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我的人學

第11章 第三節《三國志》(一)

我的人學 池田大作 10788 2018-03-18
第三節《三國志》(一) 我的恩師的讀書觀 ——"要你讀書,不要讓書讀你" 《三國志》是恩師戶田先生經常使用的書,和青年們一起閱讀,用它來培育青年。尤其是由昭和三十年(一九五五)春天起的半年期間,將它做為講習用的教材,戶田先生利用這個時機,向我們徹底地闡明了他獨特的領導者論、人間觀、歷史觀。 戶田先生生於明治時期,從青年時期起就多次讀過《通俗三國志》(湖南文山譯)五十卷。同時對於吉川英治先生正在報紙上連載的《三國志》也十分愛讀。戶田先生對於"三國"人物的評論,繪聲繪影,就彷佛呼之欲出的一般。 戶田先生教導說:"讀書也有種種不同的讀法。只注意情節,感到有趣,這是最膚淺的讀法。其次是研究該書的成書情況或歷史背景,弄清當時的社會形勢及登場人物的性格等等,一邊思索一邊讀,這也是一種讀法。第三種是深入探討作者的為人、境遇,探討他的人生觀、世界觀、宇宙觀,進而深入到作者的思想中去,這又是一種讀法。如果不按照這最後的讀法去讀,那就不是真正的讀書方法。"

他還說:"要你讀書,不要讓書讀你"、"史實與小說不同。 小說,是作者用自己的境遇比照史實寫成的,也就是通過作品中的人物,使之作為作者本人的代辯者,因此,不了解作者的境遇,就會變成被小說讀你了。不應該認為小說就是原封不動的事實。 "正如先生的讀書觀所表明的那樣,先生對《三國志》具有獨自的卓越看法。 對我自己來說,《三國志》是我很值得留戀的、充滿了深刻記憶的一部書。回想起來,在我二十幾歲時,曾經貪婪地反复閱讀過,當時我日記中寫過:"《三國志》第三次讀畢。" 同時,能像這部書那樣,和友人一起談論、一起爭論的書,也是很少的。在二十七歲的日記中我曾這樣寫道:

"歸路,與朋友談論《三國志》—— 曹操的勇氣。關羽的人格。張飛的蠻力。孔明的智慧。孫權的年富力強。 是非論、善惡論、種種的議論。 要做王道的人,不做霸道的人。 為民眾之王,勿為權力之將。 做大眾之友,勿為財力之奴隸。 要做善的智者,不做惡的智者。 " 的確可以說《三國志》一書,對我來說,對於培養我的歷史觀,形成我的人觀,是一部極其重要的青春之書。 《三國志》中既有人才論,也有領導者論。它也觸及了一般的傳統、風俗、宗教、民族性。總之,它是蘊含著種種要素的"大河小說"①。而且書中的人物形象,也是佛法中所說的地獄界、阿修羅界、人界、天界乃至菩薩界……從十界的角度來看,也都描繪出各種縮影。從而可以從中感受到多種多樣的人生和人的生活道路,感受到宿命、使命這類東西。從這種意義說,這部書雖然表面看來似乎陳舊,其實它分明還活在現代。許多人至今仍然讀它,企圖從中學習與現代相通的東西,這就是最有力的證明。僅從這一事實,也可以看出戶田先生為了形成、觸發青年的"人學",特地使用《三國志》來進行討論的卓越見識。

①大河小說——指時間跨度長、人物眾多的超長篇小說。 探討《三國志》的時代背景 ——動盪、混沌的實力時代 構成《三國志》背景的歷史舞台,自然是三世紀在中國展開的"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 《三國志》所描寫的正是這百年左右的三國治亂興亡的情景。 歷史上出現的三國時期,一言以蔽之,是動蕩的時代。舊的權威崩潰了而新的權威還未建立起來,社會規範與價值觀都處於混沌狀態之中。這點,從某種角度說,現代也是如此。 巧的是,當時在西方正是羅馬帝國的末期,"五賢王時代"告終,出現了"軍人皇帝時代"。羅馬帝國的統一與治安已喪失殆盡。看到用單獨的力量去統治帝國廣大的領土已十分困難的戴奧克雷狄阿努斯皇帝,宣布四個分區統治制度,形成了帝國分頭割據的時代。這可以看成是和孔明"三分天下計"相通的。在大體相同的時代,不問東方或西方,出現了相類似的政治取向這件事實,使不少人感到歷史的奇妙性。

話歸本題,將"魏""蜀""吳"三國治亂興亡的歷史寫成正史的,是西晉的史官陳壽。據記載,他從二三三年一直活到二九七年,他留下了《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捲和《吳書》二十卷,合起來共六十五卷。其中收有四百六十八人的皇帝及個人的傳記,以行文簡潔而著稱。使這部名著進一步增加身價的,是南朝的宋人裴松之(三七二——四五一),據說他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引用了一百四十餘種書給本書作注。羅貫中是十四世紀中葉的人,他將這些史書及說書人在市井上講的三國故事,寫成了一大長篇小說,這就是《三國志演義》。所謂"演義"就"演"(敷衍)"義"(史實)

之意。這部《三國志演義》共二十四卷。一般認為該書是"七分史實,三分虛構。" 吉川英治先生的《三國志》,是由昭和十三年①到昭和十八年寫成的小說。吉川先生在序文中說:"原書有《通俗三國志》《三國志演義》等數種版本,我並未從哪種版本進行直譯,而是隨時擇其優點,按我的想法寫成的。"這就是說摻進作者本人的歷史觀、人物觀,來加進新的解釋。對此,據說曾經實際踏上過中國大地的作者本人的見聞、體驗,也起了很大作用。在有名的開頭的劉備劉玄德的感慨:"河水悠久地流去,(中略)他在久久地眺望著黃河水——這使他感到幾千萬年都是這樣滔滔奔流著。"實際上,這無疑是寄託了吉川先生的感慨。 (以上引文均摘自《三國志》,吉川英治著,六興版)

①即1938年。 王道與霸道 ——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相剋 一九八六年六月四日,我和前來訪日的王震現任國家副主席進行了種種懇談。當時,我詢問他的"信條·座右銘",王震先生舉出了諸葛孔明說的話"鞠躬盡瘁"。這是孔明的有名的《後出師表》中的話。王震先生以安詳的語氣解釋說: "我的信念就是為國家和人民,竭儘自己一切力量去服務。" 對我提出的問題:"您想給青年推薦中國的哪種書",王震先生立即回答說:"《三國志》。"隨後,王震先生對《三國志》中的人物進行了評論,他說諸葛孔明這個人物對當時中國社會的分裂狀態很不滿意,他一直懷有統一中國的遠大志向,很值得尊敬。同時他還評論劉備說:"劉玄德憎惡不仁不義,我認為他是個重仁義,道德方面也很高尚的領導者。"

他說:貫穿《三國志》全書的主調,可以感到是中國自古就有的主題——所謂"王道"與"霸道"的相剋。他說,所謂"王道"的定義,是以德為本的政治,帝王自覺是承天受命,自己被選出來做萬民的君、親、師的,應當安定民生,樹立起基於仁愛、道德的社會秩序。同時他認為"王道"的根本,在於帝王自身對"德"的嚴格的修養。 對此,所謂"霸道",是指霸者以武力統治天下的強權政治,其作法是不重視仁義,一貫重視功利與力量。如果前者的取向是理想主義式的善政,那麼可以說,後者便是一貫使用靈活的權謀數術的現實主義。

而在《三國志》中,則將劉備、孔明描寫為遵奉王道,將曹操描寫為遵奉"霸道"的人物。在吉川所寫的《三國志》中,有一段寫曹操的家臣程昱向主君曹操進言:"王道政治,其廢已久,天下大亂,民心生厭,臣以為世間正待望推行霸道獨裁的強權政治。"這是暗地裡向曹操提出:應該廢黜失去統治能力的皇帝,由擁有武力的領導者來治理國家。以此來敦促曹操早做決斷。 這樣,在《三國志》中,在描寫了一個個多采登場人物的同時,揭示了貫穿中國歷史的"王道"與"霸道"的相剋,具體地揭示了統率"西蜀"的劉備、孔明與統率"魏"的曹操等人的攻防劇。這對研究人類的歷史,也是非常富於啟發意義的。

關於這點,恩師戶田先生所說的如下一段話,使我至今難忘。 "諸葛孔明,玄德劉備都是理想主義者。""在《三國志》中,可悲之處是曹操這樣的現實論者,戰勝了那些理想論者。"他還嚴峻地教導我們說:"玄德劉備為人優柔寡斷,所以免不了要慘敗在曹操手裡。" 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不管東方西方,這是自古以來人的永久主題。不立足於現實的理想只能說是幻想。只是這樣軟弱無力的理想主義,與現實較量畢竟要失敗。不應該忘記勝負較量總是在狂濤巨浪一般的現實當中進行的。 但是,話雖如此,失掉理想的現實,只能成為極醜惡的東西。無理想的、單純的現實主義,不可能開拓出對未來的巨大展望,這也是事實。因此,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如果不採取立足於這兩者的作法之上的中道主義,就不可能解決現實的各項問題,使理想得以實現。這點,是我們通過《三國志》所能汲取的教訓。

桃園結義 ——團結、結成一體之真諦 在《三國志》中展現的人間劇當中,特別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桃園結義"。當時無名的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在桃園結拜為兄弟,這就是有名的"桃園結義",這三個人結成一體。這次拜盟,以後不折不扣地信守一生。 《三國志》奏出的主旋律之一,就表現在這三個人的信義上,表現在這三個人結成一體上。 一九八六年,東京美術館舉辦了"三國志偶人展"我去參觀時與偶人製作者川本喜八郎先生進行了種種交談。川本先生製作的每一件偶人都精巧地表現出人物的個性與靈魂,使我深深為之感動。這是因為川本先生本人對每一件偶人都抱有深刻的共鳴,並以深刻的觀察為基礎,製作出來的。正如他本人所說:"這些人物的生平,肯定都是像偶人的神態這個樣子的。"這位川本先生在他的著作《三國志百態》中對"桃園結義"曾做過這樣的評價:"在亂世,背叛已成為司空見慣的行為,在這樣的亂世當中,桃園結拜的三個人,以後志同道合生死不渝,這一事實,在今天也是令人十分感動的。 正由於有了這三個人流芳千古的結義,才使得《三國志》得以超越時代,流傳不衰。 " 這部書能超越時代、超越社會,打動人心的另一個原因是"美好的"心靈。而且,在人心動盪、嫉妒、反目層出不窮的亂世當中,這種美好的心靈就更加閃爍出光輝。那麼,是什麼緣故使這三人終生結合在一起呢?關於這點,戶田先生一語破的地指出:"總之,這三個人所以結合在一起,是因為他們結義時彼此相愛的緣故。"的確,不管抱有什麼樣的高邁想法,有著怎樣共同的偉大目標,如果缺少彼此相愛的牢固的團結力,那就什麼也難做得成。作為一切的前提,這種不能以道理來解釋的、彼此相愛的心的羈絆,才是志同道合的人所不可少的連結要素,沒有比這種連結更可貴、更強有力的了。 而且,戶田先生還說,這三個人之所以能團結起來的原因,是"三個人都深知彼此的缺點,互相取長補短,所以能團結到底"。在觀察人物時,先生強調了解人的性格的重要性。 他說"了解缺點在哪裡,優點在哪裡,是彼此了解對方的基礎"。的確應該說,了解人的性格,是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基本條件。 人的性格是終生也不會改變的。了解對方的性格,如何去維護他的這種性格,使之發出光和熱,這就關係到領導者的器宇問題。同時,在現實社會中,為了能建立一種美好的人際關係,不應該採取專去尋找對方缺點的做法,應該像劉、關、張那樣,採取彼此充分理解、彼此取長補短的做法才行。 話說自徐州失散以來,經過了好幾年後,以劉、關、張為中心,終於又迎來了君臣同聚一城的日子。迎接這個喜慶的日子,在吉川先生寫的《三國志》中,是這樣描寫的: "回想起來,這一切都是全仗能忍受苦難的精神。也靠雖然分散又重新結合的團結力量。而能夠使團結和忍受苦難都貫徹到底的力量,則是以玄德為中心的信義、信義本身啊。" 不管做任何事,總要經歷相應的"忍受苦難"的過程,這是當然之理。而且,一種強烈的伙伴的親愛之情——儘管立場或處境有所不同,一旦遇到危急關頭,便立即集到一起,共同前進——這種由夥伴的親愛之情建立起來的團結力量是非常必要的。 "團結"的力量與"忍受苦難"的力量,這對於邁向偉大目標的人來說,是不可避免的。而使這兩種力量之所以成為可能,則是"桃園結義"的那種較之父子、兄弟還要強烈得多的人與人之間的絕對信義。 關羽和張飛 ——表現為明暗兩面的英雄人格的光彩 《三國志》的登場人物,即使在現代,也會在人的問題或思索人生的問題上,給我們提供種種參考和借鑒。關羽和張飛——這兩人都是《三國志》中畢生扶佐劉備,建立西蜀大業的首屈一指的英傑。但是,像這兩人那樣,成為武將中形成對照的典型,也是很稀少的。兩人都富於武勇之才,不但在蜀中,就是在整個三國時代,也都具備了代表武將之譽,但說到兩人的人性、性格,那麼完全形成兩個極端。 尤其是使這兩者形成顯著的不同之點,是起因於張飛那種振幅極大的性格。張飛可以說是具有長處與短處兩極端的人物。一說起張飛,誰都會想起在當陽橋上喝退曹操百萬大軍,拯救了敗走中的劉備的故事,使人喚起古今無雙的豪傑形象。 《三國志》中所描繪的張飛形象,無論他那豹頭環眼的風采,無論他那萬雷齊鳴般的聲音,都是不折不扣的豪俠型的絕代英雄。對於自家方面來說,是再沒有比他更令人信賴的了;而對於敵人來說,又是再也沒有比他更令人難以對付的了。他的性格,徑情直行,一生信守著"桃園結義",他的心地非常純粹,不知背叛為何物。 但是,他具有這種舉世無雙的優點的同時,又具有極端的缺點。戶田先生說過:"張飛過於魯莽輕率,因而自取殺身之禍。"不能不說,他之喪命,完全是由於這種魯莽輕率的"生命之業"所造成的。 眾所周知,他是在睡夢中被部下的武將割下首級而喪命的。這是因為,為敵方所懼怕的他的那種壓倒一切的破壞力,有時也會傷害自己人,因而部下對他抱有怨恨的緣故。張飛對自己迸發出的生命力不能自製,從而不免帶有不論場合隨便發揮的輕率性。 說到他的喪命、他的許多失敗,都是由於嗜酒,這點是普遍為人所知的。睡夢中被割掉首級的時候,也是在大醉之中。在徐州,他破了禁酒令,喝得大醉,被呂布奪去城池。這樣看來,古來在武勇超群的英雄豪傑極易具有的豪放磊落、天衣無縫的性情之中,同時也會出現過於單純的人性,而其中由於本人的過於單純和粗率,往往招致毀滅的悲劇。對此,張飛也是未能逃脫的。 一旦出現在戰鬥的舞台上,就會顯出無比的力量,但在人生的最終章上,由於自身的魯莽,招致無謂喪身的"張飛型英雄"的悲劇——說明在人生的長河中,能名實相符地克服這種悲劇,必須超越各自的才智和天分,依靠人格的根本力量。 與張飛相反,關羽的魅力,固然與武勇有關,但更主要的是他的人格力量。我的恩師對此也給予很高的評價說:"關羽為人厚重。這是一種有時會吃虧的、嚴肅的性格。他的偉大之處,我認為在於他始終遵守義氣,而本人卻絲毫不以此自傲。""關羽是個講信義的人,一生都是尚節操、重義氣的。" 與關羽的人格有關的逸話是非常之多的。他的高尚的人格,甚至使敵方的主帥曹操都為之心服。曹操總是稱關羽為"天下的義士",對他堅持信義的生活態度,表示敬意。曹操對關羽的人性表示敬佩是在徐州關羽被擒之時。曹操當時想盡一切辦法希望能將這個聲望極高的俘虜收為自己的部下,給他偏將軍的職位以及金銀器皿、高價的戰袍,甚而至於贈送他駿馬赤兔馬,給予了種種優厚的待遇。但是關羽對劉備的信義是毫不動搖的。相反,他始終懷念當時生死不明的劉備,保護著劉備的兩位夫人。這樣,關羽雖然深感曹操的深厚情誼,但他說自己蒙劉備大恩,誓同生死。因此他將曹操所賜之物全部封存起來,回到劉備那裡去。就連曹操也對關羽堅守信義的情操,深為感動,爽快地送他走。 這的確是個意味深長的有名場面。在吉川寫的《三國志》中,關於曹操稱讚關羽的嚴正操守,做瞭如下描寫:"不問敵我,予每接觸到武人的高尚情操,都深感無上愉快。予深感在此一瞬所有這天地、人、這人世的一切,都充滿美好的事物——這種以一個人格來薰染他人,它的影響,必將及於後世的千年、兩千年的吧。" 一個人物的高潔人格,的確是會超越敵我、超越時間,使人們受到感動,激發人們向上的。真正的人格者、具有非凡力量的人才、領導者,他們之所以出現,就是因為他們總是具有這種力量。我也接觸過國內國外使我內心深為感動的人才。吉川先生描寫的上述的這段話,的確是至理名言。 總而言之,不管什麼時代,像關羽這樣重節操、講信義的厚重的生涯,在亂世中將會大放異彩;同時,也使生活在現代的人充分了解到一個人格所產生的力量是多麼偉大。 趙子龍的英勇 ——沉著冷靜、善能實踐的勇將 在劉備軍中,趙子龍——趙雲的存在,雖不如關羽、張飛那樣名聲赫赫,但卻在沉穩中發出另一種光彩。事實上,在人物眾多的《三國志》中,對趙子龍懷有共鳴的讀者是不在少數的。上文提到的偶人製作家川本喜八郎先生也是其中之一。他曾說:"看趙雲的行動,他為人的正直、判斷精確和英勇無敵、戰則必勝等等方面,總使人覺得他是《三國志》中數一數二的人物。對他來說,從未有過因小小的一點疏忽而導致作戰失敗的事例。諸葛孔明製訂的作戰計劃,最能忠實執行的人是趙子龍。似乎孔明也比誰都更信任他。" 我個人也曾接觸過許許多多的人,其中的確有像趙子龍這樣的人,他們表面上並不怎樣出人頭地,但到了關鍵時刻卻能很好地完成別人所不能完成的工作。從這種意義說,從地位、立場或表面現象來判斷人物,是非常錯誤的。毋寧說,千萬不能忘記,所謂優秀的人材,有許多人是表裡如一、不辭辛勞、默默地完成自己使命的那種人。 同時,如川本先生所說,"判斷精確"、"英勇無敵"、"戰則必勝"這些優點,正是一個領導者必備的資質。這其中,在"英勇無敵"方面,關羽、張飛並不比趙雲差,但是在"判斷精確"、"戰則必勝"方面,可以說趙雲是更高一籌。在說明趙雲"判斷"精確的事例中,可以舉出劉備失去結義兄弟關羽時立即要興師伐吳時,趙雲曾強烈反對。 這就是,將宿敵的魏置而不顧,對吳開始作戰,是極其錯誤的。吉川寫的《三國志》中曾就此事做如下描述:趙雲向劉備進諫說:"我認為,現時不可伐吳。伐魏,則吳自亡。如放下魏而先與吳作戰,則魏吳必同心協力,而蜀勢必陷於困境。"當時的中國大體共有十七州,其中魏為最強之國,統治著十二州。從大局看,蜀只有與吳聯合,才能與魏對抗。而且,從滅魏興漢的大義名分來說,趙雲的意見自是正論。但劉備不聽,強行與吳作戰,結果遭到了無法挽回的失敗。趙雲預料到這點,足可以看出他遇事兼有沉著冷靜的判斷力。 趙雲的這種精確的判斷力,對指揮周密作戰的孔明來說,當然可以放心地交給他任務。孔明多次使用趙雲,授給他秘計,不斷拯救主君劉備的危難。從這種意義說,正因為有趙雲這樣足以信任的、擔當實際戰鬥任務的武將,孔明才得以發揮他縱橫無盡的智略。 不但如此,在趙雲身上還有使人難忘之處:他除了遇事沉著冷靜之外,還有他那雖老不衰的氣概。這是有關他晚年仍然氣勢磅礴的一段故事:主君劉備死後,孔明上奏《出師表》,然後北伐。當時,特地將鬢髮皆白的老將趙雲排除在北伐軍的編制之外,讓他坐鎮後方。關於當時趙云如何不服老,吉川先生是這樣描寫的: "但是,趙雲對丞相的用情,不但不感到高興,反而,當他一知道發表了出征的編制名單後,便立刻來到丞相府,和孔明面對面地談判:為什麼某家的名字不在其中?毫無道理嘛!不是某家誇口,從先帝的時候起,我趙子龍臨陣從未退縮過,追趕敵人也從未落後過呀。某家現在雖然年邁,可某自認為並不比年輕人差啊。某生為大丈夫,死在戰場上才是最上的幸運。——難道丞相想要叫這樣說的趙雲晚節,像一根朽木似地爛掉嗎?" 這樣,趙云如他所希望的那樣,率領五千精兵,做為先鋒啟程了。這裡生動地寫出了趙雲的氣概。不管如何年老,也要貫徹由青年時期起一直不變的信條與信念。這裡邊,洋溢著趙云作為人的偉大和無法言表的颯爽氣概。我們的人生也應該是這樣的啊。 關於曹操 ——亂世奸雄、才智之將 如何看待魏的主帥曹操——這是《三國志》中一個很大的難題。對他的評價因人而異。這正說明現實的曹操本身俱有難以用一個層次加以把握的複雜性。作為將軍的才能、特別是從他的軍事才能的觀點來看,他具有同時期的競爭者——蜀國的劉備、吳國的孫權所遠遠不能企及的天賦之才。這點,當時可以與之比肩的,只有諸葛孔明一人而已。實際上,在《三國志》上所展示的、代表這一時期兩名軍事天才家的無數次頭腦戰,不斷引起讀者極大的興趣。而說到真正能在戰亂之世屢操勝券的將才,首先應推曹操,他才是傑出的英雄。 曹操在作為將軍的器宇方面,也極擅長收攬人心,他廣泛糾集人材,大膽加以擢拔,正像他用盡心機企圖招攬敵將關羽、趙雲那樣,巧妙地抬舉投降的敵將,羅致了許多名將,為我所用。而且,其才文武兼備,無所不包。這樣看來,曹操的確是個與他自己所希冀做天下人的大志相稱的稀代英傑。而實際上,考察一下他在亂世中所走過的足跡,便可以看出他另一個真實相貌,那就是他那極端冷酷無情的才人的"面孔"。 戶田先生評論說:"曹操作為將軍的確是偉大的,真正有力量的。歷史上與他相似的人物,恐怕是只有拿破崙、還有織田信長吧。但是,曹操雖說是英雄,畢竟是奸雄一流的人物。他另有殘酷無道的一面,即使為他出過力的部下,他也毫不容情地殺掉。" 在說明曹操殘忍性的事件中,他曾殘殺過父親的朋友呂伯奢全家。根據吉川先生的描寫,曹操年輕時期,暗殺董卓未成,當他逃走時他探望了呂伯奢,求借一宿。呂伯奢爽快地把他留了下來,到鄰村去沽酒。夜已深更,隔壁傳來了磨刀聲,這是為了款待曹操殺豬相待。曹操錯誤地認為要殺自己,立即殺掉了呂伯奢的家族和奴僕。不僅如此,當他明白了自己的判斷錯誤之後,在逃走途中遇上了呂伯奢,他為了消除後顧之憂,把呂伯奢也殺了。他的人性真是冷酷已極。這裡,不難看出曹操可怕的虛無主義者的冷酷面孔,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與目的,可以無動於衷地隨便殺人。 曹操這種令人生畏的冷酷性,自然使人們一直在內心裡都不喜歡他。而曹操則企圖以他自己特殊的才幹來贏得人心。 從這種意義說,他究竟是好是壞姑且不論,總之,曹操始終是以他的"才智"作為有力武器取勝的。他一方面仗持這個"利刃"登上了亂世的頂峰;而另一方面,又用這個"利刃"不斷傷害自己。曹操經常由於過分相信自己的才智而招致失敗。 比如,當魏、蜀大戰時。魏軍連連大勝,蜀兵丟盔棄甲,爭相敗走。魏軍乘機追趕。如果當時追上蜀兵,那麼蜀軍就會全部被殲。但是,曹操止住大軍。魏將都對這次收兵感到奇怪。而曹操則認為孔明所率的蜀軍並非真的退兵而是佯敗,採取了慎重的處理。但由於曹操收兵,蜀軍突然轉為反攻,結果魏軍只好退卻。 在吉川的《三國志》中寫道:"曹操經常賭智謀,結果敗在自己的智謀身上","據說智者反而會溺死在智中"。這樣,曹操從本質說來是個策士,他總免不了自認為沒有比自己智謀更高明的人。結果,他是才有餘而德不足,為自己的才所囿,不能行王道,也就是說他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霸道的奸雄。 年輕時的曹操,是個充滿理想的有為青年。使他最初揚名是在討伐黃巾時,當時他一直是在國家這個大義名分下活動。後來,當臣下勸他繼皇帝位時,他拒絕說:"苟天命在孤,孤為周文王矣。"這是通曉天命與道義的曹操的一個側面。但是從另一方面說,他又是充滿野心的。在這種相互對立的野心與道義的緊張關係當中,曹操相信自己的力量與才智,一味向前猛進。 到了臨近晚年,在曹操的面目中,他的野心上升到首位,到處表現出又是易怒又是焦躁的醜態。吉川英治先生對於這個當時不過是一介宮門警衛、胸懷壯志、氣概恢弘、對逢迎或阿諛感到侮辱,笑人之愚的青年曹操,到了五十幾歲的後半生,逐漸喪失過去英傑面目的過程,做瞭如下的描寫: "……不過,近來的他又是如何呢?在赤壁之戰前,在賞月的船上,已經相當計較自己老齡了,老來以後,他已完全不再是青春時期那種不為逆境所動的姿態了,動輒願意聽到側近者的悅耳之言,他不知不覺也變成了過去他曾經輕蔑過、唾棄過、嗤笑過其愚的上官地位了。"——不管什麼樣的英雄豪傑,隨著年齡、境遇的推移,很容易陷入人所具有的平庸的弱點。在這裡,一代的權勢者功成名就之後極易陷入的可悲習性,帶著某種哀感,被充分地顯露出來了。曹操的可悲之處,歸根到底,是在說明:一個才智之士,甚至把他自己所懷抱的青春理想都踐踏了,從自己本來所唾棄的醜惡人性,一步也未能逃脫出去。 孫權和人才 ——吳國國祚最長的背景 成為《三國志》舞台的魏、吳、蜀三國,後來都走向滅亡。先是蜀亡,其次,滅了西蜀的魏國也在蜀亡後僅僅三年也滅亡了。這樣,三國中吳是存續得最長的一國。為什麼不是國力最富的魏,而是吳國壽命最長呢? ——我認為這裡蘊含著重要的歷史問題。 吳的第一代皇帝孫權,接過其兄的印綬,成為吳主,當時他十九歲,正是弱冠之年。這時,劉備已經四十歲,曹操是四十六歲。吳的壽命之長,當然和孫權年輕有關,但不能只以年輕為理由。縱然年輕,如果人主不是非凡的人物,在戰國亂世,還是不可能維持長久的。吳主孫權的非凡之點,是在他手下有以周瑜為首的許多才能智謀之臣,儘管他年輕,但卻將這些從父親孫堅以來的老臣使用得非常得當,使之各盡其所長。不但如此,而且還接連招攬人才,加以重用。他的特點是擅於用人。而這點可以說是保持吳長久存續的最大原因。孫權的成功,的確說明了"得人"才是領導者的最大責任。 在年輕的孫權手下,聚集眾多有能之士的背景,除了孫權的器宇宏大之外,其兄孫策也是個非常重要的存在。孫策在其父孫堅三十七歲的壯年戰死之後,繼承父業,他也武運不繼,二十六歲遭到刺客的暗殺。從這一意味說,孫權可以說是第三代的江東之主。其兄孫策很早就看出這個弟弟具有非凡之才。從而在臨終時將印綬交付給他,並留下瞭如下的遺言(《三國志》,吉川英治著):"你長於內治之才。但率江東之兵,敢於進行乾坤一擲的冒險,你遠不如我。……因此,你要牢記父兄當初創建吳國的艱難,任賢舉能,守護疆土……。"孫權徹底遵守了"任賢舉能,守護疆土"的這一遺言。 說明孫權如何對待人才,有一段有名的插話(《三國志演義(上)》,立間祥介譯,平凡社版) :年輕繼承帝位的孫權,有一次問孫策時期的有名參謀周瑜:"我雖承繼了父兄的大業,但如何才能守住基業呢?"周瑜回答說:"任何事業的根基都是人的問題。得人者國昌,失人者亡,因此您的近側置德高才俊之士,最為緊要。"①孫權忠實地履行了這一忠言,得以建立了王權的根基。就這樣,吳國具備了尊重人才、發現人才的良好土壤。在以後,關係到吳國存亡的赤壁之戰時,建立殊勳的魯肅,是周瑜所薦,而毅然委以重任的則是年輕的孫權。 ①此處《三國志演義》原文為:"瑜曰: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為今之計,須求高明遠見之人為輔,然後江東可定也。" 同時,還有以有名的詞句"士別三日,則當刮目相看"(《吳書》,呂蒙傳注)而知名的呂蒙,也是被孫權發現的,呂蒙一改過去只偏於武藝的態度,是一個在學問上大有進益的人。孫權在培育人才方面,不只是著重於收羅人才、使用人才,而且在吳國國內提倡研究學問、鼓勵切磋琢磨的風氣。這是魏、蜀所沒有的吳國的特點。從這種意義說,最重視教育環境的是吳國。 孫權領導藝術的傑出之點,如上所述,是將內治的根本放在培養人才上,遇上具體的事務,則充分聽取這些軍師、參謀的意見。因此,在孫權統治下,充分發揮了軍師、參謀所具有的能力挽救了吳國的危難。 "創業易、守成難",這本是歷史上的教訓,而孫權則是求賢、任賢的"內治之雄"。同時,考慮到以孫權為中心的吳國臣下們長達數十年的緊密團結,就會了解為什麼吳的國祚一直綿延到最後的真正原因。可以說,這有力地證明了一個事實:一切團體與組織,能得以永續下去,必須超越每個單個人的力量,依靠緊密的協同動作。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