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中美國·從激烈對抗到超級融合

第24章 世界貿易體系已變得陌生?

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前幾年,各國之間的貿易談判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全球性的國際組織,如世界貿易組織和聯合國,在各國談判中的作用逐漸加強,中美、中歐和其他國家之間的談判正在為全球塑造一個新的國際貿易格局。各國的貿易部長代表自己的國家與他國領導人進行了緊急磋商。他們代表著各自利益集團的利益,而這些利益集團背後都有實力強大的企業為其撐腰。 儘管20世紀倡導的全球一體化正在快速發展之中,但是傳統觀點仍然認為,國家利益應當終止於國界線之內。但如今,國家已經將部分權力讓渡給了國際組織,如聯合國或世界衛生組織。因為這些組織能夠更好地實現主權國家無法實現的利益。國際關係以國家安全為出發點,現如今國家安全已經擴大到了經濟領域,而且在雙邊關係和多邊關係之外,已經融入了數千個非政府組織。儘管如此,對國際關係起主導作用的仍然是主權國家,因為國家邊界、政治體制、軍事力量、中央銀行等都還在主權國家的管轄之下。

到處都可以聽到不同的聲音。矽谷的很多技術人員都憧憬著沒有國界的世界,在那裡,人們通過互聯網彼此聯繫,人與人的交往不再有國家的干預。而對於現實世界而言,這只是一種虛擬的情況。不過,沒有國家壁壘阻隔的自由貿易在快速增長,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和國家都想從這個偌大的蛋糕中分得一塊。也許有一天,各國政府的權力會受到削弱,像歐盟一樣的超國家聯盟會在世界範圍內盛行,但是無論主權國家政府的權力強大還是弱小,它們都是國際社會重要成員的事實不容改變。 20世紀90年代,中國與美國以及中國與世界的相互影響主要還是以國家間的相互關係為主。企業仍以它們的國家來定義它們的身份,企業的活動仍然集中在國內,國內資本市場是其主要的資金支持。雖然企業把國際市場視為超國家、超國際政治機構的全球體系,但在國際市場上打拼的人都還屬於某個主權國家。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繼續改變著國家政府和跨國公司之間的力量平衡,同時也對企業管理者與員工的關係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因此,事實並非看起來的那樣:世界貿易體係從一種熟悉的模式向另一種陌生的模式轉變。這不再是兩個國家簽署的另一份文件,這是一種新的合作模式的誕生。全球金融體系遭到2008~2009年經濟危機的打擊之後,“中美國”的概念被很多人質疑。但是,經濟危機卻證明傳統貿易模式已經發生了變化。美國和中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中佔據著明顯優勢,十幾億中國人和3億美國人構成了龐大的世界市場,而且世界市場仍然受到國界和民族國家的限制。中國和美國的融合是實際存在的,但很多人並不認同這種觀點。 民族國家的傳統思維不利於中美兩國的融合,而且從各項經濟數據來看,也很難看出中美兩國能形成一個經濟體。為了更好地理解“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後中美兩國關係加速發展的進程,我們有必要先探討一下對經濟的理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