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企業家的思維盛宴

第5章 第四章重點思維:二八法則創造的世界

企業家的思維盛宴 杨健 5227 2018-03-18
1897年,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1848~1923)偶然注意到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於是潛心研究這一模式,並提出了著名的80/20法則,即二八法則。 帕累托研究發現,社會上的大部分財富被少數人佔有了,而且這一部分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與這些人所擁有的財富數量,具有極不平衡的關係。帕累托還發現,這種不平衡的模式會重複出現,而且也是可以提前預測的。 於是,帕累托從大量具體的事實中歸納出一個簡單而讓人不可思議的結論: 如果社會上20%的人佔有社會80%的財富,那麼可以推測,10%的人佔有了65%的財富,而5%的人則佔有了社會50%的財富。 這樣,我們可以得到一個讓很多人不願意看到的結論:一般情況下,我們付出的80%的努力,也就是絕大部分的努力,都沒有創造收益和效果,或者是沒有直接創造收益和效果。而我們80%的收穫卻僅僅來源於20%的努力,其他80%的付出只帶來20%的成果。

很明顯,二八法則向人們揭示了這樣一個真理,即投入與產出、努力與收穫、原因和結果之間,普遍存在著不平衡關係。小部分的努力,可以獲得大的收穫;起關鍵作用的小部分,通常就能主宰整個組織的產出、盈虧和成敗。 現實世界中,只要你用心去體會,你就會發現存在許多類似的情況: 20%的罪犯所犯的案佔所有犯罪案件的80%; 20%的粗心大意的司機,引起80%的交通事故;20%的產品或20%的客戶,涵蓋了公司約80%的營業額;20%的產品或20%的客戶,通常佔該公司80%的贏利:占公司人數20%的業務員,其營業額占公司總營業額的80%;占出席會議人數20%的與會者,發言率佔所有發言的80%;20%的地毯面積可能有80%的磨損;80%的時間裡,你只穿你衣服的20%。

也就是說,重要的東西只佔了很小的部分,它的比例是80∶20,因此,你只要集中精力處理工作中比較重要的20%的那部分,就可以解決全部的80%的問題。二八法則所體現的是抓住重點,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素,因此,這種思維是一種重點思維。 重點思維是一種戰略思維,它要求企業家必須重視事物的重點,抓住事物發展中的主要矛盾。企業既要參與競爭,就要在競爭中講究方法,企業競爭的實質是思維方式的競爭,二八法則所昭示的正是一種最有效的思維方法。企業家要有重點思維意識,用重點思維解決企業管理中的關鍵問題。 二八法則教給人們獨特的思考方向與分析方法,可以讓人們針對不同問題,採取明智的行動。 二八法則衍生出兩種方法,即“二八分析法”和“二八思考法”。

二八分析法是以系統、量化的方法來分析因果,也就是以量化方式對原因、投入、努力與結果、產出、報酬等勾畫出一個精確的比例關係。 運用二八分析法,要先假設有二八關係的存在,然後蒐集事實,進行統計分析。這是一項實證程序,可能導出各種結果,自51/49至999/01都有可能,但這些結果都顯示問題的關鍵在哪裡? 二八思考法比二八分析法好用,耐用速度更快。 二八思考法,是一種非量化的思維方法,我們首先假設,在投入和產出之間有一種不平衡的關係。但是,我們不需蒐集資料來分析這個關係,而是粗略估計它。 企業家必須經常問自己:“是什麼因素讓20%的原因產生80%的結果?”我們絕不能以為自己已經知道答案,必須花一點時間去反思。

二八思考法是一種不太準確而且屬於直覺式的思維程序,它使我們設定了哪些東西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重點問題,我們應該如何運用資源,解決關鍵問題。 二八法則所倡導的重點思維,要求企業家要抓住事物的關鍵因素。在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企業家都要善於運用重點思維。我們從企業管理的各個角度來分析,運用重點思維,解決關鍵問題的重要性。 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看,企業家必須重視骨幹的力量。我們知道,企業80%的效益是由20%的核心員工來完成的。這20%的骨幹員工在企業中是頂樑柱,也通過他們積極主動的工作,來帶動整個團隊的活力,從而為整個企業創造價值。 從企業決策的角度來講,企業家決策的應該是關鍵問題。企業管理者幾乎每天都有很多問題需要決策,但是能夠左右企業的發展方向和企業成敗關鍵問題只有關鍵的幾個,能夠善於認清“關鍵問題”,進行正確的“關鍵決策”無疑會影響整個企業的發展。

從企業資源的角度講,企業應該將有限的資金和資源,投放到關鍵的項目上,也就是優化投資結構、加快企業資金的周轉和利用率。 TCL曾經用10億流動資金,創造出年銷售收入150億的經營奇蹟,這就是把資源投入關鍵項目上才能產生最大化的效果。可見,優化資源投向、提高資源使用效率,“以速度衝擊規模”,是企業健康、良性發展的關鍵。 從營銷角度講,企業也應該抓住重點,一是重點產品,二是重點客戶。即企業80%的銷售是由20%的重點商品完成的;企業80%的銷量是由20%的核心客戶完成的。作為經銷商來講,要根據自己區域的特點,找准核心產品進行主推;作為廠家和代理商來講,一定要將自己的客戶進行A、B、C分類,認清哪些是完成你80%銷售任務的核心客戶,然後對核心客戶進行重點的支持和關注。

企業家不但要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運用重點思維,更要提升自我的思維水平,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善於抓大放小。 企業領導者的工作方法,充分體現在能否善於抓住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能否善於處理各種矛盾。在企業發展的每一個階段中,都會有一個主要矛盾,這些主要矛盾是製約和影響企業運營的瓶頸,解決了主要矛盾,可能次要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按照二八法則,抓住關鍵的少數,就要注意到個別的重大現象。這就像閱各種報表上的統計數據,總數和平均值只能反映出一種變化的趨勢和總體水平,但並沒有告訴我們產生這種變化的真正原因,對於企業家而言。只有找出主要問題,才能夠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 作為企業領導者必須專注於抓企業的大事而不是把精力都用於小事上。古人言:“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城;不謀萬事者,不足以謀一時。”

二八法則說明:企業領導者應該用80%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和處理那些關係到企業全局性、根本性的20%的關鍵性工作,而用20%時間和精力去理順非關鍵性的80%的工作。 有人做過調查發現,通常企業高層領導者將40%的時間用於企業戰略性思考;40%的時間用於處理企業對外的重要關係;20%的時間則是用於處理企業的日常事務。 所以,企業家不但要善於抓住主要矛盾,還要善於抓大放小。善於抓大放小,並按照輕重緩急去處理問題,這是領導者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企業領導者所處的決策地位,使其每天都要面臨各種各樣的決策問題,處理這些問題,不僅要消耗領導者大部分精力和時間,而且處理不當就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影響。所以,領導者必須清楚哪些問題是迫切的,哪些問題是重要的,哪些問題需要再觀察一段時間,哪些需要交給別人來做。然後,按照輕重緩急程序來處理。這樣,才能保持一種高效率的工作狀態。

研究二八法則的專家理查德·科克認為:凡是洞悉了二八法則的人,都會從中受益匪淺,有的甚至會因此改變命運。他認為運用二八法則,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素,這就要求企業家有所為,有所不為。 理查德·科克在牛津大學讀書時,學兄告訴他千萬不要上課,“要盡可能做得快,沒有必要把一本書從頭到尾全部讀完,除非你是為了享受讀書本身的樂趣。在你讀書時,應該領悟這本書的精髓,這比讀完整本書有價值得多。”這位學兄想表達的意思實際上是:一本書80%的價值,已經在20%的頁數中就已經闡明了,所以只要看完整部書的20%就可以了。 理查德·科克很喜歡這種學習方法,而且以後一直沿用它。牛津並沒有一個連續的評分系統,課程結束時的期末考試就足以裁定一個學生在學校的成績。他發現,如果分析了過去的考試試題,把所學到知識的20%,甚至更少的與課程有關的知識準備充分,就有把握回答好試卷中80%的題目。這就是為什麼專精於一小部分內容的學生,可以給主考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那些什麼都知道一點但沒有一門精通的學生卻不盡考官之意。這項心得讓他並沒有披星戴月終日辛苦地學習,但依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理查德·科克到殼牌石油公司工作後,在可怕的煉油廠內服務。他很快就意識到,像他這種既年輕又沒有什麼經驗的人,最好的工作也許是諮詢業。所以,他去了費城,並且比較輕鬆地獲取了Wharton工商管理的碩士學位,隨後加盟一家頂尖的美國諮詢公司。上班的第一天,他領到的薪水是在殼牌石油公司的4倍。 就在這裡,理查德·科克發現了許多二八法則的實例。諮詢行業80%的成長,幾乎全部來自專業人員不到20%的公司。而80%的快速升職也只有在小公司裡才有——有沒有才能根本不是主要的問題。 當他離開第一家諮詢公司,跳槽到第二家的時候,他驚奇地發現,新同事比以前公司的同事更有效率。怎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新同事並沒有更賣力地工作,但他們在兩個主要方面充分利用了二八法則。首先,他們明白,80%的利潤是由20%的客戶帶來的,這條規律對大部分公司來說都行之有效。而這樣一個規律意味著兩個重大信息:關注大客戶和長期客戶。大客戶所給的任務大,這表示你更有機會運用更年輕的諮詢人員;長期客戶的關係造就了依賴性,因為如果他們要換另外一家諮詢公司,就會增加成本,而且長期客戶通常不在意價錢問題。對大部分的諮詢公司而言,爭取新客戶是重點工作。但在他的新公司裡,盡可能與現有的大客戶維持長久關係才是明智之舉。

不久後,理查德·科克確信,對於諮詢師和他們的客戶來說,努力和報酬之間也沒有什麼關係,即使有也是微不足道的。聰明人應該看重結果,而不是一味地努力。依照一些解釋真理的見解做事,而不是像頭老黃牛單純地低頭向前。相反,僅僅憑著腦子聰明和做事努力,不見得就能取得頂尖的成就。 運用二八法則能促進企業提高效率,增加收益;能幫助個人和企業以最短的時間獲得更多的利潤;能讓每個人的生活更有效率、更快樂;它還是企業降低服務成本、提升服務質量的關鍵。 聞名全球的IBM公司,它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的。早在20世紀60年代,IBM公司睿智的管理人員就通曉80∶20定律,並將其運用其中。在1963年,IBM的電腦系統專家發現,一部電腦約80%的時間,是花在20%的執行指令上的。當時,基於這一重要的發現,公司立刻重寫它的操作軟件,讓大部分的人都能容易接近這20%。進而輕輕鬆松使用,因此,比其他競爭者的電腦,IBM製造的電腦更易操作,更有效率,速度更快。這令IBM電腦一時風靡全球,成為電腦行業中的佼佼者。 拿破崙·希爾認為重點思維應遵循兩個原則:第一,必須把事實和純粹的資料分開。第二,事實必須分成兩種,即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或是有關係和沒有關係的。 在達到你的主要目標的過程中,你所能使用的所有事實都是重要而有密切關係的,而那些不重要的則往往對整件事情的發展影響不大。某些人忽視這種現象,那麼機會與能力相差無幾的人所作出的成就大不一樣。 那些卓有成效的企業家都已經培養出一種習慣,就是找出並設法控制那些最能影響他們工作的重要因素。這樣一來,他們也許比起一般人來會工作得更為輕鬆、愉快。由於他們已經懂得秘訣,知道如何從不重要的事實中抽出重要的事實,這樣,他們等於已為自己的槓桿找到了一個恰當的支點,只要用小指頭輕輕一撥,就能移動原先即使以整個身體和重量也無法移動的沉重的工作分量。一個人只有養成了重點思維的習慣,才能在實際工作中避免眉毛鬍子一把抓,從而贏得經營上的成功和豐厚的利潤,也才會在日後的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成績。 具有重點思維習慣的人是不會去迴避問題的。因為最大的問題,可能恰恰是“沒有問題”。 正如一位知名企業家所言:“最危險的瞬間往往發生在成功的瞬間。”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問什麼樣的問題,就意味著他可能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ABC管理法 美國管理學家萊金提出了著名的ABC管理法。這種方法是指:根據事物的經濟、技術等方面的主要特徵,運用數理統計方法,進行統計、排列和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分清重點與一般,從而有區別地採取管理方式的一種定量管理方法。又稱分類管理法、重點管理法。它以某一具體事項為對象,進行數量分析,以該對象各個組成部分與總體的比重為依據,按比重大小的順序排列,並根據一定的比重或累計比重標準,將各組成部分分為ABC三類,A類是管理的重點,B類是次重點,C類是一般。 ABC管理法的原理是按巴雷托曲線所示意的主次關係進行分類管理。廣泛應用於工業、商業、物資、人口及社會學等領域,以及物資管理、質量管理、價值分析、成本管理、資金管理、生產管理等許多方面。它的特點是既能集中精力抓住重點問題進行管理,又能兼顧一般問題,從而做到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財力實現最好的經濟效益。 ABC管理法的主要程序是: (1)收集數據,列出相關元素統計表。 (2)統計匯總和整理。 (3)進行分類,編制ABC分析表。 (4)繪製ABC分析圖。 (5)根據分類,確定分類管理方式,並組織實施。 運用重點思維,還必須掌握相關的管理工具,ABC管理法,幫助我們抓住重點,找到問題的關鍵,是企業家和經理人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