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我的人學

第12章 第三節《三國志》(二)

我的人學 池田大作 10923 2018-03-18
第三節《三國志》(二) "仁德"之人·劉備的軌跡(1) ——論領導者的條件 在《三國志》主人公劉備的足跡中,的確有許多故事,足以使人想見劉備其人的人性,給人以豐富的啟發。和關、張的"桃園結義",對孔明的"三顧茅廬",晚年和東吳交戰大敗等等……所有這些,都是離開劉備的個性,不可能出現的。 通常,劉備被稱為"仁德"之人。但在戰亂之世的領導者重要條件之一的軍事才能方面,他並無可觀之點,只能說他是一般的才能。實際上,劉備固然在三十年當中,經過許多戰役,可以說是個戎馬一生、身經百戰之將,但在他得到孔明之前,並未取得像樣的戰果。他之所以能成為蜀帝,成為三國時期的一方之雄,是因為他作為領導者還兼有特別顯著的"德"。

許多史書上,說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有英雄之器。"①(《三國志四》,守屋詳、竹內良雄譯,德間書房版)這就是說他人物風格的高潔和闊達,能使人聯想起漢高祖來。在戰鬥攻防這類智謀方面,他雖遠不如曹操,但在作為領導者非常重要的包容力、重誠實、守信義等等人性方面,可以說劉備是本時期首屈一指的德高之士。這點,從劉、關、張、孔明、趙雲等蜀君臣親密無間,勝過手足的情誼中,可以得到充分的證明。 ①此處系改用我國陳壽《三國志》的原文。 《三國志》之所以不單只是作為戰鬥攻防的戲劇,而且,即使在今天,它仍作為人的戲劇,充分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就在於劉備處戰亂之世,與其臣下難能可貴的深厚的個人情誼。產生蜀軍這種獨特的結義式的紐帶,很大的原因是由於劉備既是個極其守"信義"的人,同時又是個非常講"情誼"的人。

最足以說明劉備深厚"情誼"的事例,恐怕要算是那場為關羽報仇的大戰了。終生的結拜弟兄關羽被東吳謀殺之後,劉備不聽部下的一切反對,出兵伐吳,眾所周知,這次戰役劉備的軍隊大敗,西蜀瀕於危殆。從這種意義說,這次戰爭是劉備晚年致命的失敗,其結果,會招致西蜀的滅亡。所以對劉備領導能力的薄弱,即使受到後人的嚴厲批評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實上,這種領導上的幼稚與愚蠢,經常出現在劉備這個將軍身上,這就是使他復興漢室的遠大理想變得半途而廢的最主要原因。這不能不說是劉備個人的致命缺點。 但是,這次發兵討吳雖從軍事常識說難以理解,然而,如果從劉備的心情來說,那麼這是他不能把誓同生死的結義兄弟的仇置而不顧的、一種"情誼"的直接噴射。如果不考慮這點,那隻能意味著"信義"的死亡。將人世上最可貴的"信"、"義"棄而不顧去求得勝利,這種做法真的能存在嗎?

……這次事件是好是壞姑且不論,總之對於劉備說來,這是一個絕不肯做這樣策謀和打算的人,是一心以"信"、"義"為重的感情噴射。在這點上,又可以使人領略他那對人所具有的絕大吸引力的純粹生命。對於孔明、關羽、張飛、趙雲這些與之志同道合的人來說,恐怕正是把這點看成是主君的美德,而寄以絕大信賴的吧。 作為人的至情直接流露和作為領導者的高瞻遠矚——劉備往往缺少這兩者的平衡,從而每次招來不幸。和這次傾全蜀之力為關羽進行報仇的作戰一樣,劉備的這種"情誼"、"仁德"造成災禍的事例還有許多。當他被曹操的軍隊打敗,在千里的路上退卻時,劉備攜帶了愛戴他的數万百姓。但是,和不懂打仗的百姓一起行軍,是極其困難的。在曹軍的追擊下,許多民眾犧牲了。據吉川的《三國志》所寫,他看到這種光景,十分悲哀,他說:"這些無辜的老百姓多麼可憐,都是因為我,才使他們遭受這樣災難。……如果沒有我那就……。"說著他就想投河自盡。這是最能像徵劉備人性的一個場面。他就是具有這樣感傷性側面的一個領導者。周圍的臣下向他進諫說:"死易生難,活下去的道路,本來就是非苦鬥不可。難道您拋棄眾多的百姓,就您一個人企圖解脫嗎?"這樣,他總算放棄了自殺的念頭,決心重整旗鼓,但這次撤退畢竟付出了很大的犧牲。

在退走時帶領百姓在一起,這一決定是否正確,這是讚否分岐的、很難說清的問題。實際上,的確也有人嚴厲批評劉備的這一決定。但他熱愛民眾的心情,是十分可貴的。而且,我想,正是這點,是一個做領導的人必須做為龜鑑的。從這種意義說,劉備可以說是具有比其它人都加倍強烈的"慈愛之心"的一位好領導者,而這種"慈愛之心"恰恰是為民上者的人倫基礎。但是,對他說來,問題在於他的力量。如果沒有與領導者相應的力量,那麼不管具有什麼樣的高邁理想與溫馨的心情,最後甚至免不了要犧牲可貴的百姓。領導者劉備的悲劇之一,就在於他空有這美好的心情而缺少保證這種心情的實力,由於這個緣故,使西蜀招致不幸的事例,絕不在少數。

總而言之,劉備的故事,說明了即使一個領導者非常熱愛民眾,但能將民眾保護到底,又是何等的困難。這點,也是我本人平素真實不假的感受。正義與力量——能夠兼而有之,對於領導者說來,該多渴望能夠同時具備這兩種條件啊。 考察"仁德之人"劉備的一生軌跡,使人再一次認識到這點。 "仁德"之人·劉備的軌跡(2) ——母親、繼承人、人生論 關於劉備,有一件不該輕易看過的事,那就是關於他的母親。劉備是個很有孝心的青年。父親已故,只有母親一人。 劉備衷心敬愛母親。而他的母親又是個非常氣性剛烈的人。偉大的母親,任何時代也好,都是這樣的。 劉備離開故鄉,二年、三年——雖然壯志未酬,但在思鄉之念的驅使下,他回到母親身旁。這位老婦人不但沒為兒子的歸來高興,反而嚴厲地向他說道:

"這是怎麼的啦,活像個吃乳的孩子。……你這樣,還算是個憂國的大丈夫嗎?既然回來,也就不必提了。但不准你久呆,今晚安歇一晚,明天你就走好啦。" 同時老母還以嚴峻的愛子之情,鼓勵他說:"你要想到千萬人的幸福!我這個餘年無幾的媽媽,算得了什麼!你的心思——好容易立下的大志——如果只為了我這樣的一個媽媽就有所鬆懈,那麼媽媽我為千萬人的幸福,寧願少活幾年,也要鼓勵你出去啊"(《三國志》,吉川英治著)。 正因為有這樣偉大的母親,劉備才沒有放棄初衷,並加強了自己的決心,得以不斷地前進。的確,母親與孩子的關係是十分重要的。我見過許多這種關係,我是深知,母親的一個決心的舉動,一個決心產生的力量,對孩子會產生多麼大的影響。同時,通過劉備的這樣家庭環境,正像俗語所說"家貧出孝子"那樣,可以說,一個傑出的人物,大都是出身於貧寒家庭,這幾乎是古今不變之理。

另一方面,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和劉備正相反的事例卻是他的長子劉禪。西蜀在劉備死後,這位劉禪繼承了帝位,他沒有其父那樣的大才,這主要是因為他在不知艱難的環境中長大的。的確,培養後繼者是極其困難的,領導者最大的憂慮也在這裡。以劉禪來說,他是劉備年近半百時所生之子,劉備死時他只有十七歲。從這種意義說,也許他被過分地驕寵了。 戶田先生說過如下意思的話:"父母在艱難創業時所生的孩子多易成人。"這是告訴我們說:從某種意義上對於孩子說來,了解父母最艱難的時刻,和父母一起體驗千辛萬苦,是對孩子最大的教育。 不過,劉備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對自己的兒子劉禪的未來,不摻雜任何私情。他預感到死期臨近,向孔明託付一切後事,留下了遺言。吉川英治先生在他的作品中對這一場面做瞭如下的描寫:

"君(孔明——引用者)之才十倍曹丕。孫權也難與君相比。……所以必能安蜀,使基業不致壞墜。但太子劉禪年紀太幼,很難說將來會如何。如劉禪充分具有為帝之資,君又輔助之,固所欣慰。但,如劉禪魯鈍、非帝王之器,則丞相可自為帝,以治萬民……。" 隨又給劉禪留下遺言:"汝父死後,汝可父事孔明。"吉川英治先生以動人的筆觸接著描述說:"這該是何等英明的決心,何等悲壯的遺詔啊。這分明是說,太子如不才,汝可自立為帝、完成帝業。孔明伏俯在龍床之下,痛哭流涕,幾成血淚。"劉備作為領導者不同凡響之處,正如表現在他對孔明的信任那樣,他不搞專制君主那種習以為常的家天下,比起家天下來,他更重視大義,這說明他毫無私心的態度。

他的這種態度,可以認為是君臣的楷模。而受託一切後事的孔明,在劉備死後,果真以"死而後已"的決心,為完成先主的大業,奮不顧身地開始了盡瘁於國的努力。 這樣,我們從各種角度來觀察了劉備的人性,而他走過來的、波瀾起伏的人生軌跡,也給人們留下了許多有益的教訓。首先,這是劉備在西蜀建國以前的事:當時,他周圍的人為劉備的不得志而深感憤慨,但他本人卻泰然處之。為什麼他會這樣?當時在劉備的胸中有如下的想法,即"屈身守分,以待天時。——即所謂蛟龍潛子深淵,目的在於升天"(《三國志》,吉川英治著)。這裡所說的"蛟龍"是傳說上的動物,它潛伏在水中,等待雷雨,一旦時機成熟,就會化龍昇天,在這裡給人一種生活的啟示:當人生處在逆境或不遇之時,應如何對待。

特別是青年時代,一個人很容易為別人不承認自己的處境而悲嘆,但青年時代也需要有一種深沉大度,內心裡抱著到了四、五十歲時將會有屬於自己的社會和時代的活動天地,而泰然地等待時機的到來。千萬不要忘記如劉備所說的那樣,曲是為了伸,竭盡全力,盡到現在的本分,一邊等待著天時這樣的生活方式,才是通向大成之路。 而且,在人生中有時也會失敗。遇到這種時候應如何自處,如何行動呢?劉備不只一次遇上過作戰的不幸失敗,有一次,他的結義兄弟關羽鼓勵他說: "勝敗乃兵家常事。人的成敗在於時機,……時機來了則自然順利,時不至則如何掙扎也無濟於事。對待漫長的人生,得意時不為得意而驕,面臨絕望深淵,也不陷入失落感。—— 不為外界所動,不受外界擺佈,出處進退,均能處之泰然,才是最難能的啊"(同前書)。 在人生中,如果面臨一次失敗,就悲嘆來悲嘆去,那就會甚至使整個人生陷於失敗。倒是應當將這次失敗作為下次勝利的動力和決心,以積蓄自己的力量。 關羽還勸說劉備:"人也總要有幾次須效仿泥魚那種隱忍的時期"(同前書)。泥魚,是一種什麼也不怕的魚,遇上久旱水涸的時候,就會全身裹上呢,滾上幾天,有了水便立刻從泥殼中爬出,又照舊游來游去。 "泥魚和人生"——這又是一種意味深長的啟示。失敗,的確會給人生帶來失意和絕望,但只是勝利,也絕不會造就深刻的人生。只有經歷過多次的敗仗,懂得自重,一心鍛煉自己的人,才能體會到真正人生勝利的喜悅。這樣看來,使人感到,比那種簡單的英雄、勝利者,克服了多次失意與失敗的劉備的一生,蘊涵著不知要強大多少倍的人生的深邃、人生的可貴、人生的價值。 希世的名臣諸葛孔明 ——《三國志》上燦爛光芒的睿智 《三國志》後半部中的英雄諸葛孔明,使任何時代的人都會對之崇敬不已。他那不朽的光彩,可以說是《三國志》中任何人也不可能與之比肩的。戶田先生也是在所有登場人中最喜歡孔明的。那麼,孔明究竟是什麼緣故能使人感佩至深呢?不消說,一是他那"智慧"的光耀,使人覺得達到了人所能具有的智慧的頂峰。在孔明身上,到處體現出類似人所憧憬的理想的"智慧"的明晰性。他那宛如滿天星斗般的"智慧"的光耀,為三國興亡史增添了無限的光輝和豐富的色彩。 諸葛孔明的"智"——劉備"三顧茅廬"時曾向孔明說過:"先生神算,每次都使我心服口服"(《三國志演義(上)》,立間祥介譯,平凡社版)。這說明劉備對他的完全信任。他的神妙的智慧,還在於既非學究式的,也非權謀數術式的策謀。它是在後漢已經傾頹、群雄割據的混亂時代,為了那些飽嚐塗炭之苦的民眾,企圖建立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從這樣一種人道主義迸發出來的實踐的智慧,這點也正是使人們所以深為感佩的緣故。說它是人的睿智的究極的出發點,也並非言過。 使孔明登上正面歷史舞台的機緣,是劉備那次著名的"三顧茅廬",當時他二十七歲。構成這兩人帶有命運性的相遇的伏線,據認為是劉備與司馬徽的一段問答。吉川先生描寫說:司馬徽曾說,像劉備這樣的人,使之身心徒然疲憊,空度歲月,實在"可惜"。對於這點,劉備則概嘆"自己的時運不濟"。司馬徽指出:不該委之命運,原因在於劉備身邊人才不足。 據司馬徽的看法:關羽、張飛、趙雲這些人,固然都是力敵萬夫的勇將,但他們缺少洞察時代趨勢之才。而其他一些人物也非經綸濟世之士,這樣當然不能成就天下大業。當前劉備需要的,既不是無雙的豪傑,也不是白面的書生式的人物,而是應當去搜求俊傑人士,那種能洞察時代大勢,對天文、地理瞭如指掌、具有經綸抱負的人。一個有識別人才能力的人就會發現他們。當時司馬徽所說的"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是膾炙人口的名言。 隨後,小說描寫了劉備通過徐庶,終於見到了孔明,劉備曲盡"三顧"之禮,孔明講了"三分天下之計",以兩人的"魚水之交",為從戰亂走向統一,展開了波瀾壯闊的史詩般的活動。這時的劉備是如何積極地活動,正像孔明本人對劉備所說的"(使君——引用者)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蜀書·諸葛亮傳》,本田濟譯。收於平凡社《中國古典文學大系第13卷)①,那樣,他廣求人才,積極接受人才,以伸張大義。不難看出,劉備這種真摯的心情,是充分打動了孔明的心的。 ①此處系直接引自《蜀志·諸葛亮傳》的原文。 總之,劉備獲得這樣希世的名臣以後,過去那種一進一退的形勢,大為改觀,在軍事上一個勝利接一個勝利,沿著"三分天下計"這一正確道路不斷迅猛前進,這真正可以說明得人是如何的重要了。孔明加入劉備的勢力以後,關羽、張飛、趙雲這些武勇絕倫的武將的才能也得到了盡情發揮,無一不通往勝利。在孔明出山以前,劉備的軍隊總是進行直線的、平面的作戰,但由於得孔明這樣一位希世的軍師以後,一轉而展開了立體的、機略縱橫的作戰,形成了一個組織體系,使每個力敵萬人的勇將都得以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孔明的活躍,充分顯示出一個人的力量,會如何給人和組織以活力,給時代帶來巨大變化啊。當然,他的睿智絕不只限於軍事戰略方面。 最足以代表諸葛孔明的智謀戰略的事例,可舉出"赤壁之戰"。所謂"赤壁之戰"是指曹操親率八十萬大軍與吳主孫權進行的"史上空前的大戰",也是《三國志》中描寫得最為精彩的部分。在這次大戰中,劉備的軍師孔明,乘一葉扁舟,以其三寸不爛之舌,往說吳軍,最後導致了赤壁的大捷。他把英名蓋世的孫權、周瑜玩弄於股掌之上,曉以大義,使他們和魏進行決戰——他的這種膽識和智謀,從另一種角度說,正可以說是"戰爭不靠武力而靠政略的嘗試",充分顯示出孔明真實的雄才大略。 曹操在這次"赤壁之戰"中大敗,正想逃回,就在這危機一發之際,被關羽攔截,但曹操以巧妙的言辭,打動關羽,訴之以情。信義之士的關羽,不忍殺害失敗了的曹操君臣,最後放走了他們。在這段描寫中充分說明了曹操的奸智,他利用了關羽為人感情深厚的可乘之機。極端善良的人與足智多謀的人的這兩種縮影,是世上屢見不鮮的,因此描繪得彷彿如在目前。恩師戶田先生評論這時的曹操說:"他,總之,是命不該絕,是他的運氣還沒有到頭。"戶田先生明知在小說中曹操是被當成惡人來描繪的,所以說他"命不該絕",其實恩師在這段中真正想要強調的用意別有所在。那就是說派遣關羽,是孔明的戰略失誤。吉川先生寫的《三國志》中,關於這點,寫成了孔明明知關羽會放走曹操而故意派遣關羽,其實,孔明的先見之明,能否高到如此地步,是很值得懷疑的。 對於這一情節,恩師想說的是:當時如果派遣了張飛或趙雲,則肯定會消滅宿敵曹操,或者孔明本人前往也可。孔明沒有這樣做,只能解釋作:即便是像孔明這樣英明的智謀者,也會出現調遣失誤。恩師之所以反復強調知人的重要性,正是出於"將領學"的考慮——他指出要經常認清人的優缺點,用人要做到適材適所。有的人適於戰時,而有的人則適於平時。而且在作戰上強有力,不一定就適於從政。因此,任何人只要按照與各自的特點相適合的方向前進,都會有所作為。孔明為什麼派遣關羽,它的真正原因不太清楚,但如果單從效果而論,即使是名將孔明,也不免在人才調配上有所失誤,這可以說明看清人的本質是如何的困難。 說明孔明的卓越智慧的典型事例,最有名的故事是他擒獲南方土豪孟獲一事。為了使西蜀得到安泰,他在劉備死後進行南征。征討與東吳有聯繫的南方,解除後顧之憂,以便進行大規模的對魏作戰。但是,南方有許多土豪、酋長,其中一個有勢力的人物就是孟獲。孔明進軍南方,擒了孟獲又放掉,擒了又放掉,足足重複了七次,世人稱之為對孟獲的"七擒七縱",在這一過程中,孟獲對孔明心悅誠服。即便說是對野蠻無學的敵人也罷,自古以來從未聽說有過七擒七縱的事例,對於這樣的大恩,孟獲怎麼能不衷心感激呢。 這段故事,是說:以力服人,後來必定還要反逆。深深了解這一人性的孔明,使南方的最有勇力的土豪孟獲敬服,在人的力量、智略及仁德等方面,都使之甘拜下風,使其永遠感恩戴德。這是孔明出自洞察這類人所採取的獨特行動。這點,即使現在仍可以給人以新鮮的視角吧。 孔明的節操 ——《出師表》中表現出來的清冽的心靈 諸葛孔明之所以能贏得人們的崇敬,一方面固然由於他的閃閃發光的睿智,同時也是雨於他終生面對理想,一貫無私意所致。這點在他成為西蜀丞相後表現得最為明顯。孔明為政始終清廉公正,他作為一國丞相的態度在《蜀書·諸葛亮傳》(本田濟譯。收於平凡社《中國古典文學大系第13卷》)中有如下的記載: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佈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① ①兩段文字均據我國《三國志》原文。 如這裡所示,政治家孔明,他十分注意公正的政治,從某種意義說,幾乎使人感到認真到過分的程度。為此,他嚴格地遵守信賞必罰的原則。同時他的偉大,在於律己極嚴、十分清廉。 他在向蜀主上奏中說:"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中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①據記錄,他死後,果如其言。西蜀的人民在他死後仍在不斷懷念公正無私的孔明,自是理所當然的。 ①兩段文字均據我國《三國志》原文。 孔明通過自身的人生,顯示了他為大義為理想而獻身的心靈,該多麼清冽澄明!特別是《出師表》,使他為貫徹高邁之誌所懷抱的真誠得以千古不朽。這是在劉備死後、他向繼承帝位的劉禪所上的有名的上奏表文,在其中,他吐露了憂國至情,可以說這是使讀者不能不墮淚的一篇名文。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略)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中略)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滬,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弩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①(守屋洋、竹內良雄譯。同前書) 劉備死後,征南又過了一年左右。孔明極力充實兵力與糧草,準備北伐。但是蜀中的許多大臣安於現狀,嫌忌戰爭。 而且雖說是三國鼎立,魏據有十二州而蜀僅據一州,相比之下未免弱小。從這種意義說,任何人都認為這種戰爭對西蜀說來勝算較少,但孔明的決心卻非常之大。為什麼孔明這一時期寧可付出極大的代價,決心伐魏呢?這是因為他已經看穿魏越來越強大,正在窺伺著西蜀。因此,他已預見到如果不在自己有生之年,先發製人,則魏必滅蜀。這是任何時代,只有身負重任的領導者才懷有的內心苦衷,在《出師表》中,孔明深察未來的時代大勢,所以他那悲壯的決心,字裡行間,溢於言表。 ①此段文字,據漢文原文。 他在表中說:"宮中府中,俱為一體"。宮中是指皇帝側近的人,府中是指政府官僚,在先帝死後,蜀正處於危急存亡的時刻,必須宮中與府中成為一體,盡職盡責,這的確是極中肯之言。戶田先生也對這篇上表文十分共鳴,經常引用。 用現代的話說,這是在闡明領導者必須與民眾成為一體以完成預期目的的道理的。 孔明還在表中說:"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之所以傾頹也"(同前書)。對年輕的劉禪講述了為帝王之道。 在當時,蜀國由於孔明的勵精圖治,內部趨於穩定,在這一過程中,大臣們的心,也逐漸保守化,喪失了前進的銳氣,開始出現墮落與衰退的徵兆。 《出師表》是出自孔明堅強心願的建議書,目的在於打破蜀國這種安逸與惰性,恢復創業當時的遠大理想,使宮中府中都能改變士風,以挽救國家的危機。諸葛孔明的過人智略,足以使許多人為之驚嘆。而更為深刻動人心魄的,則可以說是在於他的這種鮮明剛烈的人生態度。其中最具有像徵意義的場面,那就要屬五丈原了。 鞠躬盡瘁的孔明 ——秋風五丈原的晚節 對於諸葛孔明出兵伐魏,許多人感到不安,如果單純從魏與蜀的兵力和國力之差來考慮,這種不安也許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實際上孔明對這種差別早就知悉而且做了萬全的準備。人們未能理解孔明的深思熟慮,所以反對。但孔明北伐中原的意志是不可動搖的,而且他為了慎重起見,進行了細緻周密的準備。 劉備死後,完成了五次對外的征討,特別是後期這三年間,傾注全力於健全內政上,可以說這都是為了上述目的。吉川英治先生在他寫的《三國志》中,為了敘述孔明北伐中原是先帝劉備在世時的宿願時,這樣寫道:"他決定三年不再出兵,蓄養士卒,積蓄兵器糧草,捲土重來,以報答先帝知遇之恩。不管遭遇什麼樣的困難,北伐中原的大計,就連睡夢中也絕不能忘記,這就是孔明唯一的心願。這就是說如果沒有北伐也就沒有孔明。"要知道,他所事奉的劉備,正是被曹操從中原趕出來的啊。 不只是最後的五丈原這一役,孔明胸懷劉備的遺志,開始走上北伐之途,就已經是臨近晚年了。但是,直到他的晚節為止,在他的心願中,從未忘掉他的大業,從未消失過他所受的先帝的大恩和對先帝發過的誓言。從這種至誠的一生中,感到孔明這個人人格的真正偉大,恐怕不只是我一個人吧。 這樣,孔明把最後的戰場定在中原,毅然舉行了數次北征。在力量弱小,兵糧也難以為繼的不利條件下,仍然堅持反复北伐,這完全是出於孔明百折不回的夙願。第二次出征前他寫的《後出師表》中說:"與其坐而待亡,何如伐之。"說明了這是"與其坐而待斃,毋寧應該北伐"的孔明壯烈的心情。 但是,如所周知,這次與魏交戰,結果只是使世上無與倫比的著名軍師孔明,更加顯示出他那晚年的忠心耿耿而已。 其最典型的場面,當然要屬"五丈原"他本人的病歿,不過,"揮淚斬馬謖"的故事普遍為人所知的第一次北征,也滲透著孔明的苦衷。 第一次北征,孔明充分發揮了他的智略,取得了節節的勝利,但在街亭一役,由於馬謖的失誤,使戰事遭受了挫折。 馬謖是孔明的知交馬良之弟,其兄戰死後,由孔明收養,處處加以照拂。孔明很重視培養才氣煥發的馬謖。在這次戰爭中派他去擔任天王山的街亭的戰鬥。但是,馬謖缺少經驗,又有恃才和貪功的毛病。當然,孔明是了解這點而起用他的。從孔明的想法來說,是想給他一次機會,來考驗馬謖的。孔明這種認真考驗他的心理,可以從孔明臨送走馬謖之前所說的"軍中無戲言"這句嚴峻的話,充分得到證明。 但是,可悲的是,馬謖並未理解孔明的深刻用心,也未能拭淨他那恃才和貪功之心。他最後還是傲慢地違背了孔明的命令,脫離常軌在山上安營,結果遭到了無法挽回的大敗,使孔明已經佈置得十分周密的作戰計劃歸於慘敗。宛如穿針引線一般以極少的兵力和人才的優勢以期對魏克敵制勝的孔明費盡心機的佈置,由於這個淺薄的年輕人的傲慢,想不到竟然化為一場泡影!不但如此,違抗他的命令的馬謖本人,又正是他寄予厚望的、他所親自培養起來的人!孔明拒絕了眾將的求情,揮淚斬了馬謖。這可以說是,像孔明這樣的賢明的主帥,也由於對馬謖過於慈愛,造成判斷有誤的例子。但從另一種看法說,這一調遣馬謖的悲劇,也可以說它真實反映了蜀國人才的缺乏。關羽、張飛均已亡故,謀臣法正以及黃忠等建國以來的得力之臣也相繼死亡,當時西蜀只靠孔明一個人在那裡孤軍獨撐。不但如此,隨著與魏戰鬥的加劇,西蜀人才匱乏日益成為孔明很大的壓力。孔明不得不使用後來謀反的魏延,也是大有難言之隱的苦衷啊。 關於孔明的心情,吉川先生在"五丈原之卷"中,做瞭如下的描述: "孔明雖未說出口,但他內心裡確實有一抹寂寥。他內心裡早已想好了連科學的創造力都無法企及的作戰方略,他也相信執行這個作戰方案肯定會取得勝利。但是唯獨西蜀軍中人才的缺乏,是怎樣也彌補不了的。" 關於證點,戶田先生指出:"人的才幹總是有長有短。即使英明如孔明,也是無能為力的。蜀國之所以未能很好地收攬人才,是因為孔明之才太高,而又過於嚴肅認真的緣故。" 各方面的才能都過於擅長所造成的悲劇——這是作為一個偉大的軍師孔明自身所造成的悲劇。同時也不應忘記恩師戶田先生所說的話:"而且他也沒有盡力搜求人才的餘裕,我想,這點是他未能培育後繼者的原因。"這說明戶田先生同情孔明所處的困難處境,同情孔明必須完成的使命的嚴峻性。 晚年的孔明,內心裡懷抱著別人無法為之分憂的苦衷,而同時又落入不能不進行到底的、為國奮鬥的孤立命運。激烈的軍務和精神的勞瘁,使他身染重病,而且,他手中足以託以後事的人,為數並不多! 即便如此,孔明為報答劉備的厚恩,完成劉備的遺業,還是毅然與敵將司馬仲達相對峙著。孔明這一赤誠的心和他峻烈的生活態度,自古以來,不知使多少人為之感動得下淚。土井晚翠①的著名詩篇《星落秋風五丈原》,就是歌唱孔明的這種心情的。 ①土井晚翠(1871-1952),詩人,曾長期任過第二高等學校英文學教授。 祁山之夜夜色深,蕭瑟秋風發悲吟。 繁露零落田野冷,陣雲黑壓五丈原。 草桔黃,馬肥壯,蜀軍旌旗暗無光, 營靜鼓角幾聲寒。丞相已病危! (中略) 夢寐難忘君王恩,臨終遺詔銘心田。 鞠躬盡瘁憂國家,風風雨雨幾春秋, 而今敗葉雨中顫。一旦大樹傾頹後, 漢室氣運益難言。丞相已病危! (《現代日本文學全集第58卷》,土井晚翠作,筑摩書房版) 這是一首極好地表現了以最後戰場五丈原為背景的、諸葛孔明的生平及其精神境界的詩。病重的孔明。蜀軍旗幟暗淡無光。來去於孔明胸中的是大誌中途未酬,劉備對自己的深切信任與對蜀漢的命運。 ……在這首詩中充分寫出了即將病歿的孔明極其悲痛的心情。 在昭和二十八年(一九五三)的新年,我把這首《星落秋風五丈原》的歌唱給了恩師戶田先生聽。這是將土井晚翠的詩附上曲譜的歌,恩師靜靜地傾聽著,聽著聽著,他摘掉眼鏡,用手絹捂起了眼睛。隨後他說"真是一首好歌,請再唱一遍。"前後我唱了六遍。他向我們說:"你們了解這首歌的真正精神了嗎?" 於是戶田先生宛如講述自己的事情一般解釋了孔明壯志未酬、半途死去的心情。他說:"孔明的生命已面臨著朝不保夕的、眼看就要從斷崖絕壁墜下的時刻。他的軍隊正處在敗色籠罩當中。在這關鍵時刻,人會想起什麼,怎樣想呢?絕不會是簡單的悔恨,更不會是可以認命就能解決的。……當我想到孔明死不瞑目的心情時,不由得掉淚啊。" 諸葛孔明在五丈原落下了他人生五十四歲的帷幕。壯志只實現了一半就不得不死去的他,其心中的遺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即使他在臨終的一剎那間,他的這種執著念頭的烈焰也絕不會熄滅。這種貫穿於他現世與來世的強韌的執著之念,以奇妙的現實,凝結在"死諸葛能驅走活仲達"這一事實上,結果保衛了蜀國的安全。魏滅蜀是孔明死後又經過了三十年的事,這樣看來,孔明晚年的北伐,雖未能取勝,但他那動天地感鬼神、壯烈至誠的一念,既挽救了蜀的危機,同時也使他的英名永垂千古。 諸葛孔明,受劉備知遇時是二十七歲,到他五十四歲身歿於五丈原為止,在這波瀾萬丈的二十七年間他一貫堅守的潔白的"生與死",在《三國志》的人物當中,至今仍然放射著不朽的光輝。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