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不容青史盡成灰·春秋戰國卷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百家爭鳴的另類——農家

比起戰國時期風光一時的墨家來,另一支被遺忘的學派農家,在戰國百家爭鳴時代,也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農家的主要思想,在今天大部分已經失傳,主要是因為秦始皇焚書坑儒,農家的經典著作大部分都被焚燒了。但從現在留存下來的資料看,農家的基本思想,就是農業平等,即要求統治者要和農民一起勞動,一起分配勞動果實,反對統治者對農民的過分壓迫。農家的另一個貢獻是在農業科學上,他們對農業生產的研究,特別是提高農田產量、改進農耕技術方面的研究,對於中國農業的發展,都有重要的影響。 而這個學派的來源,在當時就眾說紛紜,由於諸多有關資料的被焚毀,農家學派的身份、源起,至今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比較流行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農家學派的成員,是上古時代神農氏的後裔,另一種說法,是古代周族後謖氏的後裔。而事實上,農家在戰國時代的勃興,正是戰國時代自耕農群體增加,傳統井田制制度瓦解的表現。農家的許多成員,本身就是從事農業生產的農人,他們與農民階層之間的關係,可謂血脈相連。

說到農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最有名的就是許行。 和墨子一樣,許行也是一個非常神秘的人。按照有關資料的記載,他是楚國人,應該是生活在楚宣王至楚懷王在位的時期,和儒家學派的大儒孟子是同時代人,對於許行最詳細的記錄,也正是出自孟子的《孟子·滕文公》。 許行人生里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帶領著弟子們在江漢平原上開荒種地。他的主張是“賢者與民並耕而食”,也就是說,即使是國君,也應該和老百姓一起勞動,一起吃飯。像地主們那樣憑藉著租稅過日子,是一種可恥的不勞而獲。孟子去騰國宣傳儒家學說時,正好看到許行帶領弟子們來拜見滕文公。他請求滕文公給他一塊土地做試驗田,他在這裡勞動示範,並且希望滕文公能參加他們的勞動,滕文公答應了他的請求,給予了他一塊土地。此後,許行帶領著弟子們,在滕國辛勤勞動,很快獲得了非常好的收成,他們的所作所為,也因此引起了許多學問家的關注,其中也包括儒家學派的宗師孟子。

孟子雖然讚歎農家的刻苦耐勞,但對農家學派的主張卻不敢苟同,當許行的弟子陳相和孟子交談時,就農家學派的許多問題,兩人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比如說到滕文公,陳相感慨說,滕文公終究不是聖君。孟子問為什麼?陳相說,滕文公自己不勞動,他的倉庫裡堆滿了糧食,不是他的糧食他卻享用,這是一種可恥的不勞而獲。對此觀點,孟子當然不能苟同,他和陳相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孟子拿許行帶著的帽子做比喻說,你許行戴著的帽子,是用糧食換來的,也就是用你的勞動換來的,那麼國君所吃的糧食,也是用他的腦力勞動換來的。一番話說完,陳相哪裡是孟子的對手,立刻張口結舌,孟子反而又拋出了他的觀點: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雖然如此,農家學派卻一直初衷不改,在農家學派的觀念裡,勞動是光榮的,不勞而獲是可恥的。他們反對政府設立倉庫,儲存糧食,反對那些城市中人不參加農業生產卻獲得糧食吃,在農家學派眼裡,這也是一種可恥的不勞而獲。這種新學派的出現,在當時卻不是偶然的,這個時代正是戰國封建化形成的時期,普通自耕農地位提高,學術方面,也需要出現屬於他們的代言人。而土地所有製的轉換,也使農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在這種局面下,普通的自耕農迫切希望能夠改善自己的生活,減少加在自己身上的賦稅,希望所有的人都能為農民的身份感到驕傲。農家,就成了他們的代言人。

農家的核心思想,主要的一句話就是“勸農桑,以足衣食”,即希望建立一個大家一起種地,一起吃飯,全民務農的農業社會,最好能夠不出現城市。農家學派的成員們,把農業視作屬於他們自己的生命、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們以自己是一個農民為榮,以自己從事農業生產為傲,並且熱情地勸說諸多思想界的人物以及政治界的精英們,加入到他們的派別裡來。但是在當時的條件下,農家的市場還太小,真正理解他們的人並不多。在後來西漢劉向編纂《後漢書》的時候,農家被放在了九流之中,儼然一個重要派別。 但是在當時的社會上,農家對於各路諸侯來說,卻也是有利用價值的。因為禮遇農家,就意味著可以籠絡住農家背後的農民,特別是自耕農們,如果給予農家適當的尊重,那麼也勢必能夠對穩固統治有所幫助。抱著這樣的目的,許多當時的諸侯對農家非常禮遇,當然這是表面上的禮遇,農家所宣傳的取消倉庫、取消城市的主張,是各路諸侯們萬萬不能接受的。對於諸侯國們來說,農家思想是一個很好的招牌,但是其主流的內容,是堅決不能用的。

農家的思想內容,在戰國時期,以許行為主,卻也化成不同的派別。而在整個戰國時代,農家思想開始系統整理出來,卻是拜呂不韋所賜。 呂不韋擔任秦國相國期間,開始組織人手編纂著名的《呂氏春秋》,在這本春秋思想集大成的書中,也少不了農家學派的身影。 《呂氏春秋》中的《上農》《任地》《辯土》《審時》四篇,鮮明提出了重農的理論。在《上農》中,農家思想家提出了要尊重農民、優先發展農業的理論。 《任地》一篇,則細緻講述了農業耕作之中,怎樣提高土地的肥力,辨別土地的肥沃程度,怎樣改良土壤的質量。對土壤的軟硬、瘦肥,都做了非常細緻的闡述。 《呂氏春秋》中的農家理論,是農家主體思想以及農業理念的濃縮。特別是《審時》之中,對於農業生產的農時,做了非常細緻的劃分,對種子的品種質量,也做了非常細緻的講解,在當時的中國,簡單的四篇文章,卻可以成為中國農業生產的寶典。

而另一本對農家思想記錄非常詳細的著作,就是齊國稷下學宮編纂的《管子》,其中《地員》一篇就是純粹的農家著作,而在《五輔》《牧民》《八章》等章節之中,也詳細闡述了農家思想的各類內容。 《管子》對於農家思想的重要意義是,農家思想的主要內容,被放在了其中有關“以民為本”的章節中,因為在當時的中國,農民是平民老百姓的主體,農家所宣傳的重農思想,其實也和以民為本的思想一脈相承。重農和重民思想,本身就是一對孿生兄弟。正是這樣的一種聯繫,使得《管子》中的農家思想,具有了許多超越農業本身的進步意義。 《管子》中的農家思想,一個重要特徵,就是體現出了古代中國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在《管子》的文章中,曾有這樣的片段:“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這一思想,鮮明地把民心放在了“政”的高度上,和孟子同時期宣傳的“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相比,農家思想顯然對民更加重視,民在農家思想家眼裡,成了政權存廢的關鍵,這個比儒家思想中的“民為貴”,顯得要更加大膽。

除了提出了民為本的思想之外,農家還體現出強烈的憂患意識,這一點應該和中國農業長期以來靠天吃飯的局面分不開。在親身耕作中盡嚐了靠天吃飯辛酸的農家學者們,其身上的憂患意識是很強的。在《管子》中,農家學者鮮明提出了“修饑謹,賑災荒”的主張,認為一個國家農業要發展,就必須做好對自然災害的預警和提高抗風險能力。 而戰國時期農家的最核心思想,在《管子》中也體現得很生動——重農抑商。農家學派認為,農業是國民經濟的根本,老百姓要吃飯,軍隊保衛國家,也要靠軍糧供應,因此農業的發展,是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重中之重。而商人們本身並不創造財富,只是拿著別人的財富賤買貴賣,因此,商業活動其實是對國民經濟的一種破壞。所以,一個國家要想長治久安,就必須要堅決貫徹“重農抑商”的政策。在農家學者的重農抑商政策中,他們並不主張取締商業活動,而是希望政府採取強有力的打壓手段,限製商業活動的發展,將商業活動的利潤大小範圍,都能縮小到最小的規模,給予農業充足的發展空間。

如果對照後面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農家學者們的美好願望,在經過秦末動蕩之後,最終由漢王朝確立下來。此後重農抑商政策,就成為了中國兩千年封建社會的基本國策。在春秋戰國時期並非作為主流學派出現的農家,他們“民以食為天”的主張,卻最終成為了中國封建經濟發展的根基。 而農家學派的英傑們更想不到的是,他們一生為之奔走的學問,在兩千多年後,竟然會影響到另一個他們根本不知道的地方:歐洲。 在17世紀的東西方文化交流中,大量的中國傳統文化典籍被翻譯到西方去,其中包括中國先秦諸子百家的經典著作,尤其是記錄了農家思想的《管子》,被當時的傳教士利瑪竇翻譯成拉丁文。中國農家學派在西方社會,很快掀起了不小的波動,17世紀時期興起的法國重農學派,大力引進農家裡有關商業活動的論述,抨擊西方的重商主義。重商主義與重農主義之間的這場論戰,其結果幾乎決定了最終歐洲資本主義化的發展方向。產生於中國封建化早期的學說,對於啟蒙世紀的歐洲,依然可以起到振聾發聵的效果。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