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領導口才全書

第12章 第十一章領導說話風格培養

領導口才全書 李树斌 12369 2018-03-18
簡語是智慧的靈魂,冗長是膚淺的裝飾——莎士比亞 事業的成功和失敗,往往決定於某一次談話,這話絕不是誇張的,在富蘭克林的自傳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在約束我自己的時候,曾有一張美德檢查表,當初那表上只列著12種美德,後來,有一個朋友告訴我,說我有些驕傲,這種驕傲,常在談話中表現出來,使人覺得盛氣凌人。於是我立刻注意這位友人給我的忠告,我相信這樣足以影響我的前途,然後我在表上特別列上虛心一項,我決心竭力避免一切直接觸犯別人感情的話,甚至禁止自己使用一切確定的詞句,像'當然'、'一定'、'不消說'……而以'也許'、'我想'、'彷彿'……來代替。”富蘭克林又說:“說話和事業的進步有很大的關係,你如出言不慎,你如跟別人爭辯,那麼,你將不可能獲得別人的同情,別人的合作,別人的動力。”這是千真萬確的,一項事業的成敗,常會在一次談話中獲得效果。所以,你想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必須具有能夠應付一切的高超的說話水平。

在日本,一些大公司在招聘中層以上領導者時,專門就說話能力規定了若干不予錄用的條文。其中有: (1)應聘者聲若蚊子者,不予錄用; (2)說話沒有抑揚頓挫者,不予錄用; (3)交談時,不得要領者,不予錄用; (4)交談時,不能乾脆利落地回答問題者,不予錄用; (5)說話無生氣者,不予錄用; (6)說話顛三倒四、不知所云者,不予錄用…… 日本大公司的這些規定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說話與事業的關係至為密切,它是勝任本職工作最重要的條件之一。知識就是財富,口才就是資本。說話水平高,能說會道,你的才乾就可以通過言語充分地展露出來,你的良好形象就可通過口才具體地展現出來,從而使得領導、同事、下屬更深一層了解你,讚賞你,進一步信任你,提拔你到各種關鍵的崗位上,將更重要的任務託付給你,使你脫穎而出,施展才華,助你在事業上走向成功。

語氣是語言的內在動力,所有使用有聲語言的場合,都離不開語氣。語氣包括思想感情、聲音形式兩個方面。若想成為一個說話富於感染力的領導者,就一定要熟練掌握駕馭語氣的能力,要善於運用合適的語氣來表達複雜的內容和不同的思想感情。 (1)注意談話的場合 一般而言,較大的場合要注意適當提高聲音,放慢語速,使語勢呈一定幅度上揚,以突出重點。反之,小場合則要注意適當降低聲音,緊湊詞語密度,使語勢呈下降趨向,追求自然效果。不同的場合運用不同的語氣,比如,談話的場合和輕鬆的場合,論辯的場合和對話的場合,嚴肅的場合和輕鬆的場合,安靜的場合和嘈雜的場合,等等。都應該根據情況使用不同的語氣。 另外,在公共場合說話,你要顧慮到周圍人的安寧,聲音不要太大。假如你是對眾人演說,要注意自己說話聲音是否能使每一個人都聽得到。形容一個事,或者一個人,都必須恰到好處。別以為誇大之詞可以收到預期的效果,實則相反,言過其實,定會受人輕視。

(2)用語氣影響聽者的情緒 語氣能夠影響聽話者的情緒和精神狀態。如喜悅的語氣帶給對方喜悅之情,憤怒的語氣則會引發出對方的憤怒之意;埋怨的語氣會使對方牢騷滿腹,生硬的語氣會使對方有不悅之感,等等。 語氣是有聲語言的最重要的表達技巧,因為說話語氣往往是一個人內心的潛意識的表露。只有掌握了豐富、貼切的語氣,才能使我們在交際中贏得主動。 (3)節奏的感情色彩 節奏不是外加的東西,它取決於說話的內容和交談雙方的語境,靠起伏的思緒遣詞造句,靠波動的情感多層衍進。 人們在說話、朗讀和演講中,速度的快與慢、情緒的張與弛、語調的起與伏、音量的輕與重等,變化對比,就形成了節奏。節奏在口語中起著重要作用。

節奏主要表現人的心理的運動變化,不同的回語節奏具有不同的形象內涵和不同的感情色彩。適當的節奏,有助於表情達意,使口語富於韻律的美感,加強刺激的強度。 就語言的節奏類型來說,一般分為六種。 ①高亢型。聲音偏高,語氣昂揚,語勢上行,給人以雄壯威武的感覺。用於鼓動性強的演說和使人激動的場合講話。 ②低沉型。聲音偏低偏慢,語氣壓抑,語勢多下行,給人以莊重、沉悶的感覺。用於悼念及具有悲劇色彩的事件的敘述。 ③緊張型。語速較快,句中停頓較短,但聲音不一定高。用於須加以澄清的事實申辯和緊急情況的匯報等。 ④舒緩型。說話從容舒暢,起伏不大,聲音適中,是一種穩重、自然的表達方式。用於學術探討和闡釋性、說明性的敘述。

⑤輕快型。明快清晰,多揚少抑,聽來不費力,讓人感到活潑、流暢。日常對話中經常運用此型,一般性辯論也常採用此型。 ⑥凝重型。既不高亢,也不低沉,清晰沉穩,不滑不促,用於某些語重心長的說服教育和發表議論、抒發情感等。這種節奏莊重、嚴肅,聽來一字千鈞,發人深省。 在不同場合、不同環境,可以分別側重使用某一種節奏型,並以其他節奏型為輔,互相滲透融合,從而使說話、演講和辯論的基調明確,不呆板單調。 此外,還要練習每個詞、詞組和句子成分的節奏。因為每個詞、每句話,都影響一個人說話的語氣與節奏。 說話的速度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說話太快使聽的人不易應付,而且自己也容易疲倦,有些人以為說話快些,可以節省時間,其實說話的目的,是使對方領悟你的意思。此外,不管是講話的人,或者是聽話的人,都必須運用思想,否則,就不能確切把握話中的內容。當然說話太慢,也是不對的,一方面既浪費時間,另一方面會使聽的人感覺不耐煩。

總之,缺乏節奏感的語言是平淡呆板的,而節奏感強的語言抑揚頓挫,富有表現力,是吸引聽者的最大秘訣。優美的演說和談吐,包括正確的發音、適當的速度、豐富的語句、話中略含幽默、良好姿態等,這些都可以靠學習和鍛煉而獲得。 語調,就是指說話時聲音的高低、輕重、快慢、停頓的變化。這種變化對於表情達意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無論高興、喜悅、難過、悲哀、愁苦、猶豫、輕鬆、堅定、豪邁等複雜情感,都能通過語調的變化表現出來。同時,這種變化還可以造成聲音的多樣化,從而使聽眾樂於接受,並賦予聽覺上的美感。 一般來說,語調有以下幾種運用技巧: (1)輕重變化 講話中,利用輕重音起伏跌宕的變化來有效地傳情達意,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當然,這是指邏輯重音的運用。它既能突出演講中某些關鍵的詞、句和段,從而突出地表現某種思想感情,又能加強語言的色彩,美化語言。

演講者的成功經驗表明,一般的演講,尤其是那種議論型的演講,其結尾段往往重音較多,甚至整段都是重音,以此來造成一種強烈的氣氛,突出結尾所概括的演講的主要內容、中心議旨,把整個演講推向高潮,給聽眾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快慢變化 在表達一般內容時,語速可以適中,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當表達熱烈、興奮、激動、憤怒、緊急、呼喚的思想情感時,出言吐語就要快些,要滔滔汩汩、勢如破竹;講到莊重、懷念、悲傷、沉寂、失落、失望的思想感情時,語速可以放慢些,娓娓道來。 語音的變化,應當是自然、順暢的。只有音速適宜、快慢有致,才既能有效地傳情達意,又能令聽眾感到優美入耳。如果語速不當,缺乏快慢變化,始終保持一個速度,那就很難準確、恰當地表達出演講者內心的思想感情,也使聽眾感到厭煩,難於接受。

(3)高低變化 語調有高低變化,或者說是抑揚變化。一般說來,高音為升調,即句子調值由低到高,句尾發音往往最高,一般用於疑問句。低音為降調,即句子調值由高到低,句尾發音往往最低,一般用於陳述句、祈使句和感嘆句。 在講話中,為了更有效地表達思想感情,就不能不對語言作高低抑揚的變化處理。既不能一味地高,破嗓裂喉;也不能一味地低,有氣無力。只有使音調的高低隨意而變、隨情而變,才能造成最佳的講話效果。 (4)停頓變化 停頓,就是說話時的間歇。講話不僅要有停頓,而且還應該利用停頓,使停頓變為一種表達藝術,以求更有效地表達演講者的思想感情。 那麼,究竟怎樣停頓呢?一般說來,停頓有三種:一是自然停頓,即詞語或句子間的自然間隔。二是文法停頓,即段、句之後的較長一點的停頓。三是修辭停頓,即由於某種修辭效果的需要而作的停頓。對演講來說,無疑地應綜合運用這三種停頓,使它們變為一種技巧性的停頓、藝術性的停頓。

具體來說,在一般情況下,可做一般性停頓。然而,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則應做較長一些的停頓了。比如,在向聽眾提出某個問題之後,在提出自己的某個觀點之後,在道出某個妙語警句之後,在講清一個相對完整的意思之後,都要做較長一點的停頓。 總之,停頓是講話的一種非常有效的表達藝術。運用停頓藝術,不但不會使講話散亂,反而能使整個講話過程抑揚頓挫、起伏跌宕、連貫暢通,讓聽眾享受到一種語言的節奏美。 毫無疑問,領導者的語言對維護領導者形象,樹立領導者威信有著重要作用。領導者如何用自己的語言來贏得足夠的威信是領導語言藝術的一個關鍵問題。 首先讓我們看看一個領導者應該怎樣說話才能與他的身份相匹配。我們都知道,得體的語言對於任何講話者的形像都非常重要,對於領導而言更是如此,如果能使得語言與領導的其他素質配合得當,就會使領導的形象更加完美,更加令人信服。

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具有令世人稱道的儀表和風度,她是20世紀後期世界上最具魅力的政治人物之一。而她引人入勝的演講風格,更為她樹立了很高的國際威信。她在上任後的第一次講話中這樣說道:“我是繼偉人之後擔任保守黨領袖的,這使我覺得自己很渺小。在我之前的領袖,都是赫赫有名的偉人,如我們的領袖溫斯頓·丘吉爾把英國的名字推上了自由世界歷史的頂峰;安東尼·伊登為我們確立了可以建立起極大財富和民主的目標;哈羅德·麥克米倫使很多凌雲壯志變成了每個公民伸手可及的現實;亞歷克·道格拉斯·霍姆贏得了我們大家的愛戴和敬佩;愛德華·希思成功地為我們贏得了1970年大選的勝利,並於1973年英明地使我們加入了歐洲經濟共同體。” 在這段講話中,撒切爾夫人列舉了近代史上英國歷任首相的功績,以此來表明自己的任重道遠和豪情壯志。 1979年撒切爾夫人在大選中獲勝,成為英國第一任女首相。在這樣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時刻,她在講話中有一段這樣說道: “不論大家在大選中投了誰的票,我都要向你們——全體英國人民呼籲:現在大選已過,希望我們攜手前進,齊心協力,為我們所自豪的國家的強大而奮鬥。我們面前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們去做,讓我們一起奮鬥吧!” 她的演講使她成功地貼近了廣大民眾,增強了她在英國人民心中的歸屬感。 1987年她第三次連任,她的講話已經變得充滿鬥志和霸氣: “我們有權利也有義務提醒整個自由世界注意,英國再次信心百倍、力量強大和深受信任。我們信心百倍,是因為人們的態度已經發生了變化;我們的力量強大,是因為我們的經濟欣欣向榮,富有競爭力,而且在不斷強大;我們深受信任,是因為世人知道我們是一個強大的盟友和忠實的朋友。” 從撒切爾夫人的演講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為首相,她一上任就表明了自己的目標,以增加全體人民對政府和自己的信心,並以此獲得人民的擁戴。隨著時間的推移,撒切爾夫人越來越傾向於表現自己的信心和王者之氣。這也進一步使得她在人民中的威信不斷提高。 領導者以語言樹立自己的威信,通俗說就是要使自己的話讓下屬相信並且信服,這樣他們就會自然地支持你,這就是威信。要使得下屬對你的話信服,你應依次做到如下幾點: (1)要表現得平易近人 這樣有助於拉近你和下屬之間的關係,培養一種歸屬感。 (2)要表現出作為一個領導者的遠大志向 使下屬覺得跟隨著你去奮鬥是很有前途的。這樣他們才有信心跟隨你,擁護你。 (3)要顯出作為一個領導者應有的霸氣 每位領導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威懾力,這樣才能使得下屬對你服從。這種霸氣體現在領導的語言風格上應該是典雅莊重的。但要記住,有霸氣並不是代表高高在上、盛氣凌人。如果是那樣的話很容易失去人心。 (4)要給予下屬積極的刺激與激勵 時常肯定下屬的進步和優異表現,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這樣下屬會更加信任你,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樹立領導威信,重要的是顯示出作為領導應具有的領袖氣質。領袖氣質是一種咄咄逼人,舍我其誰的豪氣。只有具有這種氣質,才能卓有成效地指導工作。下面我們以明朝的開國之君朱元璋為例,來看看什麼是語言中的王者之氣。 朱元璋當上皇帝后,經常會微服出巡。有一次,他巡遊歸來,一行人馬走到都城金陵郊外一個渡口等船渡江。正巧,一群趕考的舉子們也在等船。 舉子們見渡船尚未到,就在江邊吟詩作對,切磋文采打發時間。朱元璋覺得很有趣,便靜靜地站在一旁,聽他們作詩。 當日江邊風景十分壯麗,萬里長江滾滾東流,蒼茫的鐘山在霧氣中時隱時現,氣勢磅礴,偌大的採石磯屹立於江岸,偉岸至極。 一個年輕舉子凝視著眼前的壯美河山,吟道: “採石磯兮一秤砣。” 舉子們聽了都一致稱讚道,“這個比喻很是大氣。” 朱元璋聽了,笑著說道:“此句子的氣魄如此之大,恐後難以為繼啊!” 大家聽了一想,的確如此,把這麼大的一座採石磯僅僅比作一個秤砣,那秤桿、秤鉤可得是什麼呀?即使勉強湊出這麼大的秤,又去秤什麼呢? 大家面面相覷,不知如何作答。 朱元璋見狀大笑,說道:“我來試一下。”說完,便高聲朗誦起來: “採石磯兮一秤砣,長虹作桿又如何?天邊彎月是鉤掛,稱我江山有幾多。” 舉子們聽罷後個個都目瞪口呆,能作出如此氣吞山河之氣勢的詩的人只可能是當今萬歲,於是,舉子們紛紛下跪拜見皇上。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領導很容易用語言表現出自己應有的氣勢來,而且這種表現在很多時候還是無意的。只要你有領導的威信,就會在語言中自然流露出領導者的氣勢。 領導者的威信是群眾發自內心地對領導者信服的一種真實感情,是一種由衷的敬佩與信任,是領導者的言行對下屬的影響所產生的一種共鳴。樹立威信,領導者就應該在講話中要時刻注意下屬們尚未發現的問題,言談舉止中要有個人魅力,處處起表率作用。而且還要根據不同對象和不同環境發揮自己的講話技巧,切忌態度高傲,目中無人。要把接近下屬當成自己的目標,這樣才會有好的效果。 溝通,是一個交換意見的過程,因此不管是領導還是下屬,在溝通時都應該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可遺憾的是,人們總認為如果想將自己心中的想法全盤托出,就會少了許多安全感。的確,我們應該保護好自己的隱私,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該謊話連篇。只有敢於講出真心話,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使談話有意義。 事實上,越是身居高位的領導,說話就越應加入自己真實的感情,這樣才會打動聽者,贏得別人的尊重。美國前總統林肯是公認的偉人,同時他也是一位非常擅長於演講的政治家。他曾在1863年11月29日發表了著名的“林肯葛底斯堡演講詞”。這篇演講至今仍然被認為是不可超越的,同時也被視為演講詞的典範。 讓我們來看看這篇演講稿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吧! “87年前,我們的祖先在這塊大陸上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國家。她在自由之中成長,並為人人生而平等的主張而獻身。如今我們已從事一場偉大的戰爭,考驗著這個國家,看一個如此成長和如此奉獻的國家能否長存於世。” “我們在這戰爭的戰場上聚會,奉獻出戰場的一部分土地,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世人不大會注意也不會太長久地記住我們此刻所說的話,但永遠不會忘記我們在這裡所做的一切。” “我們面對這些光榮地為國家奮鬥並犧牲的人,我們更應該發揮出我們的愛國熱情。換句話說,我們絕對不能讓這些愛國者們白白犧牲,我們要祈求我們的國家在上帝保護之下,能獲得更新更大的自由。” “我們只要能樹立起民有、民治、民享的理想政治,我們的國家就不會從地球上滅亡。” 這篇不足三百字的講演稿之所以會贏得世人的如此讚譽,不僅因為是它簡短精練,用詞巧妙,更重要的是因為在字裡行間都飽含著林肯的情感。林肯只用了短短五分鐘就完成了這次演講。林肯的語言真誠樸實,沒有用華麗的辭藻加以修飾,但卻是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因此才能給聽眾留下深刻的記憶,並使聽眾產生了共鳴。 因此領導在講話時,不用刻意追求語言的華麗,辭藻的優美,想要感染聽眾,只需要注入真實感情,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就會贏得別人的敬意,也會拉近談話雙方彼此間的距離。 在現實中,也許說出真心話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我們大家都習慣於相互揣摩、相互猜疑。最終,我們變得相互誤解。作為領導者,要有時刻保持客觀眼光的能力,不要犯一些習慣性的錯誤。對於一個領導來說,在私下和下屬談話是一個彼此交心的良好時機。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領導容易對哪些問題犯錯誤。 (1)只有“指揮”,沒有指導 領導的語言應該帶有一定的指導性,指導性的語言不僅可以使領導更加平易近人,而且較容易被聽者接受。但有的領導由於職位高高在上,漸漸地忘記了說話應該加入真感情。 (2)和下屬的意見無法一致 領導者經常習慣於對一切事情說了算,不聽取下屬的合理性建議。在與下屬商討工作時也是走走形式而已,並不能以認真的態度交流溝通。這樣雙方是很難達成共識的。 (3)難以體諒下屬的難處 領導者在和下屬談話時,有時會犯“自說自話”的錯誤。他們只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從來不能真正地站在下屬的立場上思考。 (4)用虛假的感情與下屬交談 有些領導者雖然意識到了感情真切對於自己說話的感染力是很有幫助的,但是他們又不想流露出真情實感。於是就只能用做作的感情修飾自己的語言,這樣做是不可能有任何良好效果的。 (5)對待下屬加入個人的好惡 有些領導會把下屬按照自己的喜好加以區別對待。他們會對那些自己喜歡的下屬大發感慨,說話飽含感情;而對那些因為背景、志向不同的下屬總說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空話、套話。 (6)說實話只挑好聽的說 這些是領導者比較容易犯的錯誤。隱瞞對下屬的不滿,逃避談論他們的缺點就不能算是真實想法。那樣的談話也不能發揮更大的積極意義。 (7)真話說到毫無保留 說心裡話並不意味著自己不能保留自己的一些觀點和看法。 “坦誠相見”並不一定要做到“赤裸相見”。 領導在談話時表露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情,並不一定要開門見山式地表達出來。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對一個心胸開闊、毫無城府的領導肅然起敬的。這其中的有些人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認為這只不過是收買人心的詭計;另外一些人會利用你的坦誠,為自己的利益服務,以怨報德。因此,袒露感情也要分清場合和對象,把握好時機和方法,這樣才不會得不償失。 西安事變前夕,很多愛國將領都對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有很大意見。這其中不乏想以武力扭轉這種局面的人,張學良和楊虎城都是抱有這樣態度的人。那時兩人頻繁接觸,但並沒有誰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因為這可是一個關係到自身性命和國家前途的大事,因此,兩人都非常小心謹慎。總是欲說還休,始終沒人把這層窗戶紙捅破。 這一天,兩人又見面討論軍事問題。聊著聊著楊虎城就聊到了自己手下一個叫做王炳南的副官,王炳南是個共產黨員,張學良也認識。於是楊虎城說道:“王炳南可是個激進分子,他極力主張扣留蔣介石!” 張學良接口道:“這想法是很激進,但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嘛。”楊虎城見張學良這麼一說,也就不再猶豫,將自己的想法照實說了出來。張學良一聽很高興,於是兩人一拍即合。終於以“兵諫”的形勢逼迫蔣介石聯共抗日,促成了第一次國共合作。 當時,張學良的勢力比楊虎城大得多,而且又和蔣介石稱兄道弟。楊虎城如果貿然把自己的觀點說給張學良聽,是要冒很大的風險。於是他巧妙地借用並不在場的第三者之口傳出心聲,即使遭到反對也可全身而退。這種袒露心聲的方式確實既保險,又有效。領導者也不妨在表現自己最真實的一面之前先投石問路,試探對方反應,這樣就會少碰釘子。 很多事實都證明,說話的魅力並不在於你說得多麼天花亂墜,而在於是否善於表達真誠。最能推銷產品的人並不一定是口若懸河的人,但一定是善於表達真誠的人。 真感情、真心話是現代職場中最為可貴的東西。如果領導者可以在說話時充分錶現出這兩樣,一定會讓聽者有所感觸。如果能隨心所欲,進退自如,那你就已經是真正掌握了說話的藝術。 領導者在做員工的思想工作時,除了用自身的形象來影響人之外,主要通過語言的表達來溝通思想、交流感情、化解矛盾和處理問題。在實際工作中,領導者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同樣一句話,有的人聽了會跳起來,而有的人聽了卻會笑起來,這裡面就有一個語言藝術問題。 (1)要言之有情 “情”是做好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起點,是協調人際關係的動力。因此,企業領導者在做思想工作時,語言要富有人情味、感染力,要以情感人、以情動人,這樣就會撥動他們的心弦,充分調動其積極性。 (2)要言之有理 理是貫穿於思想政治工作全過程的紅線。作為一家企業領導者,在做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時,語言要富有哲理,邏輯性要強,深入淺出,言簡意賅,給人以啟迪和深思。 (3)要言之有度 領導者講話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能添油加醋,任意拔高,使人疑不可信;批評也要恰如其分,不可節外生枝,言過其實。 (4)要言之有物 領導者講話時要有血有肉,注意材料和觀點的統一,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不要高談闊論,故弄玄虛。 (5)要言之有信 俗話說:“言必信,行必果。”企業領導者講話要守信用,言行一致,表裡如一,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樹立領導者的威信。 (6)要言之有美 領導者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時,語言要高雅,給人一種新切美好的感覺,使人聽了心情舒暢,樂於接受。 (7)要言之有趣 領導者與員工在政治上是平等的同志關係,相互之間要建立一種和諧寬鬆的人際關係。因此,企業領導者在談話時,要言談隨和,語言詼諧,以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8)要言之有新 領導者是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宣傳者,因此談話時要有時代感、新鮮感,能夠帶來新的信息、新的知識和新的內容以增強講話的力度和吸引力。 領導者講話所表達的意圖是需要有關組織、個人去遵循、執行、辦理的。所以,領導者講話要做到簡潔精煉,質樸自然,富於美感。 領導者講話所表達的意圖是需要有關組織、個人去遵循、執行、辦理的,可以說沒有商量的餘地。所以,領導者講話要做到簡潔精煉,質樸自然,富於美感。 領導者講話之前,一定要明確就什麼問題而講,為了解決什麼問題而講,解決這一問題有什麼要求等。確定了主題,就要圍繞主題選材,與主題無關的詞彙、語句,即使再優美、再精彩,也要堅決捨棄,一些常識性或即時性的意思大家都懂,就沒必要在講話中重複。如果講一些似是而非、可有可無和漫無邊際、人家已講了若干遍的陳言套話,除了令人生厭外,還會窒息人們的思想,與時代主題格格不入,對推進工作也是極為不利。 質樸、自然,就是盡量使用大眾化語言,不用冷僻字句。 領導者要做到話語簡潔平易,就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中肯實在 要想使當眾講話簡潔還必須做到中肯實在。當眾講話不在乎長短,關鍵要中肯實在,說到聽眾的心裡去。對於那些空話、套話,聽眾不但不願聽,甚至覺得是在受折磨,更是浪費時間。 要想講話精闢簡練,不拖泥帶水,關鍵是學會概括,善於把大量瑣碎的事物,用高度凝練的語言,概括成簡短的話語。講話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概括能力的大小。不會概括,講出來的話自然就會顯得平鋪直敘,不夠精練了。因此,如何通過提高自身的概括能力來達到使語言精練的目的,是領導者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 (2)縱向概括 按照時間或先後順序,把一些零散的事實材料,提綱挈領地歸納概括成幾條或幾點。 (3)橫向概括 按照空間順序,把橫向的一些零碎的、分散的、複雜的事實材料,進行科學分類,歸納概括,使其條理和層次清晰,便於記憶。 (4)理論概括 就是對大量具體事例進行分析研究,從理論上進行歸納概括,從而得出帶有本質性、普遍性、規律性的結論。 概括是人們進行抽象思維的一種基本能力。它是認識真理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也是使語言表達更加精確的一種技巧和藝術。人們在交流思想、介紹情況、陳述觀點、發表意見時,為了使對方能夠很快了解自己的講話意圖,領會要點,往往使用高度概括、十分凝練的語言,提綱挈領地把問題的本質特徵表達出來。不少講話者善於高屋建瓴地把握形勢,抓住問題的癥結所在,並能用準確精練的語言加以概括表達。所以,一個講話者的講話,應該具備概括性,要時刻把握概括的要領。 (1)事理概括 是指講話者在講話中,常常要列舉一些典型事例。從這些事例中選取盡量能說明觀點的有用部分,摒棄其他非本質部分,並沿著這些典型事例進行分析、論證、推理,得出一個具有指導意義的結論。 (2)濃縮概括 是指講話者在當眾講話過程中,對一些具有結論性的內容,或者能獨立存在的內容單元,通過集中提煉,成為極簡單的句子、詞或整齊的短語,在聽眾記憶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例如:一位省委宣傳部長對新聞單位存在的問題作了這樣的講話。他說:“近些年來,有些新聞單位放鬆新聞隊伍的建設,黨的新聞優良傳統被淡化了。在部分記者中出現了'四多四少'的現象:跑沿海的多了,跑內陸的少了;跑城市的多了,跑農村的少了;跑會議的多了,跑調研的少了;跑富裕單位的多了,跑貧困地區的少了。有的記者很少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而是習慣會議開開,賓館住住,禮品拿拿,簡報看看,大筆揮揮。這種作風不改變,我看是非常危險的。” 這裡用了“四多四少”這樣四個對比,加上五個短語,既是很實際的批評,也是很高超的總結。 (3)擴大概括 是指把某一單獨事物的本質屬性,推廣到它所屬的全類個體上去,從而把全類個性概括在一起的推理方法。 齊威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33年),魏惠王與齊威王一起在郊外打獵。魏惠王帶著幾分誇耀的語氣說:“你們齊國可有什麼奇珍異寶嗎?我們魏國雖不算大,尚且有十枚直徑為一寸的寶珠,這些寶珠晶瑩滑潤,玲瓏剔透,到了夜間,亮光閃閃,光芒四射,能夠把前後十二輛車子照得通亮,真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寶。貴國這樣一個堂堂大國,怎麼連件像樣的國寶都沒有呢?遺憾!遺憾!” 齊威王微微一笑說:“我們所說的國寶與你們看重的國寶迥然不同:我有一個名叫檀子的大臣,現在鎮守在南城,他恪盡職守,愛兵如子,夜不卸甲,使得強悍的楚國人不敢騷擾我國的南部邊疆;我有一個名叫盼子的大臣,帶病在高唐駐防,他辦事異常精細,防范特別嚴密,使得趙國人不敢在我國的河流裡撒網捕魚,為國家贏得了一大筆漁業收入;我有一個名叫黔夫的大臣,被派去治理徐州,他文武並用,恩威並施,使得燕國、越國的老百姓自願遷移過來的多達七千餘家;我還有一位叫種首的大臣,負責維護秩序,緝拿盜賊,他向各地發佈告示,曉以利害,讓老百姓群起監督,結果歹徒盜賊自首,形成了夜不閉門、路不拾遺的太平局面。要講國寶,以上四位出類拔萃的賢才,就是我們的國寶。他們思想和業績所反射的光輝,連千里以外的地方都照耀到了,哪裡是那些僅僅照亮十二輛車子的寶珠所能比的呢!” 魏惠王一聽,臉羞得通紅。 齊威王將自己的“國寶”與魏惠王的國寶作了一番比較,對方的只能照亮十二輛車子,而他的確可以照耀到千里以外,使天下太平。從而揭示了一條真理——真正的國寶是人才。 古語講“至誠足以感人”,如果一個人所說的話語中肯,怎麼會不受聽眾的歡迎呢? 1915年,科羅拉多州煤鐵公司的礦工為了要求改善待遇,進行了罷工,因為公司方面處置不善,這次罷工又演變成了流血的慘劇,勞資雙方都各自走了極端。這次罷工,持續了兩年之久,成為美國工業史上一次有名的大罷工。那時管理礦務的人,就是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兒子。這位小洛克菲勒,最初使用高壓手段,請出軍隊來鎮壓,鬧成了流血慘劇,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使罷工的時間更延長下去,使他的財產,受到了更大的損失。後來,他改變方法,用了柔和的手段,把罷工的事情暫時置之不談,特地去和工人為友,到各個工人的家中去慰問,使兩方面的情感慢慢地轉好起來。以後,他叫工人們組織代表團,以便和資方洽談和解。他看出了工人們已經對他稍稍釋去了敵意,於是,便對罷工運動的代表們做了一次十分中肯的演說。這一次演說,把兩年來的罷工風潮竟完全解決了。 他在那次演講中說:“在我有生之年,今天恐怕要算是一個最值得紀念的日子。我十分榮幸,因為我能夠和諸位認識,如果我們今天的聚會是在兩個星期之前,那麼,我站在這裡就會是一個陌生人了;因為我對於諸位的面孔的認識還只是極少數。我有機會到南煤區的各個帳篷裡去看了一遍,和諸位代表都做了一次私人的個別談話;我看過了諸位的家庭,會見了諸位的妻兒老幼,大家對我都十分的客氣,完全把我看做自己人一般。所以,今天我們在這里相見,我們已經不是陌生人而是朋友了。現在,我們不妨本著相互的友誼,共同來討論一下我們大家的利益,這是使人感到十分高興的。參加這個會,是廠方的職員和工人的代表,現在蒙諸位的厚愛,我才能在這里和諸位相見並努力化除一切矛盾,彼此成為好友,這種偉大的友誼,我是終身不會忘掉的。我們大家的事業和前途,從此更是展開了無限的光明。在我個人,今天雖然是代表著公司方面的董事會,可是,我和諸位並不站在對立的地位,我覺得我們大家都是有著密切的關係和友誼的。我們彼此有關的生活問題,現在我很願意提出來和大家討論一下,讓我們一起從長計議,獲得一個雙方都能兼顧到的圓滿的解決辦法,因為,這是對大家有利的事……” 小洛克菲勒的講話,雖沒有華麗的辭藻,但話語中肯,引起了礦工廣泛的共鳴,一下使自己脫離了困境。 說話除了話語中肯之外,還要言之有物,兩者相輔相成,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不管是聽別人作講座,領導作報告,還是和周圍的人聊天,都會碰到言之無物、空洞乏味的時候,上面講得很熱鬧,下面聽眾卻覺得困頓乏味,嫌內容假大空,虛無縹緲,不知所云。聽眾最怕聽到的演講言之無物,不知所云。 為什麼會出現言之無物的情況呢?要究其根本,問題在於談話者、演講者沒有很好地理解自己的演講內容。自己都不明白為什麼要說話,怎麼能期待給聽眾一個內容充實、言之有物的演講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困難,簡單地說就是要很充分地精心準備自己的演講內容,在演講、講話之前比較透徹地理解問題。 有一天,林肯律師事務所來了一位行走蹣跚的年老寡婦,她是一位陣亡士兵的妻室。她向林肯泣訴,說她應該領取的四百元的撫卹金,被一位發放撫卹金的官吏,勒索去二百元的手續費。這件事,林肯聽了勃然大怒,立刻為她向法庭對那位官吏提起訴訟。 開庭的時候,林肯用憤怒的目光看著被告,他所說的話,差不多每個字都十分中肯且言之有物,那種嚴正的態度、熱烈的情感,幾乎使他跳起來剝掉那位被告的皮:“時間一直向前邁進,在1776年的英雄,已經成為過去了,他們是被安置在另一個世界中了。但是,那位英雄,已經長眠地下,他的年老衰頹而且又跛的遺孀,此刻來到我們的前面,請求替她申冤。在過去,她也是體態輕盈、聲音曼妙的美麗的少女,現在她貧無所依了,沒有辦法,只好來向享受革命先烈所爭取到的自由的我們,請求給予同情的幫助和人道的保護。我現在所要問的是,我們是不是應該援助她?” 當林肯這樣的一段中肯的話說完了,居然有人感慨得流下眼淚,大家一致認為那老婦人的撫卹金是分文不能少給的。法庭最後分文不少地追回了士兵遺孀的撫卹金,嚴肅審判了那個官吏。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