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好口才好前程大全集

第27章 第二十五章演講時怎樣說話

好口才好前程大全集 赵凡禹 29861 2018-03-18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說:“如果讓我重新進入大學的話,我將重修兩門課:演講和寫作。”由此可見演講能力對成功人士的重要意義。 演講作為一門藝術,雖然也是以“講”為主,但是這種“講”還要體現“演”。它不僅要把事和理講清楚,讓人聽明白,而且還要通過在現場的直觀性的言語、體態表達把事物和道理講得生動、形象、感人,既有情感的激發力,又有聲情並茂的審美感染力。在演講活動中,演講者的身份各不相同,演講的目的多種多樣,演講的內容包羅萬象,演講的方式各有特點,演講的場地千差萬別,演講的聽眾形形色色,致使演講活動種類繁多,異彩紛呈。 為了全面深刻地認識和掌握演講藝術的本質特徵及社會功效,以便更好地組織演講活動和順利地發表演講。

首先,可以把演講按內容劃分為:軍事演講、經濟演講、學術演講、法律演講、道德演講、禮儀演講、宗教演講。 其次,從形式上劃分有以下三類: 命題演講。即由別人擬訂題目或演講範圍,並經過準備後所發表的演講。它包含兩種形式:全命題演講和半命題演講。全命題演講的題目一般是由演講組織部門來確定的。半命題演講指演講者根據演講活動組織單位限定的範圍,自己擬訂題目進行的演講。 即興演講。即演講者在事先無準備的情況下就眼前場面、情境、事物、人物臨時起興發表的演講。如婚禮祝辭、歡迎致辭、喪事悼念、聚會演講等。它的特點是:有感而發、時境感強、篇幅短小。它要求演講者要緊扣主題,抓住由頭,迅速組合,言簡意賅。 論辯演講。即指由兩方或兩方以上的人們因對某個問題產生不同意見而展開的面對面的語言交鋒。其目的是堅持真理、批駁謬誤、明辨是非。比如,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法庭論辯、外交論辯、賽場論辯,以及每個人都曾經歷過的生活論辯等。它的特點是:針鋒相對,短兵相接。論辯演講較之命題演講、即興演講更難些,要求演講者必須具備正確的思想、高尚的品質、嚴密的邏輯性、較強的應變性。

再次,從風格上劃分則有激昂型、深沉型、嚴謹型、活潑型。從發展趨勢看,交際場合的即興演講和學術方面的專題演講是備受關注的兩大類型。 最後,從功能上劃分,可分為以下幾類: “使人知”演講。這是一種以傳達信息、闡明事理為主要功能的演講。它的目的在於使人知道、明白。如:美學家朱光潛的演講《談作文》,講了作文前的準備,以及文章的體裁、構思、選材等,使聽眾明白了作文的基本知識。它的特點是知識性強,語言準確。 “使人信”演講。這種演講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信賴、相信。它從“使人知”演講發展而來。如:惲代英的演講《怎樣才是好人》,不僅告知人們哪些人不是好人,也提出了三條衡量好人的標準,通過一系列的道理論述,改變了人們以往的舊觀念。它的特點是觀點獨到、正確,論據翔實、確鑿,論證合理、嚴密。

“使人激”演講。這種演講意在使聽眾激動起來,在思想感情上與你產生共鳴,從而歡呼、雀躍。如:馬丁·路德·金的《在林肯紀念堂前的演說》,用幾個“夢想”激發廣大黑人聽眾的自尊感、自強感,激勵他們為“生而平等”而奮鬥。 “使人動”演講。這比“使人激”演講進了一步。它可使聽眾產生一種欲與演講者一起行動的想法。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在“二戰”期間的英國倫敦發表的演講《告法國人民書》,號召法國人民行動起來,投身反法西斯的行列。它的特點是鼓動性強,多以號召、呼籲式的語言結尾。 “使人樂”演講。這是一種以活躍氣氛、調節情緒,使人快樂為主要功能的演講。多以幽默、笑話或調侃為材料,一般常出現在喜慶的場合。這種演講的事例很多,人們大都能聽到。它的特點是材料幽默,語言詼諧。

演講稿結構的一般模式就是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所認定的“三一律”。它由意義各不相同的三個部分即開頭、正文、結尾所組成。 “三一律”概括了任何演講稿結構的形式特點。從形式上看,這三個部分各自獨立,各有各的意義和作用;從內容上看,則是統一的,是同一個主題、題材和材料在不同部位的表現,要達到的是同一個目的。這裡,開頭處於演講稿的重要位置,應該力求迅速引起聽眾的注意,力避拖沓、冗長和客套;結尾則在於使整個演講給聽眾留下一個完整、清晰的概念,力求做到揭示題旨、加深認識、促人深思、耐人尋味,文字不可過長。 一般說來,任何演講稿的開頭和結尾的結構方法及意義、作用都是一致的。但正文則不盡相同,至少有兩種特殊模式。這裡介紹的就是正文的兩種特殊模式:議論式結構模式和敘述式結構模式。

即以普通論文方式安排的結構。由提出問題、分析論證和得出結論三部分組成。一般只提一個問題,得出一個結論,而議論方式則多種多樣。其結構順序一般是問題在前,分析論證在中,做出結論在後。這其實是大“三一律”中的小“三一律”。這個小模式前加開頭,後加結尾,就是演講稿結構的特殊模式:開頭、問題、分析論證、結論、結尾。 由於這種結構特殊模式處於整個演講稿的正文(主體)部位,就影響和決定了整個演講稿的結構。魯迅《娜拉走後怎樣》的開頭和結尾兩部分很簡單,各用一句話:“我今天要講的是'娜拉走後怎樣?'”和“我這演講也就此完結了”。正文用的是結構特殊模式,即提出問題,分析論證,最後結論。從實質上看,這個特殊模式也就是整個演講稿的結構安排形式。

即以聽眾的心理線索安排的結構。主要以趣味、情感打動聽眾,像小說、故事的開頭。不明顯分出問題、論證和結論等各部位,主旨於夾敘夾議中顯露;所敘述的幾件事或以時間為序,或以空間為序,從引人入勝的目的出發進行安排。 每一番夾敘夾議都可以構成一個段落,一篇演講稿可能由幾個段落組成,並按時空順序排列,不分先後部位。把它放在演講結構的一般模式中則為開頭、夾敘夾議(主體)、結尾。 這類演講稿的主體,是展現演講稿主旨的主要部分。它的材料取捨、安排與記敘性文章的方法相似。它可以通過“議”銜接,可以有較大的跳躍性,議論和抒情的成分可以多一些。運用演講稿結構的特殊模式安排結構,首先要認識材料的本質和意義,把它置於最適合的部位上,才能從本質意義上闡釋或引出議論或抒情、結論;其次要認清幾種材料間的關係,使之在安排時或相同,或相反,或併列,或主從,或包容,或先或後。

掌握了演講稿的基本結構,再來著手進行演講稿的寫作,自然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仍需注意以下三個主要方面: 常言道:“萬事開頭難。”演講稿的開頭在其結構中處於顯要地位,具有特殊的作用。一般來說在開頭部分,演講者要引入他所要闡釋的主題,使聽眾心中有數;另一方面,好的開頭還要能抓住聽眾,通過一定技巧使聽眾有繼續聽下去的興致。但如果故弄玄虛,亂加渲染,就會弄巧成拙,甚至事與願違,引起聽眾的反感。 根據演講內容的不同,開頭的方式也可以靈活選擇,並沒有什麼固定方式。 演講稿的主體是指開頭和結尾之間的文字,是演講的主要部分。主體準備得如何,決定著該演講質量的好壞。論點是否令人信服,決定於主體的闡述。 演講內容上有詳有略,篇幅上有長有短,這樣才能使整篇演講顯得有重點,而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既不會因為各個觀點只是蜻蜓點水似的泛泛而談而讓聽眾沒什麼印象,也不會因為事無鉅細一概長篇大論而讓人覺得厭煩。

演講稿的重點,或是要讓聽眾了解的重要信息,或是希望取得聽眾贊同的看法、認識,或是領導者期望下屬心領神會並在行動中加以貫徹執行和大力推廣的意志、意圖,隨演講內容的不同而各有所異。如果在演講稿的篇首提出了重點,那麼在主體部分還要進一步加以詳細闡述,否則演講一結束,聽眾就把重點忘了。 最理想的效果就是你著重講演的部分也正是聽眾印象最深、感觸最多的部分。重點表現在一兩個問句上的情況很少,絕大部分是集中在由幾個段落結合而成的一個層次、一個部分,或集中在一個層次、一個部分的某幾個段落上。重點集中是一個辦法,也可以重點分散在全篇各部分中,層層展開,但必須做到“形散神不散”。 結尾是演講內容的自然收束,是演講稿的有機組成部分,萬萬不可忽視。有的演講者在結尾處要么草草收兵,要么畫蛇添足,要么採用陳詞濫調的套話。如:“關於某某問題我再補充幾句”、“我前面講的某一點是很重要的,在這裡再強調一下”、“我的話講完了,講得不好,請大家批評指正”等,都會使聽眾感到索然無味。

做文章,尚有“鳳頭”、“豹尾”之說,對於一篇演講稿,道理也是相同的。所謂“豹尾”,是指演講的結尾收束應該像虎豹之尾那樣剛勁有力而又斑斕多彩,給人鼓舞、耐人尋味。 常言道:“萬事開頭難。”演講稿的開頭在其結構中處於顯要地位,具有特殊的作用。一般來說在開頭部分,演講者要引入他所要闡釋的主題,使聽眾心中有數;另一方面好的開頭還要能抓住聽眾,通過一定技巧使聽眾有繼續聽下去的興致。但如果故弄玄虛,亂加渲染,就會弄巧成拙,甚至事與願違,引起聽眾的反感。 有這樣一位領導,在給部屬作演講時,開頭便說:“同志們,在我講正題之前,先給大家講個故事。”聽眾刷地把目光和注意力全部集中過來。可是這位領導並沒有馬上講他的故事,卻左右看了看,見門沒關嚴,特意親自把門輕輕關嚴。那樣子,彷彿怕別人偷聽去似的。之後,他喝了口水,鄭重地清了清嗓子。這一切使聽眾以為他會講個從來未聽過的或是神秘的故事,無一不靜靜地等待著。誰知他接著說:“同志們,我要給大家講的是白求恩的故事,白求恩是加拿大人,50多歲了……”聽眾被吊起的胃口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踪。並非白求恩的故事不感人,只是以這樣一個盡人皆知的故事作為開頭並沒什麼新奇可言,卻一定要製造出過分神秘的氣氛,聽眾難免會有上當受騙之感,這麼一個嚴肅的故事被演講者渲染得不倫不類,又實在讓人覺得可笑。倒不如平鋪直敘,娓娓道來,讓人覺得真切樸實。

其實,演講稿的開頭部分也從側面反映出演講者的文風,那種羅里羅嗦、遮遮掩掩的開頭方式很難和簡潔精煉的文風聯繫起來。 內容不同,開頭的方式也可以靈活選擇,並沒有什麼固定方式。在下面的例子中,我們將就幾種風格不同的開頭方式進行剖析。 開門見山,直入正題這是最普通、最常見的一種開頭方式。一般可分為兩部分:一是某些為提出講題服務的話(可長可短);二是提出講題的話。二者之間是過渡、銜接的關係。 列寧同志的著名演講《論國家》就是這樣開場的: “同志們!根據你們定的,你們通知我的計劃,今天要講的題目是國家問題。我不知道你們對這個問題已經熟悉到什麼程度,如果我沒有弄錯,你們的訓練班是才開課,你們是初次有系統地研究這個問題。做了這幾點小小的說明之後,現在我來說本題,談談什麼是國家,它是怎樣產生的……” 在這個開場白中“今天要講的題目是國家問題,”“談談什麼是國家,它是怎樣產生的……”是屬於提出講題的話,這個開場白的其他話,均屬於為提出講題服務的話。 當然,演講者也可以根據演講背景、演講對像等具體情況,將某些為提出講題服務的話省略掉,直截了當地提出講題。毛澤東同志在延安干部會議上所做的報告《改造我們的學習》的開場白,就採用了這種開門見山的方式:“我主張將我們全黨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制度改造一下。” 最簡單的方式往往可能就是最好的方式。切莫低估了開頭這短短幾句話的作用,它是對整個演講內容的高度概括,提綱挈領,簡明扼要,起著總領全文的關鍵作用。 從切身體會入題要想讓一般的聽眾長時間忍受抽象式的聲明,是很困難而且很費力氣的。舉例說明則很容易使聽眾聽得下去,並且容易使他人信服自己的觀點。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在開頭時就舉個例子呢?很多說服性演說者都是這樣做的。有些講演者覺得,必須先發表一些一般性的聲明,事實上並不見得必須如此。一個生動的例子可以引起聽眾的興趣,使人們願意聽你講話。 羅威爾·陶馬士是舉世聞名的新聞分析家、演說家及電影製片人,在講述《阿拉伯的勞倫斯》時,他這樣開始: “一天,我在耶路撒冷的基督街上走著,忽然遇見一位身著華麗的東方君主禮服的男子,他身側掛著一把黃金彎刀,是只為先知穆罕默德的傳人所佩掛的……”這種以自己的經驗故事啟程的方式,能十分有效地吸引聽眾的注意力,他們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故事後面的發展,緊緊跟隨著講演者,見知他的行動,步步向前推進,在不知不覺中就融於了某種情況當中,成為了其中的一部分,講演者再不緊不慢地道出自己的評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管理大師卡耐基曾作過多次演講,其中有一次是這樣開始的: “就在我大學剛畢業之後,一天晚上我在一條街上走著,突然見一個人站在一個箱子上頭對著人群講話。我很好奇,所以也加入人群去聽。這個人說:'你從未見過一個禿頭的印第安人,或從未見過禿頂的女人,是不是?現在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他的這個講演是很成功的,因為只要朝著事件的結果推進,就能深深地滲透進聽眾的心裡。 由於敘述的是自己的切身經驗,演講者往往能保持自信閒適的神態而避免一開口就緊張得前言不搭後語,處處卡殼。同時,以鮮活的事例為鋪墊,觀點的提出就不至於顯得太突兀。更重要的是,大多數聽眾都更喜歡聽故事而不是空洞的說教。 切身經驗也可以是就某件事的背景進行交代,就某個事物的源流作介紹。以下是演講大師鮑威爾·希利先生在費城的一次講演中的開場白:“82年前,大約是在這個季節,倫敦出版了一本小書,是一段故事,它注定將永垂不朽。許多人稱它為'舉世最偉大的小書'。它剛出現時,朋友們在街上遇到時,總會彼此相問:'你讀過它了嗎?'回答總是一成不變的:'是的,上帝保佑,我讀過了。' “它出版的那天賣出了1000本,兩星期之內需求量便達到15000本。自那以後,它曾經再版無數次,並且翻譯成普天之下各個國家的文字。數年前,摩根以極高的價格購得原稿。它現在正與許多無價珍寶一起憩於莊嚴偉麗的藝術館中。這本舉世聞名的小書的作者是查爾斯·狄更斯,書名是《聖誕歡歌》。” 鮑威爾的這篇講演旨在向聽眾推薦《聖誕歡歌》這本書。在演講的開頭部分,他對這本書出版時讀者競相購買閱讀的景像作了比較具體的描述,以及爾後歷次再版,人們仍興味不減的情況作了交代。在介紹了這些背景材料後,他鄭重指出了這部令無數人愛不釋手的名著的書名。你有什麼感覺?是不是想馬上了解一下小書的具體內容,這正是演講者的目的。為了激起聽眾的興趣,這段背景的交代就顯得必不可少了。 以懸念引起人們的好奇引起聽眾注意的最快捷方式就是在開頭設下懸念,當人們懷有種種疑問時,總能靜下心來傾聽演講者究竟在講些什麼。你可以提個問題,然後再透露一點兒,但不要透露太多,分寸把握得當,既能引起聽眾的好奇,又不會讓他們覺得你在故意賣關子。 “歹徒是否真有組織?從某一種規則來看,他們確實有組織。怎麼說呢?……” 在這篇題為《論歹徒》的演講中,講演者只用短短幾句話就點出了他的主題,向你透露了其中的一部分內容,並引起了你的好奇心,使你急於知道歹徒究竟是如何組織起來的。 製造懸念的方法並不囿於用提問激發聽眾的思考。我們再來看一個關於卡耐基的例子。他在作《人性的優點——如何停止憂慮開始生活》的演講時,是以這樣的方法來製造懸念的: “1871年春天,一位注定要成為聞名全球的青年醫生威廉·奧斯功拾到了一本書,讀了21個字,結果對他的將來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這21個字是些什麼字?這些字又如何地影響到他的將來呢?儘管演講者沒有直接設問,但聽眾依然產生了這些疑問。 巧妙引用增添文采。最後我們來看看引用名言、警句概括演講內容作為開頭的方法。 例如在一篇題為《志當存高遠》的演講中,講演者上來就引用了高爾基的名言:“一個人的奮鬥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好處。”恰當地點了題,又讓人覺得很有說服力。 卡耐基在講述勞倫斯在阿拉伯的冒險事蹟時,是以下面這種方式作開場白的: “洛伊德·喬治說,他認為勞倫斯是現代最浪漫和最多姿多彩的一個人物。” 這段開場白有兩個特點:第一,引述了一位著名人物所說的話,而這個人經常受到大眾的矚目。第二,它引起了聽眾的好奇心,“為什麼是最浪漫的”這個問題會自然而然地出現在聽眾腦海裡。還有,“為什麼說他是最多姿多彩的?”“我以前從未聽說過這個人,他是乾什麼的?”聽眾肯定想知道。 演講稿的主體是指開頭和結尾之間的文字,這是演講的主要部分。主體演講的如何,決定本篇演講質量的好壞,論點是否令人信服,決定於主體的闡述。 主體既然是演講稿的主幹,就要認真寫好它。以下是在主體寫作時應遵循的幾條基本原則: 分段時,要注意內容的統一與完整。各段之間要有內在聯繫,長短適中。統一,就是一個段落集中表達一個意思,意思太多,聽眾往往抓不住中心;完整,就是一個意思要在一段裡集中講完,不要分散到幾段中反反复复地講,給人混亂的感覺。各段之間的內在聯繫,是在各段之間內容連貫,段落之間在內容上有邏輯聯繫,體現出下一段是前一段意思的必然發展;長短適中,就是說段落不能過長過短,奇長奇短都不利於演講的進行和意思的表達。 過渡的方式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講述的問題由總到分或由分到總需要過渡; 由一層意思轉到另一層意思時需要過渡; 由議論轉為敘述,或由敘述轉為議論時需要過渡。 照應一般有以下幾種: 行文和演講題目的照應; 論點和演講題目的照應; 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照應。 以上就演講稿主體結構的幾點要求作了簡要說明,下面我們還是通過具體的例子來加以詳盡剖析。 平行並列。這是一種常見的結構形式,其層次安排的特點是對演講中心所涉及的幾個主要問題分別進行講述。各個層次之間是並列的,相互獨立又彼此聯繫,從不同的角度表現演講的中心。這種結構的好處是層次清楚,一目了然,便於聽眾掌握要點。 例如一篇《人貴有志》的演講,其主體部分列舉了四個小標題。 ⑴引用高爾基的名言:“一個人的奮鬥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好處。”我國古語:“志當存高遠。” ⑵目標高,更要符合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如欒弗提出的“三士”:政治上成為共產主義戰士,業務上成為博士,身體上成為大力士。 ⑴引用愛迪生的話:“偉大人物最明顯的標誌,就是他堅強的意志。不管環境變化到何等地步,他的初衷和希望,不會有絲毫改變,而終於克服障礙,以達到期望的目的。” ⑵在逆境下立志不屈的各種範例。 ⑴生活態度、生活作風歷來是人們思想狀況的晴雨表。劉邦入關:“財產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⑵列舉事例:如毛澤東、周恩來、南北朝時的范縝、北宋的范仲庵、司馬光、明初的宋濂等生活儉樸的事例。 列舉名人事例:列寧、魯迅、英國詩人愛德華·楊、英國女作家埃米莉·勃朗特、科學家愛因斯坦珍惜分秒的事例。 這篇演講的中間主體部分就是採用橫向平行並列的結構方式,四個小標題又分出小層次,引用經典名言和動人事例加以論述。整體結構嚴謹,組織得當,讓人一目了然。 正反對比這種講述層次是把分論點與分論點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形成一正一反的對照,使聽眾從兩種事物的不同或對立中辨明誰是誰非,認識中心論點的正確性,這種講述方式既可用在同一部分之間,也可形成全篇各部分的對照,是非曲直,聽眾從對比中即可了然於胸。 1927年4月8日,魯迅先生應邀在黃埔軍校作題為《革命時代的文學》的演講。由於演講針對的是即將投入革命戰爭的軍校生,革命這一主題在所難免。而當時的廣州,聚集了一批進步青年,他們建立文學社團,創辦文學刊物、“革命文學”這一獨立的文學概念隨之傳播開來。在這樣的背景下,魯迅在演講中深入地論述了革命與文學,時代與文學,何為平民文學等問題。 演講的開篇,魯迅以幽默的口吻談論自己青年時期的藝術經歷,以此引出自己的文學觀:“文學文學,是最不中用的,沒有力量的人講的。” 接下來,他具體剖析了文學與革命文學的異同,在血的鬥爭中,敵強我弱,只是寫寫文章,空喊幾句是沒用的。文學救不了我們自己,更救不了國家,必須以“血與火”以“火與劍”來打敗惡魔。文學家只能得虛名,比如一個烈士的追悼會開過以後,烈士的事沒人提了,大家反倒傳誦誰的輓聯做得好。 而廣州的文學家喜歡將革命和文學相聯,說是文學可以用來宣傳、鼓吹、促進革命和完成革命。但若為了某種利害關係而寫的文章並非是心靈深處的自然流露,設法感動別人,沒有價值,算不上真正的文學作品;最主要的是,要有“革命人”,才能寫出“革命文學”,是革命決定文學,不是文學完成革命。文學受時代影響,但是只有大革命才能真正使我們的社會受震動乃至改觀,這樣才能“變換文學的色彩”。 那麼“大革命與文學究竟有什麼影響呢?”對這一問題的回答,魯迅是以大革命之前、大革命時代、大革命時代之後三階段劃分的,前後對比加以論述。 大革命之前,所有的文學是對社會現狀不滿而叫苦鳴不平的,但這些文學對於革命並無多大影響。如果止於叫苦和鳴不平,一個民族還是沒有什麼力量。 ……怒吼的文學一旦出現,反抗也就快到了。 到了大革命的時代,大家由呼喊而轉為行動,忙著革命,也就無暇談及文學了。只有在生存的基礎上才能談文學,所謂的“窮苦出文學”並不確實。 大革命對於文學的影響,主要是在大革命成功後,產生的一種是讚揚革命、稱頌革命的“謳歌文學”——進步。文學家對於舊社會的破壞和新社會的建設,都覺得有意義故而大唱讚歌,還有一種文學是憑弔舊社會滅亡所唱的“輓歌文學”。 在這部分講演中,結構上的前後對比是很明顯的,人們從中不難發現魯迅先生分析這個問題的思路。這為下文對中國社會現實和文學現實的深刻剖析奠定了基礎。 層層深入這種層次結構也可以叫做縱深式或遞進式。演講者抓住某個問題,步步深入,層層推進,鞭辟入里地進行分析。使演講的結構呈現出遞進的形式。這種結構的主要特點是在論述主題時,各層意思之間一層接一層,一環扣一環,最後水到渠成,具有嚴格的邏輯順序。 列寧的演講具有中心突出,邏輯嚴密,論斷準確,富於感染力的特點。 1918年8月23日,列寧作了一篇《我們共產黨人為什麼而奮鬥》的演講,這篇演講也是在蘇俄反對武裝干涉和平定國內叛亂的戰爭期間最具代表性的演說之一。演講開門見山提出了“我們共產黨人為什麼而奮鬥”,接著明確回答“為了停止帝國主義戰爭,為了社會主義。”而後圍繞這個中心,分層論述。關於“怎樣停止帝國主義戰爭”,列寧重申“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觀點。他首先闡明帝國主義戰爭的性質及其與社會主義的關係,而後從戰爭的教訓中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要從根本上消滅帝國主義戰爭,“惟一出路是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即推翻本國的資本主義制度,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十月革命的成功說明這樣做是正確的。但是“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是困難的”,在此列寧從“停止帝國主義戰爭”轉入“為了社會主義”的論述。他先肯定了社會主義的方向,而後承認目前的現實和困難。但是列寧把俄國的社會主義革命作為全世界的一件事實看待,堅信“它能夠支持到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爆發”。後來的勝利和世界共產主義運動風起雲湧,證明了列寧分析論斷的正確。 這篇講演,每段都不長,簡潔有力,如同催人出征的鼓點,富有熱情,富有鼓動性。加之“鐵一般的邏輯”,使聽眾在非凡的感召鼓動之下,心服口服,充滿必勝信心。 綜合運用上面談到的三種結構形式,是在演講中比較有典型意義的形式,也是一般演講者經常用到的形式。為了避免結構的單一呆板,也可以根據演講內容,交替使用不同的結構形式,以時間推移為主要線索,或結合空間位置轉換層次排列,使整篇演講呈現出豐富多姿的起伏變化。 結尾是演講內容的自然收束,是演講稿的有機組成部分,萬萬不可忽視,有的演講者在結尾處要么草草收兵,要么畫蛇添足,要么採用陳詞濫調的套話。 “關於某某問題我再補充幾句”,“我前面講的某一點是很重要的,在這裡再強調一下”,“我的話講完了,講得不好,請大家批評指正”等等,索然無味,都會使聽眾感到不耐煩。 俗話說“編雀編簍,難在收口”,結尾的好壞,對演講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如果演講的前面不錯,只能說有了成功的希望,還不能算作全勝的定局;反之,如果前面講得不理想,在結尾上做些補救,收束有力,也可能振興全篇。明代學者黃政樞在《春覺齋論文》中說得好:“好的結尾,有如咀嚼乾果,品嚐香茗,令人回味再三。”好的結尾,是演講的終點,也是引發聽眾思維的起點,可收到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好的結尾,並無常規定法,沒什麼固定模式,表現手法多種多樣。或揭示主題,給人力量;或展示未來,鼓舞鬥志;或抒發情感,催人奮進;或富有哲理,發人深思……下面舉例說明幾種常見的結尾方法: 總結全篇這種方法在政治演講、工作報告中用得最為普遍。演講者用簡潔的語言扼要概括前面所講述過的內容,或是把論述到的要點一一歸總,提醒聽眾注意,使聽眾加深印象。 鄧小平同志在《軍隊要整頓》的報告中就是用這種方法結尾的: “今天就是同大家見過面。軍隊究竟怎麼搞法,這個問題以後還要議。但是我想,剛才說的軍隊要整頓,要安定團結,要落實政策,這些原則是不會錯的。為了做到這些,我們要增強黨性,清除派性,加強紀律性,提高工作效率。希望我們總參謀部所有的干部,本著這樣的精神團結起來,把工作做好。” 這個結尾禀承了小平同志一貫的演講風格,思路清晰,簡明扼要,沒有半點拖泥帶水。顯然,這種總結概括的結尾方法,對於聽眾加深對演講內容的理解、感受,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1937年10月,毛澤東同志在延安陝北公學做的《紀念魯迅逝世週年大會上的講話》,結尾也採用的是這種總結全文的方式: “綜合上述這幾個特點,形成了一種偉大的'魯迅精神'。魯迅的一生就貫穿了這種精神。所以,他在文藝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作家,在革命隊伍中是一個很優秀很老練的先鋒分子。我們紀念魯迅,就要學習魯迅的精神,把它帶到全國各地的抗戰隊伍中去,為中華民族的解放而奮鬥。” 結尾有力地收束全文,並點出演講主旨,向聽眾說出要求,發出號召,使人為之一震。 首尾呼應這種結尾方式與前述有所不同,在總結全文的同時,還注意了與演講開頭的呼應,使整個演講結構嚴密完整,使聽眾獲得一種強烈的感受。 首尾連貫,渾然一體,對突出主題大有幫助。例如《軍裝是一面旗幟》的演講就具有這一特色,它的開頭是: “綠色,也許是七彩中最為簡單的一種;軍服,也許是時裝中最普通的服飾。但我卻深深地熱愛那和大地同綠的軍服,因為軍服在我心靈深處烙刻著一段永遠難忘的記憶……” 演講的結尾是: “我深知,從女學生到女軍人有著又短又長的距離,僅僅有軍衣的裝扮還不夠,還需要有軍人意識的積蓄,用軍裝賦予生命更深的涵義。 “我深知,從戎的道路是崎嶇坎坷的,有風雪,也有泥濘,但我既然選擇了遠方,我便會面對軍旗的召喚,身著綠色的軍服,義無反顧地去風雨兼程。我將用我的青春和熱血為那永不褪色的軍旗,為我那深深摯愛的綠色軍服增添明豔的色彩。” 綠色,是生命的象徵;“軍綠”是人民軍隊的標誌。演講者懷著獻身國防、無私奉獻的赤誠情懷,抓住“綠色”這一具有像徵意義的標誌,以優美流暢的語言譜寫了一曲當代女軍人的心靈之歌。一位女性的細膩情感,一個軍人的博大胸懷,都在演講者激越的深情中娓娓道來。結尾誠摯的表達,使演講的主題愈顯鮮明。 還有的演講者在首尾以自問自答的方式相互照應。加深了聽眾對主旨的理解,並且引起深思。請看下面的例子,開場白是: “當今中國,要改革,要開拓,關鍵在於發現和使用人才。沒有人才,就好像廟裡沒有和尚,什麼經也念不成。因此,開拓事業,首先要開拓人才。人才在哪裡?有人抱怨,自己單位'千里馬'太少!某某廠礦人才缺乏……人才真的這樣缺乏嗎?——不,古人曰:天涯何處無芳草。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人才何其多也!只是你尚未覺察到這一事實而已!” 演講的結尾是: “最後,我想再一次問——人才在哪裡?在哪裡?我的回答是:人才就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10億人民中間,在當今改革的激流裡,在你們——我親愛的廣大聽眾之中!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讓我們努力去挖掘、去理解、去關心、去培養、去使用人才吧!人才,就在我們身邊。” 演講者在結尾處再次回歸到開頭闡述的“人才就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中心論點上,不是玩什麼文字遊戲,也不是簡單的語言重複或偶合,而是十分出色的相互照應,保證了全篇演講的完整結構與嚴密邏輯。 文采飛揚以上兩種結尾方式,使演講在結構方面各具特色。還有的結尾,引用名言、警句、詩詞等,言簡意賅,貼近主題,同時又令演講頗具文采,博得聽眾歡迎。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1972年應邀首次訪華,結束了中美雙方多年的僵持狀態,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熱烈歡迎。 《在答謝宴會上的祝酒詞》是尼克松演講生涯中不可多得的名篇。他的結束語是: “總理先生,你已註意到送我們到這裡來的飛機名為'76年精神號'。就在這個星期,我們美國慶祝了我們的國父喬治·華盛頓的生日,是他領導美國在我們的革命中取得了獨立,並擔任了我們的第一屆總統。 “在他任期屆滿時,他用下面的話向他的同胞告別:'這一個國家恪守信用和正義,同所有的人和平與和睦相處。' “就是本著這種精神——76年精神,我請大家站起來和我一起舉杯,為毛主席,為周總理,為我們兩國人民,為我們的孩子們的希望,即,我們這一代人能給他們留下和平與和睦的遺產,乾杯!” 此處尼克松從“76年精神”引出華盛頓的名言,熱情而又含蓄地表達了對待中美關係恪守信任的原則和期盼友好和平的強烈願望,在他熱烈而又得體的祝酒詞中,宴會氣氛達到了高潮,人們有理由相信在中美兩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美關係將會有一個美好的明天。尼克鬆的這個演講飽滿而完善,體現出一個大國領袖的風範。 同樣以雄辯、激情的演說著稱於世的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將軍,則慣於在演講的結尾處,以極富鼓動性和感染力的語言號召法國人民為自由、獨立與和平而戰。他的演講振奮人心,總能在聽眾中引起強烈的共鳴。在一次關於國家內政外交的目標和政策的演講中,他是這樣結束的: “在歌德有名的悲劇中,梅菲斯特是這樣自我介紹的:'我否定一切的精神!'不幸的浮士德博士在聽了梅菲斯特的忠告後,越來越倒霉了,直到最後下地獄為止。法國的男女同胞們!我們不要這樣做,要排除懷疑——這個代表一切墮落、頹廢的魔鬼。讓我們繼續前進吧!我們的法國是一個有自信心的法國,因而它的前途是無限的! “共和國萬歲!法蘭西萬歲!” 這樣激動人心的文字,加之演講者飽滿充沛的熱情,叩擊著每個聽眾的心扉。在他面前,懦弱的人將無招架之力。 要使結尾處文采飛揚,撼動人心,恰當引用是一個方法,精雕細琢的語言,還要以演講者的內心感受為依托,再有感染力的文字在演講者平淡無力的演說中也會成為一杯白開水,只有演講者內心湧動著激情,並訴諸語音、語調、語氣、語素等載體,才會真正打動人心。 演講稿既具有較強的邏輯性,也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對語言藝術有較高的要求。有了好材料,有了好結構,還必須通過優美動人的語言來表達。要使演講稿富有優美動人的語言,就必須講究修辭。 比擬是擬人和擬物的合稱,或寄情於物,或託物言志,引起聽眾的共鳴和深思。具有深刻、形象和幽默詼諧的特點,可以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也能增強語言的抒情色彩和喜劇效果,把精彩的論述與模形擬象的描繪融為一體,既給人理性上的啟迪,又給人以藝術上的美感。例如,有一篇名為“我的理想之路”的演講,熱情地歌頌了人民教師,結尾處用了一連串的比擬: “作為未來教師的我,沒有太高的奢望——只求用知識的雨露去澆灌幼苗。像紅燭,將全部心血化為光焰,去照亮青少年一代那美好的心靈;像春蠶,為謀求人類的幸福,吐盡最後一口絲。” 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意思密切相關、結構相似、語氣連貫的句子排列起來就叫排比。 如以上規定,不得隨意改動,不得隨意違反,不得隨意解釋。如:這種作風,拿了律己,則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則害了別人;拿了指導革命,則害了革命。排比和對偶是有區別的,使用時應注意區分。對偶句限定為兩個句子,排比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詞組或句子構成。對偶句要求上下句字數、結構均相同,而排比句只要求大體相同。對偶句可以表達相關或相反的意思。排比句不能表示相反的意思。 運用排比應注意兩點。第一,不要生拉硬湊,表達的內容中有並列的部分才能運用。只從形式考慮,有意鋪排,則顯得累贅,反而影響表達。第二,排比句的分句或詞組之間都有一定的邏輯順序,不能顛倒和錯亂。 演講時常常要引用某些原始資料、典型的原話或成語、典故、格言等來增強說服力和演講的動人色彩。如: “中國人有一句老話'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話對於人們的實踐是真理,對於認識論也是真理。離開實踐的認識是不可能的。” 工作中,總是離不了用數據來有力地說明問題、論述問題。數據常常成為根據。演說中運用數據增強表達效果,常能令人信服。有時不僅用大概數據,還有具體數據。如: “全北京市共有46條河流溝渠總長900公里;受污河道總長400多公里,占城區和近郊河道總長的50%;被喻為'龍鬚溝'的河道至少有34條。” 把兩種不同事物或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就是對比。對立統一的兩種事物或概念的對比叫兩體對比。存在於同一事物中的兩個對立面之間的對比,叫做一體兩面對比。演講中恰當地運用對比手法,能使形象突出,能較全面地表現演講者的觀點,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徵。正義與邪惡,英勇與懦怯,偉大與渺小,一經對照,涇渭分明,給人印像極深。 例如,英國政治家賴白斯在倫敦參事會上所作的關於勞動情況的演講,據說他在演講中突然停頓取出金表,一聲不響站在那裡看著聽眾長達1分12秒之久,在大家都要坐不住的時候,他突然大聲說道:“諸位剛才所感覺局促不安的72秒時間就是普通工人壘一塊磚所用的時間。”賴白斯巧妙地利用這種停頓進行了一次生動的時間對比,形成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收到了獨特的修辭效果。 早在20世紀30年代,楊炳乾先生在其《演講論大綱》中就演講語言與文學語言的差異作了精闢的論述:“演說學修辭與文學之修辭不同……文學重在抒發自我情感,演說重在誘動他人情感,文學之修辭多純為求美,而小說之修辭則欲藉美以助其成功……且文學之文章接於人目,故其修辭,除詩歌外,僅注意文學之內容,而演講之語言,結於人耳,故其修辭更含有聲音語氣及適應環境之性質。文學之文章,能反复閱者,故詞可艱深;而演說之語言,只陳述一次,故詞貴簡。” 可見,由於演講主要是針對聽眾,演講語言實際上是以語音、語調、語氣等的組合內載體訴諸於對方的耳朵,那麼,在演講語言上下功夫,就不僅要使語言能準確、完整地表情達意,更重要的是使對方(聽眾)能夠接受和理解。也就是說要以聽眾的感受為主要的衡量標準,而不應“自說自話”,以自我為中心,置聽眾於不顧。這樣,演講也就失去了它的實際意義。 古往今來,中外演講者留下了為數眾多的佳作名篇,他們的語言準確、清晰、簡潔、凝練、生動、形象,很好地表達了演講內容和思想情感,值得我們藉鑑。 清晰的語言,是保證信息傳輸的根本條件,也是演講語言的首要特徵。概念要準確,表意要清晰,才能真實反映出現實面貌和思想實際,才能為聽眾所接受,達到宣傳、教育、規勸、影響聽眾的目的。 演講稿的語言要力求做到通俗易懂,首先要用通俗的說法,尊重多數人的語言習慣。其次,要規範化。 演講稿中的語言講出來要讓別人聽得懂,這是對演講語言的基本要求,否則演講就失去了聽眾,失去了意義和存在的價值。語言不准確,意思表達得不清楚,話說得不明白,往往造成聽眾理解上的困難。因此準確的語言,所謂規範化的語言就是“統一的、普及的;無論在它的書面形式或口頭形式上,都具有明確的規範的漢民族共同語”,對一些外來詞語要少用、慎用。特別是考慮到領導者的特殊身份,在語言上更要嚴把關,通俗易懂。 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作為一代語言大師,其語言通俗曉暢,獨步於現代文壇。他曾多次向青年作者這樣介紹:“我寫作中有一個竅門,一個東西寫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給別人聽(聽不聽在他),看念得順不順?準確不?彆扭不?邏輯性強不?……看句子是否有不夠妥當之處。……語言的創造,是用普通的文字巧妙地安排起來的,不要硬造字句,如'他們在思謀……'、'思謀'不常用;不如用'思索'倒好些,既現成也易懂,寧可寫得老實些,也別生造。”這個竅門應當在所有演講者中間推而廣之,付諸實踐。 做到演講語言的通俗和規範,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入手:首先把生僻的詞換成常用的詞;其次不用生造的古里古怪的詞語;再次恰當使用文言和方言詞語;最後用明白的語言解釋難理解的術語,以淺顯的形象事物解釋抽象的概念,也可以用舉例來說明聽眾陌生的事物。 就第一點,上文老舍先生改“思謀”為“思索”即為一例。 至於生造詞語,物理學大師愛因斯坦對於艱深難懂的相對論的形象闡述,即便是物理學的門外漢也能銘記於心。 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偉大導師列寧,在面對勞動群眾發表演講時,最善於運用聽眾日常生活中能夠感知的形象來表達複雜深奧的政治問題。在《什麼是蘇維埃政權》這篇廣受歡迎的演講中,他說:“日益吸引每個國家工人的新政權的實質就在於:從前管理國家的總是富人或資本家,而現在第一次是由遭受資本主義壓迫而且人數最多的階級來管理國家。在世界上,我們俄國第一次這樣建立了國家政權,沒有剝削者參加,只有工人和勞動農民組成群眾組織——蘇維埃。而國家的全部權力都交給蘇維埃。”這些再樸實不過的語言,直觀明了,準確實在地回答了“什麼是蘇維埃?這一新政權的性質是什麼?”這兩個關鍵問題,解除了人們心頭的疑惑。 我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在一生坎坷而漫長的革命生涯中,演講始終是他宣傳民主的有力武器。他以演講闡明觀點,宣傳真理,以演講發號施令,激勵鬥志。 1905年,他在《民報》發刊詞中首次公開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的革命號召,建立起了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理論基礎。 三民主義學說提出一周年後,在《民報》創刊一周年慶祝大會上,孫中山又發表《三民主義》演講。他在演講中,滿懷愛國主義情感,以富有哲理的論述,質樸通俗的語言,進一步系統闡明了三民主義。 對於民族主義,他以一個人與父母的關係作比:“譬如一個人,見著父母總是認得,絕不會把他當作路人,也絕不會把路人當作父母;民族主義也是這樣,這是從種性發出來,人人都是一樣的。滿洲人入關到如今已有260多年,我們漢人就是小孩子,見著滿人也是認得,總不會把滿人當作漢人。這就是民族主義的根本。” 說到民生主義,他又以大災大禍防止要比撲滅容易的道理作類比,說明它雖非燃眉之急,但卻必須高度重視。 “凡是大災大禍沒有發生的時候,要防止它是容易的;到了發生之後,要撲滅它卻是極難。社會問題在歐美是積重難返,在中國卻還是幼稚時代,但是將來總會發生的,到時候收拾不了,又要弄成大革命了。革命的事情是萬不得已才用,不可頻頻傷國民的元氣。我們實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時候,須同時想法子改良社會經濟組織,防止後來的社會革命,這真是最大的責任。” 孫中山博學多識,才高八斗,青少年時代就積累了廣博的學識。在香港西醫書院學習的五年時間裡,除刻苦鑽研醫學本科知識外,還廣泛研讀了西方國家的政治學、軍事學、歷史學、物理學、農學等,尤其愛讀《法國革命史》和達爾文的,同時,在課餘時間,他還十分重視進修中文。儘管如此,中山先生在這篇演講中都沒有用“之乎者也”來賣弄自己,而是以最樸實,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比喻類比這樣的修辭方法,來形象化的說明,革命要成功,首先就要喚起民眾的覺悟,獲得民眾的支持,讓民眾做革命的主力軍。革命理論的傳播就成為必要的前提,革命理論要為人民理解和掌握,才能發揮它的無窮威力。孫中山的演講以聽眾為中心,要以聽眾接受為目的,他深入淺出的演說正符合了大多數人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他的理論才能深入人心。 以簡潔準確而又通俗易懂的語言痛陳時弊深刻揭示社會現實,在這方面,我國現代文學的旗手魯迅先生堪稱楷模。 魯迅的演講,其友人許壽裳評價說:“深入淺出,要言不煩,恰到好處。”許廣平在《魯迅回憶錄》中描述說:“以樸素的、質直的、不加文飾的講話,款款而又低沉的聲音,投向群眾。”“雄辯地駁斥了異端邪說,擯棄了瀰漫世間的烏煙瘴氣,給聽眾如飯醇醪,如服清涼散。”在魯迅的一生中,曾多年執教,多次演講,直接諄諄教導青年,魯迅的每一篇演講,都是一篇精彩的戰鬥檄文。 魯迅的演講矛頭直指吃人的封建禮教和黑暗的社會現實,思想深刻,諷刺辛辣,深受廣大青年學生的歡迎和喜愛。他雖然身體矮小臉色冷白卻目光有神、思維如電,話語中透出不可辯駁的力量,似乎他就是“真的聲音”的化身。 1927年2月魯迅應香港青年會的邀請,赴港作了《無聲的中國》和《老調子已經唱完》兩篇演講。 在《老調子已經唱完》中,魯迅鄭重地指出,許多國家都出現了新的聲音,只因中國的老調子還沒有唱完。這是因為“以自己為中心的人們,都絕不肯以民眾為主體,而專圖自己的便利,總是三反四复地唱不完,於是,自己的老調子固然唱不完,而國家卻已被唱完了。”封建統治者掌握了文化,就是要鞏固他們自己貪婪的權力,至於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卻不在他們考慮的範圍之內。 魯迅又指出,外國帝國主義者的尊重文化,不過是一種利用的手段,好來造成更多馴服的奴才。中國的文化確實是用來侍奉主子的,外國人愈是讚美這種文化,中國將來的苦痛會愈深,所以應該棄這唱了多年的“老調子”。中國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人的痛苦換來的。無論中國人、外國人,凡是稱讚中國文化的,都只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分。所以“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總要歷險,只有這兩條路。”這樣的結論是對徹底的消除封建主義殘餘的最好回答。 寫好演講稿,光有語言的通俗、明白還不夠,講出的話為聽眾所理解,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與成功的演講還相距甚遠。好的演講還要能吸引人,讓聽眾愛聽,這就要求語言的生動形象,要求語言表達“言之有物”,使人獲得真切實在的感受。如果演講中使用過多空泛的概念,過多虛幻的描繪,聽眾往往不得要領,難於理解和消化。要用形象化的語言把抽象化為具體,把深奧講得淺顯,使枯燥變成有趣。 運用形象化的語言可以從多方入手,或選用形象化的詞語,或用形象化的修辭方法。形象化的詞語就是形象色彩比較濃厚的詞語。我們謹以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的開頭部分為例: “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讓他一個人留在房裡總共不過才兩分鐘,等我們再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但已經是永遠地睡著了。” 這段質樸無華的語言給人的印像是極為深刻的,全世界愛戴馬克思、尊敬馬克思、信仰他創立的科學共產主義的人們,都在恩格斯形象的描述中重溫了偉大導師去世時的情形,人們屏住呼吸,默默地送別他的靈魂,在綿綿哀思中整理著對這位偉人的片段回憶。形像生動的語言能夠有效地渲染出事件發生時的氣氛,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聯繫到前文,有的讀者可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你不是說語言要樸素就得少用形容詞嗎,怎麼這裡又主張選用形象化的詞語呢?其實,這二者並不矛盾而是辯證的統一。樸素未必失去形象,形像也未必就一定不樸素,語言的選用要依據演講者所要講述對象的特點,要具體描述的就不該吝筆墨,只須簡要說明的就不必冗言贅語,最根本的是要服務於演講的主題,既能準確地表情達意,又讓聽眾覺得生動感人。形象化的語言絕不是堆砌形容詞,這樣只會適得其反,影響表達的效果。 要使語言形象化,各種修辭手法的合理運用也十分有效。比擬、比喻、誇張等都可以增強語言的形象色彩。 當演講者向聽眾講大家不熟悉或不很熟悉的話題時,就可以引用一個生動而容易理解的比擬,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把那種只知背誦馬恩列斯著作中若干詞句、徒有虛名的人比擬為:“牆頭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一副對聯兩個比擬,把教條主義者模擬得活靈活現。 我們再來看一個有關鄧小平同志的例子:1957年4月8日,鄧小平在西安干部會上作了題為《今後的主要任務是建設》的報告演講,他將西安的城建問題比擬為“骨頭”和“肉”的關係。他認為西安市的城市規劃擺得滿滿的,實際上里邊空的地方很多,注意了“骨頭”,對“肉”重視不夠,應該辦的商店、理髮店等服務性行業,沒有註意辦。他表示,我們國家那麼大,搞點富麗堂皇的東西,以表示新氣象,是應該的,但同時,應多搞些商店、戲院、電影院、學校等,“肉”的問題就解決了。鄧小平在這裡的生動而又有說服力的比擬,道出了經濟工作中的辯證關係。 “骨頭”指工業、交通、高樓等大的建設項目,“肉”是指配合生產和生活需要的多種設施建設,如科研、文教、衛生、商業服務網點、職工住宅和城市公用事業等。 生動活潑的比擬是演講者貫常使用的修辭方法。 1924年1月17日,在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友會上,魯迅作了一篇著名的演講——《未有天才之前》,在這篇演講中,他針對當時文藝界“要求天才產生”的“盛大呼聲”,通俗生動、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天才與民眾的關係,批駁了當時社會上的一些錯誤論調。 “天才並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郊裡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孕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有一回拿破崙過阿爾卑斯山時說:'我比阿爾卑斯山還高!'這何等英偉,然而不要忘記他後面跟著許多兵;倘若沒有兵,那隻有被山那面的敵人捉住或者趕回,他的舉動、言語,都超出了英雄的界限,要歸入瘋子一類了。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產生之前,應該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譬如想有花木,一定要有好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了,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花木非有土不可,正如拿破崙非有好兵不可一樣。” “天才得以生長於民眾”是魯迅的主要論斷。 這是一個充滿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立場。在這裡使用的兩個精短、易懂、恰切的比擬有效地闡明了這一立場,揭示出天才與民眾的關係。 比喻也是常用到的修辭方法。比喻有兩個成分,一個是被描繪、被比喻的事物,叫“本體”,一個是用來打比方的事物或現象,叫“喻體”。 “本體”、“喻體”是不同的東西,有本質差別,但兩者之間又有一定相似之處。本體大多比較抽象深奧,或是生疏而不易理解,喻體則具體、淺顯,為人們所熟悉。 週總理的領導藝術、大將風範歷來為人們所稱道。他在不同場合下所作的演講中善譬巧喻,富理深刻,具有很強的教育啟發性。比如在談到對敵的戰鬥檄文中要抓住要害,而不要四面出擊時,他以這樣的比喻來啟發聽眾:“一個獵手的好壞不在於他一下子打出多少發子彈,而在於他是否能一槍命中靶心。”而在長征勝利後緬懷死難的烈士,鼓舞士氣時又用了這樣的比喻:“我們紅軍像經過一場暴風雨的大樹一樣,雖然失去了一些樹葉,但保存了樹身和樹根。”失葉存根形象貼切地反映了革命所付出的代價,表示了對烈士們懷念的心情,又體現了長征取得勝利後的喜悅樂觀的情緒。 郭沫若演說也喜歡用比喻。 1937年他從日本隻身潛回祖國參加抗日,上海地下黨組織各界人士集會,歡迎他與獲釋的“七君子”返滬。會上,有人喜歡鼓吹“一黨專政”和抗日必須依於“政府”之下。郭沫若作了一個精彩的發言,說:“政府好像是個火車司機,人民好比火車上的乘客,司機、乘客是向著同一目的地的,乘客應該一致服從司機開車,才能達到共同的目的地。但是如若說我們開車的司機,是個喝了酒的醉漢,或者他已經睡著了,這個時候全車乘客都將有生命之危,怎能安全到達目的地?這樣我們就不能再服從他了。我們不但不服從他,而且應該叫醒他了!”會場上掌聲雷動,他接著說:“即使他沒喝醉,沒有咋著,則這個司機不是個好司機,那他也是不會注意安全行車的。像前面軌道上,堆放著許多石塊、障礙物,他還是硬向前開,全車乘客的生命安全危在旦夕,這時我們全體客人,為著自己的生命,為著勝利到達目的地,也就不能盲目地服從他,大家應該命令他停車,應該趕快下車,一齊動手把石塊、障礙物搬掉。”郭沫若的這個比喻,取自日常生活,明白易懂,又說理透徹、無可辯駁。他有力地回擊了“一黨專政”的鼓吹者,大快人心,贏得全場長久不息的掌聲和歡呼聲。 在演講中,引用一些成語、名言、典故、詩詞、神話等,也可以加強演講的生動性,形象感。一個好的演講者,不僅要有雄辯的邏輯思維,還應有完美的形象思維;當二者結合在一起時,即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才能行駛、才能騰飛。通過形象的引用,比講抽象的道理收效更大。 我們先來看幾個簡單的例子: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出席專為他舉行的歡迎宴會。他在致祝酒詞時就引用了毛主席的名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既表達了對主人的尊敬,又體現出中美兩國要抓住歷史的機遇,共同努力,實現兩國關係的改善。 1990年江澤民主席會見巴巴多斯總理勞埃德·厄斯金·桑巴福德。會見中,桑巴福德引用了中國成語“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表明中巴兩國友好關係的開闢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同時還表露出對兩國之間的友誼源遠流長有著美好前景的願望與決心。 又如:1988年6月在北京的中美工業、貿易和經濟發展研討會,這次會議是中美經貿合作的里程碑。美方代表在答謝宴會行將結束之時,他用剛學會的漢語朗誦中國的古詩,作為他演講的結束:“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首在中國幾乎婦孺皆知的古詩,用來表達賓主雙方對中美關係更進一步發展的共同心願,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這些外國友人在演講過程中,都不約而同地引用了中國的成語或詩詞名句,貼近了與中國聽眾的距離,溝通了情感,又貼切地表示出了自己的心情、願望,表現了他們對異國文化的理解和運用。 自信心強、辦事果敢的人一般都說話乾脆,不拖泥帶水;思維和認識能力突出的人說話簡潔精緻,不長篇大論。在現代交往中,社會節奏快,時間觀念強,說話簡潔會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說出的話自然就有力度,而演講因其特殊的存在形式,更是如此。 1863年7月1日,美國南北戰爭中的一場決定性戰設,在華盛頓附近的葛底斯堡打響了。經過3天的鏖戰,北方部隊大獲全勝。戰後,賓夕法尼亞等幾個州決定合資在葛底斯堡建立國家烈士公墓,公葬在此犧牲的全體將士。 1863年11月19日公墓舉行落成典禮,美國總統林肯應邀到會演講。這對林肯來說,有很大難度,因為這次儀式的主講人是美國前國務卿埃弗雷特,林肯只是由於總統的身份,才被邀請在埃弗雷德之後“隨便講幾句適當的話”。埃弗雷特當時不僅是個著名的政治家,而且當時被公認為美國最有演說能力的人,尤其擅長在紀念儀式上演講。在這個典禮上,他那達兩個小時的演講,確實精彩。在這種情況下,怎樣講才能和聽眾建立良好的交往關係,並最終贏得他們呢?林肯決定以簡潔取勝。結果林肯大獲成功。儘管他的演講僅有10句話,從上台到下台不過兩分鐘,可掌聲卻持續了10分鐘。林肯的演講不僅贏得了在場一萬多名聽眾的熱烈歡迎,而且轟動了全國。當時的報紙評論說:“這篇短小精悍的演說是無價之寶,感情深厚,思想集中,措辭精練,字字句句都很樸實、優雅,行文毫無瑕疵,完全出乎人們的意料。”就是埃弗雷特本人第二天也寫信給林肯道:“我用了兩個小時總算接觸到了你所闡明的那個中心思想,而你只用了兩分鐘就說得明明白白。”後來,林肯這次出色的演講的手稿被收藏到圖書館,演講詞被鑄成金文,存入牛津大學,作為英語演講的最高典範。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生前做過多次演講,下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