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中美國·從激烈對抗到超級融合
★傳統經濟學不僅視國家為一個封閉的經濟系統,還強調在這個經濟系統內部要實現均衡發展。 ★在依靠數據和公式描述經濟和商業活動的風潮之下,存在著一種假象,即我們自以為已經掌握了足夠的數據信息並可以得出可靠的結論,然而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的。 作者對中美融合的現狀和前景是持極其樂觀的態度的,他把2008~2009年經濟危機的影響不大的原因歸結為“相對穩定的經濟局面與中美兩國融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他還認為,很多因素作用在一起,導致了中國和美國在過去20年的時間裡走向融合,而這一趨勢卻往往被人們忽略。因為,中美兩國的融合不是傳統經濟學理論可以解釋的,人們對此始料未及。 20世紀90年代,中美兩大經濟體就已經顯露出融合的態勢,但到2001年之後“中美國”才逐漸形成,並且開始重塑世界經濟格局。 21世紀前10年世界經濟領域發生的一連串反常事件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包括利率劇烈波動、產品成本大幅提升、發達國家工資水平停滯、2008年的經濟危機、美國和歐洲信貸增加以及中國外匯儲備猛增。這些情況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另一方面是因為中美兩國的不斷融合。

縱觀近200年的歷史,今天的全球經濟局勢是最穩定的。毫無疑問,很多人會對此結論提出異議,尤其當他們剛剛經歷了2008~2009年的經濟危機。但是,從歷史上看,這次經濟危機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比前幾次要小得多,而且沒有造成社會劇烈動盪。這樣一種相對穩定的經濟局面與中美兩國融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既然如此,為什麼人們對中美兩國的融合還會視而不見呢? 答案也許很簡單:人們沒有認真地審視過中美兩國融合的大趨勢。或者說,人們沒有這樣做的動力。其中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中美兩個大國在經濟運行和實踐上的特點各不相同,二是世界經濟數據的生成渠道和統計來源不一致。所以,人們在認識當今世界經濟局勢之時,難免會產生偏差。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