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不容青史盡成灰·春秋戰國卷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韓趙魏的沒落史

戰國時代的一大特徵,就是舊勢力的瓦解,這裡的舊勢力,不僅包括奴隸主貴族階層,更包括春秋時代,那些盛極一時的諸侯國們。 春秋時代的爭霸,雖然霸主有五個,但真正作為主線的,是晉國和楚國的南北爭霸,對於春秋時代的諸侯國勢力秩序來說,晉國和楚國,就是這個秩序一南一北的天平兩端。戰國時代的統一過程,首先就是這兩個國家的瓦解和衰落過程。 相比之下,晉國的瓦解更快,在戰國的早期,就通過三家分晉的方式完成了韓趙魏三國的劃分。這以後,這三個國家中的魏國和趙國,都曾在中原諸侯爭霸中盛極一時。魏國是戰國時代第一個通過變法圖強強大起來的國家,而趙國的胡服騎射政策,使他們一度成為整個戰國時代僅次於秦國的第二軍事強國。其中最弱韓國,也是戰國七雄之一。但是這三個國家的衰落,最終都無可避免,其中的方式不同,結果卻殊途同歸——被秦國滅掉。

宋朝文學家蘇洵在他的《六國論》裡,對韓趙魏三個國家的衰亡痛心疾首,他認為這三個國家的存在和強大,就是阻止秦國吞併六國的關鍵所在,只要崤山以東的中原諸國,能夠集中力量援救韓趙魏三國,讓他們團結一致抵抗秦國,那麼六國就會免於被滅亡的命運。蘇轍說得容易,這個過程實施起來又何其難?且不說此時的六國,在無力對抗秦國的局面下,想得更多的是自保,即使是三個國家自身,最後也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在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裡,韓趙魏三國是遭受兵災最多的國家,從早期鄙視秦國,到後來被秦國打,再到最後被秦國打怕。這樣一個過程,就是他們衰落的過程。 三國中最弱小的,是韓國。從始至終,它幾乎都沒有強大過。 韓國的疆土,包括今天的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在早期瓜分晉國後的“分賬”裡,它就是實力最弱小的一家,無論是國土面積還是軍事力量,都無法和趙魏兩個國家相比。

三家瓜分晉國後,早期的韓國一度牛氣了一把。在公元前375年,當時的韓哀侯滅掉了鄭國,將國都遷移到了新鄭。和早期的魏國、趙國一樣,戰國初期的韓國也進行了變法,不過比起其他諸國採納了法家思想,韓國的變法卻特殊。韓國的變法,起於韓昭侯在位時期,他啟用了申不害為相,開始了“修術行道”的變法過程。申不害的變法思想,雖然也有加強中央集權,強化國君威權等積極內容,但其主要思想,來源於黃老學說,而且注重“術”,即國君需要用各種方式來統御群臣,強化權威,提高國家的行政效率。這樣的改革比起魏國、齊國、秦國來,可以說是相當不徹底,申不害在韓國折騰了15年,雖然韓國一度振作,但他並沒有建立一個封建化的國家製度,所以即使在變法推行最成功的時期,韓國也不是強國,反而在韓昭侯去世後,韓國陷入內亂,變法就此失敗。但是,申不害的改革也是有效果的,也正是這15年的改革,使韓國也確立了他們戰國七雄的大國地位。當然,是最弱的一個“大國”。

韓國的發展問題,主要有三,一是國家舊貴族力量強大,改革不徹底;二是韓國所在的地區,處於魏國、秦國、齊國等國家的夾縫之間,生存環境非常艱難;三是韓國的歷史上,沒有出現諸如齊威王、秦孝公、魏文侯這樣的強勢君主,如此韓國,從建國開始,就注定了他在戰國歷史上的弱者地位。 其實韓國也有比較好的條件,比如韓國的弩,是整個戰國諸侯中射程最遠的,他們的重弩,在當時就能達到800米,秦國攻打韓國時,還專門蒐集韓國的弩——拿回去自己研究著用。韓國在經過了短暫的鼎盛時期後,很快就陷入了衰弱,尤其是魏國和秦國相繼崛起後,韓國的日子就一天不如一天,魏文侯稱霸時,對韓國、趙國採取通好政策,成為了韓國的保護國,但到了魏惠王在位時,打擊的重要對象就是韓國。魏惠王希望能得到韓國的國土,既作為防備秦國東進的緩沖地帶,又能夠得到肥沃的土地。但這時期同樣強大的齊國,通過“攻其必救”的戰術,在馬陵重創魏國,總算救了韓國一命。在這一場戰爭開打前,為了盡可能地削弱魏國,齊國故意遲遲不救韓國,一直等著韓國打得彈盡糧絕了,並表態向齊國效忠,這才大張旗鼓地出兵,魏國被打敗了,但韓國也基本被打殘了。

但韓國的苦日子,這時期才剛剛開始,因為西邊的秦國也崛起了。秦孝公在位的時候,一面對魏國發動戰爭,收復西河失地,一面也大力攻打韓國。公元前359年,剛剛走上變法之路的秦國,在攻打魏國失利後,轉而拿韓國開練,多次擊敗韓國,這時候在位的韓國國君,是韓共侯,他是個夠硬的人,打不過秦國,就聯合趙國、魏國等兄弟國家一起上,可倒霉的是,這時期魏國自己能對秦國保持軍事優勢,可每次和韓國聯軍,都被秦國打得大敗虧輸。比如公元前366年,當時還沒有變法的秦國,就在洛陽擊敗了韓國、魏國的聯軍,不久後魏國單獨和秦國打,又把秦國打得狼狽逃竄。隨著秦國變法力量的增強,魏國也保護不了韓國了,韓國就越發遭到秦國的欺凌,韓昭侯在位的晚期,正是信用申不害改革的時期,他果斷地參加了“合縱”陣營,意圖聯合中原諸侯共同對付秦國,但第一次就抬腿碰了滿腳泥。公元前318年,韓國參加了魏國、楚國、趙國、燕國組成的五國聯軍,企圖攻打函谷關,但接著就被打了個稀里嘩啦。韓國歷史上對秦國的唯一勝利,是在公元前294年,韓國參加了齊國的伐秦聯軍,經過三年苦戰,攻克了函谷關,迫使秦昭襄王歸還了侵占韓國的國土,但好景不長,不久之後齊國遭到五路討伐,勢力一蹶不振。秦國不但奪回了歸還韓國的領土,還捎帶著又佔領了大片。在戰國時代開始以後,韓國是受秦國欺凌最多的國家,打打不過,躲躲不起。合縱沒用,反抗沒用,咋辦?

經過了多次失敗以後,韓國干脆想開了,不就是喪權辱國嘛,要喪也不是我一個人喪。在公元前275年,韓國被秦國白起大敗,遭斬首四萬後,韓國也就徹底歇菜了,對秦國採取了逆來順受的政策。秦國要打仗,還沒打就立刻求和,秦國要錢要地,二話不說統統給,尤其是韓國倒數第二代國王韓桓惠王在位的36年,是對秦國最逆來順受的36年。這期間秦國多次發兵攻打韓國,韓國連還手的勇氣都沒有了。特別是公元前262年,秦國攻打韓國的重鎮上黨,韓桓惠王不敢抵抗,竟然要求上黨守軍向秦國投降,之後,就有了韓國上黨郡守馮亭向趙國投降,引爆了後來長平之戰的導火索。在整個戰斗里,韓國根本不敢插手,眼睜睜地看著趙國和秦國浴血廝殺,只圖一時平安。

韓桓惠王在位的時代,也曾有過想法,他在位時期曾經重新推廣申不害的改革,但是效果甚微。韓國國內此時已經處於國土嚴重萎縮,政令不通的局面下了。他幹的另一件傻事,就是在公元前244年派工匠鄭國進入秦國,假裝忽悠秦國修鄭國渠,企圖想讓秦國把龐大的軍事力量都消耗在水利工程上。但事與願違,鄭國渠的落成,讓秦國從此收穫了百年之利,灌溉了萬畝良田,軍事作戰能力大大增強。如此做法,只能是給秦國做嫁衣裳。這位一生有過想法卻毫無建樹的國君,卻有一個傑出的好兒子,戰國時代最著名的法家思想家——韓非子。 公元前238年韓桓惠王去世後,即位的韓王安繼續推行“割肉餵虎”的政策。每次秦國稍微有風吹草動,就忙不迭地割地,割了十幾年,最後到了無地可割的地步。公元前231年,秦王嬴政派內史騰率領10萬大軍南渡黃河,滅亡了韓國,將韓國的國土劃為秦國治下的潁川郡。戰國七雄裡最弱的韓國,就成了其中第一個亡國的國家。

三晉大地,對秦國抵抗最為劇烈的,就是趙國。 長平之戰後趙國40万精銳報銷,在當時的秦國眼裡,這是最好的滅亡趙國的機會。公元前260年,挾長平之戰的餘威,秦國起初向趙國提出割地的苛刻條件。山窮水盡的趙國依然硬氣,趙孝成王經過和群臣商議後,決定拒絕秦國的無理要求,寧可整個趙國全都戰死,也不能接受秦國的強盜條件。此事引起了秦昭襄王的大怒,決定乘勝追擊,徹底滅亡趙國。 這個決定在當時卻引起了反對,帶頭反對的,就是長平之戰的總指揮白起。白起深知長平之戰秦國祇是慘勝,一場長平血戰,秦國的精銳部隊死傷過半,國家糧食儲備消耗殆盡,如此局面,實在不是打仗的時候。結果反而觸怒了秦昭襄王,像白起這種戰功卓著的地位,本身就是危險的,後來白起被秦昭襄王殺掉,等於秦國自壞長城。

公元前259年六月,秦國動用50萬大軍,發動了旨在滅亡趙國的邯鄲戰役,趙國一反常態,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全國軍民同仇敵愾,採取依托城池防守、堅壁清野的方式,將秦國大軍死死地拖在趙國的邯鄲城下。為了這場戰鬥,趙國拼了血本,他們拒絕了秦國的割地要求,反而割讓給齊國6個城池,請求齊國提供糧食,做好了糧食的儲備,然後放棄了野戰,和秦國打起了城池攻防戰,兵力不足,就男女老少齊上陣,非要秦國血債血還不可。驕橫的秦軍再次在趙國身上嚐到了苦頭,廉頗再次發揮了他善於打城池防禦戰的優勢,率領40萬軍民決死抵抗,曾經偷稅漏稅的趙國平原君,散盡家中的財產和糧食分給軍民,把自己的妻妾也編入了軍隊中,和秦國人決死一拼。慘烈的戰鬥持續了整整一年,秦軍傷亡過半,卻仍然不能衝進邯鄲城,而這時候的趙國,也打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卻還在苦苦支撐。

在關鍵時刻,魏國公子信陵君上演了竊符救趙的故事,偷來了魏國調兵的虎符,調動了8萬大軍增援趙國,而平原君率領的使團,也從楚國處搬來了援軍。在魏國、楚國援軍的夾擊下,師老兵疲的秦國終於崩潰了。趙國,憑藉其堅韌的意志,頑強的抗爭,在長平之戰的絕境懸崖下,總算爬了上來。 長平和邯鄲之戰,是對趙國的極大削弱,趙國喪失掉了大量的人口和精銳部隊,國力一落千丈。公元前251年,連戰國七雄中實力比較弱小的燕國都趁火打劫,當時燕國的丞相栗腹出使趙國,藉機查看趙國虛實,他認為趙國的人口,大多已經損失在了長平之戰以及之後的邯鄲之戰中了,現在趙國剩下的大多都是孤兒寡婦,青壯年極少,如此局面,正是滅亡趙國的大好機會,自不量力的燕王動心了。公元前250年,燕國發動了對趙國的侵略戰爭,誰想一開戰就敗了個慘,趙將廉頗和樂勝兩路出擊,殺得燕國屍橫遍野,最後竟然一路殺到了燕國境內,差點把燕國滅了國。之後的8年,趙國三次和燕國爆發戰爭,先後迫使燕國割讓了十多座城池,在公元前243年的趙燕之戰中,年輕的騎兵將領李牧脫穎而出。趙國在燕國的戰爭裡,既重新鍛煉了軍隊,煥發了士氣,更堤內損失堤外補,得到了燕國大量的人口和重鎮,實力開始有所恢復。

趙孝成王過世後,趙悼襄王即位,他在位的早期,趙國的軍事實力有所恢復,特別是李牧為代表的年輕將領開始成長起來。公元前244年,也就是趙悼襄王登基後的第一年,李牧就給了他一個開門紅,戰勝匈奴! 戰國時代,不僅僅是中原諸侯紛亂爭霸的英雄史,也是中國北地百姓飽受匈奴人肆虐的血淚史。列國的諸侯在中原戰場上打得正歡,匈奴的騎手卻在中國北方千里邊塞上如入無人之境。偉岸的長城在草原驕子們的眼中不過是一堆粗笨的擺設,莊嚴的戰車步兵方陣在胡人騎手的馬刀下化成送肉上俎的砧板,與匈奴人的搏鬥彷彿是與自己影子之間無望的追逐,成為一代又一代華夏軍人心中揮之不去的噩夢。 還好趙國擁有了李牧。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始,正處於童年成長時代的漢家騎兵用無數的鮮血與犧牲灌溉著戰勝游牧騎兵的勝利之花,直到公元前244年,一個叫李牧的趙國將軍親手在雁門關外摘下那燦艷如血的果實。在這之前,他是趙國支撐國家安危的柱石;在這之前,他的趙國騎兵隊是如日中天秦國也懼怕三分的王者之師;在這之後,東西線到北線,他似一個不知疲倦的救火隊員一樣,奔波在趙國邊境每一寸戰火燃燒的土地上。北上雁門,是這位一生未嚐一敗的將軍軍事生涯中最沉重的一場挑戰,他將面對一個中原騎兵從未曾戰勝過的強敵。綿延數十年的北地烽火與殺戮,注定將在他的手中成為一個凝血的終點。 遺憾的是,當時的中原騎兵並不具備與馬背民族在大草原上爭鋒的實力,主動出擊的結果勢必是一場羊入虎口的自殺式攻擊。李牧出人意料地選擇了沉默與忍耐,匈奴肆虐侵擾的時候他在忍,舉國攻擊他膽小怯懦的時候他也在忍,將士們滿懷激昂地求戰的時候他依然在忍,“不抵抗將軍”的恥辱彷彿是一塊沉重的石頭,一度壓在他堅如鋼鐵的脊樑上。魯迅說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與淋漓的鮮血,李牧正是這樣的哀痛者與幸福者,漫長的忍耐不是怯懦的退縮,卻是沉默中爆發的固有前奏。 反擊的那一天終於來了,公元前244年的春天,大舉南下的匈奴人第一次嚐到了漢家刀鋒掠過脖頸的痛苦滋味。誘敵深入,疲敵勞頓,重兵合圍,在沉默中忍耐太久的李牧似計算精密的電腦程序一般完成了這孫子兵法的三部曲。步兵集團居中阻擊,戰車弩兵集團的遠程射殺,騎兵軍團兩翼合圍,訓練有素的趙軍彷彿是一架運轉嚴整的機器,在轉瞬間扼住10萬匈奴騎兵命運的咽喉。兩路包抄的13000名趙軍騎手彷彿兩把在青石上磨礪了太久的鋒利砍刀,輕鬆地撕開匈奴人看似不可戰勝的騎兵軍陣。驕橫的匈奴單于第一次體會到了被人魚肉的痛苦滋味,一整天的會戰很快演變成一場絕望的追殲屠殺。 10萬匈奴騎兵全軍覆沒,匈奴單于僅帶了十幾名隨從倉皇逃竄。 “胡人不敢南下牧馬”,賈誼筆下統一的秦王朝傾國之力謀取的慘勝,在李牧的手中以畢其功於一役的神奇方式實現了。 此戰的勝利,暫時解除了匈奴對趙國北方領土的威脅。而這位趙悼襄王,也是趙國末期最後一位大有為的君主,他銳意振奮,整頓武備,聯合諸國對抗強秦,企圖重振趙國的聲威。之後的9年裡,趙國向北打敗燕國,削奪燕國的國土用以補充。在公元前238年,趙悼襄王還曾大敗了秦國蒙熬10萬人的進犯,之後,在大臣姚賈的運作下,成功說服了齊國、楚國、燕國三國,四國結成了抗擊秦國的同盟。東方諸國迎來了長平之戰後最好的聯合抗秦局面,但此時天不佑趙,趙悼襄王在公元前234年去世,可謂壯志未酬。這位頗有作為的帝王,一生也做了幾件錯事。他寵信奸詐小人郭開,在郭開的讒言下,趙悼襄王廢除了原太子,立不肖兒子趙遷做繼承人,又趕走了功勳卓著的老將廉頗。這一切,都為後來趙國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趙悼襄王過世後,趙王遷即位,這就是在位8年的趙幽繆王。他在位的時期,真正把頑強的趙國推向了滅亡的深淵。在他即位的頭兩年,秦國數次發動進攻,這時候因為郭開專權,殺害了促成齊國、楚國、燕國、趙國四國聯合的能臣姚賈,聯合抗秦的局面已不在。孤軍作戰的趙國被打得大潰,喪失大量人口土地,到了第三年,無奈的趙幽繆王把李牧從北方邊境調了回來,李牧果然爭氣,在肥之戰中再次重創秦國軍隊。這場發生在公元前232年的大戰,也是趙國給秦國最後一次沉重的打擊。 肥之戰中立下戰功的李牧,在戰後卻落得了“自毀長城”的悲劇。從中挑唆的,還是那個小人郭開。郭開受了秦國的賄賂,向趙幽繆王誣陷李牧造反,趙幽繆王果然上當。公元前229年,李牧被趙幽繆王殺害,僅僅三個月之後,秦國就勢如破竹進入邯鄲,趙幽繆王被俘,趙國宗室趙嘉逃到代地繼續立國。公元前222年,趙嘉在山窮水盡之下降秦,三晉大地抵抗最劇烈的趙國,就這樣亡了。 在三晉國家中,最先崛起的是魏國,戰國早期最早進行變法的也是魏國,曾經欺負秦國欺負得最狠的,還是魏國。 在公元前342年的馬陵之戰中,魏國徹底失去了他強國的地位。公元前318年,晚年屢遭挫折的魏惠王過世,結束了他榮辱交織的一生。但魏國在中原的重要地位,卻因為另一項運動而凸顯出來:合縱。 在公孫衍發起的合縱運動中,繼魏惠王登基的魏襄王是主要參與者之一。公元前318年,魏襄王任用公孫衍為相,成為“合縱”運動的發起國。魏襄王這個人還是很有志氣的,意圖重新恢復魏國的霸業。這時候的魏國,國家實力大為折損,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但魏襄王卻採取了連年動兵的政策。在他登基的第一年,就參加合縱聯軍攻打秦國,結果反而被秦國重創。此人的立場也不堅定,受挫後立刻倒向了秦國一邊,第二年干脆又作為秦國的小弟,對齊國發起了進攻,結果又被打得頭破血流。當時的魏國,單獨的國家力量根本無法和齊秦兩大國的任何一個抗衡,魏襄王的銳意進取,其實加速了魏國的衰敗。 魏襄王在數次出兵碰壁之後,最後還是明確了立場。從公元前311年開始,他正式倒向了秦國,之後終其一生,魏國基本對秦國死心塌地。但與此同時,魏國又藉著幫助秦國征討其他國家的機會,開始對秦國討價還價,在魏襄王的晚年,迫於齊國的威脅,當時的秦惠王為了拉住魏國,同意歸還了侵占魏國的部分領土。魏國在遭到秦國數年的打擊後,總算得到了一次外交上的勝利。 魏襄王去世之後,他的兒子魏昭王在位的19年,是魏國國力逐漸衰弱的一段時期。早期的魏昭王,改變了魏襄王聯合秦國的國策,倒向了齊國。他即位的第二年,就主動發起了對秦國的戰爭,結果再次被擊敗。公元前293年,魏昭王遭到了戰國歷史上僅次於長平之戰的一場慘案,他和韓國聯合進攻秦國,被秦將白起打得大敗,一戰被斬首了24萬人,韓、魏兩國的家底,幾乎被白起一戰殺光了。三年以後,魏昭王破天荒地做出決定。主動向秦國割地求和,換取暫時的安定。魏國,也就成了戰國七雄中第一個通過割地向秦國請求和平的國家,這個壞頭一開,後面就是各路諸侯有樣學樣了。 魏國的割地,不但沒有換來和平,反而換來了秦國更慘烈的打擊。就在魏國割地後的第二年,秦國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一口氣奪取了魏國61座城市。從此以後,魏國就再也不是一個大國了,其版圖在魏昭王時期,幾乎縮水了一多半。當然,魏昭王在位期間也不是沒有“風光過”,他曾經參加討伐齊國的聯軍,在濟水擊敗齊湣王,但這一戰的結果,是秦國掃除了他們東進中原的一大對手,對魏國未來的命運,可謂雪上加霜。 魏昭王去世之後,魏國更無法和秦國叫板,參加合縱的膽子也沒有了。魏昭王身後的魏安熬王、魏景閔王,都把對秦國“土地換和平”當做基本的國策,和韓國一樣,基本屬於逆來順受了,唯一牛氣一把的事情,就是信陵君竊符救趙。但這件事情上,魏國國君早被秦國嚇破了膽子,不但不敢救援長平之戰後依然血戰抗秦的趙國,更在事後遷怒於信陵君。之後的幾代君王們,就在一次次土地換和平中,國土日益縮小,一直到公元前225年,魏國被秦國徹底滅亡。縱觀整個過程,或許蘇洵的那句話最能概括: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