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帝國的終結

第30章 四、誰為帝國簽單

帝國的終結 易中天 4093 2018-03-16
沒有自由意志,因此帝國無法。同樣,沒有自由意志,因此帝國無天。也就是說,沒有人對帝國的興衰存亡負責。 這好像不合情理。偌大一個帝國,豈能無人負責?這好像也不是事實。至少,在一般人看來,皇帝總歸是有自由意志的。皇帝君臨天下,乾綱獨斷,令行禁止,生殺予奪,豈能沒有自由意志?但這只是想當然而已。並非所有的皇帝都能一人獨裁。有不可能的(如弱冠登基),有不願意的(如倦於朝政),還有做不到的(如大權旁落)。即便所謂"雄猜之主",也會有"身不由己"之時,因為他也要受到諸如"祖宗家法"之類規定,以及種種現實利害關係的製約。皇帝並非就能為所欲為。

當然,不顧禮法和利益一意孤行的也有。但這只能叫"任性",不是"自由"。把任性看作自由,恰恰證明不知何為自由。前面說過,自由不是自由散漫,不是為所欲為,更不是不負責任。相反,自由從來就是和負責聯繫在一起的。也就是說,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但前提是他意志的自由。因為他自由,所以能選擇;因為他選擇,所以他負責。因此,不負責任的選擇和行為不是自由,沒有自由的人也既不必負責,又不能負責,而只有"委過"和"受過"。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帝國時代的中國人是既沒有自由也不負責任的。 先說皇帝。皇帝負責嗎?不負責。因為皇帝從不認錯。歷史上幾乎沒有一個皇帝真正認過錯。他也不能認錯,至少不能隨便認,因為他已經被法定為"天下第一聖人"。他的身份是"聖上",他的身體是"聖躬",他的意志是"聖旨",他的講話是"聖訓"。無論他做出什麼決定,丹陛之下都是一片"皇上聖明"。他怎麼會有錯?又怎麼能認錯?如果有錯,那肯定是別的什麼地方出了問題,比如奸臣蒙蔽,或者天時不利。所以,如果要認錯,也一定會把責任推卸乾淨,比如"悔不該酒醉錯斬了鄭賢弟"之類。在這裡,有錯的不是他自己,而是酒。如果不是"酒醉",他原本是不會犯錯誤的。因此他也只有"後悔"(悔不該),沒有"反省",更談不上"懺悔"。

上行下效。至尊天子既然不認錯,帝國的臣民當然也不認;至尊天子既然不負責,帝國的臣民當然也不負。沒錯,中國歷史上是有"一人做事一人當"的說法,也有這樣的人。但這只是承擔後果,不是承擔責任。責任,那是沒有的,也是不負的。因此,我們也就只有"賠罪",沒有"道歉";只有"受過",沒有"負責"。 同樣,至尊天子既然沒有"反省",帝國的臣民自然也只有"後悔"。而且,當他們後悔時,也都無一例外會把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或者某些"客觀原因"那裡。比如阿Q 之所以挨打,是因為後來看見了小尼姑。正如崇禎之所以亡國,皆因"群臣誤我",自己是沒有責任的。一個人,如果連對自己負責都做不到,又怎麼能對國家負責?

也就只能假負責之名行推卸之實,比如下"罪己詔"。據黃仁宇先生統計,西漢一代災變不斷。從公元前178 年,到公元前2 年,皇帝為此頒布詔書五十七次。其中可稱為"罪己詔"的,宣帝有八次,元帝有十三次,成帝有十二次。但這絕不是負責,而是典型的不負責任和推卸責任。因為在這裡,皇帝承擔的,是不該他承擔的責任。如果地震、洪水、火山爆發等等災禍異變,是出於皇帝的自由意志,當然該他負責。問題是並非如此。那麼,他又下什麼"罪己詔"?顯然,這種極端負責的背後是極不負責。它甚至不是反省和檢討,而是作秀和炫耀:一是炫耀自己的仁慈本心(因愛民而不惜自責),二是炫耀自己的無私品格(連不該承擔的事情都勇於承擔),三是炫耀自己的特殊地位(只有皇帝才有資格為天災而罪己)。因此,歷代皇帝都不在乎下"罪己詔",也不怕措辭嚴厲。因為自責得越厲害,炫耀的水平就越高。這就正如他的稱孤道寡,越是謙虛,就越是自誇。事實上,一個人如果連地震、洪水、火山爆發等等災變都能負責,那他不是神又是什麼?

儘管皇帝的這種自責其實極不負責,但至尊天子能夠如此痛心疾首,說"四方有罪,罪在聯躬",已讓廣大臣民感激涕零。不要說不敢,就是敢,他們此刻也不忍心再追究皇帝的責任了。於是,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就在承擔不該承擔之責任的同時,規避了真正應該承擔的責任——對"天災"之中"人禍"的責任。事實上,在任何一次自然災害降臨之時,造成巨大損失的原因往往不止於天災,同時還有人禍,比如預警不力,防範不嚴,救助不快,指揮不當等等。究其原因,則又往往因於機構癱瘓、官員昏庸、相互推諉、上下隱瞞,甚至貪污腐敗(比如將防洪堤修成了"豆腐渣工程") ,因此是典型的人禍。這才真是應該檢討和追究的。然而皇帝自己不說,臣民也不問。在冠冕堂皇的"罪己"名義下,所有的(包括皇帝,也包括那些貪官污吏和昏官冗員的)責任,都被推卸得一干二淨。

帝國對其責任的規避是全方位的。一方面,它宣布自己承擔不該承擔之責任,另一方面,又將自己應負之責交給無力負責之人。這就是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一直被當作"愛國主義精神"來弘揚的說法,也確實體現了士大夫"以天下為己任"的國士精神,應該肯定。但我們要說清楚,這種精神,民間提倡則可,官方提倡則非;民眾說說則可,帝國大講則非。因為這樣一來,就把責任的主體搞顛倒了。其實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天下興亡,政府有責",或者"天下興亡,天子有責"。因為這天下不是匹夫匹婦們的,而是皇帝的,或者是以皇帝為代表的統治集團的。皇帝自己"坐天下",卻讓並不坐這天下的匹夫匹婦們為其興亡承擔責任,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其實,即便這天下是匹夫匹婦們的(比方說在民主制度下),他們也不必承擔責任。民主制的要義是"主權在民",而"主權在民"並不等於"責任在民"。實際上,"人民"和"天道"一樣,都是不能問責的。你無法追究作為一個整體概念的"人民"的責任。而且,從法理上講也不能追究,正如不能追究"天"。天如有罪,"君權神授"的君主制就不正當。同樣,人民如有罪,"治權民授"的民主制也不正當。因此,在君主制下,皇帝可以罪己,不能罪天。在民主制下,總統可以罪己,不可罪民(不可以怪罪人民不該選自己當總統)。民不可罪,故"天下興亡,匹夫無責"。

事實上匹夫匹婦們也負不了責。一個無權無勢連老婆孩子都保護不了的匹夫,豈能擔當"天下興亡"的重責?如果硬要說他們有什麼責任的話,那也只是做好自己一份本職工作,比如種好自己的"責任田"。責任與身份必須對稱。因此我們只能說,種好莊稼,農民有責;開好機器,工人有責;教好學生,教師有責。因為那本來就是他們的責任。天下與匹夫卻不對稱,天下興亡也不是他們的責任,因此不能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當然,天下興亡,匹夫無責,不等於說民眾沒有過問國家大事的權利,更不等於主張大家都不關心天下興亡。但這不能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只能叫"天下興亡,匹夫有心",或"天下興亡,匹夫可問"。而且,也只是關心過問而已。至於這天下最後是興是亡,則不是他們的責任。如果"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居然成了共識,甚至成了事實(比如民眾自發地拿起武器保家衛國),那就只能說明該負責的不負責,能負責的沒負責。

該負責任也能負責任的是政府。作為國家政令的製定者和實施者,政府對天下興亡負有不可推卸之責任。但這裡有一個前提,就是授權人自己不行政,就像公司的股東大會不具體管理公司一樣。正因為自己不管理,才可以問責於經理。同樣,在民主制的國家,人民及其代表不能行政。在君主制的國家,則君主不能行政。因為行政者是要負責的,而負責者是不能問責的。負責人問責,豈非自己問自己?結果必定是既無人問責,也無人負責。這在政治學上,就是所謂"必元首無責任,然後可以責諸內閣"; "必君主無責任,然後可以責諸大臣"。也就是說,必須有負責的(代理人),有不負責的(授權人)。負責的不能問責,問責的不能負責。有人問責,有人負責,才有責任。

然而帝國製度卻與此原理相悖。首先,它的授權人是不可能問責的,因為它的授權人是"天"。天何言哉!天,什麼時候責問過它的代理人(天子)呢?儘管"天意"也被解釋為"民意"(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但民眾又何曾能以"天"自居?不要說他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責問"代理人"(皇帝),就是想問也問不了。因此所有的皇帝便都可以毫無顧忌地不負責任。不負責任也是必然的。因為他既沒有實際上的負責對象,也沒有實際上的問責人,同時也不存在立竿見影的獎懲。再說也獎無可獎(不能再提級別或多發工資),懲無可懲(無法立即將其撤換)。即無獎懲,又無責問,卻指望他極其負責,豈非太過天真?

政府也不負責。因為它的責任和責任關係正如帝國的產權,同樣是不明晰的。接受"天意"或"民意"授權的是皇帝,不是帝國政府。皇帝本人在接受了授權以後又親自行政(至少在理論上和名義上親自行政,叫做"親政") ,因此不具備問責權。事實上皇帝也從不向政府問責,只不過將其中個別官員視為"替罪羊"。他們的任務,不是承擔"責任",而是承擔"後果"。當皇帝需要"平民憤"(也可以理解為"息天怒")時,就會將其中一個或幾個撤職查辦甚至充軍殺頭。這其實是"問罪",不是"問責"。人禍的責任依然無人追究,因為那責任歸根結底是皇帝的。 至於民眾,從來就是沒有問責權的。即便有,從理論上講,也只能問皇帝,不能問政府,因為政府並非"責任內閣"。正因為這政府不能問責,因此,帝國的中央政府也好,地方政府也好,都不能叫"政府",只能分別叫做"朝廷"和"衙門"。政府與衙門的區別在於:政府是服務人民的,衙門則是統治人民的。所以,民主國家的政府如果服務不好,人民就可以追究其責任;而專制國家的民眾,則只能視衙門為虎口,避之唯恐不及,哪裡還能問責? 於是,帝國便常常會處於一種"有政府的無政府狀態",即名義上有政府,實際上無政府。比方說,決策的時候有人拍板,出事後卻無人負責;或者拍板的人不負責,只拿承辦的人問罪。最典型的證據是庚子之變。宣戰的是慈禧太后,頂罪的卻是別人。而且,八國聯軍一打進來,這位本該負責的最高統治者便跑得無影無踪。責任二字,是提都不要提的。相比較而言,反倒是那些虛君共和或君主立憲國家的元首和皇室更有責任心。比如2002 年春以一百零一歲高齡去世的英國老王太后,之所以受人尊敬,就因為她在戰爭時沒有離開過倫敦一步,儘管她原本無此責任和義務。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