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經理人必備商務口才與談判知識

第4章 第四章提高說話水平要知道的修辭知識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以彼物比此物。具體說,當人們在語言交際中要表達某一事物或道理時,運用聯想或想像,引進另一種事物或道理,以便把要表達的事物或道理反映得更具體、更貼切、更生動、更富有感染力,使聽者愛聽,聽得明白,從而留下深刻印象。 劉向的《說苑》中有這樣一個生動的故事。 有人對梁王說:“惠子這個人說話善於打比喻。假若大王您不讓他打比喻,那麼,惠子就沒法說話了。”於是,梁王對惠子說:“希望你今後說話時不要打比喻了。” 惠子回答說:“假若有個人不知道'彈'為何物,您告訴他彈就是'彈',他能明白嗎?”梁王說:“當然不明白了。” 惠子說:“我要把我知道的事物告訴不知道這事物的人們,您說不打比喻行嗎?”梁王說:“不打比喻是不行的。”

本來梁王是不讓惠子再打比喻,可是惠子又悄悄地打了一個比喻,說服了梁王。 比喻一般由本體、喻體和喻詞三部分組成。本體是被比喻的事物;喻體是用來作比的事物或對象;喻詞則是標明比喻關係的詞語,如“好像”、“恰似”、“像……一樣”等。比如,毛澤東曾說,有些人寫文章長而空洞,就像“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這裡,長而空的文章就是本體,臭而長的“裹腳布”是喻體,“就像”是喻詞。 一次有人問愛因斯坦什麼是相對論。愛因斯坦解釋說:“你同你最親愛的人坐在火爐邊,一個小時過去了,你覺得好像只過了五分鐘;反過來,你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坐在熱氣逼人的火爐邊,只過了五分鐘,但你卻像坐了一個小時。這就是相對論。”愛因斯坦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真切體驗來解釋高深玄妙的相對論原理,讓普通人也能理解。

人們說話是為了描繪事物,或闡述道理,或表述情感等,要把這些東西表述得生動具體,使人印象深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能運用貼切的比喻,就能化難為易,話半功倍,具有說服力。 莊子一生都過著十分清貧的生活。一天,莊子家裡一點糧食也沒有了。萬般無奈,他只好拎個袋子到朋友監河侯那裡借點糧食。監河侯正收拾行裝要外出。莊子見了他,講了借糧的事,監河侯滿口答應:“好說,好說,不過我正要進城收租金,等我回來,一定借給你三百兩銀子,好嗎?”莊子心想:你進城一趟,來回得半個月,等你回來,我一家人不就餓死了嗎?於是說:“老兄啊,剛才我見到一件事,很有意思,你不想听聽嗎?”監河侯問:“什麼事,你快說。” 莊子說:“剛才我到你這兒來的時候,在路邊聽見求救的聲音。我到處找,卻沒見人。原來在路上的車轍裡,有一條小魚,嘴巴一開一閉地在叫著。它說:'我從東海來,現在快乾死了,先生能不能給我瓢水,救我一命啊?'我說:'那太少了!你再忍耐一下,等我去找越國和吳國的大王,請他們堵住西江的水,然後開溝挖渠,把西江水引到這兒來,你就可以順水游回東海了。你看這樣好嗎?'誰知那條魚聽了很生氣地說:'我現在已經快乾死了,只要一小瓢水就能活下去。你的計劃雖然很好,但等到西江水來的時候,恐怕我早已變成魚乾了。先生只好到干魚攤上找我了。”'監河侯聽到這裡,滿臉通紅,連聲向莊子道歉,喊來家人,給莊子裝了滿滿一袋糧食。

運用比喻說理,簡潔明了,喻體非常廣泛,俯拾皆是。只要與你說明的道理有內在性質的共同點,就可以信手拈來,達到目的。 象徵是比喻的延伸和擴大,它是藉助於特定的具體事物,來寄寓某種精神品質或抽象道理的修辭手法。 一位在醫學院裡任職的教授,正在給剛入學的新生們講第一堂課:在暴風雨後的一個早晨,一個男人到海邊散步。沙灘上有許多被昨夜暴風雨卷上岸的小魚,被困在淺水坑里,掙扎著,想要回到大海的懷抱。 走著走著這個男入發現遠方有一個瘦小的身影,不知疲倦地正忙碌著。 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他正彎腰撿起水窪裡的小魚,然後再用力地扔回大海,一條又一條不停地重複著相同的動作。男人問道:“孩子,這海灘上有成千上萬條小魚,你一個人救不過來的。”“我知道。”小男孩頭也不抬地回答著,但並沒有停止動作。 “既然知道,幹嗎還乾傻事呢?”男人又問。小男孩只是默默地撿起小魚,再把它們扔回大海,並不回答。男人忍不住又問了一句:“你這麼做,又有誰在乎?”小男孩邊扔邊說:“這條小魚在乎!這條,還有這條……”

講完這個故事,教授接著說:“今天,你們在這裡開始了大學生活,從此每一個人都將在這裡學會如何去拯救生命。雖然你們救不了所有的病人,但是你們可以救一部分人,為他們減輕痛苦。因為你們的存在,人們的生活從此有所不同——你們可以使大家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這是你們能夠而且必須做到的。” 這位教授在演說中,先是講述一個富有哲理的小故事,然後藉助這個小故事所喻示的精神品質,告誡他的學生們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應該具有起碼的職業道德。 一般來講,象徵可分為明徵和暗徵。明徵就是像徵客體、象徵意義、聯繫詞在話語中同時出現,這類象徵意義較明顯、固定。暗徵則只通過對象徵客體的精細、巧變的說法來暗示其像徵意義,以期引發人們豐富的聯想和想像。

誇張是為強調事物的某種特徵而故意言過其實,或者誇大事實,或縮小事實,讓聽者對所要表達的內容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合理地運用誇張技巧,一是便於揭示事物的本質;二是能加強說話的感染力;三是能啟發聽者的想像力。運用誇張,必須以現實生活為基礎,不能漫無邊際,做到言過其實而又合情合理,不似真實而又勝似真實。 楚國官員申無宇的守門奴僕因偷酒器被發覺而畏罪潛逃。為了逃避申無宇的追捕,他投靠楚王一躍成為細腰宮守卒。因為楚國的法律明文規定:任何人都不准到楚王宮裡抓人。那名奴僕自以為有了“尚方寶劍”,整日囂張狂妄。可是,沒想到申無宇卻在楚王不知道的情況下徑直到宮裡把那位奴僕捉了回來。楚王知道了之後非常氣憤,命令申無宇把那個奴僕放出來。

申無宇說:“天上有十個太陽,人分十個等級,上層統治下層,下層侍奉上層,上下互相維繫,國家才能安定太平。如今臣下的守門奴僕畏罪潛逃,借王宮之地庇護犯罪之身。如果讓他真的得到庇護,那麼其他奴僕便會互相效法,盜賊公行,誰還能禁止得了!長此以往,社會不安,大王江山不保啊!所以,臣下才不敢遵奉王命。”楚王細細琢磨了一番,覺得很有道理,便免去了申無宇擅闖王宮之罪。 申無宇把窩藏一個奴僕與天上的太陽、社會不安、江山不保聯繫在一起,顯然是誇大了事實,但卻收到應有的效果。 誇張既然是在某些方面“言過其實”而又有真實性作為基礎,這就有利於突出事物的特殊性,可以喚起人們的想像,收到突出個性形象的效果。如下面的例子。

有三個人在一起談論如何節約,其中一個人說:“我認識一個人,為了節約墨水,無論寫什麼,字都寫得像芝麻粒儿一樣大小。”第二個人說:“我認識一個人,為了減少手錶的磨損,天一黑,就把手錶給停了。”第三個人說:“你們說的都一般,我認識一位老先生,為了節約眼鏡,連報紙都不看了。” 如果說為了“節約”眼睛連報紙都不看了,還不為誇張,可為了節約眼鏡連報紙都不看了,就不能不是誇張了。可以想像,這位節約眼鏡的老先生用節約精神去做其他事情時,該又是何等節約啊! 誇張雖然言過其實,但不等於浮誇,它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必須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徵,做到“誇而有節”、“飾而不誣”,才能造成強烈的震撼效果。 比擬,即根據一定的想像,把物當作人或把人當作物,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表達的一種修辭技巧。

比擬能使人產生聯想,以獲得話語的形象感和生動感。比擬可分為擬人和擬物兩種。 擬人又叫“人格比”。就是賦予大自然、動物、抽象事物等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擬物即把人當作物,或把此物比擬為彼物。 一位來自新加坡的老太太在遊武夷山時,不小心被蒺藜劃破了裙子,頓時遊興大減,中途欲返。女導遊見狀微笑著走近老人身旁說:“這是武夷山對您有情啊!它想牽住您,不讓您離去,好請您多看她幾眼。” 幾句話,把老人的不快吹得無影無踪。武夷山的熱情好客是機敏的女導遊所賦予的,這裡就用了擬人手法,而且表達得十分得體。 三國時期,馬家有五兄弟。這五個兄弟的字裡都有一個常字。五兄弟中,以馬良的才學最高,當地流傳一句話,叫做:“馬氏五常,白眉最良。”原來,馬良的長相有個特點,眉間有白毛。這裡不說“馬良最良”,而是說“白眉最良”,用“白眉”這個長相特徵來代指馬良。

借代就是不直接說出該人或該事物,而藉與要說的人或事物有密切關係的其他事物來代替所說的修辭技巧。借代的客觀基礎是事物的相關性,運用這種技巧可以使語言具體形象,富於變化。 魯迅在《戰士和蒼蠅》一文中這樣說過:“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這裡魯迅把“戰士”和“蒼蠅”拿來對照比較,尖銳地諷刺了那些誣衊革命者的可恥奴才,堅決地支持了堅持革命的勇敢戰士。 把兩種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通過比較可使事物的性質、狀態和特徵等更加鮮明突出,並且鮮明地表現出說話人的立場和觀點。這就是對照。 戰國時期,有一次齊宣王召見顏斶。齊王對顏斶說:“斶,你過來!”

顏硒以同樣的語氣對齊王說:“王,你過來!”齊王很不高興。齊王左右的人指責顏斶說:“齊王是國君,你是國君的臣下,你這樣跟齊王說話成何體統?” 顏斶不慌不忙地說:“我到國君面前是趨炎附勢;國君到我面前是禮賢下士。與其讓我趨炎附勢,不如讓齊王禮賢下士。”齊王怒容滿面,氣勢洶洶地質問:“到底是國王高貴還是士高貴?” 顏斶說:“士高貴,國王不高貴。從前秦國出兵攻打齊國,他們的軍隊路過士人柳下惠的墓地時,發布一道命令說:'有到柳下惠墓地五十步範圍內打柴煮飯,割草餵馬的,死無赦!'後來與齊國軍隊交戰時,秦軍又發布一道命令:'有能割下齊王腦袋的,封地萬戶侯,同時賞黃金萬兩!'從這兩道軍事命令就可以看出,一個活著的國君的腦袋,還比不上死掉了的士人墳堆上的一根柴草!”齊王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顏斶用同樣的語氣呼“王,你過來”,這是需要一定的膽量和氣魄的。 “趨炎附勢”與“禮賢下士”的對照,說明他胸有成竹,同時把說話的基點放在國王身上,即為國王考慮,重視士人,興國利民。可惜齊王仍不能體察其良苦用心,競還要提出國王與士相比誰高貴的問題。士人墓的柴草與活著的國王的腦袋的對比,造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有力地論證了他的觀點。 在生活中我們將兩種不同事物進行對比,通常是為了使好的顯得更好,壞的顯得更壞,大的顯得更大,小的顯得更小;將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進行對比,往往是為了把事物說得更透徹、更全面、更鮮明。 引用這種修辭方法用途十分廣泛,是指在語言交際中引用名言警句、熟語、典故等,來證明事物、闡述道理。運用這種修辭手法可以增強說服力和感染力,使語言表達言之有據、生動形象。 引用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常用的有暗引、正引、反引和擷引。 暗引即暗示、引用。 正引即用其原意原句。如教師節的晚會上,一名女學生在回答教育的作用時說:“一個受了不良教育的孩童,等於走失了方向。”(肯尼迪語)所以,“教育是廉價的國防。”(亞里士多德語)“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它的果是甜的。”(約翰遜語)教育的根就是我的根。 這一段話引用了肯尼迪、亞里士多德等著名人物的名言、警句,揭示了教育為本的深刻內涵,生動深刻,效果突出。 反引即反其意而用之。 擷引是擷取原句中部分詞語而用之。 運用引用技巧時,要力求精當,多少適宜;所引用的內容必須對闡述問題確有價值,其內容既具有權威性、說服力,又不是老生常談。 運用引用應注意兩點:一是保持引文的完整性,切忌斷章取義;二是將引文與所要表達的意思融為一體,成為論說的有機組成部分,不能硬湊生拼,甚至“貼標籤”。 運用排比可使語意表達層次清晰、語勢強勁、節奏鮮明、語意暢達。這種修辭手法一般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密切關聯、語氣一致的詞組或語句排列而成,用以表達同一範圍、同一性質的事物,以增強語勢,增強節奏感和旋律美,加強語言的力度。 馬丁·路德·金在1963年8月28日美國華盛頓黑人集會上發表了一場精彩的演說,其中有這樣幾段話。 一百年前,一位美國偉人簽署了《解放宣言》。現在我們站在他紀念像投下的影子裡。這重要的文獻為千千萬萬在非正義烈焰中煎熬的黑奴點起了一座偉大的希望燈塔。這文獻有如結束囚室中漫漫長夜的一束歡樂的曙光。 然而,一百年後的今天,我們卻不得不面對黑人依然沒有自由這一可悲的事實;一百年後的今天,黑人的生活依然悲慘地套著種族隔離和歧視的枷鎖;一百年後的今天,在物質富裕的汪洋大海中,黑人依然生活在貧乏的孤島之上;一百年後的今天,黑人依然在美國社會的陰暗角落裡艱難掙扎,在自己的國土上受到放逐。所以,我們今天到這裡來,揭露這駭人聽聞的事實。 這就是我們的希望。這就是我們帶回南方的信念。懷著這個信念,我們能夠把絕望的大山鑿成希望的磐石;懷著這個信念,我們能夠將我國種族不和的喧囂變為一曲友愛的樂章;懷著這個信念,我們能夠一同工作,一同祈禱,一同奮鬥,一同入獄,一同為爭取自由而鬥爭,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終將得到自由。 在馬丁·路德·金這幾段演講詞中,第二段以“一百年後的今天”領起的排比句,從黑人沒有自由,受著種族隔離和歧視,過著貧乏的生活乃至受虐待遭驅逐的政治、經濟、人生、法律待遇等方面集中地揭露了黑人悲慘嚴酷的生活現狀,給人以心靈的震顫;最後一段以“懷著這個信念”領起的排比句,表述了所要進行的不懈努力、鬥爭原則和奮鬥目標。文中排比句式的運用,如江河奔騰,氣勢磅礴,既淋漓盡致地表達了演講者的思想和感情,又產生了激動人心的修辭效果。 雙關就是有意識地使用同一個詞或同一句話,在同一個言語環境中兼有兩重意思:表面上是說這件事,實際上是指另一件事。一語雙關,能使話語含蓄、幽默,饒有風趣,還能加深語意,引人思考,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有個人十分貪杯,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朋友們都很痛心,一再勸他不要濫飲,無奈他就是聽不進去。大家商量來商量去,決定設一條妙計,嚇唬他一下,也許能嚇住他。一天,當他大醉大吐之後,朋友們弄來一塊豬肝,沾些污物,給他看過,說:“人有五臟才能活命,現在你喝酒無度,吐出一臟,只有四髒了,生命已經十分危險,今後不要再喝了。”哪知這人醉了心不糊塗,他故意撒酒瘋:“唐三藏都能上西天取經,何況我還有四臟呢?” 酒鬼運用諧音字,把“藏”與“臟”牽扯到一起,令朋友們無可奈何,充分顯示了這酒鬼的機智。 紀曉嵐與和珅同朝為官。紀曉嵐任侍郎,和坤任尚書。有一次,兩人同飲,和珅指著一條狗問:“是狼是狗?”紀曉嵐非常機敏,立即意識到和砷是在轉彎抹角地罵自己,就給予還擊。他泰然自若地回答道:“垂尾是狼,上豎是狗。” “是狼”與“侍郎”諧音,“上豎”與“尚書”諧音,和珅用諧音攻擊紀曉嵐,自以為穩操勝券,聰明卓絕,沒想到紀曉嵐用同樣的技巧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使狡猾的和珅沒有占到絲毫便宜。 三個朋友到一家小酒店喝酒,店裡只剩下一個空位子。三個人各不相讓,爭吵不休,最後商定:“誰吹的牛大,誰就座這個位子。”三個人中有一個是盲人。他搶先說:“我目中無人,該我坐這個位置。”另一個是矮子。他說:“且慢,我不比常(長)人,應該由我來坐。”第三個人是駝背。他不慌不忙地說:“你們都別爭了,其實,你們都是直(侄)背(輩)的,這個位子,理所當然應由我來坐。” 美蘇關於限制戰略武器的四個協定剛簽署,基辛格就在莫斯科一家旅館裡,向隨行的美國記者團介紹這方面會談的情況了。當時已是5月27日凌晨一點,他競毫無倦意。 “蘇聯生產導彈的速度每年大約250枚,”基辛格微笑地透露道,“先生們,如果在這裡把我當間諜抓起來,我們知道該怪誰啊。” 敏捷的記者們於是接過話頭,探問美國的秘密。 “我們的情況呢?我們有多少潛艇導彈在配置分導彈頭?有多少'民兵'導彈在配置分導式多彈頭?”一個記者問道。基辛格聳聳肩:“我不確切知道正在配置分導式多彈頭的'民兵'導彈有多少,至於潛艇,我的苦處是,數目我是知道的,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保密的。”記者說:“不是保密的。”基辛格反問道:“不是保密的嗎?那你說是多少呢?”記者傻了,只好“嘿嘿”一笑。 ,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內容的修辭方式。反問寓答案於問句之中,思想內容恰與句子的表面意思相反:語句表面意思是肯定的,內容則是否定的,反之亦然。 運用反問能夠加強語勢,把原來確定的意思表達得更加鮮明且不容置辯,所以,容易集中聽眾的注意力,給人造成強烈的印象,容易喚起人們的想像和激情,比正面表達更能產生力量。 卡耐基說,如欲說服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舉出例證反其問之,它遠比正面辯駁要有更大的說服力。 有一次,拿破崙對他的秘書說:“布里昂,你知道嗎?你也將永垂不朽了。”布里昂開始不解拿破崙的意思。拿破崙解釋說:“你不是我的秘書嗎?” 布里昂明白後,笑了笑說:“請問,亞歷山大的秘書是誰?”拿破崙答不上來,讚揚道:“問得好!” 問得好,好在哪兒? 布里昂明白拿破崙的意思,雖並不寄希望於依靠名人揚名,但仍不忘作為秘書對主帥的尊重,所以採用表面請教、實則反問的方式:“請問,亞歷山大的秘書是誰?”證明了大前提的不可靠性,使拿破崙的結論不攻自破。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