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領導口才全書

第3章 第二章塑造有力的領導形象

領導口才全書 李树斌 15110 2018-03-18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 一個領導是否有風度,一多半來自他說話的魅力。因其直接影響到他是否對對方具有吸引力,關係到他是否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同時,還影響到他能否完全用語言駕馭下屬,能否具有一語千金的口才效果。 然而,說話的魅力到底從何而來呢?事實上,組成說話魅力的內容是十分廣泛的。每個人說話的內容,說話時選詞造句與構篇佈局的材料、手段,說話的語氣、語調,說話的身姿、手勢、表情……都可以折射出他是否具有說話的魅力。 下面,我們先來談談說話的風度。 所謂風度,是指美好的舉止、姿態及表情等。說話的風度是一個人內在氣質的言語表現,是一個人的涵養的外化。使自己的說話具有風度,是增強自己說話魅力的重要途徑。良好的說話風度,往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無論是男士說話中那剛毅穩健的氣質,還是女子說話中那風姿綽約的魅力;不論是外交官那彬彬有禮的談吐,還是政治家那穩重雄健的言論,都會令人仰慕不已、傾心無比。正如德國戲劇家萊辛所說:“風度是美的特殊再現形式。”

孔子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風度正是外在語言和內在氣質的恰當配合。首先,風度是一種品格和教養的體現。如果一個人沒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沒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沒有優雅的個性情趣,其說話必然是粗俗鄙陋、瑣穢不雅。其次,風度是一種性格特徵的表現。比如,性格溫柔寬容、沉靜多思的人,往往寥寥幾句的輕聲細語就能包含濃烈的感情成分;而粗獷豪放、性情耿直者,則說話開門見山、直來直去。再次,風度是涵養的一種表現。這主要表現在處理人際關係時,不卑不亢,雍容大度。最後,風度是一個人說話的選詞造句、語氣腔調、手勢表情等的綜合表現。如法官在法庭說話時,則正襟危坐、不苟言笑、邏輯縝密。 說話的風度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洋洋灑灑、侃侃而談是風度,只言片語、適時而發也是風度;談笑風生、神采飛揚是風度,溫文爾雅、含而不露也是風度;解疑答難、沉吟再三是風度,話題飛轉、應對如流也是風度;輕聲慢語、彬彬有禮是風度,慷慨陳詞、英風豪氣也是風度。每個人在培養自己的說話風度時,應根據自己的性格特徵、情趣愛好、思維能力、知識結構等有所選擇。另外,同樣一個人,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環境下,其說話的風度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教師在課堂上講課與在家裡跟家人閒聊時,則表現為兩種相差甚遠的風度。

說話的風度是人的一種自然特色,是與時代相吻合的。我們反對脫離時代追求風度;我們也反對脫離自己的個性、身份去講究風度。任何東施效顰、搔首弄姿、沒有個性的說話都毫無風度可言。 在日常的說話、判斷或講座中,我們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況:同樣的話,這個人說,我們就很願意接受,而換成另一個人說,我們就不但不願接受,而且還會產生一些反感情緒。為何會出現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結果呢?這實際上牽涉到一個人說話的態度問題,而說話態度又是說話人風度的最直接體現。 我們說話的目的,是為了把自己的意思告訴他人,讓他人明白、了解、信服進而執行我們講話的意圖。如果說了話,別人沒什麼反應、不信服或產生反感,說了還不如不說,不如下一紙公文,硬性讓其執行了事。

那麼,在一般的情形下,即在日常生活中,在與一般普通朋友的正常交際場合中,別人希望我們有什麼具體的表現呢? 首先,別人希望我們對他的態度是友好的,希望我們願意和他做朋友;別人希望我們能體諒他的困難、原諒他的過失;別人還希望我們能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思考他們的問題,並對他們提供有用的建議,與他們成為友好的、忠實的、熱心的朋友。 其次,別人希望我們對他本人、對他所做和講的事情均感興趣。每個人都有此希望,包括我們對別人也是如此。因而,我們最好能做一個對什麼都感興趣的人。本來,我們的興趣也跟一般人一樣,常常容易被有興趣的人物、有興趣的談話所吸引,而卻忽略不太吸引人的人物。如果我們是同情心很強的人,就不該如此,而應該學會使我們能顧及全體,並且特別照顧那些不被人注意的人;當我們談話時,我們要把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看到。我們的雙眼,要隨時在每一個人的臉上停留片刻,對於那些沒有講什麼話的人和那些看似不太自在的人,特別要注意,要設法找些話題跟他們交談,以便解除他的緊張和不安的心理因素。

總而言之,別人希望我們對他講的東西都感興趣,並希望我們的態度是友善的、良好的。作為一個成功的領導者,我們應該學習和具有這樣的能力,注意生活中這些平常之需,在普通交談中,多將心比心,說話時給人良好的態度,展現自己說話那種令人倍感親切的魅力。 人常謂,君子行大禮而不拘小節,特別作為領導者,只要把握住大方向,大事不馬虎,有點小錯誤,完全不必要在意。豈不知正是這些不起眼的小節,讓很多走上領導崗位的人停止了自己的腳步。 現代社會,有的人將輕浮視為灑脫,將放蕩不羈視為追求個性。這種認識上的錯誤,使他在人生旅途上、事業崗位上犯了大忌,以致處處碰壁,而不自知。有的領導者在工作單位上班、下班,與人見面從來不先打招呼,即便人家問候,也迅速支吾過去,甚至故意將頭扭向一旁。這種人獲得了一點成績,便更加我行我素旁若無人,結果不但損失了自己的領導威望,還使自己徹底成了孤家寡人。

不要小瞧了和別人溝通這一細節。雖然與人溝通感情的最初階段只是打招呼,但不要忘記,在人的內心裡有思想和感情兩個方面。心與心之間的軸要想系上輪帶,最初的方法就是打招呼,由陌生到認識再熟悉,然後才是溝通、交流思想。如果連最簡單的如“您好”、“再見”等日常的招呼也不會的人,怎麼能稱得上是一個成功的社會人士呢?人生活在社會上,還得受社會環境的製約和誘導,不可能不與周圍的人接觸,你不拘小節,難道你周圍一般交往的人也不拘小節嗎? 在交往時,言行舉止往往與人的內心世界聯繫在一起,因此對於個人的言行舉止,也必須注意。因為這些言行可能會使對方產生對你的好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交往的成敗。尤其應該注意的是,盡量不要招致對方的不愉快,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一定要嚴加禁止,即所謂“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我們總要時時反省、檢視自己的舉止言行,雖然只是一些小節,平時稍加註意才會讓對方對你有好感。

有的人交談過久就習慣使用口頭禪,甚至時常講“不可以”、“不行”這一類否定詞語,這種人給人的印像多半不是很好。此外還有一種人服裝不整、不注意衛生,給人不潔之感,或常做些不雅的動作,以及態度冷漠、公私不分等,都必須好好注意,加以改善。 “入鄉隨俗”,是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諺語,每個人的舉止言行都是環境的產物,但人是能動可變的。要改造環境,首先必須適應環境。這點任何人都需要注意。 與人交往時,只要你靜靜地觀察別人,你會發現,下面講到的幾點,就是交際中大部分人公認的惡劣態度。不知你自己是否注意到了這些細節? 就表情而言,應注意的態度,主要有: (1)自鳴得意的態度,傲慢的態度,不屑的態度——這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心。

(2)不穩定的態度——說一些沒有自信心的話,而使聽的人無法信任你。 (3)不自重的態度——過度熱衷於取悅於別人,很難給人好印象。 (4)冷淡的態度,生硬的態度——使人感覺不親切,缺乏投入感,讓人敬而遠之。 (5)不識時務的態度——如在酒席上談論嚴肅的話題,述說悲哀的事情時,臉上無任何表情,或只知談論個人興趣,從不理會別人的感覺和反應。 (6)隨便的態度——給人馬馬虎虎、消極的感覺,反應過激,語氣浮誇粗俗,滿口俚語粗話。 以上所舉的態度,應該隨時注意,應避免這些不良態度在與人交往中表現出來。 就動作而言,應注意的姿勢或動作,主要有: 坐要有坐相,不要隨便左右晃動,如果是女士的話兩腿要併攏;站立時膝蓋要伸直,腰板要直,不要抖腿,不要撅臀部;不要抓頭搔耳,兩手應自然垂放在兩側,或是輕放在前面;不要玩弄或吮吸手指,盡量不要蹺腳;表情溫和,有親切的眼神和飽滿的精神。

有的人說話時喜歡將手插在口袋裡,有時還坐在桌子上,這不是好的習慣,這是一種過於散漫、過於隨便的講話方式。在交談時,將手插在口袋裡,不僅很難令對方接受,而且容易讓人產生不良的印象,尤其是在多數聽眾面前,這種姿態會使周圍的人覺得這位發言者只沉迷於自己的世界之中,而將他人看做較自己低下,使人感覺別人不可超越他。不管你有沒有這種傲慢的想法,但這種姿勢,很容易讓人誤以為你就是這樣一種人。 上面說到的,都是人際交往中需要注意的小節,但我們並不是提倡處處都謹小慎微,縮手縮腳,婆婆媽媽。如果有人要鑽牛角尖,要鑽死胡同,對付這種人最有效的方法便是保持沉默了。 一個領導的胸懷比他的志向在事業上所起的作用要重要得多。

中周瑜與諸葛亮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周瑜是東吳的都督,諸葛亮是西蜀的丞相,迫於曹操百萬大軍南下的危急局勢,吳蜀決定聯合抗曹,於是周瑜和諸葛亮走到一起,共商大計。周瑜見諸葛亮才略過人,處處高自己一籌,妒火中燒,對諸葛亮屢次刁難加害,但諸葛亮沒有跟周瑜計較個人榮辱得失,而處處從聯合抗曹的大局出發,最後不但打敗了曹操的八十三萬大軍,也機智巧妙地躲過了周瑜的加害。諸葛亮的寬闊胸懷、高尚品格和足智多謀給每一位讀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類似的故事,在我國古代可以說不勝枚舉。戰國時期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可以說家喻戶曉。藺相如對廉頗的嫉妒、誹謗置之不理,容忍迴避,並以國家大局為重,終於促成廉頗醒悟,兩人成為刎頸之交,這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恢弘氣勢對我們的處世交友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

人難免會犯些小錯誤,或一時粗心,或因現實錯綜複雜,或個人能力有限,對你產生誤會讓你難堪,這些事情在我們的交往中也許司空見慣。這時我們不要抓住別人的“小辮子”不放,或者藉機讓對方下不了台,交際中難得的是諒解和寬容,“人之相知,貴在知心”,能夠原諒別人的過失,理解別人的痛處、難處,寬容幾分,忍讓幾次,那麼心胸最狹窄的人也會成為你的朋友。 中國古代一位哲人有一段話世人可能並不陌生,問曰:世人輕我、騙我、謗我、欺我、笑我、嫉我、辱我、害我,何以處之?答曰:唯有敬他、容他、讓他、耐他、隨他、避他、不理他、再過時看他。我們也許不可能如此寬宏大量,也不提倡無原則地一味退讓容忍,只是在交際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這種寬宏大量,能寬容的就寬容。 福特是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好友,也是幫助他創建標準石油公司的伙伴之一,但有一次,洛克菲勒與福特合資經商,因福特投資過大而慘遭失敗,損失巨大,這使福特很過意不去。有一天,福特走在路上,看到洛克菲勒與其他兩位先生走在他後面。他覺得沒臉回頭,假裝沒有看見他們,一直低頭往前走。這時洛克菲勒叫住了他,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微笑著說:“我們剛才正在談有關你的事情。”福特臉一紅,以為洛克菲勒要批評他,於是他說:“太對不起了,那實在是一次極大的損失,我們損失了……”想不到洛克菲勒若無其事地回答道:“啊,我們能做到那樣已經難能可貴了,這全靠你處理得當,使我們保存了剩餘的60%,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謝謝你!” 洛克菲勒在本該有所責備的地方,不但寬容地原諒對方,而且找出一堆讚美的東西來,這真是出乎福特的意外,也出乎我們的意外,但他這種處世的方法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原諒是獲得對方好感並獲得友誼的有效方法,是勉勵對方繼續努力的動力源泉。 “有容乃大”,當你與對方為某個觀點爭執不下時,你還是要設法克制自己,讓對方充分錶明他的立場、觀點和想法,不要中途打斷他。即使你實在不能贊同對方的觀點,你也要耐心地聆聽,並向他表示你在盡力理解他們的觀點。 遇到有所申訴而特意造訪你的朋友,你更要耐心招待,解除對方的緊張窘迫,讓他們得到機會申訴,這樣,事後他必定會對你感激涕零。 據一個調查,態度平易隨和的領導者並不會喪失尊嚴,被列舉的各類受尊重的領導中,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則是他們共同的特點,被接受調查的人,百分之百持這種看法。坦率真誠,向下級善意地表示接近的良好願望,使下級感到受尊重、被重視,不僅會激發被領導者的積極性,還使大家對領導的思想修養、工作作風、領導意圖有所了解,下級對上級之間的心理距離也會由此逐漸縮小。 (1)對下級的禮遇 誰都希望自己的價值被認識肯定,才幹得以發揮。作為領導人,知人善用,任人唯賢,了解下屬的長處與弱點、愛好和脾性,不求全責備,用其所長,略其所短,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各得其所,便是領導者對被領導者的最大禮遇。 如果只看一個下級是否聽話,與自己合不合得來,會不會對自己構成威脅,從個人利益的角度來決定對下屬的態度,而不看其對本單位、對全社會能作多大貢獻;或者只注意下級的某一個特點,不及其餘,甚至嫉才妒賢,玩弄權術壓制打擊,不說領導者的品質如何,就領導藝術來說,也是個失策,而從人際關係角度談,則是最大的失禮。禮儀最根本的是對別人的尊重,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不配當領導。 (2)關心下屬 關心下屬對領導而言是一種很重要的修養。領導者對下屬的關心,不能看成僅是工作方法。優秀的領導者即使工作再忙,也抽出時間來與被領導者聊聊,了解大家的生活情況、思想情緒、遇到的實際困難,必要的給予幫助。自己的工作、生活有哪些憂愁煩惱、收穫快樂,也不妨吐露,使別人了解。即便是無目的地閒談,也可表示出與下級融為一體的意願,從而使上、下級之間的心理距離縮短,這樣下級會把上級當做朋友來信任,相處起來便無多少隔閡。 有些領導者雖願與下屬交談,卻仍擺出一副“尊者”的架勢,用詞擺脫不了公事公辦的意味,仍讓對方感到在打官腔,這不僅是禮貌問題,還會使人感到受輕視,不被信任和尊重。只想支配下級而不願為下級服務,甚至用職權謀私利,這樣的領導者不會獲得下級的尊重,更談不上有良好的上、下級關係。 (3)學會表揚慎重批評 褒貶一個人,極易引起對方的思想和情緒上的波動,而這反應依褒貶者的方式方法和被褒貶者的榮辱觀及當時的情境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恰當的表揚與批評,引起的心理反應將是積極的。一般說,表揚會強化人的積極行為,批評會強化人的消極行為,表揚與批評的動機不純或方法不當,效果可能會事與願違。 表揚和批評要看對象,分場合。不同性格的人對褒貶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方式往往差別很大。有的人喜歡直來直去,有的人喜歡委婉含蓄,必須因人而異。有的人不喜歡被公開表揚,有的人不希望被公開批評。被褒貶者的當時心境也有差異。批評不用說了,不注意方式方法,對方難以接受;表揚不恰當,有時也會給對方以壓力,引起別人的反感。 (4)給下級一種安全感 工作時膽戰心驚,唯恐哪一天觸犯領導,或者有了錯誤承擔不該承擔的責任,被這種心態籠罩的下級,工作積極性不會很高,上下級之間的人際關係也不會融洽。 當下屬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失敗,特別是客觀原因造成的失敗時,領導者應勇於承擔責任,將責任全部推給下級,甚至自己的責任也找“替罪羊”,這樣的領導會失去下屬,誰也不願意在他的手下乾事。對頂撞過自己,反對過自己,甚至犯過錯誤的下級懷恨在心,或者嫌棄、給小鞋穿,有失領導者風度,也會給下級造成不安全感。寬容、諒解,體現了一個人的高度修養,也有利於取得信任,尊重。若能虛心聽取下級意見,重視採納合理的建議,對不盡正確的意見也抱歡迎態度,會增進上下級間的了解,消除隔閡。 (5)不分親疏同等對待 個人交往,不免有親疏之分,有的脾性相投,有的話不投機,但將私交中的親疏關係摻進上下級關係中,就會破壞上下級關係。作為領導者,一方面代表他個人,一方面又代表一定的權力機構,在上下級關係中表現出親疏,就有失公正,傷害一部分人。 無論下級與自己個人感情親近與否,私人和工作中的關係怎樣,是否反對自己,都要在工作上給予一樣的支持,生活上給予同等的關心。 現實中,有很多領導喜歡迎合討好者,討厭愛提意見者,殊不知,前者往往抱有個人目的而非出於對領導的尊重,後者則大多出於公心想幫領導者把大家的事辦好。 發布命令不僅是一句話、一張紙文,而要懂得一些技巧才行,如果到處是命令,等於沒有命令,只有最恰當的命令,最正確的命令,才是最有效的命令。作為領導更應精通此道,否則在工作中,就會走彎路。 命令是管人最常見的表現形式,它可以以文件的形式間接下達,也可以以口述的形式直接下達。 “有令必行”是管理工作的通則;反之,在執行過程中,命令被打了“折扣”,必定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這種“折扣法”,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時常是有的,或者說使命令在執行過程中走了樣,變了形,致使企業工作難以有效進展。 一個領導要想樹立權威,就絕對不要讓你的命令打折扣!因為你的命令從某個方面說是代表了你本人。如果你想要在你所選定的領域中獲得高度的成功,你就必須知道如何通過你的命令指揮控制別人的行為,因為你不能一味靠著蠻力強迫下屬去做你讓他們做的工作,你必須學會如何運用特殊的領導手段讓他們心甘情願地為你效力,使他們既尊重你又服從你。 19世紀英國著名的政治家迪斯累裡在總結控制別人行為的思想時得出結論說:“人是被話語統治著的。”你也可以用話語為你的思想和感情服務,你可以用你的方式去指揮別人按照你的意志行事並為你的目的服務,你也可以下達被認真貫徹執行的命令。 給下屬發布命令的技巧具體是: (1)重點突出,不要面面俱到。如果你要把你的命令講得過於詳細和冗長,那隻會製造誤解和混亂。 (2)多強調結果,少強調方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可採用任務式的命令。一種任務式的命令是告訴一個人你要他做什麼和什麼時候做,而不告訴他如何去做。 “如何做”那是留給他去考慮的問題。任務式的命令為那些替代工作的人敞開了可以調動他們的想像力、主觀能動性和獨創性的大門。不管你的路線是什麼,這種命令的方式都會把人引導到做事的最佳道路上去。如果你是在為你自己做生意,改善了方式和方法就意味著增加利潤。 (3)當人們準確地知道你所需要的結果是什麼的時候,當他們準確地知道他們的工作是什麼的時候,你就可以分散權威並更有效地監督他們的工作。如果你是經營商業或工業,或者在搞銷售,甚至你可能在軍隊中服務,當你能確保人們準確地知道他們的工作任務時,至少你會享受到減輕你的工作壓力和更有效地監督你的下屬的這兩種具體的好處。 (4)當你發布使人容易明白的簡潔而清楚的命令時,人們就會知道你想做什麼,他們也就會馬上開始去做。他們沒有必要一次一次地回到你那裡只是為了弄清楚你說的話。在多數情況下,一個人沒有為你做好工作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或者她沒有真正弄明白你要做什麼。如果你希望別人絲毫不走樣地執行你的命令,那麼命令的簡單扼要是絕對必要的。這是你必須要遵從的一個牢固的規則。 (5)命令不要太複雜,要盡量簡單。在軍隊中也使用同樣的原則,簡單是戰爭的一個準則。最好的計劃應該是在製訂、表達和執行上都不復雜的計劃。這樣的計劃也更便於大家理解。一個簡單的計劃也會減少錯誤的機會,其簡潔性也會加快執行的速度。 在商業上,那些利潤最多的公司都是在各方面力求簡潔的公司,它們有簡潔的策略思想,有簡單的計劃和執行綱領,對作決策的責任也有專門的安排,簡化行政管理程序,取消繁文縟節,採用簡單的直接聯繫。成功的商業公司各個方面都盡可能地保持著簡單樸素的工作作風。 以領導的身份說話不是隨心所欲的交談,而是一種很重要的溝通活動,不管是在什麼場合,領導說出的話都要言之有物、言之成理。領導的話要有啟發性,要能鼓舞下屬。不管是和下屬單獨談話,還是團隊內部的講話,或是萬人面前的演講,都要求領導能充分地表情達意,侃侃而談。但不幸的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別人面前坦然自若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因此,歷練口才的第一步就是講話時心理素質的培養。 要培養良好的談話心理素質,領導一定要注意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情緒飽滿 領導說話之前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給人以精明幹練的印象。這樣才會使自己充滿自信,同時博得聽眾的信任,這樣才能使自己說出來的話有分量。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一個充滿了感情的演說者,常常使聽眾和他一起感動,哪怕他所說的什麼內容都沒有。”所以說良好的精神狀態才能吸引聽眾的注意,並打動聽眾。 (2)鼓起勇氣 別以為怯場只會出現在人頭攢動的禮堂講台上,有的時候你會發現即使聽眾只有一個人,你要開口還是需要很大的勇氣。這時勇氣從何而來?答案是要相信自己,相信下屬。很多人之所以害怕開口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會出洋相。如果你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準備工作,相信下屬對你的支持,那麼就別再不好意思了,大膽地說吧。 (3)表達明確 也許你很容易就能鼓起勇氣開口說話,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將要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在談話中也許會有很多東西分散你的注意力,有的來自外界,有的則來自你自己的內心,這時事前準備就顯得很重要。如果你打算按順序說出a、b、c時,那麼,在開口的時候就別讓任何東西影響你的思路,先說出a,然後是b,最後才是c。要知道,越是簡單的方法越實用。 (4)學會與聽眾溝通 講話是一種雙向交流,即使只有你一個人在說話。好的領導也會在自己說話時觀察聽眾的表情、情緒的變化,以此判斷自己話語的效果,並會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進。因此,要學會與聽眾交流,隨時注意聽眾的反饋信息,這樣你說的話才會起到預期的效果。 領導要強化自己的心理素質,關鍵是要樹立起自信心。但樹立自信心並不那麼簡單,需要長期的努力和正確的方法。這裡有一套提升交談自信心的具體方法,很值得試一下。 (1)練習正視別人 有名人說過:“如果你想看透一個人,就盯住他的眼睛。”不正視別人通常代表你感到很自卑;躲避別人的眼神意味著你有罪惡感。如果你問心無愧,就正視別人吧,告訴他:我很誠實,而且光明正大,此刻我毫不心虛。 (2)選擇前面的位子 你肯定會發現:無論是在教學還是各種聚會中,後排的座位總是被坐滿的。佔據後排座位的人,都希望自己別“太顯眼”。這是缺乏自信的表現。從現在開始,你要往前坐並記住:成功都是顯眼的。 (3)怯場時就說心裡話 當你因為緊張而使內心無法平靜時,就冷靜地思考自己內心的情況,然後坦誠地告訴對方你現在的真實感受。如果能把最困擾內心的問題吐露出來,你就沒有產生煩惱的餘力了。這樣能使得心情平靜下來,幫你找回自信。 (4)用自信培養自信 古希臘的演講家德摩西尼從小有口吃的毛病,而且講話時姿態也不好,老是一個肩高一個肩低,還愛不停地聳動。在崇尚口才的古希臘,像他這樣的自然條件要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演講家是很困難的。因而他十分苦惱,心中有很強的自卑感。不過,他並不氣餒,沒有被自卑所壓垮。相反,他以超常的毅力和吃苦精神進行刻苦訓練,每天清晨站在海邊口含石子練習演講。回到家中在兩肩的上方懸掛兩柄利劍,面對一面鏡子練習演講,以避免兩肩抖動。經過幾年的勤學苦練,德摩西尼終於練就了一口滔滔不絕的好口才,名列古希臘“十大演講者”之首。 如果你在說話時笑容滿面,那麼人生就會變得亮麗起來。人們看到你的笑,就會想和你交談,你也會因為和他人接觸而變得有精神起來。一張苦瓜臉配上冷言冷語,會讓別人不舒服,與人疏遠的人會變得越來越冷漠。要知道自信會培養自信,這就是常說的“良性循環”。 (5)微笑 我們知道笑能給自己鼓勁,它是治療信心不足的良藥。在談話中不時地微笑一下,能提升情緒,使你看起來更友善。如果你很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那就多笑笑吧。因為沒人會去找一個愛笑者的毛病。笑,能讓別人喜歡上你。 (6)把走路速度加快 許多心理學家都將走路的速度和姿勢與內心感受聯繫在一起。他們會告訴你:如果改變姿勢與速度,可以改變心理狀態。平庸的人走起路來也很平庸,好像在說:“我並不以自己為榮。”而有超凡信心的人,走起路來就像是在跑。他們的步伐在喊著:“我要趕到一個重要的地方,做重要的事情。”加快你的步伐,抬頭挺胸,你就會感到信心在增長。 (7)用肯定語氣消除自卑 我們判斷價值的標準是非常主觀且含糊的。一件東西,只要你認為漂亮,它看起來就會漂亮一點,如果你認為難看,就會越看越不順眼。關於自信和自卑感也是如此,所以多肯定自己一點吧! (8)做自己能做的事 對於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要去做,不要給自己找藉口偷懶。去做每一件自己可以做到的事,別在乎它是否偉大。那些毫無作為的人就是總想一步登天,所以才找不到事做。一次一次地達到目標會帶給人更多的動力,一次一次的小成功會換來更多的自信。所以不妨把遠大目標分成若干個小目標來完成,每達成一個目標,都會產生新的動力,最後激發出達成終極目標所需要的動力。 試著在日常講話中運用上面的八個方法,慢慢地,你就會發現你的勇氣和信心都增強了,不僅在和別人談話時不再畏首畏尾,做事時也會充滿信心。 情緒作為人在特定情況下的心理體驗,是使人產生某種行為的活力性因素,因而善於駕馭自己的情緒,營造良好的講話氛圍,是現代領導者必備的本領。 (1)營造氛圍 首先,要創造一個有益於身心健康的工作環境,盡量排除工作環境中的不利因素。其次,是注意協調好組織內部的人際關係,使組織成員工作處於真誠相待、和睦相處、團結合作、協調一致的人際環境中。第三,要多組織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集體活動,如旅遊、聯歡、體育比賽、技術競賽等,讓職工在集體活動中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鍛煉自己的意志,並在集體活動中釋放自己的不快情緒,分享集體的快樂,以調動整個組織的積極情緒,鼓舞士氣,從而實現組織的最終目的。 (2)疏通渠道 對待情緒狀態差的組織成員,首要的方法應該是引導,而不是將其調離工作崗位。只有在無法通過其他途徑來解決問題時,才可選擇後者。即使是考慮到確保工作安全和服務質量而暫時將其調離工作崗位,也不能就此了事,同樣要做好及時地引導。這時,領導者要主動找組織成員談心,了解其產生不良情緒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地進行引導。 例如,當前我國企業職工中普遍存在的由不公平感引發的不滿情緒,究其原因,不外乎兩大類型:一是由於領導者本身的缺點和領導制度的局限造成的;一是由於職工本身的認知偏差引起的。前一種類型要求領導者盡可能提供渠道讓職工傾吐自己的不滿,歡迎職工對領導工作進行批評和監督,創造公平、民主的組織氛圍,以便最大限度地避免和糾正不公平的做法,調動職工積極參與領導的情緒。後一種類型則要求領導者做到以事實服人,以情景感人,拿出實際數據和材料來說服職工,或提供機會讓其親自去體驗別人的工作難度,或讓其換個角度、換個參照係來看問題,引導職工糾正認知偏差,使他們充分認識自己的不公平感原來是“芭蕉葉上無愁雨,只是聽時人斷腸”。 (3)平衡心態 這個環節與第二個環節相聯繫。領導者在引導情緒狀態差的組織成員時,關鍵是要運用不同的調節方法來幫助對方平衡心態。下列三種調節方法可供參考: 語言調節法。語言是人的情緒體驗與表現的強有力的工具,通過語言可以引起或抑制情緒反應。 注意力調節法。人在情緒低落時,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不稱心的人或事上,因而會加重消極的情緒狀態。領導者應該有意識地組織一些積極的、有意義的活動,或設置新的目標,以轉移職工的注意力。 “出氣”調節法。如上所述,持續時間過長的消極情緒不僅會造成嚴重的工作後果,而且會引起諸多疾病。因此,領導者可以通過“出氣”的辦法,讓職工盡快地釋放其消極情緒。比如,通過談心,讓職工“一吐為快”,把心中的不平話、傷心事、痛苦情說出來或哭出來。懷有不滿情緒的職工經過這樣的“出氣”處理後,會緩解不滿情緒,容易理智地接受勸告。 (4)察言觀色 領導者和管理者要明白,情緒之所以能駕馭,就在於人的情緒會通過人的面部表情、語言和行動反映出來。其中的面部表情可以說是情緒反映的最敏感的指示器,它像天氣預報那樣及時報告人的內心世界的“風霜雨雪”和“陰晴”。領導者要駕馭組織成員的情緒,就必須像注意天氣預報那樣,隨時注意組織成員的表情,掌握他們的情緒狀況。 身為一名領導,偶爾與下屬談心,了解對方心理狀況,解決某種潛在問題,是一種很有效的工作方法。然而,談心使領導與下屬雙方距離過於接近,有時也會產生相反的結果,因此必須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年齡小的時候,總有父母、師長對我們的教導,長大一些又有朋友之間的交流,這都是談心。談心就是打開雙方的心房,通過良好的溝通增進彼此的理解,讓事情朝好的方向發展。那麼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會談心呢?不見得。你也許可以高談闊論三兩個小時而面不改色,卻不一定會輕聲細語地談心,而這種方法有時候更適合解決問題。 在社交生活的實踐中,如何取悅你的談話對像是很重要的原則,取悅你的談話對象並不意味著一味趨附對方,而只是希望能夠更好地達到交流的目的。 下面我們就討論一些談心的原則。 (1)融洽關係,製造談話的氣氛 製造一種和諧的氣氛,說句笑話,講點讓人高興的事情,拉近了感情距離,效果就會好得多。 (2)要注意談話的態度,要親切自然,消除對方談話的戒心 如果對立情緒較大,可採取“冷處理”的方法,暫時延緩談話,或者“曲線交談”,從另外的事入手。在親切之餘,要注意誠懇。 (3)談話要有的放矢,目標明確,不能讓對方感到無所適從 最後,要注意選擇方法,增強談話的效果。一位哲學家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根據談話對象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方法,可以直接奔向主題,也可以迂迴進行。 以上原則和方法的核心在於清楚地認識談話對象,從談話對象的角度去決定溝通的方式和內容,所謂“談心要抓心”。 此外,說話還要動聽入耳。因為,交流總是雙向的,不論是在公共場合發表演講,還是和別人隨意交談,除了說話的自己(說話人)以外,還有說話的對象(聽話人)。為此,說話人不能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而要看對象,從對象的不同特點出發,說不同的話,從而創造一種和諧、融洽的氣氛,達到談心的目的。 10、領導最易打動人心的五種說話風格 說話風格在說話中,能夠充分展示說話者的內心世界、性格、修養、文化、經驗、經歷甚至是人品。 “三句話不離本行”,這不僅僅是說“職業病”,從某種意義上也與說話的風格有關。說話風格,是領導風格的一面無形的旗幟,也是領導風格的一面鏡子。 我們了解一個人,往往是通過他的言行舉止幾個方面,言排在首位,行排其次。那麼,領導想要培養自己卓越的口才,首先就應從培養語言風格入手。語言風格形成之時,人的風格也就確立了,語言風格大致有下面這些內容,可供諸位領導者取捨。 (1)幽默 幽默的語言風格,實屬說話的最高層次,它是說話者睿智的表現,是每個人都追求的一種“時尚流行”的語言風格。 幽默是一種和諧、輕鬆、愉悅的語言風格。它會讓聽眾舒心愉悅,在彼此的微笑間領會、感悟,以至接受你的思想。在談笑之間,就完成了語言的交際任務。縱然是沉重抑鬱的話題,也會變得輕鬆自然,使人願意聽,也樂意接受。 幽默是要以豐富的內涵和人格魅力做支撐的。讓人立刻就笑的語言叫笑話,讓人咀嚼之後,恍然大悟後才笑的語言是幽默。幽默把笑聲雕在靈魂深處,因為它是睿智之花的綻放。它是有別於笑話的,儘管同樣是讓人笑。 幽默的語言風格,呈現出的是豐富的內心,讓人笑過之後,能留下點什麼去品嚐、回味。它是交際之中的潤滑油,能減少談話阻力;它是交際中的緩和劑,干戈也可化玉帛,讓矛盾雙方都從尷尬的圍城中突圍。 幽默的語言不僅僅是說話,它更是一場智慧和學識的同台演出。沒有這兩者,是不會幽默的。不會幽默,就不要刻意追求這種語言風格,它是一種“自然天成”的東西,是需要知識、學識等達到一定累積量才開始形成的。民謠學家鍾敬文先生,在赴朋友宴席時,當佳餚擺滿桌後,牙齒幾乎掉光的鍾先生對大家說:“你們吃吧,我是個無齒之徒,對付不了這些東西。”鍾老先生說完以後,笑聲四起,避免了冷場的尷尬。不久,特為鍾先生做的湯麵擺上來了,他又說:“我是欺軟怕硬,你們千萬別學我啊!”這又避免了窘迫情況的出現。如果沒有豐富的學識,能夠說出這種幽默的話嗎? (2)含蓄 培根說:“交談時的含蓄和得體,比口若懸河更可貴。”含蓄也是一種相當好的語言風格。它是一種“曲徑通幽”的說話方式。用委婉曲折的方式表達一種意思,而不直接說出來,在交際中會形成另外一種微妙的效果。含蓄的語言風格,會讓說話和聽話者適時避開尷尬和傷害。它可以輔以相應的神態和動作等,達到“意會”的目的。 但含蓄不是萬能的說話技巧和策略,它必須注意時間、地點、人物。否則會讓聽眾誤解或不能真正理解。它適用於青年男女戀愛,批評指責對方過失,提出難以直言的問題或意見,無法正面回答的刁鑽古怪的問題等。 用含蓄的方式說話,可以避開易於激化的矛盾、可能會傷害或損壞對方和自己形象的問題。其作用是既維護對方尊嚴,又樹立自我形象。 (3)華麗 說話要講究用詞用語,但切忌單純追求語言的華麗、華美。如果那樣,就會讓聽眾有一種誤解,認為你是在做文字遊戲,是在賣弄。華而不實的語言,就如同穿著華美外衣卻又不學無術的人一般。 華麗的語言風格,最常見的是出現在散文中,但這是一種書面表達,落實到語言表達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語言變得生動而有文采,體現了說話者是有豐富的詞彙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的,同時可以表明說話者的特殊身份。因為對於絕大多數人在生活中說話,並不會太多地運用華麗的辭藻。 華麗的風格不適合一般性的說話,而多用於書面表達和正式的演講、演說。在這其中可以適當地追求辭藻的華麗,但也不能過,“過之”比“不及”更差。而且這種風格一般僅限於年輕人,人到中年,然後再逐漸地走向老年,談話自然而然就會趨於平淡和朴實。這也是由說話藝術的發展規律決定的。 (4)莊重 莊重的語言風格體現在比較莊重的場合。它是領導報告、講話、外交辭令、祝酒詞、歡迎詞、祝壽、婚喪嫁娶、服務性行業的服務用語等的常有風格。莊重會讓聽話者有一種莊嚴神聖的感覺效果。 比如,兩個初次見面的朋友,打招呼就應該莊重,千萬不能像老朋友那麼隨意隨便,說話嘻嘻哈哈的。再比如外交辭令,如果不莊嚴,那麼就會讓你的國家形像大打折扣。 莊重的語言風格,還表現在手勢、體態、表情上。因為它們也屬於一種特殊的語言。 莊重是指端正、鄭重、不輕浮、穩重、持重、文雅、雅緻。在用語時是相當考究的,有時會達到字斟句酌的地步。它避開方言、俚語,如果要用,也要考究,三思而後用,慎而又慎。不用不規範字,不規範詞,盡量不用口語。句式嚴整結構緊湊,用詞準確,不亂用濫用形容詞。句子嚴格按照語法規則,句子間有著嚴密的邏輯關係;盡可能避開那些有著貶義的詞語;句子能準確地表達說話者的思想。不求辭藻的華麗,只求幽默、含蓄。較多地運用那種僅加強語勢和凝聚語意類的辭格,不用增加文章情趣的修辭。力求語言的精準、簡單、明了。 這種語言風格,可以充分展示人的高雅嚴謹、文明大方、莊嚴自尊、不卑不亢的性格魅力,給人留下深刻的持久印象。 (5)平實 平實的語言,可以稱之為天然語言,它是不加雕琢,不做刻意修飾的。沒有太多的定語修飾成分,沒有太多的修辭加以描繪,如同繪畫中的素描、速寫。簡明扼要地三言兩語,就能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 平實的話語往往能表達出很深刻的思想,它如同明快的河流,沒有矯揉造作之嫌,無故弄玄虛,裝腔作勢之疑。 平實的語言最重要的是要言之有物,簡單明了,樸素明快。英國大戲劇學家莎士比亞說:“簡語是智慧的靈魂,冗長是膚淺的裝飾。”真正達到平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要不間斷地提煉語言,而且要不斷地說下去。 領導者在下屬中的威信是由自己的言行樹立起來的。與下屬談話不是朋友之間聊天,如果與下屬談了一小時的話都沒有說出一句有決策感的話,那這場交談就是無效的。 一個沒有主見、被人左右的領導無法得到下屬的尊敬與服從。所以領導必須維護自己的威信,好的領導在與下屬交談時,應擺出兼收並蓄,取長補短、互相切磋、求同存異的姿態。碰到情況不是忙於下結論,忙於批駁對方,而是以姿態低調,但主導性很強的話說出自己的看法。 領導者的威信可以在平時的說話中得以體現,對於自己權限範圍內可以決定的事,要當機立斷,明確“拍板”。比如,員工上班經常遲到早退,不聽調配。對於這種違反紀律的行為就應果斷決定“停止工作,等崗留用”。如果下屬向領導請示某動員會議的佈置及議程,領導認為沒有問題,就可以用鼓勵的委婉語調表達:“知道了,你看著辦就行了。”這種表述既給了下屬支持與鼓勵,也給了下屬行動的權力。 在與下屬談話時,應該讓下屬充分地把意見、態度都表明,然後再說話。讓下屬先談,這時主動權在領導一邊,可以從下屬的匯報中選擇弱點追問下去,以幫助對方認識問題,再談自己的看法,這樣易於讓對方接受。讓下屬先講,自己思考問題,最後決斷,後發製人,更能有利於表現領導的說話水平。 除了講話者本人的身份以外,講話的方式也十分重要。領導說話就要像個領導,一個會說話的領導不用出示名片,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說話方式告訴別人他的身份。 (1)領導說話首先要言簡意賅、長話短說,因為作為領導,完全沒有必要事事向下屬解釋清楚,句子說得短一些,不僅說起來輕鬆,聽起來省力,吸引力也強。 (2)領導一定要最後出場講話,說話時將重點放在後面,愈能顯出所說的話的重要性。尤其中國人是最具有“重點置之於後”的心理因素的。所以領導不能搶著說話,越是最後說話越有權威。 (3)領導要學會用幽默的風格講話。幽默的話,易於記憶、又能給人以深刻印象,正是自我標榜的商標。尤其在工作場合,一般是不適宜開玩笑,但是如果領導能夠恰當地開幾句玩笑,恰恰說明他的特殊地位。 (4)領導說話一定要有條理,要吐字清晰,語速適當。在說話時要堅定而自信。力度要適中,注視著對方的眼睛,這樣才顯示自己是充滿自信和頗有能力的。如果講話時眼睛不敢正視,會使下屬覺得這個領導意志薄弱,容易支配。 (5)在會議上,領導說話開口前先等幾秒,等大家都望著你時再說。強調時一定要運用手勢,不過不可以指著下屬的臉晃動手指。講話慢而清晰,語言簡短,等於告訴下屬:“我有能力控制一切。”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