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愛的哲學

第18章 第五章愛就是成就一個人-1

愛的哲學 瓦西列夫 6137 2018-03-18
愛情從情感上給人的精神世界以美感,給人帶來歡樂和希望、痛苦和享受,就像看不見摸不著的大氣層一樣,無形的影響人的情緒,並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他對社會生活和人群的態度,消極低沉,還是積極主動。 兩性的愛情有很重要的意義,如果它得不到實現,受到打擊或是壓抑,就往往導致慘痛的個人悲劇。愛情上的不幸會妨礙一個人智慧的施展,而在社會生活中,愛情的力量會以一定的程度來決定他的個人命運。 愛情和人的命運 愛情對人命運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愛情強烈的表現為情感的衝突和社會的衝突,是一個人的追求同反對這種追求的外部力量、客觀障礙之間劇烈衝突的一種形式,這種個人的追求通常都是高尚的。主要是由於愛情得不到回報,或愛情遭到社會的否決,或者是雖然有了回報,但遇到了嚴重的障礙,這些都可能會引起個人的悲劇。

談論沒有得到回報的愛情,就意味著進入人心理的最隱秘處,觸及最痛苦的人生一幕,也許是最最痛苦的個人悲劇。悲劇的產生是無法擺脫社會生活的影響,它已經深深地被納入其中。 墜入情網的人最初的體驗往往是一種刻骨的快樂,那種神秘而奇特的感覺他不願意告訴任何人。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他的對象身上,對方是世界的中心。但是,剛剛萌芽的愛情是脆弱的,稍不注意就逐漸變成了一種痛苦的情感經歷。他千方百計地想要表白自己的感情,求得對方滿意的答复。於是他做出了決定他命運的傾訴,然後就忐忑不安地等候回音。只要一個“行”字,甚至是沒有任何言語的默許,就足以使他笑逐言開。他彷彿是插上了幸福的翅膀,在雲端翱翔,心滿意足。

然而,生活並不像人們想的那麼簡單。熾烈的愛情並不總是能得到如意的回報。愛情的這種迷人的、充滿了美好和幸福的焦灼和召喚,得到的回答可能是冷漠,拒絕,甚至是譏諷嘲笑。即使在今天,科技的發展程度再高,人們也仍舊由於單戀而痛苦。 單戀彷彿是從內部燒盡了個人的精神活力,給個人精神造成看不見的傷痕,引起了痛苦、刻骨銘心的自卑,有時甚至是完全喪失了自信。 愛情悲劇的產生是不利因素單獨或者綜合作用的。不能以愛作回報的男子或女子可能是愛上了另一個人。不願破壞既有的親暱關係是既有深厚的道德理由,又有親切的情感因素的。即使這樣做會給單戀的人造成痛苦。因而就出現了一種穩固性的“三角愛情”,其中的“第三者”是多餘的。這個“第三者”的感情越深,他的痛苦也越大,悲劇性越強。往往是三個人都因為找不到什麼適宜的出路,深陷沼澤而不能自拔,個人的悲劇不斷加深而感到萬分痛苦。歌德在《少年維特的煩惱》中描寫了這種痛苦的處境。多餘的那一個想推開這杯苦酒而又藕斷絲連,情意綿綿。維特認識到自己無望的處境,主動邁出了無法迴避的一步:“我們三人中總歸有一個應該走開。那就讓我走開吧!”

通常,悲劇的這種結局是不多的,這需要人莫大的勇氣。心靈的劇痛常常要經過許多年才能撫慰過去,被拋棄的人的思想,不斷地遭受著折磨。巴爾扎克寫道:“只要一個年輕人遇到了一個並不愛他的女子……(或者是使他過分鍾情的女子),他的整個生活就被破壞了。” 三角愛情”中的關係反映出愛的強度和情感傾斜的方向,依個人特點而不同。這種關係可能有幾種類型: 一、相愛雙方的感情十分協調,彼此充分美滿,第三者完全沒有任何希望,能得到一絲回報。在這種典型的場合中,兩個人同時愛一個人,而後者已經在做出選擇明確的選擇,選擇一個拋棄另一個。第三者付出了愛,卻不被人愛,因此經歷著身心俱疲的痛苦。 在這種情況下,互愛著的雙方可能都對第三者,即多餘的“一角”同時感到:(一)同情、尊敬、善待;(二)冷漠、懊惱;(三)仇恨、敵視。哪些感情佔上風決定於三角的格局,每個人的文化修養水平和處事的方式也起重要作用。有可能是互愛的一方表現出同情,而另一方表現出冷淡、懊惱或惡意。也有相反的事情發生。對第三者態度的這種差別,尤其在這種差別伴有醋意和懊惱的時候,可能成為雙方衝突的原因。因此,“多餘的人”的悲劇,在沒有獲得什麼回報的情況下,可能會轉變成三個人的悲劇。

二、三人中最關鍵的人在情感上一分為二,其餘兩人被“平分”。一個男子同時愛兩個女子,或者,一個女子同時愛兩個男子,而且很難做出最後的抉擇。同時對兩個人產生幾乎相等的眷戀之情。其中每一個人都試圖擠掉對手,甚至不擇手段。 這種情況下,細看起來,對兩個人的愛情的深厚程度和強度通常是不等的。感情上一分為二的那個人在多數場合中對其中一個的感情較深,但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回報另一個人。這種局面往往同時變成三個人的悲劇。競爭者互相懷著敵意,陰影籠罩著他們的愛情,即使是有某些回報的愛情,也是悶悶不快的。不過也可能表現出大度,或者至少是三人交往,而不表現出想排擠對手的慾望。這樣某種平衡狀態就形成了,表面上大家都平安無事。 “三角戀愛”變成相互容忍的“三角同盟”,這是情敵之間神奇的、難以置信的和解,是感情的一種奇怪現象。醋意暫時被打消了。

三、兩個競爭者可能沒有料到他們愛的是同一個人。秘密的關係可以緩解痛苦。但是痛苦仍然是絲毫不小的,只是來的遲些而已。這時,被愛的那個人由於知情,導致分裂而最感痛苦。對秘密一絲一毫的揭示都會加深悲劇。有時,兩個競爭者中只有一個人單方知道對手的存在。但這也不能減輕懷疑和痛苦。 有時愛情成了單戀是因為鍾情一方和被愛一方的懸殊的社會地位造成的,因為這個社會中還存在著強大的社會偏見。  愛情得不到回報也可能是因為雙方的文化教養水平完全不能相容。文化的差距猶如一道難以逾越的隔膜,將雙方隔斷,這種極強的不對稱使愛情成為一場深刻的悲劇。  心理方面的不和諧也能使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感情漠然置之。當愛情是產生於道德和審美的基礎之上時,心理的不協調是難以統一的。雖然相同或十分相似,但不夠穩重的氣質互相排斥,因而很難溝通親暱的感情。

年齡相差懸殊有時也成為愛情的障礙。鍾情者如果年長過多,而又不具有其他珍貴的品質來彌補年齡的缺陷的話,他的親暱感情很難獲得年幼一方的回報。有時愛情沒有得到回報,是因為人們把它當做一件重大的隱私而掩藏起來。儘管感情十分深厚,卻沒有具體的外部表現。被愛的一方可能根本就沒有想到鍾情一方的感情是多麼熾烈。秘而不宣的愛情對人精神很有損害。由於沒有向被愛一方傾訴、交談,就可能產生異常壓抑的心情,因為愛情也像其他強烈的感情一樣,需要有回報,需要有外部的表現形式來傾洩:傾吐、同最親近的人開誠佈公、寫信等。  為了得到回報,鍾情一方應該主動表現出較多的主動性。沉默和相思並不能化解沉悶的心靈。一個男人應該在不失男子自尊的條件下,一個女子在不失去女性的矜持誘人之處的前提下,找到坦率表白感情的最佳方式。這要求他們有深厚的情感以及在修養的基礎上建立的真誠、內在的親切、溫柔和分寸感。情書在這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奧維德在《愛情的科學》一書中承認,情書是心靈的使者,有重大的意義。他說,墜入情網的人應該找到溫情脈脈的甜言蜜語來渲染自己感情的優美。正是詞句為通向被愛女子的心靈開闢了第一條秘密的捷徑。 

一個人在寫情書的時候是在學習用詩歌表現自我,學習溫存,學習從審美的角度深入自己的內心世界中。他是在使自己的愛情具有崇高的美感。寫情書是一個人使自己在精神上變得成熟起來的形式。沒有這種形式就未必能說一個人是真正的人了。獲得一個眼下對我們還很冷淡的人的愛,征服他的心,這是一種最高尚的戰鬥。進攻的火力猛烈程度足以融化冷漠的冰塊,同時又應當保持優雅的風度,給人以動人心弦的魅力,以免引起反感。正是這種深沉而頑強的愛情,儘管在初期只是折磨人的單戀,卻能夠在交往過程中創造奇蹟。這種愛情有征服人心的魔力。鍾情的人總是在尋找表達自己感情真摯和激情的辦法,尋找通向另一個人的心扉的方式。他對她始終是溫情脈脈、真心實意而且熱情難耐的。不過,更為關鍵的是,必需還要互相接近,進行精神交流,對生活有一致的看法。只有雙方在審美和物質生活方面能夠達成充分而細緻地相互適應,真正的愛情才能健康的發展。一方應當力求成為另一方所不可代替的人,應當理解並接受他的精神生活、興趣愛好和喜怒哀樂。這樣,兩人之間的鴻溝就會逐漸匯合。為了得到心愛的人,通常都要求在整個精神方面進行全面的自我完善。真正的愛情由於精神力量的光輝而變得明亮起來。垂頭喪氣的平庸是不會有追隨者的,精神上的渺小自足只能使愛情望而卻步。如果一個人比其他人更善良、更聰明、更機智、更純潔、更明澈、更有特色,那他成功的機會就要大得多。有時候只消一個機會,很好地表明了自己的高尚、勇敢、意志力和聰穎,加上富有自尊感的舉動,就能喚起好感,使冷淡的冰塊融化沸騰,為產生愛情創造前提。但也有這種情形,即單戀始終只是單戀而已。獲得回報的幻想並沒有實現。 “冷漠無情的偶像”,就像雅科布森的小說《尼爾斯·倫奈》中的女主人公一樣,毫不掩飾地對鍾情者說:“我幫不了您的忙……如果您因此而感到不幸,那也只好讓您不幸了;如果您因此而痛苦,那也只好讓您痛苦去了,反正得有人痛苦。”

愛情總是在不斷地尋求迴聲、交流和回報的。不過,真正的愛情的產生,不在於得不得到回報,愛情無論怎麼樣,仍舊都是愛情。正因為愛情遭到拒絕,不被別人理解,它有時反而迸發出更大的光芒。 愛情可能只得到部分的回報。這是個人悲劇的其他形態的反映,即較為緩和的形態,這種情況下的愛情也是不平衡的。一方的感情深厚而熾烈。另一方只是略有所動。一方毫無保留地付出愛情。另一方則只給以微弱的、有分寸的報答。  那麼,為什麼會有單戀產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男男女女的愛情得不到回報呢?我們該如何避免痛苦呢?我們是否有權適當地責備冷淡的一方?如果他的心充滿了一樁愛情,而拒絕另外一樁,他又有什麼辦法呢?在這種情況下,第三者的愛情只能就是他沉痛的個人悲劇,對這種在特定的情況下形成的悲劇情節,誰也無可奈何。 “多餘的人”應該高尚地忍受自己的不幸,或許,他也應該像維特一樣主動退出,避免在感情上更大的痛苦。也可能有另一種情況。起初的愛情聯繫日益破裂,第三者在競爭中獲得了最後的勝利。不過,在這種情況下會出現新的愛情衝突。這就是被拋棄一方的悲劇。單戀的第三者的介入,無論怎樣,都毫無疑問地引起某個人悲劇的誕生。 

除了單相思的悲劇之外,還有人因為愛情曾經是可能的,但終於沒有變成現實而痛苦不堪。這是社會現實生活中不太多見的一類現象。它首先包括男女雙方相識時慨嘆相見恨晚。相逢太遲,因而產生親暱關係已經不太可能了。雙方雖然感到彼此的個人品質對雙方來說,都有極大吸引力,但一想到“相逢何其晚”,就感到內心的痛苦。  英國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在《兩個溫柔的靈魂》裡描寫了這種情景。一對青春不再的男女在公園裡邂逅相逢。她早已成婚,他也有妻子。通過了解,他倆當即意識到,這個時刻對雙方來說都來得太晚了。他們在驚愕中分別了,懷著一種莫名的傷心和深深的惆悵想像這未能實現的愛情的幸福。這種情況也存在,即兩人原先就認識,甚至有過友誼。但他們卻沒有能產生愛情,於是只能為回天無力而扼腕嘆息。一方已經不再愛,拋棄另一方,也常常引起難忘的痛苦。這會使被拋棄的一方極為難過,使他意亂情迷地憶起共同的生活,回憶起精神和身體親近的不可複得的快樂,一遍又一遍。最為常見的是一方的愛情之火逐漸熄滅。這種情況下,對愛情專一的一方經歷著一場悲劇,而另一方卻沒有受到良心太多的責備。出現這種情況通常有多種原因。有時是愛情消逝了,有時是由於一方的過失,不過更常見的是雙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一方的愛情消逝(因為如果雙方都不再相愛,一般說來就不會出現悲劇)的原因可能是來自外部,即社會環境(家庭、朋友、社會)起了決定的作用。交往中不經意的方式,輕率的、長期令人難堪的任性和彼此互不尊重都可能會埋沒愛情,昔日情侶之間的信任失不復得。 

青年男女長久分離也是很有風險的。這時,有可能找到一個替身,即使不如遠方的意中人那樣稱心如意,而且完全不是別有用心。孤獨的心靈總是需要撫慰的。因此,愛情的穩固程度,相互的吸引力可以說同情侶之間的地理距離成反比。  許多愛情悲劇之所以發生,是因為男女雙方分屬於互相敵對的社會集團或家族中。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悲劇就是因為他們分屬於維羅納-蒙泰基和凱普萊特這兩大敵對的家族。  為了愛情的完滿實現而自殺,這在古代的愛情悲劇中,甚至是不太遙遠的昔日的愛情悲劇中,並不是稀罕的現象。它表明褻瀆一個人的愛情會有多麼嚴重的後果,也說明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並沒有什麼能妨礙他,死亡也不能。盧基安早就講述過古代因愛情而自殺的事情。文藝復興時代,由於人的感情生活的細膩和深化,自殺的事例日益增多。因愛情而自殺是人以最強烈的方式實現自己的目的,表現了社會生活的悲劇。因愛情而自殺的人也和由於其他原因而自殺的人一樣,往往是心理狀態不穩定、精神和意志受到極大的刺激。在促成他們自殺的原因中,各種誘發自殺的因素綜合地導致了自殺的發生。  因愛情而自殺,有些是出於摹仿,即所謂的心理傳染。那些毫無主見的人,心理脆弱,容易受到感情上的慫恿,在愛情受到創傷時很容易受到和他有相同處境的人的先例的影響,把那些壯烈的事實看成彷彿是蒙著一層浪漫主義光澤的偉大壯舉。單戀或者失戀有時會出現一種特殊的心理矛盾。在愛情中遭到挫折的人既仇恨自己感情的對象,同時又仍舊愛著他。愛得越深,則恨得越切膚,愛恨交加引發心理的分裂,很可能導致心理的失常。一般說來,任何時代都有的單戀或失戀的痛苦會導致相同的悲劇,儘管結局千差萬別。如果缺乏意志力和自我克制,悲劇就可能以抑鬱和自殺而告終。而在愛情上遭到慘痛挫折的人,如果能勇敢地承受落在他們頭上的痛苦,就會更加突出他們堅強和有毅力的一面,他們的心理狀態有堅不可摧的自尊感和穩定。他們逐步治愈自己的創痛,絕不會落入絕望的境地。很多經歷了愛情悲劇的人雖然比較緩慢,但也能夠渡過心情鬱悶的時期,不過在心底留下某種終生難以消除的隱痛。對愛情受到褻瀆而引起的心靈的傷痛,人們有不同的反應和克服方法,這最直接地反映了氣質的特點和個人處事的方式。所以,每一個人不僅以他獨特的方式來爭取愛情的成功,而且以他獨特的方式來處理可能發生的悲劇。  要減少愛情的悲劇,就應該對男女之間的關係問題有十分透徹的了解,培養和諧的個性,培養有豐富的文化修養、性格堅強、能頑強地經受考驗的人。  叔本華玄而又玄地把愛稱為惟一的、永恆的、宇宙的存在之力,但他也承認,如果真摯無私的愛情遭到當代的法律和偏見的拋棄、壓抑,就應該把它看作是個人為人類而作出的犧牲。那些彼此相愛、渴望結合,並終生相伴的人們,他們的激情和痛苦,雖然只是個人的感受,卻贏得人們普遍的認可,人們在這其中有著強烈的共鳴。愛情就職能而言是個人的東西,結果卻超出個人之上。如果男女雙方的親暱結合不是建立在愛情上,他們結婚生子卻並不彼此相愛,有意地把個人利害或者崇尚虛榮的偏見置於自然規律之上,那他們就是對人類、對未來的人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過錯。從這方面來說,愛情受到褻瀆而產生的悲劇和一往情深的心靈的痛楚就顯得有一種利他主義精神,顯得比從前更高尚了。但丁和彼特拉克,萊奧帕爾迪和雪萊,以及把相愛雙方的結合推崇為精神的勝利、推崇為物質獲得了靈性的愛情殉難者,他們痛苦的愛情之夢使每一代人都激動不已,具有永恆的生命力。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