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走出抑鬱

第3章 第一章什麼是抑鬱?

走出抑鬱 保罗·吉尔伯特 4218 2018-03-18
如果你正受抑鬱的困擾,那麼你並不孤單。因為據統計,目前世界上有近一千萬的人處於同樣的困境。有史以來,抑鬱一直折磨著人類。早在2400年前,希臘著名醫生希波克拉底,就已經將抑鬱界定為一種氣質類型,稱為“憂鬱質”(melancholia)。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我們不能知道動物的感覺,但它們很可能也具備感受抑鬱的能力,至少它們有時表現得像是處於抑鬱狀態。因此,我們或多或少都具有抑鬱的潛質,正如我們都具備愛、焦慮、痛苦的潛質一樣。抑鬱並不是生活狀況或運氣的標尺。事實上,歷史上很多人郎經歷過抑鬱,索羅門王、林肯、丘吉爾,以及芬蘭作曲家簡·塞比麗絲都是很好的例證。值得記住的是:抑鬱並不是人類的弱點。 '抑鬱”的含義是什麼? 這是一個難以確切回答的問題,因為答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回答的人。抑鬱這個詞本身可以用來描繪天氣狀況、股市的下跌、地洞,當然,還有人的情緒狀態。它起源於拉丁文deprimere,意指“下壓”。這個詞最早被用於描述情緒狀態是在十七世紀。

如果你處於抑鬱狀態,可能會注意到,抑鬱不僅僅是情緒不振。事實止,它不僅影響了我們的感知、思維,也影響了我們的精力、注意力集中程度、睡眠狀況,甚至性慾望。下面讓我們從—些側面來考察抑鬱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動機 抑鬱影響我們做事的動機。我們會感到自己態度冷淡、無精打采,對許多事情都缺乏興趣——似乎沒有什麼事情值得去做,甚至覺得連嘗試都沒有必要。我們同樣也會喪失對孩子的興趣,繼而我們又會因此而內疚。我們曾一度熱衷的項目,現在卻變得枯燥乏味。我們會感到自己無力做任何事,即使將每天的活動壓縮至最少,我們仍為之感到痛苦。 情緒 人們通常認為抑鬱僅僅是情緒低落或是感覺飽和——這只是抑鬱的一部分。事實上,抑鬱的核心症狀被稱為“缺乏快樂”(anhedonia,起源於希臘文),意指喪失體驗快樂的能力。我們會感到生活變得異常空虛,毫無快樂可言。然而,儘管我們喪失了體驗快樂的能力,但我們對不快樂的感受卻是與日俱增,變得易激惹。我們或許會將滿腔的不滿與憤怒悶在心裡,有時卻又變得異常暴躁,甚至對親人、孩子大打出手。過後,我們又會因之而痛悔,抑鬱症狀更加嚴重。抑鬱另兩個常見症狀是焦慮和恐懼。抑鬱的時候,我們會變得脆弱。過去我們很容易應付的事情,現在卻莫名其妙地令人恐懼。因此,焦慮和恐懼是抑鬱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與抑鬱相關的其他消極情緒還有悲傷、內疚、羞恥、嫉妒等。

思維 抑鬱通過兩種途徑影響我們的思維。首先,它影響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記憶力。我們會發現自己無法集中精力去做任何事情,包括看書和看電視。我們的記憶力也變得很差,容易遺忘。即使我們回憶起一些事情,電多半是消極和令人不快的。 抑鬱影響我們思維的第二種途徑是,它影響我們對自己、對未來乃至對整個世界的看法。幾乎沒有什麼人在抑鬱的時候自我感覺良好。通常他們都會將自己視為沒有長處,滿身缺點、毫無價值。如果你問及—位抑鬱者對前途的看法,他們通常會這樣回答:“有什麼前途?”對他們而言,未來是——片黑暗、充滿失敗。像許多強烈的情緒一樣,抑鬱也會使我們產生極端的思維方式,我們的思維變成了“全或無”的模式——我們要么是個完全的成功者,要么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想像 當我們陷入抑鬱狀態時,我們產生的想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我們或許說自己像是在一片烏雲的籠罩之下,或說自己像是陷在深坑里,或被關在黑暗的屋子裡。丘吉爾稱他自己的抑鬱為“黑狗”。抑鬱時的想像無外乎是黑暗,無法掙脫束縛。如果讓你用繪畫描述抑鬱,你很可能使用陰暗晦澀的顏色,而不是明麗的色彩。黑暗、受困是抑鬱時最主要的想像內容。 行為 當我們抑鬱時,行為方式也產生了一些變化,我們不大會參加積極的活動,相反,我們盡量避免交往,將自己隱藏起來。許多以前我們樂於從事的活動,現在卻變得令人難以忍受,因為任何事情做起來都太費力,我們做的似乎比以往更少。我們對待他人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我們會發現自己與他人正向的交往減少廣與他人的衝突不斷增多。如果我們因之感到焦慮,就會避免與他人接觸,進而喪失對交往的信心。

抑鬱的人有時會變得緊張不安,難以放鬆。他們感覺自己如同困獸,四處走動,想做點什麼,卻不知道該做什麼。有時,想逃出去的想法非常強烈,但是對逃到哪裡去,去做什麼卻不清楚。另一方面,有些抑鬱的人會變得反應遲鈍,池們走路緩慢,時走時停。他們的思維也會變得遲滯,對任何事情都感到“沉重”。 生理 當人們焦慮的時候,體內會產生腎十:腺素。同樣,抑鬱也會造成人生理上的變化,影響我們的身體與大腦的活動。目前,還沒發現這些變化有什麼害處。但是,在抑鬱狀態下,大腦活動出現變化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上,任何心理狀態,如快樂、性興奮、激動、焦慮或者抑鬱都與腦生理變化有密切的聯繫。最近有研究表明,上述心理狀態中有些與應激激素(如可的松)的分泌有關,這表明抑鬱反應包含了應激活動的成份。抑鬱還會影響被稱為神經遞質的大腦化學物質的分泌,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分泌活動。一般來講,在抑鬱狀態下,大腦中這些化學物質的分泌水平下降,這也是服用單胺類藥物能緩解抑鬱症狀的原因。

據推測,上述生理變化,可能是造成我們出現不良症狀的原因。抑鬱不僅影響了我們的精力,也影響到我們的睡眠(但也有些人在抑鬱狀態下睡眠增多)。另外,沒有胃口也是抑鬱的常見症狀,我們會感到食物味同嚼蠟,體重也會因之減輕。當然,也有些人在抑鬱的時候會出現體重增加的現象。 社會交往 儘管我們極力掩飾自己的抑鬱狀態,但仍會給他人造成影響。與人交往時,我們會變得枯燥乏味、易激惹、常常拒絕別人。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反應是抑鬱常見的反應,我們有必要識別它們,不必為此羞愧,否則會加重我們的抑鬱症狀。至於為什麼抑鬱會影響我們與他人的關係,有多種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我們潛藏著自己無法理清的矛盾衝突,可能是我們對他人表現了無聲的怨恨,可能是我們感到自己失去了控制,還可能是我們的朋友、夥伴無法理解我們身上發生的一切。總之,請記住一句話:"笑,全世界都陪著你笑;哭,只有你一人向隅而泣。"有時,他人很難理解我們的抑鬱。抑鬱的表現是不是完全相同?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抑鬱有許多不同的類型,專家學者通常所說的抑鬱是指“主導型抑鬱”。按照美國精神病協會的指標,一個人只要連續兩週出現下列可能症狀中的五項以上,就可以被診斷為患有主導型抑鬱症。 對專業研究而言,上述症狀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它不能完全揭示抑鬱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例如,我認為受困感(be trapped)是抑鬱的常見症狀,而心理學家卻可能認為無望感是常見症狀。列此表的目的在於表明專業人士是如何看待抑鬱的。 .情緒低落。 .快樂明顯減少以上兩者至少居其一 .食慾明顯下降,體重至少減輕5%。 .睡眠障礙。 .易激惹或情緒鬱悶。 .精力不佳,每天疲憊不堪。 .無價值感,缺乏信心,有罪感。

.注意力難以集中 .常想到死或自殺 至少有其中4個以上症狀就可以知道是否患有抑鬱症 研究者對以下兩類抑鬱做了區分:一類是單獨出現的抑鬱, 另一類是與躁狂交替出現的抑鬱。在躁狂狀態下,人們會感覺自己精力異常充沛、充滿自信、性慾望強烈。如果躁狂狀態不是特別嚴重的話,這類人很可能有卓越的表現。那種抑鬱與躁狂交替發作的人常被診斷為患有“雙相疾病'(是指他們可能出現情緒的兩極狀態——高漲和低沉),舊的學說稱之為躁鬱症。而那些只出現抑鬱狀態的人則被診斷為“單相抑鬱”。 研究者關於抑鬱的另一種區分,是精神性抑鬱和神經性抑鬱。患有精神性抑鬱的病人會出現各種被稱為“妄想”的錯誤觀念。例如,一個身體無任何疾患的人會覺得自己得了絕症,將不久於人世。許多年前,我的一個病人人院前與律師聯繫,商議立遺囑及葬禮的有關事宜,她堅信自己活不到聖誕節。她認為,醫務人員為了避免使她難過向她隱瞞了實情,她不斷囑咐孩子在她過世後應如何生活(當然,這給她的家人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有時,患有精神性抑鬱的病人會產生強烈的罪惡感。例如:他們會固執地相信是他們引發了波希尼亞戰爭,或做了其他可怕的事情。就目前而言,精神性抑鬱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心理疾患,與非精神性抑鬱相比,是比較少見的。 專家對根源於憂鬱的抑鬱症和事件相關型抑鬱症(如失業、愛人死亡或人際破裂所造成的抑鬱)也做了區分。目前,儘管我們發現各類抑鬱的性質確有不同,臨床症狀也有差別,但這種區分仍是沒有意義的。在心理治療中,對病人經過深層次的了解後就會發現,那些看似根源於憂鬱的抑鬱病人也有著相應的早期經歷。這並不是說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容易患抑鬱症,只是表明,根據產生原因對抑鬱進行分類是不大明智的。 顯然,一些抑鬱症比另一些更為嚴重,更具有破壞性。許多抑鬱病人帶著症狀生活,直至症狀自行消失。而另一些更為嚴重的抑鬱,其症狀很難自行消失,進行專業治療是非常必要的。不同種類的抑鬱症在發病、嚴重度、病程以及發作頻率上有明顯差別。

發病 抑鬱可以是急性發病(例如幾天或幾週內),也可能是漸進性發病(歷時幾個月或幾年)。它可以出現在人生各個時期,但是青春晚期、成年早期和晚年是抑鬱發病的敏感期。 嚴重度 抑鬱症狀是輕微、中度還是重度因個體差異而不同。 病程 有的抑鬱病人在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內症狀完全消失,而有些病人可能病程遷延,持續幾年的時間。一般認為,“慢性抑鬱”要持續兩年以上,它的患病率在所有抑鬱中佔10%—20%。 發病頻率有些抑鬱病症只是一過性的,而另外一些則是反復出現的。 抑鬱症的複發性是值得重視的,但並不令人感到奇怪。試想,如果你在年輕的時候覺得自卑,無價值,終會有一天這種自卑感會完全戰勝你,使你覺得自己是個生活的失敗者。儘管藥物能幫你緩解症狀,但潛在的失敗感、自卑感仍是存在的。藥物不能使我們變得成熟,也不能使我們擺脫潛在的錯誤觀念。抑鬱是不是常見病?

如前所述,抑鬱是一種常見疾病,以主導型抑鬱為例,它的發病率如下: 女人男人 某—時期發生過4%—10% 2%—3.5% 一生都存在10%—26% 5%—12% 住院治療1%o 精神病院外治療2%o—30%0 上述材料表明,每四、五個人中就有一人在人生某一階段罹患過抑鬱症,並且女性的發病率高出男性3倍。研究發現,某些社會群體(如失業階層)更容易患抑鬱症。新近有研究表明:本世紀抑鬱的發病率呈緩慢上升趨勢,個中原因尚不明了。社會經濟條件的變化、家庭破裂、年輕人(特別是失業者)的無望感、對自己期望值的升高等,都可能是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