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領導口才全書

第8章 第七章領導講話得體原則

領導口才全書 李树斌 14585 2018-03-18
盡量不說意義深遠及新奇的話語,而以身旁的瑣事為話題做開端,是促進人際關係成功的鑰匙——丁·馬菲 所謂說話有分寸,就是說話適時、適情、適勢、適機,一切以適度、恰當為原則。言語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一個領導者的秉性、修養。領導說話分寸拿捏得好,給周圍的人感覺就是深思熟慮後的結果。因此,領導者講話是否有分寸是十分重要的,應做到三思而後言。嘴上功夫看似雕蟲小技,但對於領導來說,說話的尺度和分寸卻是奠定形象的基礎! 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平定天下之後,開始論功行賞。這可是攸關後代子孫的萬年基業,群臣們自然當仁不讓,彼此爭功,吵了一年多還吵不完。 漢高祖劉邦認為蕭何功勞最大,就封蕭何為侯,封地也最多。但群臣心中卻不服,私底下議論紛紛。封爵受祿的事情好不容易塵埃落定,眾臣對席位的高低先後又群起爭議,許多人都說:“平陽侯曹參身受七十處傷,而且率兵攻城略地,屢戰屢勝,功勞最多,他應當排第一。”劉邦在封賞時已經偏袒蕭何,委屈了一些功臣,所以在席位上難以再堅持己見。但在他心中,還是想將蕭何排在首位。這時候,關內侯鄂君已揣測出劉邦的心意,於是就順水推舟,自告奮勇地上前說道:“大家的評議都錯了!曹參雖然有戰功,但都只是一時之功。皇上與楚霸王對抗五年,時常丟掉部隊,四處逃避,蕭何卻常常從關中派兵填補戰線上的漏洞。楚、漢在滎陽對抗好幾年,軍中缺糧,也都是蕭何輾轉運送糧食到關中,糧餉才不至於匱乏。再說,皇上有好幾次避走山東,都是靠蕭何保全關中,才能順利接濟皇上的,這些才是萬世之功。如今即使少了一百個曹參,對漢朝有什麼影響?我們漢朝也不必靠他來保全啊!你們又憑什麼認為一時之功高過萬世之功呢?所以,我主張蕭何第一,曹參居次。”

這番話正中劉邦的下懷,劉邦聽了,自然高興無比,連連稱好,於是下令蕭何排在首位,可以帶劍上殿,上朝時也不必急行。而鄂君也因此被加封為“安平侯”,得到的封地多了將近一倍。他憑著自己察言觀色的本領,言之有物,言之有度,享盡了一生榮華富貴。 言之有度的反面則是“失度”,什麼叫做“失度”呢?一般說來,對人出言不遜,或當著眾人之面揭人短處,或該說的沒說,不該說的卻都說了,這些都是“失度”的表現。下面我們就簡要介紹一些在領導談話中禁忌的話題,接觸這些話題容易導致談話“失度”,產生不良效果。 那麼在現實生活中,領導應怎樣避免說話失度呢? (1)不要談及他人的隱私 涉及別人隱私的話題不要輕易接觸,這裡包括年齡、東西的價錢、薪酬等,容易引起他人反感。

(2)不要談論有爭議性的話題 除非很清楚對方立場,否則應避免談到具有爭論性的敏感話題,如宗教、政治、黨派等易引起雙方抬槓或對立僵持的話題。 (3)不要隨意詢問健康狀況 向初次見面或者還不熟悉的人詢問健康問題,會讓人覺得你很唐突,當然如果是和十分親密的人交談,這種情況不在此列。 (4)不要談及個人的不幸 不要和同事提起他所遭受的傷害,例如他離婚了或是家人去世等。當然,若是對方主動提起,則要表現出同情並聽他訴說,但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追問不休。 談話一定要有分寸,認清自己的領導身份,適當考慮措辭。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應該怎樣說才能獲得更好的交談效果,是談話應注意的。同時還要注意講話盡量客觀,實事求是,不誇大其詞,不斷章取義。講話盡量真誠,要有善意,盡量不說刻薄挖苦別人的話,不說刺激傷害別人的話。

所謂講話得體,就是說話適時、適情、適勢、適機,一切以適度、恰當為原則。言語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一個領導者的秉性、學識、修養。所以,領導者講話是否得體十分重要,總而言之,需注意以下兩點: (1)講話要分對象 不同的對像對同一句話會產生不同的反應,甚至會導致截然相反的效果。在人際交往中,會接觸到各種不同職業的人,每個人的職業都應受到尊重。 a、不同性別的人。對男性和女性說話也要注意有所區別,有些可以對男性說的話,未必可以對女性說。因為男性和女性在語言反應上是存在差別的,這種差別多半是由性別的心理差異所引起的。兩者對語言情境的承受能力也是不同的。一般來講,男性對於語言情境的承受能力較強,一般的玩笑不會導致男性的難堪。而女性對於語言情境的承受能力較弱,開玩笑時要特別注意。

b、不同年齡的人。對於不同年齡的人,經歷不同,志趣各異,跟他們說話要從他們的心理狀態出發。比如對健康的中青年,說張爺爺死了、李奶奶也不行了,聽了也就听了,不會產生什麼聯想和反感。但如果對老年人說這些肯定不妥當,會讓對方感到很不愉快,甚至造成傷害。 c、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在交際場合,人們的文化程度各不相同,文化水平低的人不習慣使用書面語言,跟他們講話應該用口語;如果用接近書面語言的話,或典雅的詞句,就難以溝通、交流了。要注意的是,文化層次高的人愛聽委婉的話,不愛聽質問或不客氣的話。 d、不同民族的人。語言和文化互相依存。每個民族的文化必然在它的語言中有所體現,因而可以從語言窺探不同民族在文化上的差異。人們對某種語言的理解,往往是以弄清楚這種語言的民族文化背景為依據,而兩種民族文化的衝突,會導致對同一句話的反應迥然不同。

俗話說:看人說話,量體裁衣。就是這個道理。清代朱柏廬在“治家格言”裡說:“莫對失意人,而談得意事”,也是告誡人們要看準對象再說話。因此,講話要以不引起對方反感且能了解信息、交流情感為目的,針對講話對象的具體情況來說話。 (2)說話要有策略 在註意作為領導說話得體的同時,更要注意語言表達的策略性。正所謂“水無常形,話無定格”。由於具體情況不同,說話並沒有一套固定的方法。同樣一件事,此時此地對張三說,效果好;而彼時彼地對張三說,就不一定好。因此,領導說話要從實際情況出發,講究策略性。 a、明確與模糊。明確是相對於模糊而言的。在人際交往中,除了使用模糊語,更多的地方需要使用語義界限明確的詞語。究竟何時用模糊語,何時用明確語,這就牽涉到語言表達的策略問題,一般來說,它取決於交際的目的、交際的情境和交際的對象。

表揚時要用明確的語言,可以提高表揚的效力,從而激勵被表揚者和大家的熱情。批評他人,或給他人提意見,說話不宜太直白,更不要把話說絕說死,要留有餘地,做到對事不對人,最好使用模糊語言。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否則就起不到批評的作用。即使對方做了很不應該做的事,犯了嚴重的錯誤,為取得治病救人的良好效果,達到理想的目的,也應與人為善,注意批評的方式方法。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一些事不便與群眾或他人交底,通常可用模糊語言表達。 b、直言與含蓄。有些人性格外露,從交談中可以看出他的五臟六腑,這種人與人相處時能以誠相待,不會心懷鬼胎。有些人有涵養,說話委婉、含蓄且留有餘地,比較注意說話藝術,與人相處時能討人喜歡。這兩種人說話的格調,都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

直言不諱,刺激性大,容易傷害對方的自尊,得罪人,因此大多數人不喜歡直言不諱的說話方式。通常只說“恕我直言”,沒有人說“恕我婉言”。可是一般人愛聽委婉含蓄的話,含蓄隱含著尊重別人、尊重自己的意思。委婉的話有禮貌、比較得體,聽了輕鬆自在,愉快舒暢。 c、簡略與囉唆。簡潔精練的語言能增強語言的魅力,它是知識能力和思維能力高超的表現。正像莎士比亞所說:簡潔是智慧的靈魂,冗長是膚淺的藻飾。語言簡潔是一個人果斷性格的表現,一位自信心強的人說話絕不會拖泥帶水,而是斬釘截鐵。但領導者說話簡潔不等於簡單,在許多情況下,要言不繁,一語中的,比起長篇大論要難上許多倍。 d、欲言先抑。欲言先抑、意在言外的間接表達法,巧妙之處在於發言者迴避正面回答問題,在保持緘默的同時,巧設迷惑,使對方主動連續反問。而每一次發問都比前一次更接近於發言者的真實意圖,最後以畫龍點睛式的手法結尾,做到點到即止,使對方在自己的發問和得到的間接回答中思索、解疑,最終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

e、先說與後說。先說與後說在表達語意和效果上是有很大差別的,因此必須認真考慮。先說還是後說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點。 含蓄是一種美德。對領導者而言,則是建立良好說話形象的法寶。 社會生活紛繁複雜,人們總會遇到一些不便直言的事情或場合,這就要求我們要掌握委婉含蓄的說話技巧。 在日常交際中,領導者總會遇到一些不便說、不忍說,或者是由於語言環境的限製而不能直說的話,因此不得不“遁詞以隱意,譎譬以指事”(劉勰《文心雕龍·諧隱》),故意說些與本意相關或相似的事物,來烘託本來要直說的意思,使本來也許十分困難的交往,變得順利起來。 在以下情形中你可以試用委婉含蓄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意見,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你要表達難以啟齒的事物、行為或要求時,含蓄的方法可幫你解圍。 對有些棘手的問題不便明言,但大家都能明白時,為照顧對方面子,維護自己的尊嚴,當眾講話時可含而不露,讓聽眾自己去體會。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訪華下榻在釣魚台國賓館。尼克鬆與基辛格及白宮來的工作人員被安排在18號樓,而國務卿羅傑斯等人住在不遠處的6號樓,基辛格以前兩次來訪時在這幢樓住過。尼克松從住處的安排就覺察出周恩來十分熟悉美國國情,知道美國權力設置的“三權分立,權力製衡”的製度。 到達賓館後,大家在會客廳擺成大圓圈的沙發上落座,周恩來總理和美國客人一一打過招呼,寒暄中不時開幾次小小的玩笑,以活躍氣氛。 當時由於中美未正式建交及歷史原因,很多問題的表達都讓人感到棘手。如何才能既維護自己的尊嚴又不令對方過於難堪成了外交活動的理想境界。在談判時,採用含蓄的方式既能表達自己的意思,令對方一思即得,又能使談判順利進行,周恩來的外交風采就鮮明地體現在對含蓄方式的運用上。

晚上,在歡迎尼克松總統一行的酒會上,周恩來說:“由於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兩國人民之間的來往中斷了二十多年……” 這一“大家都知道的原因”真是絕妙,它既使在座的人們知道造成這一事實的原因是美國對新中國的封鎖和乾涉,又不傷美國人的面子。聽到這一“原因”,在場的美國人和中國人都心照不宣,相視一笑。 當你不願、不必或不需對一些錯誤言行進行直言批評時,運用含蓄的語言進行委婉、間接的批評,既可以給被批評者留面子,又能一語點透。永遠要記住如果你不採用含蓄的語言進行委婉、間接的批評,而是嚴詞厲句地批評別人,也許你早就忘記了,可是,被你傷害的那個人卻永遠不會忘記。 中國人很看重“面子”問題,在同事、朋友間相互批評時也要注意這一點。生活中有不少人卻不注意這點,常常無情地剝掉別人的面子,傷害了別人的自尊心,卻又自以為是。其實,只要冷靜地思考一下,對那些性格內向、愛面子或工作中偶有疏忽和性格敏感多疑的人,只需含蓄地表示一下這種批評意思,就能達到理想的目的。 查爾斯·史考勃有一次經過他的鋼鐵廠,當時正是午休時間,他看到幾個工人正在抽煙,而在他們頭上,正好有一塊大招牌,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嚴禁吸煙”。史考勃沒有指著“嚴禁吸煙”的牌子大聲呵斥,而是朝那些人走過去,友好地遞給他們幾根雪茄,說:“諸位,如果你們能到外面去吸掉這些雪茄,那我真是感激不盡。”大家一聽,想到自己違反了廠裡的規定,於是個個將煙頭熄滅了。史考勃的批評是含蓄地表露出來的,而且充滿了人情味,因此,這樣的批評誰都願意接受。 當你不能肯定自己的某些要求、願望是否合理,別人是否支持,或為顧及風度不便直言提出時,借助含蓄語言可以幫助你維護自尊,避免尷尬,取得成功。 《談藪》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宋太祖曾當面答應授予張融司徒長史官職,可很長時間沒有下令。於是張融上朝時,故意騎著一匹瘦得皮包骨頭的病馬。太祖見了,問:“愛卿的馬太瘦了,每天給牠吃多少糧食?”張融說:“每天餵一石。”太祖說:“吃一石怎麼這樣瘦呢?”張融說:“嘴裡答應實際上不給。”太祖明白了張融的話,不久就授以司徒長史官職。 但含蓄不是似是而非,故作高深。含蓄的目的,是讓對方聽出“言下之意”、“弦外之音”,達到講話目的。如果將含蓄理解為閃爍其詞、躲躲閃閃,與含蓄的宗旨就背道而馳了。在鼓舞鬥志、交流思想的當眾講話中,言辭還是坦白直接點好,講話太含蓄會讓人覺得你太虛偽、做作,反而聽不懂你講話的目的何在。而對於新聞發布、辯論等類型的當眾講話不妨含蓄一點,多用“弦外之音”。 (1)敏銳的洞察力 敏銳的洞察力就是要一語中的,切中要害,透過現象講本質,撥開枝節講主流,一針見血地講到點子上。 (2)獨到的創造力 真理固然不怕重複,但真理怕過於“反复”。如果總是那麼一副“老面孔”、“老調子”,即便是真理,也會讓人厭煩。領導講話必須把真理講出新意,讓人樂於接受,引起廣大聽眾的共鳴。 (3)內在的吸引力 從外在形式上看,講話生動就有吸引力,其實作為一般群眾,更多的是透過講話分析領導,認識領導。所以作為領導講話,應在內在的“神”上下工夫。這就要求我們善於抓住群眾的心理,了解群眾所想所盼,盡量做到你講的正是群眾想听的,從而增強內在吸引力。 (4)較強的說服力 領導講話的目的就是要影響人,指導人,甚至改變人的思想和行為,做到這一點,光靠行政干預的力量比較有限,關鍵是領導講話要有說服力。通過講話,真正說服人,真正讓人口服心服。失去了這一點,可以說,只能是“嘴上磨石灰——白磨”。所以我們要對群眾關心的內容講清楚,不拖泥帶水;對群眾不明的內容要講明,不含糊其辭;對群眾有抵觸、有反感的內容要講透,不牽強附會。否則,您講您的,人家做人家的。您例行公事講了話,浪費時間;人家不得已而聽講,等於沒聽。 (5)強烈的感染力 感染力強,效果就好。平淡無奇,死水一潭,沒人愛聽,大家就會指著講話者說“沒水平”。所以,作為領導者,您的講話感染不了聽眾,聽眾就反過來“感染”您。所以,我們必須注意研究聽眾心理,把握臨場狀況,注意“直播”發揮,從容應對局面。要善於利用具有感召力的語言藝術去工作,或用富於哲理的語言,或用奔放的評議,或用火熱的評議,或用激勵的語言等,激起群眾的熱情,增強群眾的信心。 (6)鮮明的號召力 優秀的領導者,能通過一番講話很快就把群眾的心凝聚起來,將群眾的力量組織起來。而某些平庸的領導者,講話講了半天,純粹是空洞的說教,人家根本聽不進去,“不吃你那一套”,怎麼會有號召力?領導者應在增強“號召力”上作些研究。要通過講話起到激勵、鼓動的作用,達到工作目的。 (1)忌“套” 套用現成的模式,看似省心、省力,但效果極差。 (2)忌“空” 就是光喊口號,空話連連,或只有觀點,沒有論證;只有要求,沒有措施,讓人不知所云。 “唾沫星子滿天飛”,其實一句也不管用。我們部署某項工作,如果使人聽後搞不清楚要怎樣做這項工作,或者沒有講出具體要求,使聽眾覺得做與不做、做好與做不好都行,都沒有什麼差別,這樣的講話,不如不講。 (3)忌“平” 即平淡,觀點平平淡淡,語言蒼白無力,通篇講話一般化,使人聽後感到沒有解決什麼問題。 (4)忌“長” 從大眾心理來看,大家都不喜歡聽長篇大論的講話,因為“時間就是金錢,效益就是生命”。現代社會要求領導者必須“惜語如金”,講話乾脆利落,不拖泥帶水,棄空話套話,擰乾“水分”,真正用簡短精煉的語言,給人以啟迪和鼓舞。 (5)忌“僵” 語言僵化,聽眾害怕。領導者盡可能使用樸實生動活潑的語言,通過群眾喜聞樂見、有豐富表現力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即便是深刻、深邃、深奧的道理、概念、思想,也應口語化,通俗化。讓百姓們容易接受,讓群眾容易受到教育、得到啟發、接受引導。 (6)忌“粗” 領導講話千萬不能“粗俗”。領導者不僅應是先進思想的傳播者,也應成為先進文化的傳播者。講話不能粗俗,盡可能要有美感。 (7)忌“軟” 領導講話的過程,也是領導發動下屬、指導下屬、鼓舞下屬的過程。只有提升講話的感染力、號召力,使人受其影響,才能贏得下屬的讚許,從而增強講話的效果。否則,講話沒有力度,讓人昏昏欲睡,不但吸引不了群眾,指導不了工作,反而會使群眾產生反感。 “重承諾,輕兌現”是造成許多領導威信下降、形像不佳以及下屬抱怨甚至流失的罪魁禍首。承諾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激勵人們的信心,鼓起人們的勇氣,也能打擊人們的決心與勇氣。因此把握好承諾與兌現的尺度,是每個領導的必修課。 領導輕易許諾,這是因為他們認為許諾是最容易的事,而且也是最快的激勵人們努力工作的手段。不費吹灰之力,脫口而出,而且想說什麼說什麼,想說多少說多少,不僅聽者群情激奮,領導自己也深受感染,好像那讓人興奮的成果就在眼前,人們伸手可得。 但是與許諾的輕而易舉相比,兌現就不是那麼輕鬆與容易的了。許多人甚至用畢生的努力也沒能實現自己最不起眼的承諾,這就是現實,領導也概莫能外。 許諾越高,兌現越難,一旦兌現不成,失望也越大,而當失望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是絕望。這就意味著死亡。與當時脫口而出相比,實現自己的諾言實非易事。領導們到這時都會後悔當時誇下的海口,結果自己難為自己。許諾不能兌現,最容易使人走向反面。很多時候人們原本的期望值並不高,但經領導輕易許諾一刺激,期望值頓升,雖然心裡也知道有些不切實際,但人就是這樣,“上去容易下來難”。到了兌現時,他只與自己的期望值比,只要不能滿足,那麼就會失望,就會失去信心,下一次你再說什麼他可能就再也不信了。如果這種失望過大,到了絕望的程度,那麼除了走人,恐怕不會有其他的可能性了。 更嚴重的問題是,許多領導根本就沒有打算兌現。當初的許諾只是“逗你玩”,讓你努力工作而已,現在你的價值不大了,也就沒有兌現的必要了。這種過河拆橋的實用主義觀點,簡直就是讓企業自殺,因為你的信用下降及對員工的不公正,會影響到企業所有員工,兔死狐悲,他的今天就是我的明日,那麼其他員工就會對企業、對領導毫無信心。如果是在你這兒乾,那一定是出於無奈,否則一有機會肯定會拔腿就走的。這種有意的不兌現,給企業帶來的危害是災難性的,是用多少心血,多少錢都無法挽救的。 因此,領導們不要信口開河,有一分說半分,給自己與別人都留點餘地,切莫過了嘴癮,傷了信用,否則得不償失。 在日常交談中,許多標榜自我個性的領導都信奉“君子行大禮而不拘小節”這句話,以為在工作中把握好大方向,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盡可忽略,不必小里小氣。豈不知,正是這些不起眼的小節,在時刻影響著他的說話形象,降低對方與他交談的興趣,甚至引起別人對他的反感。因此,還是小心防範,並設法加以糾正為好。 (1)咬字不清 有的人在談話中,常常會有些字句含含糊糊,叫人聽不清楚或者誤解了他的意思。所以,不說則已,只要開口,就最好把一個字當做一個字,清楚準確地說出來。 (2)話有雜音 這比喜歡用多餘的字句更令人不舒服,在說話的時候,加上許多沒有意義的雜音。例如一面說著話,鼻子裡面一面“哼哼”地響著,或是每說一句話之前,必先清清自己的喉嚨,還有的人一句話裡面加上幾個“呃”字……這些雜音會使人產生一種生理上的不快之感,好似給你精彩的語言,蒙上一層灰塵。 (3)用字籠統 有許多人喜歡用一個字去替代許多字,比如,他在所有滿意的場合,都用一個“好”字來代替。他說:“這歌唱得真好。”“這是一篇好文章。”“這山好,水也好。”“這房子很好。”“這個人很好。”……其實,別人很想知道一切究竟是怎樣好法。這房子是寬敞,還是設計得很別緻呢?這人很老實呢,還是很慷慨、很討人喜歡別人呢?單是一個“好”字,就叫人有點摸不著頭腦。還有這樣的人,用“那個”這兩個字代替幾乎所有的形容詞,例如:“這部影片的確是很那個的。”“這件事未免太那個了。”“這封信叫人看了很那個的。”……這一類毛病,主要是由於頭腦偷懶,不肯多費一點精神去尋找一個適當的恰如其分的字眼。如果放任這種習慣,所說的話就容易使人覺得籠統空洞,沒有內容,因而也就得不到別人適當的重視了。 (4)過於誇張 喜歡用誇張的語言去強調一件事物的特性,以引起別人的注意。但也有人無論在什麼場合都採用這種說法。例如:“這個意見非常重要。”“這本書寫得非常精彩。”“這是一部非常偉大的戲劇。”“這種做法是極端危險的。”“這個女人簡直有無法形容的美麗。”……如此這般,講得多了,別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把你所誇大的字眼都大打折扣,這就使你語言的威信大為降低了。 (5)邏輯零亂 在敘說事理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層次清晰,條理分明。所以,在交談以前,必先在腦子裡將所要講的事物好好地整理一下,分成幾個清楚明確的段落,摒除許多不大重要的細節。不然的話,說起話來就會拖拖拉拉,夾雜不清了。特別是當一個人敘述自己親身經歷的時候,更容易因為特別起勁,巴不得把所見所聞全盤托出,結果卻叫人聽起來非常吃力。 (6)矯揉造作 矯揉造作有多種形式的表現,有的人喜歡在交談中加進幾句英文或法文;有的人喜歡在談話中加進幾個學術性的名詞;有的人喜歡把一些流行的字眼掛在口頭;有的人又喜歡引用幾句名言,放在並不適當的地方。這會讓人覺得你在賣弄學識,故作高深,還不如自然、平實的言語更容易讓人接受。 有人問美國第28任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您準備一份十分鐘的講稿,得花多少時間?” 威爾遜回答:“兩個星期。” “準備一份一小時的講稿呢?” “一個星期。”“兩小時的講稿呢?”“不用準備,馬上就可以講。”這是怎麼回事呢?道理很簡單,演講時間越長,演講人壓縮演講內容的任務越輕,自然所需準備時間就越少。反之,演講時間越短,演講人越得努力壓縮文字,力求盡快將主要內容無一遺漏而又清晰地傳達給聽眾,這當然是要多花時間、大傷腦筋了。 我國遼寧省青年友好參觀團赴日本富山縣訪問。出國前,好一番準備,寫了一疊發言稿。到日本後,團長收到日方擬定的活動程序上卻要求中方發言時間從10點17分20秒起,至10點18分20秒止,只給了一分鐘。這一下可把團長急壞了。結果全團上下,群策群力,忙了3個多小時,一句話一句話斟酌,一個字一個字推敲,把發言稿一壓再壓,提煉得精而又精。 團長在發言時又彷照日方的樣子,跑步上場。結果,加上掌聲打斷發言所佔的時間,共用了90秒。事後,這位團長感慨道:“這件事給我們的啟示太深了……”你覺得一個人多說話好呢?還是沉默好?按“言語是鐵,沉默是金”的說法那便是沉默比多話好。 一個冷靜的傾聽者,不但到處受人歡迎,且會逐漸知道許多事情。而一個喋喋不休愛說話的人,像一艘漏水的船,每一個搭客都會逃離它。同時,多說招怨,瞎說惹禍。正所謂言多必失,多言多敗,只有沉默才永遠不會出賣你。一個說話隨便的人,往往沒有責任心。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多言不如多知。即使千言萬語,也不及一個事實留下的印像那麼深刻。我們絕對要少說話,尤其當有比我們有經驗,或者有了解更多情況的人在座時。因為如果多說了,便是不打自招地露出了自己的弱點,也失去了一個獲得智慧和經驗的機會。說話要說得少而且說得好。 因此,作為領導者有種訓練是不可少的,那就是沉默與優美而文雅的談吐。如果我們不會機智的談吐,又不會適時沉默,是很不幸的。我們常因說話而後悔,所以,當你對某事無深刻了解的時候,最好還是保持沉默!少說話固然是美德,但人既處在社會中,盡可少說卻不能完全不說。既要說話,如何說得又少又好,此中藝術不可不研究。在任何地方和場合,最好能少說話,緘默是值得提倡的。若是到了非說不可時,那麼你所說的內容、意義、措辭、聲音和姿勢,都不可不加以注意。在什麼場合,應該說什麼、怎樣說,都值得加以研究。無論是探討學問,接洽生意、交際應酬或娛樂消遣,從我們口裡說出的話,一定要有重點,要具體、生動。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我們雖未必能達到這個境界,但朝這目標走去是不會錯的。 要知道,為了讓你的話令人重視,唯一的秘訣是少說話。少說話的人能靜靜地思索,使他說出來的話更為精彩。做一個忍耐的聽者,是談話藝術當中一項重要的條件。因為能靜坐聆聽別人意見的人會是一個富於思想,具有謙虛柔和性格的人。這種人在人群當中,最先也許不大受人注意,但最後則是最得人尊敬的。因為他虛心,所以為任何人所喜歡;因為他善於思維,所以是為眾人敬仰的領導者。 德國里登乃爾著的《自由演講的技巧》中指出:“聽眾在45分鐘的演講中,在前15分鐘內獲得較多的信息,而之後的30分鐘則收益甚淺。”因此,演講人必須努力把講稿準備得精練些。 列寧的夫人克魯普斯卡婭在回憶錄中曾寫道:“儘管列寧具有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宣傳員的經驗,但是,對每一次演說、每一次報告、每一次講話都精心準備。”因而列寧的“三分鐘演講”久負盛名。當時,蘇維埃俄國受到戰爭破壞,國民經濟瀕臨崩潰,紙張奇缺,包括《真理報》在內的報紙印數大幅度削減,國內許多地區長時間讀不到報紙。 在這種情況下,列寧建議黨和國家的著名活動家、作家把演講錄成留聲片發行。他親自開列了一張名單,其中包括加里寧、捷爾任斯基、高爾基、盧那察爾斯基等。 1919年3月29日,列寧錄製了他的第一張留聲片《告紅軍書》。由於技術原因,錄製一次演講必須限制在三分鐘(留聲片的一面)之內。第一次錄音超過3分鐘,離開錄音室時,他對工作人員說,下次一定準備好。回到寓所後,列寧精心推敲文稿,掐著秒錶反复練習。第二次錄製時,他的演講恰恰在3分鐘結束了。這就是列寧“三分鐘演講”的來歷。為了動員群眾捍衛十月革命的偉大成果,列寧深入工廠、農村、部隊,發表演講達300餘次,其中16次錄成了留聲片。在“三分鐘演講”中,列寧善於將豐富深刻的內容用深刻精練的言辭表達出來。如《什麼是蘇維埃政權》譯成漢語僅500餘字,卻把世界上第一個勞動人民政權的實質、定義、職能以及必勝的未來講解得十分透徹、清晰,這使許多聆聽過他演講的人嘆為觀止。 蘇維埃文學奠基人高爾基也曾在回憶錄中寫道:“能這麼通俗闡明最為複雜的政治問題,在我還是第一次聽到。”談“最為複雜的政治問題”尚且可以簡明扼要地闡述,更何況我們平日的交際活動呢?因此,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是領導者進行講話時應掌握的基本技巧之一。 人是感情動物,語言所負載的信息,除了理性信息外,還有感性信息。這種感性信息,內涵十分豐富。其功能不僅要訴諸人的理智,而且更要打動人的情感。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這裡的推心置腹就是指話語真誠。所謂真,是指不矯揉造作,不言辭虛浮,能夠保持說話人的自我本色。所謂誠,就是真心真意、不掩蓋、真情流露。林肯和美國上議院議員道格拉斯是競選中的對手。他們曾在伊里諾伊州進行過一場轟動美國的著名辯論。在這場辯論中,林肯不僅取得了勝利,而且獲得了譽滿全美的“誠懇的亞伯”的稱號,道格拉斯卻被聽眾戲稱為“小偉人”。道格拉斯是個闊佬,他為了推銷自己,特地租用漂亮的專列,車後安放一尊大砲,每到一站就鳴30響,配以樂隊的喧鬧,聲勢之大,為歷史之最。並口出狂言:“要讓林肯這個鄉下佬聞聞貴族的氣味。” 林肯則買票乘車,每到一站就登上朋友們為他預先準備好的馬拉車。面對道格拉斯的強大挑戰,他以退為進,沉著應戰。在一次演講中,他說道:“有人問我有多少財產,我有一個妻子,三個兒子,都是無價之寶。此外,還租有一個辦公室,室內有辦公桌子一張、椅子三把,牆角還有一個大書架,架上的書值得每個人一讀。我本人既窮又瘦,臉蛋很長,不會發福。我實在沒有什麼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們。” 林肯之真誠首先在不講排場,與選民心距拉近;內容上,貼近常人之心。誰沒有妻室兒女,而他卻稱他們是無價之寶,這是情感認同。租用的辦公室,家具少,書架大,投合選民們理想中的總統形象:廉潔,勤奮,富有學識。這樣的自我介紹,不無幽默,這是形象的心理認同。最後,不把自己當做選民的救星,而把選民當做自己唯一的依靠,予以得體恭維,從而獲得心理的親近認同。通過這些推心置腹的講話,獲得選民的普遍認同,從而一舉獲勝。 在話語交際過程中,要使對方感受到情感的真實,說話人的話語一定要受到發自內心的充沛的情感支配。作家王潛先生論所謂“零度風格”時告誡我們:“說活人裝著對自己所說的話毫無情感,把自己隱藏在幕後,也不理睬聽眾是誰,不偏不倚、不痛不癢地背誦一些冷冰冰的條條兒,玩弄-些抽象概念,或是羅列一些乾巴巴的事實,沒有一絲絲的人情味,這只能是掠過空中的一種不明來歷去向的聲響,所謂'耳邊風',怎能叫人發生興趣,感動人,說服人呢?”有人說得好:“只有被感情支配的人最能使人相信他的情感是真實的,因為人們都具有同樣的天然傾向,唯有最真實的生氣或憂愁的人,才能激起人們的憤怒和憂鬱。” 正當希臘面臨馬其頓王國的入侵,而有遭受亡國和失去自由的危機的時候,希臘著名演說家德摩斯梯尼曾經作過一次著名的演說,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語都充滿著發自內心的極為豐富的愛國主義情感,他熱情洋溢地說:“即使所有民族同意忍受奴役,就在那個時候,我們也應當為自由而戰鬥。”從這洋溢著愛國熱情的詞句中,人們看到了一顆真摯的拳拳之心,因而他的演講激勵了無數的希臘人從聆聽演說的廣場直接奔赴戰場,連向家人告一聲道別也認為是耗費時光。他的敵人,馬其頓的國王腓力見到這篇演說詞,也不由感慨地說:“如果我自己聽過德摩斯梯尼的演說,連我也要投票贊成他當我的反對者領袖。”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能讓對手擊節讚歎,這其中蘊涵了多麼真摯、奔湧的情感,這炙熱的愛國主義情感從心底的火山噴發,產生了驚天動地的力量。 領導者當眾講話面對的聽眾身份複雜,這就要求領導者有強烈的對象意識,以便區別對待。正所謂“射箭要看靶子,彈琴要看聽眾”。說話如果“無的放矢,不看對象”肯定好不了的。 春秋時的鄧析說:“夫言之術,與智者言,依於博;與辯者言,依於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豪;與貧者言,依於利;與勇者言,依於敢;與愚者言,依於說。”鄧析的話,歸結到一點,就是要針對不同的對象和對象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對策,話要因人而異,區別對待。 日本社會心理學家古煙和孝說得十分中肯:“即或是最有效的發送者傳播最有效的信息內容,如果不考慮接受者方面的態度及其條件,也不能指望獲得最大效果。” 話因人異、區別對待,首先要區別聽話人的文化知識水平。 一位領導下鄉問一位鄉村老太太:“有配偶嗎?”老人愣了半天,然後反問:“什麼配偶?”領導只得換一種說法:“就是老伴唄。”老太太笑了,說:“你說老伴不就得了,俺們哪懂你們文化人說的什麼配偶啊!” 那麼在我們當眾講話時,由於通常面對的是廣大聽眾,人員構成複雜,知識水平參差不齊,這就要求我們更要考慮這一點,顧及聽眾中大多數人的最低文化水平,盡量用簡樸的語言說明一個複雜的道理,例如一位科學家為了排除群眾中比較普遍存在的恐懼心理作瞭如下說明。 “核電站在建立的過程中,已採取了一系列嚴密的防範措施,因此對周圍環境的放射性影響微乎其微,核電站附近居民每年所受的放射劑量只有0?3毫雷姆,而每天吸10支煙就有50~100毫雷姆;看一次彩色電視有1毫雷姆,即使核電站發展史上最嚴重的美國三里島核電站事故,電站周圍的居民受到的放射劑量也只有15毫雷姆,還不如戴一年夜光錶所受到的劑量大。煤電站除排放有毒氣體和煙灰外,也有放射污染。據對包括核能、煤炭、石油、水力、風力、太陽能等在內的11種能源的危險性進行的系統比較,核能是除天然氣以外最安全的一種能源……” 在這個說明中,核科學家將晦澀的核專業知識與大眾耳熟能詳的日常知識相比較,根據聽眾的知識水平,使缺乏基本科學知識的人,也會對核電站的安全深信不疑。 話因人異、區別對待,還應了解聽話者的心理需要。 19世紀,維也納上層社會的婦女中,時興一種筒高、簷寬的帽子,而且在帽簷上裝飾著五顏六色的羽翎。女士們一進入劇場,觀眾就只能看到她們戴的帽子,而看不見戲台,劇場經理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好一再請求女士們脫下帽子,可誰也不予理睬。這時,經理靈機一動,根據女士們愛美、愛年輕的心理狀況和志趣特點說:“年紀老一點的女士可以照顧不脫帽。” 話一出口,女士們竟紛紛脫下了帽子。因為她們面臨著“美女”與“老婦”的選擇,維也納的上層婦女,當然誰也不願意做老婦。她們戴那種筒高、簷寬的帽子,不就是為了追求美嗎? 說話得體原則是口語表達的最高原則,一個人只有說話得體,才能更好地實現交際目的,取得圓滿的成功。從口語表達過程看,說話者所說的內容,一要適合身份,二要適合對象,三要適應語境。簡而言之,得體就是說話得適當、妥帖、恰到好處,即適時、適情、適勢、適機、適人,一切都適度、恰當。下面我們就上述三個方面的具體表現,簡略分析一下說話得體的原則標準。 (1)適合身份 人在說話時總是以一定的社會角色——特殊的身份、地位出現在交際對象面前,因此,一旦進入交談,說話者的言行舉止都會被交談對象所評判,評判的第一標準就是是否得體。作為表達者,符合得體這條原則主要是把握準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文化修養所形成的形象和客觀的要求。人們之所以對身著西裝革履看起來風度翩翩卻滿口粗話、髒話的人不屑一顧,就是認為他缺少教養,言行舉止與衣著所體現的身份不相吻合。有一年,某地舉行修辭學年會,會長在開場白中這樣說:“先讓我這個老猴來耍一耍,然後你們中猴、小猴耍。我老猴肯定耍不過你們,不過總要帶個頭吧。”代表們聽後覺得很有意思,都笑著鼓掌。這是因為,首先,會長既是與會者中的最高權威,又年近古稀,把自己比作老猴,把其他與會者比作中猴、小猴,不僅描繪出老中青三代共聚一堂、切磋砥礪的學術氣氛,而且妙趣橫生;其次,在修辭學的研討會上,會長故意用這種修辭手法表示自謙,與主體身份、客觀對象和具體場合都十分協調,因而可以取得好的效果。但如果換一個中年人,即使是會長,若他說出這樣的話,如“我是個中猴,先讓我來耍一耍,耍後請老猴和小猴耍”,就不得體了。因為聽的人必定產生反感:把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稱作老猴是一種大不敬,按他的身份是不能這樣打比方的。所以,在進行口語表達即開口說話之前,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社會角色,想一想“說哪些話”和“哪些話能說”的問題,從而形成良好的語言形象。 (2)適合對象 1927年,秋收起義失敗後,毛澤東在瀏陽文家市里仁學校的操場上,對當時被打散後又重新集結的起義隊伍作了一次生動的演講:“我們工農武裝力量現在很小,就好比一塊小石頭,蔣介石反動派現在力量很大,就好比一口大水缸。只要我們咬咬牙,挺過這一關,我們這塊小石頭就總有一天會打爛蔣介石那口大水缸!”毛澤東用“小石頭”終究會打爛“大水缸”的比喻,深入淺出地說明了革命必勝的道理,戰士們很容易理解和接受。這種說法非常切合出身工農的起義戰士的特點,因為他們的文化水平不高。如果換成“我們工農武裝代表社會發展的進步力量”,“蔣介石反動派是阻礙社會發展的反動力量”,“反動力量終究會被進步力量所戰勝”等抽象術語來演講,這些工農戰士就不那麼容易理解和接受。切合聽眾的特點,在一般的情況下,主要是切合聽眾對象的文化水平。不同的文化程度製約了人們對語義的理解,也制約了人們對言語組織形式的理解。如果不能切合聽眾的文化水平,就會出現說話人自命高雅,聽者不知所云的情形。如某幼兒園大班的一小朋友,見媽媽留客人吃飯,便也拖著客人的衣角不讓走。客人問小朋友有什麼好“招待”的,小朋友只是瞪著眼望著,客人忙改口說:“你有什麼好吃的?”小朋友這才“巧克力、旺旺餅、口香糖……”一口氣數開了。這裡用“好吃的”取代“招待”,正是適合了小朋友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 此外,還應注意說話對象的性格特點、心理特徵與對象特定的人際關係等。 (3)適應語境 說話適應特定的言語交際環境,是指所選擇的語言材料、言語內容、表達手段和話語結構安排要切合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和自然環境,切合特定的時間、地點、場合和語言環境等語境要素。 1993年底,香港寶蓮禪寺天壇大佛舉行開光大典。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南、港督彭定康均應邀做主禮嘉賓。儀式結束後,彭定康答記者問指責我港澳辦關於香港問題的聲明“並不是一份有特別吸引力的聖誕禮物”。記者以此請周南發表意見,周南以“佛教的日子”為由不予評論。因為在宗教聖地,參加宗教儀式,雙方展開外交爭論是不合時宜的。無奈記者追問再三,周南順口答道:“誰搞'三違背',定會苦海無邊,罪過!罪過!誰搞'三符合',自是功德無量,善哉!善哉!”末了一句“阿彌陀佛”,引來在場者陣陣掌聲和笑聲。 周南選用佛家語彙作答,應情、應景、應時、應物、應人,又表明了自己的原則立場,十分耐人尋味。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