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愛的哲學

第14章 第四章躁狂與昇華-4

愛的哲學 瓦西列夫 6599 2018-03-18
純潔的沉思 愛情中的唧唧我我賦予人的精神以興奮,加強意識的更新過程。這主要是由於種種感受在情緒上達到了白熱化,情感達到了熾烈化。在半是現實、半是幻想的令人陶醉的愛情世界中,極其溫柔的、體貼的氣氛,適度的激情,創造了適於情侶交往的氣候。 人的情緒是他對周圍的現實和對自己本身的感受。情緒創造人的對立(兩極)體驗:快——不快,歡樂——痛苦,讚賞——反感,恐懼——信心,等等。情緒同本能的實現,同機體的機能,同感覺有密切的關係。既可以是低級的,也可以是高級的。這同意識在特定情境中的智力活動、審美能力以及道德判斷有關。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感受的複雜的集合就可以說是情緒。根據心理感受對人心靈和情感的影響,例如,強烈程度、持續時間以及特定性,情緒可分為:心境——持續時間較長,能給意識塗上色彩的,並不太深沉的情緒狀態。顧名思義,心情的環境。這種情緒狀態使心理生活具有某種氣氛;感動——引起人強烈的震動,但時間短暫的情緒;激情一—受意志領域的支配,深刻、有震動感而又穩定的情緒;應激——為了應急而自發產生的超緊張情緒,趨利避害。

許多人把情緒和情感混同起來。這兩個概念的科學含義是有區別的。有些心理學家則把情感看成一種特殊門類的情緒,它具有“鮮明的對象性”,並且同關於具體對像或抽像對象的意念或觀念有關(抽像對象可以專門指對故鄉的依戀,對敵人的仇恨,但都不是具體的)。 為什麼情緒生活建立在相互關聯的相似而又相反的體驗上呢?為什麼滿足和不滿足,快感和非快感、愉快和不愉快構成心理的最深沉的內容呢?為什麼一個人在某種生活情境中體驗到一種情感(情緒),而另外一個人在相同的情境中卻體驗到截然相反的情感呢? 文化的發展並不導致情感的減弱、熱情的枯竭。科學的日新月異可以帶來文化急劇發展。文化的發展對人的精神影響是巨大的。文明人在情緒上越來越細膩。

沒有信息也就沒有情緒。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感知和了解越是充分,對他的愛也就越深。毫無疑問,神秘性會加強情感。但是,人的情緒是已知信息激發的。從被認識的形象的特徵中找到的關於理想的觀念會加強情感。 由於特殊的生命體驗的結果而在某一時刻產生的情緒並不會不留痕蹟的消失。這種體驗猶如財富一樣,貯存在記憶中,在類似的情境時,以某種方式再現。因此同一種情緒會因愈久而彌新。  社會生活創造了由最高級的精神狀態構成的豐富的文化形態。因而人的慾求就要復雜得多,可塑得多。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還會不斷產生新的、更高級的、與當時文化水平相適應的個體需要。 非常有趣的是,烏赫托姆斯基據此創立了人的心理在特定的情境中具有優勢中樞的學說。這個學說可以說明知覺主體為什麼會把注意力分別集中於現實中各種不同的對像上,或者同一對象的不同方面。烏赫托姆斯基認為,“優勢中樞”通過一定的心理情緒為人的意識定出焦點。情緒作為意識的一種特殊反應,它所表現的是人對周圍現象和事物給予優先考慮的態度。情緒鞏固心理的“優勢中樞”,排除或削弱偶然的和派生的影響。例如,由於親近的人在場產生的喜悅和欣慰感使你只看到他身上那些令人愉快的特徵。這種喜悅和欣慰感同時又消除並壓抑、忽視那些不快的方面。

情感起著刺激大腦、興奮神經的作用。因此可以把情感列入人的行為的所謂“動機”。確切地說,如果將思想比作“空中即將化作詞彙之雨的雲朵”,那麼情感就是“吹動這個雲朵的風”。 愛的情感就其強度和質的特性而言則因人而異。它們反映出由鮮明的聲調和最柔和的聲調構成的美麗動聽的音階。在整體的感受中,哪一種情緒佔優勢,取決於愛情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具體情境。人的氣質和教養也起很大的作用。主體的愛的情感有強烈程度不同和性質不同的許許多多組合。而伴隨著慾望的實現而產生的情緒優勢在所有場合下都是身心的快樂、享樂感。它具有許許多多的色彩,甚至具有某些變異。 早在古代人們就注意到了情緒優勢的豐富多彩和變化無窮。伊壁鳩魯說快樂是“幸福生活的開始和終結”。在伊壁鳩魯看來,要想成為一個幸福的人。就不該選擇品嚐珍饈美味和滿足肉慾所帶給的快樂,也不是拋棄這種快樂,而是要選擇節制、適度、審慎的快樂。 “如果生活得不合乎理性、不合乎道德、不合乎情理,也就不會生活得愉快……”

柏拉圖指出,既有因向生活索取知識而得到的快樂,也有從各種感覺中得到的快樂。前者是高尚的,它產生於智能發展的過程中。第歐根尼·拉爾修指出快樂有四種類型:怡然自得、幸災樂禍、享樂、行樂。只有怡然自得才能使人高尚。享樂是“不節制的傾向”、放縱的傾向,行樂是“違背德行”的。幸災樂禍更應受到譴責和懲罰。 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加把德行同快樂對立起來。認為人的靈魂的恬靜的高尚是幸福的源泉,這是他的倫理學的基礎。塞內加寫道,快樂雖然外表很有吸引力,但它是一種“誘惑”。它引誘輕信的意識,點燃情慾的火焰,引發深沉的激情,繼而引起冷淡的厭膩。 康德把這種感受劃分得更細,他把快樂分為三種:愉快、美、善。第一種和第三種同利害有關。愉快是從各種感覺中,滿足本能得到的享樂。善是從個體所珍重的某種事物中得到

的滿足。美,是人喜歡某種事物時的感受。美所帶來的快樂是一種沒有利害關係的、自由的、無拘無束的快樂。 在倫理學史和心理學史還有另外一條線索,逐漸揭示出快樂及其正面的、明朗的情緒。 古羅馬哲學家和詩人盧克萊修就曾指出,快樂刺激性慾,其中蘊含著富有魔力的生活的甜蜜,促使兩性幸福地繁殖種屬。 因而,我們說尊重、友誼、好感、讚賞、敬慕、陶醉、眷戀、自我犧牲、純潔、細膩等情感完全主宰著肉體接近感、皮膚敏感,主宰著本能的在現實中的生理實現。每一種肉體的接觸形式都有精神等價物。接觸、親吻、性交並非造成純粹“低級的”情緒,而是激發那些離開愛情,缺乏本能的激發,就不復存在的優雅的、深刻的感受。情侶總是在敬慕對方的心靈的情況下才去接觸其身體,他把性慾本能變成兩性親密交往的最深刻的、純粹人的審美和道德形式的一次劇烈放射,光芒四溢。隨後,情侶的肉體和精神,至少是一方獲得了巨大的滿足和快感。有的時候,情侶的不滿足和滿足,歡樂和痛苦就像情緒優勢的兩股洪流同時並存。

繆塞的小說《一個世紀兒的懺悔》中的主人公便體驗到這種情緒的分裂。他感到自己對一位他既愛又恨的女人“著了魔”。 “我痛下決心永遠不再同她見面,可是沒過一刻鐘的功夫,我又轉回來了……我暗暗懷著再一次佔有她的慾望……我深深地鄙視她,卻又毫無理由地愛慕她;我感到她的愛給我帶來毀滅,然而離開這個女人我又無法活下去。” 一個人對特定的對象既愛又恨,這種情緒的分裂證明愛的情感具有綜合性,就是它讓人難以捉摸。現實的各個方面,愛的對象的各種屬性,都是引起這種情緒的根源。一個婦女的外貌有時會給人一種快感,但她的某些行為卻使人反感。反之,一位婦女在一定的情境中會敬仰一個男人的某些才能,但又可能對他的怯懦頗為不滿。

相同的或性質相近的情緒是相互增進的,而不同的、在一定程度上對立的情緒則相互抵銷、相互削弱。在後面我們在對象的選擇中,就是以這個原理來分析人們對愛人的選擇的。為什麼能有長久不變的愛產生呢?正負組合,正面的情緒逐漸增長。整合情緒的數量決定感受的豐富程度。 好感和惡感在人的生活中起著重大的情緒作用。有些社會學者使用“empathy”(移情作用、同情,也有用transference的)這個術語。這個詞表示人“洞察他人心理、同情他人”的能力。這叫作“親近感”,即感受完全一致。 好感是愛的要素和前奏。它使一個人承認另一個人的價值。好感可以沖破個人的內心世界孤獨的樊籬。表示性慾強烈程度的第一個標準就是有無好感。

在愛的情感光譜上,讚賞的作用也異常突出。讚賞表示由於對美的直觀或意識而獲得的精神上的高度滿足。康德指出,讚賞乃是不斷重複的驚奇,這種驚奇並不隨著對新鮮感的失寵而消失。讚賞審美價值範疇的美與和諧。讚賞感是人類特有的,是人類文化千百年發展的結果,是人類具有自我完善的無限潛力的見證。讚賞表現人的價值體系,它引導人充滿自信、完整地認識愛的對象的品質,引導他建立高尚的審美和道德關係。讚賞充滿著柔情。缺少這種情感,兩性關係必然表現為粗暴無禮。 愛的柔情也具有不同的形式。它廣泛存在各個心理的領域,它可以表現為輕輕的撫摸,微笑,親吻,擁抱,善意、溫存的目光。柔情是愛的溫馨。包含著美感、精神陶醉感和想像力馳騁的全部審美空間的豐富性。

性愛中的柔情發展有它自己的歷史。柔情的發展同它的最直接的、人人都理解的外部表現——人的充滿真摯和美的微笑密切相關。愛的微笑像一把神奇的鑰匙,可以打開心靈的迷宮,驅散迷霧。它的光芒照亮周圍的一切,給周圍的氣氛增添了溫暖和同情、殷切的期望和奇妙的幻景。它激發傑出的詩人謳歌這種生活的魔力,促使偉大的藝術家表現它的難以捕捉的誘惑力。微笑是大自然從動物的本能達到高級生物的優美撫愛所經歷的漫長歷程見證。 羞怯感通常伴隨著高尚的親暱之誼。 羞怯就是極力掩蓋男女兩性接觸和親暱溫存,男女對自己交往的最終目的是清晰的,其實是對性的羞怯,對這種吸引力的羞羞答答的迴避和依戀。羞怯往往表現為談論愛情時的拘謹。羞怯是一種“道德和審美反射”,自我監督的表現,即使和所愛的人獨處在一起,即使在親暱的懷抱中,也避免直接提到有關肉慾、色情的一切。因此,這種文明社會所固有的情感擔負著特定的文化功能。羞怯是心靈的一種特殊反應,羞怯是人的道德觀念對性的裸露所持的批判態度。

在這方面,康德的觀點很有代表。他寫道:“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種秘密,用來抑制放縱的慾望:它順乎自然的召喚,但永遠同善、德行和諧一致,即使在它太過分的時候也仍舊如此。”但是,康德還指出,這種在兩性關係審美化的情況下產生的親暱情感還有另外一種功能。他強調說,人的羞怯“還有一個用途,那就是給大自然最合乎情理、最必不可少的目的也要蒙上一層神秘的罩紗,以免由於過分粗鄙地了解這些目的而對人的本性甦醒的終極目的造成反感或至少是冷漠,而人的本性最精微的和最強烈的傾向都是和這種甦醒聯繫著的。” 羞怯具有特定的外部表現。突然臉紅是羞怯的第一個標誌。羞怯的第二個標誌是,用手、衣服或其他東西掩蓋身體的某些部位。甚至在特別推祟裸體的古希臘羅馬時代,就一直存在著表現一定內心活動的女性羞怯反射。伯拉克西特列斯的作品“克尼德的阿佛羅狄忒”和梅弟奇的阿佛羅狄忒都是裸體雕塑。但是,它們都反映了羞怯感、拘謹感,雖則表現得很含蓄隱約。最高尚的婦女形象——米洛的愛神阿佛羅狄忒也閃爍著嬌羞的魅力。那隨便披在身上的衣服從大腿上滑落下來,袒露出女神那美麗動人的一部分裸體。一些古希臘藝術史專家分析,米洛的阿佛羅狄貳雕像那隻短缺的左手本來是在托著從腿上滑落的衣服。可見,古希臘的大師們很懂得羞怯作為女性美的屬性是多麼重要,它更能很好的表現美的形體。  留里科夫曾著重指出,羞恥是一種“防禦性的情感”,是人的一種讓“自己生活中的某些角落”避開別人的願望。留里科夫說:“野獸並不知羞恥,只是到了人類階段,大自然中才出現了羞恥。而且是在人類脫離了原始狀態以後,是在人類朦朧地意識到應當擺脫他同動物的近似之處以後。” 人們把性的神秘變成生理和心理享樂的永不枯竭的源泉之後,不能不認識到這一發現給文明帶來的威脅。人類存在的一個神奇的寶藏被打開了。人們成了使身心陶醉的強烈享樂的主宰。 但是這種過度的享樂會對人危害無窮,對它應當有所節制。不加節制的縱慾,經常的直接的性刺激會使異性處於長期亢奮狀態,將身體的精力耗盡,最終將損害人的健康。因此,羞怯的產生對社會的貢獻是不可泯滅的。 羞怯抑制肉慾因素的直接作用,給它披上一件神秘的外衣,因而為想像力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羞怯喚醒兩性關係中的精神因素,從而減弱了純粹的生理作用。 愛情的另外一味促進劑是嫉妒。愛情同表現極不相同的嫉妒心有關。嫉妒心究竟是什麼:是一劑緩慢奏效的劇毒呢,還是經過千百年驗證愛情的尺度呢? 無疑,這種情感是性愛的組成部分。它證明精神慾望的強烈程度。嫉妒更是處於愛河中的兩個人的陰影。 斯賓諾莎指出嫉妒的兩個方面:既怨恨愛的對象,又妒忌那個對占有愛的對象造成威脅的人,因而醋意十足。這一切都造成情緒的特殊分裂,給美好的愛情罩上了森森陰影,長期的折磨破壞了人的最甜蜜的感受。嫉妒是戀愛者的複雜的內心感受,是一種莫名的仇視。這種情感在不同人的身上具有十分不同的色彩。它給意識造成致病的傷害,可有如下幾種基本感受:由於遭冷遇而感到自尊心受折辱,由於缺少所愛的人而感到不滿足,對所思慕的人依依不捨,有時甚至怨恨,對造成自己痛苦的人表現出仇視。 不是所有類型的嫉妒都可以被形容成“野蠻的情感”、“動物的遺跡”、“利己主義”等等。真正的愛情並不排斥某些可以歸入性嫉妒範疇的情感。  莎士比亞在他那篇長詩《維納斯與阿都尼》中寫道:“在愛情統治的王國,以撥弄是非為能事的嫉妒自覺的充當著衛道士”。 “它是一個告密者、一個不祥的奸細,是引起糾紛、誹謗和煩惱的罪惡源頭”,“它時而是謊言的傳播者,時而又是真情的報信人……”。 洛貝·德·維加說,嫉妒“是天賜的獎賞”,“它是愛情的保證”,像“陰影”一樣,象徵著強烈情感的來臨。喜劇《霸占草料的狗》中的狄安娜吐露真情說:“愛神真狡猾……我愛是因為我嫉妒……” 博馬舍筆下的主人公——活潑快樂的費加羅,根據蘇柵娜的嫉妒,確鑿無誤地發現了她的愛情。所以他無疑有權當著那些偽君子們高呼:“嫉妒萬歲!” 某些人身上的自私的嫉妒,可以稱作醋意。憤怒和疑心、自私和仇恨發洩出來就會給愛情造成創傷,就會虐殺親暱情感的生命力。 醋意有它的社會原因和心理原因。它的根源首可以從下列幾個方面探索:小市民的教育,把戀愛對象視為個人私有財產的觀念,把男子和婦女人格進行扭曲,有些人性情孤僻,過分敏感等等。頑固的偏執狂、虐淫狂等也是重要原因。 和具有不良後果的醋意相反,嫉妒作為自然而正常的情緒通常只觸動人的心理的微妙琴弦。自然的性嫉妒在愛的情感的總綜合體中起著激勵促進作用。法國作家安德雷·莫洛亞說道“最能使人產生眷戀之情的非嫉妒莫屬。”瑞典作家斯特林堡所著《婚姻的悲喜劇》中的一位女主人說:“有一個行之有效的古老方法:激起她的嫉妒心。這是一個立竿見影的方法:如果她的愛情確實還沒有熄滅,它在這種情況下總是要表露出來的。” 美國詩人朗費羅《西班牙大學生》中的維克多里昂說:“我嫉妒世上所有的眼睛,讓它們都瞎了吧!” 嫉妒感就其細膩而文明的表現而言,是一種純潔的隱痛,對一種完全相互融合的渴望,以及由於這種願望根本無法實現而給愛情幸福帶來的絲絲哀愁。這種深藏在意識中的潛在憂慮像一種巨大的隱痛,使親密之誼的感受變得更加寶貴。 嫉妒心只要堅持高尚情操的立場,就不會導致猜疑、侮辱、暗中監視、相互仇恨,不會造成自尋煩惱。使自己和意中人處於不信任的氣氛中。它的存在意味著,由於失去交往的分分秒秒而感到傷心和惋惜,由於意識到可能失去最親愛的人而感到潛在的憂慮,渴望親密的關係永遠圓滿無缺。這種嫉妒才是愛情的一個組成部分。 愛情的快樂需要一定的刺激——愉快感的對立面。這種快樂決不會長期“晴空萬里”(連一片透明的薄雲也沒有)。如果沒有不快樂作陪襯,則快樂也會顯得平淡。感受總是一幅色彩比較鮮豔的情感鑲嵌圖畫。 “晴空萬里”的愛情幸福一般都是很快就要消失。愛情的幸福是不能離開陪襯的感受而單獨存在的。正因為如此,愛情需要薄薄的一層憂傷,需要一點點嫉妒、疑慮、戲劇性的遊戲。 換句話說,使人的心境略添煩惱的嫉妒是愛情所固有的。它表示男女雙方關係深厚,並且通過無形的途徑促使雙方相互追求,互相吸引。而表現為互不信任、暗中監視、跟踪、舉止粗暴的那種不可遏止的嫉妒行徑(或者說是醋意),就其本質而言同愛情是水火不相容的。它敗壞了戀愛雙方的關係,是對他們人格的侮辱,玷污親密無間和相互尊重的情誼。 愛情彷彿能加快時間的流逝。 情感在性愛的整個綜合體中起著巨大的促進和推動作用。愛的對象越是能夠適應愛情主體產生的要求,情緒也就越是強烈、越是富有生命力,越是持久不懈、越是包容一切。豐富多彩的愛情反過來會使人類再生產本能變得高尚起來,把這種本能同對興奮、對高尚的心理快樂的體驗結合在一起。讚賞、同情、溫情不能不激起最深刻的聯想,思維的精神美和智慧的閃光。情緒組成統一而完整的感受,使本能奇妙地融於理智,而理智奇妙地融於本能。情緒點燃親暱情誼的火焰,使愛處於烈焰之中。它使人直接體驗到快感和幸福的快活。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