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好孩子的成長99%靠媽媽

第7章 第五章父母需要知道的幾點

現在,韓國越來越多的媽媽開始學起了英語,儘管對她們來說這已經有點晚了。媽媽們希望能夠在孩子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輔導孩子。她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以便迎接全球化浪潮的到來。 ☆英語教育 媽媽不必成為“英語博士” 現在,韓國越來越多的媽媽開始學起了英語,儘管對她們來說這已經有點晚了。媽媽們希望能夠在孩子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輔導孩子。她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以便迎接全球化浪潮的到來。現在學習英語已經成為韓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但是我認為,媽媽沒有必要為了培養孩子學習英語,自己也成為英語專家。 在美國,很多韓國移民子女因為不會英語,在學校裡被同學孤立。這樣對孩子的發展極其不利,為此,在美國我開始用英語和韓國語進行“雙語教育”。

起初,我是為了幫助那些英語不夠熟練的孩子盡快適應美國的教育環境,後來在許多人的幫助下,發揮集體的智慧,創建了雙語教育。雙語教育是我事業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我不斷向美國政府遞交請願書,向他們訴說了第二代移民的苦衷,最終美國政府第一次破例將移民子女的語言教育問題納入了預算。我的語言教育工作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我所教的學生們的父母,有很多是中年才移民到美國的,所以大部分不會英語。不過這有沒關係,父母不會英語對孩子的英語學習沒有太大的影響。在我所教過的學生當中,有的還非常幼小,甚至還不會自己上廁所,經常尿褲子,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英語學習後,這些孩子所取得的成績卻十分令人吃驚。 更神奇的是,孩子們經過系統化的教育後,學起英語之外的語言,也駕輕就熟。通過英語的學習,他們領悟了學習外語的方法。

無論是學習哪個國家的語言,孩子要熟練掌握外語必須遵守幾點原則。在掌握了這幾點原則後,別說英語,就是學習第三國、第四國外語也不在話下了。 找一個學習的幫手 現在的韓國,幼兒英語培訓學校、各種英語童話書、英語磁帶隨處可見,鋪天蓋地。從教學質量上來說,無論哪一所英語培訓學校、哪一本英語教科書都存在一定的可取之處。 孩子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重要的不是教材內容,關鍵是這些書是否能被孩子所吸收,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能理解到什麼程度,能不能將所學到的東西付諸於實踐。 在學習英語時,家長應該為孩子找一個學習的幫手,也就是找一個能夠檢驗孩子學習效果的人。人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學完新的內容後,總是忽視了複習和應用。如果缺少了這個環節,即使孩子在課堂上學得再熟練,也無法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來,那麼孩子學到的只是啞巴英語。

學習幫手不僅僅是輔導孩子學英語,更重要的是起到檢驗孩子學習效果的作用。大部分知識的學習尤其是英語學習,是在不斷犯錯、改正錯誤、再犯錯、再改正的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經過對所犯錯誤的正確認識,可以對知識點有更深刻的理解。人們對所犯的錯誤,通常印象最深刻,這樣有利於對知識點的記憶,甚至比一次性記住的效果更好。 誰來做這個幫手呢?幫手沒有必要是英語方面的專家。初期的英語學習中,幫手的主要任務是檢驗學習成果,所以不必有多麼高的英語水平。但重要的是,這個幫手要能幫助孩子克服學習外語時的膽怯心理,增強孩子學習的信心。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孩子害怕犯錯誤,那麼一旦犯了錯誤則會極大地打擊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因此,學習幫手一定要在學習的過程中維護孩子的自尊心,打消他們害怕失敗的心理,讓孩子把英語學習看作一種樂趣。

學習的幫手可以是近鄰、親戚,也可以由媽媽直接來擔任。只要稍微留心一下,您就可以在身邊找到很多好的學習幫手。但是,如果媽媽認為只有英語專家才能幫助孩子學習英語的話,那麼恐怕就很難給孩子找到學習幫手了。 培訓學校和家庭教師是孩子學習英語的第二種選擇,但前提是要保證培訓學校或者家庭教師能夠促進孩子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對孩子能夠起到真正的輔導和督促作用。 不要死記“a、b、c、d……” 在進行雙語教育的時候,課堂上有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讓學生們反复地聽英語磁帶。這些磁帶裡錄有不同水平和不同內容的英語句子。我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反复聽這些磁帶,有時還要求他們回家去聽。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們通過反复地聽,熟悉英語句子的結構和單詞的發音,對英語首先有一個感性上的認識,培養孩子們的語感。

這就和嬰兒學說話一樣,嬰兒在學說話的時候,最先就是從“聽”開始的。不管孩子們自己願不願意,每天都會聽到大量的對話,孩子們聽慣了這些對話,對人們所使用單詞的發音、句子的結構和語言環境就產生了感性上的認識。不知不覺地,孩子們漸漸明白了人們對話的內容,然後就嘗試著去說,通過這一過程最終學習了說話。因此,學英語要先從“聽”打開突破口。 現在,韓國的一些媽媽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剛一出生就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在孩子連母語——韓國語還沒有完全掌握的時候,就不厭其煩地在孩子們面前“a、b、c、d……”地教他們學英語。這樣對孩子英語入門沒有任何意義,對他們來說這些字母不過是一些圖畫和記號罷了。 在還沒有熟悉英語的語言環境時,就開始死記硬背單詞,也沒有什麼作用。通過不斷地聽英語句子,在熟悉了句子的結構和發音之後,再挑出句子中的單詞,將拼寫、發音和意思一起記憶也為時不晚。之後再通過單詞的替換,記憶更多的單詞,這樣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舉個簡單的例子,“Whereisaschool?”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句子。在孩子反复聽這個句子並熟悉了句子的結構和發音之後,再讓孩子去學習這句話對應的每一個單詞的發音和拼寫。記住這些單詞後,還可以用其他單詞去替換“school”,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掌握更多的單詞。通過這樣的學習,孩子對英語的句子就會有一個系統的認識,很容易掌握。 而且通過這一過程,孩子還能更好地掌握英語的韓文意義。有時候看到周圍的人在教孩子英語時,將韓文的意思也告訴孩子。這樣一來,孩子在學英語的時候,就像是鸚鵡學舌,只能當時模仿一下發音,而英語的韓文意思也會很快就忘記了。其中的原因就是孩子依賴韓文意義學英語,對英語的理解能力不夠。

必須背誦需要熟記的內容 對於學習英語是否需要背誦這個問題,目前存在很多爭議。 有些媽媽會問這樣的問題:“對還不熟練的英語,孩子們需要去強記嗎?幼兒英語教育一定要背誦嗎?” 實際上,根據我英語的教學經驗,特別是對幼兒學習英語,背誦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於是,又有許多媽媽問我:“讓孩子去背誦那麼多東西,不會產生副作用嗎?這會不會埋沒了孩子的創造力?使孩子對英語學習產生抵觸情緒?” 其實,這些媽媽並不了解自己的孩子,要知道,處於成長期的孩子,記憶力已經發育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只要感興趣,孩子們學習知識的能力非常強,記憶知識輕而易舉。 在孩子聽一個句子的時候,如果對句子內容感興趣,孩子會很快記住整個句子的讀法和內容。

從未在外國生活過的孩子,如果對英語學習感興趣,通過適當的輔導和反复的聽說練習,孩子可能有一天會忽然用地道的語調說出整句整句的英語來。因為孩子會將感興趣的東西100%地儲藏在大腦裡。 孩子的記憶有無限的潛力。認為過度地記憶會使孩子喪失創造力、產生抵觸情緒的認識是錯誤的。孩子抵觸學習不是因為過度地要求他去記憶知識,而是因為此前的錯誤學習方法使他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如果孩子懷著濃厚的興趣去記憶,那就絕對不會妨礙他創造力的培養,適當的記憶,反而能夠提高孩子的創造力。 小時候,父親曾經教我一首英文詩。當時,父親先一句一句地讀給我聽,然後給我簡單地解釋每一句的意思。 我對詩的內容非常感興趣,很快就將它記到了腦子裡。即使現在,幾十年過去了,我依然能將那首詩完整地背誦出來。那之後,父親又用相似的方法教我背了許多首英文詩。在背誦的過程中,我的英語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們的注意力不如成人,不能保證孩子一天都能集中註意力去記憶知識。教孩子再多的東西,即使他有很強的記憶力,如果注意力不能集中的話,也吸收不了。 所以我建議家長們,幼兒學習英語的時候,一天只要學習一個句子,經過反复地記憶,最後能夠正確地背誦下來就可以了,萬萬不可求多求快。 中國古代先哲孔子曾經說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因此,家長應該幫助孩子隨時復習學過的知識。通過反复地背誦、複習,孩子的英語每天都會有喜人的進步。 學單詞以動詞為主 越小的孩子,越熱衷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如果孩子把一本童話書看了又看,那就說明孩子對這本書的內容非常感興趣。 掌握了孩子的這個特點後,可以利用這一點,使孩子更快更容易記住英語單詞。

小孩子都不喜歡安靜地待著,一天之中幾乎沒有一刻閒著的時候。在教孩子英語單詞的時候,先教孩子動詞比教名詞的效果更好一些。吃、喝、玩、睡、說……這些動詞更能引起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如果教孩子日常生活中經常做的動作,效果會更好。因為,這樣隨時隨地都可以邊做示範邊教給孩子,孩子在做動作的時候也學會了英語。 在吃飯的時候,邊做吃飯的動作邊告訴孩子“eat”是吃飯的意思。每次吃飯的時候都重複這個詞,不知不覺地,即使媽媽不說,孩子也會一邊說“eat”一邊興高采烈地吃飯了。這比只教乾巴巴的名詞更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在熟悉了動作之後,可以將詞彙的範圍擴大到形容詞。如“angry”、“pretty”、“beautiful”等可以引起孩子興趣的單詞。隨後,再教孩子副詞、名詞。 有些心急的媽媽總是盲目地先教孩子名詞,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一些名詞只有一個抽象的概念,學習達不到寓教於樂的效果,孩子有可能會厭倦這樣的學習。 巧妙利用錄音機正確掌握英語發音 孩子學習英語的時候,媽媽要避免一個錯誤,那就是輕率地教孩子不純正的發音。在教發音時媽媽不要急於求成,一定要讓孩子掌握標準的發音後,再學習其他內容。 我建議媽媽們利用錄音機來教孩子的英語發音。通過聽標準的英語錄音,孩子可以正確掌握成年人所聽不出來的細節部分。如果孩子們從小就注意語音的學習,那麼像“L”和“R”這樣困擾韓國人發音的問題也就不存在了。正確的發音對孩子學一口地道的英語非常重要。 如果孩子接觸的不是純正的發音,就學不會純正的英語。長大後,再想改過來就十分困難了。 有的媽媽想直接由自己來教孩子英語,這就要求媽媽們一定要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勸這些媽媽們還是利用錄音機來完成這項工作吧。 在孩子6歲後再學習語法 韓國式的英語教育中有個很大的弊病就是偏重語法。實際上,在熟悉句子後,隨著詞彙量的增加,不用教語法自然也就會了。 在美國進行雙語教育的時候,我也為語法教育問題花費了不少心思。語法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掌握將每個詞連成句子的道理。就像是解數學題一樣,掌握了解題的思路,就可以輕鬆地做題了。 但是,對小孩子來說是很難明白語言中抽象的道理。我認為,在教語言的時候,無論是聽力還是口語,開始得越早越好。但只有一項例外,那就是語法學習。現在,小學已經開始普遍設立英語課,我認為孩子學習英語語法最早要在6歲之後開始才比較合適。 我在這裡所指的語法學習不是說如“否定詞”怎麼用、“過去式”是什麼樣的填鴨式教育。而是指在對話中,通過對句子的反复練習,讓孩子自己領會每一個單詞應通過怎樣的語法使用。 “I'mhungry.Areyouhungry?” “No,I'mnothungry.” “Yes,I'mhungry.” 在這段對話中出現了三個“I'm”。通過反复地練習,在熟悉句子內容的過程中,即使不用詳細解釋,孩子們也能自己領會第一人稱“I”要和表示第一人稱動作的“am”一起使用。 學習語法的時候,孩子的年齡要能跟得上這種形式的學習。同時,在授課的時候,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不要採用填鴨式的教育方法,而要通過循序漸進、反复地練習,讓孩子自己去領悟。 ☆適應社會 讓孩子自己去經歷和領悟 孩子在步入社會後,如果不能很好地適應這個社會,仍將一事無成。即使孩子擁有發達的頭腦、超眾的能力,但若與社會格格不入,在別人面前缺乏自信,處理不好人際關係,還是沒有用武之地、無法發揮自己的才能。 最近,在漢城地區,有近40%的孩子沉溺於網絡。這意味著我們的孩子們缺乏適應社會的能力。這些孩子在學校被孤立,處理不好人際關係,為了逃避現實,便將所有希望都寄託到了虛擬世界當中。現在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在一些綜合性醫院裡,已經專門設立了人際關係門診。 有人認為適應社會就是要性格溫順、心情保持愉快,其實不然。真正適應社會的能力是要使他人能與自己產生共鳴,可以同他人建立密切的關係。 孩子的這種能力不是哪一天就突然具備了的,而是需要一個長期的培養過程。孩子幼年時,如果媽媽不去有針對性地培養他適應社會的能力,那麼當孩子真正步入社會後,就會因為不適應這個社會而遭到無情地淘汰。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媽媽應當遵循以下幾種原則: 確保孩子和媽媽的感情 孩子在家庭中存在問題,在社會上也會出現問題。 孩子最先是通過媽媽來了解這個世界的,年幼的時候,媽媽是孩子的全部。如果感受不到媽媽的母愛,孩子對這個世界也會產生不滿。 在媽媽那裡有了挫折感,孩子會對整個世界持否定態度,陷入憂鬱之中。他會認為這是一個令自己很痛苦的世界。這樣的孩子在成人後,與別人的接觸中總會存有戒備之心,無法同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小時候和媽媽關係密切,形成默契的孩子,也會同他人相處得十分融洽,做起事來會信心百倍。媽媽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媽媽同孩子的良好關係,是孩子邁好人生的第一步,適應社會的基礎。為了使孩子在步入社會後能夠同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媽媽必須首先保證自己和孩子建立融洽的關係。 如何判斷孩子同母親的關係呢?這就要求母親在生活中,對孩子的細微變化都很敏感。 偶然中我發現了愛麗絲寫的一首詩,這首詩描寫了枯葉從樹枝上落下,在地上隨風翻滾的情景。在讀詩的那一瞬間,我的心感覺到一絲酸楚。 現在,我和孩子們已經成為一家人了,但是愛麗絲仍然沒有完全信任我,這使我心裡非常不安,怎樣才能使孩子向媽媽敞開心扉呢? 讀懂了孩子的心思後,晚上我對愛麗絲說:“愛麗絲,今天晚上和媽媽一起睡好嗎?” 彼得和南希聽到這句話後,也大聲嚷嚷著要和媽媽一起睡,我故意大聲對他們說:“不行,今天就我和愛麗絲兩個人一起睡。”愛麗絲驕傲地拉著我的手,和我一起去睡覺了。 孩子不像成人,他們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他們經常把這種感情帶到自己的行動中去。坐在街上哭、無理取鬧、突然不說話、行為反常,這些都是信號。作為媽媽要能從這些信息中,看出孩子的內心世界。如果媽媽不能及時掌握這些信息,孩子和媽媽的關係就有可能會出現問題。 孩子同媽媽的關係,對孩子今後步入社會是否有信心、能否健康生活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 孩子的堅強超乎媽媽的想像 每天早晨,我總是在上班的時候順便開車送三個孩子去幼兒園和學校。自從南希上幼兒園後,送他們的時候,三個孩子總是一起並排坐在後座。送三個孩子上學已經成為我生活中的一種樂趣,三個孩子也很喜歡坐在車上嬉笑打鬧。 但是沒過多久,有一天,南希在幼兒園門前下車後突然說討厭去幼兒園。 當時南希所去的幼兒園是一所小學的附屬幼兒園。因為家裡沒人照顧南希,而我上班可以順便送孩子,於是就讓南希提前一年上了幼兒園。 面對無理取鬧的南希,我也無可奈何,不管怎麼勸說她也不聽,最後她抓著我的裙擺開始大哭起來,看著大哭的南希我感到很為難。 “是不是帶著南希去上班呢?幼兒園裡出了什麼事了嗎?” 我的腦子裡產生了很多念頭,但最後我還是堅決地對南希說:“南希,其他小朋友不是都高高興興地去幼兒園了嗎?南希再怎麼哭,媽媽也得上班去。你為什麼討厭去幼兒園呢?告訴媽媽好嗎?” 南希聽了我的話後,依然不停地哭,我想她只是不想去幼兒園罷了。我又看了看南希,嘆了口氣對她說:“媽媽要走了”,然後把她交給了幼兒園的老師,轉身上班去了。 到達學校後,我接到了南希幼兒園老師的電話,她說南希現在還在哭。我問老師南希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事?電話一端傳來了笑聲,老師說,孩子剛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肯定會不太適應,這是每個孩子都需要經歷的一個過程,不用擔心。 在那之後,又經歷了幾次這樣的過程。每次心軟的時候我都想把南希帶走,但是,每次我又強忍了下來。我想,如果破例一次,再想開始就困難了。 南希不久就不再哭了,也不會無理取鬧了,她很快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她明白了無論自己怎麼鬧媽媽還是會將她送到幼兒園的,於是她開始自己去尋找其他能夠帶來歡樂的方法。從此以後,南希不僅可以從媽媽這裡,還可以從別人那裡得到歡樂,她也開始享受這種歡樂。 南希比我想像的要堅強得多,她不再是愛撒嬌的小孩子了,在小朋友裡,她成了一個孩子王,和小朋友們相處得十分融洽。這使我明白了,以前只不過是我自己一廂情願地認為她最小,應該得到格外的照顧。 媽媽總是認為孩子應該得到更多的照顧,總覺得孩子柔弱嬌嫩,應該待在媽媽身邊。只要孩子一哭就以為發生了什麼事,擔心孩子受到什麼委屈。 其實,孩子比媽媽想像的要堅強得多,對事情的反應能力也很快。孩子又哭又喊,不願離開媽媽的懷抱時,媽媽可以試著掙脫他們的小手。當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他們會很快融入到新的環境中去。 練習同別人單獨打交道 現在我和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們相聚,聊起往事的時候,總有一些話題要被反復重提。尤其是孩子們小時候旅行的事情,總要被反复地說上好幾遍。 由於丈夫工作的原因,我們不止在美國本土,而且在日本和夏威夷等地也生活過。那時,一到週末我們就出去旅行,孩子們在旅行的開始總是要接受一番考驗。 “彼得,現在你去訂房間。” 孩子中無論是誰,只要一到賓館,就要有一個人把行李交給媽媽,然後直接去前台訂房間。我要求孩子們直接同那些穿著整齊的服務員去交涉。對孩子來說,直接同素未謀面的大人單獨交涉,是一件需要膽量的事情。 第一次,彼得不停地回頭望著站在大廳的我,臉上露出不安的表情。但是我一動也不動,只是用鼓勵的眼神望著他。 “CanIhelpyou?” 看孩子總是望著我,已經猜出來意的賓館服務員親切地詢問彼得。面對笑臉相迎的服務員,彼得結結巴巴地對起話來,對話結束後,服務員將彼得領去看房間。幾分鐘後,還紅著臉的彼得向我跑了過來。 “媽媽,我訂完房間了。從窗戶能看到外面的大樹。” 我總要求孩子們直接面對面地同陌生的大人交談,漸漸地,他們克服了畏懼心理。他們可以大方地同別人交談,有時候甚至還開些玩笑。現在經營公司的彼得,一想起這些往事總是說:“我現在做生意時使用的談判技巧,都是從那時候學來的。可以說,從那時候起我就開始進行商務談判了。” 彼得的話不是在開玩笑,經過這樣的練習後,彼得在同陌生人談話時不再緊張不安了。而且他總是主動同別人交談,他的朋友也越來越多。孩子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接觸社會的。 同陌生人接觸並不是什麼特別困難的事情,對孩子們來說,通過這些細小經驗的積累,可以更加有勇氣面對外面的世界。另一方面,通過同外面世界的接觸,在同陌生人的交談中獲得交往的經驗,可以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 在同社會的接觸中,可以逐漸培養孩子們適應社會的能力。孩子離開自己身邊後,媽媽可能還會擔心孩子,但是,孩子應該邁出面向社會的第一步。只有經過這樣的歷練後,孩子才能在社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立足點。 ☆交流--全身心地去感覺 “媽媽您不知道”、“媽媽別管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媽媽聽到這種話時,心裡一定有些酸楚。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媽媽和孩子之間開始有了一層隔膜。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媽媽和孩子之間就會產生一種陌生感,而孩子到了青春期時,這種感覺就更加強烈了。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媽媽對於這種陌生感越來越不知所措。於是,總是嘗試著通過談話來消除這層隔膜。 “今天學校有什麼事情發生嗎?”、“和朋友們相處得好嗎?”但是,這樣的努力往往是徒勞的。 媽媽平時不注意聽取孩子的意見,經常對孩子嘮叨:“你是我生的,我還不了解你?”久而久之,孩子也不願意和媽媽交流了。發生這種情況,大部分的原因在於媽媽。 “我一直在努力和孩子交流,為什麼說錯誤在我呢?” 讓我們來聽聽在孩子學習時媽媽同他們的對話吧。 “作業做完了嗎?”、“今天的學習任務完成了嗎?”、“在培訓班學的內容複習了嗎?”這種關於學習的內容佔了談話的80%~90%。 如果從媽媽的立場來看,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媽媽認為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學習,所以媽媽張口閉口都是在和孩子談學習。但是孩子卻不認為這是交談,對孩子來說,這只是媽媽在命令自己去學習。 這樣周而復始,孩子就不願再同媽媽進行交流了。如果同媽媽的談話都是令人厭煩的“學習”,孩子寧可自己一個人深浸在空想之中。 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媽媽仍在試圖同孩子進行溝通。但是,“同媽媽無話可說”的想法已經深深地植根在孩子的腦海裡。在這種意識的支配下,孩子會拒絕同媽媽對話,甚至迴避同媽媽的接觸。 怎樣才能做到和孩子有效地溝通呢?媽媽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養成同孩子進行溝通的習慣。為了同孩子進行友好的溝通,媽媽在認識上必須做一些改進。 媽媽不是老師 在韓國,媽媽總是想成為孩子的老師,於是她們會為孩子檢查功課、制定學習計劃、監督複習在學校和培訓班的功課……而這些都應該是學校老師的職責。 為了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媽媽第一個認識上的轉變應該是意識到“自己不是老師”。 媽媽要履行的職責和老師的職責是不同的。老師的職責是授課,老師在學校裡將知識傳授給孩子們,而孩子要無條件地聽老師講課。如果媽媽在家裡也像老師一樣滔滔不絕地講話,孩子就會產生厭煩的情緒,在家裡,孩子更希望有人聽聽自己的想法。 我是一名教授,但在家裡我不會教孩子們在課堂上應該學的知識,我通常是通過一些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孩子們去學習。在家裡,我的身份不是一名教授,而是一個家庭主婦,一個媽媽。孩子們也不是我的學生而是我的孩子。我在家裡努力忘掉自己的教授身份,使自己更像一個媽媽。我的責任就是聽孩子們說話,將家庭營造成一個可以讓孩子們自由表達自己想法的地方。 媽媽總覺得孩子在迴避同自己的談話,但我認為孩子其實很願意找人交流。但遺憾的是,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培訓班,甚至在家裡,孩子只能充當一名傾聽者,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同別人交談。所以媽媽不能像老師一樣,總是不停地說給孩子們聽,而是要經常聽一下孩子的想法,成為孩子可以交流的對象。 由孩子提出談話的主題 韓國的媽媽們在同孩子交談時,總是佔據主導地位,這成為同孩子交流的一塊絆腳石。 一般情況下孩子組織語言的能力要比媽媽差很多,無論孩子多麼善於表達,也說不過媽媽。媽媽不要總想通過對話來說服孩子,這樣孩子會認自己是在被迫聽媽媽講話,沒有交流的誠意。 交流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將自己的意思傳達給對方。在將自己的意思傳達給對方的同時,首先要聽取對方的想法,同孩子的交談也是如此。 孩子在將注意力集中到一個地方時,就很難再對別的東西感興趣。舉個例子,孩子想看漫畫,但是媽媽卻讓孩子去學習,孩子能聽媽媽的話嗎?這種情況下,對媽媽的話孩子只會“左耳進右耳出”。 如果媽媽願意坐下來傾聽,孩子才會說出自己的心裡話。在說完自己的想法後,孩子才會有興趣聽媽媽講話。他認為自己已經表達完了自己的意見,應該聽聽媽媽的想法了。在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後,媽媽同孩子的溝通就容易多了。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相信交流的話題不是以媽媽而是以自己為主的。 不要替孩子解決問題 我的孩子直到現在,無論遇到什麼問題,總是第一個尋求我的意見。但是,我從來不會給孩子答案,而是通過同孩子的交流,讓他們自己去尋求正確答案。 我們家在吃完晚飯後,有1個小時的對話時間。說是對話,其實就是隨便地聊天。聊天的主題多種多樣,聊同班的朋友、所看的書、聽的音樂……總之,和自己有關或者關心的事情都可以成為聊天的話題。 在這段時間內,我通常什麼也不說,只是饒有興趣地聽孩子們表達自己的觀點。有時,他們的意見也不統一,這時候他們就要徵求我的意見。通常我不會說出自己的意見,只會給出一些提示,最後的結論還是要由孩子們自己得出。 習慣了這樣交流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從來沒有把問題藏在心中。他們感到無論是什麼問題通過交流都可以解決。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基本上沒有出過什麼大的問題。在事情惡化之前,他們已經通過同家人的交流找到了解決的方法。 有趣的是,在習慣了通過交流解決問題後,孩子們有些不便說的問題,也可以大方地說給別人聽了。愛麗絲就連找異性朋友的事情都來找我商量。 無論是在韓國還是在美國,和異性交往都是很敏感的話題。但是,愛麗絲卻主動尋求我的意見,這是因為她沒有經驗,所以她覺得有必要聽取一下我的意見。我對愛麗絲說出了我的想法,當然,最後還是由她自己來做決定。 ☆兄弟姐妹之間的愛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身邊的人是你堅強的依靠。爸爸、媽媽,還有兄弟姐妹們。其中,兄弟姐妹們是你生活在這個世上最長久的依靠。幾乎在相同的時間來到這個世界,從小就一起生活,在遇到困難時,兄弟姐妹總會義無返顧地支持你、幫助你。 我很慶幸,我的孩子們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在母親的眼裡,孩子永遠都是孩子,我總是為孩子們牽腸掛肚。但是,三個孩子之間的和睦相處、互相幫助多少消除了我的擔心。 兄弟姐妹間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互相給予媽媽所不能給予的東西。父母可以為孩子做任何事,但是,即使父母再怎樣無私地付出,有些東西也是無法給予孩子的,這些東西只有同一代人才能互相給予。 父母和孩子之間不可避免地會有代溝。無論父母多麼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這個年代的苦悶和煩惱有些是父母永遠也理解不了的。而處於同一時代的兄弟姐妹則不同,父母做不到的兄弟姐妹可以做到。 維持競爭關係 有這樣一個故事:父親教兩個孩子釣魚,兩個孩子中,弟弟的釣魚技術比哥哥好。長大後,兩兄弟各奔前程。哥哥成為一名成功的學者,弟弟成為一名記者。有一天,弟弟對哥哥說:“我經常羨慕哥哥,爸爸總是表揚你。” 聽了弟弟的話後,哥哥說道:“不是這樣的,其實爸爸更喜歡你。你釣魚的技術更好。” 我經常想起這個故事,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父親通過釣魚,來維持兩個兄弟的競爭關係。這個故事給了我很多啟發。 哥哥從釣魚技術好的弟弟那裡產生了危機感,為了戰勝這個危機,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學習之中。而弟弟因為父親更加讚賞哥哥,從而激發了自己的好勝心,加倍努力拼搏。 事實上,兄弟間既是同伴又是競爭者。兄弟間在形成兄弟關係的同時,也開始了競爭。他們競爭最重要的砝碼就是父母的愛,這樣的競爭是從雙方的比較開始的。 “媽媽喜歡弟弟那樣做”、“哥哥那樣做會受到爸爸的批評”,雙方開始從行動上做比較,然後選擇是去模仿還是改掉。 兄弟間這種自然的競爭,可以激發上進心、更好地發揮各自的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因為是自己選擇的競爭,更能激發自己的潛能。就像兩個水平相似的長跑運動員一起跑步,可以創造更好的紀錄一樣。 這時候,父母的作用十分關鍵。父母從中要進行適當的調節,因為孩子們一味的競爭可能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因此有必要把競爭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 彼得曾經在全國性的大會上獲得過優秀發明獎。獲獎後,彼得非常高興,因為長期以來,他一直生活在姐姐愛麗絲的陰影下。 彼得故意在姐姐和妹妹面前把獎狀遞給我。在大家傳看獎狀時,我注意到,愛麗絲只瞥了一眼,就遞給了我,臉上冷冰冰的。 我只淡淡地表揚了彼得一句,然後對愛麗絲說:“我們的愛麗絲上次不是也得了獎嗎?當時媽媽沒有表揚你,真抱歉!” 愛麗絲馬上釋然了。晚上吃完飯後,我抽空把彼得悄悄地叫到跟前,抱在懷裡在他耳邊說:“你知道媽媽現在有多麼高興嗎?我真是為你而感到自豪。” 我這麼做,使愛麗絲確信媽媽對她的一貫肯定,而彼得也感受到了媽媽為他而自豪。愛麗絲從彼得那裡已經有了危機感,但是在得到了媽媽的肯定後,她會繼續努力地學習。彼得知道了自己的努力會令媽媽十分開心,也更加勤奮了。 如果沒有註意到這一點,在愛麗絲麵前一個勁地表揚彼得,彼得就會產生自滿的心理,而愛麗絲也會因為彼得的驕傲而感到失落。 有的父母故意讓孩子們進行比較,這樣會給每個孩子造成傷害。被比較的對象會因為父母的關注而感到壓力。而比較的對象,則會感到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從而喪失了自信,不能發揮自己的才能。 應該讓孩子們自然地去比較,而不能刻意引起他們之間的競爭,也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否則,孩子們不會正確認識自己,而是更關心父母對自己的看法。 孩子們對細微的事情非常敏感。我每天在孩子們入睡前都要給他們讀半個小時的書。我把每個孩子的房間門都打開,坐在走廊裡給他們讀。有一天南希對我說:“我的房間離媽媽最遠了,請您往我的房間這邊移一點。” 彼得聽到南希的話後,大聲說:“別肆耍也盤壞鉸杪璧納裟兀?/p> 緊接著,傳來彼得的一陣笑聲。我只要一歪頭就可以看見彼得房間裡面,原來彼得是摀住耳朵故意說聽不到我說話的。結果孩子們因為這個問題竟然吵了起來。不知道又爭論了多久,南希最後哭了。 這時我這才知道,原來在我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對孩子們來說卻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在他們安靜下來之後,我對他們說:“彼得、南希,你們來這裡量一下,媽媽在離你們相同遠的地方讀書。” 一直默不做聲的愛麗絲聽到這話也忽然叫了起來:“為什麼把我漏掉了,也要從我的房間量一量。” 在以後為他們讀書的時候,他們總要因為這件事而爭吵。 於是我不再估量距離,而是找出尺子,讓孩子們直接去測量。孩子們找到一個都滿意的位置後,把椅子搬過來,還做了一個記號。 “從今天開始,我就在這個位置讀書,這樣公平吧?” 我一邊讀書一邊想了很多。孩子們對細微的差別竟然敏感到這種地步,孩子們的想法和大人有很大的差別…… 孩子們不只會在乎媽媽給予其他兄弟姐妹的東西,連兄弟姐妹和媽媽的關係也很在意,而媽媽們卻總是忽視這一點。 和以前的大家族式生活方式不同,現在只有父母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懷。孩子們認為兄弟姐妹會奪走父母給自己的愛,這就是為什麼孩子們連一點點小事都要斤斤計較的原因了。 從那之後,如果哪個孩子不舒服,在照看那個孩子之餘,我還要照顧到其他兩個孩子的心情,不能冷落了他們。在想表揚一個孩子的時候,我也會找其他理由,三個孩子一起表揚。 我覺得世上最微妙的關係就是小孩子之間的兄弟姐妹關係。這種關係用大人的思維是很難理解的。媽媽在處理孩子之間的關係時,要拋開大人的思維,不要忘了,在媽媽眼中的小事,對孩子們來說可能就是一件大事。 要承認每個孩子的個性 韓國的媽媽們總是給孩子定一個標準,然後經常拿這個標準把自己的孩子同別的孩子做比較。而這個標准通常就是學習成績。 一百個人有一百個不同的性格,孩子更加是這樣。一樣的父母生出的孩子個性各不相同。但是媽媽們總是看不到孩子們不同的個性,只按照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如果符合媽媽規定的標準就是有能力的孩子,不符合標準就被認為是沒有能力的孩子。 有的孩子因為沒有按照父母的意願去做,在和兄弟姐妹的比較中處於下風,他們也認識不到自己的特長,於是就以為自己是一個沒用的人,將自己排除在這個家庭之外。 正在撫養孩子的父母們,首先應該弄清孩子們的不同個性。認為只有“學習好才是好孩子”的想法,只會剝奪孩子的個性。通過孩子的個性,可以了解孩子適合做什麼。一般情況下,語文好的孩子英語也好,唱歌好的孩子畫畫也好。在弄清孩子的個性後,就要針對孩子的個性因材施教。 也許有的媽媽會這樣問:“如果太注重孩子的個性,會不會影響孩子同其他兄弟姐妹的相處呢?” 當然不會。孩子們個性的發展反而會使兄弟姐妹間的關係更加和睦。以我的經驗,孩子們通過比較,相互影響,相處會更加融洽。 從小就很內向的彼得,在具有領導才能的愛麗絲的影響下,不知不覺地變成了外向型的人,可以口若懸河地發表自己的主張。南希除了具有音樂細胞外,還具備了邏輯推理和思考能力,最終成為了能言善辯的律師。而她的邏輯推理和思考能力正是受了彼得的影響,善於辯論則是受到愛麗絲的影響。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個性迥異的孩子們忽然有了共同點。這正是兄弟姐妹互相影響的結果,他們吸收了其他人的優點。 電影《像流淌的江水》中有這樣的台詞: “不知道河裡的小魚對游向何方是否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但是,最終所有的小河都會匯入一條江,而江水最終也會流入海洋。” 江水川流不息,有的江水湍急,令人不敢涉險;有的江水平緩,成為魚兒的樂園。但是,所有的江水不管怎樣流,最終都會注入大海。 如果有人想阻止江水的流淌,或者將它引向其他的方向,都會被江水所吞沒。 教育孩子就和這個道理一樣,孩子們就像是不同的江水,但最終都會流向一個地方。如果父母想要改變江水的流向,最終只能導致江河的決堤。 怎樣調和孩子們之間的關係,怎樣教育孩子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如果真的為孩子們著想,就讓孩子們自己去競爭、自己去比較、相互影響吧。父母只要給他們足夠的愛,足夠的信任就可以了。隨著孩子們的互相學習、互相影響,他們也會由相互競爭轉變成相互促進的。 ☆思考--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 每個人都有感性和理性兩種認識。理性認識需要進行邏輯思考,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通過邏輯思維考慮該如何解決問題就是理性認識。在通過理性思維得出結論的過程中,對事物的感知就是感性,感性是理性思維的基礎。最近人們才開始認識到,感性認識能力是人們生活中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 幾年前韓國開始流行“感性指數”這一說法。報紙和電視上連篇累牘地宣稱“感性指”低的人將不適於社會生存。敏感的媽媽們害怕孩子的“感性指數”低於別人,爭先恐後地把孩子送到可以培養感性認識能力的學校去學習。 在學校培養感性認識的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思考的多樣化。培養感性認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從多角度進行思考。讓孩子在面對一個事物時,能夠從多個角度思考是培養感性認識的核心。 但是,強迫性的思考是不可取的。孩子麵對不關心的東西,如果要求他去思考反而會阻礙孩子的想像力。讓孩子自己去思考才是培養孩子感性認識的捷徑,而這個捷徑就隱藏在生活中。 不要忽略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提問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許多提問是沒有答案的。 “人為什麼會死?”、“人們為什麼要進行戰爭?”孩子類似的問題無窮無盡。如何回答這樣的問題真的令大人們很為難。 不知道您是否遇到過這種情況:有一天孩子忽然問:“媽媽,我是怎么生出來的?” 這種問題雖然有答案,但是卻十分難以回答。 “爸爸和媽媽,在晚上相愛,就生出你來了。”即使直接這樣和孩子說,孩子也不會真正地明白。媽媽面對這種問題不知道該怎樣應付過去,最後只能回答:“因為爸爸和媽媽結婚了。” 這樣回答完後,媽媽暗自鬆了一口氣,以為自己的回答很巧妙,但是沒有想到孩子的問題接踵而來。 “爸爸為什麼和媽媽結婚?” “因為爸爸和媽媽相愛。” “爸爸和媽媽為什麼相愛?愛是什麼?” 這時候孩子連最初問的是什麼都忘了,媽媽的耐心是有限度的。最後媽媽用生氣的語調終止了對話:“等你長大就明白了。” 雖然孩子還有很多問題不明白,但是卻不敢再問了。因為他已經覺察出媽媽有些不耐煩了。 在回答了幾次孩子荒唐的問題後,媽媽就開始故意避開孩子的提問,而且還會覺得這樣的對話是在哄小孩子玩,簡直就是在浪費時間。 這樣想就是媽媽的錯誤了,孩子是因為真的很好奇才會問這樣的問題,而媽媽回答他們也絕對不是在浪費時間。阻止孩子的提問就是主動放棄了培養孩子感性認識的機會。 培養孩子感性認識的方法,就在這不停回答孩子的提問當中。當孩子問“為什麼”的時候,孩子已經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番思考,實在想不明白才向媽媽求助,以得到正確的答案。在孩子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提問中,孩子的思維越來越活躍,孩子的思路也在不斷擴展,這是孩子感性認識的基礎。 在孩子問“為什麼”的同時,也要問孩子“為什麼”。 “媽媽,人為什麼會死?” 有一天正在吃晚飯的時候,南希突然向我提出這個問題。當時南希剛上幼兒園不久,對她突然的提問,我只有用常理來解釋。 “人的年齡大了,身體就會衰弱、生病,衰弱到一定程度人就會死。” 南希似乎不滿意我的回答,反問我: “不是的。人不是神創造的嗎?” “是的。” “那麼神為什麼讓人死?” 這時候,我明白了南希問這個問題的初衷。小孩子是不會明白為什麼神創造了人類,又會讓人死的。我沒有回答南希而是反問孩子們: “你們都是怎麼想的呢?神為什麼會讓人死?” 孩子們沒有想到我會這樣反問,一時間都陷入了沉思。最後,三個孩子都說不知道。 我聽了孩子們的話後,笑著說:“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們一起想一想,再回答吧。” 幾天后,我再次向孩子們提出了這個問題。孩子們各自說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已經記不清孩子們具體是怎樣回答的了。愛麗絲好像回答:“如果人不死,一直生活下去就會越變越懶。”彼得說:“如果人不死地球上的人就會越來越多。”不管他們的回答多麼可笑,重要的是他們為了尋求答案經過了不斷地思考。 媽媽們總是對孩子的一些問題顯得手足無措,以為必須得給孩子一個答案。實際上,並不一定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答案,只要能讓孩子開動腦筋進行思考就足夠了。反過來問孩子“為什麼”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和孩子最常說的話就是“為什麼”。 “這個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通過不斷地問“為什麼”,讓孩子們為了尋找答案而開動腦筋,經過這樣不斷地思考,孩子們的思路就會逐漸擴展開來。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國王和一個公主。國王只有這麼一個公主,因此視她為掌上明珠。有一天,公主想要天上的月亮,國王為了達成公主的願望,把所有的大臣都叫來,一起商量辦法。大臣們都說月亮離地面太遠了,而且又很大,摘下來是不可能的。 一個小丑聽到這個消息後,表示能夠完成公主的心願。他來到公主面前問公主:“公主殿下,月亮有多大,怎麼才能摘到?”公主回答說:“你這個笨蛋,月亮只有我的指甲那麼大,只有我窗前樹梢那麼高,順著樹爬上去就可以夠到了。” 於是國王就給公主做了一個只有指甲大的月亮,公主滿意地笑了。 孩子的想像力和思考能力不如成年人,但成年人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總愛拘泥於固定思維模式,對一個事物不會再有更多的想法。對成年人來說月亮就是月亮,但對公主來說,月亮只是一個夢想。只要能夠實現夢想,即使只有指甲大小的月亮也是可以的。 孩子的想像力通過不斷地思考和提問,會變得越來越豐富。如果媽媽對孩子的想法和提問只停留在固定的思維中,孩子的想像力就會受到限制。 想要把孩子培養成感性認識豐富的人,媽媽首先要改變傳統認識。不要總為孩子上什麼培訓班而苦惱,應該先聽一聽孩子提出的問題,然後經常問一下孩子“為什麼?”以開拓他們的思考空間,“為什麼”的提問中隱藏著孩子的感性認識的靈光。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