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領導金口財

第3章 第二章親和力:帶來更多更廣的人際資源

領導金口財 水中鱼 9028 2018-03-18
領導賣弄權勢,等於出賣自己的無知;領導賣弄富有,等於出賣自己的人格。擺架子的人,不僅領導關係搞不好,上下級關係也搞不好。 感情是人對客觀事物好惡傾向的內在反映,人與人之間建立了良好的感情關係,便能產生親切感。在有了親切感的人與人之間,相互的吸引力就大,彼此的影響力就大。管理者平時待人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時時體貼關懷員工,和員工的關係相處十分融洽,他的影響力往往比較大。如果管理者與員工關係緊張,時刻都要互相提防,那麼勢必會造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心理距離。這種心理距離是一種心理對抗力,超過一定限度就會產生極壞的影響。 一個管理者要將他的決策變成員工的自覺行動,單憑職位權力顯然是不夠的,即使是有能力方面的吸引力,在很多時候也是力不從心的。因為員工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經濟人,而是渴望得到關懷的社會人。因此管理者要想使員工心悅誠服,為其所用,就要保證員工在感情上能和管理者心心相印,憂樂與共,以便管理者發揮感情的影響。對感情影響力的培養最為關鍵的因素就是要克服官僚主義的領導作風,做到從感情入手,動之以情,以取得彼此感情上的溝通。

人格影響力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通過自己的品德素質、心理素質和知識素質在被管理者的身上產生影響的一種力量。其中品德素質是人格影響力的基礎。管理者良好的道德、品行、作風往往會對員工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管理者的心理素質,是人格影響力的關鍵。在心理素質中,管理者必須具備豐富的情感,對員工充滿熱忱並關懷備至,這樣才具有強大的人格魅力。而知識素質是管理者人格影響力的能源,在管理工作中,知識淵博、業務素質高的管理者自然會形成一股凝聚力,員工自然會信服管理者的管理。 著名人際關係學家卡耐基曾和美國最著名的傳記作家伊達?塔貝爾小姐一起吃飯。他告訴她正在寫有關如何對待下屬的書。她告訴卡耐基,在她為歐文?楊羅寫傳記的時候,訪問了與楊羅先生在同一間辦公室工作了三年的一個人。這個人說他從來沒有聽過楊羅先生向下屬下過一次命令。歐文?楊羅從來不說“做這個”或“做那個”,或者是“不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他總是說,“你可以考慮這個”,或“你認為,這樣做可以嗎?”他在口授一封信之後,經常會問“你認為這封信如何?”在檢查某位助手所寫的信時,他總是說“也許我們把這句話改成這樣,可能會比較好一點。”他總是給人自己動手的機會,他從不告訴他的助手如何做事,他讓他們自己去做,讓他們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成功的經驗。

用命令的口吻指揮部下做事,其效果總不如採取商量的語氣好;因為多數人不喜歡被呼來喚去。 “你覺得這麼做行嗎?”“你是否能夠盡快完成這項任務?”用這樣建議性指令方式將會使部下樂意聽命於你,而且有一種被重視的感覺,從而格外認真地工作。 瑪麗?凱公司是一家知名的化妝品公司。為了擴大自己公司產品的影響,瑪麗?凱女士自己用的化妝品都是公司所生產。她也不建議公司職員使用其他公司的化妝品。因為她不能理解凱迪拉克轎車的推銷員開著福特轎車四處遊說、人壽保險公司的經理自己不參加保險。那麼,她是如何同職員交流這一想法的呢? 有一次,她發現一位經理正在使用另外一家公司生產的粉盒及唇膏。她藉機走到那位經理桌旁,微笑地說道:“老天爺,你在幹嘛?你不會是在公司裡使用別的公司的產品吧?”她的口氣十分輕鬆,臉上洋溢著微笑。那位經理的臉微微地紅了。幾天后,瑪麗?凱送給那位經理一套公司的口紅和眼影膏並對她說:“如果在使用過程中覺得有什麼不適,歡迎你及時地告訴我。先謝謝你了。”再後來,公司所有的新老員工都有了一整套本公司生產的適合自己的化妝品和護膚品。瑪麗?凱女士親自做了詳細的使用示範。她還告訴員工,以後員工在購買公司的化妝品時可以打折。

瑪麗?凱親和的態度,友善的口語表達,使她自然地與員工打成一片,成功地灌輸了她正確的經營理念。 親和力就是這樣,它是人們說話時一種不錯的態度。這種方式的優點易於消減人與人之間的隔膜,進而使傳達者有效地把自己的思想傳遞給被傳達者。 我們可以把親和力比作盛裝佳餚的器具,而把我們所要表達給別人的思想比作佳餚。如果這器具是臟兮兮且令人討厭的,恐怕也不會有人願意品嚐盛在其中的佳餚。 某廠面向社會招聘廠長。在招聘會上三位投標人講述自己的治廠方案,代表們互相提問。投標人當場答辯。其中一個女幹部一舉中標,榮任廠長。且看她是如何施展親和力的: 問:“你是個外行,靠什麼治廠,怎樣調動起大家的積極性?”

答:“論管理企業我並不認為自己是外行,何況我們廠還有那麼多懂管理的干部和技術高明的老工人,有許多朝氣蓬勃、勇於上進的年輕人。我上任後,把老師傅請回來,把年輕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安排好,讓每個人都乾得有勁,玩得舒暢,把工廠當成自己的家。” 問:“咱們廠不景氣,去年一年沒發獎金,我要求調走,你上任後能放我走嗎?” 答:“你要求調走,是因為工廠辦得不好,如果把工廠辦好了,我相信你就不走了。如果你選我當廠長,我先請你留下看半年有無起色再說。” 話音剛落,立即在全場爆起了掌聲。 問:“現在正議論機構和人員精簡,你來了以後要減多少人?” 答:“調整幹部結構是大勢所趨,現在科室的干部顯得人多,原因是事少,如果事情多了,人手就不夠了。我來以後,第一目的不是減人,而是擴大業務、發展事業……”

問:“我是一名女工,現在懷孕7個多月了,還讓我在車間里站著幹活,你說這合理嗎?” 答:“我也是女人,也懷孕生過孩子,知道哪個合理,哪個不合理,合理的要堅持,不合理的一定改正。” 女工們立即活躍了起來。有的激動地說:“我們大多是女工,真需要一位體貼、關心我們疾苦的廠長啊!” 這個故事進一步向我們展示了親和力的現實意義,也告訴我們親和力不是巴結和獻媚,它更是一種心與心的平等和互惠。 美國有位總統,在慶祝自己連任時開放白宮,與一百多個小朋友親切“會談”。 10歲的約翰問總統,小時候哪一門功課最糟糕,是不是也挨老師的批評。總統告訴他:“我的品德課不怎麼好,因為我特別愛講話,常常乾擾別人學習。老師當然要經常批評的。”

他的回答,使現場氣氛非常活躍。 後來有一位叫瑪麗的女孩,她來自芝加哥的一個貧民區。她對總統說,她每天上學都很害怕,因為她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害怕路上遇到壞人。 此時,總統收起笑容,嚴肅沉重地說:“我知道現在小朋友過的日子不是特別如意,因為有關毒品、槍支和綁架的問題政府處理得不理想——我願意你好好學習,將來有機會參與到國家的正義事業之中。也只有我們聯合起來和壞人做鬥爭,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美好。” 這位總統的話緊緊抓住了小朋友的心,使小朋友的心裡面認為總統和他們是好朋友。即使場外的大人們看到這樣的對話場面,也會感到總統是一個親切的人。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這位總統展現的不僅是親和的說話和動作,更是人際關係中“同理心”的特質。他利用這種特質,透露給兒童他的過去和他們一樣,也常被老師批評,但只要經過自己的努力,也會成長為有用的人。總統在認同小朋友對社會治安擔心時,還鼓勵小朋友參與正義事業,那樣,正義者的力量會更大。

這樣的談話使小朋友發現,總統是和他們生活在一個國家裡,站在一個立場想問題。 在這段談話中,還體現了另外一個有趣的心理現象。 總統在說話時坦陳自己“小時候品德不好,常挨老師批評”,其目的不僅是拉近距離,便於溝通,同時也塑造了一種在美學上稱之為“缺陷美”的形象。 一個接近完美的人如果敢於承認自己人性瑕疵,他的言行將比神聖而不可高攀的人更討人喜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一個過於高大的完善的人物容易在人的內心產生一種壓迫感,有時也會令人有一點點自卑心理。而說話者通過坦誠自己的某個小缺點或過去的某個缺點時,無形中緩解了聽話者壓迫感的程度。 同時,當大人物與普通人談話時,主動表示親和或者採用適當的低姿態會滿足普通人的自尊心理需求,當然是非常受歡迎的。

上述故事中的總統對談話對象心理的研究以及他所採取的低姿態,很值得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學習。 魏文侯是先秦時期一位有雄心的國君,以朋友的身份和賢人相處,從來不擺領導的架子。魏成子向魏文侯推薦:段干木才能出眾,平生不為功名利祿所引誘,一直隱居在西河鄉下,不願出來做官。於是魏文侯親自帶著隨從前去聘請。在段干木的門前,魏文侯親自叩門,但段干木不想出來做官,他翻過後牆躲避起來。 第二天,魏文侯遠遠地把車子停在村外,下車步行到段干木的門前求見,段干木又躲起來不見,這樣整整一個月,魏文侯每天都親自前往求見。段干木看到魏文侯這樣真心誠意,很受感動,只好出來相見。魏文侯又請他一同乘車回國都共商國事。從此,魏文侯以待客之禮待段干木,以師事之,而段干木也盡力輔佐文侯治理國家大事。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議論: “嗨!我們這個單位的領導,官雖然只有芝麻粒大,架子擺得倒不小。哼,他越是這樣子,我們就越懶得理他。” “你們單位的領導講起話來怎麼是那個樣子,拿腔拿調的,真讓人受不了。” 對於愛擺架子的領導,人們很不喜歡,但這樣的領導不少,這些人不僅領導與領導之間關係難處,而且領導與被領導之間關係也難處。愛擺架子的領導表現為: 和普通百姓保持一點距離。愛擺架子的領導平時緊繃著面孔,輕易不下基層,輕易不接觸群眾,他們把和群眾開玩笑、打成一片看成是有損領導威信的事。有時在現場能了解的問題,愛擺架子的領導卻總是安排他人到辦公室來向他匯報,問東問西,還不時提些問題,以顯示領導的氣度和水平。

自己比別人高明。領導之所以能成為領導,就是在某些方面比別人高明一些。但是,愛擺架子的領導卻將這一點過分絕對化了。不是認為自己高明一點,而是認為自己要高明得多;不是認為自己在某個方面要高明,而是在所有的方面都高明,這種缺少自知之明的心理所產生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劉備為給關羽、張飛報仇,興百萬之師來討伐東吳,孫權從闞澤言,起用陸遜為主將,統率三軍抗劉。消息傳來,劉備問陸遜是誰?馬良說是東吳一位書生,年輕有為,襲荊州便是他用的計。劉備大怒,非要擒殺陸遜為關羽、張飛報仇。馬良勸諫道,陸遜有周瑜之才,不敢輕敵。劉備卻嗤笑道:“朕用兵老矣,豈不如一黃口孺子耶!”用兵打仗之道,重的是誰能把握戰機,深諳謀略,與年齡無關。劉備自稱“朕用兵老矣”,誇口自己經歷的戰爭多,謀略周全,這是不切實際的狂言。 “豈不如一黃口孺子耶!”他嘲諷陸遜是乳臭未乾的小毛孩,看不起陸遜,這是輕敵的思想,是未戰先敗了一陣。後來,陸遜用計火燒連營八百里,令劉備吃了大敗仗。 劉備這個教訓啟示人們,領導在考慮問題時,不能把自己的身份擺進去。按自己的職務看問題,就會少了客觀性,多了盲目性,這樣考慮問題就不周全,處理問題就會產生誤差,脫離實際,造成損失。劉備說他“用兵老矣,豈不如一黃口孺子耶”,兩句話聯起來,還歸結於他愛擺領導的架子,因此釀成千古遺恨。 為什麼有的領導愛擺架子呢?這是由於在一些人的內心深處,形成了濃厚的等級觀念,將人分為上中下幾等,覺得官當得越大,似乎就越是高人一等。他們如果當了官,就洋洋得意,忘乎所以,情不自禁地顯示出比別人高出一等的樣子來。 從領導的威信方面來說,那些借助本人的真才實學、高超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與眾人建立密切的感情關係的領導,威信越大。而那些借領導的資歷、官職的大小、常擺出一副官樣的領導,其威信越小,容易成為孤家寡人。 過分突出自我,藐視他人的存在,嚴重脫離群眾基礎,這不是現代領導的作派。作為一名現代領導人,還是少擺架子為好。 “你們怎麼辦事的?我1個可以頂你們10個……”在集體會議上,某公司的老闆又發火了。其實,在這個公司,被老闆訓斥已經成為每一位想留下員工的必修課。 強勢老闆,培養奴性文化。有這麼一種說法,征服欲是男人的一種天性。這個公司的老闆,正是這種慾望的放縱者。老闆畢業於某名牌大學,在廣告行業稱得上是一個全才:文案、策劃、設計樣樣精通,策劃總監、營銷經理、品牌顧問等都可以勝任。真可謂強勢強能,銳不可擋。 能人多幹事。這個老闆事必躬親,每次提案一定親自出馬。就算簡單的海報,單張創意、設計也要親自把關;一個活動從聯繫業務、策劃到執行總少不了他的指揮。到頭來,搞得團隊心煩氣躁,新業務沒拉到,老客戶還又萌生去意。這樣員工更遭批評,從創作總監到執行總監,從前台接待到文案,公司上上下下,一個個被批得面紅耳赤。 這樣,在這家公司產生了兩種現象:一方面,給了那些對工作沒有激情的員工和能力有限,不敢輕舉妄動的員工以濫竽充數的機會。大家聽從老闆,誰還管這些沒做事的小職員啊!另一方面,公司的人員流動現像很嚴重,年輕氣盛的創意新人無法忍受這屈辱的生活。才華橫溢的設計精英信奉“到哪裡都是主場”的豪言,甚至前台招待也換了一個又一個。留下的,都是那種“久經罵場”的“忠誠軟弱之士”。 長此以往,這個公司的員工養成了“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習慣,老闆有理無理都是真理,員工見到老闆,就像老鼠見到貓一樣,立刻埋頭苦幹。 這種現象,可以定義為員工的“奴化現象”。如果把這種現像看成企業文化的一種,甚至可以定義為“奴性文化”,是員工從心底里透出來的順從和畏懼。它是由強勢、專制的老闆和“苟且偷生”的員工共同培養而成的。奴性文化主導下的企業,對錯全憑老闆一己之見。不盡如此,老闆基本上確定了每一個案子的運作策略,員工只是對這種策略的具化和執行。所謂創意,實際上就是老闆創造之意。團隊協作,通常就是大家“不約而同”的“想老闆之所想”,投老闆所好而已。這樣,老闆在個人崇拜中陶醉,員工創造力在懶惰中消磨。 人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人才的質量基本決定了公司的創作實力。奴性文化主導下的企業,公司的員工是極不穩定的。高的員工流動頻率,必然導致高的人力資源成本。以及公司聲譽下降,這樣怎麼能吸引優秀人才呢? 所以,奴性文化主導下的企業,既不能培養、提昇在職員工,又很難吸引和招納優秀人才。企業的競爭力根本無從談起。 在實際的工作中,應注意“弱點暴露”效應,這是一門領導藝術。所謂“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竭力掩飾自身的種種缺陷與弱點,以顧全臉面,尤其是一些領導者,更想盡量使自己在下屬面前樹起一個“高大全”的形象。其實,有時恰當地運用“弱點暴露”效應,也是一項十分巧妙的領導藝術。 對自身的一些弱點,不為人所知當然好,但事情往往不可能永遠都不為人所知的。這時,你若主動暴露給自己的下級,不僅不會引起他的鄙視,反而會感到你的謙虛和對他的信任。結果必然是一方面千方百計幫你打“埋伏”;另一方面鼎力為你彌補“弱項”,使你胸有成竹地應付任何場合。 當領導人顯露其弱點時,他們是在毫無保留地向我們展示最真實的自我。事實上,如果領導想顯示自己在所有的事情上都非常完美,那就說明他們凡事都無須別人幫忙,也就不需要追隨者。暴露弱點,可以向追隨者表明,自己是一個真實的人,一個可接近的人。而且如果不自曝弱點,很可能觀察家們會給你搞出一些弱點來,結果更糟。但暴露自身弱點必須非常小心,要有所選擇,永遠也不要暴露致命的缺點,而是顯露一個或少數幾個無關緊要的弱點,或者挑選從某種意義上可被認為是優點的弱點。 真正了解自己的部下,是有效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力的必要前提。因此,適當地向他們透露一點自己曾經有過的挫折、失誤和弱點,往往會成為打開他們心靈之窗的鑰匙,也許他們因此而加倍地向你敞開思想或情感的大門,有位區委書記對從本機關下派到鄉任職的干部說:“那年我被下派時,鬧了很久的情緒。你到基層後有啥想法,直接找我吧,咱們可以多聊聊!”後來,這位書記從這個下派幹部那裡了解了許多下派幹部的所思所想,為改進和加強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依據。 對一些已眾所周知的自己的弱點,改又改不了,這時一般不需去迴避、遮掩,反而應該讓其亮亮相,曝曝光,部下反而覺得你為人坦誠,進而對你諒解。有位經理,管理經營有方,公正廉潔,但就是性格“火爆”,無論是男女老少,“碰”到他那兒都免不了被不顧情面地一頓猛“批”。為此,群眾關係頗為緊張。一次,在職工大會上,他很動感情他說:“我這人,從小就是'牛'脾氣,發作起來老給人難堪。下決心改了十幾年,還是沒改掉。今後我再'牛'氣,你們大力頂,誰幫我頂掉'牛'氣,我用全年獎金重謝他。”從那以後,既沒人和他頂,也沒人把他的“牛”脾氣往心裡去,企業搞得紅紅火火。大家說:“我們了解他,這不算啥!” 對自己的下屬,要促其改正他的缺點、弱點,但又擔心他頂撞自己,或者擔心為其指出後有可能加重他的心理負擔。這時,有分寸地暴露自己的一些弱點,或者說說自己過去也有關似的弱點等,既可以緩和上下級氣氛,又可以解開下屬的思想疙瘩,達到自己預期目的。張某是機關有名的“金剛”,經常睡懶覺,八點上班九點難覓其踪。考勤者說說他,差點挨頓揍。新來的科長找到他說:“你小子要是在前幾年,還真是我的好搭檔呢!那幾年我睡懶覺,差點把'嬌妻'都'睡'走了。別再像我呵,小伙子,再不改,'師傅'可對你不客氣羅!”幽默而果斷,軟中帶硬,“小子”還真服了他。 有的部下,為了達到他們的目的,總是抓住你一些非原則性問題,非議你,要挾你。這時,如果你躲閃,迴避自身的弱點,往往會使其得寸進尺。其實,要對付他們的伎倆,何不來個先退再進。譬如,年輕的杜經理一時疏忽,簽字買進一批滯銷布匹。馬某因曠工被扣過工資,於是趁機發洩,在職工中進行煽動。杜經理毫不掩飾,在全廠職工會上表示:自己不但簽字進了滯銷布匹,而且還有滯銷毛線。但自己已經決定通過加工新款式服裝解決庫存,並已主動要求扣掉半年獎金,如半年內滯銷品不能完全處理,就抵進全年工資和獎金。這樣一來,不但沒有影響杜經理的形象,反而使職工覺得他敢於負責,不怕揭短,以身作則,治廠有方。 在實際的交往過程中,應注意“弱點暴露”效應,這是一門人際交往的藝術。所謂“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竭力掩飾自身的種種缺陷與弱點,以顧全臉面,尤其是一些領導者,更想盡量使自己在下屬面前樹起一個“高大全”的形象。其實,有時恰當地運用“弱點暴露”效應,也是一項十分巧妙的領導藝術。 大家普遍認為我是一個溫和的人。但同時,我又是一個有信念、有主見、敢負責的人。 ——[中國]溫家寶 溫家寶當選國務院總理後,以其情系民眾、同情弱者的作風,給人以親民、隨和的印象,已經成為百姓擁戴黨、擁戴政府的重要因素。他的講話貼近民心、情真意切、幽默風趣,體現了民本情懷,流溢出對民眾作用的深刻理解,使人感受到了一個大國總理的崇高風範,尤其他那種用含蓄的方式表達深刻含義的講話風格,被稱為“溫式講話風格”。 溫家寶總理善於把自己腦海中的詩詞、典故、格言、諺語等等,巧妙運用於所要表達的意思當中,言簡意賅,素養之深厚,情感之細膩,愛心之深沉,讓聽者為之動心,為之牽魂,為之動容,讓一種升騰的美好情愫迅速撞擊聽者的心靈,讓感動漣漪的衝擊波緩緩擴散,在民心的海洋中蕩漾。 2003年,剛當選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在與記者的見面會上,就以“溫式講話風格”向公眾展示了他美好的個人品德和人格魅力。一個多小時的見面會,總理四次引用古語、詩詞,反映了溫總理飽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具有深厚的文學素養,說明溫總理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給我們樹立了榜樣。他說:“我們現在的全部工作都是在前任的基礎上開始的。要居安思危,有備無患。我總記得一句古訓: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至於我自己,大家普遍認為我是一個溫和的人。但同時,我又是一個有信念、有主見、敢負責的人。在談到農村稅費改革的實質問題時,他說,是要改革農村不適宜生產力發展的上層建築的某些環節,最重要的是要精減人員。中國古代《大學》有幾句話:生財有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現在在農村倒過來了,一個12、13萬人口的縣,吃財政飯的多達5700人,如果不精減,不減少人員,農民的負擔不能得到徹底解決。”他背誦國民黨元老於右任臨終前寫過的一首哀歌:“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山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透出他對國家、民族深沉的愛!在回答關於“工作風格”的問題時,溫總理說:“在我當選以後,我心裡總默念著林則徐的兩句詩:'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就是我今後工作的態度。” 溫總理上任後,溫式講話風格繼續得以充分體現,得到了越來越多公眾的認可。 2003年6月29口,溫家寶在香港禮賓府出席CEPA協議簽字儀式後發表演講,並引用晚清著名外交家和詩人黃遵憲的一首詩祝愿香港:“寸寸山河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2003年6月30日,溫家寶出席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表揚醫護及各界成功克服非典型肺炎聚會,他在講話中引述了《禮記》中的“上不怨天,下不尤人”這段話。 2003年10月1日,中國西部的陝西省有13萬民眾受災於洪水。在看望了災民後,溫家寶以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詩句“心中為念農桑苦,耳裡如聞飢凍聲”告誡當地的官員,要時時惦記著百姓的疾苦。 2003年12月7日,溫家寶在紐約下榻的飯店會見紐約華人華僑和留學生代表時,吟誦了泰戈爾的詩句:“無論你走得多遠,你的心總和我連在一起;無論黃昏時樹的影子有多長,它總是和樹根連在一起。”他說;“這正是華僑華人、留學生和祖國的關係。” 2003年12月7日晚,溫家寶在紐約下榻的飯店會見華人華僑,談到台灣問題時,他轉引台灣作家余光中詩作《鄉愁》中的詩句:淺淺的海峽,國之大殤,鄉之深愁! 2003年12月9日,溫家寶會見在華盛頓的華人華僑代表時,引用唐代詩人孟郊的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自喻為小草,而人民如同春陽。 2004年3月4日,溫家寶在看望政協經濟界、農業界委員時,引用漢代政論家王充著作《論衡》中的“知屋漏者在字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闡述其治政思想。 2003年12月,溫家寶總理在美國哈佛大學發表題為“把目光投向中國”的演講。在演講中,溫總理引述宋代張載所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來表達中國的文明姿態。 2007年5月14日,溫家寶在同濟大學建築城規學院中向師生們作了一個即席演講,其中講到: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我們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學們經常地仰望天空,學會做人,學會思考,學會知識和技能,做一個關心世界和國家命運的人。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