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復興之路·中國崛起的30個歷史關鍵

第93章 一、人類航天自中國始

每當人們仰望夜空的時候,閃爍的繁星、溫柔的月光,帶給人們多少美好的想像。幾千年來,嫦娥奔月的故事廣泛流傳於中國民間。 《淮南子·覽冥訓》載:“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妲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雖然這只是傳說,但中國古人的飛天之夢卻從未停止過。 傳說早在春秋時期,木工之祖魯班就開始削竹製鳥,上天后可以三天三夜不下來。到了漢代,張衡也是著名的木鳥製作家。此後,據說劉邦的大將韓信發明了風箏。風箏是重於空氣的飛行器,借助於空氣上升力飛行。 14世紀風箏傳入歐洲,可以說是現代飛機的鼻祖。張衡、祖沖之、郭守敬等科學家不懈地進行天文觀察和推算,為後代的航天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許多流傳至今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以及敦煌壁畫中神女飛天的繪畫、裡的天兵天將等,無不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想像力以及對太空的神往。

中國最早的載人航天嘗試者是生活在大約600年前的明朝人萬戶。 據美國火箭學家赫伯特·S·基姆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噴氣發動機》一書中提到,“約當14世紀之末,有一位中國的官吏叫萬戶,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後,裝上47枚當時可能買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綁在椅子的前邊,兩隻手各拿一個大風箏。然後叫他的僕人同時點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藉火箭向前推動的力量,加上風箏上升的力量飛向前方。” 但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萬戶的“飛天”之舉不可能獲得成功。燃燒的火箭把萬戶的座椅推向半空,隨風箏飛了起來,但很快一聲爆炸,“飛天椅”在火光中摔到山坡下,萬戶不幸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萬戶是世界上第一個利用火箭向太空搏擊的英雄,他的努力雖然失敗了,但他借助火箭推力升空的首次設想卻得到了世人的尊重與承認,被世界公認為“真正的航天始祖”。 20世紀70年代的一次國際天文聯合會將月球上一座環形山命名為“萬戶”,以紀念“第一個試圖利用火箭飛行的人”。

1840年後的中國積貧積弱,屢遭欺凌,航天事業自然無從談起。其間縱有中國最早的飛機設計師和飛行員馮如自製飛機成功,但他最終留給人們的是負傷乃至犧牲的遺憾。 中國人航天之夢的續寫,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