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企業家的思維盛宴

第28章 第二十七章換位思維:穿上別人的鞋子試一試

企業家的思維盛宴 杨健 6976 2018-03-18
在火車站候車室裡,一位中年男子很想和他身邊坐著的美貌少婦搭話,可他一時又找不到話題。 他見少婦穿著一雙肉色絲襪,便笑著問道:“請問你這雙襪子是從哪兒買的?我想給我的妻子也買一雙。” 少婦冷冷地看了這男子一眼,說:“我勸你最好別買,穿這種襪子,不三不四的男人會找藉口跟你妻子搭腔。” 看完這個笑話,讓人捧腹。但仔細分析少婦的說話邏輯,你馬上會發現,她是站在中年男子的角度,說破了中年男子的用心,其思維方式新穎獨特,這種思維方式就是換位思維。 英國有一個諺語:“要想知道別人的鞋子合不合腳,穿上別人的鞋子走一英里。”說的就是換位思維。對企業家和經理人而言,要處理好人際溝通,換位思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要使你的決策和管理更有針對性,換位思維也極其有效;要進行營銷推介和品牌塑造,換位思維能幫助你改變思路;要提升你的思維素質,開闊思維視野,換位思維同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換位思維首先要換位,就是在思考問題時,將思考對象的位置和自身位置進行調換。其次要從思考對象本身出發,分析他的心理需要、認知方式、文化觀念、邏輯結構等,從而明確對方的需要,然後按照分析結果作出決策。 同理心是一個重要的心理學概念。它的基本意思是說,你要想真正了解別人,就要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在人與人的相處和溝通中,“同理心”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用“同理心”指導人的交往,就是讓我們能易地而處,能設身處地理解他人的情緒,感同身受地明白及體會身邊人的處境及感受,並可迫切地回應其需要。可見,“同理心”是同情、關懷與利他主義的基礎,具有“同理心”的人能從細微處體察到他人的需求。下面我們來看一個故事,或許有助於你對同理心的理解:

一位母親在聖誕節帶著5歲的兒子去買禮物。大街上迴響著聖誕讚歌,櫥窗裡裝飾著彩燈,盛裝可愛的小精靈載歌載舞,商店裡五光十色的玩具琳瑯滿目。 “一個5歲的男孩將以多麼興奮的目光觀賞這絢麗的世界啊!”母親毫不懷疑地想。然而她絕對沒有想到,兒子緊拽著她的大衣衣角,嗚嗚地哭出聲來。 “怎麼了,寶貝?要是總哭個沒完,聖誕精靈可就不到咱們這兒來啦!” “我……我的鞋帶開了……” 母親不得不在人行道上蹲下身來,為兒子係好鞋帶。母親無意中抬起頭來,啊,怎麼什麼都沒有? ——沒有絢麗的彩燈,沒有迷人的櫥窗,也沒有聖誕禮物……原來那些東西都太高了,孩子什麼也看不見。落在他眼裡的只是一雙雙粗大的腳和婦人們低低的裙擺,在那裡互相摩擦、碰撞……

真是可怕的情景!這是這位母親第一次從5歲兒子目光的高度眺望世界。她感到非常震驚,立即起身把兒子抱了起來…… 從此這位母親牢記,再也不要把自己認為的“快樂”強加給兒子。 “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看待問題。”母親通過自己的親身體會認識到了這一點。 我們沒有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但是卻必須學會從別人的角度和需要來看待問題,這樣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衝突。我們有這樣一種喜歡匆匆忙忙以好的建議來解決問題的傾向。但我們往往不能首先花一些時間進行診斷,去深入了解問題的癥結所在。 “同理”心是一種換位思考的習慣,強調一個人要站在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然而,僅僅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理解是不夠的,同理心還有著更深層面的東西。我們可以把同理心分為兩個層次:表層的同理心就是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理解、了解對方的信息,聽明白對方在說什麼,做到這一點,就達到了表層的同理心;深層次的同理心是理解對方的感情成分,理解對方隱含的成分,才是真正聽懂了對方的“意思”,才是深層的同理心。

在溝通中,光有表層的同理心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深層的同理心,這樣才能真正聽懂對方的“意思”。尤其是我們中國人,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很多情況下是讓對方懂暗示,讓對方“猜”。如果不知道通過“感情成分”和“隱含成分”來了解真實的信息,就會造成溝通的障礙。 1.將心比心,感同身受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溝通中,“設身處地”是第一步,就是我們所要強調的同理心,先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感受和體會,才能“感同身受”,然後,在這一基礎上加以“表達”,也就是讓別人明白“我感同身受”。只要有心,不管從大處還是小處均可以學習和運用同理心,不知不覺中你會變成溝通高手,你的人際關係會變得和諧。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博士薩爾森默說:“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要有機器人這個說法。只要詞語中帶有人字,無疑意味著人為地拔高了物質的高度。我認為應該把機器人稱為機器鬼,這樣就不至於把機器和人攪和在一起。反正機器人這個說法令人覺得彆扭。”

既然他人不是機器人,他人理所當然應該受到你的尊重。而尊重他人的妙招應該算是將心比心。將心比心就是推己及人,是一種根據自身的情況來推斷他人的情況的溝通技巧,是為了保全他人自尊時採取的一種比較含蓄的不直接指責、指使他人的方法,也就是間接地讓人做你希望他做的事。將心比心可以讓人心甘情願地和你溝通。 2.正確地表達自己 表達自己在換位思考中也至關重要。了解別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能站在別人的角度表達自己。 古希臘人認為,人生以品格第一,情感第二,理性第三。表達自己也應該遵循這三階段進行。有些人在表達意見時直接訴諸左腦主管的理性,卻不見得具有說服力。 有個人在某一個大學任教,有一天,他向他的朋友求助:

“我手邊的計劃不符合院系領導的思路,申請經費極為困難,怎麼辦?” “如果是我,我會想一套有力的說辭。先從評審教授偏好的研究方向入手,而且要比他們了解得還透徹,證明我很明了他們的立場,然後再說明要求申請經費的理由。”他的朋友給他出主意。 他接受了建議。在系務會議上,他開門見山地說:“本人首先就本係發展重點以及各位對本計劃的顧慮提出說明,再談個人的意見。” 事後證明他的確正中評審教授的下懷,由於他表現出體諒與尊重,會議尚未結束,研究計劃就過關了。 表達自己並非自吹自擂,而是根據對他人的了解來訴說自己的意見,有時候甚至會改變初衷。因為在了解別人的過程中,你也會產生新的見解。 因此,作為企業家和經理人,你可以在辦公室嘗試與員工個別交談,多聽、多了解他們的心聲。也可以設立員工與股東表達意見的平台,接收來自顧客、員工、供應商等各方面的真切回饋,重視人更甚於重視財務與技術。

當我們真正深刻地相互了解時,差異將不再是交流和發展的阻礙;相反,它成了通往合作的階石。 換位思維不僅能提高溝通的有效性,而且在現代商戰中被廣泛應用。 很多人把換位思維理解為站在別人的立場看問題,這樣做可以理解別人的感受和需要,但這只是換位的第一步,這樣的換位是單向的換位。 對於企業家和管理者而言,站在顧客的角度來認識市場,有利於充分把握市場信息,但是如果能讓顧客站在企業的角度來接受產品,效果就大不一樣。因為一旦消費者從企業的角度來看產品,那就意味著他將接受企業的理念,這一類人最有可能成為企業的忠誠客戶。這種換位思維是一種雙向的換位,管理者要善於引導消費者換位,而可口可樂佔領中國市場時妙用換位思維,就是這方面的一個經典案例。

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可口可樂公司想進入中國市場。起初,該公司高層人員對可口可樂能否佔領中國市場信心不足。 中國是個有悠久喝茶傳統的國家,茶的味道和可口可樂毫無共同之處,中國消費者能接受可口可樂的味道嗎?可口可樂公司先以免費試喝的方式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城市進行街頭調查。但調查的結果令他們很失望,70%的人不能接受這種味道,說喝起來像咳嗽糖漿,很難喝,能接受的只有10%,還有20%的人沒有表示明確的態度。就在可口可樂公司對中國市場幾乎失去信心的時候,該公司一位高層人員運用換位思維,重新進行了一次免費試喝的街頭調查。 可口可樂這位高層人員想到,中國長期處於封閉狀態,一般民眾對美國一無所知,而要中國消費者接受可口可樂這一產品就必須使中國消費者站在美國消費者的位置上看待可口可樂這一產品。因此,這位可口可樂高層人員在進行第二次街頭免費試喝調查前,從宣傳美國文化開始,突出可口可樂是美國文化的象徵,是美國人幾乎每天都要喝的飲料,美國人喝可口可樂喝了幾十年,美國的科技、經濟也飛速發展了幾十年。這個廣告暗示消費者,美國人是喝可口可樂長大的,是喝可口可樂聰明起來的,也是喝可口可樂發展起來的。

通過宣傳,第二次調查結果和第一次截然相反,表示能接受的達到了70%,不能接受的下降到20%,沒有表示意見的佔10%。可口可樂公司得到這一信息後信心大增,隨後,他們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在強大的宣傳攻勢下,將可口可樂打進了中國市場。從此,可口可樂的形像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與日俱增,很快它就橫掃了中國飲料市場,成為中國市場中銷量最大、最受歡迎的一種品牌飲料。 可口可樂的這位高層人員首先進行了自我換位,站在中國消費者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然後他從中國消費者的角度進行深度思考,中國的消費者怎樣才能接受可口可樂呢?顯然,封閉多年的中國人在一定程度上認同美國的文化和科技,也就是說,如果能讓中國消費者主動換位,從他認同的美國科技文化遷移到認同可口可樂,那麼可口可樂就一定可以佔領中國市場。

可口可樂正是運用這種換位思維,迅速改變了市場的態度,從而進入中國市場,並成為中國飲料市場的一流品牌。在當今市場競爭激烈的時代,企業家必須善於運用換位思維,改變消費者的認知態度,從而最大化地實現企業目標。 換位思維改變了人們僵化地認識事物的方式,激發了人的思維潛能。作為企業管理人員,如何有效地運用換位思維,並通過換位思維提升思維素質呢? 萬法同宗,任何思維方式都有它的思維起點,換位思維也不例外。把握換位思維的起點,可以大大提升我們的思維水平。一般而言,提升和訓練換位思維,可以運用以下幾種方法。 1.逆向換位法 所謂逆向換位,指的是思考者在換位後,用思考對象的邏輯進行推理,從而找到思考對象的邏輯漏洞,得出對思考者有利的結論和決策,從思考者的角度講,這種分析問題的方法是逆向的,比如前文案例中可口可樂公司就是運用這種方法進行產品調查的。 我們可以用一個直觀的案例來說明。 有一位歷史學教授,他有一個日本學生,總是不同意他的一個觀點。這位教授認為,在二戰中,中國必然會打敗日本。但是他的日本學生堅持認為,二戰中,打敗日本的是美國,而不是中國,中國不可能打敗日本。為了說服這個學生,這位教授對他的觀點進行了論證。 “你的觀點是中國不可能打敗日本,對吧?” “沒錯。” “那好,你至少承認,二戰中是美國打敗了日本吧?”教授問道。 “當然。” “但是在抗日戰爭不久後的朝鮮戰爭中,中國打敗了美國啊,而且打敗的是以美國主導的聯合國軍。”教授笑道,“中國打敗了曾經打敗你們的美國軍隊,那麼我們能不能打敗日本呢?” 這個日本學生愕然。 看到這裡,你一定會佩服這位教授的論證水平。我們簡單分析一下這一案例。顯然,如果這位教授用正向思維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的話,將極其困難,因為,他要證明的是一種必然性——“中國必然打敗日本”,但是二戰中,美軍的確對日本投降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如果正向推理,至多得出一個結論:中國可能打敗日本。這一觀點顯然不具有說服性。這位教授首先換位,肯定對方的觀點——“美國打敗了日本”,然後用“中國打敗了美國”這一論據來推理,結論就自然得出。顯然,這種換位思維類似於數學中的反證法,正面不能得出結論,那就從反面推理,只要找出一個反例,就可以說明問題。逆向法在換位思維中被廣泛運用,對於企業家而言,這種思維模式,對提高思維的活躍度和深度有極其重要的建設意義。 2.立場換位法 立場往往體現的是一個人評價事物的準則,在市場經濟社會中,不同的立場代表不同的利益。立場換位法,要求企業家在分析和認識問題時,充分考慮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找到兩種利益的平衡點,從而實現雙贏、共贏。 如果企業家只顧及到自身利益,而不能考慮他人利益的話,在市場競爭中,就會損害自身利益,甚至兩敗俱傷。 在一列火車上,臥舖車廂裡坐了兩名乘客,一個是年輕小伙子,另一個是中年男人。他們彼此並不熟識,卻因為開窗還是關窗的問題大吵了起來。年輕小伙子說:“天氣這麼熱,不開窗戶,你想悶死人啊!”說完就自顧自地打開了窗戶。中年男人也不甘示弱,他說:“風這麼大,我身體本來就不好,不關上窗戶,我會著涼的。” 為此,雙方唇槍舌劍,爭執不休。 最後,他們請來了列車長主持公道。列車長聽了雙方的理由後,說:“要是依我的建議,不如先將窗戶打開,讓你們其中一個凍死,然後,再把窗戶關上,讓另一個悶死,兩不相欠,大家都公平了。” 其實這個問題只要換一下思路就可以解決,這兩個人爭執的焦點是關窗還是開窗的問題,每個人都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作出必要的妥協和讓步就可以解決。比如,可以規定時間,開窗多久,然後再關窗,這樣就可以滿足雙方的利益和需要,儘管對每個人,這不是最好的方案,卻是最合適的方案。 可見,立場互換後,找到利益的平衡點,就可以有效地解決問題。 20世紀70年代埃及和以色列進行和平談判,雙方就西奈半島問題爭執不下,使得談判多次破裂。以色列堅持要繼續佔領西奈半島的一部分,而埃及則要求全部收回西奈半島的主權。雙方在這個問題上寸步不讓,以致調停者反复在地圖上劃出分界線,但是都無法達到雙方滿意的程度。 後來,調停者對雙方立場進行換位分析,迅速解決了問題。以色列最關心的是國家安全,擔心埃及的軍事力量過分靠近自己,因而不願放棄西奈半島這座天然屏障;而埃及最關心的則是國家主權,希望全部收回西奈半島,以保持自己的領土完整。這樣一來,問題很快得以解決:以色列把西奈半島全部歸還埃及,滿足了埃及“領土完整”的要求;而埃及則保證西奈半島大部分地區的非軍事化,從而滿足了以色列“邊界安全”的要求。埃及和以色列通過換位實現了雙贏。 埃及西奈半島問題的合理解決,是換位雙贏的典型案例。在現代商戰中,類似的案例非常多。企業家必須理智地認清問題的關鍵,做一個善於解決問題的現實主義者,而不是一個追求絕對利益的理想主義者。 3.角度換位法 所謂角度換位,就是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將思考者自身置換到可能發生的一種情景中去,這種思維會大大提升思考者對問題的關鍵和趨勢的認識。 有個小男孩,對全家人提出了一個很奇怪的問題:“要是全世界的網線路都斷掉了,會產生什麼結果?” 做網站的爸爸回答說:“那我的公司就破產了。” 在銀行工作的哥哥回答說:“我們銀行的業務就會受到很大影響,電子匯款將失效。” 熱戀中的姐姐回答說:“兩人上網約會的次數一定會大大減少。” 善於持家的媽媽高興地說:“那太好了,我們就不用付網費了!” 同一種情景,不同視角和立場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作為企業家,必須善於從這種不同中發現問題的關鍵,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將會如何選擇? 同樣,在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危機,在面對各種不確定性的危機時,管理者將何去何從? 顯然,解決任何危機最好的方法就是預防危機,而要預防危機,就要換位,使自己處於特定情景下。對事物發生的可能性進行評估,可以使我們認識到,在另一種情景中我們將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對培養企業家的危機預警能力非常有益。 總之,作為企業家,身處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不可使思維凝固在某一種層面上,而要靈活多變。換位思維可以結合逆向思維、聯想思維、發散思維、前提性思維、共贏思維、藍海思維等各種思維模式綜合運用,這會大大改變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同時提高我們的思維素質和水平。 優孟悲馬勸薄葬 在中國的傳統典籍中,運用換位思維的案例非常普遍,譬如《史記·滑稽列傳》中的“優孟悲馬勸薄葬”的故事。 優孟是春秋時楚國的藝人,他身高八尺,富有辯才,常以說笑話的方式向楚莊王提意見。 楚莊王非常愛馬,他給自己最心愛的一匹馬穿上繡花衣服,讓它住在豪華的房子裡,晚上讓馬睡在床上,用棗脯來餵牠。後來這匹馬得肥胖病死了,莊王要用大夫的禮儀來厚葬它。大臣們認為這樣做太過分了,都表示反對。 莊王下令說:“誰敢反對我的主意,就處死誰。” 優孟知道這件事後,決心挺身而出勸諫莊王。有一天,他一進殿門就仰天大哭。莊王大吃一驚,忙問其中原因,優孟邊哭邊說:“這匹馬是大王最珍愛的,現在不幸死了,就憑楚國這樣強大的國家,有什麼事情辦不到,卻用大夫的禮儀來埋葬它,太小氣了。請大王按照君主的禮儀來安葬它吧。” 莊王反問道:“那怎麼辦?” 優孟一本正經地說:“我看要用玉石做一個棺材,外面套上最好的木料。派全副武裝的兵士為它造墳墓,讓那些貧賤的老人、兒童背土築墳。出喪時,請齊國和趙國的使臣在前面陪祭,韓國和魏國的使臣在後面陪祭。再為它修一座祭祀的寺廟,封給它一萬戶的封地,這樣,各國的諸侯就知道大王是真正輕視人而看重馬了。” 楚莊王聽了這番話,說:“我的過失真有那麼嚴重嗎?該怎麼辦呢?” 優孟接著說:“依我看,還是請大王按照對待一般牲畜的方法去辦吧。挖一個土坑,用銅槽做棺材,給它準備些姜、棗,獻上些木蘭和稻穀,然後把這些東西全放進火裡燒熟,把它安葬進人的肚子裡吧。” 於是,楚莊王便派人把那匹馬交給管御膳的官員去處理,下令不讓天下百姓傳揚這件事。 優孟悲馬勸諫楚莊王的故事,歷來為人所稱道。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先從別人的思路出發,用其人之矛,攻其人之盾。要證明一個觀點的謬誤,則要用其人之道,得出更謬誤的結論來證明他觀點的錯誤。優孟悲馬的方法雖然乖張,但其思維水平卻屬一流。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