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愛的哲學

第4章 第二章兩性的美學-2

愛的哲學 瓦西列夫 6305 2018-03-18
愛情審美的藝術形式 歷史表明,在原始社會中自然地產生了各種形式的舞蹈:狩獵舞、勞動舞、宗教舞、戰鬥舞等等,它反映了人的生命的節奏的美感。 研究表明,節奏是人的全部生命活動對外部有規律的感受。因此,節奏的不斷發展,在一定的環境下獲得了從審美的角度促進愛情關係的價值。 盧基安筆下的小愛神埃羅斯向宙斯提出過這樣的忠告:“如果你想討人喜愛,最好就就不要揮動盾牌……而是要盡可能地做出各種令人愉快的姿態,穿上絳紅色的長衫,金色的涼鞋,在橫笛和手鼓的伴奏下邁動優美的步伐。” 在原始人的擇偶時期,舞蹈是動物“調情”的繼續和提高,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人這種優美的、本能的“調情”,在許多原始的色情舞蹈中進行了審美上的模仿。

愛情舞蹈賦予性選擇以優雅的表演風度,具有強大的誘惑力和生命力。激動的情敵的鬥爭,在愛情舞蹈中得到很好的緩和,使之變為帶有像徵性的表演,一種遊戲,一種美感享受的深刻源泉。 舞蹈藝術是不斷發展的,它越來越精美,確實是精神文化的財富。在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中,舞蹈充滿色情的印記,原始的人群裸露著身體,而幾乎沒有什麼羞恥感,人比較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情慾。 在古印度的侍神女,即聖殿的女侍,她們跳著自己的“愛情舞蹈”,經常在廣大信徒的讚美聲中翩翩起舞。她們在受宗教支配的藝術的韻律中增添了許多優美高雅的姿態。她們的舞蹈有自己一定的美學傳統,並得到了長期的遵循。但動作的嚴格性並沒很好地保持。與其他許多東方舞蹈一樣,她們的舞蹈也同樣具有某種程度的色情性。

在愛神阿佛羅狄忒、酒神狄奧尼斯、月神阿爾忒彌斯等等的神殿裡,古希臘的女祭司的舞蹈有過極大的審美影響。這種精巧的造型藝術,在她們的指導下,比其他古代舞女更加完善了,增添了輕盈柔軟的舞姿和更大的自由想像的空間。舞女們的造型無懈可擊,動作極其嫵媚,給人以極大的美感享受。 舞蹈還作為兩性交往的審美表現形式不斷向前發展。在文化發展的現階段,舞蹈作為一種非舞台演出,可為男女雙方建立私人接觸創造條件,可以為追求和傾吐衷腸和溝通提供了獨特的機會。 集體的民間舞或現代舞,在審美方面,不斷地促進了男女動作的造型形式和節奏感。每個舞蹈者的優點,在舞姿中,可以藉助藝術手段來得到突出。保加利亞民間舞中著名的“賽舞”,通常顯示靈活性、主動性、耐力和力量。

保加利亞歡快的魯切尼察舞和其他舞蹈細膩而又復雜,這表明有許多重要的社會作用蘊涵其中。在這方面,博布切夫對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保加利亞習俗的研究很值得重視。從村鎮的大量調查表來看,有一個問題是何處初次相識和產生愛情,對於它的回答是,主要是在晚會上和舞會上。其中有這樣一個回答:“當一個小伙子看上一個漂亮的姑娘時,他就站在一旁觀看,等到這個姑娘在圓圈舞中慢慢轉到他的跟前時,他才參加進去,在她身旁跳起來。”在魯切尼察舞中,也有“賽舞”的民間傳統。一對青年男女面對面站定,開始比賽。飛快、優雅的舞蹈需要很大的體力做基礎。按照習俗,如果小伙子跳得超過了姑娘,這個姑娘就成為他的對象。這是一場對耐力和體力的有趣考驗,強烈的節奏和感情的激烈、頑皮嬉戲和高雅的捉弄的美妙結合。

現代舞還起著某種社會教化的作用,使男女雙方感到對方更加楚楚動人,使他們可以通過更富於表演性的形式暢敘衷情。 音樂對男女的共同生活也發生的審美影響也很大。音樂的神奇力量同愛情的感情境界有著內在一致的共鳴。亞里士多德曾指出,音樂“能完善人的心靈”,“教會它欣賞純潔的享受”,發展“道德品質”。音樂將愉快和美好結成一個整體,使人的心田充滿“激情”。在音樂的影響下,人才會“真正地愛或者恨”。黑格爾把這種音樂看作是意識表達浪漫主義衝動的形式之一,它從美感的高度戰勝肉體和情慾。他說,音樂賦予了物質以情感性和心靈性,一切“特別”的感情,都可以通過它自己內在的音調形式來表現,“一切細膩的喜悅、歡樂、笑謔、任性、心靈的沸騰和發狂”,最後還有“敬仰”、崇拜、愛情等。

音樂賦予愛情和追求以巨大的精緻感和美,用音響、曲調的變幻陶冶意識。 人類一開始就把音樂看作一種神奇的、天賦的力量。它既像是征服天命的一線希望,也是一種盲目的信仰,二者交織在一起。在古埃及、古希臘逐漸出現了世俗音樂。聲樂和器樂的美學和文化的進展,音樂有了自己多種多樣的形式,但都反映了人的審美髮展的過程,對愛情關係的提高和完善有重要的作用。 熱戀的男女常常是由衷地去欣賞音樂,處於音樂的自然體驗中。 海涅在《佛羅倫薩之夜》中描寫了迷人的意大利女子。 “音樂的力量使她們容光煥發,她們是這麼美……”,“一個善於觀察的人,一定會從她們艷麗的面孔上讀到許多愉快有趣的東西:如薄伽丘小說裡的故事一樣精彩,如彼特拉克十四行詩的感情一樣溫柔,如阿里奧斯托八行詩一樣的俏逗和奇特”。

音樂的深刻感情作用有時反而成了否定它的崇高審美教育作用的原因。丹麥作家克爾凱郭爾認為,欣賞音樂就像是品嚐一枚禁果,導致了人身體和精神的分裂,只是無休地追求縱慾,為人嘗試罪惡的甜頭開闢了道路。音樂的內在“魔力”,表現為個人的劣根。它刺激人的“不斷膨脹的慾望”、性慾的興奮,散佈“誘惑的挑唆”,自然而然地淪為色情。 列夫·托爾斯泰在《克萊採奏鳴曲》說在令人陶醉的音樂誘惑下,人會進入一種無法抗拒的催眠狀態,人彷彿發現了從未體驗過的新感情。托爾斯泰認為,音樂具有可怕的魔力。他害怕音樂的誘惑力,他寧願放棄音樂,即使純潔的音樂可以使靈魂超凡脫俗。托馬斯·曼的長篇小說《浮士德博士》中的音樂教師克雷契馬爾談到過“對音樂缺乏天生的感受力”。這種藝術,這個“戴著女巫的面具的女罪人懺悔著”,“用一雙溫柔淫蕩的手摟住了憨厚的帕爾西法爾的脖子”,畢竟還是“挑動起他的種種色情”。

雕塑和繪畫的積極審美作用也或多或少地培育、影響著愛情。雕塑和繪畫按照美感的原則展現人的面貌,獲得更細膩的情趣,力求按照審美要求建立雙方的關係。 據考證,美術史上最早的雕塑作品是在奧地利和法國發現的,它們都是舊石器時代的小雕像,這是一些顯示出性特徵的裸體女子形象,具有強大的媚感。原始社會的雕塑家通過它們體現了追求“性的理想”——突出表現了豐滿的乳房、肥大的臀部和腹部。 而從另一個方面講,根據歷史的資料說明,男子的雕像要少見得多。由此可見,在人類有史之初,女子作為造型藝術的對像多於男子. 在原始社會發展的後期,愛情為雕塑和繪畫發展的更高階段的審美化開闢了廣闊的空間。用石頭、青銅、木頭和色彩創造的人的藝術形象,包括性別特徵的刻畫,都變得更纖美,更符合理想,更符合心靈的要求和細緻入微的想像。

古印度廟宇的壁畫中有很多男女雕像。這些雕像的性內容同宗教的神秘氣氛是很不協調的。女裸體像通常丰乳肥臀,肚臍突出。還有一些描繪了受孕、婚姻、“享樂生活”等的半浮雕。 在塑造男女形象方面,古希臘造型藝術貢獻突出,幾乎達到了技巧的頂峰。它以渾然一體的藝術形式,表現了人的美妙絕倫。克里特島諾薩斯宮中壁畫上的女子肖像(約紀元前二千年)展現了高度的藝術技巧,具有揮灑自如的線條,精細而耐人尋味。 古典時代的造型藝術,創造了許多精美的藝術成就,出現了一大批古代青鋼和大理石雕塑家。 米隆的《擲鐵餅者》彷彿是一個用“瞬間鏡頭攝下”的田徑運動員的姿態,那整個撲向前的,健壯、靈活而均勻的身體表現了“一剎那間的動作”。

波利克萊特也塑造完美的人體,但與米隆的雕像不同,他不表現“一剎那的動作瞬間”,緊張的手、腳、胸部和麵孔的定格,而是表現了它們和諧平靜的一面。他的《執矛者》是男子人體比例法式的體現。 男女頭像和全身像愈來愈精緻而美麗。矯揉造作的“古風式微笑”(前古典時代雕塑),唇角略向上撇。隨著人們要求的發展,它逐漸被容光煥發的迷人面孔所取代。人體的呆板性逐漸消失,審美的需求佔了上風。用大理石和青銅成功地塑造了“美麗勻稱的人體—一少年或成年男子少女或青春少婦”。 在性教育和培養高尚的情操方面,女性美的形象,在古希臘羅馬的神話中,如帕拉斯·雅典娜、阿爾忒彌斯、得墨忒爾,特別是阿佛羅狄忒,都可以起很大的作用,這些直觀的形象,似乎是用翅膀把人的微妙精神送上了理想的境界。

十九世紀初在米洛島上發現了“米洛的維納斯”的大理石美神鵰像,這是一尊罕見的傑作。她是希臘女性人體的完美與和諧的最好範例。維納斯的乳房彷彿有生命感,似乎在微微顫動。面孔放射著內在的溫柔光彩,就像天仙一般俏麗的亮光。 古希臘阿佛羅狄忒雕像的非凡魅力令人心醉神迷。伯拉克西特列斯的《奈達斯的阿佛羅狄忒》,《美狄奇的維納斯》,《開倫的阿佛羅狄忒》等是比例最勻稱的美女典型。古希臘大師雕塑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美感非常有助於兩性關係的高尚化。 古希臘的阿佛羅狄忒雕像多以由大理石製成。冰冷的大理石儘管反映了人的裸體,但是石頭卻能讓人感到人的溫度,並不會引起自然主義的幻覺,不會刺激人的情慾。展現了人體的勻稱,激發了人的生命活力,它的形式不會引起直接的性刺激。大理石在雕塑家手中使赤裸裸的,產生性慾影響的肉體變成審美觀賞的對象。 古希臘的阿佛羅狄忒雕像所具有的優美形體,一直是女性自然容貌的一種藝術理想。身體的線條和輪廓猶如一曲和諧的奏鳴曲。古希臘愛情宗教劇中的女神變成了“貞潔、晶瑩的美的形象”。女性身體的理想化趨向遏制了男子的情慾。伯拉克西特列斯所雕刻的阿佛羅狄忒的身體“如此美妙絕倫,以致聖地的朝拜者不得不驅散一切罪惡的念頭”。 古希臘愛神的雕像往往描繪她沐浴或浴後的情景。使人聯想到她潔淨的身體,女性形象的魅力由此得到加強,有助於它的審美觀賞。 古希臘的雕塑藝術聰慧地克服了人對裸體的純肉體和性慾的態度。這種光彩奪人的藝術創造了性關係的最高審美化,是人的意識在觀賞裸體時完全排除肉慾的表現。 繼古希臘羅馬之後,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成為這一領域的一場新的、真正的革命。完整和諧的人又成為這一時期藝術的基本題材,成為它的表現主題。 希臘式的純淨和坦率再度成為藝術的特點,尤其是在描繪裸體上。最初是把聖像畫中被遮掩起來的手臂和脖頸畫出來。隨後,裸體的柔和、纖巧的美,在畫布和壁畫上重新大放異彩。 文藝復興時期刻劃的理想女性形象,根據宗教信仰的不同,基督教的通常稱為聖母,而多神教的稱為維納斯。 文藝復興時期的聖母像是從昔日表情痛苦迷茫、面黃如蠟的貼金聖母轉變為的容光煥發、鮮活的世俗女子形象。頸部敞露,臉上掛著不同於前代的微笑。 輝煌的佛羅倫薩畫派的代表——達·芬奇和拉斐爾的聖母像是傑作中的佼佼者。她們的面孔栩栩如生,無比秀麗,活靈活現。古希臘的雕塑家所努力表現的是綽約多姿與和諧,努力地尋找著理想的人體美。面孔有一種“寒星”般的冷漠的美,但沒有表現情感的內省。 達·芬奇和拉斐爾的聖母像(《利塔的聖母》、《岩間聖母》、《貝努阿的聖母》、《塞迪阿的聖母》、《西斯廷聖母》等)則別有情趣。這些女性形像有一種內在的吸引力,一種含蓄的迷惑力。她們的面容安詳恬靜,令人心弛神往。 文藝復興時期的維納斯都是裸體像,是對生命的自然根源、對矯健的人體的審美理想的新追求。 文藝復興早期,十五世紀時期的畫家桑德羅·波提切利,用優美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理想的維納斯的形象。在《維納斯的誕生》中,女神從金色海浪的微微蕩漾中誕生,在波濤上,有一片金色的貝殼,維納斯置身其中,赤身露體,臉上洋溢著少女的嬌羞。她體現著和諧純潔的理想。金色的長發隨著颯颯的春風飄動,披散在雙肩,一直垂到腿上。 但這幅維納斯的皮膚仍同聖母像一樣蒼白,渾身沒有力量,面孔帶著委婉淒涼的神情,眼神中透露出無所適從的迷茫。這是因為,統治著繪畫藝術的基督教禁慾主義傳統還沒有完全被克服。 威尼斯畫派的代表人物(喬爾喬內、提香、委羅內斯和丁托列託等)創作了很多精彩的油畫,從色彩上豐富了對女裸體的描繪。他們徹底拋棄了將人體掩蓋起來的衣物。在繪畫史上第一次把裸體女子畫成靜臥姿態,而不是畫成通常的直立或側身而立。但是,這種姿勢也並不引起人的情慾,它營造了抒情的氣氛,給人以純審美的享受。 喬爾喬內的安睡的維納斯表現了一個成年女子完美的裸體。絲絲黯然神傷、悱惻動人的表情流淌在她臉上。提香的維納斯將雋永俊秀的特點發揮到極至,白皙的皮膚籠罩在一片金光之中,既給人飄飄欲仙的感覺,又使人覺得她是一個可觸可及的世間女子,妙不可言。她神采非凡,光彩熠熠,楚楚動人,目光溫和而內省。她的裸體是嬌柔和美的化身。 文藝復興時期的聖母和維納斯集中了當時理想的女子形象所有優點,她們豐富了人的審美視覺,體現了人的肉體美。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對禁慾主義的戰爭,必然強調以人為中心的人道主義人的作用,有力地回擊了基督教教堂聖像畫的常規,恢復了人體的名譽,揭示了人體的魅力,人體的內在生命力和美。從宗教畫轉變為世俗畫。因而,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最高表現是在繪畫方面。這是歷史必然的體現。古希臘藝術就是利用這種藝術手段,這種藝術形式具有某種特點,它能夠最完滿地表現理想的人體美的形狀和比例。 柔和與豐富的色彩最能反映人的感情和內心活動的多樣性。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使人的裸體充滿了活力,從而成為提高人的愛情關係的文化修養的有力因素。 海涅在《佛羅倫薩之夜》中寫道,意大利悠久的藝術傳統,使女人的美具有特殊的魅力。 “對歷史學家來說,她們的美貌最有力地證明,美術對意大利人民的外貌和體態的深刻影響。”海涅還曾談到,“裝飾著寺院的那些嫵媚誘人的聖母形象深深地印在未婚夫的心坎上,而未婚妻也彷彿是具有了一顆赤熱的心,她把它奉獻給了一個不同凡響的聖徒”。 繼文藝復興時代所完成的美學革命之後,古典主義時期(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前半期)、啟蒙運動時期和浪漫主義時期(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以及現實主義時期(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新的藝術創造層出不窮。 敢於創新的文藝復興時代的繼承者魯本斯,敢於向前邁出了卓越的一步,他塑造了肉感十足的、健美的,散發著無窮生命活力的女性形象。 而倫勃朗的“心理”油畫更充分地揭示了人的情感上的內省。他的人物形像被置於柔和而黑暗的背景上,彷彿放射出金色的光芒,這些形象容光照人,洋溢著心靈的溫馨。 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戈雅的創作具有奔放的幻想、大膽的構圖和鮮豔的顏色。他畫的形像都以鮮豔絢麗的色調和表現熾烈感情而著稱。 十九世紀上半葉,安格爾堪稱描繪女裸體的出色的油畫大師。在他的作品、和《宮女》等畫中,女性的生理和精神美,通過形體簡潔和線條纖美而融合在一起。 馬奈、德加、西斯萊和雷諾阿等畫家的創作構成了繪畫藝術發展上的一個新階段。他們勇敢地摒棄、徹底地改革了學院派繪畫的古板守舊、拘泥細節和毫無生氣的畫風。他們畫的人體色彩豐富、新鮮美觀,就像沐浴在陽光的燦爛中,揭示了人體美的純潔無瑕。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中,在綠樹成蔭下,裸體女子熠熠發光,馬奈的《奧林匹亞》、德加舞女的體態婀娜、雷諾阿的女裸體光彩奪目,像春光一般明媚新鮮的顏色,還有暖暖的色調豐富了新的時代的審美觀賞。 雕塑家羅丹剛勁的技巧(《亞當》、《夏娃》、《達那伊得斯》和等)展示了人的裸體的生機勃勃的美。 馬蒂斯、畢加索以及其他當代畫家塑造的優美的女性形象令人折服,他們線條清晰、構圖簡約凝練,富有含蓄的神韻。造型藝術,由於一大批層出不窮的優秀現代畫家和雕塑家而不斷地豐富著自己的形式:感情表現力的極大增加、洗練深刻的手法和回味無窮的“潛台詞”,都為想像力和高尚的聯想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舞蹈、音樂和繪畫共同創造著愛情所應有的豐滿的精神世界,即感情和理智的感受統一協調。托馬斯·曼的小說《浮士德博士》中的音樂教師克雷契馬爾說,音樂“喚起眾多的感情,把各種滋味的享受統一、匯合,直到成為極樂的陶醉”。繪畫的絢麗斑斕的色彩本身也具有節奏感,人的精神可以感召這種美妙的旋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