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復興之路·中國崛起的30個歷史關鍵

第94章 二、中國航天事業前期發展的艱難歷程

1955年10月,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留美從事噴氣技術與火箭技術研究的錢學森博士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1956年2月,錢學森向國務院提出了《關於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院——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標誌著中國航天事業正式拉開了序幕。 20世紀60年代,蘇美爭霸逐步由軍事、政治領域擴散到經濟乃至科技領域。 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在月球表面成功著陸,航天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第一次將人類的腳印留在了月球上,並從月球帶回了岩石、土壤等樣本。 “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的成功,一舉奠定了美國在載人航天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 美蘇“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激烈太空角逐,使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為之震驚。此前,蘇聯衛星上天,就給毛澤東等領導人很大的鼓舞和刺激。 1958年5月7日下午,毛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說:“蘇聯去年把衛星拋上了天,美國在幾個月前也把衛星拋上了天。那麼,我們怎麼辦?”稍作停頓後,伴隨著那一貫的經典動作——大手一揮,毛澤東向全會宣布:“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當時全場掌聲雷動。

毛主席關於搞人造衛星的決策作出後,中國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的研製工作便緊鑼密鼓地開展起來。根據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指示,主管國防科技工作的國務院副總理聶榮臻立即主持召開會議,討論研製人造衛星的實施方案,並責成張勁夫、王諍等具體籌辦這項工作。隨後,中國科學院成立了星際航行委員會,由錢學森、裴麗生、趙九章領導,負責具體的組織和規劃工作。 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中國不僅在研製、發射探空火箭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而且在開展空間科學技術單項課題和試驗設備的研製方面,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關。這樣,到1965年時,隨著運載火箭技術的日益突破,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正式提上了議事日程。這年5月,中央專委正式批准了國防科委向中央呈送的《關於研製發射人造衛星的方案報告》,擬於1970年或1971年發射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中國人造衛星的研製工作正式開始。

1967年10月25日,毛澤東批准了《關於國防科研體制調整改組方案的報告》,從而使中國國防科研方面的研究力量,按專業方向和任務分工集中到了有關研究院。 1968年2月20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國的人造衛星事業進入到有計劃、有步驟、有組織、有領導地開展工作和正式研製的時期。 1970年4月1日,裝載著兩顆“東方紅一號”衛星和一枚“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的專列,抵達酒泉衛星發射基地。 2日下午,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聽取即將發射的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及其運載火箭的情況報告。 14日,周恩來又聽取了關於衛星、火箭在發射場測試情況的報告。 24日凌晨,毛澤東正式批准實施發射。當晚10點,國防科委指揮向周恩來報告:衛星、火箭分離正常,衛星進入預定軌道。周恩來立即向毛澤東報告了這一喜訊。

一時間,“東方紅一號”播送的《東方紅》樂曲響遍全球,震動了全世界。 這顆被命名為“東方紅一號”的人造衛星,重量超過了蘇、美、法、日第一顆人造衛星重量的總和,完全實現了毛澤東要“搞得大一點”的願望,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在研製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的同時,中國宇宙飛船的研究工作也開始起步。 1966年3月底至4月初,國防科委召開了一次秘密會議。經過20多天的討論,與會專家製定了研製宇宙飛船的規劃。周恩來總理任主任的中央專委積極支持這一規劃,認為在研製衛星的同時,宇宙飛船的研究工作應該逐步開展起來。 1966年7月,中國科學院和七機部第八研究院召開會議,探討中國載人航天的途徑和步驟。到20世紀70年代初,這方面的研究已初具成果,有關院所不僅做出了精美的飛船模型,還給飛船起了個好聽的名字——“曙光一號”。用錢學森當時的話說就是:“先把載人航天的鑼鼓敲起來。”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成功,更加激起全國人民開展載人航天研究的熱情。 1970年4月,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支持下,由全國80多個單位的400多名專家參加,在北京京西賓館召開了中國載人飛船專題研討會。會上,七機部第八研究院展示了他們早已設計出的載人飛船樣圖和“曙光一號”飛船的全尺寸模型。 1970年7月14日,毛澤東正式圈閱、批准了發展載人飛船的報告。該報告提出,中國第一艘飛船於1973年底發射升空。至此,中國載人飛船的研製工程全面啟動。由於這一計劃是7月14日由毛澤東親自批准的,因此該計劃被命名為“714工程”。 但是,在計劃展開和項目研製的過程中,很快出現了問題。當時由於技術水平的限制,飛船無論設計成5人小組還是3人小組,都面臨著運載能力不足的問題。同時,由於當時在研製大的工程上缺少系統管理經驗,各方研製步調不一,容易研製的項目走得快一些,比較困難的項目就慢一些,有些項目尚沒人能做,乾脆就暫時放在那裡。所以一度出現了這種情況:飛船的研製還沒具備雛形,但運轉飛船的運輸車、航天食品等,卻早早生產出來了。

由於種種原因,“曙光一號”飛船的研製工作沒有能夠按計劃進行下去。當時的載人航天幾乎涉及了當今世界所有的基礎科學和理論技術,需要最先進的理論、試驗、材料、工藝設備和尖端技術的支持,要靠強大的國力、財力來支撐。而那時,中國不僅技術力量不足,而且國家也沒有那麼多經費支持和發展載人航天事業。經過“文化大革命”,老百姓的吃、穿、用等民生問題還沒有很好地解決,人民生活方面的建設欠賬太多。所以當時有人說,與其搞宇宙飛船,還不如把錢花在建水電站、化肥廠上更實在些,更有實際效果。就載人飛船項目本身的進展而言,雖說當時的研製已經有了雛形,但距離它的成功發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讓其他國家發射,風險和成本很大,一來自己的技術毫無秘密可言,二來拿不出那麼多錢,三來自尊心也受不了。

最後,毛澤東經過反復權衡與考慮親自拍板:“先把地球上的事搞好,地球外的事往後放放。”周恩來貫徹毛澤東的指示,專門就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講了幾條原則,總的意思是說:我們不與蘇美搞太空競賽,要搞國家建設急需的應用衛星。就這樣,到1972年,中國第一個載人飛船工程的研製開始擱淺,但保留了核心技術的跟踪、研究和開發,並進行了返回式衛星的連續發射。 1975年3月,國防科委正式宣布載人航天工程暫時下馬。雖然如此,但項目的前期進展為後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組織、技術等基礎。如,載人航天有兩項最關鍵的技術,一是能發射載重衛星,二是能定點定時回收衛星,而這兩項技術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就已經熟練掌握了。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