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第30章 醫治孩子的情感創傷

當丹尼爾告訴媽媽他被學校巴士的司機侮辱和推搡時,媽媽的責任不是尋找司機這麼做的動機,也不是給司機找藉口,她的任務是充滿同情地回答孩子,用下面這樣的話給孩子提供情感上的急救: “那一定讓你覺得尷尬極了。” “你一定覺得很屈辱。” “那一定讓你很生氣。” “那個時候你一定非常討厭他。” 這樣的陳述會向丹尼爾表示他的媽媽理解他的憤怒、傷痛和羞辱,會讓丹尼爾明白,當他需要她的時候,她就在那兒。就像孩子摔倒受傷時,父母會馬上給孩子提供身體上的急救一樣,父母同樣需要學會當孩子情感受傷時向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急救。 毫無例外,孩子會向他們生活的環境學習。如果他們生活在批評中,他們就學不會負責任,他們學會的是譴責自己,學會尋找別人身上的缺點;他們學會懷疑自己的判斷力,輕視自己的能力,懷疑別人的意圖。而最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不停地預料即將發生的厄運,並且忍受於此。

讓孩子感覺自己出了問題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批評。批評使他們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越來越渺小。孩子需要的是沒有貶低的信息,而不是批評。 一位媽媽看到她七歲的兒子史蒂文用勺子幾乎把整罐巧克力布丁舀到一個特大號的碗裡,她正要指責他:“你太自私了!你只想到你自己!家裡不是就你一個人!” 但是她已經知道這種定性評價的話是沒有用的,向孩子指出他不好的人格品質並不能使他變成一個更有愛心的人。她沒有說這些定性的話,而是說了一些沒有貶低意思的話:“兒子,布丁要分給四個人。”“哦,對不起。”史蒂文回答說,“我不知道,我放回去一些。”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