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中國高層新智囊

第22章 中國青年的排美立場令克林頓備感威脅

中國高層新智囊 章晓明 1874 2018-03-18
《中國青年看世界》調查的綜述文章——《面對“聖徒的營地”》,出自王小東的手筆,形象而透徹地反映了呼之欲出的中國新一代民族主義者的思維和敘述的方式。 這篇文章的標題來源於1973年出版的巴黎政治幻想小說《聖徒的營地》。小說的作者在詮釋他的創作緣起時說:“一百萬貧窮不幸的人,他們惟一的武器是他們的貧弱和他們的數量,為苦難所壓倒,為飢餓的棕色和黑色的孩子所拖累,要踏上我們的土地,他們的先頭部隊正衝擊著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西方的每一個角落。我們確確實實看見了他們,看見了他們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問題,一個我們現有的道德標準絕對無法解決的問題。讓他們進來,我們將被毀滅。不讓他們進來,他們將被毀滅。” 而中國青年眼裡的世界是一副什麼樣子呢? “中國青年看世界”表現了他們這樣的看法:這個世界的確分成了兩個或更多的營地,一個是西方人的營地,可謂“聖徒的營地”,另一個是其他不那麼幸運的人的營地。那個幸運者的營地不願意接納不那麼幸運的人。如果幸運者們願意像一些西方學者主張的那樣,伸出手來幫助那不幸運的人一把,自然是好事,但就“聖徒的營地”之外的人們來說,如果可能的話,把自己的營地建設好才是根本出路。

由以上的詮釋我們可以領會房寧和王小東等人對調查所寄予的意味深長的期待。幾年後房寧在其研究中國青年政治社會化進程的著作《成長的中國——當代中國青年國家民族意識研究》中的一段表述,可以佐證他作為一個政治學研究者對中國青年的一貫期待:中國實行改革開放20多年,新一代青年人成長起來了。改革開放改變了這一代人的生活和命運,國門打開,開闊了他們的視野。青年在參加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既改造了作為對象的客觀世界,也使自己的主觀世界得以改造,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也是青年人認識社會的過程,是他們社會意識產生、發展的過程,是政治社會化的對象化的過程。時代造就了一代青年,青年又將促進時代的發展,今天他們的思想意識又將在明天的某個時候變成生活中的現實。在這個意義上,青年決定著社會的未來,青年身系中國在21世紀的前途和命運。

事實上房寧感到了欣慰,因為這次調查的影響,不僅超出他們的預想,而調查結果又進一步對中國青年民族認同感和愛國情懷產生了反饋效應。這次調查的影響還超越了國界,觸及了美國人的軟肋。總之,這次調查所產生的影響遠沒有在1995年結束。 美國的一些人士和中國“自由派”知識分子首先指責這些調查是含有水分的,是中國官方的宣傳,然後又稱這是多年來中國官方對美國的消極宣傳造成的影響。因為中國在80年代的宣傳基調是與美國友善,而90年代中國宣傳機器調子轉了,反映了中美關係的冷淡。有些“自由派”知識分子指名道姓罵房寧在“作秀”,房寧回應道:如果在某些“世界主義”者看來愛國是個罪名的話,那就請歷史來審判我們好了。

調查結果自然也引起了靠世界戰略維護國家利益的美國政府的高度重視。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克里斯托弗起初對調查結果深表懷疑,他不相信中國人,特別是青年人會對美國有如此消極的看法。因為1989年以後,美國政界和學界流行的普遍看法是中國青年一代會變得日益親美。但事與願違,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改變了原來對美國的看法。中國青年中間,特別是中國青年知識分子當中,大學校園中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的情緒與意識出乎意料地複蘇和發展起來,這種趨勢顯然不利於美國的利益,是與美國所追求的國際戰略目標背道而馳的。 在遲疑中,克里斯托弗把電話打到美國駐華大使館,要求確認調查結果的真實性。美國駐華大使館官員無奈地告訴他,調查結果完全真實。美國政府不安起來。克林頓政府不得不承認政府對中國的最大失誤是低估和沒能抑制住中國青年一代民族主義意識成長。美國政府開始有意識地檢討在對華政策上的缺漏,明白對中國進行遏制是不可取的,應該變遏制為接觸。後來克林頓在國會發表的一次闡述美國政府對華政策變化的重要講話中,援引了這次調查的數據作為其政策變動的論據之一。他援引的第二個例子就是在民意調查之後一年熱銷全球的政治時評奇書《中國可以說不》。 “中國青年看世界”、《中國可以說不》,讓美國人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中國當代的民族主義思潮。對於中國,美國人在內心裡多少帶幾分藐視,但美國的政治家們對蘊藏和崛起於中國民間的民族主義風潮卻不敢小視。

民意調查衝擊波把房寧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作為一個政治學研究者,他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責任,為了更深刻地了解中國青年的政治情感取向,他於1997年再次與《中國青年報》合作,發起“中國青年對日本的認識”的調查,再次引起轟動。外交部人士對房寧等人的極具現實意義的調查給予高度評價,稱之為“人民外交”。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