔;因此,確定一幅字寫什麼內容,往往需要思考幾天,甚至更長的時間。陝西省1998在重修仙遊寺時要建一座碑林,有關部門遠道而來登門求字;鑑於該寺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當年創作的地方,他便書寫了詩中最後一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裡的“天長地久”四字——既形容這座寺院歷史年代久遠,又暗示白居易曾在這裡創作了。中國現代文學館落成後收藏作家書畫,收入他的書作是自撰的“文魂存”三字——該館是收藏作家作品、手稿等創作資料地方,也可以看作是存放作家靈魂的地方。中國作家協會2002年出版《當代中國作家詩書畫選》一書,收入他的書作是自撰的“文貴先聲”四字——文章難能可貴的是發出時代的先聲。

論及書法,解思忠說道:近年來興起的書法熱潛伏著一種危機,這就是較多的關注書法的藝術形態,而忽略了其文化內涵。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先生曾指出:“中國書法如果失去深廣的哲學、美學底蘊,便失去了靈魂。”晚年致力於書法理論與教育的已故著名旅法學者熊秉明先生認為,學者書法堪稱是“中國文化核心的核心”,非常典型地代表著一種文化人格,是書者心性的抒發與情感的傾訴;中國許多著名學者到了晚年都是放置諸藝,只作書法,這不僅是他們約化到最後的文化活動與精神寄託,也是一種在精通經史子集之後“我筆寫我心”的哲學實踐。解思忠表示,他不僅贊同上述觀點,而且還將書法視為書者的“印記”——一幅真跡,不僅記錄著書者的心靈踪跡,還凝聚著書者本人的其它信息。

興之所至,解思忠出示了自己幾幅已入選出版的書法作品——雍容圓潤、靜穆古雅之中,透著濃郁的書卷氣。他說:近年來,雖然自己的書作曾被收藏、刻碑、出版、展出,但本人既無意躋身於書法界,亦無意於讓其成為把玩收藏之物,只希望“人生篆書”能像自己以前出版的作品一樣,走進民間;如果自己的書作在內容上有教化之功,在形式上有審美之效,為大眾所喜愛,那就非常滿足了! 就在即將結束對解思忠的採訪時,話題又回到了現實之中。我指著他辦公桌對面牆上與朱基總理握手交談的照片,想了解一下當時的情況。 解思忠回憶著說:那是2002年2月28日,朱總理到這個辦公樓看望大家時留下的;當時,國務院稽察特派員已根據新頒布的公司法轉任為國務院派出的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由中共中央企業工作委員會代管;座談會結束後,大家正準備起身到辦公樓一層大廳合影,朱總理卻揮手示意讓大家坐下,動情地說:“你們不要動,我到你們面前和你們每個人握握手。”說著,就走下主席台,一一與大家握手交談。

解思忠深情地望著面前的照片,繼續說道:朱總理非常關心國有企業;我從擔任國務院稽察特派員開始,在這個崗位上已工作了5年;在今年年初的政府機構改革中,中共中央企業工作委員會撤消後,我們這支隊伍又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代管;雖然機構在不斷變化,但我要繼續努力做到不辱使命。據介紹,他負責稽察的第一家企業在1999年3月進駐時正處於困境,已有半年多時間發不出工資;通過稽察,迅速扭轉了企業的困難局面,職工自發地在廠裡張貼標語:“感謝江總書記派來特派員!”2000年,吳邦國副總理在中央企業工委工作會議上講話中,以及隨後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上匯報時,舉出三家企業作為稽察取得明顯成果的典型,其中就包括他負責稽察的那家企業。

談話中,解思忠還流露出對兩個地方的特殊感情。一是中南海——他進入這裡已13年,是迄今為止呆得最長的地方,感情自然就非同一般;被任命為國務院稽察特派員後,由於國家對國有企業的監管尚處於探索階段,故所在機構一直未列入正式建制,他的行政關係按規定仍留在國務院;早晨上班,他都是途經中南海時進去吃早飯,順便也與老同事聊聊天。第二個地方是北京大學——早在上中學時,他就嚮往著將來能進入這所著名高等學府的中文系學習;儘管後來由於改考理工科而放棄了這一志願,卻在時過40年之後被該校聘為兼職研究員,並兼任北京大學國民素質研究中心主任(該中心也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的學術研究機構),在校園的老化學樓裡有一間工作室。

“敢雲大隱藏人海,且耐清寂讀我書”——結束對解思忠的採訪後,我反复咀嚼,才明白他為何在以人生格言為題材的“人生篆書”書法作品上,以錢鍾書先生這句詩中“大隱”二字作為落款署名——解思忠雖然表面上是個聲名顯赫的“朝中高官”,但骨子裡卻是個耐得清寂的讀書人。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