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領導口才全書

第23章 第二十二章新上任領導的講話技巧

領導口才全書 李树斌 11897 2018-03-18
一個人的成功,有15%取決於知識和技術,85%取決於溝通——發表自己意見的能力和激發他人熱忱的能力——戴爾·卡耐基 很多時候,“新官”上任需要進行就職講話,不論這個講話或演講的規模有多大,即便是向新同事簡單地說上一兩句,也是讓大家了解自己和打開工作局面非常重要的一步。 不用說,這個講話從一定程度上是奠定領導的威信、樹立領導的個人魅力、讓大家了解領導的工作方式的最好機會。因此,新上任領導要想在最短的時間內打開工作局面,對就職講話不可小視。 (1)突出優勢 新上任領導如果“謙虛”,“不好意思”說出自己的長處,表示自己也是“一般般”,就不能最大限度地讓新下屬有強烈的歸屬感,也不會讓自己在最短時間內樹立威信。所以,這就要求新上任領導無論是講自身所具備的條件,還是講自己日後的構想,都要盡最大可能地顯示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新”的高人一籌的“優勢”來,有時甚至還要把本來是“劣勢”的東西換一個角度講成“優勢”。

(2)把握重點 就職講話的另外一個特點是主題的集中性,主要是指所表達的意思要單一,不蔓不枝,重點突出。也就是說,在表達意思時,必須突出一個重點,圍繞一個中心,不要搞多重點、多中心,不能企圖在一次講話中解決和說明很多問題。 因此,在進行就職演講時,一定要“立主旨”,“減頭緒”,“鏡頭高度聚焦”,這樣才能在聽眾心中燃起共鳴之火。 (3)注重實效 無論是講自己所具備的條件,還是談日後的“構想”,都要從“自我”出發,從實際情況出發。就職講話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競爭”,並非是比賽誰能“吹”,誰能用嘴皮子“甜人”。聽眾邊聽領導者的講話,邊“掂量”他們的話能否在現實中發揮作用和取得效果。比如在講措施時,那些憑空高喊“我以後給大家漲工資,給大家建樓房”的領導者,聽眾一般是不會買賬的,而那些發自肺腑、符合實際的口號才是聽眾最歡迎的。

(4)理清思路 就職講話不像一般演講那麼“自由”,除了題目和稱呼外,一般分為五步。 第一步,開門見山地講出自己所就職的職務和就職的緣由; 第二步,簡潔地介紹自己的年齡、政治面貌、學歷和現任職務等一些情況; 第三步,列出自己優於他人的就職條件,如政治素質、業務水平、工作能力等,既要有概括性的論述,又要有“降人”的論據,比如講自己的業務能力時,可用獲得的一些成果和業績來證明; 第四步,提出假如自己任職後的施政措施,這一步是重點,應該講得具體詳細,切實可行; 第五步,用最簡潔的話語表明自己的決心和請求。 (5)表述準確 所談事實和所有材料、數字都要求真實,準確無誤。比如介紹經歷時,是大專畢業,就不能說成是大學畢業;在談業績時,三次獲獎,就不能虛說“曾多次獲獎”(最好把在什麼時間、什麼範圍、什麼獎項說得清楚明白),如涉及數字就要盡量具體。

(6)掌握分寸 就職講話的角度基本上是以“我”為核心的,如果掌握不好分寸,誇大其詞,就會讓人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導致演講失敗。 (1)忌信口開河 就職講話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就職者必須事先對要爭取的職位作大量的調查研究,全面了解職位特徵和勝任這一職位所應具備的素質,而後在所述的內容上做文章。有些就職演講者對自己要競爭的職位沒有一個完整清晰的認識,對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翻來覆去地解釋,對所就職的工作抓不住重點,東扯葫蘆西扯瓢,自己說不明白,聽眾也搞不清楚。 (2)忌吐詞不清 就職講話一般要求演講者在有限的時間內,言簡意賅地把自己的基本情況、工作特點和工作設想向聽眾娓娓道來。但是有的就職者卻不善於把握演講的輕重緩急,雖連珠炮似的將整個演講一氣呵成,但因吐字不清,或語速過快,使聽眾不知所云。

(3)忌狂妄自大 有的新上任領導在就職演講中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能力,在談工作優勢時好提當年勇,自認為條件優越,某職位“非我莫屬”,做好工作不過是“小菜一碟”。在談工作設想時脫離實際,來一些“海市蜃樓”般的高談闊論,極易引起聽眾的反感。 (4)忌過分謙虛 就職講話要求就職者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的競爭優勢,大膽發表行之有效的“施政綱領”。但有的領導卻唯恐因自己的“標榜”而引起評委和公眾的不悅,把對自我的認識和評估降到“水平線”以下。這種過分謙虛的表白,不僅不能反映出演講者的真實能力、水平和氣魄,也不利於聽眾作出正確的評價。 (5)忌服飾華麗 登台講話,服飾是人思想品德、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和自然流露。就職演講是一項正規、嚴肅的主題活動,評委往往會以所競爭職位的需要和自己的審美觀來評價演講者,因此演講者的穿著應以莊重、樸素和大方為宜。有的就職者認為穿得與眾不同就會以新奇取勝,於是或服飾華麗,或不修邊幅,豈不知這樣做的結果不僅群眾通不過,也不會給評委留下好印象,從而使演講的效果大打折扣。

新領導上任後,肯定會遇到許多問題,選擇好突破口是關鍵。選得好,就會旗開得勝,下一仗就好打了;選得不准,連打幾發啞炮,以後就會步步被動。那麼,怎樣才能選得好呢?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解決員工最關心、反響最大、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這樣的問題如能先解決,則順民心,得民意,震動大,影響深。有些問題看起來是個“老大難”,長期懸而未決,群眾反映強烈,其實只要作一番認真努力,是完全可以解決的。這時,你就可以把它當做“突破口”,認真做好準備,並瞅准時機,集中力量,一鼓作氣把它攻下來。這樣一定會使人心大振,也會使你的威信大增。 (2)拿妨礙工作的主要問題開刀 某捲菸廠一度管理混亂,風氣不正,最突出的是“偷煙天天有,打架三六九”,這兩個問題不解決,別的什麼事也辦不下去。於是,新到任的廠長決心先剎這兩股惡風。他在就職演講中明確宣布:以後無論誰,再偷5盒煙就開除。許多人議論紛紛:“小題大做!”“口氣倒不小”。新廠長當沒聽見,很快就抓到一個私拿散煙的員工,107支捲菸折合5盒零7支,沒說的,開除!誰來求情也沒用。這一下,全廠的“偷煙者”都傻了眼。接著,他在不長的時間內,對敢於以身試法的人又開除了四五個,屢禁無效的偷煙風終於被剎住了。接著,打架風也被剎住了,廠裡面貌大變。

(3)從前任的不足之處下手 把前任的短處變成自己的長處,就能很快打開局面。一些受僱於美國企業的日本管理專家就是這樣做的。 美國阿肯色州的電視機廠因經營管理無方,已面臨倒閉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決定請日本人來當新領導。 新領導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出乎所有人意料——邀請所有工人聚首喝咖啡,吃炸麵餅圈,還贈送每人一台半導體收音機。大家一面吃,新領導一面對大家說:廠裡灰塵滿地,髒亂不堪,怎麼能在這種環境里工作呢?於是大家一齊動手,把工廠清理得煥然一新。第二件事也使人意外,新領導一反廠方與工會相互對立的傳統,親自出面會見工會代表,表示“希望得到工會的支持”。這樣一來,工人們紛紛向新領導靠攏,精神面貌大變。第三件事更是人們沒有想到的,他們招聘新工人不是挑選年輕力壯的待業青年,而是把原來被這家工廠解僱的老工人接回來。這些工人回來後對新領導感激不盡,拼命幹活。這三件事做過後,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大大提高,管理效果之好令人瞠目結舌。美國的《紐約時報》曾用很大篇幅報導了這個典型。為什麼新領導的這三件事如此奏效呢?原來,這個廠過去的上司只注重財和物的管理,而不注重人的管理;只知道用規章制度卡工人,而不懂得怎樣理順人際關係和調動工人的積極性。所以工人對抗情緒嚴重,勞資關係緊張。新領導針對前任之短,揚己之長並對症下藥,自然會收到奇特的效果。

(4)從最有把握的地方突破 可以把可供選擇的“突破口”排排隊,看看哪個問題自己最有把握解決,就先動哪一個。一炮打響,再放第二炮,炮炮不空,逐步擴大戰果。有些問題,雖然也應當解決,但自己從來沒有接觸和研究過,或自己目前還沒有這個能力,或客觀條件不成熟,沒有把握時,就不要盲目行事,而留待下幾次解決更好些。這也符合“慎重初戰,務求必勝”的原則。 (1)目標一定要明確 “新官”上任,首先應明確目標。對諸如準備把這個部門搞成什麼樣子?把員工帶到什麼方向去?從長遠看這個部門應向何處發展?從中期和近期看,要做好哪些事情等問題,過去均看做是設想、計劃和藍圖,在這裡稱之為目標。 ①目標就是綱領,就是旗幟,它能明確方向,統一思想,鼓舞士氣,激勵鬥志,使廣大員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同德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鬥。

②目標明確,才能圍繞主題而籌劃其他工作。如建立和調整機構,制定和健全制度,調配和選擇人才等;目標不明確,一切工作就失去了統領和歸屬。 ③目標的確立,能把全體員工擔負的任務從模糊變為具體,從抽像變為形象,從而把每個崗位的工作同整個目標聯繫起來,權利更加分明,既便於領導者約束自己,也便於指導別人,同時又為上級考核提供了依據。 (2)建立一個良好的指揮系統 沒有一個團結而堅強的領導班子和健全的組織機構,目標再好,也無法實現。領導班子猶如火車頭,它是健全有力還是殘缺不全或軟弱渙散,將關係到一個單位工作的好壞和事業的成敗。因此,上任後一定要抓好領導班子的建設。在充分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對不符合要求的領導成員進行調整,按照事業的需要和各類幹部的條件以及群體結構的原理,將領導班子調配好。

除了調配好領導班子外,還要緊緊圍繞整體目標設置精干高效的組織機構,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制定各種必要的製度和工作規範。 調查研究、熟悉情況是走馬上任後的第一件大事,是做好全部領導工作的基礎,這就少不了座談會,通過召開座談會的方式,新上任領導可以最廣泛地了解現實情況,制訂未來計劃。開座談會的形式有以下兩種: (1)整體座談會 座談會也是調查會,它是熟悉、了解情況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最簡單、易行又切實可靠的方法。初到任的“新官”要通過座談會了解情況,除必須掌握開調查會的一般要領(如擬座談提綱、採取討論式、親自做記錄等)外,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選好參加座談會的人員 需要什麼樣人參加,要根據調查者的目的和座談會類型而定。為了從不同層次的人中了解情況,可以召開不同類型的座談會,如在工廠裡,就可以分別召開老工人座談會、青年工人座談會、科室幹部或車間主任座談會、黨員或團員座談會、技術人員座談會等。一般來說,應當選擇那些比較了解情況,有一定實踐經驗和分析能力,作風正派、敢講真話的人。尤其應當注意的是,這些人之間最好是互相沒有隔閡,彼此不存戒心,對所談的問題沒有直接的利害衝突。否則,他們就不便於講話,或者無法講真話。有時,為了搞清一些重大問題,可以分別召集各種不同意見的人單獨開會,讓他們毫無顧忌地發表看法,領導者再把不同座談會得來的材料進行分析比較。實踐證明,選好參加座談會的人員,是能否了解到有用情況的關鍵。

②氣氛要輕鬆活潑 由於你是新來的領導,大家對你還很不了解,有時對召開座談會的目的和你的觀點還不摸底,所以難免拘謹、沉默。領導者要通過平易近人的風度、親切輕鬆的語調或幽默的語言,來活躍座談會氣氛,消除大家的緊張和顧慮,打開大家的“話匣子”。 ③對各種意見要善於分析 領導新到一地,那裡各種各樣的人都希望領導者能重視自己的意見,接受自己的觀點。這時,領導者就要善於分辨正確與錯誤、真話與假話、現象與本質,對各種意見和持各種不同觀點的人應當一視同仁,不能以人數多少決定取捨。有時在多數人尚有顧慮的情況下,少數人講的也可能是真話,不能簡單從事。 (2)個別交談 這是領導者了解情況的主要渠道。在座談會上,有些問題領導者來不及細問,有的人不願在會上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加之社會生活中存在著各種複雜的利害關係,使得一些人無法當眾講心裡話,這就需要進行個別交談。個別交談比開座談會更深入,更細緻,更直接,對於了解一些關係複雜的問題,具有十分明顯的效果。領導者通過與下級個別交談,有利於增進雙方的感情交流,可以更詳盡、準確、真切地了解有關情況。領導者應根據採訪者和調查內容的不同特點,採取靈活多樣的交談方式。 在個別交談時,應注意這樣幾個問題: ①多找幾個人談 由於個別談話只能一個一個地談,得來的情況可能千差萬別。因此對於同一個問題,最好多找幾個人談。 ②談話要輕鬆隨和 領導者要以自己的努力,使談話一開始就處於一種自然和諧的氣氛中,消除其局促不安的情緒,達到思想和情感的順利溝通。 ③要精力集中 在談話時千萬不要走神或做其他事情。如果領導者精力不集中,就會給對方造成心理上的疏遠和不快,他就不會熱心地向你介紹情況。 ④要善於啟發 有的人由於某種原因,有所顧忌,言不由衷,領導者要設法幫助他卸下包袱,消除顧慮,使他肯講真話。 ⑤請教問題要虛心 京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七娘以傲慢的態度向採藥的老翁問路,老翁裝聾作啞,一句話也不答。後來,穆桂英去見老翁,彬彬有禮,虛心求教,並說明是繼承楊元帥遺志,為抗敵保民而來。這時,老翁既不聾又不啞,熱情地為他們當嚮導。兩樣態度,兩種結果,說明沒有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調查不到真實情況的。 初來乍到,或是新官上任,第一次當眾講話意味深重,正所謂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要想打響這第一炮,必須採取一些必要措施,促進增強講話的效果,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語言魅力,下列措施可以使你有備無患。 (1)在講話前,應避免喝燙或刺激性的飲料,如茶、咖啡,尤其是加牛奶的咖啡。另外一些如含氣或冰凍的飲料也不能喝。最好喝些溫熱的檸檬水或溫水,使你的聲帶得到更多的潤滑。 (2)當你在講話時,如果嗓子乾澀,而手邊又沒有水,你可以通過翻動筆記或講稿來使自己休息片刻。無論如何,在這幾秒鐘內咀嚼舌頭,舌頭分泌的唾液同樣可以潤滑盧帶。但這終不是長久之計。你的演講對你的成功有非常大的影響,所以不要忘記在演講前為自己準備一杯水。 (3)經過一些小的實踐之後,如果你仍然感到你的聲音有損自己的形象,你就需要請教演講專家或播音員。他們能指出你的問題,提供適合你改進聲音的方法。毫無疑問,你得費一番心思,但你千萬不要放棄自己的努力,一定要記住:“你的聲音在人們的印像中起到38%的作用。” (4)如果你希望你的講話內容被聽眾接受,那麼你的手勢、身體姿勢和你的聲音都要像你的講話內容一樣讓人信服。千萬不要擺出像兩手緊握或雙手不知如何擺放的防衛式姿勢;更糟的是擺出一副嚴厲的姿態,比如雙手交抱胸前。這些動作會讓聽眾感覺不舒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聽眾不知道你在講什麼也就不奇怪了。 (5)為了使你的講話內容被聽眾理解,你就要採取開放坦白的姿勢。比如你在講課或向人們解釋某個問題時,要讓你的一隻手自然地放在一邊,或採用手心自然向上的動作。你一定迫切希望人們對你的信任,那麼你就不要擺出說教式的動作,也就是那些指指點點表示強調,坐在台前交握雙手、手指撐出一個高塔形狀的動作(這是驕傲自大的表現)。 (6)無論你講話的主題是多麼嚴肅,偶爾的微笑(不是咧嘴大笑)總能幫你贏得更多的支持。用眼睛不時有意地環視房間裡的每個人,就好像你在對那個人講話,即使這種環視只是飛瞥一兩次。不要去避視那些詆毀者的眼光,讓他們也抬頭看你,可以顯示出你的自信,甚至可以“化干戈為玉帛”。 (7)你要使你的聲音也具有“說服力”。在整個發言過程中,你都要用一種低沉而有節奏的語調,就好像你所講的都是對事實的陳述一樣。 有的新上任領導為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經常和人抬槓,只要和別人一搭上話就針鋒相對,無論別人說什麼,他總要加以反駁,來顯示自己作為領導的高明。這是一種極壞的習慣,事事要佔上風,處處自以為是。工作中,如果你不幸成了那樣的人,那請認真地聽從別人的告誡。 即使你真的比別人見識多,也不應該以這種態度去和別人說話。這種不良習慣使你自絕於朋友和同事,沒有人願意給你提意見或建議,更不敢向你提一點忠告。你或許本來是一個很好的人,但不幸染上了這種習慣,朋友、同事們都遠你而去了。唯一改善的方法是養成尊重別人的習慣。首先你要明白,在日常談論當中,你的意見未必是正確的,而別人的意見也未必就是錯的。把雙方的意見綜合起來,你至多有一半是對的。那麼,你為什麼每次都要反駁別人呢? 大概有這種壞習慣的人當中,聰明者居多,或者是些自作聰明的人,也許他太熱心,想從自己的思想中提出更高超的見解,他以為這樣可以使人敬佩自己,但事實上完全錯了。一些平凡的事情,是沒有必要費心進行高深的研究的。至少我們平常談話的目的,是消遣多於研究吧,既然不是在研究討論問題,又何必在一些瑣碎的事情上固執己見呢。另外有一點應該注意,那就是在輕鬆的談話中不可太認真了。 別人和你談話,他根本沒有準備請你說教,大家說說笑笑罷了。你若要硬作聰明,拿出更高超的見解(即使確是高超的見解),對方也決不會樂意接受的。因此,你不可以隨時顯出像要教訓別人的神氣。 當你的同事向你提出建議時,你若不能立刻表示贊同,但起碼表示可以考慮,不可馬上反駁。假如你的朋友和你聊天,那你更應注意,太多的執拗能把有趣的生活變得枯燥乏味。 如果別人真的犯了錯誤,而又不肯接受批評或勸告,你也不要急於求成,不妨往後退一步,把時間延長一些,隔幾天再談,否則,大家固執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傷害了感情。因此,在社交中,隨時考慮別人的意見,不要做一個固執的人,唯有這樣才能獲得人們的讚賞和喜愛。 大量事實說明,人們談話時都有一個目的:想知道別人對某件事的看法是否和自己相同,並進一步希望別人對某件事情和自己能有相同的看法。如果別人的看法與自己的看法略有不同或大不相同,便會感到極不舒服,甚至立即不高興起來,這是人很正常的一種情緒反應,當然這也是一種很不利於人際交往的現象。因此人們在日常交往中更應該注意的是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切莫自以為是,即使在別人不同意你對某事的看法時,也應該顯得對此很有興趣。 所以,當你聽到別人的意見和你一樣時,你要立刻表示贊同。不要以為這樣做會使丟掉領導的面子,被人認為你是隨聲附和,因而就不吭聲了。不吭聲,雖然不會被人誤解為隨聲附和,卻也容易使人認為你並不同意,或不可交流,而同你產生隔離。 林肯有次批評他的女祕書:“你這件衣服很漂亮,你真是一個迷人的小姐。只是我希望你打印文件時注意一下標點符號,讓你打的文件像你一樣可愛。”女祕書對這次批評印象非常深刻,從此打印文件很少出錯。 林肯身為美國總統,可算是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人之一了,說話如此委婉、客氣,是他好修養、好氣度的體現。假如他換一種盛氣凌人的口吻呵斥:“你怎麼工作的?連標點符號都搞不清楚。”只能讓對方反感,反而達不到糾正對方錯誤的目的。 說話是一門藝術,這毋庸置疑。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有很多人說的話,立足點和出發點本來是不錯的,但由於說話時不尊重對方,因而導致無謂的誤解和爭端。 人都是有自尊的,渴望獲得他人的尊重。大而言之,在社會階層中,小而言之,在一個團隊中,只有收入高低、分工不同的區別,但絕對沒有人格的貴賤之分。捫心自問,我需要別人的理解和尊重嗎?同樣,這也正是別人都需要的。聰明的人就要先理解和尊重別人。 俗話說,人的心靈就像花朵:開放時會承受柔潤的露珠;閉合時會抵禦狂風暴雨。假如我們在規勸別人,實際上就是讓他的心靈開放。但是,被規勸的人往往用閉合來抵禦我們的語言,因為他並不知道我們送的是雨露,而知道怎樣保護他的自尊心。所以,要想不損傷他的自尊心,尊重別人是至關重要的一點。一般來講,我們規勸別人很容易使自己站在比別人高的位置上。而本質上,也確實比別人高,因為你自己覺得比別人的觀點正確,這才能勸人;如果覺得比別人低,那就表明你觀點不正確,或者對自己的觀點不自信,那還去勸什麼人呢?因此,勸人的人實際上的位置應該是高的,但這種高,在勸人時是不能表現出來的,只能擺在和被勸人平等的位置上,這不是虛偽,而是方法上的需要。只有當被勸人覺得你尊重他了,設身處地地在為他著想,他才能認真考慮你說的話,才能把心扉打開,才有可能達到勸說的目的。相反,你自恃自己有理,說得對,把位置擺得高高在上,甚至不注意語言的表達方式,一派批評人的口氣,勢必引起被批評人的反感。因為你沒有尊重他,他會想出各種辦法來對付你,使你不但沒有達到規勸的目的,還生一肚子氣。如果他迫於某種壓力或其他因素,而屈服於你的批評,口頭上也許承認自己錯了,內心深處還是不會聽你的。 美國第三屆總統杰斐遜和他的孫子駕著馬車出去,在路上碰到一個陌生的奴隸脫帽向他們鞠躬行禮。杰斐遜舉起帽子還了個禮,但他的孫子忙著和別人講話,沒有理會那個奴隸。杰斐遜嚴肅地說:“我的孩子,難道你允許一個奴隸比你更有紳士風度嗎?”這裡提到了紳士風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總是在講,這個人有紳士風度,那個人沒有等。那麼究竟什麼是紳士風度呢?一般來講,紳士風度的起碼內容是要彬彬有禮,待人謙恭,衣著得體,舉止不俗,富有教養。紳士風度,從傳統意義上說,一般是屬於比較有錢有地位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士的。但有錢卻未必就能表現出良好的紳士風度,我們這個社會現在有錢人是越來越多了,但有紳士風度的人卻不多見,有錢人的粗俗野蠻舉止,倒是每每引人注目,有些人西裝革履,一身名牌,其實一肚子米糠,真可惜了他那一身好行頭。 對於新上任領導來說,風度的背後,往往要靠知識和才華來支撐,否則就是虛有其表。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也是相同的道理。風度的美不單是外在美,它有深刻的內涵。優良的品質、淵博的學識、寬闊的心胸、堅強的意志、豁達的性情、遠大的理想、真誠的關心,頗有感召力,備受人們的推崇。而這些都是通過個人的修養獲得的。而且,優美的風度實際上離不開優美的言談舉止,言談的智慧和舉止的優雅是風度的美容術。而灑脫的外表、周到的禮節同樣必不可少。再有誠懇坦率的態度、飽滿昂揚的精神狀態,這些也都是良好風度必不可少的構成要素。 一個人的行為好似一面鏡子,反映出他的文化蘊涵、知識水準和道德修養。一個人的行為舉止,是社交中的無聲語言,是個人性格、品質、情趣、素養、精神世界和生活習慣的外在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看某個人的行為是優雅還是粗俗,實際上就是看其行為舉止是否符合禮儀的要求。有些人在個人行為舉止上不拘小節,把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舉止行為當做小事,而不加註意和重視。 其實,文明舉止恰恰是從一些小事情做起的。文明的舉止往往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樂意與你接近;而粗俗的舉止便會使人疏而遠之,必將影響你的社交活動的開展。由此看來,個人行為舉止不是一件小事,在新上任領導的初期工作中,應使自己的行為舉止符合文明規範的要求。要做到舉止文明,首先要克服行為舉止是小節問題的模糊思想,要從小處著眼,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其次要注意文明舉止的養成和積累。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品格高尚的人。要養成良好的行為舉止習慣,還要注意兩點:首先,講究禮貌禮節,舉止有禮是自我心誠的表現,一個人的外在舉止可直接表明他的態度。其次,要養成各種良好的個人習慣,克服各種不雅舉止。 大多數人都有一種表現自我,顯示自我價值的強烈慾望,特別是當你面對一個你想向他表達激勵之情的人時。這種慾望就會更強烈。你往往會忽視了他對你的態度,只顧自己的高談闊論,大抒豪情,哪知人家早把耳朵給關了起來,你的一大堆激勵之辭都不知道飛到哪去了。在這種時候,我們不妨把口閉上,把耳朵豎起來,看著對方的眼睛,用心地去傾聽他的話語,說不定還能聽到他對你的激勵呢。 在領導藝術中70%是口才藝術,在口才藝術中70%是傾聽的藝術。特別作為一名新上任領導,傾聽是搞好人際關係的一個最有效也最直接的手段。越是善於傾聽他人意見的人,他的人際關係也就越理想。因為你的傾聽,對方可以把它理解為對自己的尊重和褒獎,這種尊重和褒獎其實就是一種領導。它等於告訴對方:你說的話對我很重要,我在認真地聽呢!這就在無形中使對方獲得了一種榮譽感,滿足了表現自我的慾望,增進了相互間的感情。 傾聽別人的談話是領導了解和掌握下屬以及工作的最有效方式,但傾聽並不是靜聽,而是積極地把自己投入到角色中,在聽的同時去激發說話者的熱情。比如點點頭,眨眨眼睛的動作,對於說者來說,都是莫大的鼓勵。如果聽者不會及時地給予說者以恰當的回饋,那麼縱使你聽的時間再長,也不會被當做知音。說話的人寧願去對牛彈琴,也不願面對著這樣一個“莫測高深”的人。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聽者”,必須達到心神合一的境界,光用耳朵是遠遠不夠的。當你全身心地投入,滿足了說者自我表現的慾望,那你就達到了無聲領導的目的。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只是被深深地掩藏在心靈的帷幕之後。只要你用心靜靜去聽,便會慢慢掌控這一切。 在新上任領導工作初期,難免會遇到一些尷尬的事情,讓氣氛驟然緊張、難堪,學會給對方一個“台階”下,不僅緩和了對方的緊張心理,讓事情得以順利發展,而且還會讓彼此的關係得到進一步的增進。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我們不妨學習使用以下的三種技巧。 (1)變換談話的氣氛 在一個嚴肅的場合,在場者常常會被一兩件突發事件搞得哄堂大笑,這嚴重破壞了嚴肅場合的莊重氣氛,不利於活動的繼續推進。面對這類突發事件,我們應當表現出較強的自製能力,盡量不受其影響,然後拿出一如正常狀態下的嚴肅態度來應付此事,使之成為正常環節中的普通一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德高望重的英國將軍舉辦一次祝捷酒會。除上層人士之外,將軍還特意邀請了一批作戰勇敢的士兵,酒會熱烈隆重。沒料想一位從鄉下入伍的士兵不懂席上的規矩,捧著面前的一碗供洗手用的水喝了,頓時引來達官貴人、夫人小姐的一片譏笑聲。那位士兵一下子麵紅耳赤,無地自容。此時,將軍慢慢地站起來,端著自己面前的那碗洗手水,面向全場貴賓,充滿激情地說道:“我提議,為我們這些英勇殺敵、拼死為國的士兵們乾了這一碗。”言罷,一飲而盡,全場為之肅然,氣氛一下變了過來。少頃,人人均仰脖而乾。此時,士兵們已是淚流滿面。 (2)變換話題的角度 在許多情況下,面對尷尬下不來台是因為思維框定在正常的狀態之中,這對事態的發展毫無作用。如果我們換一種角度對其尷尬的舉動作出巧妙、新穎的解釋,便可使原本的消極舉動具有另外的內涵和價值,成為符合常理的行動。 有一次全校語文老師來聽新來學校教語文的王老師講課,校長也光臨“指導”,這下可使小王犯難了。他既怕課講得不好,又擔心有的學生回答時成績不佳,有失面子。 課上,他重點講解了詞的感情色彩問題。在提問了兩位同學取得良好效果後,接著提問校長公子:“請你說出一個形容×××的美麗的詞或句子。” 或許是課堂氣氛緊張,或許是嚴父在場,也可能兼而有之,這位公子一時為難,只是站著。 空氣凝固,王老師和校長都現出了尷尬的臉色。很快,這位老師便恢復正常,隨機應變地講道:“好,請你坐下。同學們,××同學的答案是最完美的,他的意思是這個人的美麗是無法用文字和語言來形容的。”聽課者都發出了會心的微笑。 (3)變換對方的處境 突然間發現別人的失誤或錯誤行為,但當這些失誤或錯誤行為不會導致重大的損失出現時,我們應盡量克制自己的情緒,以平靜如常的表情和態度裝作不解對方舉動的實際意圖和現實後果,並且給對方找到一個善意的動機,變換對方的處境,讓事態的發展朝自己所希望的方向推進,以免把對方逼到窘迫的境地。 一天中午,物理教研室汪主任路過學校後操場時,發現前兩天幫助搬運實驗器材的幾位同學正拿著一枚實驗室特有的凸透鏡在陽光下做“聚焦”實驗。他想:他們哪來的透鏡?難道是在搬運時趁人不備拿了一枚?實驗室正丟了一枚。是上去問個究竟,還是視而不見繞道而去?這時,一位同學發現了他,其餘的慌忙站了起來,手拿透鏡的同學顯得很不自在。汪主任從同學們慌張的神情中可以進一步判斷這透鏡的來歷。當時的空氣就像凝固了似的,一分一秒也不容拖延。汪主任快速地構思,終於想出一個處理辦法,他笑著說:“喲,這枚透鏡原來被你們找到了?”凝固的空氣開始流通起來。接著他用略帶感激的語調補充道:“昨天我到實驗室準備實驗器材,發現少了一枚透鏡,以為是搬運過程中丟失了,沿途找了好幾遍都未能找到,謝謝你們幫我找到了這枚透鏡。這樣吧,你們繼續實驗,下午還給我也不遲。”同學們輕鬆地點了點頭,空氣依舊是那麼溫暖,那麼清新。 為了盡快地讓大家相處融洽,表示自己的隨和,新上任領導通過開玩笑的方式與同事溝通也未嘗不可,大家開開玩笑,相互取樂,說話不受拘束,原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不過凡事有利也有弊,樂極生悲,因開玩笑而使同事不快的事情也常常遇到。因此,有的人竟認為談話時開玩笑應該避免。這是大可不必的,如果好朋友見面連開玩笑的話也不許說,那么生活也未免太乏味了。生活中我們真正要注意的是開玩笑的方法,即不開過頭的玩笑。 那麼,開玩笑之前,你先要注意你所面對的對像是否能受得起你的玩笑。一般來講人可分為三類:第一種,狡黠聰明。第二種人,敦厚誠實。第三種,則介乎兩者之間。對第一種人,即狡黠聰明的人開玩笑,他不會使你佔便宜的,結果是旗鼓相當,不分高下。第二種,敦厚誠實者,則無還擊之計,亦無抵抗之力,這種人喜歡和大家一起笑,任你如何取笑他,他脾氣絕好,不會動怒。對第一、二種人,你可以看看對方的情形,就知道能否開玩笑了。唯有介乎兩者之間的那種人,最應認真對待。這種人大概也愛和別人笑在一起,但一經別人取笑時,既無立刻還擊的聰明機智,又無接納別人玩笑的度量,如果是男的則變為惱羞成怒、反目不悅;如果是女的就獨自痛哭一頓,說是受人欺侮。所以開玩笑之前,要先認識對方,最為安全。其次,要適可而止。開玩笑,一兩句說過便完了,不要老是開一個人的玩笑,也不要連續開好幾個人的玩笑,不然你必招來非議。 作為領導,“新官”上任,同大家開開玩笑可以表示你的隨和可親,但過頭的玩笑也絕對會損耗你的權威。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