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不容青史盡成灰·春秋戰國卷

第11章 第十一章吳越爭霸細解讀

在向戎弭兵之後,作為春秋諸侯爭霸“主旋律”的晉楚戰爭,已經基本停止了,大規模的爭霸戰爭暫時停歇,但是局部戰爭卻依然在繼續。北邊的晉國和齊國之間時有戰爭發生,南方的楚國和吳國也爆發了軍事衝突。實際上,春秋諸侯的爭霸,並沒有真正偃旗息鼓,只是轉移了主戰場而已。而春秋晚期的爭霸主角,也由早先的晉國、楚國、齊國、秦國,轉化為這時期的吳越兩國。 說到吳越兩國,後人既熟悉又陌生。說熟悉,是因為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伍子胥攻破楚國國都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說陌生,是因為長期以來,許多歷史資料中並沒有講明這兩個國家的來龍去脈。對於不熟悉春秋歷史的朋友來說,他們彷彿是突然冒出來的新勢力。其實這兩個春秋戰國早期的小角色,卻是歷史悠久的諸侯。在弭兵之會後,晉國和楚國都已經無力再繼續爭霸戰爭,中原大地獲得了暫時的平靜,爭霸戰爭的主戰場,卻轉到了中國東部的江南地區——吳越爭霸。這兩個早期的小角色,卻是晚期春秋爭霸的主角。

吳越霸業中第一個冒頭的,是吳國。與一直壓在他們頭上的楚國相比,吳國雖然比較小,卻是一個根正苗紅的諸侯國。 吳國的政治中心,就在今天的江蘇蘇州一帶,吳國人的祖先,就是周文王的叔叔季歷。當年在周王室的內部爭權中,季歷這一支宗族逃到了江蘇南部,在當地紮根安家,和當地的“荊蠻”雜居,並在當地蠻族的擁戴下立國。到了吳國第五代君主周章在位的時期,西周王朝已經建立,西周開國國王周武王得知吳國立國之後,索性順水推舟,冊封他為當地的諸侯,此外周章的弟弟被封在虞國,成為虞國的國君。雖然是根正苗紅的周王室宗族,但在中原諸侯眼裡,吳國同樣一度是“蠻夷”。當時的江南地區蠻族林立,生產力落後,吳國的經濟實力和國土版圖,都無法和中原諸侯國相比,春秋早期,吳國露臉的機會很少,大多數時候都是看熱鬧的角色,沒有實力參加中原爭霸。

吳國開始冒頭,是從春秋中期開始的。當時的吳國,經過幾代君王的勵精圖治,已經是春秋列國中的“中等發達國家”。值得注意的是,吳國雖然一直被看作“蠻夷”,但歷代國君執行的,都是“華夏化”的政策,努力學習中原先進的禮儀,文化製度,並積極學習中原的農業生產經驗,吳國實力的壯大,起於他們積極在江南推廣農耕文化,促進了經濟的迅速發展。到了春秋中期,吳國的禮儀、經濟、文化,都基本與中原諸侯國無異,已經是一個華夏化的文明國家。春秋中期,吳國開始了第一次北上擴張,他們向北攻打中原小國朱國,並且順勢殺入到魯國境內,一路勢不可擋,後來在齊國的干涉下,才不得不退兵。當時魯國的執政者季文子感嘆:“中國不振作,以至蠻夷入侵。”此時在中原士大夫眼裡,吳國雖然是周王室後代,卻還是一個蠻夷國家。

但此時的吳國,經濟和軍事實力,都已經相當發達。當時吳國的冶煉業獨步春秋諸國,吳國青銅劍的鋒利程度,也是遠近聞名的。吳國本土也開墾了大量的荒地,值得一提的是,吳國還完成了春秋時期著名的水利工程——刊溝。它連接了長江與淮河,這是中國歷史上一條著名的人工運河,後來隋煬帝開挖京杭大運河時,也首先選擇了疏通這一條水道。這時期的吳國,已然成為一個經濟繁榮,軍事實力強大的新興勢力。在晉國楚國實力衰弱的局面下,吳國註定會有扮演主角的一天。 最先體會到吳國實力的,就是楚國,這是吳國的老鄰居。春秋早期楚國擴張時,吳國一度被打得很慘,甚至吳地的大部分地區都被楚國占有。但吳國人非常頑強,楚國雖然數次動兵,卻不能將吳國徹底平滅,相反吳國卻越戰越強,成為楚國的大敵。在弭兵會議召開的時候,吳國已經開始轉守為攻,不斷騷擾楚國邊境了。吳國的崛起,也引起了楚國的宿敵晉國的注意,吳王壽在位的時候,和晉國正式互通使節,建立了聯盟關係,晉國大臣申巫臣還幫助吳國訓練軍隊。尤其重要的是,在和晉國建交之前,吳國軍隊還是以步兵為主,這種部隊組合方式應付山地戰綽綽有餘,卻無法抵禦中原諸侯的戰車。申巫臣將戰車作戰的戰法以及戰車的製造方法都告知了吳國,這在吳國軍事歷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在晉國和吳國建交以前,吳國名義上還是楚國的附屬國,雖然小有摩擦,但大多數時間還是聽命於楚國,在晉國的策動下,吳國與楚國之間戰爭的規模日益擴大,獲勝的次數日益增多,楚國之所以接受“弭兵”的要求,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受到吳國的掣肘和攻擊。

雖然地位日益重要,但這時期的吳國,在春秋版圖裡還只是一個攪局者,並非主角,他成為主角,源於一個事件:公元前514年的公子光刺殺事件。 這個事件說來話長,簡單點說,就是楚國在位的楚平王聽信讒言,廢掉了原來的太子建,殺害了太子建的師傅伍奢,伍奢的兒子伍子胥亡命到了吳國,為報血海深仇,伍子胥決心借吳國之手來滅楚。但這時期的吳國,在位的國君是吳王僚,這不是一個胸怀大志的英主。吳國的國力也暫難與楚國抗衡,為了達到目的,伍子胥與吳國宗室公子光合謀,啟用刺客專諸刺殺了吳王僚,擁戴公子光登基,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公子光刺殺事件”。之後公子光成為吳國國君,他就是吳王闔閭。 吳王闔閭在位的時期,是吳國霸業達到頂點的時代。這時期的吳國,要想爭霸,尤其是要想擊敗強大的鄰居楚國,面臨的困難還是很大的。一是地方狹小,戰略空間有限;二是經濟落後;三是軍事力量差距太大。吳王闔閭的政策,首先在於穩定內政,他任命伍子胥為相國,發展生產,伍子胥在這時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興修了江南地區的水利系統,江南地區“魚米之鄉”的地位,就是從這時期開始形成。與此同時,吳國大力獎勵墾荒,拓展荒地。值得一提的還有另一個人——伯喜。此人也是楚國逃亡貴族,經過伍子胥的推薦被任命為大夫,一直以來,他都被看做一個奸詐小人。但此人能力極強,吳國發展經濟的種種方略,大多由他參與執行,特別是後來吳國的歷次用兵,他對保證物資供應,轉運糧草等貢獻頗多,是個稱職的“後勤部長”。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闔閭也沒有忘記對軍隊的整頓,大軍事家孫武因伍子胥的推薦被任命為將軍。孫武到任後,首先整肅軍紀,殺掉了不服從軍令的闔閭寵妃,樹立了軍中的絕對權威,繼而製定了嚴格的軍事條令,使原本渙散的吳軍,漸成一支能征善戰的勁旅。

饒是如此,小小的吳國想戰勝強大的楚國,依然是很困難的。楚國地廣人多,可以募集百萬軍隊,中原諸侯聯合抗楚尚且困難,以吳國一國的實力又談何容易?吳國的主要策略是剪除楚國的羽翼。在與楚國全面開戰前,吳國已經北上滅掉了原本附屬於楚國的許國,並迫使蔡國、唐國倒向吳國。此時勢力衰弱的楚國,對這一切雖然鬱悶,卻無可奈何。到了公元前506年,楚平王去世後楚國內亂,討伐楚國的時機成熟,吳軍以孫武為大將,伍子胥為副將,沿著淮水流域西征,以6萬大軍向楚國的百萬大軍開戰。在這場戰爭中,吳國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以大軍事家孫武領軍,一路牽著楚國鼻子走,五戰五捷,相繼重創楚國主力。特別是在柏舉之戰中,通過各個擊破吃掉了楚軍主力,大破楚國數倍於己的大軍,一舉攻克楚國首都郢都。春秋時代的超級大國楚國,就這樣被吳國端了老窩。

郢都之戰,讓吳國的威望達到了頂點,之後雖然楚國在秦國的幫助下成功復國,但元氣大傷,暫時退出了春秋爭霸的舞台。此時北方的諸侯國中,晉國苦於內亂,齊國勢力衰微,秦國偏安西北,放眼望去,似乎已經無人能和吳國抗衡。但新的對手,卻在吳國霸業達到頂點的時候悄然出現了。就在吳王闔閭駐兵楚國,享受著橫掃天下的快意時,卻不料後院起火,吳國南方的越國趁機偷襲吳國老窩,闔閭不得不回兵救援,徹底滅掉楚國的機會,就這樣功虧一簣。 不甘心的闔閭,決心解決越國這個麻煩。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親率大軍征討越國。吳國開局順利,節節勝利。但越國國君勾踐也不是省油的燈,在浙江嘉興南部設伏,一舉擊敗吳軍,吳王闔閭本人也在戰鬥中受傷,歸國之後不久就去世了,結束了他短暫的霸王生涯。

這個在吳王闔閭霸業頂點時期,給予他致命一擊的越國,又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呢? 越國同樣是春秋早期的一個小角色,比起吳國的“根正苗紅”來,他們的身份很不起眼。按照許多史料的說法,越國的宗族,是大禹的後代,被夏朝的少康封在了浙江會稽地區。也有說法是,越國的宗族是楚國王室的一支,所以在南方的版圖範圍裡,吳國親晉國,越國親楚國。與吳國相比,越國,確實是春秋時代一個位置更加偏遠的諸侯國。 越國的強大,和吳國基本是同一時間段,也就是春秋的中期。但比起吳國的地理位置來,越國要想北進爭霸,吳國卻是他們必須要突破的一個障礙。就像吳國要突破楚國的障礙一樣,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當吳國把戰勝楚國作為戰略重點的時候,越國也在吳國的背後,亮起了磨礪已久的刀鋒。

在吳國滅楚時期,越國在位的國君是允常,這同樣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君王。在吳國傾舉國之力西征楚國的時候,他們在最關鍵時刻給了吳國一刀,迫使吳國倉促退軍。但短暫的甜頭之後,就是吳國的打擊報復,此後兩國之間相互交戰不斷,允常去世後,其子勾踐即位,對吳國的戰爭,也繼續佔據上風,甚至吳王闔閭本人也在與越國的戰爭中受傷,不久就去世了,這梁子結得大了。 闔閭死後,深知“兔死狗烹”道理的孫武早已經隱居,吳國失去了當時最傑出的軍事統帥,但軍隊依然強大。闔閭之後繼任為王的就是夫差。早期的夫差,是個銳意進取的帝王,他繼續任用伍子胥,開始了對越國的複仇之戰。公元前494年,吳國發動了對越國的全面進攻。在會稽山之戰中,越國被打得只剩下5000人,越王勾踐眼看全軍覆沒在即,好在其臣子范蠡、文種兩人獻策,用重金賄賂吳王夫差的寵臣伯喜,經過伯喜勸說,夫差接受了勾踐的投降,越國因此成為了吳國的屬國。對於這段典故,通常的說法是,越國用投降以及財寶欺騙了夫差,伯喜的讒言,更使吳國上了當,接受了勾踐的投降。但作為一個深謀遠慮的英主,夫差對於此事的考慮遠不止這些。這時期的夫差,最大的目標是北上爭霸,壓服中原諸侯,越國對於他,只不過是一個小麻煩而已。而且對於吳國的爭霸來說,春秋時代的“歷史經驗”是:但凡是最後稱霸的國家,對於周邊威脅自己的鄰國,往往採取迫使其投降的政策,並不滅其國。因為一旦決定滅其國,很可能會引發更劇烈的反抗,拖住爭霸的後腿,因此只要最大限度地削弱對手,讓其聽命於自己,就算達到了目的。這樣,接受越國投降,對於當時的吳國來說,也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而吳國的失策在於,他們錯看了勾踐本人,與所有成為霸主的英雄一樣,勾踐也具備成為春秋霸主的最重要品質——隱忍。之後,就是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夫差把勾踐抓到自己的國家,讓他給自己當傭人,忍!夫差不斷地羞辱勾踐,忍!夫差要勾踐不斷貢獻美女財寶,繼續忍,忍來忍去,夫差就這樣對勾踐放了心,大膽地放他歸國。這一放,就是放虎歸山。 勾踐歸國後,開始了勵精圖治的複仇之路,這時期他的政策有很多,但是比較特殊的,卻是他採取的獎勵生育的政策。當時越國的法律規定,越國境內的青年男女,男人在20歲之前,女人在17歲之前,都必須要婚配,婚配後生兩個孩子的,國家出錢養1個,生3個孩子的,國家出錢養兩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對外政策上,越國奉行的是四面結好的政策。對西邊親近楚國,對北面聯合晉國,總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對付吳國的力量,對吳國實行表面恭順,實質上分化瓦解的政策。而這時期吳國的情況,通常的說法是,志得意滿的吳王夫差,開始貪圖享受,不理朝政,國家逐漸走下坡路。特別是他逼殺了對吳國崛起立有大功的伍子胥,更是一大敗筆。但吳國這時期最大的敗筆,不是不思進取,而是太過進取。擊敗越國後,夫差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北進上,這時期吳國北上稱霸的主要對手,已經換成了中原諸侯中的齊國。齊國在經過齊景公勵精圖治後,實力大為增強,當時的勢頭,已經壓過了傳統的兩大強國晉國和楚國。在夫差即位後的第12年,吳國發動了對齊國的進攻,一舉擊敗齊國。但在伍子胥的堅持下,吳國不得不在勝利後撤兵,此事也為伍子胥之死埋下了伏筆。後來伯喜接受勾踐賄賂,誣陷伍子胥的諸多罪狀裡,其中的一條就是“勾結齊國”。偏偏伍子胥個人的行為也很配合,他預感到災難臨頭,趁著出使齊國的機會,將自己的子女託付給了齊國的宗族鮑氏,這件事也成了他被害的導火索。出使歸來後不久,伍子胥被吳王夫差賜死。

公元前482年,擺脫伍子胥掣肘的夫差,再次發動了對齊國的進攻,一直打到今天山東的萊蕪地區,將齊國的主力部隊殲滅,這場大兵團遠程攻擊的傑作,也成了吳國霸業時期的最後一次勝利。戰勝之後,吳王夫差在黃池參加會盟,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壓服中原諸侯,成為當時的諸侯霸主。在這次會議上,吳國兵威之盛,讓中原諸侯瞠目結舌。當時的吳國,數万大軍按照紅、黑不同顏色排成隊伍,氣魄之宏大,為中原歷次會盟所未見,“如火如荼”的成語正是由此而來。然而就在同時,越國復仇的利劍,已經狠狠地刺來。 就在吳王夫差黃池會盟的同時,越王勾踐趁機率領大軍,重演了當年越國趁吳國滅楚時突襲的一幕。越國大軍一舉攻入到吳國的境內,夫差連忙回師救援,但勞師襲遠的吳軍,又怎是以逸待勞的越軍的對手?幾次交戰都被打得大敗,這時期的吳國實力尤在,以越國的力量尚不可能徹底擊敗他,於是在夫差主動求和後,越國隨即見好就收,和吳國訂立盟約後撤退。 勾踐再次對吳國採取軍事行動,是9年以後的公元前472年。這是吳國走向衰落的10年。早先被吳國擊敗的齊國,趁機南下攻擊,佔領了吳國的北方領土,西面的楚國也順勢東進,蠶食吳國的西部地盤。正好應了“出來混,遲早要還的”這句話。到了公元前472年勾踐進軍時,吳國已經四面楚歌,就差最後一口氣了。終結吳國的是勾踐,是年夏天,吳王夫差率領殘部,被包圍在蘇州旁邊的姑蘇山上,夫差企圖效仿當年勾踐的做法,向勾踐求和,但老謀深算的勾踐,怎會重複夫差所犯的錯誤?求和理所當然地被拒絕,隨後越軍發起總攻,強大一時的吳國,就這樣被滅國了。 滅掉吳國的勾踐,在公元前472年,已經擁有了包括今天江淮,錢塘江的領土。隨後勾踐北上,和齊國、魯國等國在徐州會盟,成為諸侯共尊的霸主,也是春秋最後一個霸主。之後的他開始了“兔死狗烹”的清洗行動。幫助他得國的謀臣文種被他殺害,一直作為他內應的伯喜被他賜死,惟獨倖免的,是搶先一步逃走的范蠡,但這已經無礙於越國的霸業。為了鞏固霸業成果,勾踐將國都從會稽遷移到了山東瑯琊,企圖以中原諸侯國的身份號令群雄。一直到了戰國時期,越國都依然是諸侯國中強大的一支。 勾踐死後,其子孫又傳承了6代,到了戰國早期,這時候的越國國君,是王無疆,他在位的時期,是越國又一個爭霸的高峰期。王無疆登基初期,主要和齊國爭鋒,此時齊國在位的國君是戰國時期“一鳴驚人”的齊威王。面對越國的威脅,齊威王采取了“禍水西引”的政策,派使者以利益引誘,勸說王無疆攻打楚國,王無疆果然上當,結果被楚國打得大敗,其江淮地區的領土被楚國兼併,而其原本在山東地區的領土,也被齊國吞掉。強大一時的越國一下子就分崩離析了。之後越國陷入了諸王子爭位的內戰中,到了公元前312年左右,越國被楚國平滅,楚國的勢力也就因此達到了今天的江南地區。越國故土,從此成為了楚國的江東郡,後來楚漢戰爭中項羽的“八千江東子弟”,即是來自於這裡。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